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大学中庸读后感 > 地图 > 大学中庸读后感

大学中庸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1-15 来源:互联网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通用12篇)。

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写作品呢?读完作品之后,我们获取到很多人生的道理。好的一篇读后感就是在此基础上有感而发的,下面是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1】

《大学》是一篇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线,分别叙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主要思想则是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并重新整理形成了“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很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有点汗颜。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才能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能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不知道其中的内涵,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格物”即明辨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念,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

由平天下必先治理国家到致知必先格物,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作者给那些尚在启蒙以及胸怀大志的人提供了一条“有理有据”的成功之路,按照这样的道路行事,即使最终不能成功,但是人们的道德、素质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统治管理者也将遇到更小的阻碍,无怪古今众多学者对它如此推崇。不仅仅满足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更让学术界在其中找到了灵感,完善了孔子的学说思想。“治国平天下”,其中强调的尊敬长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民如子、谨言慎行、以民为本等等,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群众在今时今日仍然是我们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而使自己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不心正的原由。

而《中庸》则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本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阅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这里儒家所说的中庸并非是我们所想的“庸庸无为、窝囊终老”之意。中庸是一种不激进过分也不怯懦保守的道,讲求凡事行之皆有“诚意”,根本必为“正心”,绝不极端,亦是一种修身之道。《中庸》开篇释义了“性”“道”“教”,其中“道”是不可以片刻不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了,就不能称之为道,例举了君子在无人之处独处之时也要十分谨慎,这种观点与《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极其相像。而其后述说的“中和”则是一种不悲不喜或者悲喜之间符合自然常理、不违法度的状态。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天地万物的运转,人类社会的演替就“和谐”了。万事合乎礼法,万民安于法度,万载传承盛世。其中回归天道,去除外界私欲从而使天性充实起来。我认为,这种思想教化比之《大学》中单纯为了统治阶级而“发明”的思想更具促进人类发展的意义,其中诸多思考更多出于百姓的角度考虑,而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读《大学中庸》,文中字字珠玑,包罗万象,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真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3】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不偏,庸不易。”语文教学的“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庸”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语文,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的常态,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从而真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恪守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就是坚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脚踏实地地走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语言能力训练的大语文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普遍祈求,而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体现。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4】

(一)立德树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光明的德行,表现为善的行为。文中指出“大学”一词在古代原指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照成为政治领袖所应具备的条件教导王公贵族的子弟。德为人之本,不管是上级的统治者还是下级的臣民都应该有德有能。“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君子贤明是国家的希望,老百姓的福分。

我们作为教师,一学期期末会评出“三好学生”,而“三好学生”的三好指的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管学生的智力有多高,“德”永远排在第一位。因为有德的学生,即使才华稍逊一点,也不会给家庭和国家带来什么灾难。反之,一位智力水平极高的学生,他无德,无底线,无做人的根本,那么他会不会做危害国家安危的事情,是不敢确定的。

“人无德不立”不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传道、授业之人,特殊的职业对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爱国守法、爱岗经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师德的行为规范。

(二)修身养性

今天读《大学》,焦点在于“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即是修养言行。言行是表现于外者,其基础则在于内心的修炼。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读到“修身”这一章节,我想到自己的老师曾经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在餐桌上,有一个人一不小心把自己碗里的汤洒到了餐桌上,你装作没看到,而不是哈哈大笑。”这种表现就是有修养的表现。是啊!也许面对别人的出糗,我们能表现自然,而给对方留足面子,真是有修养的表现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我们应该做一个在大事面前是非分明、态度明确,在小事情上遵法守则,没有丝毫怠慢。教师亦是如此,我们身上的责任更重大,我们肩负起培养下一代人才的责任。所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想让学生有修养,为师的就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地与时俱进,修养自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从文明礼仪教起。坚持下去,和学生们一同进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青年。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5】

我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6】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7】

《大学中庸》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幸福。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大学中庸》读后感2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大学中庸》读后感3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大学中庸》读后感4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习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反复诵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将《大学》重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一章”谈“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修身”是焦点,位居枢纽角色。修身即是修养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现,其根基在于内心的修炼,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与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对于教师来说,“修身”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将“如保赤子”的初心唤醒或是找回;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不妨问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想要守护什么样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恶”,做真教育、为孩子成长的远方灌溉给养的则是“善”,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只见眼前分数而忽略孩子一生发展的就是“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做兢兢业业的愚蠢的教师”;辨别外在诱惑、荣誉与自我的关系,是追寻现实世界里的“达官显贵”,还是坚守理想之中的诗与远方。当我们厘清以上问题并且开始摸索、践行“心向往之”的教育,我们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纵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也将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们的整个教育人生,就应该“皆以修身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如李霞老师在讲座中所言,“推动自己,推动教育”,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行走于教育之路或许艰难,而只要我们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们亦能“虽愚必能,虽柔必强”。

一个月的共读时间所剩无几,而我对这本书、或者说对经典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在这段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时光里,它给予我的远非某一章节的诵读或理解,而是一种召唤和引领。它将曾经隐匿、蛰伏于心底的对于经典的求知与渴望唤醒,召唤着我尝试去开启一段不太一样的、更加丰厚而充盈的生活——这实在是从春天里开启的一段美好的遇见。

如果要给这份美好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永远。

《大学中庸》读后感5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大学中庸》读后感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组织了对传统文化《论语》的学习,现在又组织学习了《大学中庸》,通过这两次学习,使我不仅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自身的指导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看完这部分,使我懂得学习和工作都要有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这对于在法院工作的我来说非常重要,在开庭之前要认真阅读每一本案卷,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在庭审中抓住庭审过程的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调查和审理案件,但是实践中,一般当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经验和技巧,在庭审时提不出观点,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焦点,而是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或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方法。这就需要法官有安静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稳,思虑周详问题,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注意观察当事人的心绪,体察当事人的心态,揣摩当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时准确地“对症下药”,找准妥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及时化解纠葛。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就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读《大学》的另一个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没有偏私。在具体审判诉讼案件过程中,要客观、中立,与各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距离,不偏不倚,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护诉讼各方合法的实体权益和诉讼权益。作为纠纷诉讼的终极解决者,必须保持严格中立的立场,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过依法确认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的准则和对法理精神正确的理解,公允地确定哪些利益当受排斥,哪些利益应予保护,使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受到同等尊重、获得同等的法律保护。

读完《中庸》,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类世界最重要的是人与人间的和谐共处”,这虽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但是这种为人处世的方法运用到我们法官的审判案件中就是和谐裁判,调解结案。享有东方经验美誉的调解制度,就是强调“和”的效果,也是解决纠纷的最佳结案方式。目前较普遍的“大调解”机制的建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为贵”、“息讼止争”的优良传统。“和”并不是要回避矛盾,而是要通过分析当事人心理,注重释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实,讲究方式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法律分析和事实分析,使当事人胜败皆服。通过调解,不仅合理解决了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影响社会和谐,而且理顺了当事人的情绪,缓和、化解了相互之间的对抗与冲突,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重建和谐关系的效果。

《大学中庸》读后感7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8】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9】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说君子在任何时机都合乎中的标准。我觉得中庸之道和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这个中庸之道,不是空谈,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离不开,只要我们离开了中庸之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麻烦和烦恼。比如现在人喜欢熬夜,那就违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会生病,熬坏身体;对森林乱砍乱伐,就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沙尘暴、泥石流,也是违反中庸之道;我们现在人的欲望无穷大,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吃着碗里还要看着锅里,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因此给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烦恼,这都是因为违反了中庸之道。

读《大学》感受到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家庭,修养自己的言行。读《中庸》希望通过我们修学,摆脱迷惑,返本归元,真正明了人生的真相,做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规律的人,那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10】

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职场中,往往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的事情,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等.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到能够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做匹夫之勇.

二、重物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这句话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明了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因众人的是非标准影响自己的判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的判断,然后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形势、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领导往往欣赏的是有个性、有主见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才能独当一面,今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在职场中,要想谋取一个更好的职位,你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锻炼好,只待时机一到,马上就能担当重任,而且还要做得很出色.“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身处这个信息时代,社会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节奏很快.知识体系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之快,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按时“充电”.即使身处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也应该“居安思危”,考虑以后形势的变动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如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话,总有一天会被淘汰.

中庸之道与没有原则、人云亦云不同,这是一种必要的协调必不可少的关系.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职场也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一味地讲究个性,没有团体合作意识,会搞得一团糟,也不利于集体的发展.因此,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保持一个中庸之道,确实在是明智之举.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11】

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篇12】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干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后感大学中庸800字通用


怎么书写读后感才能使其他阅读者也了解你心里对作品的感受呢?作品这本书当中的细节常常为人所感叹。亮点是读后感的基本观点,要分析材料,提练感点。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读后感大学中庸"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1)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2)

生吞活剥的读完了《四书》中的前两册《大学》和《中庸》,整理如下:

1、《大学》是摘要,《中庸》是条目简介,而《论语》则是细则正文。三者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论,哲学理论的说法则颇为勉强;

2、《大学》,大人之学,帝王(统治者)的学问;

3、《大学》中含三纲领、八条目、及格物致知到平天下之逻辑,其核心为“修身”;

4、《中庸》中主要包含两个概念,中庸和至诚;

5、中庸,可以理解为“客观”,即不偏不倚;

6、至诚,可以理解为“坚定不移”,有此天下事无不成;

7、后世宋儒所注释的《四书》皆失原意,挂羊头为卖自己的狗肉而已;

两书共2万字有余,知道以上七条足矣。

通篇读完,另有一个心得: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所谓“大智”就是极大和极小的事无所不知,天道和人道均了然于胸,即知己也知人,淡淡然、挥洒自如、从容不迫、天下万物皆在我心……“大智”是通过学习能够得到的,终其一生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儒家推崇的其他思想“仁”和“勇”等,皆是大智慧的一种表现。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4)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所以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5)

(一)立德树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光明的德行,表现为善的行为。文中指出“大学”一词在古代原指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照成为政治领袖所应具备的条件教导王公贵族的子弟。德为人之本,不管是上级的统治者还是下级的臣民都应该有德有能。“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君子贤明是国家的希望,老百姓的福分。

我们作为教师,一学期期末会评出“三好学生”,而“三好学生”的三好指的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管学生的智力有多高,“德”永远排在第一位。因为有德的学生,即使才华稍逊一点,也不会给家庭和国家带来什么灾难。反之,一位智力水平极高的学生,他无德,无底线,无做人的根本,那么他会不会做危害国家安危的事情,是不敢确定的。

“人无德不立”不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传道、授业之人,特殊的职业对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爱国守法、爱岗经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师德的行为规范。

(二)修身养性

今天读《大学》,焦点在于“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即是修养言行。言行是表现于外者,其基础则在于内心的修炼。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读到“修身”这一章节,我想到自己的老师曾经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在餐桌上,有一个人一不小心把自己碗里的汤洒到了餐桌上,你装作没看到,而不是哈哈大笑。”这种表现就是有修养的表现。是啊!也许面对别人的出糗,我们能表现自然,而给对方留足面子,真是有修养的表现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我们应该做一个在大事面前是非分明、态度明确,在小事情上遵法守则,没有丝毫怠慢。教师亦是如此,我们身上的责任更重大,我们肩负起培养下一代人才的责任。所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想让学生有修养,为师的就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地与时俱进,修养自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从文明礼仪教起。坚持下去,和学生们一同进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青年。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6)

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职场中,往往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的事情,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等.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到能够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做匹夫之勇.

二、重物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这句话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明了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因众人的是非标准影响自己的判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的判断,然后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形势、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领导往往欣赏的是有个性、有主见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才能独当一面,今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在职场中,要想谋取一个更好的职位,你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锻炼好,只待时机一到,马上就能担当重任,而且还要做得很出色.“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身处这个信息时代,社会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节奏很快.知识体系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之快,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按时“充电”.即使身处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也应该“居安思危”,考虑以后形势的变动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如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话,总有一天会被淘汰.

中庸之道与没有原则、人云亦云不同,这是一种必要的协调必不可少的关系.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职场也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一味地讲究个性,没有团体合作意识,会搞得一团糟,也不利于集体的发展.因此,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保持一个中庸之道,确实在是明智之举.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7)

在这个洒满阳光的冬日里,我拜读了南怀瑾老师撰写的《原本大学微言》。

这本书,对“大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弱小者,一下子便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有奋斗之力的好少年。

儿时。牙牙学语的我很想穿越到古代。因为我一直认为,古人学习是十分轻松的,而我们现代人学习压力却十分大。读了此书,我的想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我要好好学习,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我要成为国家栋梁。我要静下心来!然而,如果只是驰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的话,那么一切将只会是天方夜谭,所以,我决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宁静而致远”

那么,现在就要开始制定目标。人分为一个一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时区,我们一次要做到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使得原本十分浮躁的我,现在学会了“静能生慧”“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道理。

大学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千个字而已,可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无书可及的,让读者能“正知、正见、正人心”,其中高山流水,柳暗花明之风光,在字里行间中处处体现,时兴慧解。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社会。现在社会上的人总是十分浮躁、不耐烦、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曾经有个姐姐诺诺,因为在学习上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本来天资聪慧的她,最终只能步入二本学校,与心仪的一本学校高中,因为不能静。我希望,大家读这本书能静下来,能有收获!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多多,我愿牵着你的手到这本书中去遨游!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8)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9)

我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10)

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11)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说君子在任何时机都合乎中的标准。我觉得中庸之道和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这个中庸之道,不是空谈,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离不开,只要我们离开了中庸之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麻烦和烦恼。比如现在人喜欢熬夜,那就违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会生病,熬坏身体;对森林乱砍乱伐,就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沙尘暴、泥石流,也是违反中庸之道;我们现在人的欲望无穷大,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吃着碗里还要看着锅里,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因此给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烦恼,这都是因为违反了中庸之道。

读《大学》感受到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家庭,修养自己的言行。读《中庸》希望通过我们修学,摆脱迷惑,返本归元,真正明了人生的真相,做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规律的人,那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读后感大学中庸(篇12)

《大学》是一篇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线,分别叙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主要思想则是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并重新整理形成了“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很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有点汗颜。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才能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能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不知道其中的内涵,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格物”即明辨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念,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

由平天下必先治理国家到致知必先格物,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作者给那些尚在启蒙以及胸怀大志的人提供了一条“有理有据”的成功之路,按照这样的道路行事,即使最终不能成功,但是人们的道德、素质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统治管理者也将遇到更小的阻碍,无怪古今众多学者对它如此推崇。不仅仅满足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更让学术界在其中找到了灵感,完善了孔子的学说思想。“治国平天下”,其中强调的尊敬长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民如子、谨言慎行、以民为本等等,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群众在今时今日仍然是我们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而使自己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不心正的原由。

而《中庸》则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本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阅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这里儒家所说的中庸并非是我们所想的“庸庸无为、窝囊终老”之意。中庸是一种不激进过分也不怯懦保守的道,讲求凡事行之皆有“诚意”,根本必为“正心”,绝不极端,亦是一种修身之道。《中庸》开篇释义了“性”“道”“教”,其中“道”是不可以片刻不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了,就不能称之为道,例举了君子在无人之处独处之时也要十分谨慎,这种观点与《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极其相像。而其后述说的“中和”则是一种不悲不喜或者悲喜之间符合自然常理、不违法度的状态。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天地万物的运转,人类社会的演替就“和谐”了。万事合乎礼法,万民安于法度,万载传承盛世。其中回归天道,去除外界私欲从而使天性充实起来。我认为,这种思想教化比之《大学》中单纯为了统治阶级而“发明”的思想更具促进人类发展的意义,其中诸多思考更多出于百姓的角度考虑,而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读《大学中庸》,文中字字珠玑,包罗万象,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真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专注度。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这个时候就要静下心来写一篇读后感来吸收这些知识。当你看到此文,即表明你在寻找作品读后感吧!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 篇1

生吞活剥的读完了《四书》中的前两册《大学》和《中庸》,整理如下:

1、《大学》是摘要,《中庸》是条目简介,而《论语》则是细则正文。三者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论,哲学理论的说法则颇为勉强;

2、《大学》,大人之学,帝王(统治者)的学问;

3、《大学》中含三纲领、八条目、及格物致知到平天下之逻辑,其核心为“修身”;

4、《中庸》中主要包含两个概念,中庸和至诚;

5、中庸,可以理解为“客观”,即不偏不倚;

6、至诚,可以理解为“坚定不移”,有此天下事无不成;

7、后世宋儒所注释的《四书》皆失原意,挂羊头为卖自己的狗肉而已;

两书共2万字有余,知道以上七条足矣。

通篇读完,另有一个心得: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所谓“大智”就是极大和极小的事无所不知,天道和人道均了然于胸,即知己也知人,淡淡然、挥洒自如、从容不迫、天下万物皆在我心……“大智”是通过学习能够得到的,终其一生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儒家推崇的其他思想“仁”和“勇”等,皆是大智慧的一种表现。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 篇2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干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 篇3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说君子在任何时机都合乎中的标准。我觉得中庸之道和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这个中庸之道,不是空谈,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离不开,只要我们离开了中庸之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麻烦和烦恼。比如现在人喜欢熬夜,那就违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会生病,熬坏身体;对森林乱砍乱伐,就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沙尘暴、泥石流,也是违反中庸之道;我们现在人的欲望无穷大,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吃着碗里还要看着锅里,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因此给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烦恼,这都是因为违反了中庸之道。

读《大学》感受到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家庭,修养自己的言行。读《中庸》希望通过我们修学,摆脱迷惑,返本归元,真正明了人生的真相,做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规律的人,那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 篇4

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 篇5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 篇6

《大学》是一篇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线,分别叙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主要思想则是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并重新整理形成了“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很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有点汗颜。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才能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能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不知道其中的内涵,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格物”即明辨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念,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

由平天下必先治理国家到致知必先格物,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作者给那些尚在启蒙以及胸怀大志的人提供了一条“有理有据”的成功之路,按照这样的道路行事,即使最终不能成功,但是人们的道德、素质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统治管理者也将遇到更小的阻碍,无怪古今众多学者对它如此推崇。不仅仅满足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更让学术界在其中找到了灵感,完善了孔子的学说思想。“治国平天下”,其中强调的尊敬长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民如子、谨言慎行、以民为本等等,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群众在今时今日仍然是我们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而使自己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不心正的原由。

而《中庸》则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本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阅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这里儒家所说的中庸并非是我们所想的“庸庸无为、窝囊终老”之意。中庸是一种不激进过分也不怯懦保守的道,讲求凡事行之皆有“诚意”,根本必为“正心”,绝不极端,亦是一种修身之道。《中庸》开篇释义了“性”“道”“教”,其中“道”是不可以片刻不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了,就不能称之为道,例举了君子在无人之处独处之时也要十分谨慎,这种观点与《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极其相像。而其后述说的“中和”则是一种不悲不喜或者悲喜之间符合自然常理、不违法度的状态。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天地万物的运转,人类社会的演替就“和谐”了。万事合乎礼法,万民安于法度,万载传承盛世。其中回归天道,去除外界私欲从而使天性充实起来。我认为,这种思想教化比之《大学》中单纯为了统治阶级而“发明”的思想更具促进人类发展的意义,其中诸多思考更多出于百姓的角度考虑,而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读《大学中庸》,文中字字珠玑,包罗万象,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真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 篇7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所以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 篇8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不偏,庸不易。”语文教学的“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庸”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语文,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的常态,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从而真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恪守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就是坚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脚踏实地地走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语言能力训练的大语文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普遍祈求,而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体现。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

大学中庸读后感


篇一:大学中庸读后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

《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两篇,后来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代表著作。诚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认真研读过中国传统著作,既可能是因为没特别兴趣,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但是当读完《大学》和《中庸》时,方知古人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大学》的核心是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所谓修身,我认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充实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修身的最好境界有三,一是“识事务”;二是“明事理”;三是“兴事业”。“识事务”即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而为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打交道,如何不卑不亢,与人友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准确识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事理”就是说要明白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有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强求。“明事理”的前提就是要让自己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所以学习和再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兴事业”,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抱负,不是说我们在事业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人生在世,总需要有些事情来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成就感,活得有价值,至少让自己过得充实自在。

《大学》里面还讲人要以身作则,要感恩,要勤学。以身作则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却经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感恩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对于给过你帮助的人,要铭记于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心怀天下。如果人人都能够记得别人的恩惠,不计较个人得失,那么社会的文明必将更进一步。要勤学,荀子曰“学不止境”,有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个时间段接收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有限的,而且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每时每刻知识都在不断更新,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停止学习,不努力接收新事物,就会很快被这个社会淘汰。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我认为,

现在很多人将中庸的意思理解偏了,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保持中立,就是做和事姥,就是不得罪任何人,其实不然。通读全文以后,我觉得中庸所想表达的思想是公平公正,落地不悔。所谓公平公正就是为人处世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偏重任何一方,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所谓落地不悔就是不能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一旦做了决定,就照此执行,而不是朝令夕改,前怕狼后怕虎,迟疑不决,以至于最后一事无成。

《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则即是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己对人统一的标准。“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这是儒家思想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这句话跟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意思很一致。如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按照这两句话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将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处世也会更加简单。

《大学》和《中庸》的思想中都讲“诚”,《大学》讲“诚意”,就是不自欺是一种自然而内在真实的情感、心思甚至包括欲望的统一状态。“惟天下至诚,为能尽物之性”,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这句话肯定了“诚”的重要地位。《大学》和《中庸》对“诚”虽然表达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是基本一致的,都是讲求人的最初的本心,或者说是本性。

诚然,在当今社会,“诚”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然而在这个物欲纵流的社会,“诚”又似乎是缺失品,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商人之间在商言商,重利轻义,根本不是以诚为先,于是很多合作关系也不能长久。有的甚至朋友之间也不坦诚,人情凉薄。有时候,人会给自己找借口,说不是因为自己不诚信,是因为别人不诚信在先,那么我们是否就该这样以怨抱怨?如果人人都这样下去,岂不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有时候,我们会说,不是自己不愿意去相信别人,实在是被别人欺骗多了,害怕了,所以开始自我保护,我想这又是另外一个借口,只不过这个借口冠冕堂皇,让人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其实,“诚”不只是对别人而言的,很多时候是要对得起自己,《大学》《中庸》

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祖祖辈辈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真理,没有人愿意活在谎言和欺骗当中,我们对别人真诚就是对自己真诚,既是为了与人更好地相处,也是为了让自己心情舒畅。如果我们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以诚待人,社会风气一定会有所改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中华盛世也不会只是传说;以诚待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本性,才能够珍惜万物,达到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的来说,读完《大学》《中庸》,我学到的道理是首先要充实自己,即“修身”;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做人做事要有原则,要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最后,诚心是做人的根本。儒家学说这种极致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的。

篇二:大学、中庸的心得体会

对《中庸、大学》心得体会

通过罗安宪教授对国学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大学》和《中庸》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

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职业,以真诚的 ,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也值得我们深研和弘扬。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

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

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

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

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

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篇三:大学中庸读后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r/n

《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两篇,后来与《论语》《孟子》一起合称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代表著作。诚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认真研读过中国传统著作,既可能是因为没特别兴趣,也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但是当读完《大学》和《中庸》时,方知古人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r/n

《大学》的核心是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所谓修身,我认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充实自己,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修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眼界。修身的最好境界有三,一是“识事务”;二是“明事理”;三是“兴事业”。“识事务”即识人,进而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生而为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打交道,如何不卑不亢,与人友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准确识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事理”就是说要明白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有的时候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强求。“明事理”的前提就是要让自己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所以学习和再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兴事业”,就是说每个人都要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抱负,不是说我们在事业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人生在世,总需要有些事情来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成就感,活得有价值,至少让自己过得充实自在。/r/n

《大学》里面还讲人要以身作则,要感恩,要勤学。以身作则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却经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感恩是一种基本的美德,对于给过你帮助的人,要铭记于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心怀天下。如果人人都能够记得别人的恩惠,不计较个人得失,那么社会的文明必将更进一步。要勤学,荀子曰“学不止境”,有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个时间段接收的知识和信息都是有有限的,而且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每时每刻知识都在不断更新,新的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停止学习,不努力接收新事物,就会很快被这个社会淘汰。/r/n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我认为,现在很多人将中庸的意思理解偏了,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保持中立,就是做和事姥,就是不得罪任何人,其实不然。通读全文以后,我觉得中庸所想表达的思想是公平公正,落地不悔。所谓公平公正就是为人处世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偏重任何一方,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所谓落地不悔就是不能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一旦做了决定,就照此执行,而不是朝令夕改,前怕狼后怕虎,迟疑不决,以至于最后一事无成。/r/n

《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则即是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己对人统一的标准。“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这是儒家思想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这句话跟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的意思很一致。如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按照这两句话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将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处世也会更加简单。/r/n

《大学》和《中庸》的思想中都讲“诚”,《大学》讲“诚意”,就是不自欺是一种自然而内在真实的情感、心思甚至包括欲望的统一状态。“惟天下至诚,为能尽物之性”,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的主旨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天下最为诚心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本性。“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这句话肯定了“诚”的重要地位。《大学》和《中庸》对“诚”虽然表达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是基本一致的,都是讲求人的最初的本心,或者说是本性。/r/n

诚然,在当今社会,“诚”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然而在这个物欲纵流的社会,“诚”又似乎是缺失品,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商人之间在商言商,重利轻义,根本不是以诚为先,于是很多合作关系也不能长久。有的甚至朋友之间也不坦诚,人情凉薄。有时候,人会给自己找借口,说不是因为自己不诚信,是因为别人不诚信在先,那么我们是否就该这样以怨抱怨?如果人人都这样下去,岂不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有时候,我们会说,不是自己不愿意去相信别人,实在是被别人欺骗多了,害怕了,所以开始自我保护,我想这又是另外一个借口,只不过这个借口冠冕堂皇,让人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r/n

其实,“诚”不只是对别人而言的,很多时候是要对得起自己,《大学》《中庸》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是祖祖辈辈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真理,没有人愿意活在谎言和欺骗当中,我们对别人真诚就是对自己真诚,既是为了与人更好地相处,也是为了让自己心情舒畅。如果我们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以诚待人,社会风气一定会有所改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中华盛世也不会只是传说;以诚待人,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本性,才能够珍惜万物,达到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n

总的来说,读完《大学》《中庸》,我学到的道理是首先要充实自己,即“修身”;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做人做事要有原则,要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最后,诚心是做人的根本。儒家学说这种极致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的。/r/n

【相关文章】大学中庸读后感/r/n

篇一:大学中庸读后感/r/n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r/n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r/n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习近平”,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贪官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因为有了这些政府官员,中国才会富强!/r/n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r/n

篇二:大学中庸读后感/r/n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8222;#822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

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r/n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大学中庸的读后感3篇


《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大家读了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编来看看大学中庸读后感吧!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一: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贪官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因为有了这些政府官员,中国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二:

让人很难理解,几千年前古人总结的经验,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掷地有声、经典至极。这是我读《大学·中庸》时的感受,而且读的越多、理解得越深,这种感受越强烈。

《大学·中庸》中不是句句有理,但绝大多数都能发人深省。其中,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我最认同的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句中的“豫”作“预”理解,是“计划”、“准备”的意思。这句话可以简单理解为:“做任何事,如果事先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就能成功;如果事先没有计划好或准备好,则可能失败。”

我们身边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上个星期五的朗诵比赛,我们班又拿了一个一等奖。这个一等奖也是来之不易的。老师一接到通知,就抢先进行了计划和选题,接着就组织我们进行练习,开始的那几天,我们除了在学校练习之外,老师还要求我们每天回家练习朗读,实际上,这就是在作充分的准备。离比赛还有两天的时候,老师每天又抽一、两节课给我们排练,此时,她专门注意纠正我们的舞台效果。正式比赛的时候,我们全体同学无论是字正腔圆,还是精神面貌、感情投入等多方面都比别的班要好。现在来看,如果不是老师抢先计划并组织我们充分准备,我们就很难拿这个一等奖啦。

事先没有计划和准备的事,我做得多了,当然也就尝到了很多次失败的滋味。比如有一个星期天下午,我记得我还有一个办手抄报的作业没有做,于是,我急着做手抄报。当我找a4纸的时候才发现纸没有了,爸爸便马上给我买回来。这时,我又发现,我不知道画什么画、写什么内容,好不容易画好之后,又发现彩笔掉在学校啦,于是爸爸又去给买彩笔。前后折腾了四、五个小时,才把办了一张质量很差的手抄报。后来想,如果我事先准备好材料,并事先设计好手抄报的版式和内容,我想,这张手抄报不仅质量要高一些,而且花的时间也少得多。

现在,我时常在做事和学习的时候都会想起“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一重要的做事准则。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三: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着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着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


论语、大学中庸是我国的文化精髓,有许多人读后都有感而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给大家交流。

【一】论语读后感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

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

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

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

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

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

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

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

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二】《大学》读后感

《大学》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 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如果一个人没有 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 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

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 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

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

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

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

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

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 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

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 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 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三】读《中庸》有感

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

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

中庸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

中,不偏不倚,庸,平常。

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

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

道理说起来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难。

我们大多习惯于跟自己的思维打交道,思维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态,不是很容易抓住。

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

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

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

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

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

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所以。

我们在生活中,好好体会《中庸》的思想。

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大学中庸读后感800


《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他能让我们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中庸》读后感8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庸》读后感800字【1】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

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

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

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

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2】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

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

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

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3】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

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

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

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

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

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

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

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大学中庸》读后感 (650字)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习近平,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贪官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因为有了这些政府官员,中国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六年级:黄建政

「精」《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汇集(7篇)


阅读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可以开阔视野。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将读书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读后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精」《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汇集(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一)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二)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三)

生吞活剥的读完了《四书》中的前两册《大学》和《中庸》,整理如下:

1、《大学》是摘要,《中庸》是条目简介,而《论语》则是细则正文。三者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论,哲学理论的说法则颇为勉强;

2、《大学》,大人之学,帝王(统治者)的学问;

3、《大学》中含三纲领、八条目、及格物致知到平天下之逻辑,其核心为“修身”;

4、《中庸》中主要包含两个概念,中庸和至诚;

5、中庸,可以理解为“客观”,即不偏不倚;

6、至诚,可以理解为“坚定不移”,有此天下事无不成;

7、后世宋儒所注释的《四书》皆失原意,挂羊头为卖自己的狗肉而已;

两书共2万字有余,知道以上七条足矣。

通篇读完,另有一个心得: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所谓“大智”就是极大和极小的事无所不知,天道和人道均了然于胸,即知己也知人,淡淡然、挥洒自如、从容不迫、天下万物皆在我心……“大智”是通过学习能够得到的,终其一生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儒家推崇的其他思想“仁”和“勇”等,皆是大智慧的一种表现。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四)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话,而其含义就是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现的就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感情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外内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现在的我们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样!但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五)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篇六)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论语·大学·中庸》读后感(篇七)

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荐]《中庸》读后感通用


读后感大全相关栏目推荐:“《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篇1】

《大学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

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大学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

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大学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学中庸》哦!

《中庸》读后感【篇2】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社团??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近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中庸》读后感【篇3】

《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安宁祥和无碍的状态,称之为“中”;如果情绪之发生时也能由这种“中”的状态控制,则称之为“和”。『中』的状态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状态,也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人对事物发出情绪能够用『和』原则来自制,则是最接近道的。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系统地阅读过《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篇4】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

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

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

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

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中庸》的读后感(通用9篇)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中庸》的读后感(通用9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中庸》的读后感(篇1)

翻开自己的随笔,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中庸》的读后感(篇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暑假中阅读了《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中庸》的读后感(篇3)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当今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们要温和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其化,在意识问题的基本上,一直空虚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坚持一颗谦逊谨严的心,不要戒骄戒躁,任何事件,当时有准备就会胜利,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负,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干兼容并包,使为学存在世界目光跟开放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咱们要逐渐的进行学习的五个档次,终极使本人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激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缓缓的处理,只有这样能力战胜艰苦,最终达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货色,就永远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领会到了知识的主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转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近多少年来,爆炸性新闻比拟多,比方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消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国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良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认为生涯不公正。实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平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尽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们能够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便我们再贫困,再笨拙,也一定会靠自己的才能将生活水平进步,必定会变的坚强起来!

《中庸》的读后感(篇4)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的读后感(篇5)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庸》的读后感(篇6)

独爱《中庸》,在暑假,又一次的捧起《中庸》,细细研读。书并不厚,但感悟颇深,下面,让我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中庸”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天地间人与万物生存所依附的关系,是时间和空间的完美契合。是包容,也是利用。借天地间的一切,为我所用。《中庸》中句句哲理,值得我细细研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之行,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无论是通达顺遂还是身处困厄乖蹇,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不敢放纵自己。无论日常事务如何繁杂,都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永远保持心境平和宁静,须臾不离道义的原则。固守着,坚持着精心的呵护着,培育着内心的美好道德,使内心回归明净,塑造真实美好的自我。

作为一名山大人,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越是在隐蔽的地方越加小心自砺,不留下愧憾;越是在细微的小事上越是用心尽力,不出现疏漏。因而,在平时生活中,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要恭敬谨慎,心怀戒惕,严格自律。细读《中庸》,渐渐地就明白,人心就是一面镜子,照的见别人也找的见自己。自己的心镜照见自己的人性,别人的心境,照见的是你的人品。因此任何事都不可疏忽。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之道,就想要去远方,必须先从脚下起步;又宛如要登上高山,必定先从低处出发。面对消逝的岁月,仰望掩埋着先祖业绩的废墟,我们在大路上走来走去,却总是不知道要去哪里,从何处做起。我们平庸,因而我们对于美好的未来总是仰望,而不知道如何接近,认为高远而不可抵达,这正是我们平庸的根本原因。事要一件一件地办,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仞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是天地间孤独的旅行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最卑微的事做起,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天下之事,制之在始;始不可制,制之在末。”也许这世上有很多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从自己做起,从最近处着手,使自己顺其自然,一步一步的取得成功。

身在山大,每一天都在成长,每一天都在进步。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仞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是天地间孤独的旅行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学习,深入探索,周密思考,明辨甄别,忠实奉行。人生也有涯而求之无涯。学习是毕生的事业,时间是永恒的主题。学问之道在于坚持不懈地日积月累别无捷径。一切的成就都是建立在长期的坚实的积累之上的,不要抱有幻想。没有相当的积累工夫,幻想着在某一方面做出惊人的成果或是取得突破都是不可能的。苏轼说:古之立大事业,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拨之志。唯有树立积土成山,驽马十驾的治学精神,才有可能求得真知,成就事业。

不偏不倚的立身处世哲学,不折不扣的太平和合境界。独爱中庸。

《中庸》的读后感(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李一冉老师的《中庸》十大智,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生,开启我们的智慧,进而过智慧人生。“智者乐水”篇,让我们明白智者乐,仁者寿,游戏人间三昧,清静无为安详,念念无滞,止于至善。“智者剖析”篇,分析智慧种类,领悟大智之妙,不断提升智慧境界,超越自我,成就永恒。“智者源头”中让我们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相,正本清源,人性回归,倘若找到生命的源头,就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智者不惑”篇则让我们看到人生在世,迷惑丛生,只有明白真理大道,走出人生困境,才能过不惑人生,品人生精华。“知人者智”则是一门处事哲学,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始终立于不败之境地,使我们人际关系和谐,事业辉煌,人生圆满,“明辨是非”篇则能够让我们明辨是非曲直,妙辨不争,恒顺众生,烦恼不生,看破放下,自在解脱。“通权达变”告诉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如如不动”“显仁藏智”等都有很多的大智慧,让人受益匪浅。所以,此书不看,一生遗憾,此书一读,智慧涌现。

教师如果希望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那么,我们只有从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颗真诚干净的心,不为私利,去为孩子描述一个真实生命的形状。有句广告语说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师每天与纯真的孩子在一起,绝不是发号施令,宣布清规戒律,来管制、约束孩子,而是要让他们感知一种互相尊重的真诚的生活,感受心与心的交融,让他们慢慢理解,真实生活就是平实无华中泛着不息的快乐。

作为教师,读了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懂得“人类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美与快乐,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中庸”之人,我不禁感到,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真是任重而道远啊。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德为尊,亦慎其独,完善自我,立好榜样,心心交融,让孩子们更容易地进入生命的正确轨道。最后让我们共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吧!

《中庸》的读后感(篇8)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贵族拥有一张出色的檀木做的弓,用这张弓射箭又远又准,他非常珍惜这张弓.

有一次,这个人仔细观察他的弓,他想:这弓虽然好,但还是有些笨重,外观也无特色,要是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就好了.于是,他请了一位手艺人在弓上刻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当他欣喜地拉紧这张自认为完美无比的弓时,弓“咔”地一声断了……

我们总在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方面好不行,得全面发展,什么都好才叫好;一个人说好不叫好,非得博得众人的交口称赞,没人能挑出毛病,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才是心中完美的境界,只有这样心里才舒服,人生才辉煌。否则,必将孜孜以求,殚精竭虑,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但世上有几人能达到这种完美于是造就了众多痴男怨女,对着镜中花水中月,终日愁眉紧锁,抱怨命运不公。达到的又怎样呢终不过是“咔”的一声,一切归于虚空。追求精美没有错,错得是没有把握好度,过分追求外观,反而忽略了功用。殊不知,弓是用来射箭的,只要把箭射得又快又准就好了,要那么花哨有什么用呢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追求完美的。总想保持最好的状态,各方面都出色,让所有人都说好。于是累人累心,终日提心吊胆,却难免顾此失彼。无论做到怎样,总有人说不好,为了别人的眼光奔波劳碌,却失掉了本心。蓦然回首,才知原来是掉进了完美的华丽陷阱。

花美半开,酒好微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可谓千古良训,但有几人参透其中深意我们从懂事开始,就被教育要有理想,有追求,但是我们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偶遇一篇关于“中庸之道“的点评,顿觉醍醐灌顶。

关於中庸原理,散见儒家论述,并不完全集中在子思传作的《中庸》章句。中庸之道的要旨大体上可从下面四句纲领性口诀去领会:"允执厥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所贵者权"是也。

允执其中——

中庸之道者,“用中为常道也”。《礼记》解释中庸为“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论语.尧曰》称中庸要“允执其中”,道统之传,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虞书.大禹谟》)者,舜之所以授禹也也。是谓尧、舜、禹三位传说中的圣王,都以中庸之道为传世之宝,授受之际,叮咛告诫也。

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的“两端”是指矛盾对立的两极,只认识或者把握其中的任何一极,都将失诸片面,必须“叩其两端”,从两端中作出优化选择,即求中是也。这就是说,在一个命题涵盖范畴的极端情况之间,总可以找到一个“发而中节”,契合事物本质特征,整体效果最佳,各方接受程度最高,恰到好处的优化解答,这就是中。“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中记载着孔子和子贡的谈话。子贡问老师,子张和子夏谁优胜孔子说子张显得过头,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就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的答覆是“过犹不及”。

过头和不及是事物的两种极端化倾向,或者说两种错误倾向,孔子认为都不足取。譬如说,为人之道既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应自暴自弃;既要追求理想,又须面对现实。孔子主张凡事有度,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中道也。

人世一切失误,其实无一不是“过”或“不及”的後果,教训例子俯拾即是。万物之灵之高明,在於透过万花筒般的无数表象,悟出一个“无过无不及”的优化求中道理,并进而掌握这个优化求中的主要途径,方能落实求中的具体措施。“

和而不同——

什麽是人际关系范畴优化求中的根本途径一言蔽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

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

“和而不同”要求常怀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宽容”一词“Tolerare”原义那样: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於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或就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

所贵者权(君子时中)——

“情况在不断地变化”。中庸之道要求通权达变,因时、因地、因体制宜行事;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富於灵活性,与时俱进的决策之道。

“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无过无不及的中,得之不易,但不会一成不变,随情况变化而随时变化。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章句》)“时中”,就是因应不同时机,揆情度势以求中。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兹(原文有金字旁,音zi)基(田器也),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上》)“

完美不是陷阱,人们误入歧途只因会错了意。“中则正,满则覆,虚则欹。”过满则溢,水至清则无鱼。允执厥中才是完美之道,世间万物自有其纹理,顺其自然才能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自得其乐。一味求好求满,必将过犹不及。

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没有人能替自己做决定,做判断。自己的观点再卑微,总有可取之处。在此基础上去伪存真,得到的才是自己的东西。不做同而不和,不求甚解的小人。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们看问题总有不同的视角,不同才是创新的源泉。即使错了,又能怎样改过就是了,只要态度虔诚,孜孜以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君子审时度势,相机行事。去不了巴黎,去趟罗马也不错,不一样的路上有不一样的动人风景;摘不到太阳,摘颗月亮也不错,月华如水亦有迷人之处。心境不好,有时只差转念一想。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然后就接受生活赐予的每一样东西吧,生活中往往缺少的不是快乐,而是发现快乐的眼睛。

我们追求的不是想象中的天堂,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自然之道。这自然之道却是如此扑朔迷离,象震荡的波纹,只有少数的时间待在它的中轴线上,因时因地因势不同。也许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孩童般的求知之心去对待那顽皮的真理,才既不会灰心丧气,又不会骄傲自满。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不安和痛苦是常态,安宁和快乐是轴心。

最后以《评中庸之道》的一段话结尾:建立一种不断求中的机制(而非一时一事侥幸取胜),具备了自我完善的良性反馈调整能力,就像以理想的“中”为中轴线,那真实决策好比在这根中轴线上下左右围绕行进的收敛曲线,其偏离和时滞不至於太远太久,万变不离其“中”了。

《中庸》的读后感(篇9)

很多人说进入了大学就开始步入了社会,既然步入了社会,就应该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发展。虽然我不太赞同进入大学就步入社会这个观点,但大学作为一个亚社会,我们大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就应该或多或少学一点为人处世之道,而我们都知道《中庸》集合了古代圣贤的处世之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着学习的目的,我读了《中庸》这本书,并写下这篇心得。

在初读这本书之前,我曲解了中庸思想,将它与折中主义、圆滑划等号,无疑把它视为贬意词。但是,随着慢慢的阅读,我对中庸思想渐渐深入。中庸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古传承下来,是有它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固有的文化内涵的。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内在规律,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我们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对于中庸思想的现代解读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中庸心得体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的人被日益汹涌的物欲所困,追名逐利,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以破坏为手段,结果可想而知,误解、抛弃和毁坏了许多宝贵的东西,把本不该误解、抛弃和毁坏的思想和智慧否定了,其中就包括中庸思想的许多合理成分,如做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中庸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辨证法,对今天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仍具有极大的价值,而并非有些人所说的这已经跟不上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变化了,已经老套了。

最新《中庸》读后感通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会被作者的才华所震撼。这些启示稍加梳理,就是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你在搜索作品读后感范文吗?下面是我们为你精心整理的“最新《中庸》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中庸》读后感(篇1)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社团??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近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最新《中庸》读后感(篇2)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最新《中庸》读后感(篇3)

我觉得古人学习,最重视的是“言传身教”。我们现在的老师很难做到“身教”,我也看了网上对于丹老师的评价。我还听人讲我们本地的一个企业家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自己却转身就骂街。因为文化的断代和缺失,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真的不好找到好的老师。电视上、网络里鱼龙混杂,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来辨别!寺院里开法会,参加的人很多,但是有几个是为法而来,齐云鹿老师说:“聚在一起是热闹,现在关键的还是远离教法的精神实质”。读毓老师的讲记,其实也觉得很生涩,因为我们之间还是很有距离的,但是毓老师对当代的社会现象还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另外,毓老师的讲解多是用经解经,《中庸》解释引自《易》《礼》《春秋》还有《老子》,当然我们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的深入,也不一定会在单本的学习中有大的获益。慢慢来吧,“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毓老师还指出《中庸》和《易经》互为中表,因此了解了《中庸》,还要来学习《易经》,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

最新《中庸》读后感(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李一冉老师的《中庸》十大智,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生,开启我们的智慧,进而过智慧人生。“智者乐水”篇,让我们明白智者乐,仁者寿,游戏人间三昧,清静无为安详,念念无滞,止于至善。“智者剖析”篇,分析智慧种类,领悟大智之妙,不断提升智慧境界,超越自我,成就永恒。“智者源头”中让我们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相,正本清源,人性回归,倘若找到生命的源头,就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智者不惑”篇则让我们看到人生在世,迷惑丛生,只有明白真理大道,走出人生困境,才能过不惑人生,品人生精华。“知人者智”则是一门处事哲学,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始终立于不败之境地,使我们人际关系和谐,事业辉煌,人生圆满,“明辨是非”篇则能够让我们明辨是非曲直,妙辨不争,恒顺众生,烦恼不生,看破放下,自在解脱。“通权达变”告诉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如如不动”“显仁藏智”等都有很多的大智慧,让人受益匪浅。所以,此书不看,一生遗憾,此书一读,智慧涌现。

教师如果希望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那么,我们只有从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颗真诚干净的心,不为私利,去为孩子描述一个真实生命的形状。有句广告语说得很棒,“和你在一起”,老师每天与纯真的孩子在一起,绝不是发号施令,宣布清规戒律,来管制、约束孩子,而是要让他们感知一种互相尊重的真诚的生活,感受心与心的交融,让他们慢慢理解,真实生活就是平实无华中泛着不息的快乐。

作为教师,读了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要懂得“人类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实现这种和谐之本就在于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美与快乐,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中庸》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中庸”之人,我不禁感到,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真是任重而道远啊。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德为尊,亦慎其独,完善自我,立好榜样,心心交融,让孩子们更容易地进入生命的正确轨道。最后让我们共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吧!

读后感《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通用12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大学中庸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