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地图 >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发布时间:2022-12-30 来源:互联网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000字精选。

常言道:“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书,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通常会有一个写作文的任务,用来记录读完文章后的一些所收获的心得体会,你有了解过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吗?为此,小编特意呈上“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000字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篇1】

去年一年看的小说不少,有长篇巨著《巨人的陨落》,有东野圭吾的侦探小说,看起来都很精彩引人入胜,但是似乎看完就没了,仅仅是用于消磨时间的好读物,并没有给我的内心留下太多的东西。但最近看的两本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哲学意味更浓,也更能启发我的一些思考吧。米兰昆德拉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可以说看得我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而像我这么好奇心极重,越是不懂就越想要抽丝剥茧去分析一下,揭开这本书的神秘面纱。

托马斯和特蕾莎之间为何产生爱情?

托马斯是医生,而医生就是那些无论发生什么,都愿意终身照料人类身体的人。特蕾莎的出场形象就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他们两人对比而言,托马斯太强,特蕾莎太弱,他一定对她产生了强烈的保护欲。托马斯的其他情人可以没有他,但是特蕾莎离不开他,似乎离开了他就活不下去。

特蕾莎非常美,其母亲美得像拉斐尔画中的圣母,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有九个男人向他求婚,最终因意外怀孕选择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第九个。姑且不谈论特蕾莎父母的婚姻,一个美如画中人的女人和一个富有男子气概的男人结合的产物,特蕾莎当然是极美的。

偶然的命运之鸟

在书中恰是六次偶然把托马斯推到了特蕾莎身边,好像是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东西引导着他。当托马斯看到特蕾莎和别人跳舞,看起来他们就像是一对恋人的时候,他意识到特蕾莎的爱情也可能与其他任何人产生,并非如此不可。近来,我也深刻感受到爱情并非唯一,我们可能在偶然的时间偶然遇到一个人,然后和这个人恋爱,但是我们偶然遇到的也可能是别的人,和别的人恋爱。真的并没有所谓的命中注定,一切都只是偶然的机缘,两个人相遇,然后命运就交织在了一起,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努力让偶然遇到的那个人变成“对的人”。

托马斯——灵与肉

追逐众多女性的男人被归为两类:一类是浪漫型的迷恋,他们在女人身上寻找的是自己的理想,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因为理想是从来不可能找到的。个人觉得《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男主弗洛伦蒂诺就有一些浪漫型的迷恋成分,但又不完全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理想,那就是女主费尔米娜,在对女主求之不得后有过各种各样的爱情,也曾放浪形骸,最终在几十年过后又与女主再次相遇,为这跨越几十年的爱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类是放荡型的迷恋,而托马斯毫无疑问应归于此类,尽管他爱特蕾莎,尽管他的放荡给特蕾莎带去极大的痛苦,他还是不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那种征服不同女人的欲望。灵肉能否分离还是看个人,托马斯可以,特蕾莎却不行。

特蕾莎——爱情之重

特蕾莎的世界只有托马斯和卡列宁(他们共同养的狗),当托马斯一次又一次背叛她,她跟托马斯说“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长时间了。你每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来。我满眼都是土。”看到特蕾莎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她很可怜,为她感到悲哀,因为托马斯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她的喜怒哀乐几乎都被托马斯牵制。其实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将自己的人生过得多姿多彩,她们的人生有很多个支柱,而爱情只是其中一个柱子,当爱情这棵柱子倒塌,还有很多其他柱子支撑着她的生活。所以爱情对于她们重要但又没那么重要,只不过是让生活锦上添花的东西。

萨比娜——轻与重

萨比娜天性叛逆害怕责任,她可以轻松地以情人身份与弗兰茨交往,但是当弗兰茨为了萨比娜离婚,想要与她真正在一起的时候,她又抛弃了弗兰茨,因为她害怕责任害怕禁锢。听起来萨比娜确实活得潇洒轻松,拥有众多情人,而又不与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捆绑在一起,她是自由的鸟。然而呢?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人有时候不就是因为一些与他人的羁绊,才彰显出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当负担完全消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弗兰茨——真实与虚幻

弗兰茨是梦想家,生活在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萨比娜是弗兰茨的梦想,弗兰茨去到柬埔寨边境,仅仅是因为萨比娜,感到萨比娜久久地凝望着他。然后柬埔寨之行又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唯一真正的生活就是那个戴着眼镜的女大学生,而不是萨比娜。现实大于梦想,远甚于梦想。梦想无疑是美好的,我们极具想象力的大脑可以把梦想勾勒得完美无瑕,然而当梦想成为现实,等待我们的也许就是幻灭。所以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活在真实中吧,那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实实在在的生活。

书中人都是极理想主义,现实中大部分人还是负重前行的吧,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本书似懂非懂,而主要是不懂,因为我是平凡人。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篇2】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怎么说,以前一直以为只有重量才能将一个人压垮,从没有想过轻飘飘的物体也能将你打入万丈深渊。尼采和哲学家所纠缠的神秘的”永劫回归“或许就是在告诉我们,沉重不一定是悲惨,而轻松也不会就是辉煌。想想我们经历过的事情,想想它们重演如昨,甚至重演本身无休止地重演下去,即便那件事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那种癫狂的幻念将会席卷我们的头脑,一步步吞噬着我们,而我们却是如此无能为力、无能反抗。生命无法承受的轻,又是那样真真实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你无法拒绝。

然后,便就开始问自己,”何为轻?何为重?就算知道轻重之分之后,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是轻还是重?“

生活就是一出舞台剧。在这出剧中,我们会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角色。或者你会遇到特丽莎,或者你会遇到托马斯,又或者你遇到的是萨比娜。然后,我们就会发现特丽莎跟萨比娜就是两个不同的对立面。爱情是自私的,所以她让特丽莎成为了一个生命之重的人物。对爱情的专注和责任、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对事业的认真和执着、对善恶的爱憎和明断……在重压之下艰难地活着,活得实在。以至于在这个没有美和真爱的世界,最后只能在一条狗的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找到真爱。而萨比娜就是生命之轻的典型。就像文中萨比娜自己所说哦的那样,”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她放纵自己与托马斯的放纵,随心所愿地生活着,就算生活对此充满了不屑,依旧我行我素。而对于托马斯而言,一切就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了。托马斯与特丽莎的相遇就像是一出精彩的剧集。一切都是那么巧合,却又巧合得让你坚信就是有这么巧合的事情。然后两个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就这样彼此相互牵制着,直至终老。就算生活中,两个人无数次的刺激着对方,却又还是那样不肯离去。而一直轻浮的托马斯在俄狄浦事件中展示了他生命之重的一方面。给人以一种社会正义感的强烈冲击。然后我就开始慢慢明白生命不会在”轻“任意喧嚣。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只是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同。寂地说:”踮起脚尖,是否我们就离幸福近了一点。“刚开始看到这句话,充满了憧憬,想象着头顶上方的那片天空,是否真的就有天堂存在,而天堂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好,如果那幸福的地方是如此的真实,那么,踮起脚尖吧,追寻我的幸福。就像杰斐逊在《独立宣言》里告诉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虽然很多人都理解成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但幸福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虚妄,只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中,而在所谓的终点我们是看不到它的。

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就会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开大地,就像离开了真实的生活,走向另一种虚无。一切就开始变得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生活就是一张没有什么目的的草图,即使给予我们机会回到过去重新选择,让我们得到更好的结果。可在这一过程中,难道就不会有什么变质了么?每一种经历都有别样的痛苦别样的好,都是一种享受。

我们都在不停的选择中成长,在这个社会里,我们总该保留着自己的一份正义感,让自己的生命有了重量,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贴近大地,天空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就让自己更加趋于真实的存在。

当然,我也不能说作者就是在抨击人类的生命之轻,每个人对作品的观察角度不同,对作品的思考也就不同。见仁见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或许,每个人都会要一个共同点,都会有一件事要共同的做,那就是热爱生命所赋予我们的形式,然后永不后悔地坚定地走下去,直到遇见自己的幸福……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篇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字:

读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耗费了好很长的时间,后来又大致浏览了一遍,摘抄了几句自我感触较大的句子,收获颇丰。由于把自己代入感觉会更强烈,结合自己的感受来理解一下。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讲爱和情,解释一下就是:做爱和感情,再解释一下就是:爱是做出来的,情是感受到的。就像我爱上你了和我爱上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感情一样。本书原句是: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这句话只是说出了情和爱的不同之处,我赞同这句话但也不是很赞同,赞同是因为我同意爱情不单单是做出来的这个观点;不赞同是因为这句话说的只是书中托马斯那一类人,而且共眠的欲望似乎也不是只能对一个女人的欲求。情总是很复杂的。还有关于爱情他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到底是情在前还是爱在前,或许他对此也有疑虑吧,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关于爱和情有两句话对我印象深刻。

爱:子宫是离女子心脏最近的地方。情:发乎情,止乎礼。搜索脑中记忆似乎说爱的都是比较粗俗的话,谈情的则是比较高雅的。至于原因嘛,自我感觉因为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但是情呢是大家的事,一般拿得出手的,上得了台面的呢都是经过各种包装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吧。突然发现用最直接的词来形容污的话就是:爱。总之情情爱爱的果然就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东西,可是还有许多人对它趋之若鹜,难以理解。

其二讲的是这个世界,我们都生活在媚俗王国里,我们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喜怒哀乐全都和别人有关,也就是世界游戏所定的法则:什么情景难过,什么情景高兴就要做出相应的表情。读后感·其实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为什么人类的感情的表现都是那么的相同,不仅仅是人类,是所有的生物。(额,或许我这也是以自己的感觉去臆测万物的想法了。)也许就是因为这些相同才会被接纳吧,也是一种悲哀。

其三讲的是我们自己,书上说:我们全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根据我们生活所追求的不同的目光类型,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换句话说就是公众的目光。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第三类是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一旦所爱的人闭上眼睛,其生命殿堂也将陷入黑暗之中。第四类他们生活在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这类是梦想家。这应该是说我们每个人活着的动力了。就我个人来说,我就是一个梦想家。我思考过了梦想家会有三种结局:其一就是会越来越好,因为那些人,不在身边的人想要你过得越来越好。其二就是像天父不在伊甸园里时候的亚当和夏娃,偷偷做些尝试,感觉反正他们也看不到,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就比较随心所欲,这类结局全看造化了。第三种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就是快要忘记那个人了,忘记了自己的梦想,忘记了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就像之前的网络三连问,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一种迷茫的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套用书中的话就是生命殿堂将陷入黑暗之中了。我感觉自己在这个边缘徘徊。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篇4】

思:现在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辨识是是非非,因为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在我眼中都有两面性,亦好亦坏。从某种角度来讲,我算是理解每一个人,能从他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和接受应该本应该存在的一些事物,又从某种角度来讲,我迷失了自己,根本没有自己关于生活或者其他的事物的评判标准,任何事物都能接受,也就意味着任何事物都不能接受,任何人都可以理解,那是不是任何人都不能理解。

现在的我已经不能像一些人一样,对一件事情,令自己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从内心爆发出那种强烈的感情,我是淡漠?还是沉沦?

我幻想着自己能够有一点儿自己的主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就像托马斯站在院子中冥想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知道这是什么?自己应该怎样做,而我,迄今为止,都是先做,然后还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是最让人伤感的事情了。

何时才能做到呢?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呢?又要明白什么呢?

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篇5】

开篇昆德拉就引述尼采观点,和我们谈“永恒轮回”。

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可能会经历相似的事情,但你绝不会过着反复的生活,尽管生活大方向一成不变,但每一次从睡梦中醒来,你过得每一天都是变化的。

当你将个体聚拢,回看群体的历史,便能发现“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桩不会重现的往事”,纵使这桩往事牵涉到上万人,伤害了上百万个家庭,当它成为了历史,便很难激起你强烈的情绪共鸣,而是“化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如果你不翻看那些记录的书籍,这段过往,便将随风而逝,轻如鸿毛。

特蕾莎和托马斯的爱恋,就是“六个偶然”的结果。科主任的偶然犯病,引着托马斯来到了这家外省医院,旅馆五选一的偶然下榻,旅馆酒吧的偶然进入,特蕾莎的偶然当班,服务对象是托马斯的偶然,引着两人相遇。也正因为六个偶然导致的绝对,也使得托马斯的灵魂彻底沦陷。

在爱的王国里,爱情因为“偶然”变得没有分量,无足轻重,两个人的“非你不可”在“偶然”的诠释下,就变成了“如果我没有遇到你,我肯定会爱上他”的“别人亦可”。

我觉得这正是昆德拉文字的魅力,他用两个人的命中注定,为我们消解了爱情的独树一帜。既然相爱不是“非你不可”,那么分手也不必“痛不欲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1000字延伸阅读

[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000字精选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相关内容。

读书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大家一口气读完作品之后,想必都有很多想说的话,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1)

上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总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因为年轻,读书喜欢追逐情节,对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评论,多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地扫过,读完了便束之高阁,没有思考,没有回味,心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迹。所以这次重新捧起这本书,翻动每一页的时候,感觉是如此的清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识。

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积极,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责任与推卸责任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责任的人,看似一身轻松、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责任的人走的更远。

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责任,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个母亲,面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当一个女儿,面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面对因冤入狱的丈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轻松,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选择!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可以有所选择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给你选择,那选择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择》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必须马上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夜与冬季了!

沉重与轻松,究竟该怎样选择?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2)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几个特点:

1、全书以两对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为主,第一部《轻与重》、第二部《灵与肉》、第四部《灵与肉》、第五部《轻与重》、第七部《卡列宁的微笑》是写特蕾莎和托马斯以及小狗卡列宁(不要怀疑,标题确实是重复了,也呼应了);第三部《不解之词》、第六部《伟大的进军》是写萨比娜和弗兰茨。我是看完这本书才清楚地意识到的,在看的时候差点糊涂了,奇怪怎么主人公的名字变了。某些章节有两对主人公的交叉描写。

2、线索铺垫多次出现,它的作用我就不说了。比如托马斯和特蕾莎偶然的相遇,比如托马斯站在窗户前的描写,比如把特蕾莎比作放在篮子里顺河漂流的婴儿的情节等等等等。

3、昆德拉思想的深邃性时刻体现在其中。比如对生命轮回说的思考,

4、全文引用了许多其他作家的著名作品的句子、提及了许多史实、真相、引用了许多神话故事等等,使作品内涵极丰富,体现了昆德拉的文学修养性。如果说我们该学习他,该学习的地方就在这里。5、文章写作方式独特,这包括第一点:排布了两对主人公的故事,但他们之间有统一性。描写与思考相互随意穿插,在有必要的时候独立成篇,抛弃了结构的禁锢。比喻奇特、梦境怪异新奇(比如特蕾莎围着游泳池转圈的梦,梦见托马斯变成野兔的梦,梦见卡列宁生下两个羊角面包和一只蜜蜂的梦等等)、想象的奇谲瑰丽。

6、角度奇特。从一开始,昆德拉便告诉我们他是在写小说,托马斯是产生于某个特定场景的人物(写小说的人常常让人相信故事的真实性与逻辑性,怎么会想昆德拉一样坦白呢?),这样看来,托马斯是他的儿子。可是慢慢地我又觉得作者是主人公的朋友。后来又觉得主人公的故事就是作者的故事。尽管昆德拉是跳出了这个圈子,但故事的连贯性丝毫没打折扣,它就像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7、对性不遮掩亦不色情的描写。文章中的两对主人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婚姻不忠,以男人的背叛。托马斯作为一个曾经身肩重任的外科医生,在不得已辞退之后,开始了对女性(性领域)的解剖。他要探索的是她们身上那百万分之一的与众不同的部分。要承认的是,中国和(上世纪的)欧洲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存在优劣之分,我们没必要嚷嚷什么让中国也开放。我个人比较能接受中国传统的风气。

8、作品中表现出的对自己祖国处于水深火热的无奈,对俄国入侵者的愤慨,对政客、明星作秀的厌恶,无不表现昆德拉有一颗仁爱的心灵。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篇3)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500字心得感想范文:

之所以看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是因为很多年前那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太过有名,引用程度堪比“罗生门”那样高频。

这段话便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句话的出处了——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因为她想离开他。在那之后,他有没有再追她?有没有试图报复?没有。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当然他不是仅仅局限于讨论“生命”这一命题的,紧接着,他又抛出了——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这就让他的作品有了深度和厚度。耐人寻味,反复品咂。当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很多,找来一些读读,从多种角度来审视,自然是乐不可支,但也犯不着过度解读吧。

多年前,有几次拿起来又放下,这次终于读它有了善终。当然,吸引我读下去的,自然有他独到之处。小说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述的,而是分为了七个部分,按照某一主题来写的,“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等等。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相互交错,让你不时地在作者和小说人物之间切换。这就多了一种空间任你转换,在诸多人物之间进行游刃有余地玩味,阅读体验便有趣了不少。感觉是作者常常是忍不住跳将出来,恨不得跟小说人物进行适时互动,同时又从多方面反复解构。

多线程的记叙,多维度的交错,让你顾暇不及。

小说表面是写的托马斯和特蕾莎以及围绕两人和周围其他人展开的感情纠葛,性爱故事,背叛与反背叛。

暗地里,又是一直在以苏联入侵捷克的政治背景为线索展开的,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它讲述的其实是专制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思考,呈现的是高压政策下人性的扭曲。诸如以托马斯为代表的这类人对信仰的反思和心灵的挣扎。

第三条线索,就是对哲学问题的探究。语言充满哲理性,人们也常常称其为哲理小说。当然,这是吸引我的一个原因,但是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读后感.让我着迷的是作者的笔触,他对人性刻画的深、真、狠。比如下边的这段——她对他说:“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长时间了。你每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来。我满眼都是土。

“你说:‘你什么也看不见’,然后你就帮我擦掉眼里的土。

“我回答你说:‘不管怎么样,我都看不见了。我的眼睛变成了两个洞。’

“然后你就离开了,很久,我知道你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很多个星期过去了,你一直都没有回来。我一点都睡不着,因为我害怕错过你回来的时候。一天,你终于回来了,你敲了敲墓穴,可是我等了整整一个月,都没有睡觉,筋疲力尽,连爬出来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当我终于爬出地面。你一副很失望的样子。你说我的验色很不好。我知道我让你扫兴,我的两颊凹陷,动作又生硬又不连贯。

“为了请求你的原谅,我对你说:“原谅我吧,我这段时间一直都没睡觉。

“你用一种让人宽心的声音说:‘瞧,你应该休息。你应该休一个月的假。但听起来却不那么真实。

“我知道你说到假期意味着什么!我知道你想要整整一个月不见我,因为你要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你走了,我又掉进放的层,我知道为了不要错过你,我还是会一个月不睡,一个月后你回来的时候,我会变得更丑,你会更加地失望。”

这是我见到的最为恶毒的刻画了——关于痴心女子VS负心汉。犀利,冷酷,又不着痕迹,你除了心疼,还能有什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是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范文5篇,这对大家的学习会很有帮助哦,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起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范文(一):

此刻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无限重复,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样呢?也许,我这样描述,过于抽象,那么把这种永恒轮回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呢?如果14世纪两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一向被重复?如果法国大革命一向被重复?如果法西斯战争被一向重复?那么此刻我们所学的历史给予我们的感受会不会不一样呢?又或者说我们可能不会有历史,我们一向都是重复的此刻。永恒轮回中的历史,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职责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而我们此刻所了解的那些历史,少了那些血腥的沉重,历史变成了文字、研讨。在轮回不存在的世界中,一切都被卑鄙的许可与谅解了!

人生恰恰是不存在轮回的!每个人都走在偶然的道路上,没有彩排,没有比对。昆德拉将人生比作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如同书中提到的那句德国谚语: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人们肆意的生活,变得比空气还轻,随意的漂浮在空中,脱离了土地与人群。那么问题来了,重就真的残酷,轻就真的美丽吗?

托马斯显然就是这个问题的询问者。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他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内心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所以他为自我制定了一套外遇法则,与不一样的情妇做爱却不一样床共枕,他是一个灵与肉的分离者。昆德拉亲切的称呼他对女性的迷恋为放荡型的迷恋,事实确实如此,托马斯只是一个猎奇者,在不一样的女人之间游离,他幻想经过性能够揭示每个女性身上真正到的自我,或者能够说他想用自我的手术刀剖开身体的外衣,追求女性身上难以想象的部分。他认为每个女性身上都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女人的百万之一的我。仅有在性上,才能征服女性身上那百万分之一的不一样。能够说促使托马斯追逐女性的不是感官享乐,而是征服世界的这一欲念。

但凡事总有例外,歌德曾说:世界就是一个隐喻,那么爱恰由隐喻开始。一个叫特蕾莎的年轻女侍者以一个隐喻出此刻他的世界里,随即占据了他的诗化记忆。他选择了让这个顺流而下飘至他床榻之岸的涂了树脂的孩子占据他床榻的另一侧。但他追求生命之轻的灵肉分离观,让特蕾莎经常活在嫉妒之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范文(二):

读它时心境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细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一向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两次离婚时的男人。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米兰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她谁都想要,因为她不明白自我最需要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我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终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职责,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研究米兰要传达的感情观。感情总是玄而又玄。我以往以为,感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感情将不纯正。此刻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感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你要清楚自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能够满足自我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我对对方的职责,这才是感情。米兰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职责走过的感情才是真实存在的感情。写到那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我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感情是在异常的时段遇到异常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范文(三):

1985年,著名翻译家韩少功根据英文版本翻译了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成了译坛上的常青树,为中国读者所熟知,至今魅力犹存。20xx年后,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博导许钧翻译了昆德拉这部最负盛名的作品,改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两个书名看起来差不多,其实传递的意思不太一样,原书名生命中的范围太广,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了死亡在内的一切东西;新书名中的生命二字单指生命本身,多出了许多的哲学意味。

这虽是一本小说,却很难懂,昆德拉上来就要与读者探讨让人头痛的哲学问题。昆德拉苦心孤诣地要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到小说的核心部分,即引入到轻与重的讨论当中。在那里,他要为我们撬开一个解读该小说的缝隙,透过一丝微光,让我们看到昆德拉受难的灵魂。

开始读的时候,删去无法感悟的文字,追求情节的起伏跌宕,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弗兰茨的情感的纠结而废寝忘食,泪眼朦胧。再读,思想上饱受的折磨以致之后多次拿起这本书,总在想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何必要打开它。打开也毫无意义。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还能够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已经爱上这本书,也就把它放在床头,时而在夜深人静时,尝试着与它对话,撩拨心灵的弦。

有一段关于特丽莎的心理描述: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生活就意味着在离地面很高的空中踩钢丝,没有他自我国土之网来支撑他:家庭,朋友,同事。还有从小就熟悉的语言可帮忙他轻易地说他想说的话。正是这种游离于母体之外的不安定感(生命像一根鸡毛那样轻飘飘),使特丽莎坚决地离开瑞士,与她深爱的托马斯不辞而别,回到她正处于灾难中的祖国。在布拉格,仅有在某种心理需要时,她才依靠托马斯。而在瑞士,由于失根,她事事都得依靠托马斯,那她就不得不一辈子重复深夜里的恶梦。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为自我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经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我们会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重之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景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到托马斯在开始离开他的妻子特丽莎的几天里,托马斯确实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归到了单身汉的生活,整天能够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气息。可是不久,失去职责的轻就让托马斯难以承受,他发现自我原先更需要承担家庭职责的这份重。

小说中,最让人费解的难题是,轻到底指的是什么?到了昆德拉那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无法承受,这如何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和费解呢?轻之所以让人不能承受,完全来源于对常识的漠视,以及对轻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见。有时,轻,真的让人无法承受。像一只鸡毛,你很难凭借力气将它扔过高墙。沉重的轻是人生的一个困惑,对于活在自我身边活生生的人,漠视、排挤他、打压者不乏其人,多一份同情之泪,多一次举手之劳的掌声,多一句鼓励话语。那样,会有什么变化呢多关心自我身边的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只要给自我身边的人献出一点点,自我的心境会改变,生活也会是另一个样貌。

我还在读这本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范文(四):

看着我书桌上那本厚厚的外国作家的名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是我在8月中旬买的。所以读的时间比较紧凑况且这本书本身就有点深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时在网上查过,这本书的推荐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决定就买它了!

一本挺厚的书此刻最终看完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这本书比较趋向于成人化,但我觉得高中生也值得一读!可是要做好重读的准备

有人对我说:这样一本小说,不仅仅难懂,并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打开也毫无意义。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或许还能够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但当我读了之后,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思想的折磨文章的资料并不难懂,难以理解的是作者无处不在的议论!很痛苦真的好难读懂。

文章涉及到很多历史性的人物、剧作比如作者从永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谈到法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希特勒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以往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轻这一字无疑是文章的文眼。说到轻,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位国王要他的手下比赛,看谁是大力士。比赛的资料就是谁能将一根鸡毛扔过墙。很多人都是以失败告终的。然而有一位大臣十分地聪明,他将整只鸡扔过了墙,然后对国王说,我能将整只鸡扔过墙,何况是鸡身上的鸡毛呢!没错,最终是他赢了。靠的是他的智慧!轻之让人不能承受,答案居然如此简单。看来,我们以前的迷惑完全来源于对常识的漠视,以及对轻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见。有时,轻,真的让人无法承受。像一只鸡毛,你很难凭借力气将它扔过高墙。

习惯上,经验上,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可是气来。到了昆德拉那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无法承受。昆德拉真是不走寻常路噢

一开始,还没读这本书的是时候,看书名好深奥难以理解。

读完这本书,虽然有的还是不明白,可是大致有个轮廓。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仅有一次性,没有初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不选择媚俗,又能选择什么呢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可能避免媚俗呢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轻若鸿毛吗

这又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由此对生命的终极意义表示了怀疑,而那是我们的前人认为理所当然而又坚信不疑的。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范文(五):

这段日子,一向在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虽已经是第三次阅读了,可是依然,会迷失在这未知的孤独的空灵世界中。

文字是何等的神奇,米兰昆德拉所描绘的那种奇异的,炫目的,却又是彻底失落的,茫然的世界,让我的灵魂确实体会到了什么,可是,那仅仅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应。不足以化作语言上的充分理解。很多文字,被他丰富的,又自然的填充到这个书中的世界中来,探索人性,探寻生活,似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都被这样的诘问了;我们的生活,也被这样的揭露了;这一切充满了嘲讽的意味,也充满了彻底的叛逆。

经过特蕾莎的描述,米兰昆德拉用童年的创伤所带来的思想的沉重,赋予了她脆弱却又执拗的性格。对于特蕾莎来说,表面看来托马斯的背叛是沉重,而事实上,她的沉重感来源于她的思想。她一向在这个思想的重压下,不堪重荷。而对萨比娜来说,背弃是轻的,其实并不是轻,而是无法承受的一种逃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托马斯也许和萨比娜才是真正的灵魂伴侣吧。又或者,他们才是一类人,都是背弃了自我的人。书中有这样一句:从此,萨比娜明白了,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萨比娜是一名捷克画家。而书中的萨比娜就是背叛原有生活的,逃避原有模式的,充满着矛盾的集合体。米兰昆德拉居然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漠的,又流畅的叙述这个故事,这些冰冷的,又闪着诱人光芒的文字,让人心清冽也让人心蛊惑。

米兰昆德拉的文字,潜入到了我们的灵魂深处,以彼世的目光投向一切价值标准。所以,他所写的这个世界,是陌生的却又是让人觉得心底熟悉的世界。一切的价值标准被击破,一切的谎言被揭穿,并不是那么直接的批判主义,却比起直接的形式,更加彻底,更加深入人心。

在思维幻灭的夹缝中正是米兰昆德拉所描述的生存。而这种生存,却又是在他的笔下被抨击得粉碎。轻飘飘的语言,淡漠的,客观的,把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命与思想生存的最基本的谎言,轻轻的摔得粉碎。在思想的领域中,恐怕,米兰昆德拉是我所见的走得最远,探索得最深的一位作家。

我总觉得,人的思想,是不能细细的去推敲的。每一缕思绪铺开,摊平,就不如一闪而过时候那么美丽了。太多的思绪这么铺开来,置身于阳光下,那么,它们也许就是平凡甚至丑陋的灰尘罢了。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自我为自我创造的谎言中。每一片思绪都能纯净到不包含任何杂质,恐怕纵使是佛祖也难以做到,所以,佛要说的是,看透,勘破,悟道了。而我又认为,在人复杂而又深刻的思维中,是离不开谎言的。

在人的大脑飞速的运转中,思维不可能被苛求成纯洁无暇的。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任何一种思维都不可能存在完美,如果人觉得幸福,就要忽视不愉快的或者欺骗自我说一切都很欢乐,从而获取幸福感。这其中的取与舍,轻与重,是人有本事驾驭的选择。也是人类成为发达的被大脑所支配的聪明的动物的基本标志。

其实,我一向很逃避反复的来看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也许这是人的本性。谁都不期望对生活看得太清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太透,对生命和思想看得太过真实。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得难得糊涂吧,可是,米兰昆德拉的文字,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那种近于旁观者的态度,又会让你在不经意间打开心扉,渴望去阅读。

每次看完这本书后,都有些地方让人很困惑。作者看似散落,自在的文字,蕴含着很多思维。看似混乱的故事,也包含着人对自我以及伴侣,还有这个世界的一种奇异的情感和批判。

在轻与重之间,也让我产生了很多不解,很多疑问。而这些压抑在心中的疑问,似乎,在阅读的时候,已经让我心领神会。却不敢去诘问自我,不敢去追根溯源。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这些不能承受的轻打败的。它就像是某种空气中微弱的粉尘,却让我们不经意的吸入到灵魂深处,从而让我们一生都受到它的影响。

虽然,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难以看到完美的人,完美的情节,可是,这书的结局,卡列宁的微笑这一章,文笔是多么美,多么让人心震撼。那种近于完美的平静,并不是真正平静,而是一种无边无尽的孤独,可是孤独又是每个生命存在的形式,不是吗?全书中仅有卡列宁是在温柔而平静的微笑中死去的,让人心多少也在这书的最终一节获得安宁。

读完全书后,我突然理解了,弗朗索瓦.里卡尔对米兰昆德拉的评价,说他的文字思想是某种哲学意义上的撒旦主义形式。的确是这样的,米兰昆德拉是在以一个撒旦的视角,来洞悉这个世界,洞察所有人的内心深处。他严厉,不留情面的控诉。在建立牧歌然后又摧毁这个牧歌。让我们的灵魂在一次次的倒下后陷入近于绝望的挣扎。

三次阅读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了,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书的背景是战争与流离失所。而书中的人的思想,也是在战争着,也是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也许,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中本身也是一个完美的质疑与幻灭主义的结合,而到达的效果,就是把人放在了无可放置的地方,把人的思想解剖到无以解剖的地步。说他的作品是撒旦主义形式一点也不为过。而米兰昆德拉那穿透一切的思想,本身,也是那么含混,那么充满了疑问。正是这些分散的思想打开我们阅读的兴趣,也正是这对一切都持着怀疑的态度,让我们一向在书中寻找最终的牧歌。

合上书页,已经夜里十点钟了。混乱写下了这些文字,我实在无法有条理的梳理自我的思绪。也许此刻的心境,与大部分看过这本书的人的心境相近吧!总之,此刻想好好的睡一觉,然后,珍惜完美而宁静的生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心得,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内容,请大家多多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去年,看完以后觉得很震撼,但有什么具体的感触时,竟也说不上来。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小说一开始就以尼采的哲学观点展开,当时觉得很抽象,也很枯燥,因为我不太喜欢纯理论性的东西。所以“轻”与“重”的对比和“众劫回归”的理念,让我难以理解。但主人公托马斯和特丽莎的出现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

特丽莎是个缺少安全感的女孩儿。父亲的早逝和母亲的责骂,使她从小就显得格外安静、格外孤独。认识托马斯以后,她显得更加脆弱,因为她害怕失去。

托马斯是个不安现状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拴住他的心,即使是在遇到特丽莎,他也尝试背叛。意料之外的是,他竟愿意和特丽莎结婚,因为他所向往的自由从不允许他受婚姻的束缚。

特丽莎非常聪明,不管学什么都快的很,于是摄影成了她的专长。战乱的年代成就了她的事业,也挫伤了她的命运,她一次又一次的用照片诉说着民间的疾苦,表达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她爱摄影,就如她爱托马斯一样!

斯宾娜,是托马斯的情人。她的热情似火似乎专为衬托特丽莎的冷若冰霜,她以她最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人生百态。一幅幅被她用画笔、颜料勾勒出的画卷是她的心理独白,也只有这些画可以寄托她的全部情思。

她是一个孤独者,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她不喜欢托马斯,但她从不拒绝托马斯,因为他们之间有太多太多的共同点。同样的孤独,同样的叛逆,同样的不安现状,同样的心思缜密,于是她们选择了放纵自己。

特丽莎与斯宾娜的初次见面,并没有显得尴尬或是局促不安;相反,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内心深处是同样的“安全感”的缺失。特丽莎欣赏着斯宾娜的画,她在试图走进她的世界。

她懂她。她很快就为遇到斯宾娜而显得兴奋。于是,她们开始裸体互拍。特丽莎竟会如此疯狂,连作者自己都没有料到。但正是因为作者爱特丽莎,他希望特丽莎快乐,他希望特丽莎释放她最真实的存在,灵魂与外表一样干净、澄澈。

托马斯的背叛使特丽莎变的更加沉默不语。特丽莎整日与卡列宁为伴、最终冒着生命危险逃离托马斯。托马斯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但他知道他不能失去特丽莎。他用生命为赌注,去追寻特丽莎的脚步。

但,生活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托马斯的一篇文章让整个国家显得格外不安。各种人试图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接近他们,特丽莎本就脆弱的神经此刻紧绷欲裂。

特丽莎希望回到田野,托马斯没有丝毫犹豫。农村,成了他们的乐土。在这片土地上,他们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也送走了卡列宁。虽然很短暂,却足够快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巴门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在我看来,主人公承受住了命运强加给她的一切,所有又有什么谈得上是重的呢!于是这些轻成了生活中的琐碎,包括生命。

其实生活中,死亡都不畏惧,又何以不能承受琐碎。换种思想、换个角度,生命中或许真的没有什么不能够承受的。

仅以此献给迷茫中的我们,努力去承受生活中的种种琐碎,为明天寻一条出路。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于读后感生命是什么1000字集锦


阅读完作品后,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作品的情节走向,写读后感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你知道在书写读后感的过程当中如何突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读后感生命是什么,带给大家。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1)

生命起源有两种,45亿年前产生地球,经过7亿年,38亿年前,一种无机物的化学反应产生了RNA,然后慢慢地产生古菌、细菌、真核细胞。一种是外星陨石带着这些菌进入地球。第三种就是外星人打造的放入了地球。当然第三种是我猜的。

无生命的东西可以产生出有生命的东西,但是人类至今还没能够打造出来,因为生命需要核算+蛋白,而且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意识,太难了,大自然也花了7亿年的时间才打造出来了生命。

直立人在地球上存在了200万年,而智人才存在20万年,跟直立人相比智人的历史太短了,能否再撑过1000年都是个问题。智人跟直立人的关系就相当于老虎和狮子豹子的关系,都属于豹属,智人和黑猩猩的关系就相当于老虎和猫的关系,都属于猫科。智人和黑猩猩属于人科,智人和直立人属于人属。人属里现在只有智人。人科里还有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死亡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改变的媒介,它清除衰老的个体,并为新生的事物提供空间。死亡是生命策略的一部分,短暂和动态性是生命的基础。

动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细胞,而细菌和古菌都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属于最简单的细胞。

外星生命也需要核酸+蛋白的组合,或者是类似的组合,所以外星生命如果存在,可能跟地球上的动物没有太大区别。

人类其实很渺小,很多事情要想开一点。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2)

1944年,着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都柏林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作为一名研究生命科学的研究生,我仔细阅读了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

作者薛定谔(E.Schrodinger,1887——1961)是奥地利着名物理学家,1926年提出波动力学并因此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了生命科学。事实证明,《生命是什么》这本通俗读物为以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概念上的准备。

尽管我已经对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有了比较系统地了解,但我还是对书中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佩服得五体投地。书中作者用自己熟悉的统计物理学去思考感兴趣的生命科学问题,充分表明了一位物理学家的高度自信,而这一自信来自20世纪前30年物理学领域所发生的革命性进展。薛定谔把自己富于创见的想象力以一种略带诗意的方式推广到重大生物学问题的解决上。他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难以回答的悖论:为什么在趋于最大熵的宇宙中,那些有条不紊的生命系统却能存在并繁殖?他认为不能用经典的物理学定律来解释生命现象,于是他提出了“负熵”的新概念。另外,薛定谔还提出基因应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非周期性晶体”等观点。

从今天的生命科学来看,薛定谔的理论有些模糊不清,主观判断较多,甚至存在错误,例如有关量子跃迁和突变的论述,归根到底是因为他所做的从物理学理论到生命科学的推广过于牵强。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尽管生命也是物质,但是生命这一复杂系统具有了许多独特的不同于物质的本质属性。我想这应该是物理学定律不能生搬硬套到生物学的根本原因。但不容质疑的是,正是薛定谔广博的知识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为原本发展缓慢的生命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结合的新天地。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对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由此转向了生物学研究,希望从中发现新的物理定律。弗朗西斯。克里克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1953年他和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实现了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向薛定谔学习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勤于思考,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另外,要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才会更好地进行创新,薛定谔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注定会成为生命科学的世纪。现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没有出现重大的理论突破,我想发展比较成熟的物理学一定会对这一突破的出现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部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仍具有现实意义。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3)

在读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之前,我曾上网查询关于这位作家的资料,发现他原本是位物理学家。他发表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等都是为许多人所熟知的。他是波动力学之父,是量子力学集大成者之一。就是这样一位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学者,却从物理学闯入生物学,并在1944年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

我曾以为这本书将是一位生物学家运用哲学家的思想和我们探讨生命是什么,但我发现我大错特错了。作者从物理学家的眼光,运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质,用他不同于哲学家的思想和对生物学的了解进行大胆猜想,为生物科学乃至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对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由此转向了生物学研究。薛定谔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猜想。拥有天才思想的他,猜想是大胆的:物理学和化学原则上可以诠释生命现象;基因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晶体或固体;突变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引起的,突变论是物理学中的量子论,基因的持久性和遗传模式长期稳定的可能性能用量子论加以说明;对于染色体如何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作了最初的设想,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的密码本;在前人把新陈代谢解释为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参照热力学定律,引入了“负熵”的概念,并认为生命以负熵为生,是从环境抽取“序”维持系统的.组织;……这些观念在当时是第一次被提出来,对世人来说是十分新奇的,也是特别引人入胜的。

对于这本书,说老实话,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既然这本书被当作大一新生推荐阅读书目之一,那么它必然有它的优点所在。也许我们应该学习的不是这本书而是书的作者?作者从一个他所擅长的物理区域跨进了对他来说算是陌生的生物区域,这本身就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坚定的心理!

其实,因为他从小爱好广泛,喜欢博览群书,在其父和朋友的影响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才使得他在转换领域的时候选择了生物。同时,薛定谔谙熟东西方哲学,他渴望和谐,终生把科学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追求目标,《生命是什么》就是力图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统一起来的认真尝试。

正是薛定谔知识面的广度以及他心目中对科学统一的向往与不懈努力,并且在科学研究中善于选择和变换自己的角色,才有了又一次成功的他。我觉得我要向他学习的不仅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更要向他一样拥有宽广的知识面,不拘于一角天地,同时还要具有坚定的信念,这样,人生才会更精彩,路途才会更平坦,离成功才会更接近!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4)

薛定谔先生的书当然绝对肯定必须是一本好书!书名是《生命是什么》,但是,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生命是什么,偏科学性;后一部分主要讲意识和物质,偏哲学性。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一般都知道,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薛定谔先生在物理学或者说量子力学方面的伟大贡献(例如: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猫等),却并不一定知道薛定谔先生其实也在生命科学方面也作出过贡献!书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学术大师看问题,大道至简、目标明确且又雄心勃勃!书中具体哪些方面是薛定谔先生个人的贡献,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的门外汉且跑马观花的一般读者,的确尚待仔细梳理和阅读,但是,书中关于新陈代谢与负熵的联系,以前确实是闻所未闻;而遗传学中的突变现象居然与量子跃迁有联系,也让人耳目一新…书中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一代学术大师的风采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一个简短的序言就透出作为量子力学主要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的薛定谔先生十足的学术大家风范!读起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忍不住想继续读下去;又如:薛定谔先生在关于遗传机制和突变的讲解中,似乎好像没有使用任何数学公式以帮助阐述这些科学概念和问题;再如:薛定谔先生对达尔文的工作的评价,即有毫不客气的批评,也有毫不吝啬的肯定,的的确确是一种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科学态度;又再如:薛定谔关于物理学的评论:物理学的理论都是相对的,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某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让人觉得作为科学家的坦荡胸襟和气度…此外,薛定谔先生七十多年前对机械化、福利制度等的一些看法,现在听起来仍发人深省;又如,薛定谔先生关于西方思想和东方思想的比较也发人深思;最后,我们记住薛定谔先生的“有序来自有序”这句话及其意义,或许算是对大师的一种缅怀和纪念?最后不得不说几句关于这个中文版本的看法:这个中文版本确实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书中有一些地方,翻译得词不达意不说,书中提到的若干配图一个都没看到!另外这本书里涉及的数学表达式的排版也存在问题…还好找到薛定谔先生的这本书的英文版,以后再好好地拜读…[微笑]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5)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2000字: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1961)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3年因薛定谔方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2月薛定谔在爱尔兰作了一系列讲演,并于1944年整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曾多次再版,我读的是1992年的版本,2013年第十四次印刷,七十多年的老书还有这么强的活力!除了《生命是什么》,这一版还包括了他1958年出版的《意识与物质》以及他去世一年前1960年写的自传。2003年出版的中译本是由罗来欧和罗辽复翻译的,后者是理论生物物理领域专家,国内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生命是什么》中,作者介绍和解释了人们对生命和遗传物质的最新理解,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观点。由于他的影响,不少物理学家参与了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英国物理学家佛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就是受薛定谔的影响而转行生物学的优秀物理学家之一。转行后克里克和美国的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合作,在1953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由此可见,薛定谔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贡献是十分重大的。中文版的译者认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如火如荼的发展,九十年代以后基因信息的崛起,都和《生命是什么》这个小册子中阐述的观点密切相关。

在《生命是什么》中,薛定谔首次提出遗传物质(基因)是一种有机分子,“非周期的晶体或固体”,以密码的形式通过染色体来传递。在这以前,摩尔根已经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并且于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物质的假设还没有提出来。据詹姆斯.沃森回忆,薛定谔的这个观点对他很有启发,有助于他们后来对DNA的发现。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生命体系中存在量子跃迁现象。生命及遗传的稳定性与辐射下的变异(突变)的不连续性(jump-likemutations),说明了生命遵循量子规律。这个观点我似懂非懂地感到接受了。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生命是非平衡系统,以负熵为生,从环境抽取“序”以维持其系统的组织。这是生命的热力学基础,有悖于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就是说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因此只能从有序转向无序,而不能从无序转向有序。

这本书的第二部《意识与物质》“MindandMatter”也很引人入胜。《意识与物质》的原材料是薛定谔1956年10月在英国剑桥的三一学院做的报告,整理编辑后在1958年出版。《意识与物质》的主题是“意识”–意识的物质基础,形成过程和特征,并且引申至科学与宗教。这一部一共有六章,我最感兴趣的第二章,“了解未来”,分析和预测了的人类进化的前景。六十年以前的观点,我觉得现在还很值得读。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在自发性的遗传变化也就是突变中,有利的变异会被自动地选择。可惜这些变异往往是细微的进化步子,这就是为什么在达尔文理论中物种进化必须付出巨大代价,那些有巨大数目的后代的物种,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生存下来。薛定谔认为,这种进化机制在现代文明社会并不适用,在很多方面人们在朝相反的方向运作–保护生命的法律、社会制度和医疗手段会去不加选择地挽救所有的生命。一百年前,有先天心脏缺陷的婴儿活不下来。在医药发达的今天,同样的婴儿不仅能活下来而且能生儿育女。因此,薛定谔认为我们很可能是接近甚至是已经进入了进化的末端或死胡同(blindalley)。按照传统的达尔文理论,人类没有希望再进一步进化。

不再进化并不意味着灭亡。有些物种,比如乌龟、鳄鱼和很多昆虫,它们的身体受自己的贝壳限制,百万年以前就停止了进化,它们也存活至今。薛定谔还提出了另外一个令人乐观的观点,这就是意识对生物的进化有反作用,行为的变化和体质的变化并行,并且互相影响。光靠达尔文的“偶然积累”,无法解释某些物种具有的的特殊技能和习惯是怎么形成并且在遗传水平上固定的。为了避免人类这个物种在进化途径上停滞不前,人们必须重视行为对进化的影响。这个观点,我觉得应该是宁可信其有。

惭愧的是,以前读书实在太少,最近才知道《生命是什么》这本老书,了解到薛定谔这个通晓多门学科的思想家,他对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见解。趁机也重温了遗传学的其他一些里程碑–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到沃森-克里克,遗传三大规律,人们对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表现的理解,等等。准备把笔记整理以后作为附件。

葛惟昆先生附言:(上面)《生命是什么》读后感是一位78级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同学黄斌所写,非常简洁明瞭、耐人寻味。对我们做物理的人而言,特别对“生命是非平衡系统,以负熵为生,从环境抽取“序”以维持其系统的组织。”对“生命的热力学基础,有悖于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尤其有兴趣和深入探究的启发。这就是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非平衡热力学的思想基础。与经典热力学认为“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因此只能从有序转向无序,而不能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结论相悖。

还有关于“生命体系中存在量子跃迁现象。生命及遗传的稳定性与辐射下的变异(突变)的不连续性(jump-likemutations),说明了生命遵循量子规律。”更在当下“量子”满天飞的时代,会给人以启迪。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6)

有序产生于有序还是无序?从日常表象观察,人们一般认同前者,可近代的物理学家们却钟爱后一种答案,即无序构成了有序的基础。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一本试图在生物遗传领域建立起两者平衡的读物。

在泡利不相容的约束框架内,大自然的造物过程似乎“完美”地被机械所决定了。生命体何以能高度精确地遗传基因?染色体的有丝分裂何以能产生不可思议的绝对复制?一百个原子空间尺度范围内何以会发生“奇迹”都无法形容的纯粹结果?以上问题用传统的经典理论根本无法回答,传统理论的构架在尖锐的问题面前轰然倒塌。这一不可协调性迫使薛定谔开始大胆地去过问上帝的事务,试图从原子统计力学的背景下去寻觅那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

可以确定的是,生命的基因遗传由配子的减数分裂所决定,诸如染色体的有丝分裂均严格机械被定义。薛定谔认为,染色体可视同为一固体分子,或然的变异特征可视为同分异构现象。由于固体分子的能级变化和温度变化呈指数级的放大关系,结果分子发生变异需要等待的时间甚至长达成千上万年。对于生命分子,室温也许等同于绝对零度,染色体近乎于绝对稳定。于是,着者从量子力学角度解释了变异发生的稀缺性。大量量子的涨落超出阈值的概率如此之低,同分异构现象往往是不稳定的;非连续的量子跃迁非常偶然,生命分子领域内发生稳定的同分异构现象更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

为了能够回答一百个原子空间尺度范围内的基因片段何以如此精确复制这一棘手的问题,薛定谔给我们提供了将有序动力学特征和无序统计学特征进行统一的有机蓝图,预言微观粒子的有序和无序统一理论必将诞生。生物体作为一负熵物质,其行为模式和特征可以被这一整合理论所预测和确定。这可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伟大理论呀!其颠覆性的革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生命是什么》给读者带来了人类是否可以认识自我的终极思考。

可人作为一理性动物,不仅是负熵的,而且更是精神的。苏格拉底曾指出,肉体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理,只有精神脱离了肉体才成为可能。可恰恰是精神,其同我们最近,无时不刻被感受,同时又与我们最疏远,我们对其了解甚微,充满疑虑。即使是《生命是什么》的伟大预言得以实现,生命体的微观物质定律可以被统一理论给决定,可更为广义的问题是,其是否还可以进一步约束人类的道德行为?精神或意志的实质是否也可被机械所定义?人类的精神还是自由的吗?物质和精神规律是否殊途同归?

近代物理的实证研究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人类总是同可被感受的客观实体这一半钥匙在打交道,哪怕是心理或精神的研究领域,关注的也是分子、原子、神经元或脑电波这些载体,其本质还是客观的。《生命是什么》难免也被打上了实证的时代烙印,产生的结果就是机械的和宿命的。对于精神为自由的先验假设来讲,可以推论的是,统一理论在精神密码的破译方面仍然是束手无策。因此,主观世界的另一半钥匙还被远远地掌握在绝对超验的“他”手中。只要人类还停留在实证的道路之上,似乎另一半钥匙永远注定是不可触及的。

相反乐观的是,根据斯宾诺萨的理性主义,我们可以独断地设想超验的“他”即为整个宇宙,无所不在,无处不存,而宇宙一份子的人类有幸分享了“他”。于是,人类的另一半钥匙可能还在自己的手中,人类不仅可以掌握生命的物质规律,而且甚至还可破译道德和心灵的密码,最终实现两把钥匙的结合,从而争取得到和“他”平等对话的权力。尽管“他”对于这一话语权的排斥伟力在度量上是异常的巨大,但人类自存的“他”本性将使认识的步伐无法阻挡,最终超越自我。由此产生的一个悖论的是,此“他”还是彼“他”吗?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7)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从量子力学、生物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唯物主义、哲学宗教等方面做出了解释。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生命是短暂的,不要白白的去浪费;它很脆弱,不要去藐视它。珍爱生命,珍爱大自然的奇妙造化。读完之后自己也应当对生命有个解释。我的生命里有生命、性命和使命。象征着生存、生活还有责任。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不问成名的奉献,不问积劳的奉献…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我认为这是对生命理解最好的答案。

引用自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评

在今天:

革命还在继续,

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换来今天美好的生活。

我怎能在此停滞不前?

今天仍然需要革命,

先烈革法西斯之命,

还后世之安稳。

我们要革自己之命,

不负先烈之牺牲。

古之学者为己,

为己也欲人也。

今之学者为人,

为人也为己也。

今日天公作美,

怎能不战而退?

力不竭战不止…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8)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莫过于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而对此做出最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都是因为读了一本由生命科学的“门外汉”写的探讨生命意义的书而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的专业,转而与生物结缘的。这位“门外汉”便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此书则是《生命是什么》,那这本书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本书为薛定谔两本著作的合集,作者独辟蹊径采用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发生在生命世界中的事件,详细探讨了长久困扰人类的两个重大问题:生命和意识。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每一个思考者放眼望去,整个星球上几乎到处都有生命,可是这对于理解生命的含义好像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了我们的迷惑。一块石头与一条小狗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正如书中所指出生命体就连单细胞生物都包含数以亿计的原子,但非生命的石头也包含数不清的原子,所以数量不是充要条件。生命必须建立在有序之上,杂乱无章是生命毁灭的结果,这个有序还要包括多样性——多样性的物质(元素)和多样性的排列顺序,对于人体而言,一个个细胞都没有自由意识,可是恒河沙数般的细胞组成的大脑却有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在大量有序性排列基础上涌现出的结果,KK在《失控》中描述人工智能时提出了了“涌现”这个词,KK解释为“事物发现过程中的质变,关键的转折点。”也就是说,智慧可以可以从一群数量足够大的愚钝中涌现,即所谓的“众愚成智”,生命的形成过程必然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涌现过程。

同时,所有生物有一个普遍的需求:食物,或者进行新陈代谢。这其实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只是我们司空见惯不觉得奇怪罢了,试想一下生命新陈代谢时做了什么就明白了,简单来说生命在无休止的重复:摄入和排出。生命没完没了的费尽力气吃东西又排泄掉来进行新陈代谢究竟是为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过长久的争论。有人说是为了物质交换,其实,生物体中的氧、氮、硫等任何一个原子与环境中的同类原子都是一样的,那么把它们进行交换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有人认为能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物是为了获取能量。然而,一个成年生命体所含的物质与所含的能量都是基本固定不变的。既然体外一个卡路里与体内一个卡路里的价值是相等的,那么,这样的单纯交换是为了什么呢?所以新陈代谢既不是为了物质也不是为了能量,根据热力学熵增定律,一个生命无时无刻不在增加正熵,不断趋近于熵的最大值,熵越大能量越低,生命则越稳定,慢慢趋近最稳定的状态即死亡。那么,如何才能摆脱死亡,一直保持生命的存在状态?从环境里孜孜不倦地汲取负熵恐怕是唯一的办法了。也就是说,生命体需要不断的进食、排泄来消除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正熵,这即是生命进行新陈代谢的本质。

意识是什么?普遍认为意识来自大脑,作为唯物主义者,必然承认意识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没有现实作为主体对象,意识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可是现实世界无疑只有一个,然而看起来有许多不同的有意识的自我,却都是对这同一个世界的认识,那究竟哪个自我的意识是对的?其实,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是由无数人的意识重叠领域构成的,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产生了它自己。但是我们仍会有诸多疑问: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真的是一样的吗?是不是存在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它不同于我们任何一个人通过感官的内部投射而获得的世界?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世界对于每个人的感知而言是不是一样的呢?……类似的追问无穷无尽。经过无数科学家千百年的探索发现,最后不的不承认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我们都生活在表象的世界里。科学进展已经表明,世界上并没有颜色这种东西,只有不同波长和频率的光波。世界上并没有声音这种东西,只有空气的振动。世界上并没有温度这种东西,只有分子的运动。颜色,声音,温度并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仪器也不过是人类感觉的延伸,那不禁疑问感觉可靠吗?感觉不可靠,人类进化出的的各种触觉都是为了求存,大脑的首要目的也是为了求存而不是求真,所以人类对于光忽略了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对于声音忽略了次声波、超声波等,对于温度,我们如果没有留意碰到一个非常冷的物体,会在瞬间觉得它很热,甚至手指上有烧灼的感觉。这些都是人类对世界只有片面感觉的表现,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降低生存成本、节省能量,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减少宝贵的能量消耗对一种生物的存亡至关重要。

生命与意识的问题极其复杂却又必须面对,人类关于意识和生命的追问将永不止步,也许在这条路上没有终极的珠穆朗玛峰可攀登,虽得不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回答,但是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和主导生物必然要承担起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即在于思索与追问。

生命不息,思索不止!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9)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被翻译成无数个版本,包括“人生是由选择决定的?”还是“由你初衷决定的?”通过这个问题你可以快速认识一个人,一个人相信哪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便决定了他。

在当今,哲学被看作无用的科学,科学被看成推动发展的实用学科。昨天人类相信巫术和宗教,今天人类相信科学和经济。无非换着法子在追问同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都只相信自己逻辑认识范围内的事物,任何未知对我们而言都是盲区。你没有办法说出任何一个超越你想象的名词。

如果一个创作者不去探讨生命的边界,就像艺术家不关心人生的意义。在我看来,生命的本质是“传递”,而非“拥有”。生命对每一个人的意义不同。

总有人劝我少读书,这好像是国人的通用价值观,无论这个人都么优秀,多么了解我,都会认定读书本身的价值少于社会实践。而我不认为尽可能多的阅读和思考是多余的,就因为他带不来即时的效应,反而我认为这才是活着的唯一价值。读后感·所谓的知行合一,关键是你“知”什么?而“行”能否给你的“知”赋能,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薛定谔的《有序,无序和熵》中引用了一句话,“身体不能决定心灵去思考。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去运动,静止,或从事其他活动。”出自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三部分,命题2。

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在哪一方面深度思考,对一个人的本质塑造及成长速度是相当关键的,当然这个产出不会仅仅局限在世俗的标准。阅读若能直接变现,那么出版社就不会岌岌可危,而是国家银行和印钞厂就要关门了。世界遵循逻辑,无处不在,但一定不是A到B这样直接而简单的逻辑。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篇10)

正文都是干货,自然界发生的一切都意味着它那一部分熵的增加,生命有机体从环境中吸收负熵(有序性)为生、避免回到最大熵也就是热力学平衡(死亡)状态,(新陈代谢在本质上就是有机体成功地去除所有因存活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熵);统计学观察宏观事物,在无序中发现有序,而动力学基于有序的有序,观测单个原子或分子的运动,而统计学是基于动力学的,以此观之,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机械的、没有自我意志的,似乎体现了某种决定论,那究竟如何看待人的意识、人的自我、人类的道德伦理?

《我的世界观》从神经学意义的生物人转向作为伦理意义的社会人,在先肯定了人类意识的同一性(意识的多元性仅仅是我们出于个体时空的多元性而建构的东西)之后,薛定谔认为意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现象,新的东西被习得后成为无意识,而道德要求是一个事实,推动人类从个体动物变成社会动物。最后再次回到最基础的问题——何为真实?“我们所处的世界”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他更偏向康德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先验综合判断,继而又自然引出一个问题:人类何以相互理解、认识到他们分别认知中的世界存在一致性?薛定谔的回答是人类通过语言建立对应关系。

(到这儿,从存在论到认识路再到语言论,都有了。)可是,如果并非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客观世界”,那么究竟如何解释人们认识的世界具有一致性?薛定谔在这个问题转向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从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到印度吠檀多哲学,他认为同一性的信条“为人们短暂的一生提供了最高层次的伦理准则和深深的宗教慰藉,唯物主义则一个都提供不了。”正因为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才产生了(伪)伦理学与功利主义道德。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1000字通用11篇


常言道:“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书,大多数时候老师会在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可以作为自己的日后的一些素材和知识,读后感你知道怎么写更好呢?也许下面的“读后感生命是什么1000字通用11篇”正合你意!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1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莫过于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而对此做出最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都是因为读了一本由生命科学的“门外汉”写的探讨生命意义的书而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的专业,转而与生物结缘的。这位“门外汉”便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此书则是《生命是什么》,那这本书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本书为薛定谔两本著作的合集,作者独辟蹊径采用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发生在生命世界中的事件,详细探讨了长久困扰人类的两个重大问题:生命和意识。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每一个思考者放眼望去,整个星球上几乎到处都有生命,可是这对于理解生命的含义好像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了我们的迷惑。一块石头与一条小狗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正如书中所指出生命体就连单细胞生物都包含数以亿计的原子,但非生命的石头也包含数不清的原子,所以数量不是充要条件。生命必须建立在有序之上,杂乱无章是生命毁灭的结果,这个有序还要包括多样性——多样性的物质(元素)和多样性的排列顺序,对于人体而言,一个个细胞都没有自由意识,可是恒河沙数般的细胞组成的大脑却有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在大量有序性排列基础上涌现出的结果,KK在《失控》中描述人工智能时提出了了“涌现”这个词,KK解释为“事物发现过程中的质变,关键的转折点。”也就是说,智慧可以可以从一群数量足够大的愚钝中涌现,即所谓的“众愚成智”,生命的形成过程必然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涌现过程。

同时,所有生物有一个普遍的需求:食物,或者进行新陈代谢。这其实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只是我们司空见惯不觉得奇怪罢了,试想一下生命新陈代谢时做了什么就明白了,简单来说生命在无休止的重复:摄入和排出。生命没完没了的费尽力气吃东西又排泄掉来进行新陈代谢究竟是为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过长久的争论。有人说是为了物质交换,其实,生物体中的氧、氮、硫等任何一个原子与环境中的同类原子都是一样的,那么把它们进行交换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有人认为能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物是为了获取能量。然而,一个成年生命体所含的物质与所含的能量都是基本固定不变的。既然体外一个卡路里与体内一个卡路里的价值是相等的,那么,这样的单纯交换是为了什么呢?所以新陈代谢既不是为了物质也不是为了能量,根据热力学熵增定律,一个生命无时无刻不在增加正熵,不断趋近于熵的最大值,熵越大能量越低,生命则越稳定,慢慢趋近最稳定的状态即死亡。那么,如何才能摆脱死亡,一直保持生命的存在状态?从环境里孜孜不倦地汲取负熵恐怕是唯一的办法了。也就是说,生命体需要不断的进食、排泄来消除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正熵,这即是生命进行新陈代谢的本质。

意识是什么?普遍认为意识来自大脑,作为唯物主义者,必然承认意识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没有现实作为主体对象,意识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可是现实世界无疑只有一个,然而看起来有许多不同的有意识的自我,却都是对这同一个世界的认识,那究竟哪个自我的意识是对的?其实,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是由无数人的意识重叠领域构成的,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产生了它自己。但是我们仍会有诸多疑问: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真的是一样的吗?是不是存在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它不同于我们任何一个人通过感官的内部投射而获得的世界?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世界对于每个人的感知而言是不是一样的呢?……类似的追问无穷无尽。经过无数科学家千百年的探索发现,最后不的不承认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我们都生活在表象的世界里。科学进展已经表明,世界上并没有颜色这种东西,只有不同波长和频率的光波。世界上并没有声音这种东西,只有空气的振动。世界上并没有温度这种东西,只有分子的运动。颜色,声音,温度并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仪器也不过是人类感觉的延伸,那不禁疑问感觉可靠吗?感觉不可靠,人类进化出的的各种触觉都是为了求存,大脑的首要目的也是为了求存而不是求真,所以人类对于光忽略了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对于声音忽略了次声波、超声波等,对于温度,我们如果没有留意碰到一个非常冷的物体,会在瞬间觉得它很热,甚至手指上有烧灼的感觉。这些都是人类对世界只有片面感觉的表现,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降低生存成本、节省能量,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减少宝贵的能量消耗对一种生物的存亡至关重要。

生命与意识的问题极其复杂却又必须面对,人类关于意识和生命的追问将永不止步,也许在这条路上没有终极的珠穆朗玛峰可攀登,虽得不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回答,但是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和主导生物必然要承担起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即在于思索与追问。

生命不息,思索不止!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2

1944年,着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都柏林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作为一名研究生命科学的研究生,我仔细阅读了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

作者薛定谔(E.Schrodinger,1887——1961)是奥地利着名物理学家,1926年提出波动力学并因此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了生命科学。事实证明,《生命是什么》这本通俗读物为以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概念上的准备。

尽管我已经对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有了比较系统地了解,但我还是对书中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佩服得五体投地。书中作者用自己熟悉的统计物理学去思考感兴趣的生命科学问题,充分表明了一位物理学家的高度自信,而这一自信来自20世纪前30年物理学领域所发生的革命性进展。薛定谔把自己富于创见的想象力以一种略带诗意的方式推广到重大生物学问题的解决上。他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难以回答的悖论:为什么在趋于最大熵的宇宙中,那些有条不紊的生命系统却能存在并繁殖?他认为不能用经典的物理学定律来解释生命现象,于是他提出了“负熵”的新概念。另外,薛定谔还提出基因应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非周期性晶体”等观点。

从今天的生命科学来看,薛定谔的理论有些模糊不清,主观判断较多,甚至存在错误,例如有关量子跃迁和突变的论述,归根到底是因为他所做的从物理学理论到生命科学的推广过于牵强。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尽管生命也是物质,但是生命这一复杂系统具有了许多独特的不同于物质的本质属性。我想这应该是物理学定律不能生搬硬套到生物学的根本原因。但不容质疑的是,正是薛定谔广博的知识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为原本发展缓慢的生命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结合的新天地。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对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由此转向了生物学研究,希望从中发现新的物理定律。弗朗西斯。克里克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1953年他和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实现了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向薛定谔学习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勤于思考,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另外,要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才会更好地进行创新,薛定谔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注定会成为生命科学的世纪。现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没有出现重大的理论突破,我想发展比较成熟的物理学一定会对这一突破的出现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部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仍具有现实意义。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3

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生命是什么》读后感1500字:

1944年,奥利地物理学家薛定谔出版了一本石破天惊的书,叫《生命是什么》,书中有一系列天才的思想和大胆的猜想。它奏响了揭示生命进化里遗传微观奥秘的先声。本书的作者王立铭教授以薛定谔为偶像之一,以同名科普著作有意向偶像致敬。

生命是什么?本书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从孤独的地球人好奇地寻找外星人,想象外星生命的存在模式,再回归到地球生命本身,引出了本书的主题——生命是什么?作者视野广阔,以进化论为原则,以生命的演化为轴线,从先哲探讨生命本质(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和贝采里乌斯的“活力论”)谈起,之后各国科学家登上历史舞台,用一个个精彩的科学故事展现了人类尽管步履蹒跚,却从未停步地探索生命科学、尝试解析生命本质的曲折历程。本书从生命的起源写到自有意志,涉及到了分子生物学和社会学,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生命现象的神奇和诗意,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生命和人类智慧。

回顾书中描写,我们的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的星云涌动,最早的地球生命诞生于40亿年前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生命的诞生需要“物质”、“能量”、“自我复制”、“细胞”、“细胞间的分工”五大元素作为驱动力。能量在混乱无序的大自然中建立有序的生命结构;自我复制保证了物质生命抵抗演化过程中的衰退和凋谢;细胞则让两者合一,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安身窝。此时的地球生命仍然停留在非常简单的形态中,而以细胞分工为基础的多细胞形态让地球生命变得无限的可能。当细胞分工达到辉煌顶点,很可能是人类大脑和人类智慧。而人类智慧的形成同样需要五大元素:感觉、学习和记忆、社交、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说到底,地球生命和人类智慧都是演化的产物,逃不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规律。

不久前看过一段视频——梁冬对话华大尹烨——尹烨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观: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化学的本质是物理,物理的本质用数学描述,数学的本质是用某种语言表达……如今看来也不难理解。他的观点也正好呼应了薛定谔曾经自信的思想:物理学和化学原则上可以诠释生命现象。

以上解决了从何而来的问题,那么未来呢?其实,随着人类对生命活动的理解越来越深,随着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已经开始尝试改变演化的进程和方向了。例如转基因技术,在过去是异想天开,现在虽然争论不断,但也并不陌生了;又如试管婴儿技术,本质上说人类干预了自然繁衍的规律,发明者也从恶魔变成了“送子观音”。还有近年来的“基因编辑”技术,让人类拿起“上帝的手术刀”,通过剪切错误的DNA位点,修正正确的位点。所有这些都是人类主动参与生命演化过程的证明,表达了人类想变成生命主人的渴望。

所以,作者非常自信地说,“我们踩着穿越古老时间的鼓点而来,我们带着人类智慧的荣光而去。”非常理解生物学家的这种自豪感,但曾经科幻电影中出现的生物技术一旦变为现实,到底是魔盒还是神灯,谁又能说得清楚?毕竟我们对真实世界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了解了“已知的已知”和“已知的未知”,仍遥不可及的“未知的未知”。

而我读完本书的最大感受,莫过于人类的渺小。人类自诩是高等生物,但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仍然只是一个物种而已,没有那么高大上,没有那么了不起的,应当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谦卑。也许在遥远的外星球上,真的有更高级的生命形态。说不定在他们眼里,地球人类也只是一群卑微、短命的生物而已,简单得如同草履虫。

我们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说,谁都知道,我们从娘胎里来,到坟墓里去。而党员老陈说,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前者说的是客观的生命历程,而后者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理解生命科学,最终是为了认识我们自己,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对于生命的觉知性,看见自己的局限性,并接纳自己。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4

有序产生于有序还是无序?从日常表象观察,人们一般认同前者,可近代的物理学家们却钟爱后一种答案,即无序构成了有序的基础。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一本试图在生物遗传领域建立起两者平衡的读物。

在泡利不相容的约束框架内,大自然的造物过程似乎“完美”地被机械所决定了。生命体何以能高度精确地遗传基因?染色体的有丝分裂何以能产生不可思议的绝对复制?一百个原子空间尺度范围内何以会发生“奇迹”都无法形容的纯粹结果?以上问题用传统的经典理论根本无法回答,传统理论的构架在尖锐的问题面前轰然倒塌。这一不可协调性迫使薛定谔开始大胆地去过问上帝的事务,试图从原子统计力学的背景下去寻觅那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

可以确定的是,生命的基因遗传由配子的减数分裂所决定,诸如染色体的有丝分裂均严格机械被定义。薛定谔认为,染色体可视同为一固体分子,或然的变异特征可视为同分异构现象。由于固体分子的能级变化和温度变化呈指数级的放大关系,结果分子发生变异需要等待的时间甚至长达成千上万年。对于生命分子,室温也许等同于绝对零度,染色体近乎于绝对稳定。于是,着者从量子力学角度解释了变异发生的稀缺性。大量量子的涨落超出阈值的概率如此之低,同分异构现象往往是不稳定的;非连续的量子跃迁非常偶然,生命分子领域内发生稳定的同分异构现象更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

为了能够回答一百个原子空间尺度范围内的基因片段何以如此精确复制这一棘手的问题,薛定谔给我们提供了将有序动力学特征和无序统计学特征进行统一的有机蓝图,预言微观粒子的有序和无序统一理论必将诞生。生物体作为一负熵物质,其行为模式和特征可以被这一整合理论所预测和确定。这可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伟大理论呀!其颠覆性的革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生命是什么》给读者带来了人类是否可以认识自我的终极思考。

可人作为一理性动物,不仅是负熵的,而且更是精神的。苏格拉底曾指出,肉体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理,只有精神脱离了肉体才成为可能。可恰恰是精神,其同我们最近,无时不刻被感受,同时又与我们最疏远,我们对其了解甚微,充满疑虑。即使是《生命是什么》的伟大预言得以实现,生命体的微观物质定律可以被统一理论给决定,可更为广义的问题是,其是否还可以进一步约束人类的道德行为?精神或意志的实质是否也可被机械所定义?人类的精神还是自由的吗?物质和精神规律是否殊途同归?

近代物理的实证研究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人类总是同可被感受的客观实体这一半钥匙在打交道,哪怕是心理或精神的研究领域,关注的也是分子、原子、神经元或脑电波这些载体,其本质还是客观的。《生命是什么》难免也被打上了实证的时代烙印,产生的结果就是机械的和宿命的。对于精神为自由的先验假设来讲,可以推论的是,统一理论在精神密码的破译方面仍然是束手无策。因此,主观世界的另一半钥匙还被远远地掌握在绝对超验的“他”手中。只要人类还停留在实证的道路之上,似乎另一半钥匙永远注定是不可触及的。

相反乐观的是,根据斯宾诺萨的理性主义,我们可以独断地设想超验的“他”即为整个宇宙,无所不在,无处不存,而宇宙一份子的人类有幸分享了“他”。于是,人类的另一半钥匙可能还在自己的手中,人类不仅可以掌握生命的物质规律,而且甚至还可破译道德和心灵的密码,最终实现两把钥匙的结合,从而争取得到和“他”平等对话的权力。尽管“他”对于这一话语权的排斥伟力在度量上是异常的巨大,但人类自存的“他”本性将使认识的步伐无法阻挡,最终超越自我。由此产生的一个悖论的是,此“他”还是彼“他”吗?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5

正文都是干货,自然界发生的一切都意味着它那一部分熵的增加,生命有机体从环境中吸收负熵(有序性)为生、避免回到最大熵也就是热力学平衡(死亡)状态,(新陈代谢在本质上就是有机体成功地去除所有因存活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熵);统计学观察宏观事物,在无序中发现有序,而动力学基于有序的有序,观测单个原子或分子的运动,而统计学是基于动力学的,以此观之,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机械的、没有自我意志的,似乎体现了某种决定论,那究竟如何看待人的意识、人的自我、人类的道德伦理?

《我的世界观》从神经学意义的生物人转向作为伦理意义的社会人,在先肯定了人类意识的同一性(意识的多元性仅仅是我们出于个体时空的多元性而建构的东西)之后,薛定谔认为意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现象,新的东西被习得后成为无意识,而道德要求是一个事实,推动人类从个体动物变成社会动物。最后再次回到最基础的问题——何为真实?“我们所处的世界”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他更偏向康德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先验综合判断,继而又自然引出一个问题:人类何以相互理解、认识到他们分别认知中的世界存在一致性?薛定谔的回答是人类通过语言建立对应关系。

(到这儿,从存在论到认识路再到语言论,都有了。)可是,如果并非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客观世界”,那么究竟如何解释人们认识的世界具有一致性?薛定谔在这个问题转向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从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到印度吠檀多哲学,他认为同一性的信条“为人们短暂的一生提供了最高层次的伦理准则和深深的宗教慰藉,唯物主义则一个都提供不了。”正因为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才产生了(伪)伦理学与功利主义道德。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6

在读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之前,我曾上网查询关于这位作家的资料,发现他原本是位物理学家。他发表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等都是为许多人所熟知的。他是波动力学之父,是量子力学集大成者之一。就是这样一位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学者,却从物理学闯入生物学,并在1944年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

我曾以为这本书将是一位生物学家运用哲学家的思想和我们探讨生命是什么,但我发现我大错特错了。作者从物理学家的眼光,运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来解释生命的本质,用他不同于哲学家的思想和对生物学的了解进行大胆猜想,为生物科学乃至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对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由此转向了生物学研究。薛定谔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猜想。拥有天才思想的他,猜想是大胆的:物理学和化学原则上可以诠释生命现象;基因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晶体或固体;突变是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引起的,突变论是物理学中的量子论,基因的持久性和遗传模式长期稳定的可能性能用量子论加以说明;对于染色体如何决定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作了最初的设想,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的密码本;在前人把新陈代谢解释为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参照热力学定律,引入了“负熵”的概念,并认为生命以负熵为生,是从环境抽取“序”维持系统的.组织;……这些观念在当时是第一次被提出来,对世人来说是十分新奇的,也是特别引人入胜的。

对于这本书,说老实话,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既然这本书被当作大一新生推荐阅读书目之一,那么它必然有它的优点所在。也许我们应该学习的不是这本书而是书的作者?作者从一个他所擅长的物理区域跨进了对他来说算是陌生的生物区域,这本身就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坚定的心理!

其实,因为他从小爱好广泛,喜欢博览群书,在其父和朋友的影响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才使得他在转换领域的时候选择了生物。同时,薛定谔谙熟东西方哲学,他渴望和谐,终生把科学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追求目标,《生命是什么》就是力图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统一起来的认真尝试。

正是薛定谔知识面的广度以及他心目中对科学统一的向往与不懈努力,并且在科学研究中善于选择和变换自己的角色,才有了又一次成功的他。我觉得我要向他学习的不仅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更要向他一样拥有宽广的知识面,不拘于一角天地,同时还要具有坚定的信念,这样,人生才会更精彩,路途才会更平坦,离成功才会更接近!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7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从量子力学、生物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唯物主义、哲学宗教等方面做出了解释。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生命是短暂的,不要白白的去浪费;它很脆弱,不要去藐视它。珍爱生命,珍爱大自然的奇妙造化。读完之后自己也应当对生命有个解释。我的生命里有生命、性命和使命。象征着生存、生活还有责任。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不问成名的奉献,不问积劳的奉献…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我认为这是对生命理解最好的答案。

引用自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评

在今天:

革命还在继续,

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换来今天美好的生活。

我怎能在此停滞不前?

今天仍然需要革命,

先烈革法西斯之命,

还后世之安稳。

我们要革自己之命,

不负先烈之牺牲。

古之学者为己,

为己也欲人也。

今之学者为人,

为人也为己也。

今日天公作美,

怎能不战而退?

力不竭战不止…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8

薛定谔先生的书当然绝对肯定必须是一本好书!书名是《生命是什么》,但是,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生命是什么,偏科学性;后一部分主要讲意识和物质,偏哲学性。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一般都知道,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薛定谔先生在物理学或者说量子力学方面的伟大贡献(例如: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猫等),却并不一定知道薛定谔先生其实也在生命科学方面也作出过贡献!书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学术大师看问题,大道至简、目标明确且又雄心勃勃!书中具体哪些方面是薛定谔先生个人的贡献,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的门外汉且跑马观花的一般读者,的确尚待仔细梳理和阅读,但是,书中关于新陈代谢与负熵的联系,以前确实是闻所未闻;而遗传学中的突变现象居然与量子跃迁有联系,也让人耳目一新…书中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一代学术大师的风采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一个简短的序言就透出作为量子力学主要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的薛定谔先生十足的学术大家风范!读起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忍不住想继续读下去;又如:薛定谔先生在关于遗传机制和突变的讲解中,似乎好像没有使用任何数学公式以帮助阐述这些科学概念和问题;再如:薛定谔先生对达尔文的工作的评价,即有毫不客气的批评,也有毫不吝啬的肯定,的的确确是一种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科学态度;又再如:薛定谔关于物理学的评论:物理学的理论都是相对的,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某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让人觉得作为科学家的坦荡胸襟和气度…此外,薛定谔先生七十多年前对机械化、福利制度等的一些看法,现在听起来仍发人深省;又如,薛定谔先生关于西方思想和东方思想的比较也发人深思;最后,我们记住薛定谔先生的“有序来自有序”这句话及其意义,或许算是对大师的一种缅怀和纪念?最后不得不说几句关于这个中文版本的看法:这个中文版本确实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书中有一些地方,翻译得词不达意不说,书中提到的若干配图一个都没看到!另外这本书里涉及的数学表达式的排版也存在问题…还好找到薛定谔先生的这本书的英文版,以后再好好地拜读…[微笑]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9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被翻译成无数个版本,包括“人生是由选择决定的?”还是“由你初衷决定的?”通过这个问题你可以快速认识一个人,一个人相信哪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便决定了他。

在当今,哲学被看作无用的科学,科学被看成推动发展的实用学科。昨天人类相信巫术和宗教,今天人类相信科学和经济。无非换着法子在追问同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都只相信自己逻辑认识范围内的事物,任何未知对我们而言都是盲区。你没有办法说出任何一个超越你想象的名词。

如果一个创作者不去探讨生命的边界,就像艺术家不关心人生的意义。在我看来,生命的本质是“传递”,而非“拥有”。生命对每一个人的意义不同。

总有人劝我少读书,这好像是国人的通用价值观,无论这个人都么优秀,多么了解我,都会认定读书本身的价值少于社会实践。而我不认为尽可能多的阅读和思考是多余的,就因为他带不来即时的效应,反而我认为这才是活着的唯一价值。读后感·所谓的知行合一,关键是你“知”什么?而“行”能否给你的“知”赋能,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薛定谔的《有序,无序和熵》中引用了一句话,“身体不能决定心灵去思考。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去运动,静止,或从事其他活动。”出自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三部分,命题2。

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在哪一方面深度思考,对一个人的本质塑造及成长速度是相当关键的,当然这个产出不会仅仅局限在世俗的标准。阅读若能直接变现,那么出版社就不会岌岌可危,而是国家银行和印钞厂就要关门了。世界遵循逻辑,无处不在,但一定不是A到B这样直接而简单的逻辑。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10

生命起源有两种,45亿年前产生地球,经过7亿年,38亿年前,一种无机物的化学反应产生了RNA,然后慢慢地产生古菌、细菌、真核细胞。一种是外星陨石带着这些菌进入地球。第三种就是外星人打造的放入了地球。当然第三种是我猜的。

无生命的东西可以产生出有生命的东西,但是人类至今还没能够打造出来,因为生命需要核算+蛋白,而且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意识,太难了,大自然也花了7亿年的时间才打造出来了生命。

直立人在地球上存在了200万年,而智人才存在20万年,跟直立人相比智人的历史太短了,能否再撑过1000年都是个问题。智人跟直立人的关系就相当于老虎和狮子豹子的关系,都属于豹属,智人和黑猩猩的关系就相当于老虎和猫的关系,都属于猫科。智人和黑猩猩属于人科,智人和直立人属于人属。人属里现在只有智人。人科里还有猩猩黑猩猩大猩猩。

死亡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改变的媒介,它清除衰老的个体,并为新生的事物提供空间。死亡是生命策略的一部分,短暂和动态性是生命的基础。

动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细胞,而细菌和古菌都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属于最简单的细胞。

外星生命也需要核酸+蛋白的组合,或者是类似的组合,所以外星生命如果存在,可能跟地球上的动物没有太大区别。

人类其实很渺小,很多事情要想开一点。

读后感生命是什么 篇11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2000字: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1887-1961)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1933年因薛定谔方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2月薛定谔在爱尔兰作了一系列讲演,并于1944年整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曾多次再版,我读的是1992年的版本,2013年第十四次印刷,七十多年的老书还有这么强的活力!除了《生命是什么》,这一版还包括了他1958年出版的《意识与物质》以及他去世一年前1960年写的自传。2003年出版的中译本是由罗来欧和罗辽复翻译的,后者是理论生物物理领域专家,国内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生命是什么》中,作者介绍和解释了人们对生命和遗传物质的最新理解,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观点。由于他的影响,不少物理学家参与了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使物理学和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英国物理学家佛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就是受薛定谔的影响而转行生物学的优秀物理学家之一。转行后克里克和美国的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合作,在1953年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由此可见,薛定谔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贡献是十分重大的。中文版的译者认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分子生物学的如火如荼的发展,九十年代以后基因信息的崛起,都和《生命是什么》这个小册子中阐述的观点密切相关。

在《生命是什么》中,薛定谔首次提出遗传物质(基因)是一种有机分子,“非周期的晶体或固体”,以密码的形式通过染色体来传递。在这以前,摩尔根已经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并且于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物质的假设还没有提出来。据詹姆斯.沃森回忆,薛定谔的这个观点对他很有启发,有助于他们后来对DNA的发现。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生命体系中存在量子跃迁现象。生命及遗传的稳定性与辐射下的变异(突变)的不连续性(jump-likemutations),说明了生命遵循量子规律。这个观点我似懂非懂地感到接受了。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生命是非平衡系统,以负熵为生,从环境抽取“序”以维持其系统的组织。这是生命的热力学基础,有悖于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就是说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因此只能从有序转向无序,而不能从无序转向有序。

这本书的第二部《意识与物质》“MindandMatter”也很引人入胜。《意识与物质》的原材料是薛定谔1956年10月在英国剑桥的三一学院做的报告,整理编辑后在1958年出版。《意识与物质》的主题是“意识”–意识的物质基础,形成过程和特征,并且引申至科学与宗教。这一部一共有六章,我最感兴趣的第二章,“了解未来”,分析和预测了的人类进化的前景。六十年以前的观点,我觉得现在还很值得读。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在自发性的遗传变化也就是突变中,有利的变异会被自动地选择。可惜这些变异往往是细微的进化步子,这就是为什么在达尔文理论中物种进化必须付出巨大代价,那些有巨大数目的后代的物种,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生存下来。薛定谔认为,这种进化机制在现代文明社会并不适用,在很多方面人们在朝相反的方向运作–保护生命的法律、社会制度和医疗手段会去不加选择地挽救所有的生命。一百年前,有先天心脏缺陷的婴儿活不下来。在医药发达的今天,同样的婴儿不仅能活下来而且能生儿育女。因此,薛定谔认为我们很可能是接近甚至是已经进入了进化的末端或死胡同(blindalley)。按照传统的达尔文理论,人类没有希望再进一步进化。

不再进化并不意味着灭亡。有些物种,比如乌龟、鳄鱼和很多昆虫,它们的身体受自己的贝壳限制,百万年以前就停止了进化,它们也存活至今。薛定谔还提出了另外一个令人乐观的观点,这就是意识对生物的进化有反作用,行为的变化和体质的变化并行,并且互相影响。光靠达尔文的“偶然积累”,无法解释某些物种具有的的特殊技能和习惯是怎么形成并且在遗传水平上固定的。为了避免人类这个物种在进化途径上停滞不前,人们必须重视行为对进化的影响。这个观点,我觉得应该是宁可信其有。

惭愧的是,以前读书实在太少,最近才知道《生命是什么》这本老书,了解到薛定谔这个通晓多门学科的思想家,他对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贡献,以及他对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论的见解。趁机也重温了遗传学的其他一些里程碑–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到沃森-克里克,遗传三大规律,人们对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表现的理解,等等。准备把笔记整理以后作为附件。

葛惟昆先生附言:(上面)《生命是什么》读后感是一位78级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同学黄斌所写,非常简洁明瞭、耐人寻味。对我们做物理的人而言,特别对“生命是非平衡系统,以负熵为生,从环境抽取“序”以维持其系统的组织。”对“生命的热力学基础,有悖于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尤其有兴趣和深入探究的启发。这就是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非平衡热力学的思想基础。与经典热力学认为“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因此只能从有序转向无序,而不能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结论相悖。

还有关于“生命体系中存在量子跃迁现象。生命及遗传的稳定性与辐射下的变异(突变)的不连续性(jump-likemutations),说明了生命遵循量子规律。”更在当下“量子”满天飞的时代,会给人以启迪。

喜欢《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1000字精选》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