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闪光少女观后感 > 地图 > 闪光少女观后感

闪光少女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2-19 来源:互联网

闪光少女观后感1000字模板。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我们应当把这些心得体会一起写进我们的观后感里。写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针对作品写出优秀的观后感呢?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闪光少女观后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1

看得人挺热血沸腾的。电影闪光少女,之前看了电影,到现在想起来还是意犹未尽的,徐璐真人真的太瘦啦。多吃点啦。电影很好看。虽然不混迹二次元但是都觉得超燃的。以前关注乐器多是钢琴。小提琴。

这些西方乐器。看了电影也看到我们国家自己传承的一部分。扬琴。古筝。二胡。琵琶。唐鼓。就像当下国家文化随着出国和国际经济融合,也逐渐被我们重视和升华,我们理当如此,国家的就是我们的,不仅有责任宣传更有责任维护和保护。也看得出来这部剧的用心。

连编钟都真实的用在里面。电影故事情节也不错。看到一群志同道合并且对自己坚持而坚持的人很有体会,那种友谊和合作十分珍贵。片中有个部分超级燃,中西大比拼变成中西的碰撞,就像一南一北的交融,忽而突兀忽而融合很奇妙的感觉。大家上映的时候带上你志同道合的盆友去吧。

不白花这份钱的。我保证。。男主炒鸡超可爱中国好朋友。。。超暖心的。。。其中最最最可怕的是千指大大。真的收下我的膝盖好吗。古筝技术太强大了。。。电影里看她弹奏的时候真的是倒吸一口气的那种厉害。看完去搜了一下演员果然是真厉害的。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2

这部电影是朋友说要不要去看电影,听说不错。一直以来看电影都只是我平时生活的消遣,没有什么要求,朋友想看什么看什么,所以什么了解都没有就去了。去之前看了下电影名字:闪光少女??呃,感觉有点雷,不像平时他喜欢看的电影类型,一般他都是看外国特效片的。看完过后,了解了,原来这么多二次元的元素,他一直二次元爱好者。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青春片,整部电影非常轻松搞笑,总体讲的是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对抗,奇妙地融入了古风音乐和比较小众的二次元文化,因而人物造型有些另类,但是并不违和,也传达出虽然小众也有同伴的理念,并且使电影增加了很多笑点和一些泪点,而且整部电影非常热血和励志,尤其电影中有三场音乐表演,非常燃,非常震撼,看得人热血沸腾,为民族乐器和古风音乐自豪,看完都想去学一下民族乐器了。

很开心有这样一部没车祸,不死人,不堕胎,非常励志热血的电影。不知道对于一般观众的来说,电影的二次元元素会不会不适应,但对于我这个民族乐器,古风音乐和二次元都喜欢的人来说,真的是大福利啊。当然影片也有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强行说道理,喜欢二次元的人也不会那么夸张,学西洋乐器的也并没有瞧不上学民族乐器的,生活中喜欢和学民乐的人还是很多的,当然这是艺术的加工,可以理解。

演员方面演的还可以,男主表演的时候还挺帅挺有魅力的。故事也说完整了,最精彩和震撼的还是音乐,非常出色。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3

这几天因为电影院做暑假观影学生卡的活动,所以我常常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在这充满“国产电影保护月”气息的暑假时间中找到一个好电影可不容易,所以我们只能勉强看一些甚至在家都不想看的。

因为这几天实在没什么看,再加上我的迟到,连原本计划的《父子雄兵》也错过了,所以只能去看最近的一场《闪光少女》,其实看到它的海报和名字,我是拒绝的,以为又是什么类似舞法天女的神剧,但是坐到电影院椅子上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它是一部青春片,尽管差评还是不少,但是比我心中以为的要好了很多。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音乐学院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两个部,但是两个部常常不和,因为西洋乐器部嫌弃民乐太土,而民乐觉得西乐太装,所以导致了两个乐部的严重不和。而民部的一个女生陈惊却喜欢上了西乐部的王文,于是就去在西乐部的演奏会上帮王文翻铺子结果失误,然后被西乐部很多人嘲笑欺负,便励志自己也要办演奏会,让王文看看自己的实力。便找了二次元三人组和自己的朋友油渣组建了民乐乐团,当乐团刚有起色,又面临了因为民部招不到人而学校计划将在下学期取消新的民部的危机,所以他们便更加努力,通过与西乐部的斗琴胜利获得了在西乐部演奏会后演奏的机会,结果演奏很成功,也让学校留下了新的民部。

这部电影可以说已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依然能看出其中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二次元三人组的描绘过度夸张,拉远了二次元与普通现实的距离,虽然本意是让人理解二次元,但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电影剪辑和配乐也是严重的减分项,剪辑较为凌乱,很多地方的配乐也显得突兀。再就是对于学校取消下一级民乐部招生缺乏描写,只是只字带过,仿佛就是把《LoveLive》的框架拿来一用,结果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部分,剧情缺乏深入,对于王文及西乐很多人对民乐及陈惊的态度变化也缺乏深刻描写。

不管怎样,它也已经大大超过我的期望。它让我学会了对于生活要勇于追求,坚持梦想。也教会我人没有高低贵贱,要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4

距离看《闪光少女》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一直想写点什么,都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下来。这是一部不完美的片子,但是我很喜欢。因为,相比其他国产青春片,它是那样真实地触到了我的青春时光。看到微博上有人说看闪光少女如同看自己过去的QQ签名。的确如此,那种尴尬与怀念并存的微妙感觉,让曾经历其中的人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讲述"二次元"古风文化的故事。周同学看的时候有些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片子里二次元一定要和古风扯上关系?我想了一想,大概是由于,源自日本的二次元ACG文化,在中国网络大规模发展壮大,正是由于和"古风"的联姻。"古风"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网络音乐团队"墨明棋妙"提出的,它和流行乐中"中华风"概念的本质不同,或许正是在于其和国风游戏及动漫的天然联系。墨明棋妙成立于2007年,恰好也是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上市的年份,网络涌现出大批仙剑四主题曲的填词翻唱作品。民间"汉服复兴"运动也正是这段时间开始蓬勃发展的。2009年国产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公测,吸引了大批古风歌手和画手为其创作同人作品,在我印象中,古风文化得以成为一种"二次元"现象,大致与剑网叁的流行分不开。

这个阶段的我,刚上大学。中学时候的我,孤僻而自恋,喜欢读古诗词和看"仙剑奇侠传"电视剧,自学读完了《人间词话》和《诗词格律》等经典书目,为喜欢的角色林月如写了不少稚嫩的诗词,还用《莫失莫忘》这首曲子为她填了歌词。那时候的我年纪小,中二魂爆棚,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高雅,也不太愿意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进入大学以后,我开始有时间补玩仙剑系列的游戏,从仙一玩到仙四,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仙剑相关贴吧,在里面发了自己写的诗词,竟然很多人回复。之后又因偶然的机会被当时任吧主的一位浙大学长发现是校友,于是将我拉入了他们的吧务团队。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和我兴趣相同的人,原来我写的东西有人阅读,有人点评,甚至有人喜欢。这让曾经受抑郁折磨的我,突然意识到了生命的美好充实——原来我并不孤独。2009年4月,那个贴吧组织了第一次面基聚会。那个时候的我,一腔热血孤胆,无知无畏地在考完专四的当天买了去南京的大巴——独自出发,就为了见一群从未谋面的网友。回想起来,我真是莽撞,也真是幸运——我在聚会上认识了迄今为止最好的朋友之一,一位正在华师大攻读博士学位的姑娘。

往后的九年时光,我们学业事业和感情几经起伏,都一直相互扶持着走过。我会在她的生日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陪伴她,她也会为我做一桌美味的饭菜,带着我走过小城巷陌,一人一杯奶茶,悠然漫步在暮色之中。后来我们一起玩过三年剑网叁,从懵懂无知的小白到竞技场的并肩战斗。她与我阵营对立,却会在我被埋复活点时冲入人群将我从红名中拉上马,一路驰骋突出重围。虽然我们都明白,游戏里的一切画面都是数据,但那样情深意重的友情,却是真切存在的。有好几年的时光,我们经常一起玩游戏,一起逛漫展,一起萌CP,一起买周边,一起写诗写文,一起八卦吐槽……除她之外,还有一帮因为仙剑而结缘的朋友,和我的友谊从网络走向了现实。20XX年4月,舞台剧《仙剑奇侠传》在上海文广上映,几位朋友在一个周末从天南地北飞到了杭州,为了一晚的情怀和十年的感动。当李逍遥走过春夏秋冬雪月风花也再难觅赵灵儿身影,只有林月如抱着忆如出现在漫天花雨中,舞台帷幕缓缓拉上,我们在观众席上哭成泪人。终场诗"凄凉雪月灵珠泪,憔悴残阳玉笛声。一诺承情悲独远,半生犹记共侠情",可谓写尽了仙剑十年的沧桑和悲情。

因为仙剑和古风结识的"二次元"小伙伴和经历的奇妙青春不仅于此。后来在微博上,我认识了一个同样在浙大的学弟和他的小伙伴,他们成立了浙大仙剑文化协会,并于20XX年在浙大举办了一场名为"剑归余杭"的仙剑晚会,庆祝仙剑十周年和上海软星重组,邀请到了仙剑制作团队和许多知名COSer参与。我有幸参与了晚会诗词文案的创作,并写了前期宣传诗致敬多年后重生的上软:"廿载传奇书不尽,西子湖畔谱新篇。仙客无端落红尘,侠梦何必隐青山。几度冷雨摧鬓老,一腔热血犹未寒。我今仗剑邀故友,再聚余杭续旧缘。"我永远记得那个暮秋乍寒的夜晚,当浙江大学"剑归余杭"仙剑晚会拉开帷幕时,我坐在观众席上,看到自己写的开场诗出现在大屏幕上时的热泪盈眶:

谁忆余杭旧梦远,遥向明月寻仙灵。

剑倾天地风雨起,墨泼山河鬼神惊。

青史万古无归路,红尘半刻有长情。

纵使韶华弹指老,不负廿载少年行。

熟悉的仙剑音乐化作浙大"文琴"民乐团指尖唇畔的动人音符。丝竹管弦,绕梁不绝。那个晚上的我,还郑重地穿上了最爱的一套汉服袄裙,有幸走上舞台,向着我尊敬的仙剑游戏制作者深深鞠躬,为他们唱了一首《譬如朝露》:"这一世光阴吝啬,来世坎坷。能遇你几回合?"之前我精心准备了用自己多年来写的仙剑诗词打印的明信片,在晚会结束后的大鸡腿烧烤摊上,请上软CEO张孝全先生签上了他的名字。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青春真的没有一点遗憾了。二十五岁以后,我似纵身跃入了现实的大海,艰难跋涉在汹涌浪潮之中,任嶙峋怪石留下遍身伤痕,过去曾疯狂迷恋的事物也难再轻易提起。然而我怀抱着那些发光的与"二次元"有关的日子啊,如何轻易抛却?因为《闪光少女》,它们又一次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如同回首彼岸时的繁灯闪烁,微茫而温暖,是一个曾经孤寂沉默的少女的救赎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我的性格和灵魂,已经是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更是一场愿不复醒的旧梦,梦里我也曾把酒言欢,倚马仗剑,知交伴游,长似少年。

附:原创词《少年游·赠仙友》

天涯明月照灵池,雪满碧桃枝。

梦萦千载,情牵一剑,千里有相知。

曲终莫道春将老,陌上故人迟。

且待他年,江南花好,再话少年时。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5

不得不说一句,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好片。《闪光少女》讲述的是少女陈惊与小伙伴们一起组成2.5次元乐队,大战西洋乐的励志青春故事。

陈惊是一个学习民乐扬琴的少女,喜欢上了弹钢琴的帅气师哥,为了跟师哥在一起,做了不少的傻事,替师哥翻谱子,在楼下摆“心型”蜡烛向师哥表白,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番真情,换来的是师哥的`无情践踏。也因为这个原因,引来了民乐与西洋乐的“斗琴”。在陈奕迅饰演的上级领导视察的这天,由古筝演奏者“千指大人”率先奏起战歌,向西洋乐发起进攻,后双方你来我往的各占上风。直到唢呐一响,一曲百鸟朝凤,奠定胜局。

在追师哥的过程中,陈惊做的最正确的一件“傻事”就是组建了2.5次元乐队。陈惊向师哥说喜欢师哥,师哥问她是学什么的,陈惊说是扬琴,师哥不知道扬琴是什么乐器。陈惊就想要告诉师哥,什么是扬琴,就像找几个人一起组建乐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愿意和她组队的人,直到找到了2次元宿舍,这个宿舍里边的人都是喜欢二次元的人,为了让她们参加自己的乐队,陈惊不惜重金相邀,每周一个手办,终于让他们加入了自己的乐队。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2.5次元乐队在一个漫展上进行表演。还上了电视。陈惊以为出名了,师哥就该知道扬琴是什么了,就有了去师哥宿舍楼下点“心型”蜡烛表白的事。

这部影片,有青春,有热血。也让我有了几点思考,第一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可以学习西方的东西,但是,不能崇洋媚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想要固步自封,不与世界接轨,是不可能的,但与世界接轨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其他人的跟随者,反过来欺负自己人,而是为了强大我们自己的民族,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第二点是,如果喜欢一个东西,就要去守护它,不要因为别人对这个东西的看法,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就如剧中的民乐学生一般,二次元也好,民乐也罢,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轻言放弃,就算可能受到了别人的不理解,也无所谓,毕竟,这个东西是自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酷的。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6

一个天真无知的女生喜欢上高冷男神,不断追求失败,有失望有彷徨,最终在越挫越勇中找到朋友,找到自己最爱的事物,找到了一直陪在身边的真爱,顺理成章的长大成人。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感觉到浓浓的俗套气息。反正我印象中大多数青春片都是这样的越挫越勇,逆风成长的套路。

如果《闪光少女》完全就只有这个模式,那恐怕这部影片别说想闪光了,怕是被人黑的乌黑发亮。事实上,虽然影片套了这么一个常规的模板,但是在鲍鲸鲸的笔下,二次元和音乐作为两大重要元素贯穿了整部影片,加上饮水机火锅,广场舞,地方方言,漫画式表达等具有话题性的噱头,故事确实变得有趣三分。

虽然故事在各式各样的花式表达下显得光鲜华丽,可相比民乐包容西洋,音乐最终大同的和谐表达,影片对二次元的表达则具备了相当的争议性。在影片中,喜欢二次元的`宅男被表现成又肥又丑的宅男,二次元被说为颜即正义的美貌崇拜,而对二次元表达最为重要的二次元宿舍,也单纯的成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女主找到伙伴,不断成长的符号。

总的来说,影片中的二次元宿舍,换成爱猫者联盟,王者荣耀团队加入进故事,配套搭配一些吸猫或打游戏的镜头。重新融入充满逆袭的少女乐团,其实是完全可以的。

在这样极简的设置下,影片固然讲述了有趣的故事,依然显得套路满满。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7

一直以来,青春片成了“怀旧”的代名词,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父辈的革命情怀,是70、80后的大学生活,是创业者的青涩日记……语调里充满了感伤和苦涩,有时这些故事里又带有几分成功者的自恋,一个个年少时就未能打开的心结成了故事讲述的开端,总之无趣大于可爱,矫饰盖过天然。

如果青春还有另外一种苦涩的味道,那一定是一种孤独,一种不被理解的失落与无助,一种付诸行动却一无所获,惊不起半点涟漪的痛苦。无论是爱情还是理想,只有一个人对影自怜的时候,世界确乎是不完整的。《闪光少女》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主题,但是剧作本身又跳出了感伤的限制。

《闪光少女》是一群慢慢被音乐学院附中所忽略的民乐班学生,为了证明他们热爱的音乐也可以有观众,通过组建乐队重新找回“存在感”的励志小故事。鲍鲸鲸的天才创意将青春期的孤独和身份认同的话题巧妙的编织在了传统民乐和西洋古典乐的冲突中。她笔下的少女默默无闻,但为了爱情却爆发出了能量惊人的小宇宙。她的诙谐幽默战胜了心态苍老者的怀旧,用满满的少女心画出了青春最靓丽的弧线。

徐璐赋予陈惊身上“神经大条”的气质没有丝毫的忸怩造作,她就像一朵自由舒展的小花,她会为谁是欣赏者而纠结,但是她更享受开花的过程。《闪光少女》比起其他的青春片在表演难度上给演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徐璐不仅要展现出青春期少女独有的活泼可爱以及恋爱的烦恼,她还需要用乐器来表达自己,扬琴是她和别人沟通的最重要工具,音乐是她身份的另一个象征。徐璐灵活手指流淌出的旋律,是不甘示弱的自我表达

《闪光少女》里的徐璐让观众看到了青春最真实的样子,没有被太多的规矩束缚,没有过分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她渴望交流,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陈见。徐璐的“2.5次元”乐队,用乐观和坚持打破了坚不可摧的次元壁,不仅展现了证明民乐的价值和音乐美感,而且找回了青春期自我的“存在感”。因为对于成长来说,“存在感”要比其他事情重要,它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种可以获取身份认同,从而摆脱“异类”标签的心理安全阈值。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欣赏


很多人都喜欢音乐电影,那么这部《闪光少女》一定不可以错过了。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这部电影是偶然刷抖音的时候看到过一次,因为时间关系一直没看,最近彭昱畅被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我看了一下他的电影除了闪光少女,其他的都看过了,翻豆瓣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欠了闪光少女一张电影票,我想既然大家都这么好评,我决定看一看。

昨晚下班之后,家里没人,自己端了一盘吃的,坐下来安心地看。总的来说,如果当年它上映时,我知道,我一定会去看的电影讲述了在一座音乐学院里,民乐和西洋乐的争斗,互相瞧不上看不起,最终男女主角找到一样学习民乐的同学,组成乐队,崭露头角,并最终在一次音乐表演上证明了自己,证明了民乐。

电影让我感动的几个场景第一个是乐队在漫展第一()次合作,台下寥寥无几,古筝、扬琴、大鼓响起,随着伴奏,金戈铁马,曲终,赢得了满场的掌声。所以音乐是有力量的,当时想以后一定要去参加一次音乐节,感受一下氛围。

第二个场景是世纪大比拼,铁栅栏一边的民乐。一边的西洋乐,两队人相互交织,最后唢呐一出平天下,民乐赢了!

第三个场景是在准备比赛的乐器时发现缺少一样至关重要的乐器编钟,在门卫大爷的帮助下,他们推开地下仓库的门,看到了很久之前因为市里乐队解散留下的编钟,上面满是灰尘,大爷问你能敲响它吗?我想,这个编钟如果是有生命的,他一定一直在等待着被敲响,等待他的有缘人。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国家宝藏的曾侯乙编钟,历史悠久,途径战争,最终还是完整的保存下来。有时候历史就是如此,历史的物件也是如此。看到这我突然有一种想学一种乐器的念想。

看完这个电影,对二次元也有了改观,所以有时候眼界真的很重要,理解也很重要,虽然有时候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你做到最起码的理解也更重要。

少女时代观后感1000字模板


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一定包括周末看上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脑海中会浮现许多有趣的个人想法,这时我们要细心地写好一份观后感。写观后感需要我们真正去欣赏和理解作品,而不是直接空谈。你有没有为了写观后感而收集过相关资料呢?请你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少女时代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1)

看完《我的少女时代》,里面虽然有很多万年俗烂的笑梗和哭梗,但是确确实实让我在电影院里大笑和大哭;我会因为电影里林真心做的一些糗事笑到不行,也会因为她和徐太宇那懵懵懂懂的爱恋和最后知道徐太宇为她所做的一切而哭得稀里哗啦。也许,随着时光,我们慢慢长大,真的会如大真心说的那样:你会有一份不怎样的工作,谈一场不怎样的感情,将就过着不怎样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无论如何,我们要坚持做自己。

电影的预告片里有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青春总会因为一个人而闪闪发光,在电影里,林真心因为遇到了徐太宇,敢在校庆上和校级主任对峙、敢去和她喜欢的欧阳说话、敢去改变自己的形象,做回一个内心真正的自己;徐太宇在林真心的开导下,走出了他内心的阴影,做回了真正的徐太宇;到电影的结尾,大真心帅气的向老板甩辞职信、甩掉她那个不怎样的男朋友,也做回了内心的自己。

电影里,少女时代的林真心和徐太宇是在对方的帮助下做回了自己,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从对方的鼓励中拾到勇气,自己做回了自己;我们正处于花样一般的少女时代,我们也会像林真心为自己的偶像和暗恋的对象尖叫,也会像她一样做很多糗事,但是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可以碰到徐太宇帮我们、鼓励我们。这时我们就应该拾起我们内心的那份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的真正想去做的事情,不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感情,我们都应该有勇气做自己,不然,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后悔,当初,我们为何没有做自己内心的那个决定呢。

电影总是略夸张,高于生活,但又紧贴生活的,电影里,真心说:因为他,我才是现在的我。其实,我们可以因为我们,我才是现在的我。

趁着最美的少女时代,做自己~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2)

今天,看了电影《我的少女时代》,这部电影,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整体来说给人一种既伤感又欢快的感觉。剧情中欢快的部分与让人落泪的部分各占了一定的比重,这部电影是根据张海迪的小说《轮椅上的梦》改编的。个人感觉是一部很好的片子。

电影中讲的是,主人公方丹自小得病,造成了双腿瘫痪。每天只能在床上躺着,她没去过学校,可是却靠自己学会了读书。可见是从辛酸中走过来的。从最初的窗口读书认识了英俊少年黎江,从此听见摇铃,她就知道黎江来送书了,他们成为彼此忠实的朋友。后来,方丹跟父母来到农村,她在大树下教孩子们读书,还学习针灸为乡亲们治病。春天,村里的孩子们用木轮椅,抬她过河去给人们治病,冬天,孩子们在风雪中推着方丹去救治病人,一只大狗也极尽全力拉着木轮椅向前行……方丹病了,黎江来到她身边,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方丹对黎江说:假如我们心中有一颗星星,不仅要让它给自己带来光明,还要把它举出窗外,照亮黑夜,照亮他人。这真诚的话语或许正是那一代青年的理想追求。这就是方丹内心的想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电影中,个人感觉最吸引人的情节是方丹与小金来、三梆子、五星那群小孩子的乡下生活。小金来不会说话,耳朵也不大灵。方丹钻研医学,给小金来与其他父老乡亲治病。从那时起,方丹的生活就起了变化由整天在床上躺着看书,变成了整日坐着木轮椅被孩子们推来推去,忙忙碌碌,晚上在油灯灯光下刻苦钻研医学书。甚至不惜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的身影。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方丹也第一次正式的走出房屋,亲近了大自然。孩子们成为了他的双腿。陪她走遍陶庄……

这时的方丹,是最美的,她真的成为了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的星星。不惜路途遥远与自身的身体,给别人治病。一直在无私的奉献着。他的这种精神,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最后方丹与陶庄的大家分别时小金来拼命挤出了“姐姐”两个字的时候。我和方丹一样,也落下了眼泪。这时,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成功的喜悦。也是最令人感动的时刻!

确实是这样呢,,,照亮别人内心的星星。真的很好呢。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3)

闲来无聊,我又把《我的少女时代》看了一遍,除了搞笑和感人,我实在找不到什么词来形容它了。每每看见,它就会勾起我对上世纪90年代的幻想,尤其是校园时光。那个年代总能以曼妙的舞姿向我们展现它所有的纯真与美好。而我们,出生于90年代末,也见证了许多的时代变迁。

有时我会怀念自然科学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还有夕阳斜照,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声音。自由自在的我们放学之后在院子里嬉笑打闹。丢沙包、跳房子、单脚游戏、捉迷藏、捅蜂窝和河边垂钓等等都是我们最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最常做的事。上学的时候,男生与女生的课桌之间总有一条"三八线",然后男孩子总会偷偷将其划掉再肆无忌惮地越境,偶尔还会用铅笔盒夹住女孩子扎的马尾辫。夏日的冰棍和辣条是最火的零嘴,有时还会花几毛钱买上一盘会吸水的珠子在家养着。荡秋千、过家家、放风筝等等似乎都有着数不尽的趣味总能让我们乐呵一个不写作业的下午。奇怪又好笑的是,明明课程很少还是会将所有的课本塞满书包然后屁颠屁颠地往返学校与家。放学之后还会聚集小伙伴一起打弹珠、拍小公仔,那时觉得它们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或者是一起将插入游戏卡的键盘连上电视机打小霸王,魂斗罗、超级玛丽之类的游戏总能让人难以拒绝。晚饭过后跟着大人看过天气预报就等着八点档的电视剧。《怀玉公主》《降十八罗汉》《至尊红颜》……宫廷、武打、神话等等什么都看,那时感觉《大长今》播了很久。当然还有很多精彩的动画片,比如说《圣斗士星矢》,那时候认为“天马流星拳”是最酷最厉害的招式,还有《魔法咪路咪路》之类的。

对了,房间里还装有两个大音响,电视抽屉里放有无数张碟片,然后连上带着长长的线当然麦克风尽情高歌。一位堂哥喊着嗓子唱完《知心爱人》后竟被打了0分。此外每次歌曲放到一半总会很神奇地出现一只金碟豹从左下角飞到右上角。

稍大一点的可能会比较喜欢邓丽君,年纪轻点的可能喜欢杨钰莹。《心雨》《轻轻地告诉你》《酒干倘卖无》《回心转意》……这些歌曲都伴随着时间结束了所有的欢乐。

以前我还能接触到90年代末20世纪初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写的作文,里面有介绍改革开放家乡的新变化的,写春雨冬雪的,写雨天收五星红旗和去教室关门窗的……数不胜数,那么纯真那么美好。家里还有一半1992年出版的小学语文作文选,里面那些写信的小朋友现在也应该为人父母了吧。

这一切真的好美,每每回忆起来嘴角总会微微上扬。但人总有一天会长大,也不必活在过去的美好。大步向前,带着希望与美好一路向前。

回到开头提到的《我的少女时代》,我最喜欢的是开头林真心与结尾徐太宇的独白,其次是校庆典礼上全校反抗教导主任的片段,真是非常喜欢。

真如徐太宇所说的:“原来喜欢一个人会发现自己没有勇气告诉她;对她很坏只是想更靠近她一点。”所有青春里的美好不应留下遗憾,所有青春里的际遇只有一次,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我们无意改变与他人相遇相离的轨迹,便自当恭敬,自当珍惜。不要等到二十年后相遇之时,怀念的情感只能融入到一句"好久不见"中表达。未来的路还很长,愿你我皆能幸福与安康。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4)

对华仔的粉丝来说,看《我的少女时代》(以下简称《少女时代》)会很满足,因为华仔一人分饰了两个角色,一个本色出演,一个演“瓦仔”。并且,他还作为女主角林真心的偶像在影片中无所不在,房间里里的照片墙、街头人形立牌、《忘情水》的音乐、《天长地久》《92神雕侠侣》的海报,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应该是片中徐太宇穿着牛仔装,骑着机车模仿《天若有情》的桥段,当《追梦人》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整个人都燃了,那里面有我的青春。

对于不是华仔粉丝的观众来说,看《少女时代》依然会很满足。

说实话,《少女时代》在某些剧情上落俗。影片中车祸、肿瘤、误会等桥段都似曾相识。然而,它就是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电影中的主要演员清一色都是90后小鲜肉,并且都是新人演员。作为一部青春片,这样的演员配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青春的原汁原味,因为他们身上还残留着青春的味道。你让一个30多岁的人去演青春片,就算打再多粉底,褶子能够盖住,但是心却遮不住,因为他们的心早已老了。所以,《少女时代》中的演员们表演虽显稚嫩,但是却足够鲜活,能够最大程度的还原青春应该有的样子,也最能和观众产生共鸣。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5)

下班,和闺蜜看了一部台湾电影,名字叫做我的少女时代。乃至于现在已经凌晨2点多,眼睛依然睁开状态。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已经几个小时,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我的少女时代……我曾经也少女时代过的光辉岁月,感悟很深。

青葱岁月,我们揣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奔跑在校园的操场中。嬉笑打闹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远离世事的沧桑,不懂得尔虞我诈,只有开心的信仰。也有过暗恋着男生,花痴般崇拜和喜爱,偷偷的看着自认为帅帅的男生,被发现脸便不好意思的通红通红,仿佛追星般的感觉。

那是一个青涩的年代。小伙伴们并不知道什么叫做追逐着各自的梦想,不知道什么叫做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小伙伴们的眼睛是那样清澈与无邪,不知道什么叫做读懂人心双眼已浑浊。一切都懵懵懂懂,一切都似懂非懂:知道必须好好学习,却不知道为什么必须好好学习;会为了一场运动会拼命的跑,只为了给班级争取荣誉,却不知道荣誉是什么;会为了老师批评了一句嘤嘤大哭,然后暗暗努力让老师喜欢自己表扬自己。总是感觉那时候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那般美好,其实现在亦如此,只是心境不同了而已。

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记得,很多小伙伴们都听见过,两个同学生气了或者一个同学被欺负了,总有同学会说,我给你告老师去…在现在听来,是多么美妙的一句话!那时候总感觉说这个的同学特别不酷,可是这就是少年时代的象征,没有为什么,就是那样般美好,无任何杂质的美好。眼泪与微笑,哭是发自内心的委屈与无助,笑就是天真无邪的美好,咸咸的泪水,甜甜的微笑!

那是一段值得回忆的岁月。青春再丰富多彩,少女时代再婀娜多姿,都已经沉淀成耐人寻味的往事,留在记忆的长河中,终于在翻滚中一点点成长,褪去脸上的稚嫩,成熟中的韵味一点点显露。记得爸爸曾经教导过我的话语,珍惜青春的时光,享受校园的岁月,一个年龄段就好好享受这个时期的快乐!这些话记忆犹新,也慢慢体会了其中的含义。回忆再美好,她总是留在记忆中了,虽然我们确确实实已经走过,因为我们确确实实已经走过!

一度在挣扎,想抓住青春的尾巴,想继续活在骗人的世界中,就在某一个瞬间,终于明白,虽然青春已过,但是韵味已经开启。虽然眼光不再清澈,但是却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坚定不移;虽然眼角留下了细纹,但是却遇事变得坦然有序;不再挣扎,抓住每一个时期给我们带来欢乐,不去追求流失的过往,享受此时此刻的美好。

我要大声的呐喊,青春,我来过;青春,我走过!我的少女时代,我来过,我的少女时代,我已经走过!再见!曾经的少女时代!再见!记忆中美好的青春!再见!一切有关于青春的往事—将永远封存在记忆的长河中!在那个世界中!随意,流淌!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6)

隔一段时间都会关注一下电影,然后好好去影院去看一场正片,然后朋友圈都被一部叫《我的少女时代》的青春片刷屏了。于是我也去电影院里看了此片,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真的挺喜欢的,无论是校园男神欧阳非凡,还是单纯善良又犯二的林真心,或者是充满痞气却又十分暖心的徐太宇都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多么想自己还能和青春期沾上边,但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过了青春期。骗不了自己的。

看完电影,也感觉自己的青春好苍白,没什么轰轰烈烈,也没什么至交好友相陪。

以前老觉得青春题材的电影叫卖的就是青春,什么堕胎车祸死亡,有种抵抗情绪,看了这部电影想法有所改变。希望以后可以多多有这样的电影。

不知道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看了这部电影会不会也和我们有相同的感受,我觉得可能过了青春期才会明白,青春多么美好,应了那句话“青春是用来怀念的”。导演们拍出青春的美好,让我们这些已经逝去青春的人来缅怀,来心痛,来感慨......

同时,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梦想”的理解。梦想多么美好,它很轻,要小心翼翼的对待,以前可能因为这两个字被消费的.太多,每次谈到梦想的时候,也都是随波逐流,随便梦想一番。当看完电影打出梦想两个字时,又感觉到了现实,在现实面前,梦想显得那么脆弱,它可以存在吗?我想,即使抵挡不住现实,在我们心里也仍然应该有梦想,甚至在心灵的一块地方捍卫梦想。

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就是,青春很美好。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7)

这部电影讲了方丹在很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病虽然好了,但下半身瘫痪,而且失去了知觉。她不能走路,只能坐着。我想她一定渴望自由。艰难的生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方丹却有一颗热爱读书的心。她认识了黎江,黎江从学校里偷书给她。后来,她跟爸爸妈妈到了一个叫陶庄的地方。她在陶庄教孩子们知识,还自学医术。她不分昼夜地学针灸,因为陶庄有一个小男孩叫小金来,是聋哑人。为了能让小金来听到声音,她甚至在自己身上练习针灸。练得久了,她能给人治病了。有一个冬天,她在风雪中坐着轮椅,到别人家治病去,回家后得了肺炎。方丹就是一个热爱读书、善良执着、追求理想的人。

令人感动的方丹这个角色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张海迪来写的。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方丹虽然是残疾人,但她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把方便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说,方丹的品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想说,方丹的病情时老天对她的考验……如果我是残疾人,那么我能像方丹一样做自己想做的是吗?我想不能。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8)

神经大条且长相平凡的林真心,每天眼珠都是跟着校内风云人物欧阳非凡转动,而徐太宇身为学校头号痞子,则一心要追上亮丽的校花陶敏敏。林真心偶然发现欧阳和陶敏敏交往的秘密;在喜欢敏敏的流氓学生徐太宇的胁迫下,两人组成“失恋阵线联盟”,誓言拆散这对金童玉女,帮彼此倒追心上人。一个是LOSER壁花想要走到白马王子身边,一个是地痞混混想追到圣女校花,两人一路跌跌撞撞,笑料百出,却万万没想到对彼此动了心。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我,因为其符合生活的真实。

金童玉女,是每个人都羡慕和向往的。相貌上佳身材一流是必然的,举止文雅言谈得体是必须的。这高端大气的形象背后却很少会有人知道那隐藏着的可能是什么。是什么呢?脆弱的天性。天性所以脆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金童玉女从小一定充满了优越感,从小得到太多人的关注和赞美,受到太多太多外界的影响和塑造,他们的自觉自悟根本不可能做到很好的吸纳和调节,不由自主地就成了世人眼里嘴里懂事男乖乖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恰如其分,有条不紊。

教养,常常会以牺牲自然纯真的天性为代价。多数人的结局则是,学会了伪装,远离了初心。他们或许都能赢得世人的尊重,却因为天性萎缩而难以亲近和捉摸。

当然,物以类聚,同类人相敬如宾的婚姻生活同样可以成为世人的楷模,至于他们是否幸福,幸福是否发乎本心,只能是冷暖自知了。

所以当徐太宇和林真心最终如愿以偿地追到自己仰慕已久的“真爱”时,才明白:那看起来如花儿般美丽的爱情梦想,是多么虚幻失真!

面对好友被大海吞没,欧阳飞凡表现异常冷静或者说淡漠;而徐太宇则内心大恸,近乎疯狂,从此失去理智,变得桀骜不驯狂妄不羁。远离本心或许很难有真正的感动或幸福,却因为内心淡漠而能从容面对各种伤害与痛苦。不忘初心则能保持永远的真实,一旦受伤又往往痛彻心扉甚至失去心智,最好的自我保护莫过于忘却和逃避初心。

所以,如果没有这一段情节的交代,一个只知道吃喝玩耍的痞子,就算混得再好,编剧硬是要在他身上加入爱情的元素,还因此而洗心革面脱胎换骨考入前十,那只能用来忽悠那些依然在混生活混社会又有些盲从盲信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人,凡事皆有因果,很多电影情节特别荒谬,这部电影较为写真。

作为校花的陶敏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年青人大多喜欢拉帮结派,喜欢从大众随大流,喜欢在人群中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渐渐地,我们甚至还没有长大,就早早地失去了真心。小说也好电影也罢,想要呼唤和赞美的,几乎全塑造于主角形象上。林真心因单纯幼稚,衍生种种困窘与无奈,少年时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的伤害与难堪,而林真心没有因此而变得自卑与怯懦,反而愈挫愈勇,面对权威与压力,面对徐太宇的自暴自弃,挺身而出,不违真心,这实在是我们这社会少有的良心和勇气。

生活和社会就是大染缸,没有谁可以不受其影响以至渐渐同化为一个庸人。唯利是图唯钱是爱,及时行乐得过且过渐渐地就成了世人的人生常态。让笔者感动的是电影的结局,十几二十年后,林真心和徐太宇在生活的潮流中随俗辗转几经周折最后相遇,其间也遇到几段恋情,皆郁郁而终,所以如此,全在于他们难忘初心,他们没有因为外物而让自己的真心失去原有的色彩和感动。

突然想起曼德拉的一段话:

如果天空总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也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当灵魂被物质嘲笑,当尊严被金钱践踏,当情感被享乐玩耍,当信念被无聊摧垮……我们又哪里还会计较自己到底是蛆虫还是尘土?

依然会计较的人,或许有一天回想往事,可以自足而又感人地说:我不是个混混,我曾经活过!我没有失去真心!

依然喜欢电影里的那句台词:原来喜欢一个人,会没有勇气告诉她,那个晚上,我向流星许愿,希望她的愿望里,也有我;即使我知道,能让她快乐的,是另一个人。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能爱我几年,那将是我的幸运。如果你能爱我一生,那将是我的命运。如果你不爱我了,我依然感谢你。在我生活最糟糕的时候,遇见最好的你。人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这或许就是我们年少时的梦,年少时不计是非得失的真心。尽管真心常常受到世俗的责难与玷辱,最能反映世人不愿付出而又渴望得到的矛盾现实,而电影想要表达的,依然是希望人们能够不忘真心。

因为,真心美丽!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9)

今天我被邀请到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当一名光荣的小小评审员,和政府领导一起审《我的少女时代》这部励志影片。

这部影片是由残疾人张海迪主编,励志电影《隐形的翅膀》的制片人赵慧利制片的。片中讲了小姑娘方丹在5岁时就下半身瘫痪,失去知觉。所以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一起上学。他的朋友黎江就每天在窗口摇铃给她送书。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方丹自学了很多知识。方丹对黎江说过:“假如我们心中有一颗星星,不仅要让它给自己带来光明,还要把它举出窗外,照亮黑夜,照亮他人。”她这样说过也这样做了。一天方丹的爸爸、妈妈带她去了一个叫桃园的地方。因为那里是农村,村里没有医生,方丹就用自学的知识给村里人治病;村里没有老师,方丹就给村里的孩子上课。 她快乐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这样,桃园的人们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残疾姑娘方丹。整部影片非常感人,全场观众都默默的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最后我们都给这部影片填写了观后感。看了这部电影,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不断地努力,要坚持,只有坚持到底,才会去得成功。我还向方丹学习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啊!

呵呵,这是女儿在看了《我的少女时代》的首映式当晚写的观后感,也算是小观众的原创影评吧!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10)

青春总有很多种方式,因此无数的导演用着不一样的角度,去讲他们眼中的青春。坦白讲,台湾的校园时代比大陆要多姿多彩的多,然而在导演的镜头之下,反倒是大陆的青春片更为出格,从车祸到堕胎在各类型鲜肉青春中屡见不鲜,故而频频遭到质疑,这,真是属于我们的少女时代吗?

从《那些年》开始,我对台湾的青春片就多了一分的期盼,并不是正因它多么的格局精巧,也不是正因它故事多么的百转千回,仅仅只是正因生动自然的代入感。《我的少女时代》由细腻的女性视角林真心展开,讲述的就是一个爱与被爱,发奋与坚持的故事。当你坐在电影院的那一刻,有时会怦然心动,有时会爽朗开怀,有时会一声叹息,有时会了然轻笑,这就是代入感,好像这两个小时,我们都是林真心。

短评里面有句话说,老土到丧心病狂,然,感动的一塌糊涂。其实电影就是这样,幽默的地方会笑,动情的地方会哭,会偶然间在脑海中回放以前的点点滴滴,有一瞬间的冲动想要回到过去,作为一部青春片,这大概就是成功。透过荧屏的故事引领你想起以前的过往,跌入一场关于青春的梦里,再醒来,恍然隔世,却泪流满面。

电影中的林真心为什么代入感这么强?正因她身上有着最普通女孩的特质。她不漂亮仅仅称得上平庸,她成绩不好尤其数学最差,她更没有圆转自如的高情商甚至带些笨拙,但她善良,发奋,上进,懂事,勇敢,林真心,大概是我们认为的自己青春的模样。她和徐太宇的相遇也不传奇,好奇心爆棚的小丫头碰上脾气暴躁的小痞子一点就着,又不敢违拗他的心意只能唯唯诺诺的跟在身后,陪他追校花,与他一齐温习功课,替他顶撞主任的过程中情愫渐生。我们从少女的视角看,这大概是一场暗恋的故事。

可从男生的视角呢,在她还未换掉发型变得漂亮的时候,原来啊,徐太宇很早就已经爱上她了,甚至比她认清自己的心意还要早。在那个约会温习的下午时光,在推向她向着校草方向的那一刻,徐太宇爱的,好像还要比她更深一点呢。有时候人的视角是很狭窄的,只看到自己的心意,却无法明了对方在想什么。或许是太年轻,或许是不够自信,因此直到那卷录音带的告白,蠢蠢的林真心在第一次认知到,她,也是被爱的人。可徐太宇早已移民美国,消失在人潮,再也不见。

在观影过程中,我很间断的会想到自己的以前。正值青春的孩子不会有所感触,正因他们正经历这样的幸福时光。反倒是长大的人,更想要回到从前,那些以前的青涩时光,那些红过的脸跑掉的日子。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曾有一个徐太宇和欧阳非凡,可大多数人此刻回头看,他们都已经消散在过往的岁月里,再见,已不复还。

电影总是好的,因此结局才不让人伤感。时隔多年的林真心和徐太宇再遇见,无论是他还是她,都未曾改变一分一毫。而这份感情,没有消失,反倒更加坚实。有多少喜爱过你的男孩子依旧记得你爱的偶像并愿意为你圆梦到未来?有多少喜爱过你的女孩子多年后还会带着你以前送给她的钥匙扣念念不忘?电影能够。安排两个人的相遇相逢,相爱相知,在离别多年后加上时刻的筹码,赋予一个最好的结局,相敬相许。等待,永远是让感情最为感动的地方,更何况是初恋呢?

你忽然就恍了神,迷了眼,不知道看到的是林真心,徐太宇,还是少年时候的自己和此刻仍旧不曾忘记的他。青春片之因此让人前仆后继的奔向电影院,皆因这一分情感的牵系。故事是有灵魂的,情感是有温度的,因此不管现实如何,都能沉浸在一场完美的,纯净的,至臻的梦境当中。笑的尽兴而归,哭的淋漓尽致。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11)

青春,是人生的一个美好时光,其中有梦,有年轻人对偶像、时尚的狂热追逐,有哭有笑有泪,还有现实。其实,在我看来,青春是梦想与现实交织形成的每个人都会经过的一个阶段。青春,对女孩来说就是少女时代,这是一个可以有着无尽幻想的时代,虽然现实中我们仍旧还是平平凡凡的少男少女,我们遇到的也许不是想象中的那个完美的他,但,青春允许梦与现实差距的存在。

正如影片《我的少女时代》中的女主角林真心,18岁的年轻的少女,长相没有很出众,做着每个少女都做过的事暗恋校草欧阳非凡,讨厌那些校园老大如徐太宇。然而,并不是你讨厌的就永远没有交集,相反,那些你一开始不喜欢的,喜欢和你吵架、爱找你麻烦又爱欺负你的反而会是你的知己或真爱。影片《我的少女时代》为我们讲述了女主林天真在大学时期就迷上的那个他与那个帮忙她追男神的他的故事。原本应该是王子与公主的美好结局。但现实是,在两人谋划追人计划的过程中,两人相互被对方的美好吸引,但就像所有的狗血剧的情节里都会出现的那样,两人因为某些原因就这样错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交集。最后的最后,林天真和徐太宇因为当初的一个口头约定我当刘德华,唱给你听而相遇,这就是影片的happy ending。

也许我会对这么狗血的剧情吐槽一番,但是对于这部电影的主题青春,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看完《我的少女时代》,我们能够想到:正处于大学青春时期的我们,不正像影片里描述的那样,爱迷恋帅帅的男神偶像,看到男神的一个微笑就变花痴,为了偶像的一场演唱会而省吃俭用,只为在他的现场为他欢呼;却还会为现实的生活而努力:每天早起去上课,为了期末不挂科而认真温习,为生活的费用负责

正处于青春时期的我们,除了偶尔做做天真的美好的梦以外,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立足于现实。青春充满了梦幻色彩、活跃动力,我们对青春的美好希望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动力,但是,我们都处在现实中,我们需要面对现实,现实也有美好更有残酷,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内心。也许在我们的青春旅途中,我们渴望青春之梦成真,希望成长路途上没有太多坎坷,一帆风顺,但可以肯定的说:It's impossible。我们可以拥有梦想,可以对未来充满想象,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每个人都懂得的是:只有在困难和坎坷中经历过以后,才更晓得长大是什么。

青春,是让我和你一同成长的一个美好时期。也许我们都知道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但是,不管它有多大,只要我们为之努力争取过,总有一次我们会成功,我们的梦能成真。在青春的旅途中,我们需要有梦,需要立足于现实,在青春的梦与现实的交叉路上可以留下自己青春的足迹。青春易逝,望你我的青春能够被长久回忆,望始终有那么一个人永远记得你青春留下的所有美好印迹。

少女时代观后感(篇12)

本片以70年代为背景,表现了女主人公方丹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回答了亿万青年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我的少女时代给了我们无限启迪。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阐述这部影片的动人之处。

赵慧利是电影《隐形的翅膀》的制片人,她投身电影行业已20余年,通过她发行的电影不计其数。但她总觉得有点遗憾,因为这些年来,电影投资越来越多,大片动辄上亿,但在这些影片里一直缺少一种适合孩子看的影片,缺少一种能提升孩子们坚强意志的影片。 “我们小时候的生活虽贫苦,但我们精神生活是很丰富的。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保尔的形象深入我们这一代人的内心,保尔给了无数人希望与力量。我们有保尔·柯察金的身影伴随成长,激励心智。可我们的孩子们呢?他们要有这样的精神食粮。”4月1日,赵慧利告诉记者。

于是,拍摄一部《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的想法开始在赵慧利内心浮现。“现在孩子们也需要一个保尔式的人物。”她说。赵慧利的丈夫、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冯振志对此感同身受。“我们都有孩子,当看到他们在成长期缺少精神食粮时,我们作为艺术工作者感到羞愧。”冯振志说,时常见诸报端的学生跳楼、割腕事件,让他感到心痛。 20xx年初,冯振志偶然在媒体上看到关于一名失去双臂的女学生自强不息,最终读完大学的报道。冯振志深受感动。

导演冯振志在其手记中写道:“大学生跳楼自杀,这些即将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人,转瞬间成为父母永久的痛,他们的灵魂中到底缺少些什么?” “很多孩子享受着富裕和安宁,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可是,怎样应对人生的逆境和挫折,他们怎样才能做到逆境中不消极沉沦,顺境中更清醒顽强?”夫妇俩在讨论那则报道时,决定拍摄一部表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影。

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政府奖项华表奖的冯振志一直以制作科教专题片、文献纪录片为主,而拍摄故事类型电影还是第一次涉足。但冯振志甘愿为一部公益电影而冒险。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精选


读书使我们快乐,观影也有类似的效果,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在认真品味的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观后感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精选”,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1

“人生巨浪中的小木船,颠簸的自信不够果断,你的泪光柔软了倔强。这一闪,生命全都被你照亮,这一身洒满一夜星光,让所有伤感,都得以回甘……”

看完“闪光少女”后,我百感交集,没有缓过神来……多么燃!多么热血的青春啊!

电影以校园音乐作为整个电影的材料,校园中的西洋乐和民乐是两个势不两立的群体,“西洋乐的人嫌咱们土,而我们民乐的嫌他们装。”这句话让我影响深刻。

混架、争吵、对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而学院的领导也相对于民乐更加偏向于西洋乐,认为那才是优雅高尚,更加国际化的音乐。

女主角陈惊、男主角“油渣”,开场就是两个不修边幅的模样,可他们却都有着随意,不做作和敢爱敢恨的鲜明的`性格特点。当西洋乐和民乐与往常一般混战时。此时,陈惊听到了那第一个清音,那悦耳灵动的音符如荡开的波纹,在一瞬间钻入了陈惊的心,她望着这位学院西洋乐钢琴的首席,如望着偶像一般。玉树临风清秀俊朗,陈惊觉得这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的模样。

舞台上,她只望着这身旁的“偶像”,甚至忘了翻谱……表演结束,陈惊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她向校草表白,却被校草无情的奚落和揶揄,“杨琴也算是什么乐器?”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陈惊的心,她决心,证明给他看。杨琴,不仅是乐器,它还有着高贵无比的灵魂。她向所有民乐团队的学生发出邀请,打算组建乐队,但是学生们都为高考准备,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进队,甚至再一次向陈惊表示鄙夷和不屑……

终于,她遇到了502宿舍的二次元的人,她们一起组建乐队,虽说这路途艰辛,他们受到了陌生人异样的眼光,受到亲戚的劝阻,家人的反对和不支持。但是她们在这路途上坚定地走了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所有人,坚定着梦想的脚步,这是她们在遇到困难时做出的举动。

日积月累,她们在乐队中的表现超乎常人,能轻松应对各种场合。且在比试中战胜了西洋乐乐队,可他们的要求却是肩作战,没有用过分的言语和骄傲的目光对待他们,相反,是包容和信任。就这样,“闪光女孩”慢慢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身边“油渣”的默默的爱,也让西洋乐和民乐成了好伙伴,永远并肩同行的好伙伴……

西洋乐和民乐各富有特色,为什么会有贵贱之分?我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中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在期间,会同另外两位作曲家合作出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所谓琵琶协奏曲指的是琵琶独奏,西洋管弦乐队伴奏。曲子写好了,吴祖强找了琵琶演奏家和中央交响乐团一起排练,第一次合练之后,初试民乐与西乐搭配的吴祖强心里没底,就去找乐团的人问感想,得到的答复是:听着挺好听的,就是感觉有一股碎木头音。“碎木头音”——这就是当年西乐的专业乐团对琵琶独奏声音的评价。

但是我们一定明白,并不是所有西洋乐的人都会这么认为。因为真正爱音乐的人,他们会尊重每一种音乐,每一个音符,尊重每一个音乐人。就如我,我也是在学竹笛,但是我明白,每种音乐都带有情感,当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滚动和涌出时,那种心动的感觉,源于热爱和信念。

而“闪光女孩”陈惊的追梦历程,是不是也会让我们明白: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放眼古圣先贤,他们也都是奋斗所换取来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走路,都是靠后天的培养与学习,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进,一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青春犹如一首歌,它的内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挚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颂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会发光,闪闪发光,像“闪光少女”那样璀璨无比……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2

一直以来,青春片成了“怀旧”的代名词,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父辈的革命情怀,是70、80后的大学生活,是创业者的青涩日记……语调里充满了感伤和苦涩,有时这些故事里又带有几分成功者的自恋,一个个年少时就未能打开的心结成了故事讲述的开端,总之无趣大于可爱,矫饰盖过天然。

如果青春还有另外一种苦涩的味道,那一定是一种孤独,一种不被理解的失落与无助,一种付诸行动却一无所获,惊不起半点涟漪的痛苦。无论是爱情还是理想,只有一个人对影自怜的时候,世界确乎是不完整的。《闪光少女》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主题,但是剧作本身又跳出了感伤的限制。

《闪光少女》是一群慢慢被音乐学院附中所忽略的民乐班学生,为了证明他们热爱的音乐也可以有观众,通过组建乐队重新找回“存在感”的励志小故事。鲍鲸鲸的天才创意将青春期的孤独和身份认同的话题巧妙的编织在了传统民乐和西洋古典乐的冲突中。她笔下的少女默默无闻,但为了爱情却爆发出了能量惊人的小宇宙。她的诙谐幽默战胜了心态苍老者的怀旧,用满满的少女心画出了青春最靓丽的弧线。

徐璐赋予陈惊身上“神经大条”的气质没有丝毫的忸怩造作,她就像一朵自由舒展的小花,她会为谁是欣赏者而纠结,但是她更享受开花的过程。《闪光少女》比起其他的青春片在表演难度上给演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徐璐不仅要展现出青春期少女独有的活泼可爱以及恋爱的烦恼,她还需要用乐器来表达自己,扬琴是她和别人沟通的最重要工具,音乐是她身份的另一个象征。徐璐灵活手指流淌出的旋律,是不甘示弱的自我表达

《闪光少女》里的徐璐让观众看到了青春最真实的样子,没有被太多的规矩束缚,没有过分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她渴望交流,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陈见。徐璐的“2.5次元”乐队,用乐观和坚持打破了坚不可摧的次元壁,不仅展现了证明民乐的价值和音乐美感,而且找回了青春期自我的“存在感”。因为对于成长来说,“存在感”要比其他事情重要,它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种可以获取身份认同,从而摆脱“异类”标签的心理安全阈值。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3

不得不说一句,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好片。《闪光少女》讲述的是少女陈惊与小伙伴们一起组成2.5次元乐队,大战西洋乐的励志青春故事。

陈惊是一个学习民乐扬琴的少女,喜欢上了弹钢琴的帅气师哥,为了跟师哥在一起,做了不少的傻事,替师哥翻谱子,在楼下摆“心型”蜡烛向师哥表白,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番真情,换来的是师哥的`无情践踏。也因为这个原因,引来了民乐与西洋乐的“斗琴”。在陈奕迅饰演的上级领导视察的这天,由古筝演奏者“千指大人”率先奏起战歌,向西洋乐发起进攻,后双方你来我往的各占上风。直到唢呐一响,一曲百鸟朝凤,奠定胜局。

在追师哥的过程中,陈惊做的最正确的一件“傻事”就是组建了2.5次元乐队。陈惊向师哥说喜欢师哥,师哥问她是学什么的,陈惊说是扬琴,师哥不知道扬琴是什么乐器。陈惊就想要告诉师哥,什么是扬琴,就像找几个人一起组建乐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愿意和她组队的人,直到找到了2次元宿舍,这个宿舍里边的人都是喜欢二次元的人,为了让她们参加自己的乐队,陈惊不惜重金相邀,每周一个手办,终于让他们加入了自己的乐队。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2.5次元乐队在一个漫展上进行表演。还上了电视。陈惊以为出名了,师哥就该知道扬琴是什么了,就有了去师哥宿舍楼下点“心型”蜡烛表白的事。

这部影片,有青春,有热血。也让我有了几点思考,第一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可以学习西方的东西,但是,不能崇洋媚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想要固步自封,不与世界接轨,是不可能的,但与世界接轨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其他人的跟随者,反过来欺负自己人,而是为了强大我们自己的民族,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第二点是,如果喜欢一个东西,就要去守护它,不要因为别人对这个东西的看法,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就如剧中的民乐学生一般,二次元也好,民乐也罢,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轻言放弃,就算可能受到了别人的不理解,也无所谓,毕竟,这个东西是自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酷的。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4

距离看《闪光少女》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一直想写点什么,都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下来。这是一部不完美的片子,但是我很喜欢。因为,相比其他国产青春片,它是那样真实地触到了我的青春时光。看到微博上有人说看闪光少女如同看自己过去的QQ签名。的确如此,那种尴尬与怀念并存的微妙感觉,让曾经历其中的人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讲述"二次元"古风文化的故事。周同学看的时候有些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片子里二次元一定要和古风扯上关系?我想了一想,大概是由于,源自日本的二次元ACG文化,在中国网络大规模发展壮大,正是由于和"古风"的联姻。"古风"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网络音乐团队"墨明棋妙"提出的,它和流行乐中"中华风"概念的本质不同,或许正是在于其和国风游戏及动漫的天然联系。墨明棋妙成立于2007年,恰好也是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上市的年份,网络涌现出大批仙剑四主题曲的填词翻唱作品。民间"汉服复兴"运动也正是这段时间开始蓬勃发展的。2009年国产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公测,吸引了大批古风歌手和画手为其创作同人作品,在我印象中,古风文化得以成为一种"二次元"现象,大致与剑网叁的流行分不开。

这个阶段的我,刚上大学。中学时候的我,孤僻而自恋,喜欢读古诗词和看"仙剑奇侠传"电视剧,自学读完了《人间词话》和《诗词格律》等经典书目,为喜欢的角色林月如写了不少稚嫩的诗词,还用《莫失莫忘》这首曲子为她填了歌词。那时候的我年纪小,中二魂爆棚,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高雅,也不太愿意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进入大学以后,我开始有时间补玩仙剑系列的游戏,从仙一玩到仙四,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仙剑相关贴吧,在里面发了自己写的诗词,竟然很多人回复。之后又因偶然的机会被当时任吧主的一位浙大学长发现是校友,于是将我拉入了他们的吧务团队。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和我兴趣相同的人,原来我写的东西有人阅读,有人点评,甚至有人喜欢。这让曾经受抑郁折磨的我,突然意识到了生命的美好充实——原来我并不孤独。2009年4月,那个贴吧组织了第一次面基聚会。那个时候的我,一腔热血孤胆,无知无畏地在考完专四的当天买了去南京的大巴——独自出发,就为了见一群从未谋面的网友。回想起来,我真是莽撞,也真是幸运——我在聚会上认识了迄今为止最好的朋友之一,一位正在华师大攻读博士学位的姑娘。

往后的九年时光,我们学业事业和感情几经起伏,都一直相互扶持着走过。我会在她的生日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陪伴她,她也会为我做一桌美味的饭菜,带着我走过小城巷陌,一人一杯奶茶,悠然漫步在暮色之中。后来我们一起玩过三年剑网叁,从懵懂无知的小白到竞技场的并肩战斗。她与我阵营对立,却会在我被埋复活点时冲入人群将我从红名中拉上马,一路驰骋突出重围。虽然我们都明白,游戏里的一切画面都是数据,但那样情深意重的友情,却是真切存在的。有好几年的时光,我们经常一起玩游戏,一起逛漫展,一起萌CP,一起买周边,一起写诗写文,一起八卦吐槽……除她之外,还有一帮因为仙剑而结缘的朋友,和我的友谊从网络走向了现实。20XX年4月,舞台剧《仙剑奇侠传》在上海文广上映,几位朋友在一个周末从天南地北飞到了杭州,为了一晚的情怀和十年的感动。当李逍遥走过春夏秋冬雪月风花也再难觅赵灵儿身影,只有林月如抱着忆如出现在漫天花雨中,舞台帷幕缓缓拉上,我们在观众席上哭成泪人。终场诗"凄凉雪月灵珠泪,憔悴残阳玉笛声。一诺承情悲独远,半生犹记共侠情",可谓写尽了仙剑十年的沧桑和悲情。

因为仙剑和古风结识的"二次元"小伙伴和经历的奇妙青春不仅于此。后来在微博上,我认识了一个同样在浙大的学弟和他的小伙伴,他们成立了浙大仙剑文化协会,并于20XX年在浙大举办了一场名为"剑归余杭"的仙剑晚会,庆祝仙剑十周年和上海软星重组,邀请到了仙剑制作团队和许多知名COSer参与。我有幸参与了晚会诗词文案的创作,并写了前期宣传诗致敬多年后重生的上软:"廿载传奇书不尽,西子湖畔谱新篇。仙客无端落红尘,侠梦何必隐青山。几度冷雨摧鬓老,一腔热血犹未寒。我今仗剑邀故友,再聚余杭续旧缘。"我永远记得那个暮秋乍寒的夜晚,当浙江大学"剑归余杭"仙剑晚会拉开帷幕时,我坐在观众席上,看到自己写的开场诗出现在大屏幕上时的热泪盈眶:

谁忆余杭旧梦远,遥向明月寻仙灵。

剑倾天地风雨起,墨泼山河鬼神惊。

青史万古无归路,红尘半刻有长情。

纵使韶华弹指老,不负廿载少年行。

熟悉的仙剑音乐化作浙大"文琴"民乐团指尖唇畔的动人音符。丝竹管弦,绕梁不绝。那个晚上的我,还郑重地穿上了最爱的一套汉服袄裙,有幸走上舞台,向着我尊敬的仙剑游戏制作者深深鞠躬,为他们唱了一首《譬如朝露》:"这一世光阴吝啬,来世坎坷。能遇你几回合?"之前我精心准备了用自己多年来写的仙剑诗词打印的明信片,在晚会结束后的大鸡腿烧烤摊上,请上软CEO张孝全先生签上了他的名字。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青春真的没有一点遗憾了。二十五岁以后,我似纵身跃入了现实的大海,艰难跋涉在汹涌浪潮之中,任嶙峋怪石留下遍身伤痕,过去曾疯狂迷恋的事物也难再轻易提起。然而我怀抱着那些发光的与"二次元"有关的日子啊,如何轻易抛却?因为《闪光少女》,它们又一次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如同回首彼岸时的繁灯闪烁,微茫而温暖,是一个曾经孤寂沉默的少女的救赎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我的性格和灵魂,已经是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更是一场愿不复醒的旧梦,梦里我也曾把酒言欢,倚马仗剑,知交伴游,长似少年。

附:原创词《少年游·赠仙友》

天涯明月照灵池,雪满碧桃枝。

梦萦千载,情牵一剑,千里有相知。

曲终莫道春将老,陌上故人迟。

且待他年,江南花好,再话少年时。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5

“闪光少女”,名字听起来很中二吧,影片中谈了三个有关“兴趣”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思考。兴趣一,爱情。兴趣二,嗜好。兴趣三,技能。

其实爱情吧,在我们老师看来是早恋,不学好。但在学生看来美好,向往。影片中的女主对弹钢琴的男主一见钟情,愿意“自取其辱”给人翻谱子,私下大胆告白,甚至当众圈心告白,一颗热乎乎的心捧上去给男主“践踏”。可惜,一厢情愿地追求换来一波带节奏的白眼球,即使最后男主对女主印象稍有改观,那也上升不到喜欢。那种感觉就像,你一直讨厌茼蒿,十几年不沾筷子,突然有个人强迫你吃了一口,你发现茼蒿也没那么难吃。但也就这样了,再不难吃你也不想动口,因为还有更适合的在等你呀。其实现在大多数女生心里都藏着一个自己爱慕的男生,不敢表达,又想和他变得一样优秀,那就努力吧。

二,嗜好。二次元,非主流,遭到许多舆论,影片中,学西洋乐器的看不起学民族乐器的,长辈对动漫文化有偏见,学生对古风歌曲的爱好,都是兴趣爱好,本就不分高低,但人们为什么对“弱势兴趣”就谈虎色变。时代在变,新的时代有新的娱乐消遣。80年代的孩子滚着铁圈儿上学,跳着泥巴打着沙包,口里含着跳跳糖整天乐颠颠的;而如今,技术变革带来新的发声方向,国家的强大在接纳、包容着各地不同的文化。

“二次元”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社会拟态环境毫无思索的全盘接受,《闪光少女》中的女主一听“二次元“”就想逃避进入宿舍,然后一惊一乍地与“一群怪人”谈判。伴随着忐忑不安的配乐将内心的七上八下表现的入木三分,也代表了社会上对“二次元“”的刻板印象,最后女主加入他们的生活,去看漫画,学古风歌,认真cosplay,参加漫展,上台表演,积极融入,只有尝试了,才有资格评论。“千指大人”的古筝出神入化,“贝贝塔塔”’与琵琶配合的天衣无缝,“油渣”两手大鼓打得激昂壮烈,“樱仔”一手二胡拉得人胡合一,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学,可以喜欢“二次元”,但也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才能让长辈正视。

兴趣三,技能。影片中西洋乐器大行其道,学校对民乐的不重视,对民乐学生的隔离式管制,整个社会对民乐的漠视已经到了赤裸裸的围捕的地步。其实许多家庭对外来文化愈加包容,更倾向接受新鲜,看起来高雅、神秘的西洋乐器。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的编钟也已被新时代遗忘,同宗的扬琴被风靡欧洲的钢琴取而代之,曾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它也不声不响地退出了舞台,新世纪的人们欢乐地拥抱异国文化,圣诞节、情人节……过得不亦乐乎。七夕,有几个外国人知道这节日的存在。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喜欢就坚持吧,青春犹如一首歌,它的内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挚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颂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会发光,像“闪光少女”那样璀璨无比。

闪光少女观后感集锦(5篇)


不仅读书可以丰富人的阅历,看电影也同样可以,伴随着观看的过程,我们总是不断涌现出各种想法。在观看之后,我们如果想要保留这份美好,应当写一份观后感,写观后感不能从头到尾介绍故事,而应该着重描写“感”的部分。你掌握作品名观后感的写作格式规范吗?读后感大全的编辑花费了很长时间来整理“闪光少女观后感”的所有重要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1

“人生巨浪中的小木船,颠簸的自信不够果断,你的泪光柔软了倔强。这一闪,生命全都被你照亮,这一身洒满一夜星光,让所有伤感,都得以回甘……”

看完“闪光少女”后,我百感交集,没有缓过神来……多么燃!多么热血的青春啊!

电影以校园音乐作为整个电影的材料,校园中的西洋乐和民乐是两个势不两立的群体,“西洋乐的人嫌咱们土,而我们民乐的嫌他们装。”这句话让我影响深刻。

混架、争吵、对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而学院的领导也相对于民乐更加偏向于西洋乐,认为那才是优雅高尚,更加国际化的音乐。

女主角陈惊、男主角“油渣”,开场就是两个不修边幅的模样,可他们却都有着随意,不做作和敢爱敢恨的鲜明的`性格特点。当西洋乐和民乐与往常一般混战时。此时,陈惊听到了那第一个清音,那悦耳灵动的音符如荡开的波纹,在一瞬间钻入了陈惊的心,她望着这位学院西洋乐钢琴的首席,如望着偶像一般。玉树临风清秀俊朗,陈惊觉得这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的模样。

舞台上,她只望着这身旁的“偶像”,甚至忘了翻谱……表演结束,陈惊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她向校草表白,却被校草无情的奚落和揶揄,“杨琴也算是什么乐器?”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陈惊的心,她决心,证明给他看。杨琴,不仅是乐器,它还有着高贵无比的灵魂。她向所有民乐团队的学生发出邀请,打算组建乐队,但是学生们都为高考准备,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进队,甚至再一次向陈惊表示鄙夷和不屑……

终于,她遇到了502宿舍的二次元的人,她们一起组建乐队,虽说这路途艰辛,他们受到了陌生人异样的眼光,受到亲戚的劝阻,家人的反对和不支持。但是她们在这路途上坚定地走了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所有人,坚定着梦想的脚步,这是她们在遇到困难时做出的举动。

日积月累,她们在乐队中的表现超乎常人,能轻松应对各种场合。且在比试中战胜了西洋乐乐队,可他们的要求却是肩作战,没有用过分的言语和骄傲的目光对待他们,相反,是包容和信任。就这样,“闪光女孩”慢慢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身边“油渣”的默默的爱,也让西洋乐和民乐成了好伙伴,永远并肩同行的好伙伴……

西洋乐和民乐各富有特色,为什么会有贵贱之分?我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中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在期间,会同另外两位作曲家合作出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所谓琵琶协奏曲指的是琵琶独奏,西洋管弦乐队伴奏。曲子写好了,吴祖强找了琵琶演奏家和中央交响乐团一起排练,第一次合练之后,初试民乐与西乐搭配的吴祖强心里没底,就去找乐团的人问感想,得到的答复是:听着挺好听的,就是感觉有一股碎木头音。“碎木头音”——这就是当年西乐的专业乐团对琵琶独奏声音的评价。

但是我们一定明白,并不是所有西洋乐的人都会这么认为。因为真正爱音乐的人,他们会尊重每一种音乐,每一个音符,尊重每一个音乐人。就如我,我也是在学竹笛,但是我明白,每种音乐都带有情感,当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滚动和涌出时,那种心动的感觉,源于热爱和信念。

而“闪光女孩”陈惊的追梦历程,是不是也会让我们明白: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放眼古圣先贤,他们也都是奋斗所换取来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走路,都是靠后天的培养与学习,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进,一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青春犹如一首歌,它的内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挚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颂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会发光,闪闪发光,像“闪光少女”那样璀璨无比……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2

看得人挺热血沸腾的。电影闪光少女,之前看了电影,到现在想起来还是意犹未尽的,徐璐真人真的太瘦啦。多吃点啦。电影很好看。虽然不混迹二次元但是都觉得超燃的。以前关注乐器多是钢琴。小提琴。

这些西方乐器。看了电影也看到我们国家自己传承的一部分。扬琴。古筝。二胡。琵琶。唐鼓。就像当下国家文化随着出国和国际经济融合,也逐渐被我们重视和升华,我们理当如此,国家的就是我们的,不仅有责任宣传更有责任维护和保护。也看得出来这部剧的用心。

连编钟都真实的用在里面。电影故事情节也不错。看到一群志同道合并且对自己坚持而坚持的人很有体会,那种友谊和合作十分珍贵。片中有个部分超级燃,中西大比拼变成中西的碰撞,就像一南一北的交融,忽而突兀忽而融合很奇妙的感觉。大家上映的时候带上你志同道合的盆友去吧。

不白花这份钱的。我保证。。男主炒鸡超可爱中国好朋友。。。超暖心的。。。其中最最最可怕的是千指大大。真的收下我的膝盖好吗。古筝技术太强大了。。。电影里看她弹奏的时候真的是倒吸一口气的那种厉害。看完去搜了一下演员果然是真厉害的。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3

“闪光少女”,名字听起来很中二吧,影片中谈了三个有关“兴趣”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思考。兴趣一,爱情。兴趣二,嗜好。兴趣三,技能。

其实爱情吧,在我们老师看来是早恋,不学好。但在学生看来美好,向往。影片中的女主对弹钢琴的男主一见钟情,愿意“自取其辱”给人翻谱子,私下大胆告白,甚至当众圈心告白,一颗热乎乎的心捧上去给男主“践踏”。可惜,一厢情愿地追求换来一波带节奏的白眼球,即使最后男主对女主印象稍有改观,那也上升不到喜欢。那种感觉就像,你一直讨厌茼蒿,十几年不沾筷子,突然有个人强迫你吃了一口,你发现茼蒿也没那么难吃。但也就这样了,再不难吃你也不想动口,因为还有更适合的在等你呀。其实现在大多数女生心里都藏着一个自己爱慕的男生,不敢表达,又想和他变得一样优秀,那就努力吧。

二,嗜好。二次元,非主流,遭到许多舆论,影片中,学西洋乐器的看不起学民族乐器的,长辈对动漫文化有偏见,学生对古风歌曲的爱好,都是兴趣爱好,本就不分高低,但人们为什么对“弱势兴趣”就谈虎色变。时代在变,新的时代有新的娱乐消遣。80年代的孩子滚着铁圈儿上学,跳着泥巴打着沙包,口里含着跳跳糖整天乐颠颠的;而如今,技术变革带来新的发声方向,国家的强大在接纳、包容着各地不同的文化。

“二次元”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社会拟态环境毫无思索的全盘接受,《闪光少女》中的女主一听“二次元“”就想逃避进入宿舍,然后一惊一乍地与“一群怪人”谈判。伴随着忐忑不安的配乐将内心的七上八下表现的入木三分,也代表了社会上对“二次元“”的刻板印象,最后女主加入他们的生活,去看漫画,学古风歌,认真cosplay,参加漫展,上台表演,积极融入,只有尝试了,才有资格评论。“千指大人”的古筝出神入化,“贝贝塔塔”’与琵琶配合的天衣无缝,“油渣”两手大鼓打得激昂壮烈,“樱仔”一手二胡拉得人胡合一,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学,可以喜欢“二次元”,但也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才能让长辈正视。

兴趣三,技能。影片中西洋乐器大行其道,学校对民乐的不重视,对民乐学生的隔离式管制,整个社会对民乐的漠视已经到了赤裸裸的围捕的地步。其实许多家庭对外来文化愈加包容,更倾向接受新鲜,看起来高雅、神秘的西洋乐器。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的编钟也已被新时代遗忘,同宗的扬琴被风靡欧洲的钢琴取而代之,曾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它也不声不响地退出了舞台,新世纪的人们欢乐地拥抱异国文化,圣诞节、情人节……过得不亦乐乎。七夕,有几个外国人知道这节日的存在。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喜欢就坚持吧,青春犹如一首歌,它的内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挚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颂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会发光,像“闪光少女”那样璀璨无比。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4

这几天因为电影院做暑假观影学生卡的活动,所以我常常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在这充满“国产电影保护月”气息的暑假时间中找到一个好电影可不容易,所以我们只能勉强看一些甚至在家都不想看的。

因为这几天实在没什么看,再加上我的迟到,连原本计划的《父子雄兵》也错过了,所以只能去看最近的一场《闪光少女》,其实看到它的海报和名字,我是拒绝的,以为又是什么类似舞法天女的神剧,但是坐到电影院椅子上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它是一部青春片,尽管差评还是不少,但是比我心中以为的要好了很多。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音乐学院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两个部,但是两个部常常不和,因为西洋乐器部嫌弃民乐太土,而民乐觉得西乐太装,所以导致了两个乐部的严重不和。而民部的一个女生陈惊却喜欢上了西乐部的王文,于是就去在西乐部的演奏会上帮王文翻铺子结果失误,然后被西乐部很多人嘲笑欺负,便励志自己也要办演奏会,让王文看看自己的实力。便找了二次元三人组和自己的朋友油渣组建了民乐乐团,当乐团刚有起色,又面临了因为民部招不到人而学校计划将在下学期取消新的民部的危机,所以他们便更加努力,通过与西乐部的斗琴胜利获得了在西乐部演奏会后演奏的机会,结果演奏很成功,也让学校留下了新的民部。

这部电影可以说已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依然能看出其中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二次元三人组的描绘过度夸张,拉远了二次元与普通现实的距离,虽然本意是让人理解二次元,但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电影剪辑和配乐也是严重的减分项,剪辑较为凌乱,很多地方的配乐也显得突兀。再就是对于学校取消下一级民乐部招生缺乏描写,只是只字带过,仿佛就是把《LoveLive》的框架拿来一用,结果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部分,剧情缺乏深入,对于王文及西乐很多人对民乐及陈惊的态度变化也缺乏深刻描写。

不管怎样,它也已经大大超过我的期望。它让我学会了对于生活要勇于追求,坚持梦想。也教会我人没有高低贵贱,要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5

不得不说一句,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好片。《闪光少女》讲述的是少女陈惊与小伙伴们一起组成2.5次元乐队,大战西洋乐的励志青春故事。

陈惊是一个学习民乐扬琴的少女,喜欢上了弹钢琴的帅气师哥,为了跟师哥在一起,做了不少的傻事,替师哥翻谱子,在楼下摆“心型”蜡烛向师哥表白,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番真情,换来的是师哥的`无情践踏。也因为这个原因,引来了民乐与西洋乐的“斗琴”。在陈奕迅饰演的上级领导视察的这天,由古筝演奏者“千指大人”率先奏起战歌,向西洋乐发起进攻,后双方你来我往的各占上风。直到唢呐一响,一曲百鸟朝凤,奠定胜局。

在追师哥的过程中,陈惊做的最正确的一件“傻事”就是组建了2.5次元乐队。陈惊向师哥说喜欢师哥,师哥问她是学什么的,陈惊说是扬琴,师哥不知道扬琴是什么乐器。陈惊就想要告诉师哥,什么是扬琴,就像找几个人一起组建乐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愿意和她组队的人,直到找到了2次元宿舍,这个宿舍里边的人都是喜欢二次元的人,为了让她们参加自己的乐队,陈惊不惜重金相邀,每周一个手办,终于让他们加入了自己的乐队。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2.5次元乐队在一个漫展上进行表演。还上了电视。陈惊以为出名了,师哥就该知道扬琴是什么了,就有了去师哥宿舍楼下点“心型”蜡烛表白的事。

这部影片,有青春,有热血。也让我有了几点思考,第一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可以学习西方的东西,但是,不能崇洋媚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想要固步自封,不与世界接轨,是不可能的,但与世界接轨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其他人的跟随者,反过来欺负自己人,而是为了强大我们自己的民族,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第二点是,如果喜欢一个东西,就要去守护它,不要因为别人对这个东西的看法,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就如剧中的民乐学生一般,二次元也好,民乐也罢,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轻言放弃,就算可能受到了别人的不理解,也无所谓,毕竟,这个东西是自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酷的。

观《闪光少女》有感


观《闪光少女》有感

阿玥

看完《闪光少女》走出影院,我心里只想到一句话——终于有一部电影,说出了我多年所思所想。

学民乐的多多少少都会有电影中相似的经历,所以演得一点也不夸张,特别是联想到我曾学习过八年二胡的经历,说没有感慨是不能的。

从很小开始,大约七、八岁,我仍记得那时候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我抱着那个大大的琴盒去琴行上课的样子。从学习内外空弦开始,一步步学指法,揉弦颤音,快弓慢弓,识谱,各种大调之间的转换,学习完一首曲子要练习很多遍之后才开始和伴奏。

年少时真的用了不少时间在学琴这件事情上,每当完整奏完一首曲子之后真是骄傲感满满,又迫不及待想学新的曲子。临近考级时每天常常要练习7-8个小时,一直练到就算脑子已经神游飞天指尖也可以不按错一个音符,手上的茧子也是生了又褪,褪了再生。现在想想,有学二胡的经历,在它的陪伴下长大,也是自豪的呀。

但就是有二胡在身边的那些日子里,曾经听到过很多不太友好的话语。这样的声音其实大多数就来自身边的人。他们曾说,“哦,你学二胡的呀,就是天桥底下老头拉的那种吧?”(笑)“哎,你以后不怕失业了呢,公交车站等着你啊。”(笑声)“你学二胡做什么呢?难听,只有白事上才会需要这种乐器吧!”

……

以上这些,是我真切听到过的,他们并不会在意你在练琴时花费过多少功夫与心血,仅凭着个人好恶来评价你和这件乐器。看着来人带着不知所谓的笑,我也一直只当做他们闲来无事的调侃,笑着玩笑回复说,“是呢,大概也能算是以后谋生的一门手艺了。”虽是如此化解尴尬,听到的调侃多了,心里对这种话语也开始有了异样感。

电影里有一句话我觉得挺有意思,是一位学民乐的学生说的,他说,“学西洋乐的嫌我们土,而我们又嫌学西洋乐的装。”

这可能是现代社会中乐器学习者们的一种常态,但其实这种说法,在我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我算是个爱民乐的人,因为高中学业压力,考完十级就暂且停了对二胡的学习,只在闲暇之余练习,读研究生后我开始学习古琴,实话说,中国民乐真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欲罢不能,特别是现在年龄稍微大些了,学习古琴之后,那种淳厚低沉的太古之音,真是有连通天地的功能,让人可以片刻静下心来,心无旁骛,杂念聚散。

而就是在热爱民乐的境况下,我也不会排斥任何一个西洋乐器,喜欢听小提琴也同样会去听交响乐会。但逐渐的,现在琴行越开越多,学西洋乐器的孩子们也越来越多。其实许多孩子们还懵懂未开,促使他们去学习西洋乐的人也大多是他们的父母长辈。这些的父母长辈里大概就有我刚刚上述过的那些人,有些是觉得西洋乐好听,还有一些是发自内心的看轻了中国民乐。除了父母,现在的一些有独立思维的年轻人也有这类似的想法。认为国乐“土气”,想追求一些更“雅致”的音乐来“陶冶”自己,认为自己高大上了,碰到学民乐的就颇有些嗤之以鼻的意味。殊不知如果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虽然学了音乐,却是未懂得如何尊重音乐的。

换做我自己来说,我不能算懂音乐,但我觉得我能够做到尊重音乐,不论是我们的本土民乐还是外来音乐,每一种音乐,每一样乐器,都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它们的出现,它们的琴谱得以制作流传都是先辈们数百甚至数千年来的心血结晶,我们根本没有资格来瞧不起。

乐器没有好坏,只是人心分了贵贱。

曾经在深圳见到许多街头艺人,广场上,拉小提琴的,弹吉他的,不少围观者站在广场上倾听音符流转,悦耳动人。回去的时候,我又在路边看到一位小伙子,他在拉二胡,曲子是《神话》,男生指尖颤动,二胡独特的音色使得音调更为清哀,让人沉浸在这气氛中不能自拔。我驻足时感叹,现在这般愿意以二胡作为街头音乐的人真的不多,何况还是年轻人。而后我注意到他的琴盒上放了一张大的硬纸,上面写了几个字——“聆听胡琴国粹,传承民族艺术”。

说实话我当时心中不知怎的涌上一股想哭的冲动,这么多年了,我真的真的是第一次,看到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生,手中拿着二胡,这样阳光自信的坐在街头。他不是把二胡当成那些人口中的“乞讨工具”,他的音乐,他的字,仿佛在向这满大街的众人说,二胡,也可以是一种街头艺术,和小提起、吉他以及其他任何一种乐器都没有区别。喜欢音乐的人,或许都可以在这里用心聆听,寻找自己的心灵家园。

电影中的结局是标准式结局,民乐学生与西洋乐学生和解,西洋乐的学生也不再轻视民乐学生,双方都懂得了何为尊重。甚至在最后一场演出里,他们用中西乐器合并演奏的效果达到了影片的高潮。实际上,现实中不也应该是这样么,每一个人或许都有自己钟爱的乐器,但如果以个人喜好去判断乐器的贵贱高低,只能说这个人还没有懂得敬畏与包容。求同存异是个浅显的道理,读懂了,或许才能对音乐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小编推荐:电影闪光少女观后感模板汇总(4篇)


在观看一部作品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观看完的作品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我们会在生活不是永远相似,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想法,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小编推荐:电影闪光少女观后感模板汇总(4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闪光少女观后感(篇一)

不得不说一句,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好片。《闪光少女》讲述的是少女陈惊与小伙伴们一起组成2.5次元乐队,大战西洋乐的励志青春故事。

陈惊是一个学习民乐扬琴的少女,喜欢上了弹钢琴的帅气师哥,为了跟师哥在一起,做了不少的傻事,替师哥翻谱子,在楼下摆“心型”蜡烛向师哥表白,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番真情,换来的是师哥的`无情践踏。也因为这个原因,引来了民乐与西洋乐的“斗琴”。在陈奕迅饰演的上级领导视察的这天,由古筝演奏者“千指大人”率先奏起战歌,向西洋乐发起进攻,后双方你来我往的各占上风。直到唢呐一响,一曲百鸟朝凤,奠定胜局。

在追师哥的过程中,陈惊做的最正确的一件“傻事”就是组建了2.5次元乐队。陈惊向师哥说喜欢师哥,师哥问她是学什么的,陈惊说是扬琴,师哥不知道扬琴是什么乐器。陈惊就想要告诉师哥,什么是扬琴,就像找几个人一起组建乐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愿意和她组队的人,直到找到了2次元宿舍,这个宿舍里边的人都是喜欢二次元的人,为了让她们参加自己的乐队,陈惊不惜重金相邀,每周一个手办,终于让他们加入了自己的乐队。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2.5次元乐队在一个漫展上进行表演。还上了电视。陈惊以为出名了,师哥就该知道扬琴是什么了,就有了去师哥宿舍楼下点“心型”蜡烛表白的事。

这部影片,有青春,有热血。也让我有了几点思考,第一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可以学习西方的东西,但是,不能崇洋媚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想要固步自封,不与世界接轨,是不可能的,但与世界接轨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其他人的跟随者,反过来欺负自己人,而是为了强大我们自己的民族,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第二点是,如果喜欢一个东西,就要去守护它,不要因为别人对这个东西的看法,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就如剧中的民乐学生一般,二次元也好,民乐也罢,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轻言放弃,就算可能受到了别人的不理解,也无所谓,毕竟,这个东西是自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酷的。

电影闪光少女观后感(篇二)

桂正和喜爱表现男女情爱,擅长描写人物心理。他能用简单的日常剧情,塑造出感动人心的角色,是动漫界公认的良工巧匠。作为桂正和的代表作品,《电影少女》带有浓厚的桂氏风格,比如说细腻的心理、写实的场景和科幻的因素。动画版《电影少女》篇幅虽然短小,但是人物饱满、情感丰富、想象奇特,能够触动观众脆弱的心灵,留下一段难忘的回忆。从整体上来说,此剧绝对称得上成功。不过若是回到具体场景,该剧依旧有让人失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玻璃阶梯一段。总而言之,《电影少女》是部让人满意的番作。

电影闪光少女观后感(篇三)

一个天真无知的女生喜欢上高冷男神,不断追求失败,有失望有彷徨,最终在越挫越勇中找到朋友,找到自己最爱的事物,找到了一直陪在身边的真爱,顺理成章的长大成人。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感觉到浓浓的俗套气息。反正我印象中大多数青春片都是这样的越挫越勇,逆风成长的套路。

如果《闪光少女》完全就只有这个模式,那恐怕这部影片别说想闪光了,怕是被人黑的乌黑发亮。事实上,虽然影片套了这么一个常规的模板,但是在鲍鲸鲸的笔下,二次元和音乐作为两大重要元素贯穿了整部影片,加上饮水机火锅,广场舞,地方方言,漫画式表达等具有话题性的噱头,故事确实变得有趣三分。

虽然故事在各式各样的花式表达下显得光鲜华丽,可相比民乐包容西洋,音乐最终大同的和谐表达,影片对二次元的表达则具备了相当的争议性。在影片中,喜欢二次元的`宅男被表现成又肥又丑的宅男,二次元被说为颜即正义的美貌崇拜,而对二次元表达最为重要的二次元宿舍,也单纯的成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女主找到伙伴,不断成长的符号。

总的来说,影片中的二次元宿舍,换成爱猫者联盟,王者荣耀团队加入进故事,配套搭配一些吸猫或打游戏的镜头。重新融入充满逆袭的少女乐团,其实是完全可以的。

在这样极简的设置下,影片固然讲述了有趣的故事,依然显得套路满满。

电影闪光少女观后感(篇四)

看得人挺热血沸腾的。电影闪光少女,之前看了电影,到现在想起来还是意犹未尽的,徐璐真人真的太瘦啦。多吃点啦。电影很好看。虽然不混迹二次元但是都觉得超燃的。以前关注乐器多是钢琴。小提琴。

这些西方乐器。看了电影也看到我们国家自己传承的一部分。扬琴。古筝。二胡。琵琶。唐鼓。就像当下国家文化随着出国和国际经济融合,也逐渐被我们重视和升华,我们理当如此,国家的就是我们的,不仅有责任宣传更有责任维护和保护。也看得出来这部剧的用心。

连编钟都真实的用在里面。电影故事情节也不错。看到一群志同道合并且对自己坚持而坚持的人很有体会,那种友谊和合作十分珍贵。片中有个部分超级燃,中西大比拼变成中西的碰撞,就像一南一北的交融,忽而突兀忽而融合很奇妙的感觉。大家上映的时候带上你志同道合的盆友去吧。

不白花这份钱的。我保证。。男主炒鸡超可爱中国好朋友。。。超暖心的。。。其中最最最可怕的是千指大大。真的收下我的膝盖好吗。古筝技术太强大了。。。电影里看她弹奏的时候真的是倒吸一口气的那种厉害。看完去搜了一下演员果然是真厉害的。

观后感《闪光少女观后感1000字模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闪光少女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