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做最好班主任》读后感 > 地图 > 《做最好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班主任》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7-15 来源:互联网

读书心得收藏:《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汇编五篇。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人们在阅读了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读书心得收藏:《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汇编五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一)

自从放假开始。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故事感人至深。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二)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刚开始拿到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样的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标准是什么呢?毕竟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是名师,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首席班主任。陈老师在书中提到:所谓最好的班主任,并不专属于某个人,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在学生心中最好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最好的自己。我个人理解为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运用教育智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成全学生也成全自己。

在整本书中,陈老师提出了不少自己成功的经验,同时还伴随着许多真实的案例。我们每位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些教育经验和案例,而陈老师的善于总结和提升,语言精炼,案例易懂实用,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因为我本身是一位热爱搞班级活动的老师,所以整本书中的第五章《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让我十分受用。受用的并不是陈老师组织活动的流程,因为毕竟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活动流程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陈老师总结的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组织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陈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当下学校班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尤其是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自上而下,自说自话,所谓自上而下自说自话就是活动是官方的,并不是学生乐于参加的,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比较低。而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这个问题让我立刻联想到每过同一个节日都搞同样的活动这个现象,例如母亲节就是捶背洗脚送礼物,国庆节就是画手抄报,学雷锋日就是在这一天做个公益劳动,读书活动就是写读后感,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同样的活动已经不再新鲜有趣,反而是一种任务和负担。所以我感觉活动的创新意识特别重要,就算是同一个活动,我们能不能换一个组织形式或者换一个展现形式?因此陈老师总结了要想有创新意识的16字诀窍: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让我收到了不少启发。

例如这个暑假的读书活动我带领着同学们去了新华书店,读书并不一定要在家里,学校里,书店也是个好地方,虽然我们不可能经常去,但这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但这扇窗户我并不只想让同学们站在窗口望一望,而是为以后通过这扇窗户走到外面去奠定一个基础。这也就是我将要谈得活动的意义。

陈老师书中提到我们不能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为了走形式作秀而搞活动,也不能活动是活动,学习是学习,活动一结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活动的结束才是教育的开始。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之前我做的活动都没什么长期性,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可能学生会有收获,但是太少了。这次新华书店的购书活动仅仅是我本学期书之旅活动的开始,接下来的活动我都会围绕着读书看书展开,希望能通过这个学期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也就不失为本次活动的意义了。

在这本书中还有好多教育智慧,需要我们经常翻阅,才能逐渐吸收运用。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三)

当魏主任把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交到我手上时,我第一印象就是,做最好的班主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李镇西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他的经验一定让我收获很多的!看了之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教育不仅仅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这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不仅仅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这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一、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

二、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四)

当一本本书籍作为阅读教材发到我的手中时,我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品读起来。第一次翻开它,很是激动,认真地看着。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李镇西的世界,如同学生一般融进了李镇西的班级,一次次被感动、被激励、被启发。

李老师对教育、对爱的执着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着,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

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我不止一次感动地流泪。李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牢固的防线。其实他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因为他明白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老师。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我们陪着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起成长,和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作为班主任,要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那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幸福的班主任呢?在书中,李老师字里行间的都是对教育的深情,都是日常行为的点滴。他言传身教,每一个感人故事都足以让我感动。李老师亲近学生、接受变化,而不是拒绝变化。不是以不变应万变,不是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他愿跟紧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李老师说得对,其实是我们自己要接受学生的变化。真心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确实,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的变化。或许,无论我们对这个变化持何种态度,都改变不了社会的什么,但我们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很多。教师只有再度作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正如我们黄荣勇校长经常强调的话:“我们教师要会教书,也要会育人。”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最后,引用这本书序中的一段话作结:“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想,我们每一个教师只要都能够把准方向、恒心努力,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充满阳光。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五)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虽说按照学校要求去进行小组的建设,但也会有同学要求小组的成员的调换,这提醒了我一定要尽可能地去搞好小组的建设。

李老师的班级是一个民主的班级。大到班级干部,小到班级的规章,全部都是同学们一起提议、讨论、通过,整个过程包括内容的设定都是学生们真正做主。学生既表现为了班级的小主人,又可以在研讨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语言等能力。而且,班级规定一定设立,就是不容忤逆的,甚至李老师自己也不例外。班规规定,李老师对同学们发火,就要扫地一天。有一次李老师对一个男同学发火,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教室,自觉地拿起扫除工具打扫卫生。学生们看见老师这么遵守规定,也都自觉地遵守了。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作为老师,同样也是身教重于言教。

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上,非常会巧借东风。在发现一个学生的缺点或优点,他会动用全班的舆论去影响那位学生。一位男同学经常会和同学打架,李老师就让全班同学都写作文:《我眼中的***》。他会把这些作文都给那个男同学看,他看了之后,心里很难受,有了想要改正的欲望,李老师就不断地帮助他改正。当这位同学有了改变后,李老师又让全班同学写作文:《***进步了》。再把同学们夸这个男同学的作文拿给他看,该同学受了很大的鼓舞,继续坚持改变。这种班里的舆论导向强过老师的'批评说教,人都是群体动物。学生也有自尊心,很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李老师这招很高明啊!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读他的书,使我寻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感,明白了要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更加明白了要努力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寒假,我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很感人。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努力用学李老师的优秀经验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以后我收获颇多。知道做班主任是很难的,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更难。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不错,它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做好班主任。这本书写得很实在,书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书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获益不少。

工作已经xx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走进心灵的艺术》,短短的几节却使我心发颤,使我深受启发,我们对学生要做到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共同探索前进的求知道路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耐心倾听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平时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化批评为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使他们在犯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看了书以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写周记、找学生谈话等。我相信用我的善良、真诚、热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人格魅力一定能影响学生的心灵。只要温暖学生的心灵,我们就能对其进行“抑其恶,扬其善”的正常引导。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评判与超越。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做最好的班主任》(优质范文)


做最幸福的班主任,是一种坦然清净的心态,也是一种热忱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抱负的谋求;是浅近的细节,也是灿烂的人生!

------题记

很早以前就开始拜读李镇西老师的书,常常为他的一些独具匠心的教育案例及一些绝妙的教育艺术所打动,并因此喜欢并敬佩着李老师,也曾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或多或少模仿、学习李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行为,小试牛刀竟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惊喜,甚至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例如通过书信、qq等方式跟学生进行交流,解决一些沟通问题;又如: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的“特别礼物”,促进学生的养成;创意编写“班务记载本”,留下成长的足迹……今日读完《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对做好一名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更对李老师工作着、幸福着的班主任生活有了某种向往。无论是育人理念,还是育人艺术,读李老师的书,让我感觉做班主任是最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坦然清静中的满怀热忱,这种幸福是一种简单朴实中的执着追求!这种幸福是来自骨子里对工作的热爱及享受!这种幸福感深深地,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以至幸福着我……

大爱无声情之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条线”,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班主任工作是最辛苦的。李镇西老师这班主任却做得风生水起,以至他为了做班主任放弃局里的轻松工作,放弃坐校长的交椅,大家不理解,我也不理解!“我只是喜欢做班主任!”李老师一语破天机:“只有做班主任才能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原来“爱学生”才是他“班主任情结”的真正缘由啊!然而,爱学生未必就会是成为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会正确的去爱学生才是至关重要的。

爱学生,不单单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这样的爱是一种无声的大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泛爱”。这样用心去爱学生,怎么不会“情之所至,生之所达”呢?大爱无声,让我们能充分享受到融入学生的快乐;大爱无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从事教育劳动的幸福!

教生有道智慧行

教育的成功要有成功的教育。班级管理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既能遵循规律又能讲究技巧,在于我们的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也就是说,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更要有教育工作者的胆略、勇气和智慧。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富有深情的一眼;看似不着边际的问寒问暖;讲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的榜样力量;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一个亲切的微笑……都是我向学生传情达意的手段,而关注孩子们每一个成长的细节:孩子们有什么样的习惯,他们中流行什么游戏,学生之间玩耍时常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用心去发现,即时去抓住,适时去引导的教育契机。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的素质和能力”,在永无止境的漫长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智慧。

寻梦之途遍地花

“他们说面向太阳就会是希望他们说勇敢成长就是种锋芒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班主任工作寻梦之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爱孩子,我爱教育,我爱班主任工作,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美的花”将是我班主任工作的毕生追求与梦想,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领会李镇西的思想精髓,把班主任工作做新、做细、做实。要像李老师那样敢于实践,乐于总结,把教育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做个最幸福的班主任!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张超威的故事却让我久久忧虑不已,如果我碰到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我能有李老师那样的爱心耐心和智慧吗?说实话,我的爱心倒是有的,但是没有耐心,面对张超威这样的学生,发火不但没有用反而会把矛盾迅速升级。如果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气,也就不可能成功地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再有,我自认为教育智慧不够。方法只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经验来自实践,只要我做个有心人,总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而且还要多读书,从教育专家那里学习教育的智慧。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读了《做最好的老师》、《爱心与教育》,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下学期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最后,摘录几段李镇西教育名言:

大家都会说:"教育要有爱心".传统意义上的爱心,就是无私的奉献与給予。教育仅仅靠老师的无私奉献就可以了吗?在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师爱精神时,李镇西提出了"四心":

?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应该说,所有的老师对"奉献之心"都有足够的认识,并付出一定的努力,但对"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级名师李镇西的十大教育感悟

1.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

2.教育是心灵

值得收藏!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范例


阅读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可以开阔视野。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怎么才能防止将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值得收藏!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范例”,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一)

自从放假开始。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故事感人至深。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二)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刚开始拿到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样的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标准是什么呢?毕竟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是名师,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首席班主任。陈老师在书中提到:所谓最好的班主任,并不专属于某个人,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在学生心中最好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最好的自己。我个人理解为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运用教育智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成全学生也成全自己。

在整本书中,陈老师提出了不少自己成功的经验,同时还伴随着许多真实的案例。我们每位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些教育经验和案例,而陈老师的善于总结和提升,语言精炼,案例易懂实用,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因为我本身是一位热爱搞班级活动的老师,所以整本书中的第五章《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让我十分受用。受用的并不是陈老师组织活动的流程,因为毕竟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活动流程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陈老师总结的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组织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陈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当下学校班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尤其是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自上而下,自说自话,所谓自上而下自说自话就是活动是官方的,并不是学生乐于参加的,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比较低。而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这个问题让我立刻联想到每过同一个节日都搞同样的活动这个现象,例如母亲节就是捶背洗脚送礼物,国庆节就是画手抄报,学雷锋日就是在这一天做个公益劳动,读书活动就是写读后感,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同样的活动已经不再新鲜有趣,反而是一种任务和负担。所以我感觉活动的创新意识特别重要,就算是同一个活动,我们能不能换一个组织形式或者换一个展现形式?因此陈老师总结了要想有创新意识的16字诀窍: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让我收到了不少启发。

例如这个暑假的读书活动我带领着同学们去了新华书店,读书并不一定要在家里,学校里,书店也是个好地方,虽然我们不可能经常去,但这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但这扇窗户我并不只想让同学们站在窗口望一望,而是为以后通过这扇窗户走到外面去奠定一个基础。这也就是我将要谈得活动的意义。

陈老师书中提到我们不能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为了走形式作秀而搞活动,也不能活动是活动,学习是学习,活动一结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活动的结束才是教育的开始。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因为之前我做的活动都没什么长期性,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可能学生会有收获,但是太少了。这次新华书店的购书活动仅仅是我本学期书之旅活动的开始,接下来的活动我都会围绕着读书看书展开,希望能通过这个学期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也就不失为本次活动的意义了。

在这本书中还有好多教育智慧,需要我们经常翻阅,才能逐渐吸收运用。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三)

当魏主任把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交到我手上时,我第一印象就是,做最好的班主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李镇西是全国有名的教育专家,他的经验一定让我收获很多的!看了之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教育不仅仅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这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不仅仅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与生存智慧,还应该给学生以人之为人的精神世界,而人的所有“精神”都必须以人性为最基本的底线——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持孩子善良和富于幻想的天性,这对于一个人是否拥有终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一、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

二、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四)

(1)班主任应有怎样的素养?

印象至深的是李镇西老师在谈到他的幸福源于何处?第一是享受职业,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很多公司关门,工人失业,我们教师的职业不失业,这是很幸福的。第二,赢得尊严。也就是说不要把教育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把它当作事业精心对待。第三,学生爱戴;第四,同行敬佩;第五,家庭幸福;第六,超越自己。第七,胸襟开阔,对待领导评价要冷静,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对待家人要平和,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童心、爱心、责任心,是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还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心怀教育教学的情怀。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2)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镇西老师在文中说:我和学生不是父子的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我们一起建设班集体,共同追求我们的理想。

深受启发后我在制定班规时,把自己融入在内,并且一起去执行班规。当老师的行为违反班规时,一样接受惩罚,学生既是参与者,也是监督者。我和学生深知这份班规是我们班的“法律”,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唯有集体的智慧和意志,以及体现着智慧和意志的制度,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五)

当一本本书籍作为阅读教材发到我的手中时,我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品读起来。第一次翻开它,很是激动,认真地看着。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李镇西的世界,如同学生一般融进了李镇西的班级,一次次被感动、被激励、被启发。

李老师对教育、对爱的执着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着,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

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我不止一次感动地流泪。李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是他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牢固的防线。其实他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诠释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因为他明白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老师。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我们陪着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起成长,和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作为班主任,要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那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幸福的班主任呢?在书中,李老师字里行间的都是对教育的深情,都是日常行为的点滴。他言传身教,每一个感人故事都足以让我感动。李老师亲近学生、接受变化,而不是拒绝变化。不是以不变应万变,不是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他愿跟紧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李老师说得对,其实是我们自己要接受学生的变化。真心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确实,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的变化。或许,无论我们对这个变化持何种态度,都改变不了社会的什么,但我们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很多。教师只有再度作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正如我们黄荣勇校长经常强调的话:“我们教师要会教书,也要会育人。”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最后,引用这本书序中的一段话作结:“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想,我们每一个教师只要都能够把准方向、恒心努力,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充满阳光。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安福县枫田中心小学 王爱华

近期有幸读到《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汇聚了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这本书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摘录几点与大家共勉。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孩子内心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我就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把平时不敢当面跟老师说的话通过写的形式告诉老师,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想法,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

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读后感[.cn]总之,看了这本书,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一)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一爱一心和责任心。这对低年级的班主任尤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学生和很好的沟通,换来的是自己感叹这是一种代沟。

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够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一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一爱一。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童心决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一精一神软件。

峻、一爱一心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

常听到现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一爱一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一爱一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一爱一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驹学生的一爱一,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一爱一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说这样的话的原因或许是他并不懂得一爱一心的内涵,他们把一爱一心建立在成绩的高低的基础上来,一爱一心化作了分数,不会去考虑学生是是否承受的了这种一爱一之重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一爱一学生。所一爱一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一爱一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一爱一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一爱一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一爱一学生吧!一爱一每一个学生。

李老师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怎样付出一爱一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出去的快乐,自己攒钱买船带孩子去旅行,他说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一爱一心。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的责任重大。

责任心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具有教育现想。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技术化、庸俗化,我们的理想正在渐渐失落,更多的人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这些人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自然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也就不会所谓存在教育理想即责任心。而我们需要的班主任,是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一精一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有永远燃一烧着教育现想(责任心)的火距。

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含义,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了。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二)

这次假期中,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本书写得很实在,很接地气,没有高深华丽的文字,而是通过一个个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也使我感受到,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不但要读懂社会,而且要读懂教育,既要读懂学生,又要读懂自己。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一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一爱一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对一爱一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一爱一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一性一,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一爱一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一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向李镇西老师学习,用真心、一爱一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一爱一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书看完了,掩卷深思的同时更过是感叹,我们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变革更加任重道远,希望我的教育工作在随笔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在攻克难题的艰辛中成长,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中成长。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三)

首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读书交流的平台,刚开始拿到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首先思考的是什么样的班主任是最好的班主任?标准是什么呢?毕竟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是名师,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首席班主任。陈老师在书中提到:所谓最好的班主任,并不专属于某个人,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在学生心中最好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最好的自己。我个人理解为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运用教育智慧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成全学生也成全自己。

在整本书中,陈老师提出了不少自己成功的经验,同时还伴随着许多真实的案例。我们每位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些教育经验和案例,而陈老师的善于总结和提升,语言一精一炼,案例易懂实用,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因为我本身是一位热一爱一搞班级活动的老师,所以整本书中的第五章【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让我十分受用。受用的并不是陈老师组织活动的流程,因为毕竟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活动流程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陈老师总结的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组织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陈老师在书中列举了当下学校班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尤其是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自上而下,自说自话,所谓自上而下自说自话就是活动是官方的,并不是学生乐于参加的,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热情比较低。而流于形式内容肤浅这个问题让我立刻联想到每过同一个节日都搞同样的活动这个现象,例如母亲节就是捶背洗脚送礼物,国庆节就是画手抄报,学雷锋日就是在这一天做个公益劳动,读书活动就是写读后感,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同样的活动已经不再新鲜有趣,反而是一种任务和负担。所以我感觉活动的创新意识特别重要,就算是同一个活动,我们能不能换一个组织形式或者换一个展现形式?因此陈老师总结了要想有创新意识的16字诀窍: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让我收到了不少启发。

例如这个暑假的读书活动我带领着同学们去了新华书店,读书并不一定要在家里,学校里,书店也是个好地方,虽然我们不可能经常去,但这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但这扇窗户我并不只想让同学们站在窗口望一望,而是为以后通过这扇窗户走到外面去奠定一个基础。这也就是我将要谈得活动的意义。

陈老师书中提到我们不能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为了走形式作秀而搞活动,也不能活动是活动,学习是学习,活动一结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活动的结束才是教育的开始。这句话深深的触一动了我,因为之前我做的活动都没什么长期一性一,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可能学生会有收获,但是太少了。这次新华书店的购书活动仅仅是我本学期书之旅活动的开始,接下来的活动我都会围绕着读书看书展开,希望能通过这个学期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也就不失为本次活动的意义了。

在这本书中还有好多教育智慧,需要我们经常翻阅,才能逐渐吸收运用。

读后感《做最好的班主任》


读后感《做最好的班主任》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书《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完了李老师的书,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作为班主任,我们称职吗?心中的答案让自己感到羞愧。

李老师教会了我怎样爱学生。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深爱每一位学生吗?我会爱学生吗?我不否认,和我一样,每位班主任都很爱自己的学生,但至少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爱学生,或者说我们爱的方式不对。因为我们的这种爱不能被学生感受到,所以我们的爱就得不到学生的回应,我们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就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自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明白了,爱学生并不那么简单。

以前我总以为爱学生就是一心只为学生好,就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就是经常地嘘寒问暖,就是要坚决改掉他身上的毛病,就是即使是学生不领情也要不厌其烦的教育他,就是??现在看来我对学生的爱太狭隘了。爱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爱他,并感动于你的这份爱,你的爱才有价值。爱学生,就一定得尊重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走进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包容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理解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忍让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欣赏学生;爱学生,就一定得倾听学生;爱学生,还必须忍受有些学生对你的不爱。学会爱学生,这不仅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一种境界。我想,受李老师的启发,我也会慢慢学会怎样正确的爱学生的。

李老师最高明之处就在于:不用任何批评的言辞,却收到比批评更好的效果。就像这本书,李老师从头至尾没有对我们的同行有半个字2024的批评,更没有一句话的说教,但对我心灵的震撼却如此的强烈,我迫不急待、认真仔细地反省自己在工作中的种种错误,我为什么会如此自觉的反省自己呢?因为他详细书写了自己的做法,在我们认同了他的正确做法之后自然就能够反省自己的不足了。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则往往相反:总是一味的让学生认同我们的观点,总是简单的说教,一味的训斥,即便学生有了一定的改变,也是不得已的改变,也是为了变给我们看的,而不是一种心灵需求。

李老师的做法则是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从心理认同后自觉改变,这种看似不强求却比强求效果好得多。书中提到一个住校生因为不适应而向他请假,要求每周回一次家的事,智慧的李老师就处理得非常好,他正是用非批评的方式达到了比批评更好的效果。在平时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正面的引导,一味的强调学生诸多的不好不如让他认同怎样才是好。有了这种认同,孩子就有了自我反思的欲望和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行动了。这一点,我们真的应该向李老师学习,让我们的教育真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真诚铺设一条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这一点也是和李老师比起来我们所欠缺的。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想起了多年前我教的一个叫宋立星的学生,他对我就像黄雅鞠起初对李老师一样是充满了敌意的,而我恰恰没有铺设好这条心灵之路,最后我们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当时我想:我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我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当别人感觉不到你对他的好时,你的这种好还有任何意义吗?而往往这时你对他越好,效果就越坏。当年就因为我和这个孩子之间没有铺好这条心灵的路,所以我对他的教育可以说失败了。

李老师对待黄雅鞠这样棘手的学生却是是充满了智慧的,而我们则缺少了这种智慧。我始终记得李老师的这几句话:不能说一个学生被老师转化了,才能算是教育的成功,否则就失败。教育的成功也许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更是一种幸福。教育学生不能只看短期的效果,我们平时这则常常追求短时高效,这是一种不合实际的期盼。的确,正向李老师说的那样,教育应该不知不觉的,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中关于指导学生上网的那一段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网虫,他们对网络的痴迷已经达到了无法自制的地步了。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真的很头疼。所以对于学生上网我们是明令禁止的,然而这东西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不让学生上网不就是让学生拒绝进步吗?正象李老师说的那样:网络本身是中性的,它对人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全取决于上网者自身如何对待网络。它好比一把刀,在厨师手里它是用来切菜的,在歹徒手里它却可能被用来杀人,在绝望者的手里他还可以成为自杀的工具。这和刀本身没有关系,一切都是由用刀的人决定的。

网络对于我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工作方式,还是一种交往方式,或者说网络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亲近网络,了解网络,走进网络,科学的利用网络,而绝不是让学生与网络隔绝!老师的确应该指导学生科学上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它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好帮手。孩子们之所以沉迷于网络,主要原因在于孩子们对网络的初始认识是:它是玩具,不是工具。如果正确引导,认清网络积极的意义,那么孩子对网络越痴迷我们不是应该越高兴吗?老师首先要对网络有个科学合理的认识,然后才有资格指导学生上网,让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绊脚石。在这一点上,我以前的做法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李老师的书对我的触动实在是太大了,这几天我的耳边经常回响李老师的一些话: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永远不要对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的确不称职!但是很庆幸我及时看到了李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渐渐明白了怎样的班主任才是最好的班主任,怎样做才能成为最好的班主任!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暑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从这本书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做学生的朋友,走进孩子内心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我就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把平时不敢当面跟老师说的话通过写的形式告诉老师,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想法,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
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总之,看了这本书,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的关爱。

2024读书心得推荐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通用五篇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怎么才能防止将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24读书心得推荐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通用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一】

自从放假开始。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故事感人至深。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二是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三是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平等之心”和“责任之心”认识不够,特别是“拜小孩为老师”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和深沉的睿智。这“四心”给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创造性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基础是人性。教师要有个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与个性当然不等于创造性,但没有人性和个性,就绝对没有创造性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二】

这次假期中,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本书写得很实在,很接地气,没有高深华丽的文字,而是通过一个个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也使我感受到,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不但要读懂社会,而且要读懂教育,既要读懂学生,又要读懂自己。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向李镇西老师学习,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记写下来,传播出去。书看完了,掩卷深思的同时更过是感叹,我们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变革更加任重道远,希望我的教育工作在随笔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在攻克难题的艰辛中成长,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中成长。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三】

读完《做最好的班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要有无私的爱,这种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在我的书房里珍藏着一串串展翅欲飞的千纸鹤,这是毕业班的孩子们亲手折的,五彩缤纷,孩子们要用这千纸鹤寄托一份份感激之情,一片片深情祝福,凝望着毕业合影,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每当想起诗人巴尔蒙特的诗句: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我的心中总会涌动起无数感动,那是积极向上的生命姿态,更是乐观豁达的生命气度。我常常用阳光的心情工作,孩子是阳光的,生活是诗意的。我多么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获取真知、享受成功,他们从学校带走的不仅是真才实学,更多的是陪伴他们一生的人性的美德: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我祈望通过我的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自己的精神家园,师生结伴一同追求真知,感受欢乐和成功,让每一片绿叶受到阳光普照,让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或许这才是对师爱的真正诠释吧!

宋代哲学家张载云: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只有“立大志,立长志”才能拥有浩然正气,才能拥有完善的道德人格,才能在“立身于斯,成长于斯”的教育事业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创造教育的新天地。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四】

李镇西老师是学生信赖、家长信任、教师信服的班主任。20多年前创建“未来班”,今天身为校长兼班主任,李镇西以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让他的所有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他与他的学生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以及他的班级管理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李镇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素质教育,他的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真诚智慧的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处处体现出一个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敬之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深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之辛苦,之肩负的责任重大,而这本书也确实让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窍门,好让我的学生更优秀,我的教育工作更顺利。李老师的文字中没有娇柔做作,摆弄华丽的词句,用朴素的语言把自己的教女实际、教学实践作了详实的叙述,没有高深的理论包装,有的只是娓娓道来,我的感觉不是在读教育专著,而是读的是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生活的实际,仿佛他所做的一切也是我所经历的一样,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画面,一个个生动的校园场景,一堂堂朴实的课堂实录,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活在我的眼前,他所讲的教育理论是我所知道的,也是这些年来我作为教师反复学习的,但是李老师做的确实朴实而真诚。我想:朴实与真诚应该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吧。

从李老师朴实的叙述中有两件事最让我感动,第一,他发自肺腑的对学生的爱,他十几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全身心地对学生倾注他的爱心,他的热情,始终如一的保持着他的童心,并用这种童心感染着教育着他的学生,让他的理想主义教育保持着完美。这种爱心与童心正是当下许许多多的教育者的缺失,许许多多的教育者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的重复的工作中丢掉了爱心与童心,灵魂变得麻木,工作方式变得简单而粗暴。而李老师呢,他把工作看成了生活,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把教育现象当作自己的生命,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实践,用快乐的心态面对枯燥乏味的日常琐事,于是他就享受到了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只要我们也抱着这种心态,我想:我们也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枯燥、繁复的教育工作中注入我们的热血,我想我们的工作就会充满无限的激情与乐趣。这真是李老师说体现的,也应该我们说追求的目标。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篇五】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虽说按照学校要求去进行小组的建设,但也会有同学要求小组的成员的调换,这提醒了我一定要尽可能地去搞好小组的建设。

李老师的班级是一个民主的班级。大到班级干部,小到班级的规章,全部都是同学们一起提议、讨论、通过,整个过程包括内容的设定都是学生们真正做主。学生既表现为了班级的小主人,又可以在研讨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语言等能力。而且,班级规定一定设立,就是不容忤逆的,甚至李老师自己也不例外。班规规定,李老师对同学们发火,就要扫地一天。有一次李老师对一个男同学发火,第二天一早就来到教室,自觉地拿起扫除工具打扫卫生。学生们看见老师这么遵守规定,也都自觉地遵守了。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作为老师,同样也是身教重于言教。

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上,非常会巧借东风。在发现一个学生的缺点或优点,他会动用全班的舆论去影响那位学生。一位男同学经常会和同学打架,李老师就让全班同学都写作文:《我眼中的***》。他会把这些作文都给那个男同学看,他看了之后,心里很难受,有了想要改正的欲望,李老师就不断地帮助他改正。当这位同学有了改变后,李老师又让全班同学写作文:《***进步了》。再把同学们夸这个男同学的作文拿给他看,该同学受了很大的鼓舞,继续坚持改变。这种班里的舆论导向强过老师的'批评说教,人都是群体动物。学生也有自尊心,很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李老师这招很高明啊!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读他的书,使我寻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感,明白了要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更加明白了要努力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寒假,我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很感人。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在在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创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努力用学李老师的优秀经验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以后我收获颇多。知道做班主任是很难的,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更难。我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不错,它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做好班主任。这本书写得很实在,书本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书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获益不少。

工作已经xx年了,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也时常在想:我怎么做班主任?我怎么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我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而看完这本书,我切身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爱的重要性。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走进心灵的艺术》,短短的几节却使我心发颤,使我深受启发,我们对学生要做到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共同探索前进的求知道路上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耐心倾听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并通过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平时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化批评为表扬,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使他们在犯错误时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看了书以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写周记、找学生谈话等。我相信用我的善良、真诚、热情、平等、民主、幽默等人格魅力一定能影响学生的心灵。只要温暖学生的心灵,我们就能对其进行“抑其恶,扬其善”的正常引导。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评判与超越。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2014《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2014《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是学生信赖、家长信任、教师信服的班主任。20多年前创建未来班,今天身为校长兼班主任,李镇西以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让他的所有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他与他的学生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以及他的班级管理模式,演绎着教师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情怀,令人向往,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全方位阐释了李镇西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李镇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素质教育,他的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艺术,真诚智慧的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对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处处体现出一个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虔敬之心。

《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参评)作为一名班主任,深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之辛苦,之肩负的责任重大,而这本书也确实让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窍门,好让我的学生更优秀,我的教育工作更顺利。李老师的文字2024中没有娇柔做作,摆弄华丽的词句,用朴素的语言把自己的教女实际、教学实践作了详实的叙述,没有高深的理论包装,有的只是娓娓道来,我的感觉不是在读教育专著,而是读的是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生活的实际,仿佛他所做的一切也是我所经历的一样,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画面,一个个生动的校园场景,一堂堂朴实的课堂实录,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跃然纸上,活在我的眼前,他所讲的教育理论是我所知道的,也是这些年来我作为教师反复学习的,但是李老师做的确实朴实而真诚。我想:朴实与真诚应该是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吧。

《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参评)从李老师朴实的叙述中有两件事最让我感动,第一,他发自肺腑的对学生的爱,他十几年战斗在教育第一线,全身心地对学生倾注他的爱心,他的热情,始终如一的保持着他的童心,并用这种童心感染着教育着他的学生,让他的理想主义教育保持着完美。这种爱心与童心正是当下许许多多的教育者的缺失,许许多多的教育者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的重复的工作中丢掉了爱心与童心,灵魂变得麻木,工作方式变得简单而粗暴。而李老师呢,他把工作看成了生活,把学生当作了自己的孩子,把教育现象当作自己的生命,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实践,用快乐的心态面对枯燥乏味的日常琐事,于是他就享受到了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只要我们也抱着这种心态,我想:我们也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参评)在枯燥、繁复的教育工作中注入我们的热血,我想我们的工作就会充满无限的激情与乐趣。这真是李老师说体现的,也应该我们说追求的目标。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1

很荣幸能加入名班主任的行列,我倍加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当一本本书籍作为阅读教材发到我的手中时,我很兴奋,迫不及待的拿起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品读起来。第一次翻开它,很是激动,囫囵吞枣的粗略的看着,但慢慢地阅读我发现自己走进了李镇西的世界,如同学生一般融进了李镇西的班级,一次次的被感动,被激励,被启发。

教师陪着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起成长,和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因此,教育事业是永远年轻的事业,是幸福的。而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教师的责任更为直接、更为集中地体现在班主任身上,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既然做班主任是幸福的,为什么老师们都不愿意做呢?李镇西这样说到,是因为丧失了幸福感,产生了厌倦感。厌倦感从何而生呢?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我与李老师所说感同身受,听到的老师们的说法非常契合。现在的学生不行了生源不好,家庭教育跟不上啊等等,这是身边的老师和班主任们经常感慨的。特别是常常感叹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我也是这样想的。李老师说得对,其实是我们自己拒绝变化。这种拒绝是潜意识中的,如果没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甚至意识不到,更谈不上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按经验办事,是的,经验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经验有时恰恰是阻挡我们前进最大的障碍。我们的思想就限制于经验的圈子里,所以遇到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真心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确实,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的变化,无论我们对这个变化持何种态度,我们都改变不了社会的什么,可是我们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

那我们老师怎样才能做幸福的班主任呢?现在想想答案是多重的,而良好的心态则是第一位的。只有沉下心来读书,才能磨砺出良好的心态。于是,为了让自己也能成为幸福的班主任,我总在夜深人静时,独坐灯下,如饥如渴地研读教育书籍。当我捧读起《做最好的班主任》,得以与李镇西进行心灵的对话时,心灵有了一次从未有过的震撼: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这正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爱的含义。他那平凡而伟大的经历令人向往。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师爱多么沉甸甸而富有诗意的字眼!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字里行间的言语,李镇西老师行为的点滴,李镇西老师的言传身教,李镇西老师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足以让我这位年轻的班主任教师感动和愧疚、自责,如同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

每次读书中的那黑黑的铅字,我的内心便会触动于他与他学生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也许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他在给一个后进生写信的末尾写道:李老师今天很忙,本来想的是今天下午批改同学们的作文,但一听说你有进步我就高兴,就决定给你写信,及时鼓励你。虽然花了一个多小时,但如果你能够理解李老师,我就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字里行间,看到李老师的良苦用心,更清晰地看到,在他的努力下,学生真实地成长,慢慢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长此以往,良性循环,教育效果也越来越好。

他经常说,写信或者找学生聊天,不能等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才进行。教育不能太功利,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是的,我们希望的是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文凭,失去固有的个性和应该有的良好品德。李老师用真情实感践行着爱与责任的教育。

其次,《做最好的班主任》告诉我:班主任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爱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爱的方式。我们不能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能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正如李镇西所说: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所以让我们真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我想:以后生活中的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的确,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就是现在,每次交流的时候,他们学校的老师也是无拘无束的。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因此,他向我们推荐了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的书,作为徒弟们的必读书目,每周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沙龙,这两个人的教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教师,应该不仅仅是一名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生命将更加精彩!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们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直接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做到评判与超越。对我而言,要向他学习的是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说:当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自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班主任的称呼便丰富着我的教学生涯:一班之主,任重而道远。虽说风雨一肩挑,甘苦皆品尝,没有八小时以外,但我还是从辛苦中享受到了幸福,因为学生前行的路上有我。

最后,引用这本书序中的一段话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但教育更需要智慧,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教师只要都能够自省自检,把准方向、恒心努力,必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充满阳光。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2

病了一场,所以今年我的假期格外长,也许是太久没见到同事和同学们了吧,我对如此辛苦的教育事业有了一丝想念,对从不让我享受安静的孩子们也有了一丝想念。2月11日返校日,让我心生感慨:还是咱的学生最真实、最可爱,也最值得我们爱。不用说初见时的惊呼,也不说脸上那灿烂的笑,且来听几句实话吧:我班的胡忆安与我同住一栋楼,春节时跑去我家给我拜年,因为很久没见了,我问她我有没有什么变化,她看了看我,认真地说了俩字:老了!返校那天,我又逗她:今天老师和那天一样老吗?她抬头看了看,毫不犹豫地点头,一个字:嗯!尽管我想听她说我比那天好看点,但这就是孩子的真实。相比之下,大人的世界总是要莫名地多那么一点儿虚伪。一位孩子的奶奶在接孩子时问我:尚老师,这回你的学习都完事啦?听起来语气很是关心,但着实让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说实话,不如不问。想想咱的职业多好,孩子美也罢,丑也罢,灵也罢,拙也罢,毕竟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他们的真实。这种真实,真的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们哪,你们是如此真实可爱,可是,我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们?此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适时地走入了我的视线,更走入了我的心灵。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像是在网上看连续剧一样,不知不觉已经看了几个钟头。李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让我折服,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让我感动。做一名教师真好!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地之灵气,远离尘世的喧嚣浮躁,读懂学生,读懂自己,生命何尝不是一种精彩?

李老师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道学生的心,所以他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我们常说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生的眼光、学生的情感与日渐成熟甚至在学生眼里已经老了的我们,真的越来越远。记得去年的教师节,才刚刚入学几日的孩子们兴冲冲地拿着一枝枝鲜花送给我们,不知道大家是怎样处理这些鲜花的。我是当时收下,为了表示我的重视,还让它们在我的讲台上盛开了一整天。那天是周五,我怕花枯萎,又不想往家拿,所以在放学前,自作聪明地把一枝枝鲜花当奖品,送给了这一天我认为表现最好那些同学。拿到鲜花的孩子坐得更直了,我的心里更美了。可是这其中的一个送花的男孩,当着我的面没怎么样,在妈妈接他回家的车上却哭得稀里哗啦、悲悲切切。第二天是周六,我听说这件事后先是一愣,然后简单猜测:一定是没得到老师给的鲜花才哭的。周六、周日这两天,我几次想起这件事,越想越觉得没那么简单:如果我是那个孩子,饱含心意的礼物,被老师一转手就送给别人了,我会觉得老师没有珍惜我的感情,一定是这个原因。所以下一周开学一见面,我马上和那个男孩道歉:老师很珍惜你送的鲜花,你的心意我收下了,那枝花对于我来说很宝贵,为了奖励表现好的同学,我就把宝贵的鲜花送给他了,但是你的心意已经留在老师的心里了,你能理解吗?看到男孩认真地点头说理解,我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想起王秀莲校长带领大家学习的时候说过:谁把小孩当小孩,他比小孩更小孩。说得多有道理!孩子的世界五彩缤纷,却又简单明了。也许我们看起来不可饶恕的错,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其实没什么,只是年龄小,自控力差而已。也许我们大人都理解的一种说法,在孩子的心里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3

鼠年新春本应是举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好时节,然病毒肆虐,疫情严峻,无奈之下只好在家隔离足不出户。陪伴家人之余,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收获颇多,感悟也颇多。本人从教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多年,深感班主任工作不好做,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繁琐,有时候很迷惘,甚至有一种心烦不想干的挫折感。今天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天下事,无心,事小则亦难;有心,事大则亦易。对于李老师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他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模式,让我迷惘的班主任工作渐渐清晰,也让我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魅力。

一、大爱无声情之至

班主任一没权二没钱却干着最杂、最累的活儿,关键还责任重大,很多班主任常有此感,并为此而感到疲惫心累,甚至有一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敷衍心理,而李镇西老师当班主任却做得得心应手,幸福满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李老师做的非常好。

01、以爱心为本。

李老师的书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博大的爱心,这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孟子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事实上前者很容易做到,后者却很难做到,但李镇西老师却在平凡的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了这一点,令人敬佩。在《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学生,其实有一个很简洁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依恋学生?或者说我是不是常常在周末或节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学生?千万别小看这种思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坦白说当班主任多年我有时觉得自己也爱过学生啊,但很少有李老师所说的这种依恋之情。相反我和学生一样,也盼望着周末或节假日的到来,因为这样我就不用管这些熊孩子了,也不用做一些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了,甚至有一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的轻松愉悦。现在才明白一个班主任能把自己对学生的爱内化成为一种依恋,这是一种多么深的情感啊!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有这种依恋之情的话,那他肯定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他对孩子的教育肯定有质的改变。当我们以这样一种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时,那么他们犯下的错误都已不值得去计较,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能让我们感到骄傲,所谓的优生差生也都能一视同仁,再多的辛苦与付出都变得甘之如饴。

02、以耐心陪伴。

班主任其实非常忙,上课,改作业,管理班级、寝室,尤其是要抓好班级中的成绩,往往就让人变得不再心平气和,甚至心烦意乱。于是这个时候班主任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不然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看到李老师对孩子们的真诚与耐心,让我折服了。在《凌飞:从颓唐走向优秀》这个例子中,我看到的是李老师对凌飞的耐心等待以及不放弃,帮这个刚进高一时不怎么优秀,相反还有些消极颓废的学生最终走向了优秀。这中间的过程是漫长的,甚至还让人感到失望过,但李老师一直都没有放弃,而是怀着耐心与执着跟他谈心,给他机会,为他写日记,和他书信交流……直到他走向优秀。其实班上的很多学生也是一样,要转化他们绝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星期就能成功的,有的甚至要一个月一学期一年,我们老师尤其是我们班主任只有本着耐心与执着,才能春风化雨点石成金。

03、以童心相处。

李老师在书中说到:“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语)……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具有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儿童般的纯真。”这绝不是让我们变得傻一点或者说去讨好孩子,而是希望以此来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和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避免我们以大人的高度和角度以及大人的思维定势去生硬地教育孩子们。其实,因为这种生硬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感,生疏感。而这种距离感、生疏感的本质是孩子们不喜欢你,不信任你,这对于教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童心能让老师与孩子们“心有灵犀一点通”,能让老师与孩子们化“敌”为友。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怀着一颗童心和孩子们和谐相处!

二、管理有道显成效

班级管理可以说是班主任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容易激化矛盾的一个方面。大到学生打架了,生病了,小到学生想排位,或者某个学生不想打扫卫生了等等,每一样班主任都得操心,处理不好,容易让学生有意见。那么,如何管理好班级呢?李老师用三个词生动诠释了这一点,那就是科学、民主、尊重。

首先班级管理得科学。班级管理制度及规定首先得科学合理。有的班主任想抓严抓紧以便出成绩,在班级的制度及规定上要求过于苛刻,甚至不科学不合理。这样在操作上很容易落实不到位甚至无法落实,也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和厌恶。李老师告诉我们最好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严肃活泼,张弛有度。

其次班级管理得民主。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国家或集体,小到一个单位甚至一个班级,搞“一言堂”是行不通的。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更是学生的班级,在班级的管理上应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发言权,很多的规定要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一点李老师和魏书生老师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魏老师在管理班级时有很多规定都是让孩子们讨论了之后来制定,然后魏老师审阅,尽量让这些制度与规定,既科学合理又能让孩子们接受,并由孩子们去监督落实情况并负责记录,效果反而很好,这一点值得我们很多班主任借鉴。

最后班级管理要尊重学生。我们每个班主任都希望学生尊重自己,其实每个学生何尝不希望班主任尊重他呢?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内心深处被认可、被尊重的渴望很强烈,如果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地尊重他,关爱他,那么他对班主任也是非常尊重的,甚至让你感动。在这一点上,李老师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三、寻梦之路遍地花

有人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人说面向太阳就会有希望。

也有人说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

《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在疫情期间学会很多,作为一名班主任,此刻我深深地明白,只有爱教育,爱学生,爱班主任工作,才会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朵“最美的花”去关爱她,尊重她,理解她,欣赏她,为她的退步而惋惜,为她的进步而高兴,才会让孩子们成为幸福的孩子们,让自己成为幸福的班主任!(喻慧颖)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4

前段时间,我有幸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觉得心中涌动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愫,越读我的心越是无法平静:上班这么多年,也没当过班主任,现在才为自己有不愿当班主任的这种想法感到无比惭愧!当然,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的最大震撼就是本书的核心……师爱。作者以他的关爱、民主和尊重,让他的学生都感觉到度过了最幸福的一段学习时光,正是他,从一个更高的层次诠释了“师的含义。

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本书我扪心自问:我深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正是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记得斯霞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作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说教育是爱的事业。这不仅是博大深沉的爱,而且一种充满智慧的爱。踏上讲台13年,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的感觉就像一直徜徉在爱的海洋,常常陶醉得不知身在何处。特别是今年暑假,县直中小学举行年轻教师招考活动,我有幸考到实验小学,执教六年级语文。我深深地知道:来到一个崭新的教育阵地,肩负重任,直面压力,过去的荣誉只是鼓励和鞭策,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在我的面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更坚定了我对师爱的信念。我认为:让语文教学成为爱的教育,这是我最快赢得学生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体验到教学快乐的最佳捷径。

(1)关爱学生,需要调动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要求高,难伺候。如果哪个老师还那么古板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早就不买帐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学习李老师的优秀做法,积极开发学生潜力,周一到周五开设“课前五分钟”,内容有古诗背诵、名人名言、成语介绍和才艺展示等;除了平日的作文训练,我让学生写循环日记,已经写了三大本了;为了增加学生阅读量,我抽出两节课,一节读课外书,一节汇报读书心得;最近进入复习阶段,我尝试让学生讲题、讲自读文章,有时还男女生对抗赛,输的一方选代表出节目,复习虽累六三班却其乐融融!

(2)关爱学生,需要放下老师的架子。

李镇西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要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老师在处理学生犯错误时,常常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换位思考。以“爱自己孩子”的最高境界,走进学生的心田,不以老师的姿态高高在上,渐渐就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我知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去帮助他们;当他们有了烦恼时,能用心灵去倾听。于是我经常和学生谈心,有时给他们写信,还和他们打乒乓球,和小网迷在网上聊天探讨问题……慢慢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爱又是相互作用的,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对老师倾诉烦恼。

(3)关爱学生,需要批评的艺术。

批评也是一种关心、爱护学生的教育手段。作为老师,经常要面对做错事的学生,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这样,未必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李老师说得多好啊,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感情的堆砌,而是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性格各异的人,我们就不能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予慰藉或激励,不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聪明但调皮的李世鑫上课说话了,我及时抛给他一个问题让他回答,他马上能心领神会我的批评;内向又贪玩的吕强没完成作业,我给他写一封小信,看到我的良苦用心他会及时补上作业还给我回信;基础特别差的李新涛呢,我经常在一切能表扬和鼓励的时候提到他,慢慢也等到他的进步了……

(4)关爱学生,需要公平的对待学生。

一个班级总会有优等生,当然也会有后进生。对于优等生我们往往都是宠爱有佳,而对后进生却缺少关注。其实,后进生才是班级的弱势群体,他们得不到肯定就不能很好的树立自信,时间长了思想上容易偏激、产生自卑的心理、更容易心理扭曲,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应该给予后进生更真诚的爱,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不以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重视、获得幸福感。后进生的转化才是班级管理的重点,也是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去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另外,这本书中最使我感动和反思的是第六辑:《在写作中成长》。李老师教给我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想想自己教学多年,除了有几张级别不等的荣誉证书和十几篇或发表或没有发表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外,还为自己留下了什么?课堂上真正闪烁着灵感火花的精彩片断写下来了吗?和学生间发生的曾经感动着自己、感动学生的事情记下来了吗?其实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都有很多值得记忆,值得研究的东西。他的价值胜过任何荣誉称号,胜过任何的赞誉。他是一种可以使人丰富和充实的东西,是一个做教师的一生的财富。

现在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才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愉悦,感到一种久违了的充实。我现在才顿悟可能就只有文字才可以帮助自己记录下和学生曾经走过的日子,曾经的感动,曾经的精彩和心灵的触动。在静静的夜晚,听着敲击键盘的声音,一颗激动的心在跳跃,思想的火花在不断闪现,这真是种享受。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我要用一颗善良的爱心,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孩子,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快乐,用爱伴着孩子们的成长。虽然现在我不是班主任,但我已经有了担当班主任的信心,有了李老师的人生引导,我前进路上如同有一盏明灯照耀。

做最好的班主任,我时刻准备着!(刘先芹)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篇5

常听到有的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而班主任是最能和学生心心相印,最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魅力。当下课了,我坐在讲台边休息时,总会有孩子围过来说:老师,要不要我去办公室给您端水喝?老师,我给您送本子吧,您休息!看到孩子们真诚的笑脸,关切的眼神,我倦意顿消了。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老师的幸福源于何处?书中写了很多: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可是,在这众多答案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生爱戴,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服务对象是学生,课上课下围绕的都是学生,我想,一位教师如果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他一定倾尽所有力量去爱学生,那么他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爱学生——对孩子们的依恋之情

我们听说过很多感人的故事:某位老师重病在身,依旧坚持给学生上课;某位老师十年如一日资助着贫困学生;甚至,在地震中舍弃自己生命给学生生存希望的伟大老师。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但是,如果,老师不生病、不捐助、不舍生救学生就不是爱学生了吗?相反,常态下的老师应该更爱学生,而最好的表现则是,对孩子们存有依恋之情。想和学生在一起,想和学生沟通,不怕学生出现问题,甚至会在周末、假期想念自己的学生,这就是对学生的依恋,正是这种依恋让一位老师可以无怨无悔投身教育事业,真正做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走适合他们自己的路,成就他们的未来!

爱学生——给后进生的无私关怀

学习好的学生、表现优异的学生向来是老师青睐的对象,但是,一位好老师关注的不应该是仅仅是优异的学生,更应该是后进生,我特别欣赏一句话,天下没有差学生,只是方法不对,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后进生特点对他们进行特殊的辅导,给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给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的关怀,我相信,在老师的无私关怀下,后进生一定会变成前进生。

爱学生——修孩子们的沟通之桥

和学生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常常听见学生们抱怨:物理老师从来都不听学生的建议;数学老师从来不问我们是否能够接受。这些怨言慢慢积累,渐渐就疏远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老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修筑起与学生的沟通之桥,老师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真正走进学生心中!

教师在孩子成长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要用心做好教育工作,做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一路向前!

读《努力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读《努力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周良中心小学 高红连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好老师的难处:不仅要完成工作中的教学任务,还要与学生沟通,与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而入职两年的时间里,还不是班主任的我,也看到了班主任的无比辛苦,班主任就像是一个家庭的大家长,为班里的孩子操碎了心,不仅要督促学生们的学习,还要妥善处理学生们生活中的困难。

进入暑假,我在思考,是不是经过了两年的沉淀,我能够步履轻盈地走上班主任的岗位?答案是否定的。还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搜索教学方法时,一个博主名为“三年的缘”的博客映入我的眼帘,里面的博客关于学生学习、学校生活、家校联系的内容记录得非常详细,博主还详细地回答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浅出地给出解决办法,受到诸多老师和家长的夸赞。由此,我深深地被她吸引,她就是全国模范教师—于洁。于洁老师有一本著作《努力做最好的班主任》,怀着崇拜的心情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也许这是我对自己的班主任职业生涯做的最好的未雨绸缪。于洁老师在书中阐明了教育的目的:渡人渡己。书中的每一个用爱心与学生相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事例都让人感动得流泪,即使是素未蒙面的学生,她都能用优美的文字、真挚的话语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

最喜欢于老师说的这句话:“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教师应以燃灯者的姿态,用心灵的仁爱之光、尊重之光、平等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路途。的确,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用真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信任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赢得了学生的心,教育才会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于洁老师在书中概括了优秀的老师应该做的事:教学生审美、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学习;亦师亦友、渡人渡己。我想,这简单的二十几字,可能需要我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去磨练多年才能体会到它的真谛。感谢于洁老师为我们年轻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不会在纷繁的工作中迷失自己,让我们少走弯路,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去工作、生活。

于老师对年轻教师说的话感染着我,愿与更多教育同仁共勉: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次鼓励一次批评,不可能马上就改变一个学生长久以来的问题,你要有持续的耐心。你如果爱这个职业,那么不要害怕眼前的困难,办法一定比困难多,只要你一直在实践中想办法;如果你不爱这个职业,那么还是去干别的工作吧,因为教师这个工作很特殊,你若不爱,会误人子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追寻班主任的幸福感


追寻班主任的幸福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闲暇之余,我有幸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刚开始是强迫自己挤时间读,但是,读着读着一种感觉在悄然而生,被迫变成了主动;不耐烦变成了心潮澎湃,我深深的被李老师的才华和他的师爱所折服。他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真正的还学生民主,他的学生才是幸福的,快乐的,他向我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师爱".

从上班的那一天起,我的原则就是用"师爱"去感化学生,让他们自己体会到老师是爱他们的,进而好好学习,好好生活,所以,我一直感觉自己是"爱"学生的。当读了这本书后,我在深深的思索:我是真正的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对学生的"爱"是平等的吗?现在,我无法从内心深处给以肯定的回答。正是李老师让我对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记得有一次下课,当我正要走出教室时,我们班一个很乖巧、学习也很好的女生泪眼汪汪的对我说:"老师,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问她:"怎么了。"她的回答令我很惊讶——"我觉得你很烦我".我一愣,说道:"你平时表现这么好,我怎么可能烦你呢,我很喜欢你呀。"她破涕为笑道:"老师,我不烦了,我现在很高兴".但是我的心却很沉重,我明明是爱她的,可是怎么会出现这种结果?这是一个班主任的严重失职。后来,我和她交流,她说她感觉我不太重视她,太重视比她学习好的,上课提问她的次数也很少。我这才发现原来我的"师爱"这么的不平等。

一个学生平时不写作业,上课不听讲,被逼的紧了,他就抄抄作业完事,我和他的父母交流过,但是无济于事。当他又一次抄作业时,我在班上狠狠的批评了他,不留一点情面,结果他比我更"厉害",当着我的面扬长而去。我不解,我这样做是对他好,为什么他不买帐?为什么理解不到我的苦心?现在我明白了,爱的基础是"尊重",尤其是大一点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牢笼,而是尊重和平等交流下的制约。

通过李老师对"师爱"的诠释和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往事,我明白了真正的"师爱"是关爱、民主和尊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和学生做朋友。放下老师的架子,俯下身去,和学生民主、平等的交流,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共同探讨班级建设中的各项问题,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本教育为依托,课堂上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他们畅所欲言,尊重他们的交流,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把爱和公平撒向每一个学生。不但要关注学习好的、听话的学生,更要给那些中等生和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和"爱",帮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不以分数论英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获得重视、获得成就感。

四、讲究批评的艺术。当学生犯错时,在尊重他的基础上,给予慰藉或激励,然后分析他的行为,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当的地方。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教训,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孜孜不倦的争取进步,愿我的"师爱"能给每一个孩子温暖,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小学时光,这样,我才会有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1000字


做最幸福的班主任,是一种坦然清净的心态,也是一种热忱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抱负的谋求;是浅近的细节,也是灿烂的人生!

------题记

很早以前就开始拜读李镇西老师的书,常常为他的一些独具匠心的教育案例及一些绝妙的教育艺术所打动,并因此喜欢并敬佩着李老师,也曾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或多或少模仿、学习李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行为,小试牛刀竟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惊喜,甚至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例如通过书信、qq等方式跟学生进行交流,解决一些沟通问题;又如: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的“特别礼物”,促进学生的养成;创意编写“班务记载本”,留下成长的足迹 ……今日读完《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对做好一名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更对李老师工作着、幸福着的班主任生活有了某种向往。无论是育人理念,还是育人艺术,读李老师的书,让我感觉做班主任是最幸福的,这种幸福是坦然清静中的满怀热忱,这种幸福是一种简单朴实中的执着追求!这种幸福是来自骨子里对工作的热爱及享受!这种幸福感深深地,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以至幸福着我……

大爱无声情之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条线”,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班主任工作是最辛苦的。李镇西老师这班主任却做得风生水起,以至他为了做班主任放弃局里的轻松工作,放弃坐校长的交椅,大家不理解,我也不理解!“我只是喜欢做班主任!”李老师一语破天机:“只有做班主任才能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原来“爱学生”才是他“班主任情结”的真正缘由啊!然而,爱学生未必就会是成为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会正确的去爱学生才是至关重要的。

爱学生,不单单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这样的爱是一种无声的大爱, 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泛爱”。这样用心去爱学生,怎么不会“情之所至,生之所达”呢?大爱无声,让我们能充分享受到融入学生的快乐;大爱无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从事教育劳动的幸福!

教生有道智慧行

教育的成功要有成功的教育。班级管理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既能遵循规律又能讲究技巧,在于我们的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也就是说,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更要有教育工作者的胆略、勇气和智慧。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富有深情的一眼;看似不着边际的问寒问暖;讲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的榜样力量;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一个亲切的微笑……都是我向学生传情达意的手段,而关注孩子们每一个成长的细节:孩子们有什么样的习惯,他们中流行什么游戏,学生之间玩耍时常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用心去发现,即时去抓住,适时去引导的教育契机。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的素质和能力”,在永无止境的漫长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智慧。

寻梦之途遍地花

“他们说面向太阳就会是希望

他们说勇敢成长就是种锋芒

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

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

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班主任工作寻梦之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爱孩子,我爱教育,我爱班主任工作,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美的花”将是我班主任工作的毕生追求与梦想,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领会李镇西的思想精髓,把班主任工作做新、做细、做实。要像李老师那样敢于实践,乐于总结,把教育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做个最幸福的班主任!

喜欢《读书心得收藏:《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范文汇编五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做最好班主任》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