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范文 > 地图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范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范文

发布时间:2022-02-25 来源:互联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两篇(精选范文)。

常言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书,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通常会有一个写作文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如何才能将读后感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两篇(精选范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大全1000字1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遇见,不同的时期,突发的事情,转角遇见的人,都在不断的改变着我的选择。对于当时还沉浸在言情玄幻里的我,购物车里是不会出现这么现实主义题材的书,然而通过同事谭卫星师傅的推荐,让我萌生了想去了解他那份乐观人生背后的故事。

翻开这部书,让我全景式的看到,那个年代的生活状况和带给人们的影响。我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灰色幕布,主人公们展现着自己不一样的生命,劳动和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和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现了普通人在那段历史里走过的道路。

纯真的校园,复杂的阶层,市井的生活,反思看过这些风景后的五味杂陈,为资质尚好的孙少平被贫穷束缚一生而可惜,为他和田晓霞跨越阶层的至圣爱情而惋惜,为在命运里挣扎地筋疲力尽后的田润叶依旧选择善良而怜惜,为孙少安在经历万难初尝成功滋味时面对妻子秀莲离世而感到痛惜。可是我们依旧在他们苦难中看到克服困难的美好心灵和坚韧的奋斗精神。也许这就是这部作品之所以经典的原因。

谭师傅说,路遥的这部作品在他的生命中产生巨大的意义,作为家中上面有两个姐姐的弟弟,相对优渥的家境,聪明好学的他自然是全家人的宠爱。然而,8岁查出先天性肾炎,本该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基本在医院里度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能的康复,刻苦的他也成功的考入技校,获得不错的工作。有着文艺青年的热血,本想着为了更好的生活,成就事业的他,在30岁的时候又被查出身患糖尿病,打乱了他所有对未来的计划。在难以面对中挣扎,在无所适从的时候遇到了这部小说,他感受到了共鸣的力量,后来也成了他和他夫人之间的爱情信物。在长达20多年,与病痛较量的同时,他努力的扮演了家里顶梁的好丈夫,为子女长远打算的好父亲,为病榻前尽孝父母的好儿子的角色。从梦想挥斥方遒的激情,到为生活琐碎清理粪便的沧桑,他从来没有放弃他的自律,也没有放弃他爱好的乒乓球,积极的面对突发的状况,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生活上,也在逐步获得生命的馈赠和人生的硕果。是的,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就像他感知小说中人物一样,现在也在努力中期待,在患得患失中满足。他曾说过:“如果没有病痛,也许不是今天的性格,夜深人静面对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痛苦,醒来的每一天都觉得是奇迹,我对生活充满着感恩。”

我相信这些话的真实,所以格外感触,这些是他经受苦难折磨后的豁达,他的生活也力证《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鲜活,不是虚拟中的英雄,是平凡中的伟大。面对种种求而不得,也许平凡就是唯一的答案。所以,不要去回避,坦然面对,珍惜当下,努力做好自己,才是人生不悔的选择。(曹丽)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大全1000字2

初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其实只能说初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小学,在表姐的书柜中看到的,里面好像还有插图,随便翻了几页,听说写的是黄土高原的事情,莫名有些亲切,但又不知道小说写了些什么;第二次是初中的时候看到一本《青年必读书目》,里面也推荐了《平凡的世界》,看了故事梗概和片段摘录,这部作品就深深吸引了我;第三次是在上高中的时候,有时会听广播,西安综艺广播播放了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由李野默老师播讲的《平凡的世界》,中午放学回家会听,每天中午只播一段,总让人意犹未尽;在延安读书的时候,有了很多便利条件,可以在图书馆借阅观看,学校也有路遥文学馆,可以了解一些有关路遥文学创作的故事,作者路遥就长眠在学校的文汇山上,文学院的学生时常去祭扫。

其实并没有完完整整地读过小说,只是将李野默老师播讲的《平凡的世界》音频听了两遍,每一遍都有着不同的感慨和想法,大学的时候写了两篇读后感大全,而今却忘得差不多了。期间也观看了一些有关路遥和《平凡的世界》的作品,对作者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有时也与同学好友郭然然讨论一些对作品的认识。20xx年春节假期由于疫情在家的时候又听了一遍小说。

小说描绘的地方就是我生活的地方,小说中黄原、原西、铜城这些地方,我自然想到在延安、延安(榆林)的某个县、铜川,而这些地方我异常熟悉,出生、生活、学习、工作,这片土地已经在我的基因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小时候在老家米脂生活了4年多,村子在杨家沟镇政府以东3公里处,一条小河穿村自东向西流过,一遇暴雨,小河就卷携着泥沙和上游的一些农作物呼啸而过,原本清澈的小河顿时就仿佛变成了一条缩小版的无定河。在这里读了一段时间的学前班,记得教室就在一楼右手边尽处。

为了给我更好的教育环境,我的小学从村小学到乡中心小学再到县小学。在乡上读小学的时候需要勤工俭学,我们挖过中药、装过林场育苗袋,当时记得装一个是9厘钱。乡下的住宿生还要给学校灶上交玉米糁。后来给一些城里同学讲这些事,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怎么感觉像是很久以前的学生生活。

这几年最让人心疼的是大伯父,弟弟、媳妇、儿子相继离开了他,这对于一个年近80岁的老人是怎样的打击,身体更加佝偻,步履更加蹒跚,小说中这句“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的活。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个时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像往日一样,正常的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作是人的正常情感······”正是很好的劝解。

1985年8月,路遥兼任铜川矿务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来到铜川矿务局体验生活并进行创作,在鸭口矿期间,他深入调研访问,多次深入井下现场,深刻体验煤矿生活,当小说写到第三部,涉及到煤矿章节时,路遥又来到鸭口煤矿采煤四区体验生活。一定程度上鸭口煤矿就是小说大牙湾煤矿的原型。工作的5年多来走遍了铜川的38个乡镇(街道),20xx年5月下乡时刚好路过鸭口煤矿,当时矿井已关停,在矿部职工食堂吃了午饭,本想参观一下路遥文化展馆,可惜当时没有开门。

原焦坪煤矿家属区的房子,裸露的红砖已然风化,一栋写着“职工之家”的四层建筑已破败不堪,仿佛诉说着数十年前的辉煌和数十年的沧桑。一位仍居住在此处的江苏籍退休矿工说自己来到这里很多年了,舍不得,可老伙计越来越少了。有时在想孙少平在矿上住的窑洞是否也是这个样子,如果孙少平也退休了又是怎样的情景。

读到“但是,徐国强老汉自有他的难言之苦。女儿和女婿经常不在家,晓霞和润叶一个星期也只回来一两次,平时家里一整天就他一个人闲呆着,活得实在寂寞。······眼下,他实在感到寂寞难忍时,就只能到几尺宽的阳台上去,如同站在悬崖上一般,紧张得两只手紧紧抓着栏杆,茫然地望着街上的行人。他每次都要目送着黄原去省城的飞机消失在遥远的空中——这算一天中最有兴趣的一个瞬间。······他唯一的伙伴就是那只老黑猫。”“徐国强只能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他现在最大的安慰就是这只忠实的老黑猫,一直形影不离地陪伴着他。”人们羡慕徐国强是个幸福的老汉,可徐国强自己却觉得很寂寞,这个时候不得不让人思考长辈的养老问题,我们不能只是让他们穿好吃好,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有人说这部小说过度强调了苦难,而我觉得小说把苦难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使小说变得充满温暖而又积极励志,孙氏兄弟的苦难奋斗、田家姐妹的爱情、孙家兄妹与金家兄妹的友情,一段段故事、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听读作品总能感觉自己身临其境,与剧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20xx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上映,将这部作品再一次投入到大众的视野,人们总是对好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期许甚高,不免有一些不满和遗憾。

虽然小说描写是1975年-1985年间的事情,但小说始终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不断奋进,描绘的这片土地依然焕发着勃勃生命力,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依然奋斗着,还有无数个像孙玉厚老汉这样淳朴勤劳的庄稼人、无数个像孙少安敢闯敢干的创业者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着。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1000字延伸阅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范文)


在每一个平凡的世界中,都有着无数平凡的人,而在这些平凡的人中,却注定有人会创造不平凡的人生,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体现着他们的不平凡。路遥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累赘的语言,用质朴的情感营造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场面,讲诉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时代故事。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这部作品以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前进的道路,从贫穷又落后的家庭中脱离出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原先不可想象的人生故事。更是深刻描绘了底层人民在面对困难生活所具有的不屈不饶的坚强主义精神和敢于在原来循环式的悲剧中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迎接新的挑战。

《平凡的世界》中对于男性的描写相较于来说是比较多的,除去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还有金波、田润生、金福堂等个性鲜明、跃然纸上的角色,不过虽是如此,田晓霞、田润叶、贺秀莲等女性角色却也让我们记忆深刻。

从人物性格角度来看——孙少安,一个地道的农村青年,是个前半生悲剧满满后半生试图改变自身命运的人物。身为家中长子,他不得不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担,为父母和自己的姊妹着想,放弃学业,放弃与自身差距较大的田润叶的感情,与和自家情况相补的山西女人贺秀莲结婚,共同过着贫穷的光景。尽管后来摆脱家庭的负担,兴办起了砖厂,却在初尝成功滋味的同时体会到了丧妻之痛;而孙少平却与他的刚刚恰好相反,他深知学习和读书的快乐和好处,了解到只有心中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在开始的求学之路上也算是颇有收获,可是生活却经常给他以沉重打击,让他不得不去面对现实。尽管之后有不少贵人相助,且在现实的打击中仍然保持着高昂的头颅,心中充满着不竭和向上的精神,在生活的考验中扩大了视野,增长了阅历,却也是在摆脱悲剧命运的道路上坎坎坷坷,不得而终……

从故事背景来看——人物的故事和历程总是时代的产物,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生活的不易让他们不敢轻易去考虑其他超出他们头脑范围的事情,更别说去付诸于行动了,因为生活的光景远比于这些对他们来说不切实际的东西重要的多,所以这些角色的行为才在这个平凡的地方掀起啦一阵不平凡的浪潮。

每一个平凡的世界,都需要平凡的人去挥洒属于他们的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给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时代生活,给予了我们深刻的阅读感受,让我们可以以小窥大,在自己所处的平凡世界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致教师》读后感1000字两篇(精选范文)


《致教师》读后感大全1000字1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寒假,我拜读了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从先生那时而优美如诗,时而质朴无华的语言中,我获益良多,掩卷亦思索良久。书中一封封寄到朱先生手中的信,信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疑惑和困扰,关于理想,关于职业,关于生活,等等。那些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困惑让我仿佛看到了初踏入教育领域时的自己。而朱先生的解答,则让我醍醐灌顶。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四辑,分别是:第一辑·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第二辑·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第三辑·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第四辑·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囊括了从职业选择到人生境界提升的种种。朱先生着眼于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工作中的困惑,关注教师的状态和成长,给了广大教师同行许多十分诚恳的建议。

谈及教师,人们脑海中总会浮出这样的印象:工作稳定,待遇高,假期多,诸如此类。社会贴在教师这个群体的标签要么闪耀着神圣的光辉,如蜡烛、春蚕、人类灵魂工程师等等,要么充斥着偏见和负面情绪。然而朱先生在《致教师》的前言部分就大胆颠覆了这些一直以来对教师的固化比喻,显然更加公正而人性化。书中如是写到:教师就是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赖的生命,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归结为神圣,会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容易导致神化和苛求,动摇了扎根于现实的坚实基础。读完这句话,我的内心为之一震,随之充满了被人理解的美好与认同感,仿佛套在身上的镣铐被解开,迎来了暌违已久的自由。而如何获得完整而幸福的人生,则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朱先生推广新实验教育的落脚点,即工作上从优秀到卓越,生活上幸福而完整。教师如何享受职业生涯带给我们的幸福感觉?左拉说:“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拉美特利说:“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心的人更加幸福。”历史名人对幸福的解读很多,总而言之:幸福应该是在创造中的,幸福应该是在服务中的,幸福应该是在研究中的,幸福应该是与别人分享中的。同理,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创造、服务、研究和与人分享。那么如何做到创造、服务、研究和与人分享?朱永新老师告诉我们:与学生一起成长,终身学习,努力成为有特点、有个性的教师。不必超越学生,但必须努力做一名让学生崇敬的人。唯有成长,才有幸福。

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从小接触网络世界的孩子们。在信息爆炸的社会语境下,单纯依靠以前的知识和方法是无法教育好孩子们的,所有的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摸索出更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所以以朱永新先生为首的新教育共同体提炼出了“三专模式”,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只有坚持不懈地做好“三专”,广大新教师才可以切实提高自身的修养,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让自己心安,让学校骄傲的教师,才能不负“我是教师”这个称号。

朱先生的思想和主张之所以能够触动广大教师的心灵,让人读后心有戚戚,我认为他描绘了教师最理想的状态,即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在他的笔下,教师职业幸福感和生活幸福感交相辉映,互为滋补。在朱先生的启迪下,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也更加浓厚,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会更加执着上下求索。为了幸福,我乐于做一名教师,而作为教师,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幸福的缘由。我愿心怀理想,向着明亮那方,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致教师》读后感大全1000字2

最近,我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这是一本有关教师心灵成长的书籍,整本书没有深奥抽象的教育名词术语,也没有枯燥乏味的教育理论说教,读这本书就像在听美妙的故事,也像一位长辈在跟我们面对面谈心。细细品读,又总能获得许多教育的启迪和诗意的享受。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读书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质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道理,而在生活中,我们总能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懒于读书。为此,朱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是很容易懈怠的,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同时,他又给我们支招:“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内,一名患者在病床上捧书阅读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清流哥”。是呀,读书的人在阅读的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如果我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当作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还会挤不出时间读书吗?

朱教授说:“人是由他读的书造就的,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作为教师,我们如果只读教学类书籍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我们还可以读一些翻译过来的书籍。他们大多是比较经典的,有一定的原创性和水准。也可以多读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这样我们就能把目光投到更远大的天地,关注更美好的事物,就能够用更积极、更乐观的心情看待周围的一切。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光要自己多读书,还要让孩子们爱上读书。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逐步教给孩子一些阅读的方法,比如:怎样预测、怎样提问、怎样做批注、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等。课余时间我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比如:民间故事比赛、猜谜语比赛、亲子共读、全班同读等。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坚持阅读,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世界,遇到更好的自己。

让思考帮助我们不断成长

朱教授说:“思考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人是高贵还是平庸,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思想的高度决定的。”一个人如果缺乏思考,他的人生注定是黯淡无光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思考的人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善于思考并勇于实践的老师,给孩子们营造的是充满灵性的课堂,用智慧润泽课堂,成就的必然是孩子们的精彩人生。

这一次的导师开放课堂,我大胆尝试,执教了部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这是在平常的公开课当中呈现较少的课型。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就在想:这个单元为什么要安排两篇习作例文?这两篇习作例文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习作例文的教学又要注意哪些问题?有了这样的一番思考以后,我知道了《鲸》是从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来介绍一种海洋生物的,而《风向袋的制作》则是从作用、制作步骤、使用方法等方面来介绍一种事物的。就文章结构来说,《鲸》是“面”状结构,《风向袋的制作》是“线”性结构。这个单元的习作目标是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根据这一目标的需要,习作例文的教学应完全指向写作,服务写作。学生借助文中批注,将写作知识从抽象还原到具体,使学生能真切的感受到写作对象不同、习作要求不同,写作知识所搭建的言语支架就应当有所差异。在选择自己想介绍的事物时,能自觉迁移写作知识,从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打造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断反思,不断进步,这将是我不懈的追求。

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明白了教育不再是一个梦想!带着一份责任,带着一份爱意,当希望的种子撒播在肥沃的土地上,到了丰收的季节,我们一定可以尽情收获!

寒假中收到了学校的教师共读一本书——《致教师》。翻开这本书,才理解到本书中书名中的“致”字的与众不同。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写给一线教师的一封封书信。在书信中他分享了自己多年关于教育教学,以及教师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语重心长地解答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及个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苦恼。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读过这本书后,也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更被前辈自身对教育的热爱所感动,更从中体会到一个教育前辈对后来教育者的殷切期盼,也让我对教师这份工作更加珍视。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

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落实基础训练是平时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我特别关注这一篇文章——《让语文回归生活——如何做好听说读写?》。

多角度培养“听”的能力。就像文章中说的那样,“在人际交往中,、听非常重要。听的时间远远超过说的时间。听意味着眼睛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意味着能够对说者予以及时的反馈,意味着对人的尊重。”那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如何落实这一点呢,其实不仅仅是我们从还给孩子们听的内容上进行丰富,并从听的方法上与同学们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认真倾听,有效的沟通,把这种最基本的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一辈子都受用。如告诉学生,在听的时候要抓住关键字词的意思来进行理解,而且不能忽略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在听的时候也要及时通过点头等动作来表示自己正在倾听等等。也就是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听也应该作为我们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多渠道的培养“说”的能力,除了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教学,书中更提醒我们注意引导学生的表现欲,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说话的能力。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的读写绘项目和口头作文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将阅读、情感、思维、表达整合为一体。让学生在写绘的过程中,通过绘画语言、口头语言和文字性语言,让学生更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可以说“读写绘”是一种适合低龄段儿童的全新的阅读,并解决了低龄段学生受知识所限无法完整的表达阅读后的感悟的困难,为老师及家长提供一扇让我们观察、理解儿童的窗,更为孩子终身阅读打基础。

提升阅读兴趣,促进语言积累。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都能够学得好、记得牢。新教育提出的师生共读正是为了培养真正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如每天中午全班同学一起读,假期里师生共读一本书,都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积极阅读,也建立了老师与同学们有了共同的话题,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去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师生共读成为学生一向喜爱的活动。

多鼓励学生以说促写、说写结合,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改写、续写或写缩写等等很多的训练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的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书写训练。我们更要鼓励学生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去年下大暴雪的那一天,孩子们写的日记就写得非常的精彩,思维也特别活跃,是写命题作文所达不到的效果。因此,在生活中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多观察,写作能力也就渐渐以提高了。

其实,由于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因此,我们训练的内容形式上也应当不同。在提高学生听些读写能力方面并没有一定之规,上面提到的方法也只是冰山一角,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才能将听说读写落到实处。读了这篇文章,让我对新教育又有了些许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将课内课外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听说读写合理组织,和谐操作,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学有成效。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能致远,读书应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个假期拜读了《致教师》一书,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这本书共分为四辑,里面每一封书信,都是朱教授对一线教师在教育生涯中存在困惑的解答和引领。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读《管理好时间就是延长生命——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这一篇目时,书中所说到“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时间安排得好,实际上就是在延长自己的生命。能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里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对教师来说是格外重要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关键是怎样科学地规划、安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

我非常赞同书中所说的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重要的时间去做。书中也多次提到阅读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也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相应的固定的安排。相信长期坚持,就会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第二就是排除浪费时间的要素,让自己更专注。我们生活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时候拿起一本书,刚要翻开时,不自主地被手机消息提示音、提示灯所吸引,看看微信,是不是有工作上的通知,毕竟现在是防疫特殊时期,若有着急的通知,需要统计事项好先做处理,待此项工作完成,又会被其他的“标题党”网络信息把注意力转移走了,就这样这个看一会儿,那个看一会儿,时间就悄无声息地溜走了,等到回头再想看书的时候,发现又到了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了,阅读这件事就这样被一次又一次的忽视了。这就更需要我们专注、专心一些,增强自我约束力,严格控制网上浏览时间。

再有教师寒暑假可以说是自己整块的大时间,合理安排好这段时间,提前做好计划。在放松的同时也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在这个假期除了《致教师》这本书外,我还看了另外一本书《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写作业》,读完这本书我也同样受益匪浅,书里面通过一个又一个例子,用浅显直白的语言讲述,让我了解了什么样的陪伴孩子写作业才能起到正向的作用,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养成写作业的好习惯!这也将对我今后跟家长沟通或解答家长相关困惑时发挥作用,更加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著名哲学家狄德罗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确实是这样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内心想法的碰撞交流。一本好的书籍,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尤其教师这一行业,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要有一桶水,教师需要知识广博,所以作为教师要时刻有着持续学习的心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意识,养成阅读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00字两篇(精选范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大全1000字1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将自己的一生倾之于教育,通过亲身教育实践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给教师的建议》更为教师的们所追捧。早些年,我也曾将这本五百多页的书籍放在自己的书架,立志研读,可终将被各种各样的忙碌所搁置了。今又在工作室的“共读”下重拾这本书,再读来,多了几分回味,几分思考。

教师观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教师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就决定了教师的忙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再加上课外的工作等等,充斥了教师一天的生活,以至于老师们经常抱怨没有时间。这也是我们常以“辛勤”“奉献”来形容老师。

针对老师的时间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是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而滋养它的小溪流便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与书为友,不以应付上课而读书,而是“出自于内心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求”。如书中“用一辈子来备课”的历史老师,用自己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来改变死扣教科书的备课。

知识观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他在著作中提到,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的做到让“知识活起来”,让它成为工具,充斥在学生们的脑力劳动中、集体的精神生活中、相互交流中。在有学生脑力活动的参与中,他们才不会为知识的枯燥而反感无味,知识便不再是目的,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手段和工具。而想要让知识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工具,必须要将基础性的知识在他们应该掌握的阶段牢牢掌握,稳固的地基方能盖起大厦千倾。

在我们的教学中似乎更倾向于将知识作为目的,强迫孩子们识记、理解,知识永远在牵制着孩子们,搞得孩子们叫苦不迭,老师们焦头烂额。越是如此,收效越甚微,孩子们本应该作为工具的基础性知识都未能达标,以至于到中高年级后,老师们举步维艰,不得不重拾基础知识,费心劳力还收效甚微。

学生观

在著作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提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不仅如此,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还多处反复强调这一点,“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在教学中我们有着“课程标准”,但这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却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

在我们的班中,总有一部分孩子没能到达我们的要求,甚至于我们倾尽心思单独辅导也无济于事,这便是我们所面临的对象。我们应改变自己的想法,另辟蹊径,为这些孩子寻找适合于他们的知识目标,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捧着《给教师的建议》,面对班中活生生的学生,从书中不仅获得了具体可施的法宝,还从中受到了莫大的启迪。教师之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大全1000字2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我们“和合”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研读的第一本书。书中一共100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从老师的个人素养提升,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可谓字字珠玑,读后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读完本书之后,联系到自己从教20多年的教学现状,再结合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逐年变化状态,感到目前我们的教学要改变的除了我们教师本身的思想认识之外,还有我们语文课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要使知识“活起来”

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或测试时,能够把学过的知识准确无误地“倒出来”,这样的表现就是有知识、有能力的表现。其实这样的评价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学生的智力兴趣。学生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了学知识而学。我们教育理想的观点是:只有当知识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他们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就要求知识“活起来”。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施时,应把知识与直观生活结合起来,带领孩子走进自然。就像低学段的教学重点认识字、词,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观察自然界事物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看、闻、触等感官去认识并理解,进而有思考。比如认识春天,作为引导者身份的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寻找春的痕迹,用优美的语言向孩子讲述春天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复苏,都在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状态:河水解冻,发出淙淙的流水声;田间地头的麦苗,渐渐挺直了腰杆;路边沟渠里的枯萎的野草,也隐隐约约透出了绿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看到的:尖尖的草牙、嫩黄的柳芽、偶尔掠过的小燕子的黑影……

就这样,孩子在老师的思想引导下有了自己对字词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主动性的思考,接着有了自己的语言创作创作。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于字词的学习不仅限于固定的知识,而是让字词的认知过程成为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打开了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主动进行着思考,无形中得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快乐感,在认知的过程中得到了享受。这实质上是让教学过程发生了质的改变,把获取的知识变成了再一次获取知识的工具,也就是让知识“活起来”了。

二、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应该是不断地发展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强烈的学习愿望。

首先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我们,应该投入到一种积极的情境中,用系统的连贯的语言和情感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绪感觉,即从学习新知识中得到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健康的疲劳感。也就是在整个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始终积极,教师的课堂流程设置能够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

其次是作为学习主角的学生。我们应该让学生从一踏进校园,就让他们感觉生活在一个十分有趣的思考的世界里。要知道,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和他们乐观地感知世界不可分割的。如果学生对于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获得知识,是谈不上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的。所以可以设置一些特别的思维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主人公的积极主动状态去学习新知识。

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到思维的源泉去旅行”。我们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多多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课的活动进行基础上发现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去阅读书籍,从相对应的书籍中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进而发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课程设置把实践劳动与智力很巧妙地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成长为一个爱钻研、爱思考的读者,让学生就实质性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融合,激发起学习之后获得收获的自豪感。就这样设置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愿望。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一个人由于看见了世界,他就不会成为消极的旁观者,而是成为真理的发现者。纵观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孩子们刚入学时,聪明伶俐,勤学好问,可是随着年级的逐渐高涨,孩子已经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甚至躲避问答,有的成绩甚至下滑厉害。为什么学习的知识越多,学习却越来越艰难——这些都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缺乏系统培养的缘故。

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一名诗人,但是,要让孩子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源泉,就必须交给他观察和发觉周围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联系。也就是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智力训练,使这些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活跃的智慧和鲜明的想象不仅不能熄灭,而且要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就是带领孩子去亲自体验,亲自认识事物和词语、景物环境与句子之间的深刻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渐扩大孩子阅读书籍的内容、范围,使学生由认识自己身边的田野、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人们生活情态。

当然我们也不能绝对地夸大直观教育的作用,但是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必将使学生逐渐消失学习的主动性,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不到思考带来的快乐,并将逐渐丧失创造性思维。反之,到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事物情境中去直观认知,到思维的源泉去旅行,就是一种不脱离生活的教学过程,这样我们的学生们就会把刚学到的知识变成认知新知识的工具,层层推进,有求知欲、好奇心,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有通过自己思考获得成功的快乐满足感。

我们希望每一位个性鲜明的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依然保持鲜明的思想,拥有生动的词语表达以及极具个性的创造性思维,做一个快乐的学习享受者。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五篇(精选)


当我刚开始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触动。因为路遥描绘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土高原上的生活画卷,时间很久远,地点很陌生。我生长在多水的南方,一时无法抓住那黄土的厚重,无法体味那时农民的疾苦。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但是,当孙少安、孙少平的命运开始铺展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便沉醉其中了——是,时间久远,地点陌生,但他们和我们在内核上是多么相似!孙少平喜爱读书,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和《创业史》;孙少安清楚了解到田润叶对他的情感时,心头那种悲与喜交织而成的浪花,曾在我们心中泛起;少平试图融入都市生活,那遇到的挫折多像我们求学之路上的颠簸;少安最终成为“冒尖户”,解决了家中烂包的光景,就像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面上不显,心中却是肯定自己的努力与坚持﹍﹍长三角与黄土高原,二十一世纪和六七十年前,我的心早已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和少安、少平的紧贴在一起,共同走过他们的命运之路。

然而,我和他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我想,却是平凡。

这是我反复将标题和小说联系在一起后,得出的感悟。两兄弟没什么辉煌的业绩、惊人的壮举,一个是平凡的农民,一个是平凡的煤矿工人。这多像我和我的同学中的大部分人:不是每次在考试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学霸;不是面容姣好、身材黄金比例的帅哥美女;不是在篮球赛中表现出众的“体育王子”;不是家财万贯,等着继承资产的豪门子弟。我们默默无闻地淹没在人群里,像树上的一片,多了、少了,似乎都没有影响,无人察觉。

但是,最惹人心烦的,却是努力过后依旧平凡。我曾经连续一个月挑灯夜战,换来的却是排名的止步不前。当时,我心中溢着热情喷发的火山在一瞬间冻成了极地坚硬的寒冰,没有了一丝活力。翻开《平凡的世界》,少安、少平都和我一样,那么努力,那么坚韧,可最后还不是成为了一个普通人?合上书,闭眼,一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值吗?

用功,值吗?认真,值吗?少安、少平和我,所做的一切,值吗?

恍然想起少安办砖厂时的情景,他与妻子秀莲整日忙碌,少安要照看砖厂的事情,还要兼顾料理庄稼,秀莲操持全家,忙里忙外,甚至影响了身体,最后查出竟是癌症晚期。但他们的日子是多么火热,他们在这过程中激情是多么高涨,他们一点点亲手构筑起自己的事业时,内心该有多欢愉﹍﹍

值!

我们努力,奋斗,最重要的根本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在其中我们获得的精神的富足和看到的沿途的风景。居里夫人说过,科研过程中她的欢喜便是对她最好的报偿。对于少平、少安,生活的挣扎让他们渐渐成长,内心强大,收获了友情、爱情等美好的情感。同理,我挑灯夜战,不是为了成绩单上那个虚荣的数字,更是为了拥有接受新知那一刹间的惊喜和对前人智慧的赞叹,我要复习、巩固,内化为己有。

如果美好藏在路上,终点在哪儿都一样。如今,我已对自己“亘古不变”的平凡释然。我悦纳了自己的平凡,却从不放弃追逐理想、向目标靠近。有人说,少平、少安在平凡中却处处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芒。这讲的,应是如此吧;作者路遥取“平凡的世界”这个标题,会不会也是此意?

无论结局如何,我都会携一缕花香,沐一丝朝阳,唱着欢歌,奔向。

每次翻开《平凡的世界》,耳畔总会响起朴树的那一句歌词“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是啊,或许在这平凡之路上,你我皆能同行。

书中的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俩不甘于双水村平淡的生活,走向了开辟新生活的路。在这条路上,他们似乎总会遇上挫折,总会被逼入绝境,叫过嚷过哭过笑过。最终,知道田晓霞死讯的少平在低头哭过后,又重新面对世界;被黑商欺骗的少安在数夜的叹息后,又重新面对现实。他们都学会了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愿做平凡,而非平庸。

小时候,每个人都被教导着要好好读书,要争气,要出人头地……哪能呢?不是每个人生而为天之骄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跌痛后找到完美的新方向。常人能做的,只是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一处的雷,再为下一颗不知散落何处的雷提心吊胆。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斗志,那是我们对美好的憧憬啊!

就像书中的他们一样,为了一个小村的琐事吵得面红耳赤,为了一个去城里的机会争得拼死拼活,好像每一个人都在为了平凡而燃烧着自己,每一个人都活的这么带劲儿,不理解吧?最初,我也是的。可那是黄土高原啊,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地方,能孕育出信天游的粗犷,那么自然也可以磨炼出一个民族的意志与毅力。

只是一个同常人一样开始的机会,他们为之上下求索,而我们触手可及。

可是,反观自己,你珍惜了吗?

既然没有供你磨炼精神的生长环境,那么你就要学着,学着去抓住身边的一切事物,与之相比,直至与之比肩。

在这样的过程中,你要时刻处在紧绷的状态,因为现在,是你这一生为数不多有大把时间却不能挥霍的时代,青春时代。被称为温室的花朵的我们将会是后浪,暂如溪流,却终将蓄势待发,让成千上万个平凡铸成永恒,铸成灯火里的中国。

所以,正视平凡吧,而非平庸。当你在花一样的年纪奋斗过,拼搏过,即使平凡,你也终将伟大。就像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一生平凡地做事,踏实地做人,也因平凡被世人铭记,成为感动中国的爱心夫妇。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面朝黄土的同时,抬头眺望远方的红日初升,在心中添上几分期许,几分对平凡的许诺。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人物形象塑造得特别好,平凡中渗透着伟大,伟大中却有太多的渺小,刻画的是一群悲喜交加、接地气的普通人,加之真情的贯穿,成为小说魅力不竭的源泉。让读者感觉亲切、温馨,百看不厌,耐人寻味。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陕西清涧人。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

该小说主要围绕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生活奋斗历程展开,通过学校、家庭到走上社会,一路拼搏,给读者的感受就八个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他们真实而顽强的意志鼓舞我们脚踏实地的向前。还有两位知识女性代表田晓霞、田润叶,虽然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却命运惨淡。看完了《平凡的世界》,感悟颇多,结局让人伤感,看不到真爱的结尾,看不到幸福圆满的结局,或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孙少平性格坚韧,心怀理想。他代表着出身农村而又不安于现状、向往现代文化的农村知识青年,有梦想、有追求。勇敢与命运抗争不服输,脚踏实地,凭借自己的劳动去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孙少安,重情重义,勇于创新、百折不挠。为了让弟弟上学,自己十多岁就担负起家庭生活的担子。在生产大队,一村人吃大锅饭,生产效率低,积极性不高,他开拓创新,勇于搞承包制,搞产业,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相信在现在,他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称职的驻村“第一书记”。

田润叶,是善良知识女性的体现,尽管无谓,尽管折磨,但为了心中的那种朦胧,那种兄妹似的初恋情节,多么期望勇敢地找寻自己的幸福,不管世俗,但迫于家庭亲情又不得不接受残忍的现实,为了亲情,惟有舍掉自己的幸福。当李向前因为自己出车祸腿残废后,她却毅然接受对方,不仅仅是同情,是一种成熟,是一种对生命的职责。

田晓霞,有主见、意志坚定、光彩照人。有个情节特别深刻,当全省发生大洪水时,作为记者的田晓霞决然挺身到抗洪一线采访报道,不幸被大水冲走,就像天边秀丽的星星的陨落,为什么如此完美、真诚善良的田晓霞,人生的脚步却如此匆匆。当时作为男子汉的我终于忍不住热泪盈眶,也默默的为孙少平难过。完美的一切,不定会长远,生命中的失望、痛苦,都是人生旅途上无法避免的事实。正如文中所说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只要不倒下,我们都应昂首继续自己的路。

利用假期之余,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感悟颇多。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历经苦难,享受爱情亲情友情,领悟生活的基本要素,站稳自己,让思想去飞,肆意奔放。也有自卑,落泊的日子,走过,变成记忆,变成财富,锻炼出不羁的灵魂。

最欣赏主人公孙少平的刻画,真实,顽强,这样的意志定会鼓舞很多人,脚踏实地的向前。美好而寒酸的初恋,却是靠最简朴的饭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怜;贫富地位如天壤之别的温暖热烈,却以阴阳之隔而让人荡气回肠,真是欲哭无泪。最后走向的是什么?尽管不得而知,但经历之多,人生历练之厚重,不会阻碍他前进的步伐。

当金波找寻蒙古姑娘的罗曼蒂克的爱情的时候,联想起人生的种种冲动,一种纯自然的爱,盘踞着灵魂。信马由缰。当金波唱起别人以为是神经病的歌的时候,不要去怀疑金波的傻,千万不要,原谅年轻,原谅时代。让我们留下敬意,憧憬。愿那份美好,永伴一生。

因为家庭环境的制约,少安的爱人,注定是甘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踏踏实实无怨的,学识多寡已非必要,耐劳勤快确是根本。因此润叶,那个勇敢而又脆弱的女孩最完美的感情只能正因少安的抉择而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有以前的付出,以前的完美回忆,但终究总是一段宝贵的财富,总是她心灵难得的一段慰籍和甜蜜。

当田晓霞随洪水逝去的时候,默默的为孙少平难过,就像天边美丽的星星的陨落。美好的一切,不定会长远,人生失望的环节,痛苦的片段,都是人生旅途上无法避免的事实。让思绪痛苦只是为了更好的走好人生的未来之路,这样的代价是大的,但又会若隐若现在生活中,在痛苦中感受世事无常。

少安和润叶他们服从了命运的安排,最终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与一个自我不曾爱过的人过起了柴米油盐的日子,他们相互扶持,紧紧依靠直到老去。他们被生活拉在了一齐,也许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感情不像此刻都有些青春偶像剧中所演的那样轰轰烈烈,但是能够确定的是,他们彼此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平凡的世界只是发生在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平凡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不平凡。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几十年的时光,在路遥笔下铺展开来,没有一点的矫揉造作,没有一点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让人意识到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是最伟大的。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名叫《平凡的世界》时,恰逢初三,在这个冲刺紧张阶段,是它给予我稍许的平和与鼓励。再一次接触它时,正值高二,或许我与它当真有缘。由当初的懵懂再到如今的万千感慨,其中感受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老友见面的久别重逢,让我思绪万千。

再次翻开书页,熟悉的字眼跃入眼里。《平凡的世界》里每一位人物都让我难以忘记。勤奋刻苦、善良朴实而又坚定的孙少平,亦或是为养家糊口而四处奔走的孙少安;美丽善良的田晓霞、勤劳能干的秀莲……,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让我惊叹着,也喜爱着。虽然孙少平出生在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穷人家,但他并没有被生活的挫折和困难打倒,为不拖累家里,高中毕业便拿着一席被子外出谋生,做过矿工,也做过挖煤工,孙少平亦没有放弃过读书的习惯,虽生处逆境,却不放弃学习。反观我们当今,如此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我们更不应该向学习说“不”。出生平凡,孙少平却没有放弃自我,敢于超越自我,这便是我所欣赏的。

如果说孙少平是因贫穷而外出谋生,那么孙少安与秀莲则是因为责任而精彩人生。一贫如洗的家庭,嗷嗷待哺的娃娃,这一切都让孙少安早出晚归,只为求得温饱。为致富,孙少安干起了制瓦厂,尽管过程挫折不断,受人白眼,但他终究成就了自我,走上小康生活。可以说,是生活的贫困造就了孙少安,有时候贫穷和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路程。但至少孙少安是幸福的,因为有一路支持他的好妻子秀莲,而郝红梅与田润生这对苦鸳鸯,彼此相爱却很难走到一起。一句承诺便让郝红梅痴守一年,尽管受尽了同村男人的欺凌与唾骂,她也只是默默地等田润生与她相守,最终田润生回来了,这一刻,我相信郝红梅是快乐的,因为上天终究还是给予她爱,让她不再孤单。

他们都经历过生活的磨难,都曾遭遇过命运的不公,但他们都没有放弃希望,顽强而又坚强的活着,虽然没有荣华富贵,没有家缠万贯,他们亦满足于当下的生活,只因为是生活成就了他们。而孙少平在经历过田晓霞的生死之后还能对生活充满爱,充满希望,是因为田晓霞给予他爱情的甜美滋润,让他终其一生都难以忘怀。这群年轻人成长的磨砺及他们纯真动人的情感体悟,至今依旧深深地感动着我,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是他们让我知道世上还有这么纯真的爱。

是啊,人生难再得。或许我们都如同孙少平一般出生于普通家庭,无法选择出生,也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平凡。总有一些事、一些人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拼搏的。纵使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如果没有生活的磨难与挫折来磨练自己,何来精彩之说,我们应当感谢平凡,是它,让我们那么的与众不同。一曲朴树的《平凡之路》唱尽人生百态,唱不尽的是我们永不放弃的心。“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也渴望着,也哭也笑,平凡着。”

传说终究是传说,真爱大多都是平凡的,因为平凡,所以伟大。生活毕竟不是小说,不是泡沫剧,没有那么多的浪漫与惊喜,更多的是心心相印。繁华历尽,方知平凡是真,回首沧桑,只想平淡如水。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平凡,感谢平凡,没有它,就不会有凌寒独自开的腊梅、傲霜秋风的菊花、雪上之巅的雪莲。我们平凡却不平庸,有梦想也渴望着精彩,一颗不甘平凡的心让我们敢于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

红岩读后感1000字两篇(优选范文)


红岩读后感大全1000字1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辛丑牛年,扭转乾坤。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周年,自建党以来,有多少的心酸泪水令人动容,革命道路的曲折漫长又是多么的艰险坎坷。是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站在历史交汇点的我们,应当缅怀英雄,继往开来,铭记红色记忆,共守大好山河!

基辛格曾经说到:“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是我初读《红岩》脑子里映出的一句话。一块巨大的被鲜血染红的岩石边,长着一株挺拔苍劲的青松。旁边“红岩”两字映入眼帘,催我翻开了书:1948年,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共产党人,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为什么江山美如画?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它。有这样一群共产党人,受尽酷刑,依然坚定信念,不透露有关组织的任何消息,就像江雪琴;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英勇斗敌,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就像许云峰;有这样一群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坚毅沉着,就像成岗;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拥有自我牺牲精神,虽出身豪门,但仍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坚决同敌人战斗到底,就像刘思扬……在那个用血与泪铺开一条光明大道的红色年代里,就是这样一群群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誓死护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就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吗?正是因为有这些大义凛然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才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

我热爱他们,江姐面对竹签钉入十指,丝毫不畏惧,她说:“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我热爱他们的赤子之心和不屈灵魂。我赞扬他们,对于这些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丝毫动摇不了他们的信念。我感谢他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换来了祖国的和平!

正值建党第一百周年,看今日的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幸福安康。回顾这一个世纪以来的风雨历程,应该懂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一代代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前赴后继的奋斗,百折不挠的奋斗,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那战火岁月,但却永远不能忘记那群可爱的人,那群用生命换来百姓安康的共产党人,那群受尽折磨与历练却无怨无悔的中国人!那如歌如火的峥嵘岁月不能抹去,这大好河山将由新时代的我们守护!

愿国泰民安,山河无恙。(徐春雨)

红岩读后感大全1000字2

两年前,四年级的我在读过《红岩》后冒雨踏上巍巍歌乐山革命圣地,它虽然没有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美,但“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座山的份量是最重的,革命先烈们与青山同在。陵园千古慰忠魂,歌乐山上苍松挺立,白底黑字的白公馆、渣滓洞映入我眼帘时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在导游姐姐的解说下,实地一一瞻仰了书中一位位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敌人严刑拷打坚决不出卖党的秘密的江姐、用双手和铁镣挖出一条秘密通道的许云峰.....当我走出白公馆时,天放晴了,阳光照在白公馆的房顶上,似绽放出革命的万丈光芒。

百年正辉煌,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峥嵘岁月。瞻仰过革命圣地后重读《红岩》,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极大震撼,掩卷深思,即将成为一名初中生的我似乎领悟得更多,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革命先烈们不惧生死,意志如此坚强?是一份对革命胜利的渴望,是一种对革命信仰的坚定,让他们为新中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书中最令我动容的是江姐和小萝卜头,当江姐得知木笼里那颗血淋淋的人头,是自己多年来患难与共的丈夫后,她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无力站稳脚跟。然而,她咬紧嘴唇,想到自己肩上组织委托的任务,把痛苦深深埋进心底,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进;当她被捕后,敌人用竹签钉她的手指时,坚定地说:“毒刑拷打实在是太小的考验,因为竹签子是用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这正是共产党员信仰的力量让她如此坚定、如此无惧死亡!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8岁,他是共和国最小的烈士,用小小身躯承担着传送情报重要任务,有一次,当没有打听到地牢隧道里关着的是哪位革命同志时,他充满了未能完成任务的内疚感,小小的年纪却有着一份强烈的革命担当!为什么小小的年纪未能完成革命任务而如此内疚,我想这也正是信仰的力量让他觉得即使有重重艰难险阻也要完成革命任务!小萝卜头从8个月大小就跟着父母开始过着被囚禁的生活,没有吃过一顿美味的饭菜、没能到正式的学堂上过一堂课、没有享受过一份阳光下的自由......我们与他年龄相近,但却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怨东怨西,作业稍微多一些就会如此、饭菜不合胃口时亦如此,当我读完小萝卜头的革命事迹后,深深体会到生活在如此强大的国家,我们何其幸福!

世界上有两种光芒最耀眼,一种是太阳,一种是因有坚定的革命信仰而努力的模样。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担当,但信仰的力量是不变的-----让我们的祖国母亲更加繁荣昌盛。红岩就像一颗革命的种子播散在我们少年人的心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不会忘记革命先烈的遗志,将更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就会有力量。“披荆斩棘,无惧风雨。”这是革命信仰赋予少年人最强的力量。(葛彦菁)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两篇(精选范文)”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读后感,请关注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范文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