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有感 > 地图 > 观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有感

观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有感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互联网

观《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有感。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观后感,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该如何才能将一篇观后感写好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观《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有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观后感

老师给我们看了这部印度的电影《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和以往一样,我都会为这些特别的电影作观后感!

从我们踏进传说中的学校开始,我们就拼搏在人生的前线-随时都可能因为自己的不注意而遭到流弹,必须依照指挥官的命令行事。至今,你是否为读书真正的高兴或者说你是非常自愿的走进学校?今天选的专业你是否喜欢?是否感兴趣?经历了传说中的中考、高考,你的脑袋还多少灵敏来使吗?从小学或者你开始用理性看世界的起,你是否发现自己的理想一直在贬值,前途一片茫然?但没办法你在中国的填鸭式教育里。我曾在高中的一篇周记议论文中说到道:中国的一切现状的根源是中国当今的教育我一直认为是这样的,只要教育不成功改革,社会现状越来越糟糕,祸及我们乃至子孙,然后老师的评语是认真看过。在今天的我们的国度,我确定有像Rancho一样的人,但这个社会无法接收rancho,要么被缀学,要么被今天的教育给打磨得光滑的鞭子、锤子、刀子总有一个回成工的,然后便成像chatur这样的人才一个没有思考,对权威没有怀疑和变通的机器!

不得不说,影片里Rancho是一个具有颠覆性角色。他对机器的理解,对人物的看法,对真理的热爱是我们缺少的,以及所作所为,几乎可以颠覆每一个中国观众的思想特别是那些为了名利的学校和家长!为此向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些推荐

就像影片的是三个白痴rancho、Raju和Farhan,来自学校、家人、朋友或同学的压力,为完成学业、分担家庭负担、交友而烦恼,这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面对的严峻的问题,然而对于校长、家长我们有么得办法,社会意识就是这样的真正的Rancho怕被人嘲笑是文盲要rancho去为自己获得文凭,就像家长要让我去一间自己不喜欢的名牌学校学习不喜欢的专业其就是社会虚荣心在捉弄,似乎有点什么光宗耀祖的。每年高考完,总有这么群人坐下吹嘘谁谁考试怎样怎样的,但是我们经历过高考的人最清楚那些被炒作的的高考健儿其实前途是没像他高考那么辉煌甚至比我们默默无闻的人还糟糕。

All is well.这是一个信念,面对问题的力量,最终会成功,无疑有喜有悲的触及我们成长面临的各个问题,给我们一个仅供参考的答案教育制度,人生,友情,爱情,价值观,兴趣与理想,有时真的由不得自己!

对于Virus,我不能说他传统、死板。尽管可以说是他直接逼死了joy,作为一个统治者必须这样,否者他说统治的这个学校是无法正常运行下去的,最终他把象征成功的太空笔给了他最讨厌学生rancho手里,说明他还是明智的,讲道理的,追求真理的,这也反映了我们许多老师的心理他们必须要随大众的,帮学生追求高分,然后去升学,其实什么样的学生有潜力心里都还是有数这些都我们教育的悲哀一样的,每年有许多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了自由落体运动来与世界重重说声永久的再见!

当我看的几十岁的图书管理员拍virus的马屁时,让我想到生活中那些拍马屁的人,或与人交往的出发点就带得名和利的人些,终究一天,也会向图书管理员那样拍到马蹄上的惨样,当然这类人是没多大前途的因为他成功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之上的。

然后充满名利的成功者的疯狂奚落,和哀声下气的挽留,预示,他也没得什么,也不是很高兴!

(说到影视我不得不批评我国的电影事业,至今一直在所谓国产电影还陷入在模仿美国大片无技术犯常识的错误差距甚远的科幻把观众当二百五、SB般既老且冷的低俗笑料导演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要表达什么的深沉用什么都缺的中国唯一不缺的人类堆砌出来的宏大场面,大腕加大投资加大制作加没营养的烂情节构成的巨作假期满天飞舞的八路军和间谍追风《神话》浪漫的穿越恋爱,可以说垃圾到我一看到就来睡意了!)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观《三傻蛋大闹宝莱坞》有感


《三傻蛋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在同学的介绍下,我观看了这部印度大学教育片,看完之后久久未能入睡,仍然沉浸在影片动人的情节中。

《三傻蛋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励志喜剧,抨击填鸭式教育和等级教育对学生的摧残,批判家长对孩子的独权教育,唾弃了那些追名逐利者,同时弘扬了友谊讴歌了现代爱情,又始终鼓励着血液里流淌着热情、冲动、迷惑、恐惧的优秀青年们大胆的追随心底最真实的梦想,勇敢地去追逐,终将一切顺利,功成名就。

兰彻、法涵、兰俱,三个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这所著名的工程学校,每个人身上都承载了家庭太多的希望。兰彻是花匠的儿子,从小聪明好学,善良调皮,他代替小主人来这里上大学,任务是四年以后为主人拿回一张光宗耀祖的文凭,但是对于传统的以分数论等级、以分数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满和抵制,引来了众多教师的斥责和刁难,法涵是贫困人家的孩子,他来这里上学的目的就是有钱让爸爸治病、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让姐姐可以有出嫁的嫁妆,由于压力太重,他胆小而谨慎,学习成绩一直垫底。而兰俱喜欢野外动物摄影,由于惧怕父亲的权威,选择了不喜欢的工程专业,学习成绩更是倒数。三个年轻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各有自己的无奈,因有缘相逢在一所大学的屋檐下,共同分担着彼此的忧虑和不幸,以各种方式排解着内心的压力和处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的完美结局来得太过于偶然。甚至可以说,在这场完美的结局中,是偶然因素占了更大的比重,而不是他们各自的努力(虽然影片极力想表现他们的努力,但是深刻程度不够),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查图尔要与之签约的那个科学家不是兰彻呢?那么兰彻这几个兄弟,不会那样完胜,不会拥有那样完美的重逢。而更重要的是,除了各自的功成名就,十年的岁月在他们身上仿佛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人如初,情如初,几句话,便将十年的时光轻松带过。这样完美的故事,绝不会是生活的真相,更像是一场童话。但这样童话式的结尾,意义在于,它给予人们精神的信仰,给予了黑夜一支火把。人在现实中生活着,却决不能失去仰望天堂的勇气,影片为我们这样一群迷失了信仰的人创造了一个朝气蓬勃、值得我们仰望的童话世界,我想就这是《三傻蛋大闹宝莱坞》获得观众青睐的原因吧!

观三个白痴有感


三个白痴观后感

印象中基本上没有看过印度的电影,可能是觉得印度这地方能出什么好的电影呢。所以看电影一般就看国产的和欧美的。国产的是因为毕竟是本国的文化,有些电影还是有看头的。而欧美的其实一般也就是好莱坞出的片,也就是我们传统所说的美国大片。美国的电影虽然说是在宣传他们的意识形态,但不得不佩服他们所作的作品,因为和国产的比起来,无论在剧情,视觉效果,想象力和其他方面,无不领先国产电影几十年。而这一次看这一部三个白痴,完全是因为好几个同学的强力推荐。以前有听过印度每年都拍好多的电影,但基本上还是看轻他们的,这一次心想这么多人推荐,必有他的可看之处,因此也就带着期待的心情来观看此电影了。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三个不同性格的年轻人之间的故事。影片以其中一位主人公法涵在飞机上接电话开始,由于电话中所讲事情紧急,而飞机又已经起飞,因此他就假装生病倒地,换得飞机返航,这样一个滑稽的场面开始。故事以三个人要寻找另外一个人的悬念展开,之后进入故事的主体,就是三个主人公在在印度的皇家工程学院求学的经历。其中主角兰彻是一个对机械工程无比热爱的年轻人,但又抵制古板的教学制度,鼓励学生要有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而另一个主角法涵是一个热爱摄影,但又因着家人要他成为一个工程师而来到学院。第三个主角是莱俱,他是个对生活充满恐惧的人,因为他家人的重担很大。而学院的院长却是一个非常严谨,刻守教条的老古板。故事中的三人是学院的异类,兰彻长年是学院的第一名,而另外两人却是倒数一二名。兰彻为了使莱俱相信教条主义的无用而使学院中另一名古板而成绩好的学生查尔图在学校的演讲上出名,以致查尔图立下了十年后和兰彻比拼成就的誓言,引出片头三个人寻找兰彻的一幕。兰彻在院长大女儿的婚礼上认识了院长小女儿皮亚,并使皮亚看出她未婚夫拜金主义的丑像,最后兰彻和皮亚陷入热恋中。后来三人因偷院长的试卷而被院长开除,在开除的路上刚好碰到院长大女儿要生产,而城市下暴雨以致交通瘫痪。当院长无助的时候,兰彻领导学院的学生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因着这样院长对兰彻另眼相看,免去他们被开除的噩运。故事又回到三人寻找兰彻的线路上,他们到达兰彻的家里发现兰彻其实另有其人,而真实的兰彻其实只是他主人家里园丁的儿子。因着他热爱学习而与主人签订协议,主人出资供他学习,而他在将来的学位证书上必须写上主人儿子的名字。紧接着他们打听到兰彻的地址,但此时又听到皮亚即将结婚的消息,因此他们赶到婚礼现场将新娘抢走,并找到了兰彻。而查尔图发现兰彻其实就是他即将要合作的生意伙伴,比他更加成功百倍,而兰彻和皮亚则重新走到一起。

哆嗦了这么多才大概讲了下故事情节,其实也是想让自己对这部电影印象更加深刻,毕竟是一部挺精典的电影。影片的主题是在阐述自由的观念,就是人不应当受到各样的束缚,而是真正的享受自由带来的乐趣。不应该为了前途,为了家人的期待,为了各样的要求,而失去了追求自由的心志。主人公兰彻作为一个天才学生,不但自己一直贯彻这样的思想,还帮助别人脱离各样的束缚。兰彻他可以在明知到学习得再好都没有学位的情况下,还能一如既往的追求知识,并且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兰彻帮助法涵有勇气追求自己所喜爱的摄像的梦想,帮助莱俱脱离对各样事情的恐惧,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帮助皮亚脱离用金钱衡量的婚姻,帮助院长改变固守己见,不思创新的思想。影片中所不断阐述和表达的自由创新的思想,勇于挑战旧制度的思想,对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种提醒和鼓励。我们在生活中,在人生的道路上,何尝不像故事里面那些害怕改变,固步自封的人那样,整天为了金钱,名利,地位,为了成为别人眼中所称许赞叹的人,而不为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牺牲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自由呢?

影片中可能有一些拖沓的地方,特别是唱歌的部分占了好长一段,或许是文化不一样的缘故,但总体上不论是创意,剧情,笑点,和影片所带来的思考,都说明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让我们都能够从这部电影中,学习成为一个乐观,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人。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暑假里,我观看了学校推荐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尤其对电影中反映的印度当代填鸭式的教育带给学生的压力与恐惧,让我感受颇深。

影片中的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皇家工程学院,每年40万以上的考生只录取200人,多么让人向往的高等学府,但学校的种种怪象令人毛骨悚然。院长博学多才,可他是一个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充满嚣张气焰的人,整天就会题海战术,学生每学期各种测验、考试、口试有42场,考得学生晕头转向,除了循规蹈矩、死记硬背没有任何创新、发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为了在这里考得高分,取得学位,之后找到工作,赚钱养家,没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能通过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工程学家。法汗明明喜欢摄影,但是在父亲的强迫下,被迫学习工程学,结果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拉朱的家庭非常贫穷,父亲瘫痪,母亲多病,大龄姐姐嫁不出去,家里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了,为此,拉朱的身上和心里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他努力想学好,但是由于家庭中的种种困窘之事缠绕着他,使他无法专心学习,他就借助神灵来释放心中的压力,整天祷告神灵能够让他取得好成绩。只有兰彻一人例外,他来这儿学习的理由就是因为自己热爱工程,喜爱物理,希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善良、开朗、幽默且充满智慧。他用所学的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不随波逐流,而是用善良和智慧感染着身边的人。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并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快乐生活。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使许多学生的心里产生扭曲和变形。在影片里,兰彻这样说道:不要死读书,要理解并享受科学的神奇。兰彻的成功是对现代应试教育有力的抨击。

对比我们的教育体制,在我读书的时候,分数是老师衡量一个学生的主要标准。但是,考一百分又能怎样?最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兴趣!假如你的兴趣是画画,整天让你去写作,你会有灵感吗?你能写得出一篇好的文章来吗?假如你的兴趣是摄影,让你整天去学机械是怎么制造的,你能把物理知识活用到实际创造中去吗?因此,培养兴趣十分重要!我们的教育制度也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不是只注重分数。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比考得一个高分数更有价值。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正是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而不是只盯着学生的分数看。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班级管理才会井然有序,班风、学风才会积极向上,学生也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如兰彻所说的: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


观电影三宝大闹宝莱坞有感


《三宝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如果不是事先就知道这部口碑极佳的《三宝大闹宝莱坞》(Three Idiots,为什么不翻译作三个活宝?)是印度片,影片的这句开场会让我以为这是一部中国导演拍的片子,我会在中国的小学,不,在中国幼儿园就听到这句话。当然,中国人对家长会温柔地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西方也曾有一个故事:

每天早晨在非洲,都有一只羚羊醒来

它知道一定要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不然就会被吃掉

每天早晨都有一头狮子醒来

它知道一定要扑上最慢的一只羚羊,不然就会饿死

不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

当太阳升起,你最好快跑!!

快跑,否则你就会惨遭蹂躏!

我们就这样只顾着奔跑,却忘了自己想去的方向在哪里?

看来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把教育不是看做让一个人成长的途径,而是让一个人可以复制成功的手段,而成功的定义总是那么简单的定义为有房有车有娇妻。

我们常常讲教育是一种投资,我承认这点,不过我更希望教育是对人生的投资,而不仅仅是对职业的投资。

电影描述了三个年轻人在印度最著名的高校抵抗填鸭式教育的故事,他们中一个因为家贫缺乏勇气,一个因为家长放弃理想,而另一个仅仅是位富家子弟替身。(观后感 )三位年轻人在看似轻松嬉闹影片节奏中学会了成长,收获了友情,完成了学业,甚至还得到了爱情,而且他们告诉每个人,什么才是真正的理想!

片子里的男主角兰彻(阿米尔汗扮演)对来自普通人家的同学说: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你爱上了摄影,却娶了工程师做老婆,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啊,这个可爱的小个子,他的长相就是憨豆+汤姆汉克斯+吴彦祖的合体,一脸的青春逼人,说出来的话简直是无敌!一百度才知道,哥哥已经四十五岁了,难道他的皮肤是大理石做的不成?!

另一个来自印度穷困人家的同学redu,想通过考入印度最好的大学,成为最优秀的工程师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越是这样,他越是恐惧命运的挑战,害怕任何一次失败,甚至在压力下选择了跳楼,一如他的一个学长。

兰彻对他说: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考试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

自然,载歌载舞中影片结局是每个人都战胜了心魔,我断了两条腿,才站起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在结尾的时候,影片告诉你:

做自己想做的,追求优秀,成功就会向你脱裤子!

我的朋友早在一个月前就推荐我这部片子,说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今天从迅雷下载这部片子的时机非常恰当,因为我刚刚和女儿完成一场冷战。

起因昨天下午她很开心地让我给她买了一个音乐盒,然后我们诱导她主动承诺写一篇关于音乐盒的日记。到了晚上她潦草对付,我重写了提纲,希望她能再写一遍更好的日记,然后她生气,我也生气,然后她砸了那个音乐盒

观电影《三儍大闹宝莱坞》有感


电影《三儍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距离上次认真地写观后感应该有十几年了吧!那时候爱党爱红军,写出来的文字情真意切,无任何应付了事的嫌疑。事过多年,也许很难再提笔用心写点什么,很多东西都付诸微博或存在手机里的只言片语了。

今天是《三儍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让我情不自禁在一个闷热的午后,伴着窗外的丝丝嘈杂,能安静地坐在桌旁书写。

片中的男主角叫兰彻,是一个不满学校填鸭式教育,勇敢发表自己见解,向老师提出质疑的另类学生。他追求卓越、乐于助人,当面临枪打出头鸟的险境时他仍能微笑面对,不管周围的人怎样畏首畏尾,他就是做他想做的,他有一种让人羡慕又难以企及的魅力,也许正是这种魅力让他最终赢得了吓不走的友谊和不会错过的爱情。他说过:让你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地到来。最后他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并按自己所希望的教育方式在一所学校任教。

这部长达161分钟的影片,牵引着我的心。当我看到在兰彻的帮助下他的两个好朋友如愿开始新的人生的时候,我有一种活过来的感觉,已经就要甘心平淡的心瞬间受到一种冲击:我是不是缺乏那么一点勇气,才踟蹰不前?我也和片中某个人物那样,担心自己的自作主张会让家人失望,担心自己选择会让未来一片狼藉,对自己的不确信已经让我不要再去想那些真正想做的事。有的时候因为生活太安逸了,就害怕改变,由此引发种种的担心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曾经的梦一场就差点在这样的担心中停滞了。其实我大可不必那么多顾虑,因为我太了解我的激情所在,凭这点就足矣引我到一条我不后悔的路上。所以,我还有什么可犹豫!

兰彻有两个好朋友,他们一起疯狂一起沮丧,被离间引发误会后,在真相和真心面前他们最后还是死党,而且更加团结在一起。这部剧无法不让我想到我身边的几个好友,在偌大的北京城我们手牵手地向前走。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就是那种要活出自己的精神,不论在哪里不论用什么方式,我们都在为了达到我们理想的生活方式而努力。我们是一个小团体,不管多忙多累也要聚会,见不到会很想念,见到会有说不完的话,一起交流心得一起嬉笑怒骂,我们有三亚的约定,还有迪拜的计划。我们还要彼此监督,不准落后,不准消极,不准重色轻友!总之,能有这样的朋友是我每天都在感恩的一件事。就像剧中演的,生活在继续,当你有天回头看,会发现朋友有多重要,可能当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还有那样一个朋友没有放弃你,用尽力气在支持你。对我的小团体,我珍惜加骄傲。

片中还有一个醒目的人物,就是病毒教授这是学生给他的外号。他是一个冰冷麻木死教条的人,却在一次次与兰彻的交手中变成了一个柔和的老先生。这也许不应该说是变成,而是回归了自我。当他把那支只能送给他最优秀的学生的钢笔递到兰彻手上时,也许他就已经悔悟了。有的时候,人到达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为所欲为的位置的时候,在看不清自己的同时可能会伤到太多人,这样他就变得不再可爱没有温情甚至让人在表面尊重之下厌恶至极。所以病毒教授遇到了兰彻同学,这是不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呢?我本来就不是太会委曲求全的人,这样难免生活中被一些人看不惯。以前我就迎头冲上,说大实话口直心快,最后自己是痛快了,留下不少隐患。我是多缺乏人情智慧的人呀!把关系搞僵又不能化腐朽为神奇,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我早已意识到这点,但是道理我只是知道但做不到。最近发生了一些事,加上这部电影对我的感染,我已经在用行动探索与人相处之道了。不是一直在追求完美人格吗,先把这事儿做明白再说吧!我想我要多点忍耐并思考一些以柔制胜的秘籍出来,赢得两相欢笑,多好!

想说的还有很多。这片子虽然是09年的了,但是出现的一点也不晚。因为它出现在合适的时间符合我现时的需要,这就是最好的了。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观《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三个白痴打闹宝莱坞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