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教育的读书笔记 > 地图 > 教育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1-05-31 来源:互联网

教育的情调读书笔记1000字。

常言道:“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书,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通常会被要求去写一篇文章,用来记录自己当时阅读后的一些体会和感触,写好读后感,有哪些关键要点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教育的情调读书笔记1000字,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教育的情调》一书来自范梅楠教授最初的英文原著——The Tone of Teaching.这本薄薄的小书运用“教育的智慧性”和“教育的机智性”,来展示交互性教育实践所具有的一种微妙的、高度规范性的特征,同时也展示优秀的教育者需要具备的那种超越知识与技术的特殊品质。书中试图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以教师、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原材料,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反思和检讨,由此提供一个与知识论教育哲学相对的另类思考。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翻开了这本书,却发现这本书并不是教育指南,而是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一个个教育小故事,让我感受到真正教育者的敏感和机智,让我理解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如何用“心”看教育。

范梅楠教授在书中写道:“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是的,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的孩子,和他进行互动,给予他反馈。我们要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情境的独特性和个人生活的独特性,我们更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学生以及其他人处在当时情景的身份处境,反思在那样的情境中,我们的语言、表情、动作是否合适,是否有利于事情的解决,是否有更好的解决策略。在不断的经历、反思中慢慢成长,培养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每个孩子都可能出现大大小小的琐碎状况,笔者班上有强占他人物品为己用的儿童,有喜欢用拳头表达交流的儿童,有喜欢和规则唱反调的儿童,有不上四点钟课程偷跑出去玩,被发现后试图逃跑的儿童,还有喜欢把“死”挂在嘴边的儿童……这些曾经困扰我许久的问题都可以借助笔者的思维,在感知当下氛围以及细腻地理解儿童如何体验他那时的生活后,尽可能予以最佳的回应。我想,尽管这本书没有明确告知我们解决儿童教育问题的套路方法,却已经从更大范围上提示了我们思考的路径。我将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培育和保持自己的教育的初心和机智。

读到快要结束时,其实心情是有些低落的,回顾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地方都是缺乏思考的。但笔者告诉我们,即使现在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没有关系,至少,你已经开始思考了,下次需要解决问题,你会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正所谓,“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1000字延伸阅读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1000字


假期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首先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本值得每个教育者易读的“教育宝典”,此处的教育者包括从事的教育人员,也包括学生和家长。

翻开书,细细的读,细细的品。

在序言中刘儒德老师就以生动形象的一则童话故事“鱼就是鱼”,讲述了原本晦涩难懂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了青蛙后就跳上了陆地。几周以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它所看到的景象。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头脑中形成了这些动物的图画。每一样东西都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鱼只能重新组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原来经常看到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论述,说实在的,真是不太弄得懂,一则小故事就让我了解了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

正像刘儒德老师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序言中所说,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向大家解释科学的、严肃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在读本书的第二辑“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时,一个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条条精辟的分析,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在《布妈妈的启示——依恋心理》一文讲述了心理学家哈洛研究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的实验。在幼小的猴子身边放的是两个母猴的模型,用铁丝做的猴子和用布做的猴子。研究发现小猴子喜欢能给它以柔和感觉的布猴子,后来心理学家给布猴子妈妈越来越多的母性特征,比如在身体里装上电灯泡,把布妈妈设计成能摇动的。布妈妈拥有的母性特征越丰富小猴子就越喜欢他,但布妈妈是不能与真正的母猴相比的,在布妈妈身边长大的小猴成年后不同程度地带有行为上的偏差,类似人类精神疾患的行为。从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让人倍感震惊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而我们做父母做老师的是否真正给予了孩子她所需要的爱?读完之后不由得让人顿觉警醒。一个只关心孩子物质生活的父母,一个总在忙碌于工作却不肯抽时间陪孩子的父母,更多的时间只是充当了一个自动洗衣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的角色。孩子们应该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亲情没有获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对父母说:“想说爱你不容易。”这也难怪做父母的总是不理解: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越大却离我们越远?同样的,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也永远无法真正赢得孩子的认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中“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暴风骤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南风效应运用于教育中的典型例子。“禁果效应”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提倡的东西不要明令禁止,而要注意进行疏导和沟通。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本值得老师们去读的书,也是一本让你一读就放不下的好书。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书笔记1000字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主要基于儿童为了补偿自卑而追求优越感的心理,针对儿童的人格和心理所提出的教育方式。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曾经追随过弗洛伊德,后来又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全书主要从个体心理学中的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出发,强调了一个事实:

每个个体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自我的过程。但是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为了克服自卑感,他们会过度地追求优越感,这样很容易造成儿童性格在无形中被扭曲。为了避免出现儿童性格的扭曲,作者提出需要建立儿童拥有社会合作意识,也就是社会情感。这种社会意识可以使儿童通过和别人合作的方式取得自我的成就感,克服自卑感,获得对社会有用的感觉。

阿德勒还分别论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性教育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对儿童的教育存在的失误,以及包括教育父母在内的补救措施。

1.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

父母要通过整体的性格,来理解孩子的一个特定的行为和动作。而不能单方面从一个特定的行为和动作来理解孩子,那样很容易引起父母对儿童的误解。而且父母要换位思考: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儿童的处境,甚至要依据他们并不正确的判断方式来理解他们的行为本身。

2.自卑感与补偿心理

为了克服天生的自卑感,每个孩子都会追求优越感以补偿内心的自卑心理。父母要做的是将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入到富有成果和有益的方面。何谓有益?因为人都是群居的高等动物,所以一定是要符合社会的利益,保持与社会的一致。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持久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3.社会合作意识和情感

社会情感是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晴雨表。

所以父母必须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以及适应社会所必要的灵活性,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模式化地使用一种规则来教育不同的儿童。不能让儿童在成长中只跟一个人密切接触,比如妈妈。因为放任儿童的这种唯一性接触,将会发现儿童对于以后的生活准备不好或准备不足,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或者问题。

4.儿童青春期的性教育

性教育的真正问题不仅是对孩子解释性关系的生理问题。还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问题。关于性教育生理方面的知识,一定要等到孩子开始好奇,想要发现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告诉他们,但必须是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让他们知道答案,同时要注意避免刺激孩子性欲的回答。

5.教育的失误和补救

个体心理学声称,所有的孩子应该通过给予他们更大的勇气,更多的自信的方式,来教会他们不要把困难当成无法克服的困难,而是当成问题来对付和征服,从而增加勇气和自信心。这样的一种观念的转变,将会对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总之,想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需要有意识的锻炼孩子拥有勇气,坚韧和自信的品质,让他们认识到并坚信在面对失败时一定要有永不气馁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成长之路才会走得越来越好。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1000字


作为一名教师,我多次阅读《陶行知文集》这本书,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受,在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中,我看到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解读和感悟。

其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学识,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我们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努力钻研,积极探索,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与经验,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当然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人生学习榜样。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教师好比海上的灯塔,百花园中的园丁,人生道路上引人向上的人梯。教师,永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作为教师,既然已经站上了人民教师的这个讲台上,就要热爱教师职业,尊重自己的职业,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其二: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告诉我们教育的初心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而不是单纯性的知识性的教育。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教育,从微不足道的小事说起,一片树叶、一条小溪、一束阳光、都是拿来做学问的的依据。处处依据实情,依据大自然和独个人物某个年龄段所特有的现象与特质来给我们读者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如果我们平时在教学中都能使用上像陶先生的生动活泼的举例,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氛围也会生动有趣许多,这便在无形中使生活成为教育。

其三:教学合一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教师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拿自己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起来,还要把教的法子和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这一点,我非常认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老师不能将现成的解决方法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或知识的生成过程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值得我继续研读。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先生的教育精髓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不断向前辈们多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1000字


父母这个职业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人教的,很多家长往往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小朋友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大人们在无意间留下的。

01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都在无意识地犯错

书中写道,当一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压抑时,心理状态就会受到影响。这个人通常就是父母和老师。很多父母听到是自己的问题时,可能马上就会跳起来,这怎么可能?

真相其实是,父母这种错误往往是在“潜意识”或“无意识”中犯下的。根源在于,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不了解。

大人们是如何阻碍儿童成长的?是不是感觉下面的例子就在身边:

小朋友开始走路后,像个无畏的勇士,可父母出于保护,用一个学步车套住他们......

大人们总是潜意识地限制孩子们有目的的动手性活动,例如制止他们重复扭开一个瓶盖、重复打开一个橱门......

其实,小朋友们实际上并不是真正要一个瓶盖,只要允许他们用某些东西进行同样的活动,就会满意,这是儿童成长的特性。只是父母并不知道,只会觉得孩子在胡闹。

正是父母的这些“潜意识”状态下的行为,给孩子们带来深深地伤害。大人们应该放下自己的“掌控欲”,让自己去适应孩子们发展的需要。

02儿童“正常化”发展的典型表现和特征

蒙氏教育三个重要特征:强调环境的作用、关注教师的作用、尊重儿童的人格。这种教育方法中,儿童和成人角色是颠倒的,教师几乎不用教学,儿童就是活动的中心,小朋友们可以自我学习,随意走动和选择自己的生活,用现在的话来说,“散养”。

第一所儿童之家,蒙特梭利将这些教育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总结出儿童的典型表现和特征:

重复练习:孩子专注重复一项活动,不受外界干扰,每一次都很开心,充满活力。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练习,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就是一种内在的需要。

秩序感:把一些东西放置整齐是一种对儿童颇有吸引力的工作,孩子们对秩序的敏感度远超大人。

自由选择:面对各种玩具时,孩子们只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消除教具的混乱无序和去掉不必要的教具,能更好地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和专注。

尊严感:孩子们也有强烈的个人尊严感,如果因为不懂某些事而受到了来自大人们的责备和嘲笑,会伤害他们的感情。所以大人不要对儿童叫嚷和辱骂,恐吓和嘲笑。

书写与阅读:孩子们对阅读一种天然的探索之心,过于匆忙对儿童解释书中的文字,就可能扼杀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渴望。过早地强求儿童通过书本来识字,对小朋友没有帮助。

身体的发展:在儿童之家里,蒙特梭利没有做任何事情去改善这些儿童的健康状况,但是这些儿童身体很健康。健康的心理体验能够增加新陈代谢的强度,并因此提高他的身体健康程度。

03孩子们与大人的冲突根源究竟是什么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与大人们的冲突?

大人们在用自己面对生活的逻辑来看待孩子,大人努力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同样的逻辑和眼光看待儿童的生活,对孩子们提供直接的指导和保护。

大人很多时候不是帮助孩子们自己去做事,而是代替他们去做。这也将成为儿童心理发展中最隐蔽和最有力的的障碍。

一个成年人是不是能够成功、幸福取决于他在童年时付出的努力,所以大人们需要认识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去理解他们。

教育子女是个大工程,没有捷径、无法速成,只有耐心坚持。孩子的优点、缺点,最初和最终的来源都在父母。引导儿童走在正确的路上,是每位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贫穷的本质读书笔记1000字


《贫穷的本质》作者是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inayak Banerjee)与艾斯特·杜芙若(EstherDuflo)夫妇,他们也凭此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两位作者调研了贫困人群最为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并从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出发,详细解读了贫穷的本质和原因。通读全书内容,让我对贫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包括我们在消除贫穷时的误区、包括穷人所面临的困境。

01、穷人=挨饿?不!

很多扶贫政策,往往是和饥饿挂钩的,因此很多政府会主动直接地发放粮食。但是,其实绝大多数穷人并不是吃不饱饭,而是无法获得全面的营养,不仅自己身体羸弱,还会影响下一代的智商和身体素质,增加下一代脱贫的困难。

02、穷人=没钱治病?不!

很多慈善机构或政府给穷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但穷人往往更喜欢让医生开那些价格高的抗生素,因为穷人觉得用了抗生素,他们立刻可以感到好转。绝大多数穷人都不会去做预防,即使是免费的疫苗都懒得去打;他们没有健康的观念,即使预防明明可以比治病便宜很多。

03、穷人=没钱上学?不!

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提供免费的小学、甚至初中教育,但是仍然很多孩子不去上学。因为教育投资的回报要等到孩子长大,很多穷人家长看不到教育投资的价值,而让孩子早早去打工赚钱。这也增加了下一代脱贫的难度。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误区,慈善机构做的很多事情并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贫困的本质在于穷人的营养观念、医疗观念、教育观念的落后,而不是经济的落后。

贫困群体的困境

1.保险难:因为贫穷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很低,如果能有保险为其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安全伞,可以让他们免于陷入困境。然而保险公司对穷人并不友好,穷人购买保险成本很高,因为穷人很有可能在感受到自己有危险时才进行投保,那么保险公司为了保证利益,只能提升保费——这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构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2.贷款难:因为穷人群体的贷款额度小,违约几率大,因此银行不太能接受穷人的贷款。在这种情况下,穷人更多地去借拆高利贷,付出高昂的融资成本。贷款难,导致穷人也很难拓展自己的业务。

3.储蓄难:穷人很难有储蓄。因为穷人的自控力差,对花钱没有规划,追求近期的快乐和刺激。比如有些人家里可能还吃不饱饭,但是仍然要买电视机,用他们的话说,看电视比吃饭更重要。

在了解了贫穷的本质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贫穷真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教育或是观念问题。如果我们给贫困人群提供正确全面的信息,让他们去做正确的选择(比如让他们知道营养的重要,而不是直接发接济;比如宣讲卫生健康知识,而不是直接报销医疗费用),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更能从根本上让人民跳出“贫穷的循环陷阱”。

最后,我想说,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我们身边大多数人已经摆脱了贫困,但是要拥有更为富足的人生,也需要建立更好的观念,做好财务管理、时间管理、健康管理、精神管理、家庭管理,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认知,让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持续向着自己梦想的生活靠近。(汪家瑜)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教育的情调读书笔记1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读后感,请关注教育的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