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600字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900字。

读读好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亦是一种涵养。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也许以下内容“《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900字”合你胃口!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900字

缘分和幸福是什么?
人民网曾这样评价:“龙应台是才学并高的性情中人,一生的作为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真性情,她同样用直接而有力的杂文,“笔锋常带情感”,来揭示我们社会的病情”。但是在《目送》中,龙应台一反批评犀利的笔风,用精细的观察、细腻的文字对亲人、朋友、家庭和社会做最真切的描述,让我们读懂何谓缘份,何谓幸福?无论你是谁,在书中你总能找到与自己经历相似的影子,进而触动你内心最柔软也最敏感的神经。
1.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在亲人和家庭面前,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龙应台,用心体验着正在发生的一切,从子女身上她看到了自己当年对父母的样子,渐渐理解了曾经不理解的父母,这或者正是人们经常说的“养儿方知父母的深爱与无言”吧。但是随着子女的一天天长大,我们可能来不及检讨自己曾经对父母的所作所为时,父母已经走在与我们慢慢分别的路上。
读罢,让人很是无奈与心伤,无奈的是随着自己的长大,我们去了外面更大的世界,然而年迈的父母只能停在原地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的期待着我们的归来。心伤的是我们能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可能在午夜梦回时惊醒地发现自己成了一片无根的浮萍。
2.所谓幸福,就是海棠花开依旧,我爱的你们平常依旧
试问,你有多久未曾好好地等过一个人了?我还记得自己每次从外地回家,从市里坐上到县里的大巴时,每隔10分钟母亲就会打来一通电话,问车子走到哪里了?因为她想去接站,她担心经常更换线路的车子与她接站的地方不一致,她一分一秒也不想错过…….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抓紧时间珍惜能够和亲人在一起的日子,否则随着时间地冲刷,一切都不可复制,一切都会渐行渐远,身边人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正事、要事。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幸福,然而经历过世事沧桑才会发现:所谓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所谓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所谓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的回来了。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11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1100字

没那么容易说爱你

最近总是看超级演说家,里面每个人都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切的体验来演绎自己的人生。与其说是演讲不如说是在换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其中一位叫马丁的资深媒体人演讲的题目的是父与子的战争,其中他与他父亲那种看似仇敌但内心却是彼此最亲的亲人那种心与心的交织与连接,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读过多少书,说好是思想比较顽固保守说的不好就是没什么太多内涵,就是个粗人。他不会像其他的父母那样任由子女自由自在的成长,他总是会在子女的过程中像个粘皮糖似在每个环节乃至每个细节都要参与,甚至是连子女穿什么衣服怎样走路都要管的很周到。这样的他总是会让我感到很反感,从小我就很抗拒他的管束,还时常喜欢跟他较真,喜欢跟他背道而行的行为,那时候的我常常把这种所谓的叛逆行为认为的理所当然,表现的十分自然。所以说那时候的我这样的厌恶父亲,要说一句我爱你这种话不仅难以启齿简直是坚决不可能。那时候的我对我的父亲一点也不容易说我爱你。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长大,步入自己的人生的四季。由小学的春天也飞快到了高中的冬天。父亲的唠叨和掺和并没有停止,而是越来越多了。每当我闲来的时候,父亲总是会说:还不快去写作业?又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努力呀!这时的我总是会习惯性的回应一句:作业写完了!父亲也总是会强行的回我一句:这世界上难道有做的完的作业呀!这时候的我也总是只能偷偷跑到书房去拿本书装装样子但多多少少也比闲下来什么时什么事情没干要收获的多。每次考试出来的时候,成绩出来时,无论考的好还是考的不好,在父亲眼里永远都会是总有人比你好,也总是会跑到学校光荣榜上像检索专家一样检索每一个同学的成绩仔细分析然后最后着重看到我的成绩然后反复对照,回家又免不了是一场训斥。那时候的我越发厌恶父亲,有时候甚至认为他脾气暴躁,总对他恶语相向,这样也一直持续到高中的结束。

可是当我到了大学,我发现当自己还在无所事实毫无目标时,而别人在努力时,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看到自己身在另一个城市,而心里无时无刻不想念家庭的温暖时,这时的我发现原来我和父亲之间并没有距离,而是没那么容易说爱他。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只有最爱你的人只有真正为你着想的人才会一直不断的批评你教育你,大概这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吧!我记得他的暴躁,我记得他的固执,但是我们更记得他的温暖、他的仁厚。他的眼睛毫不迟疑地告诉你:父亲的爱,没有条件,没有尽头。直到至今我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父爱既如山般伟岸,又如流水般细腻。我们就像两块磁铁,既惺惺相惜,又相互排斥。最深的爱就是无言的父爱。

我想在此说一句我从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爸爸,我爱你!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8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800字

陆陆续续看了龙先生的人生三书,仿佛把人生三个阶段经历了一遍,感触良多。
第一本【孩子,你慢慢来】读的是纸质版,看到孩子两字还有封面安安可爱鲜艳的配套就读起来了,文字细腻感情温柔,无论是开篇说到的他赤裸滑溜的身体跟我的手心接触的一刹那,我就开始爱他了,还是后面对安安肥肥短小手腿喜爱的描述,初为人母的自己都深有体会,整书是在无数次的共鸣和感动中完成,可以说自己现在所处的就是这个阶段。
第二本【亲爱的安德烈】开始就在这里读的,一眨眼安德烈从那个洋娃娃般的婴儿长大成六尺帅气混血男儿,即便在文字中能看出他的教养和成熟,但还是有份特定年龄段的叛逆,渴望自由,希望摆脱MM的爱,而作为母亲的龙先生深切希望能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于是开始了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往来,一路以来谈到了音乐、种族、人生还有衰老,内容探讨的深入真没有几对母子能达到。整本下来自己体验了一遍孩子叛逆期将要面对的问题,还有那种整天在你怀里粘着的孩子一下挣脱出来,把你抛开去投入自己世界的失落。好希望孩子快高长大健康成长,但也害怕自己在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渺小......
第三本【目送】,龙先生诠释了母亲目送孩子成长以及作为女儿的她目送父亲离去的情感,失落、无奈中龙先生对人生必经阶段进行了思考,也是中年人经历人生多个阶段后对人生的感悟,读起来淡淡的忧伤。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龙先生说这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一位40多岁的前辈说看完这本感触很深很深,有种泪流满面的感叹,也许自己再过几年也会有这样的感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13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1300字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节选自龙应台《目送》。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3)篇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1)篇

最喜欢的其实是关于下面的假设,上学的时候老师只是告诉我们向前,而不告诉我们生命的真正意涵,好像努力生命就真的能完美一样。

如果,我们有这么一个灵魂很老的人,坐在讲台上,用和煦平静的声音跟我们这么说:
“孩子们,今天十二岁的你们,在四十年之后,如果再度相聚,你们会发现,在你们五十个人之中,会有两个人患重度忧郁症,两个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五个人还在为每天的温饱困难挣扎,三分之一的人觉得自己婚姻不很美满,一个人会因而自杀,两个人患了癌症。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如果在我们十二岁那年,有人跟我们这样上课,会怎么样?

或许我们会更懂得如何珍惜生活,如何热爱生活,不在追逐名利与声望的路途中,一点点吞噬了自己。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2)篇

文字读完了,胸口闷闷的,离别——本身就是忧伤,但却从未被教授过怎样去面对这一人生大课,当读到,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的时候,仿佛明白了那一点“目送”的含义

内心要有多细腻才会写下这样的文字,每一字都打进心窝里,当时间流逝,你在长大而父母在老去,对于流走的时间,要怎样珍惜,才会慢一点,要怎样做,才可以淡然的对待  “不必追”

人生的第一次离别,是老头,明白会面对的是什么,但当那一刻来的时候,还是巨大慌张与悲伤,时间也并没有冲淡一丝记忆,反而愈加清晰,努力克制,放在心底最深的角落,只要不触碰,就好似都没有发生,但却没有想过会在几年后的一个夜晚突然哭醒,之后一个夜晚任由自己去发泄去想念,当面对最熟悉的脸庞,从此什么都不留下消失的那一刻,该怎样不必追,,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3)篇

2011还是2012,我记不清楚了 。感觉最近记忆变得模糊 ——只记得那是在郑州 ,生平第一次住院 ,因为肺炎 。当时惨兮兮的 ,自己一个人在学校 ,一边准备考试 ,一边因为发高烧 ,去打点滴 。也是真的蠢 ,每天只是觉得困 ,睡不完的觉 ,一直出虚汗 。后来 ,等开始咯血才知道 ,硬生生把扁桃体发炎拖成了肺炎 。然后申请缓考 ,住院 ,抽了很多血 ,全套的检查 ,不能洗澡 ,每天都要打点滴 、检查 、测体温 ……还好有这本书可以看 。十天 ,可能把这本书翻了不下二十遍吧 。没有可以打发时间的 ,就只能看书 。看到文字可以背下来。  但是我可以记得, 有些话 ,第一次看 不自觉流泪 ,最后一次看, 还是会流泪, 也思考了很多 。第一次 ,静静地想: 生与死、 衰老与孤独 ,也在心中暗暗想 :“父母在,不远游 。”可是 ,生活如戏 ——没有想到几年后 我还是离开了家 。但是,反而不急不躁 ,豁达而明朗, 对未知充满期待。 所以,正应了下一句话:“游必有方。”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9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900字

发现看这本书断断续续了好多次,时而兴奋,时而,难耐延续了一个学期才看完。但庆幸,还是坚持下去了。没有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不行,那就再多沟通沟通[呲牙]庆幸自己可能不怎么遇到像龙应台阿姨和安德烈他们之间的大矛盾吧,不是地域问题,或许文化背景在每个家庭都是存在的。但幸运平时与妈妈的的交流,听她诉说家里的大小琐事,邻里街坊的杂事,听我道道学校里的奇闻趣事,不同气息和思想的碰撞让我在与妈妈的交流中轻松了不少,但与爸爸倒是少了不少,上大学三年来,寒暑假与平时节假日回家次数和时间都少,沟通不似往常多了,需加强。

有点理解了小时候妈妈经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似懂非懂的对话和居于异地的中年妈妈和青春年正少的两个儿子的隔空交流,或不同地域的文化,或身边朋友三三两两,或小小任性搪塞敷衍发表不同见解,或就问题说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但从中无不体现着两代不同时代和背景人的隔阂,还有浓浓的母爱,换位思考积极主动耐心的融入到儿子所在的时代和想法中,儿子大胆又不失礼貌的交谈无疑让很多读者感触颇深。其实我只看懂了一点点,或者我还是个孩子,还在父母的庇佑下,我有选择的空间和时间,所以不解甚多,也许为人父母,感触会良多。但我庆幸,二十年来,父母对于我们的爱与放手,对于我而言,信任居多,所有力所能及的身边事我都自己来做,也许是养成习惯,父母都是配合或鼓励,帮助我完成很多事情,而大部分抉择权都在我自己手中。自然身边也会有凡事都要过问父母的例子,回家晚了我妈会说我的,我妈不让我剪头发,我妈不让我出去玩等等许多,我很不解,为何所有都要听妈妈的,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啊,头发长短自己喜欢舒适就好啊,妈妈的只是建议,我还是会遵从自己的想法的,是因为听话?还是父母管教太多太过权威或苛责?还是自己没有想法?当时不解还有甚之生气,现在有些明白了,或许是妈妈角度的爱,但对于我言是厌烦的,管束太多会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诸多生活中本应力所能及的小难题,还会缺乏思考。但是现在的我也不主张孩子们从小就特别懂事,听话,发展孩子的天性和所长,对于孩子而言,陪伴是最好的幸福吧[爱心]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4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400字

以前总说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但是最近我觉得这话应该换一个说法:去做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因为在“讨厌的人”和“想成为的人”之间还有一类人,他们不发声,不作为,从来不做自己讨厌的事情,但是也从来不在场,就好像这一切与之无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过:这些事情离我远着呢,我也无法改变什么。

确实啊,真是令人丧气,什么也无法改变。

最近发生的事情也是让人觉得呼吸不畅,濒于溺水的感觉,年前幼儿园让人心碎的事件,随着过年热闹的硝烟大有随风而逝的感觉,没有调查,没有后续,没有交代。然后,人们以为: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然而事实是长大了也不会好的。

就凭对王攀的袒护,和对真相的拒绝调查,武理工一生黑。

沈阳还在大言不惭地问及,“师德是什么?”,无耻就是这样发生的。

高校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地方?老师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人?

从前说,大学乃国之重器,现在重器还重只是装了不少渣滓;从前我们写作文都爱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现在觉得是愚蠢之极的比喻,园丁是干什么的?把花花草草修剪得整整齐齐,一模一样,老师们难道也是把孩子们修剪得一模一样整齐听话,遇到侵害不敢求助任人拿捏?好恐怖。从今往后请记得,老师是老师,园丁是园丁,别瞎比喻。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想看不敢看的书,这样少女心冒着粉色泡泡的书名,描述的却是残酷的现实故事,林奕含用生命换来社会对保护性侵受害者的反思与关注,台湾也因为修改了立法,只是这代价对于一个26岁的女生来说未免太大。

但是更让人觉残酷的是,只怕陶崇园的生命连一些大的社会改变都无法带来,毕竟当他的同学想要去静坐悼念的结局都是被驱散被约谈。而沈阳的事件更是在二十多年后,在众多事件之下才被同学举报出来引发关注,可想当年高岩的父母是如何在屈辱隐忍的状态下承受失去女儿的痛苦,而沈阳继续做着他风光无限的“长江学者”,可谓奇观。

我也总是希望自己对一些事情还能保持一点怀疑,会觉得事情荒谬奇怪是因为在怀疑它的存在是否合理,是因为怀疑它是否违反了某种底线。相反地,对罪恶的事件总觉得正常,见怪不怪,我想这会是我最害怕看到的一个人在社会的状态,他/她对眼见的一切全然地接受,没有自己的准则,没有任何试图做出一点改变的努力,如果这个人是我的同龄人,真的会特别遗憾吧,于我可能就会是一种警醒:成为另一种你想成为的人。

周末的时候,去见了一个朋友,我到她家楼下等她的时候,她带了两盒打包的菜回来。她说,以前吃饭菜多了最后倒掉也觉得习以为常,后来看到新闻,知道这个世界更多人的生存状态就越觉食物的可贵,不敢再浪费轻慢,宁可少一点,万一多了就选择打包。回想几次与她吃饭的经历,多了就打包对她而言真的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是的,我们无力改变什么,但是有些事情你依然可以选择做与不做,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最近读《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信中写,“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说实话我是有点惧怕谈论道德这回事的,但是觉得龙应台的解释很有道理:消极道德是发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通过不做某些事情让状态朝的状态发展,比如不浪费,不嘲笑他人,不破坏自然环境;积极道德就是主动去做一些让现状变好的事情。

而现在我能做到的最好的“消极道德”就是不觉得一切与自己无关,能做到最好的“积极道德”就是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可以影响哪怕一个人也是好的。

以上。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20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2000字

(微博和朋友圈都有2000字的限制,还是这里好,完整保存一下)
窗外,天空很蓝,阳光很暖,空气是透明的。楼前,高大的紫槐在近窗前一团团含苞待放,被养眼的绿簇拥着,在春风中优雅地摇曳。楼后,装修的电钻和敲击声时断时续,发出着生活的轰鸣。
一个人慵懒地蜷缩在沙发一角,和着刚滋生出的淡淡的小忧伤,在穿过落地窗的,暖阳的温柔怀抱里,发呆……
《亲爱的安德烈》已经是第二次读了。书的封底上写着“2010.7.30购于当当网”,第一次读,该是那之后不久,核桃君未满两周岁之时。
对母亲这个角色,我一直是诚惶诚恐的,一直的一直都是。
在心底里,我一直觉得,对女人来说,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担当,没有之一。
我既想给他我能给予的最包容的爱,让他觉得幸福快乐,又想成为他最好的朋友,终生最好的朋友,让他觉得这世界不孤单。
我知道,这愿望如晴朗的夜空中最美丽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可,我还是想。
但我还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像一台渴望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内存却为零。
所以,从他在我的子宫中生根的那天开始,我就试图增容,哪怕以牛车的速度也好。
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基本没读懂。
那时候的核桃一岁半,还没有断奶。每天的需求就是不停地爬上爬下,爬到所有他能达到的高度,打开所有他能打开的抽屉,倒腾出所有他能倒腾出的物件,所经之地一定如红卫兵搜查过一般一片狼藉……折腾够了,就会走到我跟前,粗暴地撕我的衣服,扭皱了他的眼鼻嘴,急切又奶声奶气地呲着他仅有的几颗前牙,发出他不容拒绝地原始需求:“吃奶……哼哼哼……吃奶吃奶……”当我拥他入怀,他的需求被满足的那一刻,他会用他的小胖手轻轻抚摸我的脸,用他极少安分的黑眼珠,迎接我对他温柔的注视,里面盈满是最单纯的心满意足和幸福快乐……
他的世界被极简的吃、睡、破坏填满着,我的世界配套着,供吃、陪睡和修复占了绝大部分,所以,那句“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的名句,当初被我一扫而过,没留下一丝涟漪。
但我依旧诚惶诚恐着。和他第一次当我的儿子一样,我第一次当他的母亲,我和他一样从零开始。他只负责成长,而我除了必须和他一起成长,还要承担责任。
我尽可能地用我所有的时间陪伴他,因为我知道,转瞬他就会长大,有他自己的世界,每一个过去的一秒都将是我与他的历史,我不想因为缺失陪伴而留下遗憾。
我确实在以牛车的速度扩容着,很多时候,书本不能解决我的焦虑。清晰地记得,他上幼儿园的前几天,我有些失眠,甚至在梦里都担心,如果白天有坏人闯进幼儿园怎么办……
相形之下,核桃从容地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轻微的失落:入园的第一天早上,他背着他的小书包,出奇安静地坐在走廊的小椅子上一边看着小朋友们和老师打招呼,一边等待我办手续。被我带到教室后,一屁股坐到小桌旁就进入了角色,迫使我把一肚子的话简化为“跟妈妈再见”,而他只抬眼跟我说了声“再见”,就又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起了玩具……
现在想来,这便是我这一生将无数次望着他背影的开端。
此后,我尽我所能给予他尊重和包容,尽我所能学习、反思、调整,但依旧,需要经常面对各种焦虑和不知所措:是该放任他在童年撒欢儿的无忧无虑的玩,还是该在他摄取知识的黄金时间让他学琴学画学跆拳道?是在他失去最初的热情答应他半途而废的请求,还是该哪怕他哭他闹他说你是坏妈妈的时候,也要硬下心肠让他承受痛苦?为什么从上学开始就注重他学习习惯的培养,可快两年过去了,他做作业依旧磨磨蹭蹭?为什么我是一个守时的人并以此影响他,他依旧没有时间观念?为什么我无数次告诫他要宽厚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他总是觉得谁都没他自己好?……
茫然和无力感,经常打击着我,逼着我不停找来各种书支撑着,但全世界只有独一无二的核桃,现实,远比书里的案例复杂得多,并不是爱他,就真的风花雪月了。
这时候,《亲爱的安德烈》给了我最温暖的陪伴。
他们母子的对话,一次次的以第一次阅读时完全没有的强烈力量冲击着我,让我知道,哦,原来不管多深刻多博学多优秀多包容的母亲,在儿子眼里,依旧“超级无聊”,穿衣没有品味;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依旧有诸多的困惑、无奈乃至失落和痛苦……
询问晚归的二十一岁的安德烈都做了什么;迫切而不安地追问“药”到底指什么;迫不及待兴高采烈地调整日程,期待与儿子们在上海相遇享受天伦之乐,却被爱他的儿子们“冷冷”地拒绝——所有这些,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我的未来。
好在,即便如此,我初心依旧,不会去控制,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控制他去过一个我想要他过的一生。
因为我希望他能和安德烈一样,不需要出人头地,却善良、独立、真诚,有自己的思想,简单而快乐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许,我只尽我的责任就好,连希望都不该有,毕竟,安德烈说得对,“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前路无止境,我依旧会是一个诚惶诚恐的母亲,穷尽一生。
于2017年5月7日午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2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200字

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孩子。
阅读完毕,与其说它是书信的集合,不如说是无数母子间梦寐已久的亲子关系模式。
于我,这是阅读龙应台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孩子,你慢慢来。我接下来想看她的第三本书,目送。
第一本,讲述的是孩子珍贵的童年生活,通篇充盈着快要溢出的母爱。
这一本,主要是和19-21岁的长子安德烈的书信交流与沟通。
安德烈14岁时,妈妈离开他到台北任职,恍惚之间四年多过去,儿子已经是19岁的大小伙子了。
而暑期见到这个19岁小伙子,他似乎与母亲没有什么互动,总是低头玩自己的手机,或者是两人一片无声的沉默。
这种尴尬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儿童或青少年,甚至成人?我们与父母之间好像被什么所阻隔,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很爱对方,可是,我们却并不了解对方,我们是熟悉的陌生人!
想想不是吗?很多父母都会把我们当幼儿一样对待,觉得管你吃饱了喝足了就够了;无数父母都不知道与孩子积极沟通,了解孩子的心思与想法,并分享他们的体会与感受;大多父母喜欢把他们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等到应该放手时不愿意放开,孩子必须独立时又责怪孩子连走路都不会。
就如作者所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
的确,如今,更多亲子关系都进入到了如此的怪圈之中:我们是最亲的家人,我们都知道我们之间的爱无可取代,但是心却渐行渐远。
看了安德烈和龙应台的通信,我真的好羡慕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博学笃行,充满了人文关怀精神。
最重要的是,她努力寻找与孩子的连接,真正和孩子在同一个精神世界里交谈,无拘无束,如朋友一般。
在她的带领下,能感受到孩子也愿意积极思考,主动倾诉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在不断的思想的火花的碰撞中,他们更加理解彼此,更加坦诚相待。
龙应台也有两位非常聪慧的儿子。长子叫安德烈,他积极上进,独立自强,也知道如何享受生活。次子叫飞利普,虽然他的书信只有一两篇,但文字里都充满了自己独立个性的思考,15岁的少年,已然有了自己的主见。
通过书信,他们的灵魂,相互交融。
长子安德烈也说道,起初答应母亲写信只是图好玩罢了,但是坚持了3年后才猛然发现,他已经于无形之中,与母亲,再一次有了连接。
我想,这种亲子沟通方式真是一股浓浓的暖流,在我心里流淌。我渴望有这样的一段关系,这样一段时光,和自己的父母真正连接起来。可是,这已经是遥远的梦了,因为原生家庭已经无力改变了。我只能陶醉在,他们的书信中。
我可以做的是,积极行动起来,为现有的家庭做些事情,让我们的心再近一点点。
我真希望自己在育儿的道路上,能够懂得让孩子慢慢来,又可以知道何时要松开她的手,再目送她远行。这需要何等的智慧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慢慢修炼吧!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1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100字

同是一个16岁孩子的母亲,同样遇到过如何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每次总是以孩子在叛逆期为借口,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忍耐劝告自己,当孩子说,妈妈,我只是一个孩子,你总是叫我努力,但你从来没教我怎么努力,向哪个方向努力?我也质问过自己,作为母亲,虽为教师,其实一点不懂青少年的心里,偶尔还因为女儿愿意与我交流而大发雷霆,埋怨她怎么不理解如此辛苦的父母,可是当我翻开龙应台的这本书,我开始重新思考我自己的言行了,不是孩子叛逆,是我作为一个母亲,不了解,不关心时事政治,与孩子交流时仅限在你学习了吗?睡得好吗?你开心吗?在孩子看来,这些都是千篇一律,无聊透顶的问题。龙应台的心里不仅仅只装有一个孩子,从她写给孩子的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赞许孩子放生小动物一事,并渗透给动物自由,尽量不要伤害动物的思想。在对待孩子的情感问题时,没有强迫,她只觉得美好的爱情既是两人可以同时欣赏浅滩的风平浪静,又可以在遇狂风大浪时能紧握彼此的手。因为几十年的代沟,龙应台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品味,自己那个年代的特色与个人追求,以及愿意蹲下来,去了解一个十八岁少年的喜好,愿意去倾听他们的烦恼,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我,每次看到孩子游戏,就会有莫名的情绪,我应该自己也去尝试一下游戏的刺激与快乐,再与孩子讨论游戏的利弊。有次叫孩子学习,孩子问我,你学习了吗,你每日说自己在读书,我看一下你的读书记录,你看,都周四了,你才读了六小时,平均你才读1.5.小时,妈妈,你自己不爱学习,不要来教导我怎么好好学习。是呀,身正为范。安德烈感觉自己将来会平庸是因为他的妈妈确实太优秀了,他的妈妈可以与他讨论政治,艺术,人生,贫富差距引起的不公,讨论服装搭配学问,讨论城市的文化,讨论各自心目中崇拜的有名或无名的名人,讨论自己的理想与遗憾等,会在安德烈困惑时给他相当理智的指导,我边读边会问自己,如果是我,该如何回答安德烈的问题,但看了龙应台的回复,我才明白怎样的回答才是一个母亲的回答。我很羞愧自己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母亲,其实只是一个被孩子叫了十几年妈妈而已,我并没有在哪些方面给予孩子指导,也未曾用心去去她交流过,虽然也给她写了三百来封信,但她从来没有看过,也从家没有回过,我写的信,大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她的一些期望,纯属单相思。其实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真希望年少的孩子们也看看这本书,稍微改变一下自己对母亲的态度,尝试着与母亲沟通。愿每个家庭都向龙应台与她的孩子学习,愿我的孩子也能看看这本书,愿某一日,她也能给我写一封信!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3)篇


年轻人很多不太愿意和父母沟通,能耐心与妈妈写三年的书信,真不容易。这种方式很好,不仅增强了彼此的沟通和理解,更能看到对方的优缺点,和需要进步的地方。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爱心和耐心去理解他,同时不断学习,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缩小代沟,不被孩子抛弃,给孩子更好的引导,以及成为孩子的朋友。

其实孩子只要健康快乐,三观正确,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上进心,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成功的。

也许很多人把这本书奉为亲子教育的示范,但我觉得除了龙应台积极沟通的态度尚能学习其他的地方并无借鉴意义。如果我妈跟我大谈民族情怀政治远见我一定会翻白眼,正如安德烈所说母爱绝对是Kitsch唉,龙女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究没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你们真的要学?

真正吸引我的是两代人朴实无华真心实意地写自己的生活。龙应台出生在50年代的台湾海边渔村,从愚昧无知的乡村走向现代都市,对故乡和国家的摇摆,对政治的质疑和失望……虽然一直知道台湾的尴尬,但是看到一个台湾人真实的描写一个没有国家归属感的人也不禁叹息。恰巧出生在德国的安德烈也有一个敏感的国家,这个国家甚至不唱国歌,人们从小耻于谈论自己的国家逃避国家。这对于红色思想喂养长大的中国人简直不能想象!但母子书信往来中展现的老一辈保守质疑和新生代反叛觉醒的自我意识又是那么契合两代人的思想典型。

龙应台作为学者、作家总想指点安德烈的写作,但我实在觉得安的叙述很出彩不拖沓,这是我们想要的表达,也是我们与母亲的代沟。不要期待亲子情境示范,来看看欧洲人的民主观,世界观,以及一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如同无聊的午后,与一个朋友闲扯淡。 

一直想着读这本书的原因就是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女士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和孩子进行书信交流,在他们的交流中我可以看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理解彼此,也可以在书信中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我们我不懂的事情,然后也有一些话引起共鸣。

我初二的时候,也给我爸爸写过信,和爸爸沟通我的想法和烦恼,我写在本子放在爸爸房间,每天早上我都去看看有没有回复,几天后回复了就会很开心,但是因为爸爸比较忙(我是这么告诉我自己的,尽管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觉得这样的通信没意义,不想回复等。),所以只回复我一次就没有继续写了。

这种方式用在我这个年龄层与父母的沟通,可行性不高。原因很多,whatever,本书里面的沟通、说话的方式也可以给我们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参考。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_1900字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1900字

《孩子你慢慢来》记录了作者养育华安、华飞过程中的生活细节和心路历程,时间跨度大约有八年,彼时,龙应台还没有离婚,生活应该比较幸福美满,所以,尽管,书中也有一些小情绪,如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遗憾、夫妻间小有摩擦时的困惑、养育两个男孩的疲惫等,但更多的是正面积极的主旋律:夫妻手牵手的甜蜜、婆媳间的融洽、初为人母的兴奋、宝宝能够说话带来的惊喜、家有两宝的温馨、对孩子如何进行教育的思索等。

这本书为什么会吸引我看了又看?因为书里没有政治立场,没有暗含讽刺,没有犀言利语,有的只是一个母亲养育孩子之后的所思所想所感,全是心底流淌出的真性情。

她写华安第一次咿呀学语时那兴奋劲儿,写华飞小时候惹人怜爱,恨不得亲遍每一寸肌肤,作为宝宝刚一岁多的妈妈,我看得会心一笑,原来大名人和我们普通人感受都是相同的。

全书很薄,行距很大,也才100多页,好几个篇目我都特别喜欢:

《初识》,可爱的华安,八个月就开始学说话了,妈妈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终于嫁给了王子》,引我深思,我的宝宝也马上要开始看故事书了,我该选择哪些故事让她来认识世界和人性?

《啊!洋娃娃》,看得我忍俊不禁,眼前能浮现出那些小场景。

《神话·迷信·信仰》是本书比较厚重的一篇,和全书的格调不是很搭,但又引人思索,这三者到底如何区分啊,谁能说得清?

《男子汉大丈夫》让人感动,如果所有的老公都如此通情达理,人类应该更幸福吧?

《放学》、《高玩》,宝宝一天天大了,如何更好地教育她,可以向作者学一学。

《葛格和底笛》让所有想多生娃的父母思索,当家里有一个以上的孩子时,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让每个小孩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为一个还没彻底下决心只养一个、还时不时为要不要生二胎而纠结的妈妈,我更关注家有两宝,两个孩子如何相处,他们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多一个人分享父母的爱,他们是更开心还是更痛苦?书里能寻到一些答案。

妈妈的笔下是和谐温馨的:虽然他们也有冲突、争执,但是在要挨打的关键时刻“老大很快地把手藏在衣服里,连声说不要打不要打,老二伸出两手环抱着哥哥的头,把整个身子覆在哥哥身上,大声叫着不要打不要打。两兄弟相依为命地抱成一团。”

弟弟笔下是美好的、包含理解的:华安太不情愿了,因为他觉得小他四岁的小鬼很烦人,很黏,很讨厌。他就跟妈妈磨来磨去,就是不肯让弟弟跟着他。我呢,站在一旁,假装出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心里想死了,拜托,让我去吧。结果多半是哥哥让步了,我们一高一矮就抱着球,出了门。有时候哥哥铁了心,就是不肯让我跟,妈妈也理解他,不愿勉强。她就会带着我,走到家对面那个大草原去采花。

哥哥笔下是情感复杂的:华飞所记忆的童年和我作为老大的是有差异的。他记忆中,妈妈有很多的口头威胁却从来不曾真正对我们动武——那是他的部分。我可记得她的梳子,还有那一把细小的鸡毛掸子,手心打得可疼,有时候也打屁股,还有,总共有两次,她甚至打了我的脸。

不知道为啥,看到华安的描述我有点心酸。而且发现小孩子是记仇的,看看过了这么多年,还记得次数,部位。

照片的注释里有一段话总结得非常好: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而后又被迫学习分享,安安的人生态度是紧张的、易怒的、敏感的;也因为是老大,他是个成熟而有主见的人,带领着小的。而飞飞,既然从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既然一生下来就得和别人分享一切,他遂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他轻松、快乐、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他没有老大的包袱。他因此更轻易得到别人的爱,别人大量的爱又使他更轻松、快乐、随意、简单。这就是命运。

这段话在我看来传达的信息是负面的:老大因为老二的出生而被迫改变了生活,性格因而紧张敏感;老二更讨喜,人们更偏心于老二。龙应台把这归结于命运的安排,我不认同。其实如果只生一个,老大就会一生都独占父母长辈的爱,他也会轻松、快乐、随意。命运其实取决于父母的决定。

最后我关注的一点是要不要强迫孩子学习。爱玩是小孩的天性,学习是生存的必需,当二者冲突时,是顺其自然还是引导强迫,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龙应台选择的是前者。

“ 我承认自己是个顽皮的孩子。琴弹得不好,泳游得不精,我也没法倒过来指控她说:当年我小,你应该强迫我啊。因为我记得那么清楚,当年她就说:好,现在我不强迫你,但是你长大以后不要倒过来埋怨我没强迫你喔。”我从安德烈这段话中读出了隐隐的埋怨:妈妈当年为什么没强迫我啊?

这让我联想,如果我不强迫我小孩学各种才艺、英语奥数,将来有一天她会不会也埋怨我:妈妈你当年要是强迫我学下去该多好!

总之,《孩子你慢慢来》是一本真情流露的好书,有时间的话,我很愿意多看上几遍。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_3500字


关于女性生育和男性结扎!体现在医生和爸爸的男子汉大丈夫身上!

葛格和底笛。二胎简直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啊!!!要细心认真处理新生儿带来的家庭关系的变化。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_800字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800字

花了一个下午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每每读到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时的温情瞬间,感觉整颗心都柔软了。

每个妈妈都是伟大的,因为从她生下自己宝宝的那一刻,就迅速的从妻子和个人的角色转换到母亲的角色,那是一种从没有体验过也从没有人去教你怎么做的角色,她只知道她现在不再是一个人,她需要保护那个小小的人儿。

每个孩子在小时候都是黏妈妈的,因为日夜的陪伴早已在小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信任和依赖的种子,饿了渴了摔疼了会想到妈妈,见不到妈妈会哭会闹,那时候啊,小孩子大概觉得妈妈是他们的超级英雄,是铠甲,是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他们的避风港。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孩子越来越大,他们从刚生下时只会哭的小肉球长成咿呀学语的小宝宝,再到背着书包上小学的少先队员,最后成长为不再需要妈妈陪伴的大孩子。他们和妈妈的距离越来越远,沟通越来越少,妈妈渐渐感到孤单,也开始回忆小时候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感慨着孩子和自己好像越来越不亲了,只是她们或许不知道,曾经的所有孩子都记得,只是不再那么容易说出口了。

看到书中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总是觉得很暖心。小孩子总是那么多疑问,对于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像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可是,现在的家长却总是没有那么多的耐心陪孩子一起去探索世界,也许在家长看来孩子们那些所谓的发现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样正常,甚至会觉得孩子的问题很傻很无厘头,所以他们会不耐烦帮孩子解答,而是让他自己玩。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就被磨灭了,所以为什么孩子能发现的美大人却不能发现呢?也许是因为我们再没有那份童真的美好了吧,所以身为大人的我们更应该保护孩子的童真,和他们一起探索这个世界,发现生活的美好。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_700字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700字

以前觉得龙应台是一位追求自由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的现代“硬”女性,看了这本书发觉,她是一个台湾“小女生”啊,很柔软很细腻,文笔特别生活化特别活泼可爱,也有一点台湾小女生的矫情——也许这是前言里所提到的“这本书不是传统母爱的歌颂”,龙应台在这本书里的自我描述,并不只是一位慈祥、事无巨细的传统母亲,更多的是一位与孩子处于平等地位的“小女生”。她更多的是用童真的笔触去描述孩童的一切。
许多细节描写很惊喜。尤其是德语与汉语文化环境之间的文字语音民俗差异,产生一种有趣的幽默感,某些地方也隐含着一种深意。
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有些叙述有点小可爱,我觉得不够深沉。我对文字最深切的追求就是纯洁与深沉。所以有时候看得不是很贴合内心。
每次点星星都很犹豫。我对大多数书的评价都不高——不是五星。只要有一点不完全贴合深处的灵魂,我就觉得这本书有瑕疵。我觉得我看书更像是寻找自己的恋人。必须完美地与灵魂形成共振,才会长长舒一口气。
因此也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很爱书的人——大多数的书籍都不是百分百契合心灵。但是我知道读书是好的,所以现在我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主要消遣——用来调节生活、平和内心。读书为什么好呢?我说不出来。我只是听大家都说好。还有一个我隐隐地觉得,读书的主要目的,也是唯一的用处,就是能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实际上我们看进内心深处的文字,让我们恍然大悟的文字,都是自己心里本来就有的。所有的书都通往我们自己的心。
所以读书最怕功利。读书为什么好呢?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说出来的好处。都在你心里。
我有时候想,爱书的人也许会给好多好多书五星,与他们心灵契合的书也许格外多吧。这也是一种很深沉的乐趣。我也有点遗憾呀。

目送_龙应台《目送》有感


假期读了龙应台的《目送》,书中写尽了作为女儿、母亲、姐妹的她与自己的父亲,儿子,哥哥一次次的聚散离合。一次次的目送也意味着人情的浓淡,一次次的目送讲述了多少沧桑巨变。

新学期伊始,我和爸爸离开了我们一直生活的营口,来到了大连。爸爸来这里工作,而我也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突然的离别让我感到兴奋和恐惧,兴奋的是我终于可以摆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恐惧的是我面临的陌生环境常常让我感到离开了母亲的孤独。

曾几何时,我一直是她的翅膀下长不大的小小鸟,可是现在我要一个人来面对以前从来不用费心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爸爸,可他是个工作狂,忙的时候常常自己的顾不得吃饭。

临行前妈妈收拾好了我所有的该带走的东西,但我们踏上月台,例行挥挥手的一刹那,满载着行将远行的兴奋的我突然发现母亲眼角的泪痕---我是不是太粗心了,还是我太不在意了,我还没有能力去体会她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列车渐行渐远,我依稀能感觉到妈妈一直站在初春的寒风中,列车,也许是我的身影,像一块吸力巨大磁铁,牵引着她的目光,就那样,她会一直望着远方。

这种经历让我想起《目送》一书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作者的儿子安德烈,他在妈妈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从小对母亲的依赖,直到学校门口也不肯松开紧抓着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学校的路上,在茫茫的人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头,与我四目相对,跨越一切。可是当他一天天长大,渐渐对母亲不解,不屑,甚至反感,当他终于有一天远赴异国求学,临上飞机之前,我们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够到他的胸口,很明显,他在极力忍受着这种告别在他等待检查护照的过程中,我一直站在那里,等待他那一次又一次的回眸,但这次,他没有,他没有回头,甚至没有做出任何动作,自动门咻地关闭了,再开门时,人影全无,只剩下一只孤零零的垃圾桶,就那样伫立,静默着

仔细想想,我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没有象安德烈那样对母亲抵触,但我以后不会吗?我永远不会吗?我不敢答应自己虽然我现在每天都乐此不疲第和妈妈电话汇报、滔滔不绝讲我的新生活,但我会不会有一天面对着她却默默无言吗?我不敢肯定。

时常想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看到我中意的东西,无论多么贵妈妈都会捡到篮子里,而有一次她选了一包自己喜欢的饼干,我竟然说妈妈,这种口味的饼干最难吃了!快放回去吧!在我的印象里,妈妈只对那些被我吃腻了而丢到一边的食品感兴趣,而且那样津津有味。

当年的妈妈身后的跟屁虫现在已经自己单飞了,我和她可能也要同样经历着无数次的彼此的目送,当她过来陪我度过每个周末返回营口,当我每次从营口返回大连,看着列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我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变老,而我,在长大。

没错,就象龙应台在书中所写: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与他的缘分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段,他在小路的拐角处,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相信《《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9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龙应台目送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