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优秀文学作品的读后感900字 > 地图 > 优秀文学作品的读后感900字

优秀文学作品的读后感900字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你不妨看看《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900字

读完,最想说一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服。很短的一篇作品,却表现了人性,悔恨,自欺等很多复杂微妙的心理,以及变化的大环境下不同人的矛盾和适应方式。

这篇作品最吸引我的,不是文字,不是故事,而是那种感觉,那种让人身陷其中,被包裹的感觉。阅读过程中,还没有弄明白作者描述的是什么,但那种感觉已经感同身受,作者的描写很细腻,和缓,像一首低低啜泣的歌。这种感觉不是一时一事带来的,带有很强的通适性,与我们记忆深处的某种感觉恰好契合。就像味觉,没有形状颜色,却永远埋在记忆的最深处。

这篇作品从生活在英国乡村的日裔女人悦子的现实生活开始描写,大女儿自杀,小女儿来陪伴她,于是她想起了移民前的一段回忆,在战后的惨淡中,人们面对着一片废墟,面对着人生最重大的失去,一面努力适应,一面寻找出路,朋友佐知子不顾女儿的反对,将希望寄托于一个不靠谱的美国人,想尽一切办法移民,而回忆到最后,却发现原来佐知子就是悦子。悦子通过移民摆脱了战后的环境,却最终导致了女儿的自杀。她内疚到不敢讲出这段往事,只能编造了或者借用了佐知子的回忆。然而她到底错没错,没有人能评判,世界仍然在改变,所有人,仍然要努力去适应,去寻找新的出路。

文中着墨最多的佐知子,是一个自私冷漠自欺欺人的女人,我想自欺欺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而冷漠自私,只是因为悦子不能原谅自己而对自己的谴责,也许并不是真的。原谅自己,实际上很多人一生中对必须面对的主题。

另一主题是变化,比起物质世界的变化,本作品更着力于描述人们精神世界,思想意识的变化,文化的冲突,那种冲突让人读了很为上一辈人难过,他们在新的世界里无所适从,即使他们曾经很优秀,素养再高,还是要被世界所淘汰。现实中也是如此,可是年轻人无法体验到他们的难过,他们的悲哀,只能嘲讽他们的悲哀,守旧。我想,这也是作品的一种意义所在,虽然在现实中无法认同他们,之前在读者的心里,埋下同情与理解。希望他们能够努力的适应的更好。

远山淡影,一切都很模糊,但调子已经深入人心,足够读者理解,并以之为鉴。

很喜欢作者的这个观点,现实世界不重要,现实世界在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才更重要。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200字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200字

第一次看石黑一雄的作品,也是因为诺贝尔奖慕名而来,说实话,看到一半时还觉得这本小说除了平淡,还带有一点恐怖之外,其他就是云里雾里的描写,但越往下看时,才发现这本小说的魅力所在,另类的分裂式的写法,直到悦子说起与景子开心的坐缆车的一天,这时候才意识到这本小说里面各种人物的影射关系,原来佐知子就是悦子,而万里子则是景子,而妮基则是悦子到英国之后,或者可以说佐知子到美国之后的另一个孩子。这里面,各个人物都有近似相同的遭遇和苦闷,以及各自孤单和悲哀的情感世界,对于景子的死,书中没有过多的直面描写其原因,但是景子的影子完全可以影射到万里子的身上,通过万里子的内心世界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景子会自杀,而对于万里子,相当于景子的影子来说,战争及成人冷漠世界,对曾经五六岁时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震憾的,心灵遭受的创伤和恐惧以及孤独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作为母亲佐知子(也就是悦子的影子)而言,并没有把自己女儿的心理与情感问题当作问题,只是带有一些虚荣和急迫,一些自私和浮躁的心理迫切的想在弗兰克的身上找到一点对未来的希望,她把她所有对未来的计划全都赌在这个不靠谱的男人身上。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女儿的成长。女儿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可她并没有真正的在内心上关注过女儿万里子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甚至溺死万里子的小猫,这是万里子内心唯一的寄托和依靠,可她的母亲并不在乎,在她眼里这些都是拖累。而悦子回忆与万里子的交流带有那些暖意和耐心的交流,正是悦子真正认可景子死因的所在,悦子明白景子的死是她长久以来对景子的心理上的忽略和敷衍,她认同这一事实,所以借回忆与万里子的故事侧面影射出来。
另外书中绪方先生和二郎的相处和对话方式以与悦子和妮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儿女长大之后总没有再多的耐心去倾听和陪伴父母,而作为父母总为子女打算,生怕变成他们的拖累。子女的敷衍与反感以及暴躁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发泄到父母身上,而父母总是包容的,即使内心悲凉和忧伤。子女的情感与思想已经与父母渐渐的疏离了,这是父母所面临的悲哀以及孤独的处境。
本书里面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未曾真正的走进过或者到过,倾听过别人的内心,都是在一种焦躁的情绪中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和喜恶嫁接到对方身上,而并不在意对方是否真正需要或者对此排斥,即使是亲人也是孤单与悲凉的心理。
小说采用大量的回忆写法正是可以把自己的主观情感甚至是辩驳、内疚或者忏悔都揉合在里面,让回忆带着自我情感世界里这些诸多的独白和影子,进行自我反省和宽慰。
唯一快乐的时光就是悦子回忆坐缆车上山游玩的一天,那种快乐属于万里子,也属于景子,更是佐知子、悦子最坦然面对一切的态度和时光。那天他们的所有快乐来自于:不要总封闭在过去的世界里,一切都要乐观的向前看。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900字

对于战争我们渴望得到真相,又希望看到和平。

看了很久了这本书。我很少看这种类型的书,一直断断续续,但可能这是看过的最令我深思的战争相关的书籍。

“记忆、时间、和自我欺骗”

我相信最后埃克索的离开是坦然面对死别,也相信,当迷雾不在,仇恨复苏,真正的英雄不会坐视不管,传播善良的和平的火种不会烟消云散。

对于自我欺骗,高文骑士既害怕着战争,又挣扎着真相,无处言说。我想大多数人都是选择遗忘,忘掉灾难,只是副作用是记忆一片白茫茫,每天重复周而复始,混沌又纯粹的活着。

埃克索的角色塑造真的很绝妙。

一方面他是想找回记忆的夫妇二人组的成员,且无比宠爱他的妻子;另一方面他又是亚瑟王曾经的骑士,战争的始作俑者(当然,他背弃了他的国王,并选择了一条荆棘丛生实则正义的道路)。二者相撞他既是普通的想找回和妻子爱情的回忆又绝不普通的身处着这场混乱的核心。我喜欢他叫妻子公主,一声又一声。

昨天看了阿米尔汗的《印度暴徒》所有的侵略和被压迫都千篇一律如出一辙(可能对于印度电影它是直刺主题,一针见血的阐述日不落帝国的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以及人民反抗剧情……可能我们对于这些事要更早就习以为常了,那么多抗日剧可不是白看的。)电影结束之前“公主”终于报了仇,火箭擦过仇人的脖子射塌了其背后的巨型建筑,在满月节火烧恶魔,在那里我真的入不了戏。大仇得报,顺利继位,被民众拥趸爱戴,激起更多普通民众的为家园抗争之心,水到渠成。只是看着那么多普通但活生生的人前赴后继往枪口上迎那一段没有感到热血莫名觉得很难过。

扯远了~,还是要跳回来

我百度了战争与和平的名言,想找一句作为自己的论点。

有人说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感觉没什么大用处,和平被战争打破,再用另一场战争去消融它的创伤,想想就觉得很傻,毕竟没几个战争的始作俑者会把它当作警言;又有人说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想到高文骑士,想到那些还算和睦的村庄也许是有好处的;只是欺骗自我换来的片刻安宁终究还是会随着魁瑞格的死亡被打破,蛰伏的巨人终究会倾巢而出。

所以我想最好的态度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100字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100字

连续读了石黑一雄的三部小说,感觉他的作品里有两样谜一样的东西,让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是人们的不可靠的回忆

石黑说,“我发现回忆是不可靠的东西,事实上可能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我所理解的他的回忆不可靠,换个说法就是:人们对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感观,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可能与事实本身大相径庭,映射在人们脑海中的任何事情的样貌、进程,都是已经经过了过滤和加工的,与事实本身已经很不相同,但每个人都认为那就是事实本身。这点在《远山淡影》中表现尤为突出。事际上,我觉得《远山淡影》是我读过的他的三部作品中稍差的作品,但因为它首先揭开了人类的这个认知真相,使这部作品具有了非凡的意义,事实上可能是里程碑般的意义。

诺奖给石黑的颁奖词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私以为,其中“幻觉”“深渊”两词用得尤其准确。

二是他对人生意义的苦苦追问

《浮世画家》《长日将尽》都涉及了这个严肃的、永恒的话题,但石黑一雄是从极小的、不易察觉的角度切入的——比如一个画家的自我评价,或一个管家的自我回顾。诺奖说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或者说“充满激情”,没错,画家小野先生和管家史蒂文斯先生都曾有过把全部的生命奉献给人类进步事业的激情与行动,但最后却发现所谓的“人类进步事业”原来是一个错误,自己的一腔热血空付流水。故事最后,《浮世画家》中的画家回归到家庭和绘画本身,《长日将尽》中的管家只能落寞地回忆、痛苦地咀嚼那对他来说唯一有意义却终于擦肩而过的爱情。

最后,分享一下《浮世画家》中扎到我心的几句话:

“当年,你那么渴望做出伟大的贡献……而我一直忙着改造整个世界,无暇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如今,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它们的瑕疵,如今在意的只有我们。”“至于我们这样的人,小野,我们的贡献一向微乎其微。现在没有人在意你我这样的人曾经做过什么。”“我们没必要过分责怪自己,我们至少为自己的信念而尽力了。只是到了最后,我们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是没有特殊洞察力的芸芸众生……”

岂止芸芸众生,那位写下“业未竟,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的伟人,其时的落寞,大约也是如此吧。

不如说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画家的使命就是艺术本身,工程师的使命就是技术本身,这大概是永远不会辜负人,永远不会让人落寞的东西。而在成王败寇的那些领域,随时都可能落幕、幻灭,孤独落寞。君不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3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300字

因为某段模糊不清却有些美好的记忆,亦或是因为不公平的待遇,一对年老夫妻踏上了他们寻找儿子的路途。

这本书的实体书算不得厚,内容也并不复杂。但无论是开始还是结尾,都留给观者的却有很多想象空间。

关于男主,作者给他的定义是一位仁慈的智者,后来因为龙的吐息而忘记很多事情。又在某一点记起一点点并不连贯的过往,然后夫妻两个去找他们已经去世的儿子。他们儿子已经去世,但他们已经忘记。

在躲雨时遇到一个渔夫和一位老妇人。这两人究竟是谁在说谎?亦或是两人都在说谎,当然也可以他们都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然后遇到武士,遇到骑士,这两个人的出现不过是在为男主的身份做诠释。特别是在其实其实高文的记忆中,男主是一位被亚瑟王利用的仁慈智者。亚瑟王的荣耀其实应该是男主的,这也是为什么武士憎恨亚瑟王却对男主心有敬意。

看这本书,对我来说算是另一个开端――做标签。

而关于这本书中,做的标签最多的就是关于遗忘和记忆。

文章中会在某一刻写到男主想起来什么,却又不是完全记起。而无论敌对面的武士亦或是年迈的骑士高文,都对男主做过的事情表示尊崇。这一点可以看出男主曾经是一位很厉害的人。

关于男主和女主,男主做过让女主不高兴的事情,同样女主出于报复,可能也做了对不起男主的事情。

他们记不起或许是故意忘记亦或是受了龙吐息的影响。

当武士杀死骑士高文后又杀死了龙。男主女主终于记起他们的儿子已经去世,但他们表示要去儿子墓地所在地――一座岛居住。

而结尾最为精彩也最为复杂的地方就在结尾处。渔夫究竟是什么心态?不得而知。回头看一看开始时男主女主避雨时遇到的老妇和船夫,再看后期他们在河边遇到的那个老妇和结尾的船夫。我想这两人都是夺命人,只不过一位是迷惑人许人以美好,一位是直言女主将不久人世。为何这么说?那座不大岛上的人为什么互相之间看不见彼此?为什么不让两人同乘一船?

避雨时和船夫以及老妇的谈话,男主最后听说两人分开乘船时表露出来的恐惧。以及最后根本不理会船夫直接离开。究竟是与不是,这个或许只有作者知道。但每一个读者或许也有自己的答案。就像开始所说,留给读者很大想象空间。

而关于男女主角之间,我想必然有爱的。尽管会有意见不同之处,但最后描述的那些,我这个于爱情知晓很少的家伙竟然会觉得伤心很伤心,简直就是酸楚,至于作者有没有那个意思,这个真就那么重要?

为了寻找一个已经知道结果的答案,而做出一些离奇的决定,蠢不蠢?不知道,毕竟作者也没有直接表达出来。我想,算不得蠢吧,当然也算不上聪明。最后的结果或许会不尽意,但不去做,那就更是没有意义的空想。

于书的结尾处,当男主极力劝阻女主不要去岛未果时,他拥抱了女主,哪怕很费劲,哪怕很吃力,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是狠心吗?不知道。或许更多的无奈、不忍和伤心。

毕竟他在一位智者,最起码曾经是一位智者。当在河边那位老妇喊着说女主已经治不好时,男主说诅咒那个老妇,当船夫说让他们分开乘船时,他的恼怒,劝妻子不要去岛,两人可以一起在其他地方,而当他妻子极力要去岛时他的无助。

曲终有人散,文末有臆想。

究竟作者想说什么,不得而知。而读者可以自知。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0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000字

石黑一雄的书读起来总是这么费劲,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这里这一段,那里写一段,然后靠读者自己把这些杂乱无章的部分重新排序,才能理清故事的情节。不读到最后真不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也是增添了不少的悬念吧。

还好在读过程中能看到书友们的一些解析,要不然可能读一遍真的不能读得太懂。文章主线写的一对老夫妻去寻找自己儿子的故事,中间引出一些情节。最开始是不列颠民族亚瑟王发动战争杀害了很多撒克逊民族的人民,多少妇女婴儿都死于非命。亚瑟王为了让人民忘记战争的仇恨,派梅林骑士囚禁了母龙,母龙的呼吸可以产生迷雾,迷雾会使人失去记忆,失去记忆的人们会忘掉仇恨,各个民族可以和谐相处。

撒克逊的一个年轻骑士受自己国王的命令,杀死了这条母龙,让所有人重新找回自己的记忆,让自己的族人仇恨不列颠民族,以此发动战争来复仇。

书中主人公一对不列颠老夫妻,老头以前也是亚瑟王手下的骑士,但是他不满亚瑟王的发动的战争对无辜的妇女和婴儿的伤害,选择了隐退。老太太以前应该是个公主什么的,老头一直称呼她公主,他们在寻找儿子的路上一直不离不弃,恩爱两不疑。母龙死后,他们也记起了以前的事情,儿子在不大不小的年纪,离开了他们,后来死于一场瘟疫。公主曾经对老头有过不忠,老头为了报复她,不准她去找儿子,直到后来两个人才相互原谅,并且一直十分恩爱。一直到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个海湾,对面是一个岛,他们的儿子坟墓就是岛上,船夫以船小浪大为由,说要先把老太太送过去,再来接老头子过去,老头还是不情愿跟老太太分开,要求一起过去。对这里的解读是,老太太从一开始就一直小腹痛,直到到海湾这里,生命已经奄奄一息了,那么对面那个岛,其实就象征着人死后要去的地方,天堂或者地狱什么的,而这个船夫,也就是死神,坐上他的船跟他走就意味着死亡将至。虽然这对老夫妻一直不愿意分开,但是在死亡面前,那也无能为力,最后老太太还是先走一步。

看到有书友对母龙的解读,觉得解读的很好,母龙隐喻对不想面对的事情的回避,老夫妻一直都很恩爱,公主却曾经有过不忠行为,母龙的气息让他们可以忘记这个不愉快,但是在母龙死后,他们还是能够放下彼此间的隔阂,两不分离,这才是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正如文中老头说的一句话“黑色的阴影是整体的一部分”,优点也好,缺点也好,加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整体。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2300字


《被掩埋的巨人(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2300字

一样的月光
——-读后感
我有一个阅读习惯,喜欢同时看不同书,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看看那本。我得承认这个习惯不好,支离破碎的浅层次阅读,到头来竹篮打水,剩不下什么。但是我发现这个过程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思维发散了,经常看着看着,就从这本书看出另一本书的影子,或者这本书没太明白的事儿,在另一本书里一个激灵,就想通了。又或者,读一本书的时候,突然想起久违的一首诗、一段词,就像读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想起了《春江花月夜》,想起了张若虚。
张若虚本人就像是中国文学史上被掩埋的巨人,在当年就以“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但仅仅留下两首诗传世,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号称“孤篇盖全唐”。至于他的身世背景,生卒年不详,《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中﹒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中》也只寥寥数语,“扬州张若虚”,曾任“兗州兵曹”,“数子人间往往传其文,独(贺)知章最贵”,时人评论,张若虚等吴中四子的诗文虽好,却不如贺知章。看到此处,不仅哑然失笑,果然文学也好,艺术也罢,盖棺论定都嫌太早。
那么,曾任基层文官兗州兵曹的张若虚,究竟有可能经历过什么,让他能写出一首《春江花月夜》,令闻一多感叹“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呢? 不妨来看一看后辈杜甫的一首诗,或者能为其代言几句。
登兗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约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年轻的杜甫去兗州探亲,写下了这首咏古诗:
“我来看望我父亲,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浮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峄山上为秦始皇颂德的石碑犹在,荒芜城池中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已残。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登楼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读完这首诗,再做一做搜索的功课,不难了解到,张若虚工作和生活过的兗州,居于中原腹地,是华夏九州之一,在汉族文化中,尽管历朝历代区划有所变更,但属于要地域,历史文化深厚,亦是兵家争夺之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频仍之际,可以想象军阀集团争夺在兗州造成的巨大伤害。不说曹操和吕布兗州之争,两年内,曹操收复兗州全境,败呂布于巨野;晋惠帝末年(290),兗州全境沦没,附属后赵。战乱中的兖州黎民百姓,大量南迁(这是客家文化的渊源之一)。身为兗州兵曹的张若虚,不能不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血泪情仇。战乱刚歇,初唐进入休养生息,张若虚开始了人生的哲思。我相信《春江花月夜》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酝酿而成。张若虚面对亘古恒常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人间,也许想起了孔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写出了自己的千古名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每个人都终有一死,不分高低贵贱,人生中所有的不同不过是表象或细枝末节,皎月当空,平等地普照在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没有战争,只有战争之后的宁静。他把战争的残忍放到了另一首传世作品《代答闺梦还》里: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仍然没有剑拔弩张,没有两军对峙、血流成河,有的是闺怨,是离别,是思念,是忠诚地等待,一切的情感,都指向戍守边关的男子。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思妇,也照离人。关外的敌军,同样有思念他们的妻子,笼罩在一样的月光之中。
伟大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往往是相通的。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表面上看是奇幻小说,其实正是架构在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在英国这个狭小的岛屿上相爱相杀的真实历史上。千年之后的石黑一雄,用一种张若虚前所未闻的语言,阐述了同样的情怀。只不过,石黑的笔描摹了和平终结、战争即将拉开大幕的瞬间---在永恒中,可不就是一瞬间?
面对种族冲突和仇杀中,不列颠勇士埃克索致力于推行和宣扬上帝的“无辜者保护法”,却遭到来自本族人的背叛。不列颠人在亚瑟王的授意下,大肆屠杀撒克逊妇女儿童,然后用一场带有魔咒的迷雾掩盖了真相。在咒语中,两个民族的人都患上了失忆,忘记了仇恨。不料来自东方另一个撒克逊王国的国王,却觊觎不列颠的土地,派出一名武士来破除咒语、复活和煽动撒克逊人的仇恨,以满足他的征服欲望。迷雾散去,记忆即将回归,一场腥风血雨迫在眉睫。石黑一雄选择不列颠人和撒克逊人的仇杀作为题材,其吊诡之处在于:现在这两个民族的后人已经融合为一,成为了英国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无人因为祖先的冤屈再引刀相向,小说里的战争刚要开始,小说外的和平已经实现。
一样的月光之下,和平,战争,战争,和平,成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主题。跨越了时空,对于永恒的宇宙和不变的人性, 张若虚和石黑一雄做出了自己的观察。甚至在爱情的描写上,他俩也不无共识。
张若虚笔下的思妇在雕栏玉砌间,看月影移动;石黑一雄的比特丽丝,秉烛夜游,向荆棘墙上的毛毛虫发问。张若虚的女子,“寂寂掩重扉”,封闭了自我;石黑一雄的比特丽丝却倒向了他人。由爱情出发,走向了不同的终点,忠贞和背叛令人唏嘘。爱情中有吸引,有彼此对亲密关系的向往,在这里,是什么撕扯了这种本能,使得人人成为孤岛?是战争。战争主题和人性特别容易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石黑一雄作为一个作家和张若虚作为一个诗人的共同观察,隔着上千年,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边达到了一个共识。
日月天地永恒,人性问题也是永恒,并不因为石黑一雄用电脑写作,而张若虚是用毛笔写在纸上而有所不同。张若虚,也许他早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知道他看到的月亮,千年之后,还会有人看到同样的月亮,而且会发出类似的慨叹。

石黑一雄《远山淡影》读后感1000字-难以驱逐的战争阴影


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从而荣获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

《远山淡影》是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确立了他的创作风格:第一人称叙述,主要线索是回忆,国际化视角,故事模糊等等。

《远山淡影》最打动我的,是写出了二战给活下来的人们烙下的心理阴影。这阴影如同黑夜,笼罩着,无法挣脱。这阴影如同病魔缠身附体,摆不掉。这阴影尤其对孩子的影响,胜过顽疾。

《远山淡影》以居住在英国的悦子回忆为线索,倒叙她20年前在长崎的经历。

战争最痛苦的不是死去亲人,而是还活着的女人和孩子。因此,如何活下去,对人生是严峻的考验。佐知子(悦子的化身)拖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漂泊无定。丈夫死了,找的美国男人弗兰克是个花花公子,只知道泡妞, 3天花光了她当女佣挣的钱。回伯伯那里居住,也不过是个活坟墓。因此,她假装自信,内心空虚,尤其是面对万里子。佐知子跟不跟弗兰克到美国,几经犹豫,因为她内心极度不安,渴望稳定。

万里子因为目睹个一个妇女被战争杀死,内心恐惧,随时有幻觉,仿佛那女人还存在。因此,她不愿与他人交往,她的伙伴就是小猫。小美、小胖、花花,万里子和猫,相依为命。猫就是万里子的象征。善良温驯,生命脆弱。

万里子的怪诞行为,是她内心恐吓的表现。当母亲决定离开日本,到更能适合她生长的美国时,她更担忧,她根本不承认美国继父,对母亲常常外出幽会心生恨意。为了离开日本,佐知子溺死小猫,将万里子心里最后残存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彻底粉碎。

#FormatImgID_0#

悦子来到英国,带着景子和妮基。景子心理仍然被战争的阴影笼罩,在她最终离开我们的前两三年,景子把自己关在那个房间,把我们挡在她的世界之外。最后景子选择了___在出租屋割断自己的脉管。我是个母亲,我必须要考虑我的女儿,本想换环境,换活法,结果和悦子的想法背道而驰,

本来以为外国更适合于女孩子的生长,但是,在他国的土地,相异的民族,有自闭症的人哪能融入?只能更加深内心的忧郁,所以,悦子非常内疚,觉得对不起女儿,都是她造出的孽果。

战争对孩子的伤害,远远大于对成人的害伤,因为孩子更脆弱,心理承受力更差。对大人的不信任,没有办法改善。

至于悦子的公公叙方先生,那是旧时代的人,他们早被军国主义教育毒化,对渐渐觉醒的一代,心理隔膜。因此,他对自己的儿子二郎的思想现状,深为不满。

小说对战前军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无情批判:那个时候,老师教给日本的孩子可怕的东西。他们学到的是具有破坏力的谎言。最糟糕的是,老师教他们不能看、不能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卷入有史以来最可怕的灾难。

《远山淡影》故事不完整,和回忆有关。加上讲述的又是20多年前的往事,有点模糊。这正是石黑一雄的高明之处。不确定性,更具有艺术魅力。

小说最巧妙的艺术手段,是人物的重叠,又让主题深化。悦子佐知子,景子万里子,互为表里。让读者感到,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财物的消毁,更在于人的命运被迫改变。战争对人,就像人对于小猫,可以生杀予夺。

投在长崎的原子弹,核毒在人们的心里难以除净。

远山淡影读后感


2019年,一位文学院的小美女把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当作新年礼物送给了我。当我第一遍阅读时,只读了两页就出现了三个名字,妮基,景子,佐知子,在什么都没交代清楚的前提下,我放弃了阅读。把它放在了书架上,再也没读过。

由于我的腿受伤,减少了外出,省出了时间,终于全神贯注地把这本书看完了。

整本书都是在压抑的氛围中看完的,从一开始我就想到了真相,可偏偏真相如我所预想的那样来临时,依然震撼无比,甚至大脑空白,呆坐了几分钟。

《远山淡影》,又远又淡,却又越近越实。二战后的长崎发生了巨大改变,就像黄家驹在《amani》中写的那句歌词:“战争到最后伤痛是儿童”,而这部作品恰恰是母亲与女儿在对未来的追求上有着不同,母亲把自己想给女儿的生活强加给不想要的女儿身上,悲剧就这样产生了。就像小说中出现的革新派与守旧派,用方绪先生与重夫先生的对话展现。悦子想逃离长崎给女儿景子一个不稳定却安全的未来,作为母亲,这无可厚非。可是悦子却从未站在景子的角度想景子想要什么,强加给景子的一切后换来悲剧收场。即便在现在,这种情况依然大面积存在。悦子当着景子的面将装着猫的盒子放入水中,景子心爱的猫难逃一死。在我看来,猫是景子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希望,那是一种在黑暗和痛苦中让景子活下去的陪伴。悦子的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景子的自杀。再回到现在,有多少家长在扼杀孩子的“猫”?

我记得小猫,我记得树枝,我记得缆车,我记得夜晚灯笼下的万里子……

如果你最近正好没书看,就看这本吧。如果你是家长,那么更应该看这本书,希望你看完这本书后,能够回头看一看自己的孩子,想一想孩子的“猫”在哪里。(高崇)

远山淡影(优秀范文)


远山淡影读后感-石黑一雄半个世纪,走完人生大半,悦子因为女儿回来,五天时间回忆起近二十年的过往。二十年前,因为长崎被原子弹轰炸而亡夫,后嫁给一位电器公司职员二郎,已经怀孕。所住之处,有山有河,却充斥着战争和爆炸后的悲凉气息,很多存活下来的人时时会想起曾经的生活和亲人朋友。偶然认识万里子的母亲佐知子,或许是看着这对孤独的母女,心有同感,很想接近,或者是也想逃离这个地方。佐知子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想离开死气沉沉的日本,等待某个英国人带她移民,虽然等待的日子不断延后。她曾经是大家闺秀,舒适安闲的日子被战争化为乌有,不愿寄人篱下却无所依靠,自傲又自卑,让她情绪偶有失控,言语举动都是从小到大的教育和日本的人文环境熏陶下该有的得体,却突然会失去对万里子的耐心,当面溺死万里子的三只猫,读来隐隐脊背发凉。多么想离开这个全是死人的地方,才能做出这等残忍的事情。佐知子近看已经老去,大抵是经常操心却隐忍不发的缘故。二郎的父亲绪方先生,是老一辈的代表,道出许多对故人的牵念,和儿子二郎的交流也像一盘棋一般,少到独自去走。二郎拼命工作,客气的挽留父亲,父亲识趣的表示仍然要离开。前一晚下棋不愉快,早上,父亲等待儿子走后才出房间吃早饭。老人不愿给孩子添任何麻烦,孩子只能做了父亲或者年龄渐长才能体会这隐忍的爱。面店老板藤原太太是里面最乐观的人,适应了不可抗力造成的生活转折,丈夫和大儿子已经离开,还有二儿子。面店不大,招待只有简单的面,活下去。景子是大女儿,回忆里她孤僻,成年后自杀而死。景子或许就是万里子,而悦子就是佐知子,为了离开日本,移民国外,搬家让小孩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无法融入新环境造成的自闭,无法选择的无奈造成的自卑,这些都让万里子或者景子长大后,发现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死亡是一种妥协和解脱。妮基是二女儿,与大女儿关系恶劣。出生就在国外,生活不富足却安稳,自然无法理解姐姐敏感的性格。她也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独自居住在伦敦,结婚对于她也不重要。书中很多事情都没有起因后果,跟随悦子的主观回忆挑选场景,画面般一幕一幕上演。佐知子究竟去了美国吗?二郎为何与悦子分开了?景子就是万里子吗?绪方先生为何收养悦子?意识流小说的印象还停留在卡夫卡的《变形记》,导致经常对着墙上的斑点脑洞大开,《远山淡影》的描写也有相似,看似没有一点刻意,泼墨于白宣,丝丝渲染延伸,随你去看,每一个分支都在,却没有终点,不能穷尽。

《远山淡影》读后感800字


《远山淡影》读后感800字

墨筠

读完《远山淡影》后,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尽管作者叙述了"我"回忆起一件久远的往事,在主人公"我"的叙述和思考中提供了直观外的线索,但那也只是片断的内容,就连那件往事也是,此时此刻也是。于是,合上书,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原野,那里绿草如茵,陆离的花丛从我的脚下延伸,从平缓的丘陵背面一直到画卷的最远端,那里崇山叠岭,高高的杉木从整齐的树林里突兀一个尖角,就像传统建筑的屋顶上的翼角,一切笼罩在一层灰色的氤氲之下,宛如阆苑仙境。造成这种错觉抑或说是遐想的原因恰是山隐去了其形体,而留下简单的轮廓与淡淡的影子,空白处自然的会由想象力来填充。

作者是以第一人称写作,但也只局限于"我"的范围,这就意味着,叙述的角度不超过"我",没有多余的旁白(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但极少)与心理分析,仅有的猜测与所思同样拘于纯粹的"我"之内;其次,作者及"我"只着眼于眼前看到的、发生的和回忆的,而这些事没有来龙去脉,于是,就造成一个不完整的印象,就像不断延绵的山脊被画卷两端突然的拦腰折断;最后,尽管印象是不完整的,但作者有意提供断断续续的线索并让它们产生联系,让空白不是那么的空白,而是留下浅浅的灰色,正如到小说结束为止,对于景子是这个人的印象都是残缺近乎了无的,但相较于小说肇始——只告诉了景子的自缢以及纯日本血统——我们慢慢了解到了,景子名字的由来、景子的出身、早年的生活环境、以及她音域的性格等,景子便是这远山淡影,空白处则是她为什么要自缢。之外,还有"我"、长崎的阴影和万里子的去向一并构成了漶漫的群山远景。因此,我十分的佩服作者的自制力与忍痛割爱的决心。

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从一开始就提到景子的死却不打算描写这件事对"我"内心造成如何巨大的波澜,转而回忆起有相似命运的佐知子,而通过佐知子的冷漠映射了"我"的冷漠,直到最后尽管感情有了起伏,在景子曾经的房间流连,但仍然能够感受到"我"身上的冷漠,于是浅层的冷漠与深层冷漠、现在与过去构成了画卷里的近景清晰与远景模糊的照片聚焦后的效果。另外小说中的每次对话总是会在某一句话上重复几遍,就像荡漾在旷谷间的回音,加深了距离感,从而在声音上也加强了淡薄感。

不得不感喟石黑一雄的技巧纯熟。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日

读后感远山淡影800字通用


书是春风,能舒坦发困之心。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才是你读完长篇大论之后真生能剩下留给你的知识。对于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后感远山淡影800字通用》,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1】

倒数第二章悦子去找佐知子的女儿万里子劝她回家时,突然变成了第一人称,“要是你不喜欢,我们可以再回来”,当时感觉到有点奇怪,本来也是不喜欢看序言和后记,今天看了,意外的解开了自己的疑惑:这本书大部分贯彻了悦子一家人(丈夫二郎,公公绪方先生)和搬来不久的佐知子一家(女儿万里子)的事情,悦子是典型的日本女人的风格,古朴保守,安心呆在家里服侍丈夫,而佐知子则恰恰相反,流离失所,封闭冷淡,很少与人打交道,没有工作,时常把女儿独自一人留在家里。但其实悦子就是佐知子,也许是从小成长的环境让她对自己应该怎么样有一个原型(即悦子的形象),但是她实际上是佐知子性格的人,景子(万里子)死后,她的内心开始后悔并重新审视自己的矛盾,万里子(景子)喜欢安子阿姨家,喜欢带着猫,当时悦子(佐知子)嘴里说着“美国肯定对女孩子好的,在日本,能有什么期望”、“我是一个母亲,肯定会以女儿的利益为首位的”,也知道弗里克这个人不稳定,但是其实更多为了满足自己想出国、想改变的想法,拒绝了伯父的好意,临走前淹死了万里子养的猫,带着万里子(景子)去了国外。

二女儿妮基过来看她,她想起了这段将近二十年的回忆,但是却不由自主的拆成了两个形象去回忆,她是古朴保守典型不会被非议的,她的邻居她的朋友是冒险、生活不稳定、知道所要依靠的男人是不稳定依旧跟着去国外的,这样她的内心就不会那么的愧疚自责。

作者的运笔能力真的太强了,看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觉得那里牵强,就是很自然的笔风,像呼吸一样,如它的书名《远山淡影》,淡淡的,像远处山上萦绕的一层薄烟。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2】

内容简介:本书是石黑一雄处女作,一部问世30年仍在不断重印的名作。小说通过一个移居英国的日本寡妇对故土、故人的回忆,讲述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带来的阴影与心魔,最终以母女成功移民,而女儿自尽作为悲情结局。作品构思奇特,叙述者通篇的回忆是模糊而可疑的,直至全书终,叙述者才忘记了伪装,读者也证实了猜想:叙述者是利用回忆做掩护,编织了一个他人的故事,企图通过他人的面具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减轻罪恶感。

远山淡影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石黑一雄的多重身份颇为令人玩味,他出身于非殖民地日本,用英语写作,以国际主义作家自称。但在创作上却不以日本传统、移民背景或文化差异为主基调,而是着力刻画着普遍、细腻的人性在被动置身于国际环境中的生命意识。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是“(这种生活景象)可以涉及乘坐喷气式飞机穿梭往来于世界各大洲之间的人物,然而他们又可以同样从......

远山淡影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虽然拥有日本和英国双重的文化背景,但石黑一雄却是极为少数的、不专以移民或是国族认同作为小说题材的亚裔作家之一。他致力于写出一本对于生活在任何一个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都能够产生意义的小说。于是,石黑一雄的每一本小说几乎都在开创一个新的格局,横跨了欧洲的贵族文化、现代中国、日本,乃至于1990年代晚期的英国生物科技实验,而屡屡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惊喜。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3】

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以一个战后长崎的女人悦子的角度描述她自己在日本,美国的生活,开篇就提到了女儿景子的死,但通篇没有解释她的死因,而更大的笔墨从悦子这个第三人的角度描述佐治子和她的女儿万里子的生活,通篇万里子是不快乐的,对大人是不信任的,而做为母亲的佐治子以自己的方式与女儿相处着,对外人的解释是美国有利于万里子的成长,实际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跟随弗兰克离开自己的祖国,不管万里子是多么的不愿离开,以及多么不喜欢她的继父弗兰克,这造成了万里子的更加闭塞和对人的更大敌视,而最终通过悦子与二女儿的对话终于明白了景子在美国的生活是多么不快乐,最终自杀,而万里子就是景子的影子,悦子通过第三人佐治子(那个被别人议论的女人)剖析着自己的心灵深处的真实自我,以及对女儿死的深深忏悔,小说通过战后的母女对生活安定生活的渴望,但实际却以悲剧收场,展现战后对人造成的损失除了物质上的,更多的精神上的损失难以弥补,文中万里子多次提及那个女人,是在战争中死去的河边女人。也正是这种心魔一直除不去,小女孩对外人是不信任的,尤其是她眼中猪一样的继父,导致她跟随母亲外迁英国后,越来越不快乐,抑郁致死。值得一读,这是石黑一雄的处女作。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4】

《远山淡影》

惊艳于石黑一雄对于人物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对言语、动作、表情的处理,细腻之处又留有大量空白。

文章以广岛长崎原子弹爆发为背景,描述了日本普通市民在这场灾难后所如何带着遗留的创伤继续生活下去。(特地百度了一下这段历史,日本因波茨坦公告后拒绝投降,美国为了敦促日本投降,先在广岛投下“小男孩”,但日本当局依然死抗,美国打算在小仓投下“胖子”,但因天气原因,阴差阳错选择了长崎,战后统计,由于这两场原子弹爆炸,各造成了25万和14万人死亡。)是的,无论哪一场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普通的百姓,被迫杀害、被迫转移、被迫流浪、被迫家离子散、最后被迫终结此生亦或被迫笑着活下去。

这部小说最精彩的也在于它巧妙的构思,用一种回忆的方式,像是第三人称叙述一般,又像是电影中常见的构架交错时空,让你不断地去审视自我,通过这样的无法挽回的方式弥补自己心灵上的内疚和创伤,细想来,更是心痛。

小说中还叙述了一种三代人之间在经历了岁月、战争、世事后情感、认知上的变化,免不了,上一代的老人们常常会由于僵化的思想或是一些落后的习俗致使与最亲近的儿女产生一定的隔阂(其实最近也一直在思考,也是从爸妈身上看到的,他们从二十多岁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大部分中心都转移到了我们身上,似乎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为了我们自己的学习不问家里事x而我们长大了之后,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重心更不在父母身上,所以,这一切的轮回到底是为了什么,享受过程吗?为了老去吗?还是只是活着?)

此外,对于母女间的关系,交流绝对是一味良剂,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用心倾听彼此的需求,并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反思,而不是专制得认为反正我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而自我标榜就是个好母亲,当一切都过去之后,当孩子最终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是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后,深深的内疚感依然会充斥余生。

但愿我一直都是个好女儿,但愿我以后将是个好母亲,但愿经过岁月后的我回忆起以往会心有甘露。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5】

故事的开始是在英国,主人公悦子的大女儿景子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自杀了,小女儿妮基从伦敦赶到乡下陪伴她。期间,悦子回忆起当年战后的长崎,遇见的一对母女——佐知子和万里子。

佐知子初登场时是在其他女人的谈论之中,冷漠、不合群、不友善,似乎与当地的其他女人格格不入。而她的女儿万里子也对外界充满戒心。通过交谈,悦子和佐知子成了朋友。在悦子的回忆中,佐知子一心想依靠男人离开日本去往美国,但万里子只想带着她的小猫回佐知子的伯父家,母女俩的矛盾在佐知子将小猫放入水中时得到了激化。

而其实,佐知子就是悦子,万里子就是景子,悦子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离开了日本到了英国,但景子也因为到了英国无法适应周围的一切而郁郁寡欢最终选择了结束生命。这也是悦子一直绕不开的心结与痛楚。

这部小说是石黑一雄的处女座,就如书名一样,模糊的、缥缈的,在回忆与现实中穿梭。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6】

《远山淡影》读后感600字:

《远山淡影》是一本好书,对我的感触是很深刻的,作者或许会这样想:大错已经铸成,与其一辈子活在内疚里,不如自欺欺人,让自己好过一些。

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

《远山淡影》还描写了积极向前、乐于助人的藤原太太,保有日本生活习惯但在民主观念上已经西化的绪方二郎,新崛起的阶层“三菱公司董事长”的夫人和儿子,虽有日本血统但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完全西式的妮基等等人物形象,表现了战后日本的变化和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段是关于已经西化的绪方二郎和仍然坚守战前日本民族传统和气节的悦子的爸爸的对话,像是我们现在爷爷和00后孙子的对话一样,都觉得对方顽石一般,这也是从最真实的一面给我们展示了二战后日本人民在精神上的斗争。

日本作家的小说都非常容易读下去,他们的字句总是会被我一种雪地白茫茫却又不知道下一个脚印踩下去是否会陷入深渊的迷离感。这位诺贝尔得主对人性的洞察在这本薄薄的书用浅白的对话间毫无波澜地展示了,不得不说观察生活的用心。

我似乎迷迷糊糊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叫《远山淡影》,有些内疚与伤痛我们刻意在心头萦绕浓浓的雾,那些我们爬过的山,我们远离,终于不再那么清晰。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7】

人生中第一次体验绿皮火车,经历长达24小时的卧铺的时候,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像白开水那么清澈却让人细思极恐的书。

这是诺贝尔得奖者石黑一雄的处女作,看完之后我大为惊讶,第一本书就写得如此巧妙用心,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讲,故事编织得看似无意其实是在估计出错的细节中告诉我们内心泛起的涟漪。

全书分两条线索不停插叙,用第一人称描述了女主角悦子的回忆,由于悦子在现实里做了令人遗憾的事情,她一直在逃避,欺瞒自己,在她的回忆中,有一位叫佐知子的女性,佐知子的行为乖张,和女儿矛盾不断深化。刚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甚是混乱,像是粗心的作者把回忆与现实混淆,慢慢觉得假象横生,读到一半,竟觉像悬疑小说、恐怖小说。

作者描绘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二战后的日本,丈夫参军牺牲留下的遗孀悦子为了更好的生活,移民去了美国,初心是为了女儿有更好的未来,但是女儿偏偏不适应,悦子在母女的矛盾中发现,其实移民最深处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自私,所以对女儿的不适应视而不见,甚至自我麻木,最后女儿自杀吊死在树上。悦子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伤痛和愧疚,女儿(景子)自杀只成为了她不断重复的一个噩梦,甚至连自己都相信这种事情不曾发生。

在从日本移民到美国前的一段时间,她的女儿曾经反抗过,但是她沉沦在自我笃定中,而在书中也并非以自己的一段经历回忆来呈现,而是说“在十年前,曾经有个叫佐知子的女士让我走进了她的心里……”然后以第三人称去对佐知子(其实就是悦子本人)和女儿万里子(其实就是死去的景子)的矛盾,移民前和伯父家人的争执等等。

对于一个母亲,女儿上吊自杀恐怕是最难接受的,何况女儿的悲剧与自己有很大干系。在悦子的回忆里,有很多意象与此相关:万里子看到一个女人溺死婴儿,佐知子当着女儿的面溺死女儿心爱的小猫,一个小女孩被发现吊死在树上……令人细思极恐的是佐知子(悦子)有没有想过像溺猫、那个女人溺婴一样溺死万里子(景子)?

作者在编织着两条其实为一条线之前并没有告诉我们,但是看到一半,任何人都会隐隐约约感受得到悦子和佐知子就是同一个人,于是带着侦探一般的探索和疑问不断得在书中寻找蛛丝马迹,所以后半本书我相信任何读者都会读得极快,而且神经紧绷,就像看悬疑小说一样,希望看到结局,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可是偏偏直到故事的最后一个字,悦子都没有坦白一切,依然用佐知子这个身份给自己做掩饰。直到后记,作者才坦然公开真相,佐知子就是悦子本人。心理学上,我们出于内疚和忏悔,出于痛苦至极而不愿面对,就会用一个故事和虚幻来掩饰真相。在大量研究发现,尤其在采访一些受难者或作恶者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第三人称来道出别人的故事,一方面来掩盖自己的羞耻,另外一方面我相信这是他们内心真真正正因为羞愧想要忏悔的体现,于是触发了弗洛伊德所说的“转移”和“象征”的心理防护机制。“我就觉得用这种方法写小说很有意思: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8】

战败之国平民的切肤之痛

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个人觉得稍逊于他的后期作品,而且风格上也有一些异曲同工,所以就一起写了。

我个人有个很奇怪的情节,对于日本作家有种奇怪的抵抗,虽然文学不分国界,但是除却东野圭吾这个畅销书作家石黑一雄是我接受的第一个日本籍的作家,而且因为他毕竟移民英国较早,我也就把他当成一个英国作家。但是在这两本书多多少少沾染了一点他对祖国的偏袒,所以我的直接阅读感稍微有点难受。

两本书的情节差不太多,都是对于抗日战争失败后的日本的描写,通过一个带女儿的母亲和一个中年画家,对于过去的回忆来整体的反映战败后的日本的动荡。国家体制的动摇,甚至欲图效仿苏联建立日本共产主义,在迷茫和彷徨之中,日本普通人民的生活愈发艰难,特别是主战派更是噤若寒蝉,每况愈下,甚至承受不住压力自杀。对于普通民众的苦痛生活我是抱有同情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热爱和平的人,但是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被裹挟不能动弹,只有当战争过去才能舔舐伤口,生活更难过了,然后只是责怪别人于事无补,继续向前才能有生活下去的希望,虽然这个过程艰难无比。

每一场战争无论怎么宏大,有什么要重要的意义,和背后的付出相比都实在太过苍白无力,战争,实在有违天和。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9】

第二本石黑,仍是用笔克制到滴水不溢。制造主观记忆是石黑的拿手技术,如记忆错位(万理子上吊→爬树摔倒破皮)、人格分裂(佐知子是十余年后的悦子,腹中睡有万理子的胚胎),前后对读有拨云见月感。溺婴-溺猫的影像重叠很可疑,我甚至怀疑是悦子在战时因物质匮乏、无奈杀死二胎,为万理子制造创伤记忆。

几个印象深的地方。一是绪方父子及重夫的几处交锋,显示近代日本三种典型政治相。父子虽立场相对,实际都缺乏思辨力,不过顺势而已。父顺思维定势,子顺时兴思潮。前者缺乏忏悔意识,后者则如面对棋局一样,拿不出推翻父亲(及其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实际勇气。

二是悦子(或说石黑)对历史记忆的两种态度。稻佐山一场,悦子与佐知子并坐俯瞰,对山下的战后大众景观作了极为敏感的文字记录;而对官方支配下的集体记忆装置、举世有名的和平雕像,反而抽离敏感、大加揶揄。可看福柯对历史记忆的态度。

徐徐读时称结尾略有撕破恶人面具的快感,这一点我不能同情。事实上我对悦子很难憎恶:尽管通篇伪善自辩非常可笑,但她在末几章所说的“空屋恐惧”却是实在可感的。时代是那么沉重,女性的力量又那么轻微,唯有靠恬不知耻的自私擎开一条生路(像张爱烬余录中那些女人一样)——尽管她本不必对女儿如此残忍。即便这样,我想她对妮基的那句“我不为你羞耻,你该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也是真诚的,有一种女性代际之间的悲哀的寄托。

一个细节:石黑写对话,常让人物将无意义短句重复数次,典型如绪方与藤原的面店客套(谢谢你的款待-粗茶淡饭而已)。记忆使话语意义削弱,可靠性也随之架空,成为一种纯粹的音响效果。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10】

诚如其名,整本小说读完只给人留下一种很遥远、模糊的印象,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留下无数空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坦白的说,在看译后记之前,我对本书的理解十分浅薄,完全看不懂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后来才恍然大悟。构成这本书的是主人公悦子零碎的回忆。像书中说:“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悦子的回忆充满矛盾和缺失。回忆不仅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而且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加入了人的情感和选择。

石黑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是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石黑一雄关心的不是外部的现实世界,而是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全书以战后的长崎为背景,一切都在重建,人心也在改变。书中虽没有一个地方直接描写原子弹,但原子弹爆炸带来阴影却无处不在。悦子、佐知子、藤原太太都在原子弹爆炸中失去了很多,可是她们战后对生活的态度却迥然不同。积极乐观、向前看的藤原太太能安心经营着小面点,悦子和佐知子却不能坦然面对生活。本书主要有两条主线,其一是悦子的公公绪方先生来家中拜访,提到信奉共产党,曾受过他恩惠,却在杂志上写他坏话的松田重夫。他反复提及,却又装作不在意,越想掩饰越欲盖弥彰,后来终于鼓起勇气带着悦子去向松田重夫对峙,松田却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反映当时旧价值观受到了新价值观强烈挑战。夫妻之间开始因支持政客不同发生矛盾,这在过去也是不可能发生的,夫妻的关系也开始发生改变。其二是悦子与新邻居佐知子和她的女儿万里子之间的交往。佐知子一直想去充满可能性的美国,尽管是跟着不可靠的酒鬼。她认为伯父的家只是有着无数空房间的坟墓,一直口口声声说自己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女儿万里子,然而万里子却很反感去美国,她想回安子阿姨的家,不愿去冒险,讨厌那个酒鬼。佐知子在母女关系的处理上也做的不好,时常放任女儿一人在家或在外晃荡,淹死女儿喜爱的小猫…….

文章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交代清楚,比如悦子的丈夫二郎为什么会死,她又为什么搬到英国,女儿景子为何上吊自杀,大量的空白待读者自己去填补。其实越读到后面,越感觉佐知子其实就是悦子。在说服万里子去美国的一次谈话中,悦子向她承诺:“你要是不喜欢那里,我们随时回来。”如果不是当事人,凭什么说这种话呢?悦子凭借回忆,给自己蒙上了面具,想隐藏在其后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从文中可以看出,景子(万里子)在国外一直格格不入,郁郁寡欢,以至于自杀身亡。悦子对于自己的决定感到自责,她在内心深处长期以来不断在质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到了故事结尾,“那天景子很高兴,我们坐了缆车。”终于拆穿了悦子的伪装,她就是佐知子!为什么这么写,石黑是这么解释的,当时他在伦敦收留无家可归者的慈善机构里做社工,“我有很多时间和无家可归的人在一起,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说怎么会到这里来,我发现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坦白地说他们的故事。”我就觉得这种方法写小说很有意思: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

作者无意写一本历史小说,本书的中心还是探讨内疚和自欺,探讨人性的主题也永远不会过时。另外,书中平淡之中亦见辛辣讽刺,举世闻名的和平雕像就被作者揶揄了一番:我一直觉得那尊雕像长得很丑,而且我无法将它和炸弹掉下来那天发生的事以及随后的可怕的日子联系起来。远远看近乎可笑,像个警察在指挥交通。我一直觉得它就只是一尊雕像,虽然大多数长崎人似乎把它当作一种象征,但我怀疑大家的感觉和我一样。”另类的视角着实有趣。《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近》、《无可慰藉》、《我辈孤雏》

读后感远山淡影【篇11】

我喜欢石黑的所有作品,就是这种对主观性的重视,没有人说得清事实是什么,我们只能在不同的时点去做出对事实的不同判断。有时候很乐观,有时候很悲观,有时候很理性,有时候很理想主义。

我喜欢回忆,回忆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如同石黑另外一部作品里,龙的火焰让周围村庄的人都丢失了记忆,然而最后龙也不过是个记忆,一个濒死的勉强维持喘息的根本无力战斗的龙。

还有石黑的另外一部作品,关于历史与参与历史的人。如果是平庸的生活,我们会抱怨太平庸,如果是战争,我们会感慨自己的渺小,谁有上帝的眼光去认清一切?然后还是记忆,有人死在了历史大叙事之中,有人没有死,却主动或者被动的承担了历史的包袱,于是我们想无数平凡的人推动了战争,在战争中失去,然而在战争之后反思,也是痛。谁来对此负责人?

这本书叙事不宏大,绝对的东亚文化,远山淡影,如同水墨画一样,看不清任何细节,可是你就是知道她们都在那里,都在画里,甚至这个小说的主题和那个的主题,在不同人物不同性格的表述上一再的重复出现。一笔淡淡的濹,再一笔,再一笔。然后或浅或深,浓淡之间,不知道哪一笔画到心里,感觉划出伤痕来。

人们有选择的权利,然后可以给选择一个理由,然后淡定的去度过一个晚年,而这个淡定的晚年,正是我们年轻时极力避免的,可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却可以说这是最好的了,我们把自己修剪在花园里,摆放在假山上,我们用现实不断重构记忆。

逃避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没有绝对的现实。

译后记给了我另外一个震撼的表达,最后一天景子很开心。这有些科幻电影版的感觉,最终故事的两个主人翁合二为一,知书达礼乐于助人的,和偏执暴躁,充满矛盾谎言的。

如果想得再深一点,那个溺死孩子然后自杀的母亲,也是女主的影子,她一样杀死了自己的女儿。然后是那个猫沉到河里的让人窒息的描述,然后是一再的噩梦,就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那个女人”一样,都是一个人…

母亲不容易,女儿亦不容易…

关于读后感远山淡影800字精选


书籍是我们人生逆境中最大的慰藉。当我们欣赏完一部书籍,我们也许久久无法自拔,这时我们应该仔细分析作品内容,并撰写成一篇读后感。一篇好的作品应该有哪些要素?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读后感远山淡影,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1

景子在悦子的回忆里,在还没离开家乡的时候就成了

——更甚于之前的那几起儿童谋杀案——震惊了整个小区。所以那年夏天我不会是唯一一个被这类幻象所困扰的人。

那是我们去稻佐山一两天之后,下午晚些时候,我正在公寓里忙着一些零活,无意间瞥了一眼窗外。从我第一次看见那辆美国大车以来,那片废弃的空地肯定已经变硬了很多,因为现在我看见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并没有什么困难。车越来越近,然后跌跌撞撞地开上了我们窗户底下的水泥路。反光的挡风玻璃让我看不清车里,但我确定车里不只司机一个。车在住宅区这兜了一下,然后开出了我的视线。

一定是在那个时候,当我有些困惑地看着小木屋时,我看见了那个幻象。没有任何明显的征兆,那个毛骨悚然的画面就突然闯进我的脑海。我不安地从窗户边走开,继续做我的家务,努力把那个画面赶出脑海,但过了好几分钟,我才觉得摆脱掉了它,思绪回到再次出现的白色大车上。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我看见一个人穿过空地朝木屋走去。我遮起眼睛好看得更清楚些;是个女人——瘦瘦的——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走着。她在小屋外停了一会儿,然后消失在斜斜的屋顶后面。我一直盯着那里,但她没有再出现;显然她进去了。

我在窗口站了一会儿,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我穿上木屐,走出公寓。外面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穿过干巴巴的空地的那段不长的路却似乎永远也走不完。当我终于走到小屋时,我累得忘了我来干什么。这时,我听见屋里的说话声,有点吓了一跳。一个声音是万里子的;另一个声音我不认识。我走近门口,但听不清楚她们在说什么。我在那里站了站,拿不准该怎么办。最后我打开门叫了起来。说话声停止了。我等了一下,然后走了进去。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2

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初看雾霭重重情节零零碎碎一点点拼凑到结局都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真相出现可是却能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总觉得全书都是以女主的女儿出发靠着对“万里子”的回忆和对如果没有自杀的话将会有一个女儿“妮基”的想象拼凑出了一个饱受战乱摧残的家庭中被牺牲的女儿“景子”的故事。

所有的人物作者都没有写实包括妮基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妮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第二女儿可我却觉得那都是想象妮基与女主的关系有很多早年二郎与佐藤先生的影子更有着左知子对美国生活向往的新时代自由主义女性的想象她想通过妮基来欺骗自己救赎自己我没有错不需要内疚可是却在这不断出现像梦魇般挥之不去的回忆里崩溃了

最后女主想搬去一个小小的房子因为太空了就像书中伯父的房子像个寂静的坟墓

战乱后慌乱中不知所措的女人只想逃离或许她真的逃到了她梦中中的国家却逃不掉良心深处深深的自责与愧疚深到她都不敢直接面对只能假借“朋友—左知子”才敢写下来。因为是她的选择亲手扼杀了万里子扼杀了景子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3

在附近的小图书馆看到石黑一雄的书,抽出《远山淡影》,每天去看一会儿,惦记着书中的女人和女孩。

伴随着“我”——日本女人悦子,在英国乡下与混血小女儿短暂相处时的对话,以及悦子对过去在故乡长崎生活时的回忆,疑问不断被引出:

悦子是怎么来到英国的?

回忆中的邻居佐知子能否如愿离开日本?

悦子与看似和谐却弥漫着紧张气氛的前任家庭会出现什么问题?

佐知子和女儿万里子的关系又是否能够趋近缓和?

悦子的大女儿为什么后来会自杀?

常常独处的万里子会不会陷入什么危险?

两个女人,或者说两对母女,似乎在不同时空走上了相通的道路。最后,轻描淡写地合二为一。

看石黑一雄的书,一部分原因是此前刚刚看完了奈保尔的《魔种》。(无意中的巧合,《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的处女作,《魔种》是奈保尔的封笔作。)两人是在英国、在英语文学中均享盛誉的移民作家,一个日裔,一个印度裔。翻开《远山淡影》时,看到“我”身处英国徐徐讲起遭受原子弹轰炸的长崎在废墟上开始重建,与在看《魔种》时,看到主人公从欧洲回到印度丛林参加意图推翻阶级的革命,会找到相同点:果然都是向西方读者展示本民族的特殊事件,还有今天生活在欧洲的移民与其故乡有着怎样的牵绊(以及如何割裂)。

作者借年轻女人悦子描述长崎的人们经过战争所失去的:开面馆的老夫人失去了丈夫、儿子们以及原本优渥的生活,退休的教书先生失去了年轻学生对本国传统教育和传统精神的认同,新建公寓住宅区的青年夫妇们正在改变过去的日本家庭秩序。看到她们在“远山”俯瞰港口,想象中的画面是不久前看的电影《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也是在原子弹爆炸后的长崎,男人们死了,带着伤痛的女人们如何生活下去。

她们登山郊游时,悦子给万里子买了一个玩具望远镜,“虽然是玩具,还能看到挺多东西的”。看到这个望远镜,忍不住联想到前两天看的电影《路边野餐》,主人公拿起少年的望远镜看向童年的孩子,也是一个玩具,也让孩子之间经历了争夺,也在张望过往和未来。令人联想的还不止于此。《路边野餐》里,主人公借“我有个朋友”讲述他与妻子的爱和生离死别;《远山淡影》里,不堪回首的悲痛往事只能安身于“我的邻居”才能回忆。

“回忆,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常常被你回忆的环境所大大地扭曲,毫无疑问,我现在在这里的某些回忆就是这样。”悦子的自白已经透露真相。记忆时常会修饰大脑中储存的信息,为了人们可以有更好的感觉生活下去。

在看这本书时,不久前看过的这本那本书或电影会不请自来地进行联系(看到混血小女儿出场时,还会浮现出水原希子的形象,可能也是因为今年刚看过她演的剧)。换一个时间看,下一次看,记忆所联结的内容会不一样,感受肯定就不一样。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4

我用将近2个月的时间才读完石黑的这部处女作,心里着实有些许惭愧,总觉得有愧于作者。书中内容不在赘述,就是想聊聊石黑的写作文风和本书要表达的思想。

首先,作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的石黑,深谙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黄金分割点”,从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印证了西方主流对其理念和文风的极大认可。本书的故事情节初看过于平淡,即使像失独、自杀甚至战争这样的重大遭遇在女主人公的眼里,投射在读者的心里都显得那样的平静而自然。

石黑的神来之笔就在于本书的最后,真相大白:原来女主人公悦子和抛夫弃子的佐智子是同一个人,而万里子就是自杀的金子!这时候你再“倒带”,反复玩味那些平淡如水的回忆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作者的这种静水深流、力透纸背的行文风格带给读者以巨大的心灵冲击。

其次,虽然加入了英国籍,但石黑骨子里还是流着东方人隐忍、内敛、含蓄的血液。在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声嘶力竭般唾骂战争的残酷,而是透过描述主人公和周遭群像的日常生活,以小博大,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带给灵与肉的无法湮灭的创伤;书中结尾的大翻转逗露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诡辩性。人之初性本多样,后天更是光怪陆离。人本处于神与兽之间,善恶交织、美丑对立,而谁又能对此做出完美的杀伐决断呢?石黑在本书中更多的是想表达对人性的内省和内疚。

写在最后:人的本质就是独立的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望。人们总是想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选,可太多时候,我们那些所谓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一粒随手拂去的尘埃而已。就像小女儿妮基永远不会理解母亲悦子丧女的痛苦,因为从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感同身受”……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5

我喜欢石黑的所有作品,就是这种对主观性的重视,没有人说得清事实是什么,我们只能在不同的时点去做出对事实的不同判断。有时候很乐观,有时候很悲观,有时候很理性,有时候很理想主义。

我喜欢回忆,回忆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如同石黑另外一部作品里,龙的火焰让周围村庄的人都丢失了记忆,然而最后龙也不过是个记忆,一个濒死的勉强维持喘息的根本无力战斗的龙。

还有石黑的另外一部作品,关于历史与参与历史的人。如果是平庸的生活,我们会抱怨太平庸,如果是战争,我们会感慨自己的渺小,谁有上帝的眼光去认清一切?然后还是记忆,有人死在了历史大叙事之中,有人没有死,却主动或者被动的承担了历史的包袱,于是我们想无数平凡的人推动了战争,在战争中失去,然而在战争之后反思,也是痛。谁来对此负责人?

这本书叙事不宏大,绝对的东亚文化,远山淡影,如同水墨画一样,看不清任何细节,可是你就是知道她们都在那里,都在画里,甚至这个小说的主题和那个的主题,在不同人物不同性格的表述上一再的重复出现。一笔淡淡的濹,再一笔,再一笔。然后或浅或深,浓淡之间,不知道哪一笔画到心里,感觉划出伤痕来。

人们有选择的权利,然后可以给选择一个理由,然后淡定的去度过一个晚年,而这个淡定的晚年,正是我们年轻时极力避免的,可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却可以说这是最好的了,我们把自己修剪在花园里,摆放在假山上,我们用现实不断重构记忆。

逃避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没有绝对的现实。

译后记给了我另外一个震撼的表达,最后一天景子很开心。这有些科幻电影版的感觉,最终故事的两个主人翁合二为一,知书达礼乐于助人的,和偏执暴躁,充满矛盾谎言的。

如果想得再深一点,那个溺死孩子然后自杀的母亲,也是女主的影子,她一样杀死了自己的女儿。然后是那个猫沉到河里的让人窒息的描述,然后是一再的噩梦,就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那个女人”一样,都是一个人…

母亲不容易,女儿亦不容易…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6

20xx第8本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石黑一雄的处女作。很不一样的叙事风格,很不一样的文字表达,很不一样的人物关系。

阅读大量国外畅销书籍,其实是能找到共同点的,而《远山淡影》却很不明显。如果非要说,和加·泽文《玛格丽特小镇》似乎有相同之处。

拥有英国国籍的石黑一雄摆脱掉了日本作家的元素风格,但他的骨子里还是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远山淡影》中有情感,有民生,有政治,有生活,但是凌驾其上的还是与内心层次相关的,潜意识里的东西。

来谈谈《远山淡影》这本书。最后译者的分析其实很到位了,不需要更多语言来介绍佐知子与悦子,万里子与景子这两对身份关系了。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悦子的丈夫(二郎)与其父亲(绪方先生)的关系,以及书中提到的夫妻两政治立场不同的问题。

一、悦子丈夫不希望老父亲来打扰自己的生活。

二郎不愿意同父亲下棋,当老父亲提出考虑回家的时候,二郎的做法是没有任何挽留的余地,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让他走——让他第二天就收拾东西赶紧滚蛋。悦子丈夫与其父亲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

直到写这篇书评时我才想清楚,二郎与绪方先生的关系就是悦子与景子,佐知子与万里子的关系的衍生。景子与悦子剑拔弩张的母女关系,不堪回首的童年回忆……是否这就是二郎与绪方先生曾经的生活,是否如果景子没有自杀,悦子的晚年也是如此?

人们轻而易举的就将悦子就是景子的这条线索找出来。而二郎与绪方先生这里埋了一条很浅很浅线索,很少有人能找出来。它将全文承接起来,将日本两代人的家庭关系理顺。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我想不到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悦子丈夫和其父亲呢?根本就没有必要用任何笔墨来描述啊!而作者偏偏用了这种看似轻描淡写,而又若有似无的吸引了我。

二、老人是没有尊严的。

这是译者最后没有说到的问题,不过也是个题外话。

听朋友说日本男人老了以后在家里是没有地位的,没有考证,不知真假。但是从《远山淡影》中来看,绪方先生在二郎面前的确没什么份量。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新奇的文化冲击让老人过世了?战争让老人失去尊严?还是仅仅家庭成长因素造成的呢?

说实话。我很不喜欢。

因为它太像一面镜子摆在我们面前了。这种难堪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并不鲜见,我们也会给父母难堪,时有时无,但不可否认的确存在。

老人是没有尊严的问题赤裸裸的存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越没有经济地位的人群中最常见。

所以,我更喜欢西方的家庭关系,不过分依附子女,也有足够的社会和经济支撑。哎,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等待那一天哩!

最后,其实我挺期待着这本小说的人物走向失控,期待着远山淡影的分崩离析。可惜没有看到啊!大概日本人严瑾的血液还留在石黑一雄的身体内,当然这也是作家的责任。

关于译者提到的问题,与战争相关的内容等等,笔者不在此复述。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7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透过玻璃去呈现出远山的淡淡轮廓。玻璃上的雨滴是真实的,伤感的,像是现实;远方的山影是模糊的,静默的,像是回忆。

这样的处理方式,就像是书中的悦子一直从现实的视角不断回首往事。一切记忆抹去了曾经最真实的棱角和刺痛,变成了旁观者的淡淡追思。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直至结尾,仍不能完全真实的还原整个故事的原委。因为有关真相的细节已被自愈后的回忆所隐藏。

其实,关于悦子的故事原本到底是怎样已无足轻重了。

我们只需体会,战争给每个平凡的个体带来的颠覆性的打击和伤痛,而个体又是如何从沉重的泥沼中挣脱求存就足够了。

再者,这样的笔触真的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男人之手。

相比于很多小说特别强调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的大格局,这本书克制的、平缓的叙述方式更能细腻的挖掘人心。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8

战败之国平民的切肤之痛

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个人觉得稍逊于他的后期作品,而且风格上也有一些异曲同工,所以就一起写了。

我个人有个很奇怪的情节,对于日本作家有种奇怪的抵抗,虽然文学不分国界,但是除却东野圭吾这个畅销书作家石黑一雄是我接受的第一个日本籍的作家,而且因为他毕竟移民英国较早,我也就把他当成一个英国作家。但是在这两本书多多少少沾染了一点他对祖国的偏袒,所以我的直接阅读感稍微有点难受。

两本书的情节差不太多,都是对于抗日战争失败后的日本的描写,通过一个带女儿的母亲和一个中年画家,对于过去的回忆来整体的反映战败后的日本的动荡。国家体制的动摇,甚至欲图效仿苏联建立日本共产主义,在迷茫和彷徨之中,日本普通人民的生活愈发艰难,特别是主战派更是噤若寒蝉,每况愈下,甚至承受不住压力自杀。对于普通民众的苦痛生活我是抱有同情的,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热爱和平的人,但是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所有人都被裹挟不能动弹,只有当战争过去才能舔舐伤口,生活更难过了,然后只是责怪别人于事无补,继续向前才能有生活下去的希望,虽然这个过程艰难无比。

每一场战争无论怎么宏大,有什么要重要的意义,和背后的付出相比都实在太过苍白无力,战争,实在有违天和。

读后感远山淡影 篇9

《远山淡影》读后感1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读完《远山淡影》后,脑海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尽管作者叙述了“我”回忆起一件久远的往事,在主人公“我”的叙述和思考中提供了直观外的线索,但那也只是片断的内容,就连那件往事也是,此时此刻也是。于是,合上书,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原野,那里绿草如茵,陆离的花丛从我的脚下延伸,从平缓的丘陵背面一直到画卷的最远端,那里崇山叠岭,高高的杉木从整齐的树林里突兀一个尖角,就像传统建筑的屋顶上的翼角,一切笼罩在一层灰色的氤氲之下,宛如阆苑仙境。造成这种错觉抑或说是遐想的原因恰是山隐去了其形体,而留下简单的轮廓与淡淡的影子,空白处自然的会由想象力来填充。

作者是以第一人称写作,但也只局限于“我”的范围,这就意味着,叙述的角度不超过“我”,没有多余的旁白(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但极少)与心理分析,仅有的猜测与所思同样拘于纯粹的“我”之内;其次,作者及“我”只着眼于眼前看到的、发生的和回忆的,而这些事没有来龙去脉,于是,就造成一个不完整的印象,就像不断延绵的山脊被画卷两端突然的拦腰折断;读后感.最后,尽管印象是不完整的,但作者有意提供断断续续的线索并让它们产生联系,让空白不是那么的空白,而是留下浅浅的灰色,正如到小说结束为止,对于景子是这个人的印象都是残缺近乎了无的,但相较于小说肇始——只告诉了景子的自缢以及纯日本血统——我们慢慢了解到了,景子名字的由来、景子的出身、早年的生活环境、以及她音域的性格等,景子便是这远山淡影,空白处则是她为什么要自缢。之外,还有“我”、长崎的阴影和万里子的去向一并构成了漶漫的群山远景。因此,我十分的佩服作者的自制力与忍痛割爱的决心。

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从一开始就提到景子的死却不打算描写这件事对“我”内心造成如何巨大的波澜,转而回忆起有相似命运的佐知子,而通过佐知子的冷漠映射了“我”的冷漠,直到最后尽管感情有了起伏,在景子曾经的房间流连,但仍然能够感受到“我”身上的冷漠,于是浅层的冷漠与深层冷漠、现在与过去构成了画卷里的近景清晰与远景模糊的照片聚焦后的效果。另外小说中的每次对话总是会在某一句话上重复几遍,就像荡漾在旷谷间的回音,加深了距离感,从而在声音上也加强了淡薄感。

不得不感喟石黑一雄的技巧纯熟。

读石黑一雄的小说有感


读石黑一雄的小说有感

李志娟

作为一个日籍的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具有双重文化身份,使得他能写两个民族的故事。处女作《远山淡影》便讲述一个感伤的日本故事:移居英国的日本寡妇回想起她的故土、故人,不可避免地想起战乱,与人生中种种已然发生的失败。

怪的是,小说情节的进展以回忆为载体后,一切都显得暧昧模糊,亦真亦假。女主人公回忆中所展示的零碎细节,显然无法拼凑事件全貌。甚至,读者难以辨别其真实性,毕竟话语中蛰伏了太多矛盾、不安与大量空白。为了知道过去究竟发生过什么,读者不得不读下去,一读再读。然而即使读完了整本书,仍有大量的秘密隐于文本之后。读者唯一可信任的,便是回忆并不值得信任。与其抽丝剥茧探寻内心的隐秘,不如享受虚实相间的阅读乐趣。

而石黑一雄之所以能在虚实间找到叙述自如的平衡点,得力于某种“诡计”的使用。佐知子和悦子的故事齐头并进,情绪线和故事线同时爆发——只有阅读到最后,读者才可戳穿文字的“假面”,知晓二者的真正关系。幡然醒悟又何如,阅读的快感已和痛感一并骤然落下,读者只好喟叹作者的技艺惊人。

其中引人入胜的叙述诡道,则来自石黑一雄做义工的真实经历。作者本人语:“我有很多时间和无家可归的人在一起,我倾听他们的故事,听他们说怎么会到这里来,我发现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坦白地说他们的故事。”正是饱含人世艰辛者不得已的遁世之为,使他发觉了交谈的诡计、回忆的自欺。“某个人觉得自己的经历太过痛苦或不堪,无法启口,于是借用别人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于是,在他的处女作中,几位日本女性均面容模糊、语焉不详,读罢,眼前浮现的远山之影如小津安二郎所拍摄,苍茫而氤氲的,令人怅惋。

作为移民的石黑一雄,也在这部作品中渲染了极致的日本风味:结局处女儿猝然自杀,显然是格调凄厉、哀伤的日本式死亡。充满尖锐矛盾、冲突的剧情,使回忆较之妇人如酷烈长鞭抽打的重刑。

在石黑一雄以英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中,作者再次铸造了记忆宫殿,只是回忆所带来的痛感不再切肤,而是持久与轻微。石黑一雄讲述了一个英国管家的故事:在达林顿府工作了三十余年的管家史蒂文斯,在假期里驱车远行。一路向西的旅途中,他逐渐想起了自己在府上生活的点滴,有父亲的病逝、自己的成长、主人的没落,以及一场极其含蓄却真实存在过的隐秘爱情。

显然,在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又玩起了所擅长的碎片化回忆和多线交织结构。乍看不过是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处的“旅行文学”,而作者将事件与事件相织的办法,使得作品具有了“文学蒙太奇”一般效果,从而拥有更大的密度。唯独足够理性与冷静的作者,才能游刃有余铺陈时间与空间的细线,从而在回忆中呈现出史蒂文斯先生一生的倒影。

值得关注的是,或许是由于大英帝国的戏剧传统,及作者的不断探索,使《长日留痕》中某些关键的叙述语言、人物对话都能充满饶有趣味的戏剧性。作品中,人物的对话也拥有了其他文学作品难以比拟的丰富性,充满玄机,也可延展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的交相影响。

“时间”的概念之于“话语”,能如同水草在水中一般自然地舒展。书中最直接的体现,表现在达林顿府上女管家——基顿小姐要走的那个晚上。是夜,勋爵宴请了各国名流,基顿小姐也决定要离开府上,履行定下的婚约。两个重要事件时间上的冲突,使得史蒂文斯先生必须从中选一。倘若他要挽留基顿,就不能实现为主人尽职的管家理想;倘若他要专注准备宴会,便要看着爱人远走他乡、无能为力。正如黑格尔曾言:悲剧发生在对于对之间。正因冲突双方都有自己合理的辩护理由,皆可存在下去,那么两方不能同时存在的现实,导致其中的一方必然要灭亡、失败——史蒂文斯先生选择后者。没有明显的肢体动作,在两人你来我往的短暂对话中,充满挣扎、犹疑、哀求、无法释然和被压制的爱情。表面平静,实则沸反盈天。

最终,史蒂文斯先生在基顿的哭声中决然离开,爱情既定无望。理想与婚姻,贵族精神的实现和普通人自在快活的生活注定不可共存。选择了牺牲婚姻和一生幸福的史蒂文斯先生,无疑成为“殉道者”。想起笔者读到此章节时,不由为感到悲恸,多次掩书叹息,不忍猝读——而石黑一雄能够精准把握每一处情绪点的爆发、在文学中还原戏剧之情景,与我而言,也是鲜少的阅读体验。

悲恸是为史蒂文斯先生,一个堪称“新古典”典范的人物:现代化外壳包裹着古典精神,体现在人物身上变为克制、隐忍、追求尊严等性格特点。管家先生虽不苟言笑,却暗暗将感性藏在了理性的背后,他性格中也包含幻想、善感、细腻、乡村的抒情一面,有如戴留斯谱写的古老英国乐曲——因此,读者们啊,隔阂难以打破,无需对史蒂文斯先生的行为做过多的价值判断,这不过是国人难以理解其文化传统罢!英日两国皆对秩序、等级有所信仰,石黑一雄选取的史蒂文斯先生,即是庞大却可危的帝国象征。作者也在书中感慨:全世界只有英国有真正的管家,其他国家的,只能叫做“男仆”。如此好的管家先生,却要面对“纳粹往事、帝国没落、贵族精神崩塌与个人爱情错失”的四线交汇。仿佛交响乐中各个声部般和谐运作,演奏出一曲具有广阔深度的挽歌。既是哀悼远去的爱人,也为一个时代轰轰烈烈落幕。王国已经丧失了,难回灯火葳蕤的旧日庄严。水晶宫已不再,炮火中成为美丽的熔渣。

既捕捉了个人生命中的痛点、又捕捉民族时代的创伤是《长日留痕》的高明之处。小说开头便已写下谜底:宅邸易主,新的美国主人岂能谙熟从不列颠和撒克逊浓厚白雾中走出、如晴如晦的英国文化。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终是碾压每个人命运的不可抗力。当尊贵的主人身败名裂后,徒剩老去的史蒂文斯。管家先生的回忆,像英国久久被雨水洗刷的天色,桌上端正摆放旧银器所散发出衰微之光。读罢也才懂得,一场缓慢隐现的悲剧比什么都要动人。

当然,常常落雨的地方也会迎来明朗天色,正如一首爵士乐的歌名:《不论晴天下雨天(e rain or shine)》。短篇小说集《小夜曲》无疑是石黑一雄的“亮色”。倘若说《长日留痕》的结构上效仿了恢弘庄严的古典交响乐结构,由不同故事组成的《小夜曲》,则无疑是爵士乐跳动乐天的音符——在《穆尔文山》中主角和瑞士夫妇所形成的复调性,也许会让写作者们发现,原来音乐果真与文学想通——又一次验证了文学创作者具备音乐素养之必要。

石黑一雄选取音乐界的边缘人物(餐厅乐手、过气歌星、萨克斯手等)入手,围绕“艺术-生活”的戏剧性母题展开。淡然的喜悦,适宜的闲愁,没用过度的无用煽情,戏谑调侃也恰如其分。不疾不徐的叙述步调,是夏夜阵阵清爽的风,让你阅读时感到轻松,读罢,甚至想去穆尔文山走一走。在书中,石黑一雄也为人生的谜面给出另一答案:也许逝去的不可追回,生命中处处留有遗憾,但是,为什么不能像《不论晴天下雨天》一文中的“牢骚王子”和查理太太一样,在月光和爵士乐之中跳舞呢?既然人生会一步步错误下去,既然一切都可原谅。

无从知晓的是,石黑一雄会不会猜测到自己会获奖。世界突如其来予以痛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实至名归。一位耐心、细致、严谨、诚恳、技艺高超的写作者能获得认可,实在是件值得快乐的事。文学的荣光闪耀在残忍的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却太过贫瘠,喧哗与躁动之下是一片肃杀。愿你不会被溢美所打倒,跑起来吧,书写属于今日人类的世纪文字。

李志娟:女,1996年5月出生,笔名四大梨。现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三学生。曾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在《萌芽》、《儿童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出版文集《等待,一树花开》。

图文:李志娟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优秀文学作品的读后感9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