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曹操 > 地图 >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曹操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曹操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卑鄙的圣人:曹操(全集)》读后感_1000字。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卑鄙的圣人:曹操(全集)》读后感_1000字”,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卑鄙的圣人:曹操(全集)》读后感1000字

小时候听袁阔成老先生的评书,就对《三国演义》着了迷,以后看到三国人物或故事的书从心里就觉得亲切,真是奇妙的感觉。那时候最崇拜的人就是诸葛亮,后读到鲁迅先生的评价,说三国演义状诸葛近乎妖,深以为然。

这本书讲的是曹操的一生,作者有意无意地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修正。

曹操被定义为卑鄙的圣人,这是一个矛盾的评价,既然卑鄙何谓圣人,既为圣人怎能卑鄙,可见曹操就是一个矛盾体,一个多面体,正如那句他本人连蒙带骗得来的风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集狡猾,奸诈,暴虐和匡扶正义,不畏豪强,爱惜人才为一体,千百年来争争吵吵,有人看到他的崇高,有人看到他的阴暗。

奇装异服的刘备,书中给刘备褪去了刘皇叔的光环,一出场就以奇装异服抢眼。战场上,刘备打仗无能,逃命有术,无数次死里逃生,却得一帮能人志士相助。刘备是最大的野心家,因为他是纯粹的草根啊——织席卖履出身,却能成一方霸主,没有野心和超乎常人的意志是不可能实现的。

加了花边新闻的关羽,关二爷一如既往地威风,忠诚,傲娇,和他伟岸形象不相符的是,他对貂蝉的喜欢,并向曹操言明希望打胜仗后能把貂蝉赐给他,貂蝉在书中是杜氏,结果曹操却占为己有。

漂亮的张飞,这也是亮瞎三国演义迷们的又一颗炸弹,那个豹头环眼,动不动就哇哇乱叫的张翼德原来长的很漂亮,连曹操都嫉妒怎么漂亮的人都到了刘备那儿去了。

默默无闻诸葛亮,作者可能是看武侯在三国演义中风头太过,书中一句台词都没给,还把诸葛亮的羽扇纶巾,抚琴,小童,这些全套装备都给了周瑜,周瑜终于摆脱了三国演义中气量狭窄的形象,不再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曹操的谋士们,戏志才、荀彧、郭嘉、毛玠、董昭、贾诩个个精彩。戏志才时不时地摇头晃脑,吕览有云……;荀彧相当于曹操的内阁首辅,毛玠是组织部长,董昭是铁杆粉丝,为曹操能登上帝位操碎了心,最终还是天不随人愿;贾诩以低调和善于自保而被人称颂,只因为背负着祸国之罪和害死曹操长子之忧,时时刻刻谨言慎行;郭嘉年纪轻轻很得曹操青睐,简直是曹操的开心果,很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而且能投其所好,整天嘻嘻哈哈,除了为曹操出谋划策,还帮曹操处理一些杂务,那位杜氏就是郭嘉送到曹操营帐中去的。

还有很多很多人物给人印象深刻。

这部鸿篇巨制读了97个小时,可是意犹未尽,精彩的篇章还想再读。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卑鄙的圣人曹操》读后感800字


  不管是从京剧还是电视剧,电影还是话剧。曹操无疑都是一个奸诈类的人物。“白面曹操“、”奸佞小人“都在他身上徘徊,今天我读了《卑鄙的圣人曹操》之后,对曹操有了更深的见解。例如:

  当年,关云长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杀了汉朝四位州郡太守,以及曹操赠予他的战袍置之于地。大骂奸臣的作为,而他统统不计较,反而敬重他,让使者放行,这充分的体现了曹操敬重忠义之士的大度与仗义,奸佞小人会这样做吗?肯定不会,他们早把关羽剁成肉酱了。

  曹操杀黄祖,令其部下陈琳不满,上缴文讨曹,击鼓骂其为奸佞小人,曹操礼贤下士,询问他原因,原来陈琳的故友被曹操奸杀,曹操见他如此重义气,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尊他为上卿。曹操的大度与胸襟是如此的宽广。

  曹操这个人,他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天才横溢、柔情万丈、敏感、孤独、自卑的诗人,他的作品有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

  虽然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有屡屡突破道德底线的时候,但他也有大丈夫正人君子的一面,父亲曾经让他以钱换官,他拒绝了,最终凭自己的实力考取了官名,并成为了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曹操的双面性格,使我认识到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回避对他人的不信任,更不能骄傲自狂,并且做人要有像曹操圣人般的情怀,更要有胸怀大略的远大抱负。

  不管是从京剧还是电视剧,电影还是话剧。曹操无疑都是一个奸诈类的人物。“白面曹操“、”奸佞小人“都在他身上徘徊,今天我读了《卑鄙的圣人曹操》之后,对曹操有了更深的见解。例如:

  当年,关云长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杀了汉朝四位州郡太守,以及曹操赠予他的战袍置之于地。大骂奸臣的作为,而他统统不计较,反而敬重他,让使者放行,这充分的体现了曹操敬重忠义之士的大度与仗义,奸佞小人会这样做吗?肯定不会,他们早把关羽剁成肉酱了。

  曹操杀黄祖,令其部下陈琳不满,上缴文讨曹,击鼓骂其为奸佞小人,曹操礼贤下士,询问他原因,原来陈琳的故友被曹操奸杀,曹操见他如此重义气,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尊他为上卿。曹操的大度与胸襟是如此的宽广。

  曹操这个人,他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天才横溢、柔情万丈、敏感、孤独、自卑的诗人,他的作品有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

卑鄙的圣人读后感


卑鄙的圣人读后感(一)

说起曹操,无疑让人一提到他就想到了奸诈狡猾四个字2020。他真的是这样的卑鄙小人吗?但是《卑鄙的圣人曹操》这本书却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作者认为曹操更是个心怀天下的圣人。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人呢?我有了新发现。

我觉得,曹操本应是个好人,就如《三字2020经》里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少年时的曹操,是个机灵、善良的孩子。他尤其擅长兵法,把对《孙子兵法》中的一些理解写的头头是道。对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理解的通透无比。连前朝元老桥玄老人家都连声称妙。他的出生是宦官世家,从小看着自己的亲戚干尽坏事,遭人唾弃,父亲曹嵩,可以为了权利,花上一亿元买官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司空,声名狼藉。但是曹操个性耿直,小小年纪不怕自己受牵连帮助太学的何颙逃过兵将们的追捕。

青年时的曹操,有了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他广交朋友,与鲍氏兄弟、袁绍等人谈天说地,无话不聊,像兄弟一样。他想造福一方黎明百姓,不受贪官污吏的压榨,执法严格刚上任没多久就棒打朝廷高管的亲戚,结果被罢了官。也使用了一些小小的计策,得来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

中年被罢官的曹操,心灰意冷,看尽世间冷暖。一气之下回了乡下,决心永不从政。但是皇帝的一句话却让他的心死灰复燃。皇帝点名要他当典军校尉。却在那时候,他的野心膨胀了,他不想当治世之能臣了,他在乡下住的那几年里,广纳贤士,招揽人才,组织军队。斗倒了董卓,这下,所有人都对曹操俯首称臣了,人人都臣服于曹操的脚下。曹操稳问鼎三公,当上了权倾朝野的司空。但曹操的志向并不只是这样,他要称霸天下!扫平了袁家,荡平了青海,统一了北方。就在那时,曹操勾心斗角借刀杀了孔家子孙孔融;斩了比他聪明的一代名士杨修;毒死了死心踏地跟着他的荀彧当他做完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时,却发现刘备、孙权在他不经意之间,实力突飞猛进,掌握了江山版图的半边天,成了他的心头大患。我认为曹操就是在这时候变成了倍遭骂名的奸诈之辈,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卑鄙小人。

晚年的曹操自封丞相,除了在赤壁大战时狼狈得差点死掉,其他时候都过足了皇帝瘾,锦衣玉食,政治上有了大群谋士为他出谋划策,接班的是文武双全的孩子曹丕,过得好逍遥自在,倒也死的明明白白,开开心心。

人生在世,本就会有许多变数,有些事会改变人生。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人总是在成长并不断变化着。就像曹操,他从一个光明磊落的少年变成了一个遭千万人唾弃的无耻之徒,经历了风风雨雨。我想人总是会变的,但我们不能像曹操那样往坏的方向变化,要时时刻刻审视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也许作者就是在暗示着这个道理吧!

这本书让我看清了曹操的面目,他真不愧为卑鄙的圣人啊!


卑鄙的圣人读后感(二)

这是在七月份读的一本书,也是感觉非常好想给大家推荐一下。我读的是第一部,这一套书现在已经出到了第六部了,这本书的作者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主人公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曹操,虽然非常熟悉,但是我们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曹操这个人物,所以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封面上写着,曹操去世1791年来,曹操本人最服气的曹操全传,读完第一部之后我也是非常的服气,书的内容通俗易懂,不仅把曹操描绘的有声有色,而且通过各种人物描写手法上突出了曹操的性格特点,这本书虽然不是抒情的书类,但是比起那些历史类的书有趣很多,作者真的是非常了解曹操,从曹操年少时的第一部到最后一部(还没出完)真的是非常详细。

第一部讲的是曹操小时候的事,从那时候就能看出来曹操的智勇双全,在社交上也非常的棒。十二岁的曹操因为做错了事,他被父亲发配到了老家,但是在老家的四年里我认为是彻底改变了曹操,因为在这里有他的七叔,一个耿直又心向大学的人,可以说是给了曹操启蒙教育,培养了他的心胸与胆识,而且在家乡的这一段时间里,结识了夏侯一家,并且和本家的兄弟也增进了感情,为他后来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而且从此曹操爱上了读书,尤其是兵法,他的四叔也教了他许多东西:学可以无术,但不可以不博。

经过了这样的教育后,曹操从新回到了京城,他也长大了不少,很期待后面的几部!


卑鄙的圣人读后感(三)

曹操不是生来能文能武能征善战的,在他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对他有重要帮助的人,其中有能助他成就霸业的能臣,也有最终分崩离析的挚友。

袁绍、袁术是曹操最初结识的名门之后。通过袁绍又认识了许攸、楼圭、王儁三人。这三人均是汉代功勋显着的元老桥玄的闭门弟子。桥玄出现的意义不仅是对天资聪颖的曹操政治启蒙的作用,而且在曹家因为宋后案受牵连,曹操被罢官在家的时候,一份奏折向圣上推荐了曹操,这才给了曹操机会镇压黄巾起义,因功荣升济南相。同时,桥玄也向曹操引荐了鲍信、蔡邕等人

在家乡谯县,曹操除了有曹仁等堂兄弟外,更结识了夏侯淳、夏侯渊等夏家兄弟。在曹操因为卞氏姐弟失手杀死恒家管家后,又恰逢举孝廉之际,夏侯淳主动让其弟夏侯渊代替曹操投案自首坐牢。

从这些幼年时的玩伴,成年后的挚友身上,曹操学到了很多他不曾涉足过的事情,在他的头脑里未必能形体系规模的治世之道,但是他已经依稀看到了自己将要走的道路的雏形。

曹操自小天资聪颖,为人大胆,思虑周全,做事谨慎,更继承了其父的练达机敏和坚忍。环境孕育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曹操最终成为一代枭雄,有时代大背景条件下的必然性,但就其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来说,家世和朋友这两个重要因素,就像左臂右膀一样保护和支持着他,如果没有官二代的背景,没有朋友的相助,曹操或许也能苟活于乱世,却未必有机会和能力成为后来之乱世枭雄和治世能臣!

《卑鄙的圣人曹操》一书通俗易懂的阐述了曹操幼年和青年时期发生的事情、自身的际遇、家庭的变故、政权的动荡和民生的维艰,以及曹操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的官二代能够最终切身感受到民间疾苦的这样一个过程。尽信书不如无书,这类野史未必真契合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不过也能帮助从一定程度上了解曹操其人其事,可惜的是《卑鄙的圣人曹操》只写到曹操二次出仕之前,留有一个未完待续的尾巴!

圣人无名


万物尽然,而以相蕴。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以称之为奇书。这类书既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书,有闪耀着文采精华;既充满诗意的感性文字,有包蕴着深邃的哲学思辩,超凡脱俗。在这类奇书中,最有趣,最有灵性的作品莫过于《庄子》了。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贤士,可谓是百花尽放,各有千秋。但在这百花之中,我最看好庄子。

庄子是继老子道家学派的又一大思想家,是一个让人猜解不透、与众不同的人。他懂的一切,却没有割舍一切,他知道人类有着无穷的缺陷和疾病,但他自己却没有隐居山林,过孤独而清净的生活。他做的事是唱着歌悠游于人间。

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逍遥游》便是代表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没有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抛弃了个体的思想,身心的束缚,而获得宇宙天地的大智慧,与万物永恒同在。不必苦心追求事物的究竟、是非的标准,远离那些不值一顾的烦恼,一切自然就好。

对于庄子,最让我赞叹的是他的一些议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我对庄子,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语惊醒梦中人。

凡人之心险与山川。一句道破,怪不的在中国人都没兴趣去探索自然山川,原来都去探索人心了。

不乐寿,不哀天,不荣通,不丑穷。随遇而安,知天乐命,逍遥自在,多好。太追求功名利禄,反而一事无成。倒不如早些收手,也落个知足常乐,自然一切都好。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诅。看看这句话,现在中国人中许多人都被平均化、标准化、中庸化了,鲜少有像庄子这样特立独行的人。

古人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深与取象也。这对与庄子来说,尤其恰当。《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庄子的散文,汪洋四溢,机趣横生,在古典散文中是罕有伦比,更是因为如此,才构造了一个瑰丽的艺术境界。

我读庄子,读他: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我读庄子,读他: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我读庄子,读他:谨守而无失,是谓反其真。

读庄子,亦如流水行云,细看来,是楼外青山,山外白云,斜水绕孤村。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圣人无名。

《曹操大传》读后感1000字_


《曹操大传》读后感1000字

初一10班 张晋

《曹操大传》这本书,是这个寒假我在妈妈的强烈推荐下和爸爸开始看的,全书一共六十八章,讲述了曹操的戎马一生,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它使我对这一方面的历史更加地了解,也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新的故事。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对于曹操,三言两语怎能说得清。大家都知道,在三国中,为了突显刘备的仁义,将曹操写成奸诈之人,但是却没有抹杀他的军事才能,可见,曹操的治世与统军之能的卓越。例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接手中原后,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遮平原"的悲惨景象,人口不足百万户,农业遭到了严重破坏。于是,曹操在平定西凉后,休战十年并在各地屯田,使崩溃的经济得以恢复,且中原地区的人口也上升到六百万户,兵员达到六十万,这是个多么伟大的成就!曹操对政事、军事、人事、家事……都有很深的投注,很大的作为,他多才多艺,无所不能,是少见的全方位的英雄人物。而我印象最深的几幕是:

他和司徒王允用美人计杀了董卓后,以五百人之军主动出击黄巾万人之众,以万人之师力克袁绍十万之众,亲率三军赤壁之战,所有事件都可以说明曹操之勇;始至为骗叔父故作坠马,偷袭吕布,终止临死遗言,为选择自己的王位继承人大费苦心,分分秒秒都体现了曹操之谋,他有勇有谋,这不正是是大丈夫的标准吗?

青梅煮酒自诩英雄,下至赤壁战败后仍能开怀大笑,可叩头于关羽,是英雄就当能伸能曲,可以苦中作乐呼!

不仅如此,他还是位孝子。他父亲被别人杀死立刻兴兵为父报仇,此等忠孝,实属罕见。

有人说,曹操兵败赤壁,太过无能、武断,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可是,若他无能谁可有才?他曾以区区一万之师,横扫袁绍十万之众,广纳贤士,北方谁可与他匹敌?赤壁大败,是因他及手下谋士、将士并不熟悉水性,加之计谋用错,才全盘皆输。但谁没输过?刘玄德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诸葛亮也曾被姜维杀得落花流水,他虽有错误,有不足,但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伟人也会犯错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见他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可见他对百姓的同情与无奈;"神龟虽寿,尤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道出了他对光阴的无奈,对壮志未酬的遗憾。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曹操的智慧、勇敢和大气,我仿佛看到了曹操那雄伟的身影,听到了他那洪亮的声音。曹操果真是一代枭雄啊!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要爱惜人才,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才能获得人心。

《尼采全集》读后感1000字


对于自由

节制,比放纵更接近自由。

几乎所有人都渴望自由,但坦率地讲,渴望自由,恰恰因为不懂自由。当想到自由,我们往往认为不被人管制,希望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才是自由。恰当这么做时,却发现,并没有自由,反而更担心短暂的放纵后所要面临的工作与生活。但究竟什么是自由?康德说,自由不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节制比放纵更接近自由,早起,早睡,拒绝在手机上浪费时间,不拖延等等。而放纵,只是被欲望支配,一个被支配的行为,这不是自由。所以,自律的人更接近自由,但如果不去踏出第一步,0就永远是0,哪怕0后面是简单的1。正确的事,正确的方向,往往就在痛苦那头。

对于方向

千年不见光的寂静山谷,不用去做其他,只需一根火把,就能照亮整个幽谷。

有时难免迷茫,迷茫不是因为没有得到什么,而是迷茫想要得到什么。可当读到这句话时,豁然开朗,其实不需要做别的,只需拿好手中的这根火把,照亮前方的路,至于后面的,随着更深入,也都会慢慢显现。家庭中,做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工作中,勤奋、认真、努力。生命中,善良、真诚、脚踏实地、不卑不亢。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什么,缺的只是一点纯粹,忽然想起《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一句台词:我是长安的兵,长安兵就是守长安的。做个纯粹的人不难,无非是拿好手中的火把,一步一步走下去,不东张西望,不胡思乱想,这就足够。或许方向,并不全是一开始就定好的,也有很多是走着走着才出现的,那么,多给自己的火把一点时间,也多给自己脚下的路一点时间。

可能对于读书我的理解很片面,感觉其中如有一二句可以让人享受的句子,就很满足。当然,对于尼采这位被称为人类灵魂之光的哲人,他的思想与精神,可能我不太能全懂,不过有这么几句很受用的,就已足够。

到这,就用一段可让人深思的话作为结尾吧。人们现在已经羞于安静,而且长久的沉思几乎也使人产生良心责备,人们手里拿着表思想,吃午饭时眼睛盯着商业新闻-----人们像是一个总是可能耽误了什么事的人那样生活着。宁可做点什么,胜于一事不做。-----这条原则也是一根绳索,用来缢死一切教养和一切高级趣味。很显然地,一切形式都会因工作者的这种匆忙而毁灭殆尽,甚至形式的感觉,感受动作旋律的耳朵和眼睛,也毁灭了。......我们现在很少正确而全面地去观察一棵树,也很少观察它的叶子、枝干、颜色和形状,我们发觉只想象一棵树要容易得多。尼采

读《寻找圣人》有感


《寻找圣人》这一篇短文让我记忆深刻。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看到一位黑人员工在感谢一位圣人,他让黑人去大温特胡克山顶找圣人指点迷津,但黑人在山顶除了自己什么也没看到。后来,黑人成了总经理,他说:你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遇到圣人的时候。

读了这篇故事,我非常敬佩贝里奇,他能明白这个道理并且指点那位黑人。但我更喜欢那位黑人,因为他能够坚持爬到山顶去寻找圣人,明白了发现自己的时候就能遇到圣人的道理。

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遇到圣人的时候,这句话,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爬山的事情,爬到半山腰就哭着喊累,拖着妈妈要下山,妈妈好不容易把我劝好了,快到山顶时,我又走不动了。妈妈没办法,只好带着我回家。

今天,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要努力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朝着好的方向去奋斗,做事要懂得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我以后会改掉这个坏毛病,向那位黑人学习。

《世界的凛冬(全集)》读后感_1000字


《世界的凛冬(全集)》读后感1000字

总的来说,以二战为背景的第二部《世界的凛冬》比第一部一战为背景的《巨人的陨落》要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也许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的范围更广,影响更深,伤亡更大,第二部里主角不死的光环已不再!
这本小说刷新了我对二战前后国际共产主义和前苏联红军的观点,边看小说边刷评论,有评论说到,作者在尊重历史情况下,将前苏联黑到了极致,哈哈哈,不知道是前苏联真黑还是真黑前苏联。
关于读书,最大的感悟就是作者都有感情倾向,作品大多是一家之言,所以很难客观的描述整个事件中各国立场和行动。故不能只看片面之词,要多个角度客观看问题,这也是极难为我了。
在二战这一部分,在学校里所能接触的历史,更多的是中国与日本的抗战以及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笼统的意义。二战是世界大战,只看学校的历史教科书很容易认为二战只有在中国发生,只有中国遭殃,却没有看到战争波及的其他地方,不仅仅是当时落后的中国,还有欧洲一些强国,但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四年之久的战争中命如草芥,简单的几个字”XX死了“,在阅读中却可以在内心产生巨大的感情起伏,或许这样简简单单的描述更能反映生命的脆弱。能幸运的活下来的人也仿佛历了几场劫,失去亲人,原本健康的身体被摧残,生活极度窘迫。四年战争后百废待兴,活下来的人极力为下一代生活在和平的世界环境里努力。期待第三部《永恒的边缘》,看作者如何描述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遗憾的是,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的中国,在书中的角色极少极少,大多是欧洲和美国。其实很想了解一下,在外国作者的世界历史观里,中国在二战时期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
对政治军事不感兴趣的我,竟然看完了这样两本需要对政治军事以及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的小说,看第一部《巨人的陨落》时,关于政治军事的描写,其实都不懂,书中关于各国战前战中战后的立场和考量也没有仔细探究,看第二部《世界的凛冬》之时,提前了解了一下希特勒个人的背景,起码对二战最重要人物有一定的了解,阅读时也就更有代入感。
最后想提的一点是,微信读书中的想法。一本好书,能牵动读者神经触动读者的字句有很多,更多时候是想写下自己当时的一点点想法,并无经过太多整理,只是留给自己看看而已,无意在想法中发布,打扰众多关注的书友,要是能像微信朋友圈那样设置想法自己可见就好了!另外一点,希望可以保存尚未编辑完的草稿,方便提取。来自一个曾经想要当App产品经理的电商学生的一点想法,不喜勿喷!呀呀呀呀~
2017年12月

喜欢《《卑鄙的圣人:曹操(全集)》读后感_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曹操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