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丝绸之路读书笔记 > 地图 > 丝绸之路读书笔记

丝绸之路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1-12 来源:互联网

《幸福之路》读书笔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这些瞬间即逝的收获,就是我们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你知道读书笔记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幸福之路》读书笔记,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也有人说,幸福是高档舞台厅里动人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说,幸福是端座奥迪、宝马车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摇过市;也有人说,幸福是待在密室里数着成叠的百元大钞;然而对于我自己而言幸福的概念却有点模糊不清,幸而我看到了这部作品《幸福之路》,让我重新定义幸福,让我找到通往幸福之路的方向。

在《幸福之路》一书中,罗素没有运用任何高深的哲理,而是把一些自己经历证实过的看法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获取幸福的良方,希望人们能够找出自己生活理念中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也能够找到幸福的真谛并使自己变得幸福。整部作品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谈分析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后半部分是讨论了我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作者开篇就谈什么使人不幸,作者把这种不幸的根源归结为两方面原因,一是社会制度,作者说得没错,我们文明时代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求一种没有战争的社会制度,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和平确实是人类最渴望的,而现在的人们还是提倡和平共处,充分说明和平的重要性,不过即使在现在这个所谓的和平年代也不乏战争的存在,更恐怖的是当今的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已经上升到灾难性了,一旦爆发,伤亡更加惨重,因此有战争的存在就有不幸的存在,战争让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温饱奢望的,那还谈什么发展,没有发展,那又谈什么幸福呢?

第二种不幸的根源是个人心理素质,而作为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前者的产物,也是,不同制度下的人对事物的看法总有不同,对幸福的的定义也不会是一样,因而个人心理素质也毫无疑问地是不相同的了。富有的人,正常来说应该会觉得幸福,但是事实上很多富人却觉得自己不幸,因为他们也失去很多,错过很多。穷人当然也觉得他们是不幸,他们觉得他们好像被歧视,被看不起。这些不幸都根源都是个人心理素质。

此外,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专注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专注之人,分别是自责者、自恋者、自大者。通过分析这三种人,罗素得出不幸的心理上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个结论,而这些典型的不幸福的人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青年时期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于是便把这种满足看得比任何一种其他方面的满足更为重要,一生只朝着这一方面苦心寻求;他仅仅对成功、而不是对那些与此相关的活动本身,给予足够多的、不恰当的重视。

我很欣赏作者这句话:如果人们看到了通向幸福的道路,就很少会有人再去存心选择不幸之路。确实我们会世界会有不幸的人,人会有不幸的时候,但是请相信,只是我们暂时走在不幸之路,其实下一个路口是通向幸福之路的,显然,罗素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一点,而他作品的后半部分就是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

第十章是本部作品的一个分水岭,罗素的笔锋转移到幸福,作者所理解的幸福有两种,第一种幸福是对所有的人都敞开胸怀,另一种幸福则对能读会写的人情有独钟。他以掘井工的故事说明他的幸福并不来自于知识,而是基于躯体的活力,足够的劳作和对石块这类并非难以逾越的障碍的征服,这就是罗素所说的第一种幸福。罗素认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例如科学家也是幸福的,这就是他所说的第二种幸福。此外,罗素还论述了兴趣、情爱、家庭、工作、休闲、获得与舍弃等因素与幸福的关系,得出了幸福的秘诀其实就在于,使你的兴趣尽量广泛,使你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而不是敌视。对于罗素这个幸福秘诀我深有体会,一个人没有兴趣爱好,就如行尸走肉一样,当然这类人不多,但是很多人兴趣不够广泛这是毋庸置疑的,我认为一个人也不能只有一种,这样的生活确实有点单调,试想一下如果玩电子游戏是你的唯一爱好,那么你能分得清你生活的是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吗?所以兴趣广泛本来就是一种幸福,而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尽量友善更加不用多说,这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谁会喜欢和一个对自己不友善的做朋友,而没有朋友并不是说明你与众不同,恰恰是一种不幸,在我看来没有朋友是一种致命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就像一个嗜血的杀手,让幸福离开了自己的世界,所以我们都应该谨记罗素所说的幸福秘诀。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环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环境,他认为在个人自身的范围以内,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能拥有温饱、健康、爱情、颇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自然的幸福。只是现实中很多人却把幸福看的如此高不可攀,有人以为腰缠万贯才叫幸福,殊不知其实只要收入安定就已羡煞旁人了,有茅屋一间,何须美丽别墅,平凡也是种幸福,有时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不须华丽的修饰。

罗素认为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就不可能以自我为中心,无可否认,人都是自私,我自己一直认为其实自私也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那么我们爱自己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爱自己的同时也应该爱别人,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自私,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为别人多着想一下,帮助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当你做到这样的时候,谁敢说你不是幸福的人,所谓助人为乐,也就是这个道理,不是吗?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复兴之路读书笔记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一部《复兴之路》为我们呈现了这40年来,在全国劳苦大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进程,使我深受感触。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古人讲,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中国的经济建设速度之快、成果之显著震撼全世界。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俄国的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在此基础上,中国坚持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份理想信念如泰山屹立于心中,从未怀疑,从不动摇。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革除各方面体制弊端,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显示了13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了中国贡献。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正处于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我们的发展和繁荣对整个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我们的荣耀,也是我们的责任。

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正值两个百年目标关键时期,在脱贫、小康和现代化的节点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希望之路》读书笔记


有一个朋友在给我们赠送《希望之路》这本书的时候说,这是给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看的。所以他只给在座的大本以上学历的人送了。 我哑然失笑,为他的固执和偏激。
当天晚上,我以大本学历持有者的身份展阅了这本书,果然酣畅淋漓,不亦快哉。无花果的文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评点历史,批判现实,古今中外,教内教外,凡与信仰与宗教有关者几乎无不触及,激情与理智碰撞,历史与现实互证,他的博学和思辩能力以及洪水决堤般的行文,不知老一代尔林们如何看待,给我个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服。
曾经创造过辉煌历史的伊斯兰世界何以衰落至此?中国穆斯林的社会为什么总是这样纷纷争争,不亦乐乎?清真寺为什么充满着野蛮粗俗和狭隘的偏见?信仰的方式为什么变得如此虚假、僵死?伊斯兰的凝聚力和文化渗透力为什么这么缺乏底气?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相背后隐藏着怎么的无知和私欲?许许多多的问题被提出来,提得尖锐而且刻薄,如芒刺背,如针贬骨。无花果杂文式的评说解析读来令人如沐春风,同时也如坐针毡,从伊斯兰的学术历史、政治历史、文化历史到教派的诞生、演变、争执,从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到宗派主义、民族主义,作家试图通过引证古兰、解析圣训、评点林林总总的教法学派来求真证伪,正本清源,甚至不惜矫枉过正。对许多既定的规则提出质疑和分析,对许多荒谬的做法大加嘲弄和挞伐,对许多被奉为圭臬的东西进行无情的批判。即使作为观赏性的文本,无花果的这本著述也是令人赏心悦目,而对于忧教忧民的学者和圣职人员来说,他所提示的真相足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我想,批判是享受文化的重要方式,批判也是重构体系的重要前提。对这本书,穆斯林读者大可不必满怀敌意,上纲上线地横加指责以维护自己的体面,甚至像无花果所批评的那样怀疑他人的信仰和举意。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不再沉默的一代青年是如何发展伊斯兰的。
穆斯林的希望之路是一个比较乖巧的书名,作家对希望之路的指示明显比较匆促,也许这正是一个尚待认真思考的问题。最近网上正在刊登他的最新文章,也许在未来的新书中,他对希望之路的指示会从容得多。

党员读书笔记《复兴之路》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一如洪涛滚滚巨澜滔天的大海,浪奔浪急,潮高潮阔。沧海横流,大时代大背景下的一次次革命,汹涌澎湃,磅礴浩荡。其间无数英勇壮烈、可歌可泣、艰难曲折、前仆后继。鲜血和生命写成的历史,是一部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纵观五千年中华民族历史,近现代的这段百年史,在中国大地上演进得尤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就像是一轮轮红日跃出沧海,蔚为壮观。读《复兴之路》,视觉的盛宴和灵魂的震撼:百年沧海看日出。

百年革命,日出沧海。三次伟大的革命,尤以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最为辉煌灿烂。它真正意义地第完成了孙中山辛亥革命所没有完成的使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它又完全意义地赋予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梦想:领航中国,复兴大业。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人民革命,推翻旧世界,改天换地,敢叫日月换新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是最壮丽的日出。

日出东方,旭日乾坤。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五十年代,冉冉红日鲜艳夺目,就像是初升的太阳,又温暖又明亮。

新中国的容颜,那旭日上采下的红

开天辟地,五千年华夏重生。新生的共和国,屹立东方,气象万千。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以来,未有哪一个发出这样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庄严的宣告,开启新时代,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亘古未有的历史,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和书写。这是新中国灿烂的黎明。黎明的阳光,五十年代最先沐浴,那朝阳旭日的光芒,赋予万物生机勃勃的力量,让人感到新生的祖国是那样亲切、和煦、明亮、鲜润。

旧中国黑暗罪恶。新中国一成立,就着手收拾妓院和鸦片两大烂摊子。到1958年,妓女改造结束,毒品在中国大陆绝迹。几千年来的罪恶渊薮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根除。

1958年江西余江县首先消灭了血吸虫病,这是史无前例的一页。毛泽东兴奋填词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旭日生扶桑,芳气满街流,旭日大地桃红柳绿朝气蓬勃处处春。

新中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书中这样记载:开国初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在毛泽东领导下,确有一番朝气。在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百年动荡的中国居然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境界。新中国政治清明,曙色黎明,五十年代整个国家都呈现着纯净、清新、明媚的景象。

最让人感受到五十年代风清气朗春和景明气象的,是库尔班骑着毛驴见毛主席的故事。新疆翻身农民库尔班大叔为感谢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两次要骑着毛驴从新疆到北京去见伟大领袖,终于在1958年作为全国劳模去北京见到了毛主席。这是发生在现实中活生生的故事,它闪耀着传奇神奇、纯洁圣洁的光芒,成为那个时代和今天永远传唱不衰的《萨达姆毛主席》。领袖和人民之间的纯真感情,人民对领袖的崇敬和热爱,是那样亲切、真切、热切,无限美好和动人。时光荏苒,可以推想,无论以后多久远的年代,人民与领袖的这一真实故事,一定会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成为神话。一代一代的人会传颂毛主席亲,共产党好。就像盛唐景象让人们想梦回大唐一样,五十年代的黎明气象,也一定会让后来的人们对共产党执政红色政权的新中国,充满向往、崇敬和神圣。未来的故事和典故,也一定会从这里获得素材。

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是刚从硝烟炮火中走来的。带着烽火硝烟洗礼的容颜,英雄的祖国,巍然矗立在人民心中。而伴随黎明阳光照耀下的祖国,旭日朝云,色如新春,人们从心底里发出深情的呼喊:旭日初升,祖国万岁。

领袖风采,闪闪的马克思主义光辉

我们用了28年时间办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对身边的卫士说。山河大地也回荡着这样的声音。

中国人民28年反抗内外敌人、推翻反动政权的斗争和道路,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和道路。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书写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历史,从来气壮山河。而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是新中国一个艰难的抉择。毛泽东最后定乾坤:连傅作义先生都认为应该出兵朝鲜我们共产党人还怕什么?铁骨铮铮大无畏的革命领袖气概和气派。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这是何等号令人民、长人民志气,灭侵略者威风、打击侵略者的命令,针锋相对、大义凛然、势不可挡、昂扬神圣。中国人民的领袖就是这样的壮志满怀,如旭日东升,气满乾坤。历史证明,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人的形象。研究者说:中国人近代以来第一次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一个西方列强(而且是最强国)的战争应该是抗美援朝战争。只有经过这场战争,中国人才真正在世界强国之林中站立起来。清长之战是对100年前鸦片战争的一个交代。英雄的人民英雄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中国之初,国际环境强敌环伺。毛泽东说,为保卫国家的独立,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应建设重工业。而全国政协委员梁漱溟与毛泽东意见相左,认为应该改善人民生活。一次会议上,多数人举手表决不同意梁发言,毛泽东却同意梁发言,边举手边说:梁先生,我们是少数啊。其幽默诙谐,与人民共商国是的胸襟气度,如皓月经天,令人仰叹。而一个执政党领袖对国家民族事业的胸有韬略和高瞻远瞩,也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直取天高地阔之势。

五十年代的不同时期,毛泽东在频繁的国家事务和宏伟的建国方略中,都海纳百川,站立高远,领袖风采气贯日月。

1957年2月,他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口号。1957年5月,又作出整风指示,通过整风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清醒地告诫: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声音。

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是从当时国情出发,也是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去考虑。新中国刚成立,首先是要站立站稳,况且当时强敌环伺。没有重工业,国家的安全和命运就无法保证和掌握。一五计划,从1951年到1955年间五易其稿,被称为五年计划,计划五年。今天,我们从计划的内容、编制和实施来看,一五计划是真正遵循从具体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理论方针的,即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取得一切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法宝之一。一五严格的实事求是态度,充分体现出以毛泽东为首的执政党,不但能干得惊天动地的伟业,更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唯物、辩证、历史地把握国情,使五十年代新中国的建设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喜欢《《幸福之路》读书笔记》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丝绸之路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