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越剧《金殿认子》观后感。

记忆中难忘的事,经常是观看一些经典的影响记忆,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越剧《金殿认子》观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越剧《金殿认子》观后感

女尼姑,女出家人给我的感觉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生与佛家有缘的,这类人命相较苦,看着真如还前世之愿,为苦苦修行而来,以今世之身赎它时之罪;
还有一类,是遇到坎坷了,万念俱焚,来此找个依托,寻个归宿。这类女尼红尘之事并未了断,所以看着美丽、漂亮,颇有魅力。
而真正的师太,多是行为端正,亲切而有爱心,洞彻世事而又非常随和之人。可不像戏曲、武侠小说中的那样:凡是尼姑庵的师太都不好。老女人不结婚,就是变态。还什么事都管,就好像全世界都欠她似的。
而戏曲、武侠小说中年轻的尼姑们呢?都好,漂亮还多情,很多尼姑或原来有情,或干脆偷情,又多私生子,最后能演义出许多让人们爱看的故事来。
看完越剧《金殿认子》后,这种想法更强烈。剧中顾凤英与丈夫安文亮一家上京赴考。途中遇强盗又重病。儿子安寿保把自己卖了救父,其母在追儿途中又在风雪中生子,没办法,只得将刚出生的儿子放在路边,等人抱养。结果是儿子没追回来又与丈夫失散,只得栖身于尼姑庵。
几年后,丈夫安文亮想在此借宿,可恨的老尼师太就是不许,结果他们夫妻相逢的机会被错过了。
后来两个孩子都考中状元,当了大官,才使他们一家人在金銮殿上真正团圆。
这出戏人物较多,事也复杂。但还是很有意思,如:顾凤英的大儿子先考中状元当了大官,这个时候他们母子已经团圆,而其父安文亮多年后才考中,主考官就是自己的亲儿子,父亲得称自己的亲儿子为老师,还得一口一个学生地谦虚,还得下跪还礼,这还不算,儿子安排他们夫妻见面时,这个安文亮不敢看主考官的母亲,而顾凤英一走近他,他就吓得往后退,慌张的样子非常逗人。
中国的戏剧讲究圆满,最后金殿认子成功,终于方方面面都满意了:
我已心满意足多安宁,
从今后不改姓不改名。
一切还照血书行,
悲欢离合牙痕记,
三家并作一家人。
悲欢离合牙痕记,
三家并作一家人。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越剧《甄嬛》观后感


越剧《甄嬛》观后感

选入皇宫的甄嬛,因犯错被贬出宫。
出宫后的甄嬛,在困境中和皇叔清河王两情相悦,结成同欢。
可就在身刚有孕时,甄嬛却又被皇帝召进宫去,后在宫中生下龙种,实为清河王的孩子小石头。
纸难包火,心腹的谗言引起了皇帝的猜疑,并设计探出清河王对甄嬛的爱意。
暴怒的皇帝传令:赐酒一壶,命甄嬛去毒杀清河王。
桐花台上,落叶缤纷,甄嬛决意和清河王同生共死。
自知必死的清河王,得知皇侄小石头的身世乃为自己嫡传,欣喜万分 一一
遂一人独揽毒酒,带着对甄嬛的深深眷意,魂归天堂。。。

我的观后感:

1.一次错位移情的选择,迎来了龙种的移栽,一场避人耳目的情爱,换来了赐毒身亡的悲哀。留下风流千古的轶事,任流光过却,一代传说一代。。。

2.皇妃爱小叔,情理错错错;生下小石头,敢问谁之过?兄长下酒毒,心狠罪难赎;一段生死恋,绝唱永传说。

3.纵是流星,它在苍穹里闪过;终是悲剧,也欣慰人生曾经拥过;留下舞台的经典,不论一段情爱有过无过。。。。

越剧《铜雀台》观后感


越剧《铜雀台》观后感

作为曹植粉,从昨晚起,我华丽丽地倒向了曹丕的阵营。之前喜欢曹植,确实源起越剧王子赵志刚,他当年“白马金羁任驱驰”的出场,真是意气风发,英俊飒爽,他有符合魏晋风骨的气质,也有明亮又纯良、率性又张扬的意态。(必须声明:当年看《曹植与甄洛》,我还真不是王子粉,我是冲甄洛去的)我的“叛变”,丝毫不是因为标新哥哥演得不好,个人认为,他的曹植是被编剧和导演大人给黑了。

谁能给我解释下,曹植在第一场父兄离开后,干嘛非得对着甄洛笑这么几声?这显得骨头很轻,导演你知道吗?活脱脱把人家建安高才导成了登徒浪子,把情痴成功塑造成花痴,这是要闹哪样啊?

从喜欢曹植到中意曹丕,其实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成熟过程。戏里的曹植,除了美酒就是美人,风花雪月,言行放纵,稍不顺心就自我沉沦自甘堕落,你丫就这点出息,失望的人除了把你捧在手心里的老爹,还有大批植粉啊!生在帝王家,没谋才就是没出路,纵有天赋诗才,就凭这任性的孩子气,情比慧重,连像崇祯皇帝那样挂歪脖子树的勇气你怕是都没有啊。即使你即位,也顶多是李后主的殷鉴。难怪曹操明知是曹丕设计陷害,还是立他为世子,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呐,江山得靠狼来守啊。

说到羊和狼,羊狼同窝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羊不知道自己是羊,还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去挑衅那头狼“有本事你来咬我啊?”这是勇敢吗?这比莽撞还傻,这叫找死啊,亲!天真的二愣子文青,失势不识相,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都不懂,更别提什么谋定后动了。所谓的真性情,太过浮躁。

我很认同轻云姐姐的观点,这出戏就是在论证曹丕夺位的合理性。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在曹操跟前的待遇,前者更像是一个臣子,而后者才是儿子的感觉。前者有着惶恐心理,生怕一着不慎失去眷顾,后者大有“被偏爱的有恃无恐”的优越感。曹丕抱得美人归,哪有半分春风得意?甄洛纵然绝色倾城,可毕竟是败将遗孀。曹操指婚崔琰之女嫁于曹植,为他打下在朝在野的深厚基础,赢得权臣拥趸。这番用心可谓良苦,可曹植拎不清啊,美人江山你都想要,真以为什么好事都给你摊上了,你让别人怎么混?

审时度势是曹丕的特长,作为儿子,曹操废长立幼的意思,是插在他心头的第一把刀。而第二把刀则是他老婆甄洛捅的,叔嫂间别有幽情,彼此都以死相护,这么顶高大上的绿帽子戴着,谁是曹丕都会气得发疯吧?捅他第三把刀的人就是为保“天下文章”的名士们,他们的力保起的是反作用,触怒天子之威。曹丕要是给曹植活路,那曹植会给曹丕脸面吗?万箭穿心,习惯就好。综上想想,我觉得曹丕也挺可怜的,他对曹植的恨意,应该算得上情有可原吧。当然啦,我不是支持他残害手足,但我理解他的委屈和缺爱。更何况,他的谋才心计,作为一国之君,远比曹植合适。

看完全剧,即使我依然很怀念“从明后而嬉游兮”的《登台赋》,以及“西风黄叶”、“鸾啼凤惊”这些唱段,但这不过是各花入各眼,姑且不论。我只想吐槽一句:七步诗处理的让观众太难受了!旧版里,凶神恶煞般的“七步——”声未落,“煮豆燃豆萁”的愤懑气势就喷涌而出,那种震撼在观众心中能产生非常强烈的共鸣,紧接着“豆在釜中泣”低回呜咽,抑扬感立刻鲜明起来。“本是同根生”的两遍反复诘问,经幕后伴唱更烘托紧张又悲凉的气氛,最后“相煎何太急”高昂完美收尾。可是现在的处理,缺少了抗争精神,把高潮激昂的情绪,念出了临终的味道。就像是卯足了劲儿,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无力感,这是想把观众憋出内伤的节奏吗?

越剧《红楼梦》观感


越剧《红楼梦》观感

刘旭东

一个人一生中总要看几部好戏,或者说一个人一生中总会看到几部难忘的好戏。越剧《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一部好戏。

我在少年时代看过电影越剧《红楼梦》,当时对宝黛的爱情似懂非懂。后来有了电视剧《红楼梦》,是八六版的,那也是一部经典。当时深为感动。有意思的是,电视剧的拍摄,深受了越剧的影响。其中的人物造型,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都是和越剧《红楼梦》一脉相承的。当时人们判断电视剧《红楼梦》的成功与否,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像不像越剧《红楼梦》中的人物。于此可见越剧《红楼梦》的影响之大。

昨夜有幸观看了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演出,让我重温了当年看电影越剧《红楼梦》的印象。经典就是经典,具有恒久的魅力。越剧有几点值得佩服。一是文学的精湛。从小说到舞台剧的转化是一项高难度的操作。从小说《红楼梦》到越剧《红楼梦》更是难上加难。编剧从小说中抽离出宝黛爱情主线,丝丝入扣,结构完整。剧中的唱词更是功力不凡,典雅动人,既有原著的滋养,更有编剧天才的创造,远非一般舞台剧所能比,殊为难得。二是表演的精彩。戏剧的魅力当然在于舞台的呈现。上海越剧院后继有人,其中贾宝玉的唱腔更是满堂生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是舞美的精致。大观园,怡红院,潇湘馆等等典型环境的营造,为典型人物的塑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舞台呈现只是其中一角,但以点代面,足以让观众窥一斑而知全豹。

当然,在电视剧《红楼梦》之后,再看这部越剧,也有不讨巧的地方。比如越剧中的"黛玉葬花",就不如电视剧中的《葬花吟》。王立平作曲的《葬花吟》实在太美了,虽来自越剧,却完胜越剧,难以超越,以至于当我看黛玉葬花时,有点走神。

但不管怎么说,越剧《红楼梦》还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在越剧舞台上,难以超越,在整个戏曲舞台上也难以超越。

坐在新落成的江苏大剧院的戏剧厅里看这台演出,确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这感觉其实一点也不比纽约观众坐在百老汇里看《歌剧魅影》逊色。

2017年9月10日

《八子》观后感


星期一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看了一部叫《八子》的电影。

这是一部战争片,一位杨妈妈生了八个孩子,本来他们能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日本人却要来占领中国领土。日本人的武器很先进,有飞机、炸药、子弹和大炮等,可我们只有很少的子弹。为了能偷袭日本人,我们的战士时常躲在地上装死,等他们走过去再开枪。即使这样也会有好多战士牺牲,这位妈妈的六个孩子牺牲在战场上,只留下了老大大牛和老八满崽。

大牛带领三排的战士打了很多仗,军营中的存粮越来越少,大牛说他吃不下去,有个人就说他吃过一道菜,叫米粉肉,把它说的可好吃了!真是画饼充饥!

大牛他们计划了很久,分工合作去把日本人的炸药库给炸了,不幸的是他们被日本人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战士牺牲了,其中一个战士在死前对大牛说了最后一句话炸桥。

老八满崽看到日本人马上冲过桥了,可哥哥大牛还在桥上,他舍不得哥哥,但是如果不炸桥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不得已才点燃了炸药,日本人看桥要炸了,就急忙跑了。最后老大和老八都牺牲了,剩下的是母亲伤心的泪水和失去儿子的痛苦!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换子疑云》观后感


《换子疑云》观后感

1928年的洛杉矶,算不上繁华,有轨电车在大街上徐徐行进,安吉丽娜饰演的单身母亲,瘦削干练,和儿子沃特柯林斯过着简单安宁的生活。可是,在一个傍晚,母亲回到家里,孩子却不见了故事就此展开。影片有三个常见的译名:《换子疑云》、《鸡舍谋杀案》、《陌生的孩子》,比较之下,《换子疑云》无疑是最好的,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翻译。中国有狸猫换太子的典故,也是充满权谋、悬疑,也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可是,刚出生的孩子能被掉包,九岁多的孩子也会被换吗?也许,只有洛杉矶警察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克里斯汀只是一个弱女子,面对警察塞给她的那个不是她的孩子、面对警察的无理专制,她祈望以请求、以眼泪打动他们,她只想找回自己的孩子,可是,她不知道,这只是她的奢望,是一厢情愿的奢望。她曾以为这只是一个误会,她没有意识到,洛杉矶警察眼里,没有真相、没有人性,有的只是可值得宣传的所谓功绩,已经饱受质疑的警方怎么可能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何况,正如布里格勒伯牧师所说,这是一个充斥着暴力、滥用职权、谋杀、腐败和恐吓的警察局,警察局绝不容忍有反抗和异议的存在甚至是让他们难堪的情况。

克里斯汀对牧师说:我只是想让我的儿子回家。是的,这只是一个母亲最基本的哀求。她没有想对抗谁、反抗谁、揭露谁,她只是想维护自己最基本的权利。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布里格勒伯牧师,克里斯汀是否有胆量、是否有力量坚持下去?但我相信,牧师的那句如果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许他将是最后一个。一定深深打动了她。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对抗制度的觉悟和勇气,甚至在此之前,她都不知道,洛杉矶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警局。可是,现在,她不得不开始认识一切、判断一切。

当我们长时间生活在某个体制中,渐渐会认同体制所带来的一切。在我们的自身利益不被侵犯的情况下,很少有人去质疑体制,所谓稳定压倒一切,不是政权提出的口号,是我们自己制造的紧箍咒。因为,稳定即是安全,在安全的名义下,什么是不可容忍的?虽然有先哲提出:不自由、毋宁死。可是,对普罗大众来说:活着,哪怕是卑微的活着、不自由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克里斯汀也只不过是这样请求,只要能让我的儿子回家,我可以说无数个please,可是,哀告无门,她却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飞越疯人院》名噪一时,麦克墨菲说:天,我是说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却没有勇气走出这里?你们以为你们是疯子吗?不,你们不是!你们跟街上的混蛋没有什么两样!没有病的人进来了,接受一群病态医护人员的治疗。这就是精神病院。克里斯汀在这里,认识了同样是得罪了警察被关进来的妓女,这个女人告诉了她所谓12号的真相,也许,此时的克里斯汀才意识到,她已无路可走!

负责治疗克里斯汀的精神病院的医生真的不了解她的病情吗?当他拿着那张声明逼克里斯汀签名的时候,当他要强行给克里斯汀吃药、上电刑的时候,他真的以为自己是在治疗一个精神病人吗?还有那些冷漠的医护人员,她们强行按住她,漠然的虐待她,是什么力量促使她们这样做?是对警察无条件的信任,还是对权力无条件的惧怕?正如现实所料,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能产生怀疑,但被惧怕攫取的灵魂,拒绝怀疑,因为,如果他一旦怀疑,也许被关进来的就是他。看着那一张张面孔,我不禁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在同样的处境下,我会怎么做?即使我无所畏惧,我还有亲人,我希望父母能安享晚年,我希望女儿能健康成长,我能放下这一切担心,无所畏惧吗?我不敢承诺。那精神病院里一张张令人厌恶的冷漠面孔,走出那特定环境,也许他是一个好父亲、也许她是一个好女儿,他们邪恶的一面,是被体制所激发、是被权力所同化。他们不具备成为英雄的素质。

在人间,布里格勒伯牧师这样的斗士尚属少数。但幸好有这样的少数,克里斯汀才能逃脱魔掌。当然,如果没有莱斯警官的努力,布里格勒伯牧师的努力也不会如此顺利。莱斯警官同样是警察中的少数,可以想象,在这件事之前,他在警局也必定目睹过无数次的冤假错案,之前,也许他没有勇气或没有机会去做什么,但当他面临这惨绝的鸡舍谋杀案、当他看到嫌犯即将被带入琼斯上尉的办公室时,他猛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他的当机立断,不但改变了克里斯汀的命运,也改变了洛杉矶警方的未来。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需要英雄的时代,必定不是一个好时代,我们渴望能有好的制度给予我们保障。可是,好制度的到来,却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近来重读《水浒》,鲁智深是天生的英雄,路见不平,挥拳相助;林冲是逼出来的英雄,非陷入绝境,绝不反抗;李逵是追随英雄的莽汉,英雄指到那里,他就打到哪里。一部《水浒》,英雄之意,各见精彩。我们都是普通人,对鲁智深只能高山仰止。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

在德国,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血滴子》观后感(一)


《血滴子》观后感

《血滴子》是一部内涵丰富,值得反复探讨的影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从中看到了选择,看到了时代,更看到了时代的悲剧。

先说选择,片中的两个主角,冷和天狼,一个是血滴子,是阴毒而劣迹斑斑的暗杀工具,后者是出身文字狱家庭的反抗者,都是乾隆眼中的污点,有着同病相怜的默契。事实上乾隆派血滴子围杀天狼,意在令其自相残杀,结果是一场屠杀。冷的眼前闪回过无数次关于王磊的记忆,对他而言,血滴子是他先皇为他选择的命运,他一早已经认定。关于血滴子还是火枪队,他犹豫着,力求保住两边的兄弟义气,做到安好,他以为自己有的选。海都三番两次让冷选,当血滴子你就死,到我这边来我们就是兄弟,就是皇帝的一边。事实上,当他不得不面对雍正说出自己的满人名字的时候,他是被选择的,要活,就只能这样做。再说天狼,他的前半生没得选,是他人替他选择了活命,后半生,他在生存的夹缝中选择建造桃花源,选择了做反抗朝廷的耶稣,他的无奈在于当对方的兵器已经到达一定程度,而他的武装还在原地踏步,他也不知道他的人人平等理想能坚持多久,走到多远。我们再看穆森,穆森说,这一次,我要自己选。那个冷酷凌厉的她,那个不惧生死刀锋引脖说动手的她,那个被各种殴打凌辱备受伤害的阶下囚徒,睁着眼,倔强地忍受,还留着气力等待机会与敌人搏斗得倔强的她。当她第一次听到天狼的故事,抽走了她所认定的血滴子的坚持,她的茫然表情显现出她内心对未来的迷惘。在枪火之中,她毅然跟着天狼离去,最后洗净烽火,保护村民离开,这一次,她看清楚了心底清晰的意念,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最后她还是倒在了枪火之前,但是相信她在选择那一刻,必定是无悔的。

再说时代。血滴子是时代的产物,是帝王豢养的猎杀工具,当他们卸下他们的杀手身份时,逼人的青春朝气让打着水漂的水面笑意盎然,他们展露着真正的年龄,摔跟头,烤玉米,取闹,和我们所知道的青春很像,但是他们的时代身份却是血滴子,杀人的工具,只有途中放松的时候才会显露出天性,其他时候不过就是手起刀落而已,十两一个的人头以及身边的兄弟,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每个人都在根据历史给予自己的命运,选择对应的理想, 每个人身上都背着时代的烙印和时代的无奈。冷想要对每个人都承担起兄长的责任,但去没有办法保全自己想要保护的人,十三、穆森,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围攻,被乱刀砍死,被车裂,只能发出无望地悲鸣,直到剩下孤单的自己。而本身非常坚定,为了皇上始终逼迫冷的海都,依旧在冷死心已决,跟皇上对峙的时候慌了神。被供为神明的天狼,不是在逃亡之前一样躲在山洞里默默流眼泪只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就算是处于权力顶端的皇帝,仍是处于命运的漩涡里无法抽身,在年幼时就被父亲的一句话决定了日后的人生,面对自己兄弟的放弃,又惊又怒,却无法改变。权力和武力面前,原来每个人永远都是无能为力被他人操纵的小丑。曾经战无不胜的血滴子,冷酷无情的海都、左右为难的冷,野心勃勃的皇帝,无一不是时代的棋子,没有人能逃离。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什么是时代?这就是时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无奈。唯一的暖色是当冷从那个世外桃源苏醒时,遇到一群跟他微笑善意打招呼的小女孩,这种温暖平凡生活在此时竟是如此地有力量,其实只要了解生活的绝望,就不难懂得那时的珍惜和依赖,生活才是最有力量的,我们也只能靠平实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有血有肉的温暖才能战胜残酷的时代和残酷的现实。

最后说说时代的悲剧。火枪队作为血滴子的替代品出现,火器性能的全面超前,让影片开头既能隔空遥控又有锯齿机关,一剑西来,天外飞仙的血滴子排场直接崩盘,将观众对武功的幻想彻底破灭。《太极》高手面对火器尚有自保之力,也肯定了国术技击的存在意义,而《血滴子》中全军覆没的悲戚结局,则将武功的银幕神话击成碎片,血肉之躯在枪弹面前一视同仁,无论朝廷刺客还是羸弱小民,都毫无还手之力,一枪一穿孔,死在血浆飞溅中。正如充斥刀枪剑棍的战争最终要被枪弹横飞和炮火连天取代,这是时代发展的阵痛,付出的是血的代价。

和平年代的庆幸在于付出的再不是血的代价,但是要发展就得与时俱进,就得大步向前。正所谓: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血滴子们在历史的车轮下被碾做尘土,成为帝王太平盛世的屠戮对象,而今天我们却站在历史的潮头,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我们必将换来自己的发展空间,我们的社会就一定能够更加的安定和谐。

观后感《越剧《金殿认子》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