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3 来源:互联网

《塞外有家》观后感300字。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把自己欣赏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塞外有家》观后感300字”,感谢您的参阅。

《塞外有家》,这是一部我家乡的电影,山西大同。一个彪悍的近乎原始的塞外古城。山西大同,比雁门关北多了,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的领地,天高云淡,云中古城,民风纯朴而彪悍,方言九转而动听,衣食住行一切都有地方特色。本片通过一个南方儿媳妇在59年,文革,2000后三次回大同娘家的经历,从衣食住行民俗等去全方位做了展示,游子看罢,移情许久。作为大同原创的电影,从剧本到拍摄到演员都有上佳的水平,对大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本片的中心思想扣住了塞外,指的特地理位置的风土人情,和家,大同人的首土情结,这两个元素通过一个大同寡妇婆婆和她的南方儿媳妇展现出来。催人泪下。催人泪下是目的,但是手段太直接太蛮力,分别是老太太的儿子死和孙子死,用这最重的电视剧手段来强要眼泪,我觉得过了。还有,多处穿帮。比如59年的火车是内燃机车而不是蒸汽机,站牌是大同下面标着拼音,这些都和时代不符,但作为大同是的影视作品,又是年代戏,所以可以原谅。总之,塞外有家,让我时刻记得,我在塞外还有个家。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家的N次方观后感300字


 西子:他是个悲剧,夹在薛洋和周皓中间里外不是人。但是又很重感情,所以我说他是个悲剧。经过了茂森破产,周皓落井下石后,他也明白了,兄弟才是最珍贵的,也是一件好事。

家的n次方,让我挺羡慕的,我也希望能有那么一家庭,每天说说笑笑吵吵闹闹的过日子。

我的感悟很深,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为了人活着。为了自己身边的人活着,并不是自己高兴了才是高兴,要能在自己高兴的同时让自己身边的人也高兴;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权利,不是名望,而人,是自己身边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如果身边没点儿人那不是太空虚了吗?

家是一个人避风的港湾,是一个人心灵的归宿。在家里总会有人期盼着你,担心着你,鼓励着你,等着你,爱着你。任何时候你受委屈亦或是你事业有成否可以回家像期盼着你,担心着你,鼓励着你,等着你的人诉说,毕竟,那是你的归宿。

《小小的家》观后感300字


高德置
地苏萌:《小小的家》

剧情:年轻的布宮多喜以女佣身份到平井家帮忙,女主人时子与丈夫雅树的下属渐生情愫,为这个家带来了些许隐忧。而这个普通的红色屋顶,也成了在
60
多年的岁月中时代沧桑巨变的缩影。
该片根据中岛京子创作的荣获第143届直木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这是山田导演首次执导爱情电影。故事讲述了在东京郊外有一座红色三角屋顶的房子,年轻的布宮多喜(黑木华饰)以女佣身份到平井家帮忙,家里的男主人在玩具公司上班的平井雅树(片冈孝太郎饰)、雅树的妻子时子(松隆子饰)以及5岁的儿子恭一过着平静的生活。随着雅树的下属青年板仓正治(吉冈秀隆 饰)的出现,他与时子之间产生的淡淡暧昧情愫,为这个家带来了些许隐忧。而这个普通的红色屋顶,也成了在60多年的岁月中时代沧桑巨变的缩影。
电影由女性视角展开,三位女主角倍赏千惠子、松隆子和黑木华,则分别是日本老中青三代演技派女演员的代表。倍赏千惠子是山田洋次在影坛上合作多年的老战友;松隆子也是《隐剑鬼爪》后时隔九年再度出演山田洋次作品;饰演女佣(也是小说中第一人称的讲述者)的新人女演员黑木华则是首次加入山田组去年她影坛发展颇为抢眼,凭借《编舟记》等作品拿下《电影旬报》年度最佳新人女演员奖。可以说这三位女星的表现,将会是这部《小小的家》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大看点。
小小的家专门建在了位于东京成城的东宝摄影棚内,为了忠实再现原作小说中描绘的平井家的样子,担任影片美术设计的出川三男,专门收集和参考昭和10年左右(1936年)日本民宅的屋内摆设。

《我是演说家》观后感300字


《我是演说家》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个视频,叫《我是演说家》。是一位叫董仲蠡的老师演讲的,他是一位英语培训师,他曾教过至少15万个学生,他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教育的意义》。

在他演讲时,背景图片都是随着他的演说内容在不停地更换,音乐随着他的演说内容也在不停地变化,有刚开始的平静到后面的慷慨激昂。他演讲的语调也很生动形象,有时很幽默,有时振奋人心,我的情绪也会随着他的变化而变化。

在他的演说视频中,我收集了许多诗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除此之外,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提到的,西方先贤们对哲学提出的三大终极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

他的演讲里还提到,有几个国家非常重视教育,比如:以色列、德国、日本。他们的教育不光只是学知识,考高分,还有其它能够帮助他们修心的业余课程。

我觉得他的演说很成功,各个方面都布置的很完美,他的演说更是精彩,能够鼓舞人心。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300字


《温州一家人》观后感

一个人的公墓

文/王翦

原本想给《温州一家人》写篇观后感,却又怕我心在飞扬老师嘲笑我这个电视迷,好像我永远是个長不老的小男孩,满世界里寻稀奇似的松松垮垮!这些电视剧都不是新摄的,它们恰恰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脉络,只有摸准了这些脉络的跳动,社会的蛛丝马迹才会跃然在我的笔尖之下!到底繁荣与浮华是怎样被打造出来的呢?只有去看作家们的过往史了!Tpp来了,来了又能如何呢?!
当然,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充满了辛酸,充满了眼泪,充满了拼命,充满了奋斗,恐怕这就是三座大山之下人类的炼狱史!数千年了我们没有今天的口号爽,而今的口号都是用蜜糖拌过似的甜腻腻,就像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专家,一代给了一代接力的喜悦!活在东方不是我们的错,因为谁都无法改变受孕的基因(除过人工受精)。周阿雨13岁离开温州去了欧洲意大利,她的异国奋斗史,也是一部活人的艰辛与曲折!或许古老的意大利很美丽,是我越活越累的感觉吧!
人生就像是一场季节性变化,无论来得早与迟,或者死得迟与早,一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块公墓,这是安顿我们身心疲惫的苐二故乡!在《温州一家人》里有宁静的修道院,海鸥的欧欧之声,将人的心灵带得无限遥远;再就是为死人的公墓,凄风阵阵,鸟语啾啾;我立刻想到一百年之后,一个人的公墓该多么幽静呢!

2015、10、17、写

《开心的一家人》 观后感300字 -


今天,我们看了电影,这部电影是一部韩剧,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开心一家人》。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一个家庭里,他的爸爸和妈妈还有他的哥哥很早就不在了,留下他一个人。

而他一人独守了二十几年,直到有一天他一人在一起太无聊了。时不时地想自杀,可是次次都没有成功。直到有一次被送到医院之后。

那次,他在医院里,正当他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现了一个人,他手里抽着烟,后来的事吗,告诉你了又怕你说不真实,后来被发现了,可是他居然发现自己手里头有烟,所以,他十分奇怪。但在第二天早晨,他居然发现了,在医生的房间里有一位女士。可是他那里知道,这些人只有他才看得见,那些人自然认定他有精神病了。

而在当晚,他又发现了一个老人,那个人当时正在观看一个女士,当他回到房间的时侯,里面的那些人都在看着他,并要求借他的身体一用。

后面他才知道那些人是鬼神,在以后,他尽量的满足那些人的需求。开了这篇电影之后,我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那就是那个人为什么要自杀。又怎么能做出这些效果呢?当然这些是要靠电脑完成的。

《何以为家》观后感


观《何以为家》有感

皮皮鑫

若你无以为家,愿你被温柔以待。

一口气看完《何以为家》,重重地舒了一口气,忽然就想起周杰伦一首叫《止战之殇》的老歌,脑海中浮现出战乱贫困、超生堕胎、偷渡走私、制毒磕药、宗教桎梏……令人生畏生厌的种种词汇。

影片的剧情没有俗套地刻意营造跌宕起伏感,倒是清晰易懂,不落窠臼。制作也不是什么大手笔,大编制,场面赤贫,尘土飞扬,平铺直叙地铺展出中东底层贫民的地狱生活状态。

影片选择在4月30日国际不打小孩日的前一天上映,也是显得意味深长。

用棍棒打人固然疼痛,可是要想制造扎心地痛感,还得是用最不起眼的小针。这位叫拉巴基的导演用细如牛毛的暴雨梨花针扎观众的心,让人处于如鲠在喉和为之动容的边缘地带,左右为难,削磨人心。

12岁的小男主赞恩站上法庭起诉自己的父母,在战祸蔓延、秩序混乱的中东贫民窟地区,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他的家中,他在孩子中排行老大,兄弟姊妹5人和父母一起在晦暗潮湿的破出租房内鸡飞狗跳地生活。当他得知他未成年的妹妹要卖给开杂货铺的渣男时,他机智地为妹妹收拾好细软,从杂货铺偷了方便面,准备让妹妹逃跑,结果当然以失败告终。而赞恩除了习以为常地遭受父母的毒打和谩骂,别无出路。家中有个两三岁的弟弟,父母用铁链子拴住他的脚,作为“看孩子”的便捷方式,无异于拴了只小狗。这个画面在后面还和赞恩用绳子拴住黑人“弟弟”一只脚有呼应。不得不说的是,孩子们的眼神、表情和动作,真实饱满的演技真是无情地吊打我们的流量花瓶和鲜肉娘炮之流。

帮助妹妹逃跑失败,赞恩索性自己离家出走,在车上遇到一个cos蜘蛛侠失败的游乐园小丑“蟑螂侠”,他临时叫停巴士,追着小丑老头来了一个游乐场,追丢了小丑,他百无聊赖地费力地扒开了游乐场一个娱乐转盘顶部的女人偶的上衣,一对硕大的乳房露了出来,毫无弹性和光泽,赞恩却被自己的调皮逗笑了,这种荒诞无稽和残酷现实对比强烈,充满讽刺意味。被逗笑了的还有在游乐场楼上的餐厅不认真擦玻璃,同样没有合法身份的非洲女清洁工。她把和渣男未婚先育正在哺乳的孩子藏在洗手间的一个被她谎称坏了无法使用的小隔间里,抽空还要插上门给孩子喂奶,防止孩子的哭声被发现,再搞丢她通过在脸上拙劣地描画痦子以匹配假护照上的相片,以此来伪造身份而继续那得来不易的清洁工作。下班时再把孩子放在逛菜市场的大妈常用的手拉车里,拉出门去。赞恩想通过她找工作,结果没有合适的工作,他尾随女工回家,女工给他做了炒饭,像母亲一样给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洗澡。女工把奶水挤好,将信将疑地把婴儿托付给赞恩在家照料。他们的出租板房有一扇窗户,房东对窗户传出来的哭闹声和油烟味是不时咒骂,赞恩用一面镜子,反射出隔壁家电视演的动画片,逗得婴儿咯咯直笑。这扇窗,代表着光明,代表着自由,代表着和谐家庭的宠爱,代表着他本该享受的童真童趣,代表着令人向往的崭新的世界啊!

女工因为身份败露被拘留后,赞恩又干起了伪造处方购买药品,自制“汽水”沿街叫卖赚钱的老本行,一是给“弟弟”买奶粉,再是攒钱寻找女工“妈妈”,移民瑞典。贩卖过程中他被小混混欺负,殴打,但是都没有气馁,也没有放弃,甚至去露天菜场打听女工“妈妈”的下落。攒了一点钱藏在出租屋铁床的空心床腿里,又被黑心房东换锁逐出,在攀爬到山腰期待阳光之时,被命运的大手一巴掌抡回了地平线上。他欲哭无泪,生无可恋。寻而不得之后,他终于把“弟弟”托付给了他认为的好人,实际上是露天菜场假装开小卖部的护照黄牛。在黄牛那一蓝一棕的眼中,他“弟弟”是一只可以标价的“兔子”。赞恩以为自己已经耗光了所有力气,所有道义,但实际上他却贩卖了他小心翼翼宁愿自己不吃饭也要照顾和心疼的黑人“弟弟”。为了领到救济奶粉和纸尿裤,身为白人的他说那是他亲弟弟,妈妈怀弟弟时每天都喝一大壶咖啡,所以弟弟颜色比较深,叫人心不心疼啊?

双线叙事又拉回他的原生家庭,准备回家偷拿身份证办理护照的他得知他被卖“作对”的妹妹,因为早孕出血死在医院门口,发疯般地拿着长刀教训了那个买走他妹妹的杂货铺渣男老板,从后期法庭上的剧情推测,坐着的杂货铺老板残废了,不知道是几条腿断了。当然,赞恩判刑入狱,在那个妖魔鬼怪盛行的混乱社会中,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压断了。

狱中偶遇女工“妈妈”,一碰头赞恩得知了事情始末,自己的“弟弟”被自己亲手给卖了。最后案件告破,黑人女工母子团聚,赞恩出狱状告父母,让他们不要再生了。当天边那颗星出现,你可知我又开始想念,可怜天下父母心。赞恩的母亲说她又怀孕了,还想给宝宝取一个和早孕出血死去妹妹一样的名字,多让人感动又多让人不适,让人愤怒,让人恶心。虽然赞恩的妈妈哭诉着说:“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种处境吗?”

最后画面定格在赞恩的一个愁眉苦脸,话外音说:咱们又不是采集嫌疑人照片,是护照照片,笑一个,赞恩,终于笑了。

为什么一篇影评写的像流水账一样,因为剧情确实没有什么蓄势,只有孩子们或是抽烟或是磕药或是打架或是流浪或是哭泣或是挣扎或是呐喊或是绝望的镜头,不断地像牛毛针一样,刺扎我们柔软而脆弱的心。硝烟纷飞的战争是杀手,蔓延不可控的疾病是杀手,冷漠的原生家庭是杀手,不合时宜的宗教是杀手,动荡不安的社会是杀手,孩子要想活下来,活得好要躲过多少杀机?

出现又离开

像梁博在《出现又离开》里唱的:“当天空又暗下来,当周围又安静起来,当你突然梦里醒来,就等着太阳出来,愿你的每一个未来,都有人在”。

若你无以为家,愿你被温柔以待。

《家N次方》观后感


《家N次方》观后感

说实话,在日韩欧美各种剧的炮轰下,我很少对国内的都市剧感兴趣,但是从那晚瞄了一眼家N次方,我便告诉自己,一定要看看这部剧。

现在,已经是最后一集了,看完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里面。关于每个家庭,每对情侣,我们各有各的看法,但是最最奇怪的是,我最爱的竟然是赵雯和周浩这对情侣,最佩服的女人不是大家都喜欢的栗子姐,而是结过无数次婚的文楠。

喜欢赵雯,是因为赵雯我贱故我在的态度,是因为她的生猛。她其实不是贱,赵雯对于自己有种非常强烈的保护意识,就像一只刺猬,要保护自己,就选择刺痛别人。她做到了,最后她得到了周浩的爱情,她并不孤独,她很聪明。

其实看着她去路边摊买以前楚牧给她买的最便宜的冰激凌吃得泪流满面的时候,我真的很心疼。听着栗子姐跟她说的宁在宝马里面哭,不在自行车上笑,因为即使再自行车上也笑不出来,所以既然都要哭,为什么不选择在宝马上的话,心里非常震撼!其实这个道理同样生猛。这不是说支持女孩的现实,而只是衬托很多男人的无奈~~~

喜欢周浩,不是因为他是贵公子,什么都可以有。只是觉得,他其实很孤独。是的,他的眼里很多时候看到的只有利益的多少,没有人情味。但是,当他与赵雯开始一个叫爱情的游戏时,爱情就已经发生了,无论是对他还是对赵雯,他们都有了爱情,哪怕去否认,也不能改变爱情发生的事实。

我们总是在很多时候思考什么叫做爱情,或者自顾自地说我不再相信爱情。而现在的我以为,两个人相处之后,互相了解互相发现,大多数都是可以发展为爱情的,或者说,就是一种习惯!习惯彼此的存在,习惯彼此的气息!你看楚牧和栗子姐,小疯子和羊,以及周浩和赵雯,不都是相处后的爱情习惯。爱情就是一种习惯,当找到一个同类,找到彼此身上相同或者相似的东西,我们就真的爱上了!

喜欢文楠,是因为她真的是女人中的战斗机,没有半点讽刺的意思,只是敬佩!宋丹丹所饰演的文楠真的跟她自己有相似的经历。我们印象中的宋丹丹永远是春晚中那个制造各种经典语录的缺了两颗门牙的小老太太,我们不了解她,其实宋丹丹有过三次婚姻,经历了无数的世事。我很喜欢她说过的一段话,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多了一个吻,然后你发现需要一张床,一套房,一个证离婚的时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能有这样感叹的女人,是经历了多少沧桑。但是宋的优点是,无论经历了多少,她始终保持微笑。

其实我很羡慕这部剧里的所有人,他们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我,不管是不是处于这个年纪的迷茫,现在的我,的确是一无所知,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因为我不知道,我的选择,在一年、两年、或者说多年以后,会不会让我后悔莫及。

现在的我,对很多东西都非常无所谓,有时候,我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当我真正得到的时候,就在唾手可得的时候,我就突然不想要了,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但我的确不知道得到它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我经常说十分怀念我高中的时光,因为那时的所有人,都非常单纯,只喜欢一个人,只有一个目标,但是生活却非常充实。现在的我们,多了很多选择,多了很多条路,所以我们就像是迷失在岔路口的孩子,不知道走哪条才能得到糖果,哪条的尽头全是怪兽。其实我们还是当初那些单纯的孩子,只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或者说在我们尴尬的年纪里,我们多了那么点责任。而这样的责任,叫我们必须看清自己,去面对,去接受,甚至去享受。

而对于我,需要思考的东西实在太多。也许我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我会错得一塌糊涂。但是,无论如何,我选择了自己的选择!我想,哪怕是以后会后悔,我也是笑着的吧


话剧《家客》观后感


人生如果有选择
话剧《家客》观后感

文/赵丹妮

话剧表演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总是很容易走进每个人的心,因为每个人都会从话剧的角色中想到自己的故事。话剧《家客》就是这样的一部直叩人心的话剧。2018年6月日晚七点半,笔者有幸在浙江省话剧院观看了由宋忆宁、张先衡、许承先三位老艺术家所演绎的话剧《家客》。
舞台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陈旧的院落,在四周喧嚣,高楼群绕的上海,这栋简单的老房子显得与这个城市有些格格不入。紧接着,一个背着吉他的歌手出场,他在唱着摇滚的旋律:1976 年,巨人陨落,天塌地陷这个故事有相同的开始,而编剧利用戏剧的表演,假设人生如果会有如果,给了这个故事三种发展。第一种,已经花甲之年的纺织厂女工莫桑晚(朱忆宁饰)和落魄老人马识途(张先衡饰)生活在那栋破旧的房子里。马识途在1976年去唐山出差,因为地震,他弄丢了公款,当他沮丧地回到上海,等待他的是牢狱之灾,妻子莫桑晚因为丈夫的锒铛入狱,放弃了学习,进纺织厂当了一个普通的纺织女工。一辈子忙忙碌碌,到最后退休在家,与晚年的马识途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回忆着过去,等待着这栋房子被拆迁如果,当年的马时途在地震后消失了,那么心高气傲的青年莫桑晚便会在独身一人的情况下,抓住恢复高考的机会,改变人生轨迹,成为一位著作等身的社会学学者。她会把对马时途的一切情感和与他的回忆藏在心底,重新生活,然后嫁给了文广局副局长夏满天。刘禹锡的诗中有这样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莫桑晚和夏满天,仿佛就是这样一对命定恋人。他们一个知书达理,温婉美好,一个能歌善舞,才华横溢。他们在一起过了四十年。到晚年时,他们在这个院子里,诉说一些生活乐趣:夏满天退休后,每天去公园散步,跳广场舞,再也不是那个拘谨的副局长;莫桑晚也开始每天去菜市场买菜,与小贩计较几毛钱的菜钱,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也不再是过去那个双手不沾阳春水的文艺少女
如果这时,消失了四十年的马识途突然回来了呢?消失了四十年的马识途,真的就在此时突然回来了。编剧提供了这样一种如果。马识途回到了这栋房子,他走进了曾经与莫桑晚共同生活过的家,以前的回忆涌上心头。但当他看到莫桑晚的丈夫夏满天时,却导致了三个人的尴尬。人到晚年,身体抱恙的马识途向莫桑晚提出自己想在这老房子里住一段日子。当年地震的时候他没有死,因为弄丢了公款,深知自己难逃牢狱之灾,又不想连累莫桑晚,最终也没回上海。他给自己改了个新名字,叫马新人,意味着重新做人。但这四十年来,他一直都在默默收集有关莫桑晚的所有消息,在暗处默默关心着她。他说莫桑晚像是一个仙女,让他只能远观。起初,夏满天处处为难马识途,觉得他打扰了他与莫桑晚的晚年生活。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马识途的诚恳和包容也逐渐打动了夏满天,两个退休的老头逐渐打成了一片,他们不再计较过去的事,就想安稳地走完一生。三个人之间的尴尬不知道在何时,早就烟消云散了
人生有无数种可能,但发生过的故事终将不能改变,而话剧就是给与了这种能够改变历史的可能。在这场话剧的最后,背着吉他的歌手再次出场,他对全场的观众说:其实,1976年,马识途根本没有去过唐山。在场的观众们似乎都长叹了一口气,但又瞬间有些失落:嗨,那就不会有后面这一系列让人揪心的故事了;嗨,那就不再有莫桑晚和夏满天的故事了看完这部话剧,笔者内心有些失落之感,不禁陷入沉思:人生总有遗憾,但过去的事情已经无力改变,当自己在历尽沧桑过后,风烛残年之时,回顾这一生,自己又能给为这段人生打多少分?这一生匆匆,真正能够留下的不多,个人的回忆和经历才是最珍贵的,无论生活是怎样,好坏与否,都是历练,都没有如果。
借着话剧的设想,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未来选择的无数种可能,但《家客》的结局也在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选择,都必须有所取舍,事情的结局都不一定尽善尽美,只要一生的决定不后悔,便足矣。
(作者简介:赵丹妮,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学专业研究生)

宋家王朝观后感


宋家王朝观后感(一)

一门天下,宋家王朝!

很偶然的机会,看了很多年前就很想看的一部电影《宋家王朝》,几大巨星造就的电影,好在没有让我失望。

先说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大配角:姜文!影帝不愧是影帝,那种气宇非凡,那种神态,无论台词功底还是动作功底都很扎实,难得的是看不出什么做作,喜欢他在里面的演绎甚至超过了让他蜚声国际的《红高粱》。他把一个慈爱与严肃,博学又多才,高雅却平凡,成熟并可爱的男人兼父亲——查理宋刻画得地道、朴素、深刻、有魅力且栩栩如生,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年代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才造就了他三个不平凡的女儿,造就了20世纪初宋家在整个中国的声望与影响力,他就像一个帝王一般,难怪别人会恭维他:一门天下,宋家王朝。

本来是冲着张曼玉演绎的宋庆龄去的,一来是因为我挺欣赏这个有经历有故事并且逐渐走向传奇的女星,二来么…嗯…嗯…我太喜欢宋庆龄啦。很小的时候我就对这个被人们尊为"国母"的人充满了兴趣,我奶奶家马路对过就是宋庆龄的陵园,从小就陪着奶奶到这所陵园里参观游览兼早锻炼,奶奶们舞剑打太极,我就到处闲逛,好几次奶奶带着我一起逛,并给我讲那个年代的好多故事,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大一些了,对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中的动荡中国里的动荡故事,我总会随之时而悲愤交加时而额首称快时而潸然泪下,我会放弃众多自修迎考的时间跑到学校小之又小的图书馆里啃读别人都不屑一读甚至觉得很没有意思的书籍,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关于蒋介石的,关于周恩来的,关于文革的,要知道就我这个比蜗牛爬还慢的看书速度,可真是花了血本的时间上去啊,当别人对未来充满幻想时我总是对遥远的过去充满遐想。扯远了…

转回说宋庆龄啦,她在我的心目中一直就是一个神话一般的人物,崇高如马列主义,直到这次《宋家王朝》,彻底让我想明白,原来这群像里的每一个都是曾经存在过的活生生的人,也有喜怒哀愁、更有常人也有甚至胜过常人的悲欢离合!她和孙中山的结合是信念与信仰的契合,也有普普通通的爱情吧,一定有的!只是他们自己与人们将这种感情升华了,而我只是个普通人,给我的最初感动只有他们的坚持与不顾一切的爱的力量。

情爱固然是有很多种,其间的亲情是自古亘有的。而亲情的辛酸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无论是父女、母女还是姐妹情,在这部片子里都着力去刻画了,虽是着力却并不累赘,和紧凑的故事情节相得益彰,为这部美丽的电影锦上添花罢了。深记得三姐妹在母亲的病榻前的合奏,那一刻所有的不愉快与芥蒂都烟消云散,不知道现实是否也是如此,或许并不如人意,可电影本就是高于生活的,这就是电影值得迷恋的原因。

再来说说大姐宋霭龄的扮演者杨紫琼,并不让人惊艳,还是那么有水准的实力派,以前看一些传记,最讨厌的就是宋霭龄了,因为在现在的眼光来看,她是最聪明的女人,精明能干。而另两位,多多少少都有些悲,宋庆龄吧,所谓当初坚信的信念如今来看已经逐渐淡然了,逐渐成为少数人空口的笑柄了,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宋美龄呢,蒋介石这个浪荡枭雄让我想到了汉高祖刘邦,或许还有那个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的出身,然而老蒋终究不是这两位,他远远不及,所以很可惜,背后的那个她也成不了叱刹风云的吕后,更成不了被后人永远歌颂的马皇后,她只是宋家皇朝里最有野心最没机遇一个组成部分,她的气质、绝世精彩才华和她的回报不成正比。可是又可是,现在的我早已抛却了对宋霭龄的讨厌了,聪明的人不应该被讨厌吧,这不是谁的错啊,这只是人们的嫉妒罢了,因为大家都看得很透彻,她得到了真正的幸福,站在风口浪尖的人们怎么会明白呢?

此外,我很庆幸让我知道了一个演员,很优秀阿,邬君梅——宋美龄的扮演者。不多说了,宋美龄也是我挺欣赏的历史人物,尽管有些任性跋扈,和她的出身不无关系,况且她是真正完全接受西式教育的宋家人,所以她的美丽正如所有书籍报刊中描绘的那样,近乎神话了。邬君梅的气质非常好,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仿佛就是那个她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演技,或许对于一些演员来讲,与角色贴近、让别人记住你是最重要的,演技反倒是其次。

如果真要我说说批评,恐怕就是孙中山的扮演者赵文宣了,还是那个表情那个口音,这样的演员放在电视剧里或许很好,可是大屏幕上的短短几个镜头就很容易让人生厌,我很喜欢他演的电视剧,可是几次电影的接触都让我无话可说,太容易暴露他演技上的稚嫩了,他只能靠长时间的镜头,给他充分的台词和场景才能发挥一些什么,而出色的电影演员是不需要的,比如说梁朝伟,因为电影太短,没有这个时间和空间给你发挥,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大眼睛的眼神,而是神韵。虽说他是李安捧出的人,老实讲李安那时的眼光肯定还没有成熟吧(纯属个人意见)。

最后,关于这部电影的画面质感和音乐,我也没有什么挑剔,编导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影像中水杯的跌落,掷地有声。当然有一件事是挺让我伤心失望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服装设计居然是那个著名的日本人——和田惠美,中国当真就没有人才了么,这样一部片子居然找个日本人来做我们国家当年的服装策划,是为了打国际品牌么?还有那个音乐人也是日本的喜多郎,虽然出来的品质是不错啦,换作谁也不一定能做的这么好,可是,可是,总是心里不太舒服,或许是我太较真了,"艺术无国界"聊以自慰。

宋家王朝观后感(二)

今天又看了一遍《宋家王朝》,影片的主旋律围绕着宋家三姐妹开展,从小时候,查理宋教育她们要做中国的新女性开始,到后来西安事变后,三姐妹劳燕分飞,不相往来的伤感故事,她们的故事,至今,已有很多个版本流传下来,为后人津津乐道,她们一个爱财、一个爱国、一个爱权,这是奠定了当时宋氏一门成为四大家族的必要条件,三人为一父母所生,却持有各自不同的理念跟信仰。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部片子算不佳片,而我却独独对其情有独钟,基本每隔一年半载,必会翻看重温一遍。因为三姐妹也是我内心崇拜之偶像,也曾想过如果生女当像宋查理培养三姐妹那样,培养她成为有自己独立思想,主见的女孩,有眼界、有品位、有很高的修养学识,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个人魅力独不可挡,让人深深折服,一如世间璀璨明珠,闪耀光芒。

这是一部港产片,演员们的发音旁白,说起话来,港腔十足,声音慢慢,一个字一个字的抑扬顿挫,有点滑稽,但又很有激情张力,特别是配上他们到位的眼神、肢体,把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宋霭龄的精明世故,杨紫琼演来棱角分明,细条的眉毛、高高的颧骨,这是宋家王朝中最精明的女人,宋庆龄的温柔慈祥,忧国忧民,张曼玉将其刻画的温柔中带着刚毅,张曼玉本身就是个气质极佳的女人,身为三姐妹之一的二姐,气质又怎会输于一般庸脂俗粉,国母自然有母仪天下的风范,但是个人认为在历来扮演宋庆龄的演员中,气质最相符的当属许晴。而邬君梅更是演活了宋美龄,天生的仪表,人物性格准确拿捏,她的一颦一笑,让人觉得,二人形神合一,宛如美龄再生,不过她最像的那段也是在《建国伟业》里头,用电影里头一句台词,就是:"太迷人了"。

影片有一首自始至终贯穿主题的音乐,浑厚伤感,符合那个时代的沧桑变幻,令人听之动容,肃然起敬。

影片画面唯美,很少有人能将政治题材为背景的电影拍的荡气回肠,充斥着兵荒马乱的年月,一代家族兴衰寄系于三个女人各自命运之上,除了政治,涵盖了人物间彼此的亲情、友情、爱情,这样人物性格才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血肉饱满,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陈述,枯燥乏味。

有感于片中三大情节:

情节一,宋母辞世前,安详坐在躺椅上,围绕膝下的是三个早已心生嫌隙的女儿,此时她们终于放下个人恩怨,家国仇恨,陪伴着她们的母亲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母亲说:"睡不着觉。"美龄来到钢琴前弹琴,哄母亲入睡,庆龄也相继坐到妹妹身旁,和她一起弹奏,彼时,她们目光交汇,一个相互释怀的笑容,一个海阔天空的退步,使得彼此冰释前嫌,霭龄则拉起了小提琴,合力演奏一曲挽歌,时光放佛又回到她们小时候,那时的一家子其乐融融,多么温馨,父慈母爱,羡煞旁人的一家子。

然而时光再也不回倒转,情节二:

愁云惨淡的季节,风云变幻的时局,动荡不安的人生,是谁击碎了一家子的融合,是所处的那个年代,还是命运呢?偏偏都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又有各自不同的信仰,最终造成了她们最后疏离的场面。

中秋节的夜晚,下着萧条的秋雨,三姐妹坐在玻璃搭成的天台上吃中秋团圆饭,各自心中怀揣不安、因为亲人的相继离世,这个中秋显得格外冷清伤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月亮啊,什么时候才会圆一回呢?天不遂人愿,随着蒋介石的出现,激化了庆龄心中的愤然之前,她要问共产党讨说法,不顾一切的,向蒋提出连连质问,蒋也毫不退让,据理力争,还恐吓威胁、相逼,党派之争,已经越演越烈,甚至激化到了,一场家宴上了。终于庆龄激愤离席,剩下的人淡然收场,一场家宴,不欢而散,草草了之,时局啊,正如屋外的疾风骤雨相侵相袭。

宋氏三姐妹是那个时代女性不朽的神话,她们与生俱来的美貌,超然不凡的谈吐、气质,所接受的西方教育,使她们永远站在旧时代女性的前沿,她们可以像男人操控经济大权、谈政治,捍卫自己的党派信仰,行事果断、独立、充满主见,即使在今时今日,又有几个女人能像她们那样,叱咤风云于社会之巅,她们是女性革命的引领者,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为宋氏三姐妹深深折服!

宋家王朝观后感(三)

昨天在家里看了《宋家皇朝》,有很多感触,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先说演员吧。里面的男演员,姜文演得很好,演孔祥熙那个也还行,因为孔祥熙本来也没什么戏份,又是个商人,更像个和稀泥的角色。孙中山和蒋介石我都不喜欢。赵文瑄演的孙中山太文气,又有点奶油兮兮的感觉,讲话还带一点台湾腔。我是没有想象过孙中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是他一出场我只觉得,这不是孙中山。

蒋介石,这个蒋介石太猥琐了也么哥!尤其是刚认识宋美龄的时候。拜托,他即使对宋美龄一见钟情又志在必得,大哥你要不要把人家演的那么色迷迷啊?

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私自结婚,姜文演的宋父气喘吁吁地跑去要阻止,他对孙中山说:你是个骗子,你骗走了我的女儿!我用我的钱和我的生命来支持你的革命,我不能用我的女儿来支持你的革命!我是很动容的,而且我确实觉得孙中山不厚道(乌鸦飞过……)。话说宋庆龄、杨开慧、宋美龄、许广平等等等等一干在历史中留名的女子似乎都不是原配,到底是女人只能靠男人才能上位,还是有名望的男人的欲望其实也都很普通?

电影里面宋庆龄处处针对蒋介石,而我总觉得一个在政坛漂浮多年的人是不会这么尖锐的,剧情需要吧。

咖啡说,她最有感觉的是宋家的兄弟姐妹即使是观点不同,可是从来没有影响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电影里关于这一点不是这样讲的,电影里演到好几次宋庆龄跟宋美龄之间由于政见不同然后发生的争吵,包括关于第一夫人位置问题。我是相信电影的。这种与核心利益有关的分歧是不可能不影响感情的。看到这两个女人的争吵,只是叹息宋美龄夹在这样的关系中实在是痛苦,她在感情上也许是接纳宋庆龄的,可是在政治上她无法接纳她。至于到了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姐妹的感情很好,那不过是因为蒋介石和孙中山都输了。若只要有一人赢了,她们的感情就再无法恢复。

我觉得两个家庭如果有分歧的话,这样的感情我无法继续下去,我没有能力去调和冲突,顶住压力。要不说她们都是伟人呢。只是她们要丧失多少尘世之中的快乐与幸福啊。

父女决裂了,孩子流产了,丈夫早逝了,姐妹疏离了。该死的信念!宋庆龄竟也耐得住这样的寂寞,果然是只能在历史里让人仰望的角色。而她自己,她自己的爱情在那么多年中只能活在自己的回忆里。电影里宋爸爸说:你这不是爱情,你这是英雄崇拜!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宋庆龄的爱情从开始就得不到家人的祝福和谅解还有支持,而在颠沛流离的生活里她和孙中山彼此能给予的都不是凡间爱人能给的慰藉,他们的精神支持太高端,太没有温暖。我本来在想,她的爱情应该是不幸的,可是我又想,爱情这东西,人如饮水,冷暖自知。也许她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幸福呢?我这样凡人的幸福不过是能裹在床上看电影,或者烧烤摊上的金针菇,还有在被窝窝里和低调膜拜名人的时候发现我们有共同话题。

说点政治相关的。孙中山就是个大忽悠,只有想法,没有兵,看不清楚中国的形式,看不清楚手下的人。而且他总是寻求外界的支援和帮助,希望能借助苏联或者别的什么的力量来建立一个新中国。可如果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政权,从根基上就不是自己的,又怎么能安稳得下去。他自己革命不成功就算了,他的这种思想还部分的传达给了蒋介石,结果把蒋介石也连累了,蒋介石也失败了。

学生自焚请愿的时候,简直是惊心动魄。可是这么惨烈,也换不来想要的结果。自古以来学生都是激烈的,可是自古以来学生的激烈换来的都是被镇压。

想到哪写到哪的,太乱了。

何以为家观后感



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却不去抚养他们,很多人连户口都没有。那些贫穷的国家,父母不管养不养得起孩子,就不断在生下来,一个小屋子里只有一张床却睡了一家人,六七个小孩。这些孩子不能上学,只能靠自己来养活自己,大些的孩子就要来养家。

电影《何以为家》里面讲述了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赞恩,他是家中最大的孩子,他每天要带着弟弟妹妹们去街上打工,他们就靠他一个人养活。他很疼爱自己的妹妹萨哈,但父母为了钱把萨哈嫁给一个比萨哈老几十岁的房东老男人,最后用一只鸡换走了萨哈。赞恩无法抢回妹妹,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等到他再回家时知道自己的妹妹已经不在了。他拿着刀去找房东,最后他砍了房东的一条腿,被警察带走了。在法庭上,赞恩向法官状告自己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他了生命,却无力抚养和教育,依然不停生育。最后他只希望父母不要再生孩子了。

何以为家,大大的世界上却没有一个地方能安顿小小的我,弱小的肩膀上承担了生活的压力。看了这部电影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中国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家庭,这样幸福地活着。

《何以为家》观后感250字


《何以为家》观后感

拍给生育癌看的。我就不说卖惨了,因为是真惨。善良而倔强的叙利亚小男孩,默默把全世界扛在瘦弱的肩上,拖着生活往前走。最后他露出全片唯一一个微笑我一下就泪奔了。在这里,女孩是一种商品,可以换钱;男孩是一种工具,负责养家糊口、照顾更小的小孩。 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将孩子当做摇钱树和免费劳动力。他们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只会给他们带来苦难和折磨。 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证,做父母却不需要考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当父母,也并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妈妈。 他们只图一时的快活,让孩子跟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一起受苦,他们根本不配做父母。 如果不能给予孩子幸福,当初就不应该把他们生下来。 他们是你的孩子,但他们更是他们自己,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不应该被虐待,更不应该被贩卖。 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孩子也有权利将父母告上法庭。 赞恩什么都不要,他只要父母别再生了。 因为一个人在还没有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之前,Ta不配拥有孩子,更不配当爸爸(妈妈)。
两个小男孩演得太棒了!

《钢琴家》观后感200字


《钢琴家》观后感

影片拍得很好,画面很克制,在极大程度再现真实战争的荒谬,人性的复杂都表现出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主角只是在战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没有食物,找寻避难所,受到许多好心人的帮助,而这些帮助他的人,什么人都有,有波兰人,有犹太人,也有德国军官,没有哪个群体是有标签的,标签会形成刻板印象,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的。真实就在于此。

影片直到最后,并没有直白地告诉观众什么,只是一个钢琴家在二战的华沙挣扎求生的故事,好像生命最高处就是这种在绝望的逆境中求生,在无所有中等待希望的降临。这种不动声色的表现,比什么都使人震撼,因为这是生命本来的形态。

台词:应该感谢上帝,他让我们绝处逢生。然后希望能在战后的欣赏主角弹钢琴的德国军官死在了俄国的战俘营,似乎上帝并不眷顾。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塞外有家》观后感3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