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 地图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2 来源:互联网

十五年等待候鸟精彩书评。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十五年等待候鸟精彩书评,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盈风的言情小说《十五年等待候鸟》讲述了裴尚轩与黎璃的爱情故事。以下是关于十五年等待候鸟精彩书评(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十五年等待候鸟精彩书评_850字

候鸟的爱情

人的一生有几个十五年?我总认为女主角太傻了。

确实,里面的感情,很感动。不管是黎璃对尚轩的执着,还是柳千仁对黎璃那种变态的爱,抑或是汪晓峰独一无二的感情。我想,感动我的是,里面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十五年,每一年的日记里都说了这样的话:“今年我不要再喜欢裴尚轩!”可是,还是这样,一直喜欢了15年啊,那是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毅力啊。真想痛快地揍尚轩,为什么会这么迟钝啊?等,是枯坐,待,是盼望。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更何况这等待还不知尽头。一个女孩,这么一直地喜欢下去,该有怎样的心情?

1990年,这一年,她十四岁,黄浦江畔,四根迎风摇曳的蜡烛前,那个眉目清俊的少年对她说,黎璃,生日快乐,从此以后,你要勇敢。他是她生命中第一抹暖色,从此,她甘心沉沦,万劫不复。

他替她抄笔记,带她配眼镜,教她游泳,为她出头,护她周全。她以为,即使不爱,只要能陪在他身边,也好。可是他说“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的人,你当然也要喜欢”。十五年后的病房外,有个人挥拳告诉他,这句话对于黎璃来说,是多么残忍。

1990年,这一年的春节,她在带锁的笔记本扉页写下一句话,今年,我不要再喜欢裴尚轩,这个笨蛋。可惜经历整整十五个春夏秋冬,却从未如愿。她陪他一同走过张扬青春,经历失败的初恋,人生的低谷高峰,她始终握着他的手,用鲜血淋漓的誓言重复“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看着他身边不同的红颜来来去去不留痕迹,她只是安静地在他身旁不离不弃。

她的掌心有一道疤,切断了事业线、生命线、爱情线。这是裴尚轩留给她的伤痕,永不磨灭。她对他说,等我们白发苍苍,认不出彼此的模样时,可以凭这个伤疤找到我。

年少时,他对她说,黎璃,假如三十岁时,你还没有嫁出去,我就跟你结婚吧!她对他说,假如三十岁时,你还没有凭借这张脸骗到一个老婆,我就勉为其难,考虑一下你这个笨蛋。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他终究没有等到她的三十岁,而她用大半生等来的那一句我爱你,却已经太晚。

那一天,天气睛暖,落叶铺出一地金黄,又是一年候鸟迁徙的季节,她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听他说第一句情话,

他说,

黎璃,

下辈子,我要先爱上你。

十五年等待候鸟精彩书评_1100字

天空没有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很老套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也很执着的爱恋,美好又心酸;这是一个关于丑小鸭的故事,当毛毛虫终于破茧而出,她依然没能成为美丽的蝴蝶,她永远也比不上情敌美貌;这是先天的DNA决定的,与人力无关;

这是一个丑女孩的爱情故事,甚至可以说是她一个人的故事,与爱恋有关,无关风月;

黎璃是个丑女孩,这一点,早在裴尚轩当众说出的时候她已然了解;舅舅告诉她,女孩子既然长得不漂亮,就要变聪明。是的,美貌无法凭人力达成,至少成绩可以靠努力提高。她一直是个优等生,没有人抢得走她第一名的宝座;裴尚轩从来都是差等生,他的先天优势在于他有一副好皮囊;是的,优等生女孩爱上差等生帅哥的故事是那样常见,不同只在于其中的人物。

黎璃从来没有责怪过裴尚轩不爱自己,她知道爱情不可以强求;裴尚轩像所以男人一样喜欢漂亮女孩,这无可厚非;黎璃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的是,她爱裴尚轩,是否与他英俊的长相有关?

黎璃是个丑女孩,她没有父亲,她的母亲也不爱她(少年的她如是认为),她很孤单;在那暗无天日的少女时代,裴尚轩是唯一温暖过她的人,为了这份温情,她义无反顾爱了他十五年。所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亦不过如此吧;十五年,比黎璃的半生还要长。黎璃的人生在二十九岁那年戛然而止,白血病,很狗血的结局;彼时,裴尚轩终于意识到黎璃才是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他爱她,连自己都没有发现。我只能说,这样的情节,真的很让人无语。

吸引我看这部小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淡淡的笔触和精致的文字;是的,我觉得盈风笔下的文字是精致的,它们平静的娓娓叙来,不去管看客是欣慰还是哀伤。

裴尚轩是个可气又可恨的人,却也是个可怜人。少年的时候,他并没有喜欢上黎璃,他只把她当好朋友,他最初喜欢的是那个美丽的女孩;谁不喜欢漂亮的女孩呢?裴尚轩说,我喜欢过她,真心喜欢。即使他为这份喜欢付出了惨重代价,他也毫不含糊的承认。是的,或许两年的牢狱之灾让他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确实是喜欢韩以晨的。他只是不知道黎璃听到这话有多难过,因为那时他压根就不知道黎璃喜欢他;几年后,裴尚轩半真半假的问,黎璃,你是不是喜欢我?这样普通的一句话,却让我潸然泪下。

看文至此,我已然原谅了裴尚轩。没有谁生下来就会爱,每个人爱人的能力不同,对爱的敏感性也不同。他终于意识到黎璃对他的好可能不仅仅是友情,虽然他还不能确定,却毅然问出了口;其实那个时候,他才真正爱上黎璃的吧?十五年,黎璃爱并陪伴了他十五年,我有些难以置信。作者说,黎璃是个渴望温暖的人,却不知道,是她自己首先给予了别人温暖;

我一直认为,其实黎璃也是个很幸福的人。幸与不幸,她都拥有,这就是人生,她爱过,也被人长久的爱着,纵使英年早逝,其实已经痛快活过。

天空没有痕迹,鸟儿已经飞过。作者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黎璃,我认为很贴切。

十五年等待候鸟读后感_1900字

个人感受

慰藉无聊,重新打开手机中一直保存着的小说——《十五年等待候鸟》,翻过最后一页,又是思绪一片,开始唠叨。

感觉这个小说里的男女主角是目前看过的小说中写的最丰满动人的两个,很真实,好象两个人就是身边的一样:看得见。虽然本人并不觉得真实是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相反,我一向不喜欢太写实的小说,觉得现实的东西太让人无奈,不能轻易改变,不能按着自己的意志让其发生发展。可是这就好象有些矛盾了,毕竟这个小说也非常吸引我。想了想,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喜欢极其不现实的东西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对贴近自己生活的东西才是认同到了骨子里头,只是有时候意识不到而已。所以当看到这淡淡的白描一样的文字,把一个普通女孩子的执著,痴情刻画得如此真实,仿佛要叫醒沉睡在记忆中的那个自己,来重新体味一点过往的青涩记忆。

暗恋每个人都有过,但是我从没有看到如此的持久战,用十五年的时间去试图忘却一个已经爱上了的人是多么的艰辛,所有的快乐源于他,所有的痛苦也源于他,且要在他身边扮明月清风心不动的槛外人的姿态,真是可怜可恨又可爱。看着黎璃的样子就是这样的五味陈杂,希望她得到却也更希望她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抛开裴尚轩的新生活。每一个新年抛出的日记本钥匙从没有做过平抛运动,而是做了个圆周运动,周期是人间的一年——一年后又回到黎璃的手上,依靠黎璃供给一个助力,获得足够的动能,进入下一个周期,抑或是下一个轮回。(这也是整本书中最让我动容的地方:15年,每年的日记中只有同样的一句话:今年我不要再喜欢裴尚轩)有时候看着看着会生黎璃的气,固执的不可理喻。在她内心早就建了一个结界,上书:“除裴尚轩的闲杂人等勿入”兼“主人在思念请勿打扰”。十五年的光阴流转,她对裴尚轩的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了那个男人对她的一切,无论是温暖还是绝望。而自己留在原地不愿捅开那层微妙的纱纸,因为她以为当她把自己的心告诉裴尚轩的时候就会是他们友情终结的时候,所以她总是在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方式守候着裴尚轩的幸福,压抑着自己的真心。感情本身就是让人很琢磨不透的,可以因为一件小事,一件小东西或者是其他的东东就动了情的,黎璃敏感青涩的初恋就是14岁生日时,他的同桌,青春飞扬的十四岁少年裴尚轩在外滩的防汛墙前为她过了一个让她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温暖的幸福的简单生日,只有一块马蹄形的蛋糕和插在蛋糕上的四根火柴,却温暖了她以后的十五年,让她对自己所爱的人不离不弃。她的爱隐忍而宽容,她应着他的要求喜欢着他喜欢的女生,她痛苦地看着他身边换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女生,却要装着若无其事,内心只祈求他只要待在她身边就好。他一次次落难,她不遗余力伸手拉他。她要他一定长命百岁,活得比她长,她把他看成了比亲人还重要的人,她不忍失去他。这样的女子傻得让人心疼。

其实在内心深处,黎璃和裴尚轩都是自卑的人。裴尚轩的自卑来自少年时代所喜欢的女生给他留下的阴影以及自己的学历;而黎璃的自卑则是贯穿了整个剧情发展的始终。从最初生活的环境以及自己的相貌的缺陷开始到后来被柳千仁强暴后留下的心理障碍,黎璃无时无刻不在自卑的阴影下生活着,或许在不同时期自卑感的强度会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一直都存在着。黎璃的这种自卑感为日后她和裴尚轩的交往中她的不坦白埋下了导火索。这是他们性格中的缺陷,也是他们总不能真正敞开心扉把自己的一切完全展示给对方的原因。这样的两个人,在时光的隧道中一次次错失了相爱的机会。其实在裴尚轩的内心深处,黎璃一直是他这辈子最不能放开的女人。他可以对别的女人挥金如土,却只会在黎璃一人面前展示脆弱。这样的他或许在很早以前就爱上了黎璃,只是内心深处固执地把黎璃定义为“死党”,只是为了年少时的一句“我不喜欢丑八怪。”男人始终是虚荣的,尤其在女伴方面。

文中能与裴尚轩平分秋色的要算柳千仁了,好吧,我承认我是倾向柳千仁的,这个长相俊美的阴鸷的男人,在16岁的时候见到了继母的女儿14岁的黎璃后,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他爱他的倔强和坚强,爱她的隐忍和执著,爱得那么让人心痛。他用伤害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意,却将最深的爱隐藏。他撕毁了黎璃心爱的刻纸,是因为他心里嫉妒是黎璃最爱的男生送的。可是却又将自己亲手做的刻纸夹在每本参考书里,以示歉意;他会记住黎璃的生日,将自己生日祝福写在书页中。他的爱是如此的孤独无助,又是如此的让人心旌神摇。他强暴了黎璃,却让人恨不起来。

15年的等待,黎璃终于等到了裴尚轩的回应,虽然自己身患绝症,终究看到了守候后的幸福。可是,柳千仁的爱情注定是看到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局,让人叹息。

乱七八糟的写了一通,不知道在写什么,好象有点语无伦次,所想表现的仅仅是对文章的感同身受。

十五年等待候鸟读书杂评_400字

好久没看到这么流畅的文笔和自然的语言了。也有好久没有见到这样足以支撑起整个故事的硬朗的骨骼,那个自卑于外貌的女孩,那个羞于学历的男生,那个不舍得放手和抓起的感情,让他们在15年里顶着“哥们”的名义玩儿“恋爱”。

他知道她的手在冬天是冰冷的,所以他每次看到她都会自然地将手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他陪她配眼镜,陪她过生日,陪她度过每一个值得纪念的节日,可是,他把这种呵护定义为“朋友”。

她爱着他,这种感情从1990年的那个生日开始,她就已经知道,可是他的确定让她找不到开口的勇气。于是,15年,每一个朝朝暮暮,都能看到两个缠绕在一起的灵魂,却不见两个在一起的影子。他和她,身边总是会有一些挂着名分的女朋友,男朋友。

15年,当候鸟已经有了归期,当他终于肯开口说出那三个字,而她却没有时间消费这个奢侈的爱情。

小说还是有个不错的结局,因为这样的两个人,不应该悲情收尾,虽然他们足够后知后觉。

十五年等待候鸟读后感_550字

半夜三点读完这本书第一反应就是,哈,好像当年许愿树啥么那个系列的文体呢。

暗恋,是一个人的事情。爱他,他不知。对他的好,他欣然接受。怨恨他,埋在心底。头顶上挂上“好朋友”的称号,心无旁骛的在他身边就好。

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就是这样傻傻的像个雷锋一样的爱着那个人。而更多的时候是不敢说爱的。患得患失的在他的身边看着他的女朋友风风火火的来来去去,听他说着喜欢的女生的种种,忽然就害怕说爱了。害怕某次醉酒之后打给他的电话里表露了真情,害怕会控制不住自己喷薄而出的对他视而不见的牢骚。是怕的,怕一旦说出口就会被驱逐出他身边的那个可以一直伴他左右的位置,怕自己的感情被他知晓所要面临的不论好坏的结局。然后告诫自己,他是买不起的奢侈品。

现在,也会告诉其他朋友那只是迷恋,优点被放大缺点被掩盖,他笑是光芒,他沉默是星辰。而想通之后,他也不过就是那么一个他而已。长相不够出众,性格也不是太好,小毛病一堆,对未来没有把握,有那么点逆骨却不知为自己反抗多少有点懦弱的那么一个人。可也就是那么一个人,占据了我大把的时光,为他哭为他笑为他变成一个傻瓜。朋友在KTV唱《自由》,忽然就明白,这些年,不论我如何怨如何悔都不会再回来了。是我一直痴缠在他左右而他不过是被我理想化。或者,我的痴缠也成了他的负担。

豁然开朗。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历代十五年读后感


历代十五年读后感(一)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史学界地位颇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样诉说着单一历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现代口吻调侃过去,它通过万历十五年这一看似平淡历史年份为支撑点,从各色人物悲剧结局,梳理当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会没落的制度、体制原因。曾经平面的历史人物,通过阅读此书之后变得立体而丰满:阅读之前,我以为万历不过是个懒惰至极的昏君,但纵观全书后,我懂得万历消极怠工的背后有他皇权与礼教抗争的无奈;阅读之前,张居正被视为雄心满怀励精图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阔斧的改革背后,也有着与整个文官集团不合时宜的矛盾;阅读之前,我以为首辅申时行不过是个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过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权衡;阅读之前,我以为海瑞是位模范的 青天大老爷 ,但剥去个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愤青般的悲哀

中华五千年文明,儒家孔孟,道家庄老,为何到沦落至今却成为余秋雨口中的 无信仰、无道德、无感恩 国人素质?也许,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拨开历史迷雾给了我们一个解释,历朝历代,通过庞大的文官集团,来统治全国。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可以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仿佛海瑞,成为了文官集团的标签,每个人仰望着他,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有着尴尬和不安,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一个个充当着纸笔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大量史籍的中国人可以从中得到更多历史的启迪,读史以明志,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不走礼与法的脱节,体制与道德相脱离的老路,值得探究与考量。从微观说,确立 法 的思想、树立 法治 观念,摆脱人情因素或许是公务员工作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度理念贯穿于心中将带我们远行。


历代十五年读后感(二)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书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万历十五年为支点,将明朝后期的历史支撑起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读史可以明志,读史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深邃沉淀的历史。我细细翻来,每天读一章,合上书本后,又再去慢慢回味。那种弥漫着焦虑,挣扎,痛苦的人物,一个个活生生起来。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和事佬申时行,思想家李贽,军事家戚继光,清官海瑞,以及万人之上的万历皇帝,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们现实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着无法弥合的冲突。这些人都没有善终, 甚至于抄家罚没。 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 年为基本支撑点,然后让人物陆续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失败后的毁灭。

作者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方式,一丝一缕的分析,视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国从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来统治天下。历朝历代,都是通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实行郡县制,来统治全国。隋代以后,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这些文官从小就饱读经书,满脑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爱民为基本的做官 准则,时刻要体恤民情,以民为本。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享受锦衣玉食,根本无法实现。然后就行成了一套官场的历史潜规则。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扬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鱼肉百姓,实现自己小团体和大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贪污腐败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是宣传以德治国,没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也被历史潜规则打破。同时官员为官的行为,又缺少及时的监督和制约,这就造成了官员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完全为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员的脸只会向上看,只对上级负责,又怎么会对百姓负责?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的尴尬和不安,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当文官们在扪心自问和尴尬之后,聪明的大脑很快就会适应这样的官场潜规则,搜刮起民脂民膏,哪里还会有怜悯之心?

在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个清官,是个楷模,正是因为寡而鲜,才能成为模范,满朝文官都是海瑞,何来楷模?当海瑞在孔孟思想的熏陶下,立志作为一个清官的时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实已经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的公共道德,或者说官场潜规则发生了冲突。很多文官,都 知道自己去贪污腐败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想在这个圈内生活下去,你就必须去贪污,去随波逐流,否则,只有头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体系,给予了海瑞无穷的力量,让他无所畏惧的站在反对贪污腐败的最前沿。可是,整个文官集团,都满足于现状,并安于现状的时候,他们所接受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发生了根本的质变。一方面认识到遵守道德体系要丢官罢官,一方面又要宣扬道德体系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就会表面装作清廉的样子,背地里哗哗的数银子。越是高调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贪官。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 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给他做了一个幌子的时候,私欲就可以无限制的膨胀。当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每个人从骨子里并不鄙视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这就是封建社会文官集团的现状。

对于孔孟之道的作用,历代皇帝都极力推崇。他们和他们的文官集团想用道德的力量,来统治他们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体系来保障乡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1587 年,万历领导下的文官们在勾心斗角的时候,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发动了对英国的全面战争。西方也拉开了全面的工业革命。历代皇帝都会被推崇为人的楷模,上天之子。万历从懵懂无知的小皇帝,到励精图治的精干皇帝,再到颓废无为的慵懒皇帝,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 变。他在年轻的时候,多么的想建立一个强盛的大明帝国, 而且亲身去实行各种礼仪规范。来实现以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可是,当他在看穿了这些文官们的阴阳两面以后,思想发生很深的变化,开始了消极怠工。他的消极怠工,不是针对个别文官,而是针对整个道德礼治体系。在传统戏剧里,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了解了万历的遭遇之后,也明白过来,皇帝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皇帝只不过封建帝制里的一颗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终受着道德礼教体系的压抑和控制。

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他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积弊,表面上一扫而光,国库充盈,而实际上他为明朝的最后灭亡埋下了最大的祸根。他死后遭遇清算,其实与万历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从小就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张居正,身居首辅之后,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绝伦。他所实施的改革制 度和现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没有从根子上发现,一次大改革措施,要从根本上能让绝大多数文官相安无事,否则理论上的完美,最终也是以惨败收场,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后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牵连,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败,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官体制上有缺陷的时候,他以个人之力,想改变整个时代,则是多么的渺小无奈。以至于后来的首辅申时行,好像看透了其间玄机,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个万历皇帝和文官之间的缓冲剂,为此不惜牺牲原则。他们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让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起来。可是张居正的缓冲剂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后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可以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透过历史能读懂未来。历史总是在创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历史,由不同的人去描述,就会有不同的历史观。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不同的人发现的细节不一样,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同。 《万历十五年》所表达的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绝对大多数的人都穿了件绚丽的外衣,那就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历代十五年读后感(三)

读后《万历十五年后》,大明朝这段历史还是活生生地塞到了我的脑子中,其中事非功过,真是很耐心回味,不管是大到今日之中国,还是小到日常的工作环境,均可以从中找到许多答案、许多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思考:

一、近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何在?

中国自三皇五帝开始,经历几百上升年,万历及期先辈,必然对于历史兴衰之道,对于管理一部国家机器有自己的做法,可是,不管是哪一个朝代,当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最终走向没落,就像一个得了癌症的人,从早期、中期到晚期,似乎一步步走向衰亡而没有一点办法或有的只是苟延残息,在这个进程中,能人志仕,当然包括万历也想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可是就是无法施展,甚至是一国之君,似乎一国之君就是被文官阶层所绑架。我在想,大明的覆灭之路,那些文官阶层不知道吗?大明倒台,对他们有益吗?其实是无益的,这一点,可以从文官同意戚继光与日本浪人在沿海开战,可以看的出来!因为日本浪人在大明的沿海已成为心腹之患,如若不除,也会威胁到文官阶层自己的利益,其实这些文官不知是不是像血吸虫一样?如果外界环境不至于伤害到他们继续谋取既得利益时,天塌下来,他们也不理会,但一部国家机器凭借惯性向没落方向行进时,这些文官还以为天下太平!可悲!他们不知道同时代的,欧洲发展如何了?坚船厉炮发展到什么样子了!帝国的没落给大清的衰落、近代中华所受的欺辱埋下了多少种子!一个人犯错,可能影响他一个,一个国君,一个管理国家的机构如果出错,其再纠正是需要付出大么大的代价啊!中国浩瀚历史长河,中华名族经历多少灾难,最终屹立不倒!为何我们近现代却输给了西方?甚至我们身边的弹丸之土?这不光是历史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更是所有中国人应思考的问题,国家的统治阶级自不必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方面是由于文官阶层的腐朽,另一方面是由于统治阶层与社会的脱节,再就是中国人一直沿用的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思维习惯。由于我看的书还不够,思考的深度也不足,因此我姑且记住,我会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带着这个疑问一直去研究,去思考。

二、孔孟之道,仁义之学到底应坚持还是摒弃?

黄先生说中国人用道德代替法制,这似乎是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方法,孔孟之道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百姓如想步入仕途,必读《四书》、朱熹四书译注等相关书籍,可以说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石和共识,在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中,这些思想又真正可以带来多少好处?又有什么坏处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辩证看待,有选择的吸取,才是适应当下世界环境的上策。

三、人具有阴阳两性吗?

答案是肯定的,即一方面人们总是口口声声大喊仁义之道,这是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及自己的利益,虽然老子倡导无为,孔孟让人们行仁义之道,佛教告诉我们无我,一切皆因缘,想必那些文官阶层不比我少理解这些知识和道理,可是他们中许多却中饱私囊,拉帮结派,挑起内耗,并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这其中真包含有易经的许多层深意,物极必反,文极必开动乱之机,如若人,特别是统治管理者,不进行自我省,自我救赎,或只有一小部分在这样做时,这群人是可悲、可怜又应该打入地狱的!因为他们的呆板僵化,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四、张居正其人

在书中,黄先生似乎一直抱有一种同情、支持、理解的态度来看待张居正,我也是这样的态度,在明末,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力的人物,党派之争将更加激烈,许多实事也将不能实施,明朝的覆灭也将更快!也许历史会批评张的专权,可是如果不专权,如何能办成事?位极人臣!死后却被清算,实在有些凄凉。从中也可以看到政治斗争的厉害和残酷,我们中国人有一点特别不好,就是当一个人什么不好,连你死了,也要挖出来清算,真是凶狠毒辣!对于政治斗争的残酷,张不是不知道的,他在生前说过入大火如入清凉界,这是张居正独特的政治哲学。大火,能把人烧焦;清凉界,能使人心静如怡。语出《华严经》,华严宗讲宇宙万般境界,都可以即出即入,互涉互入,也就是说都能相融相通。如果你说张居正贪恋权贵,无强国之治,我想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这个人物,我本人很佩服,佩服其才能,其志向!其气度!

五、申时行其人

一个忍耐待机会到时,抓住机会的典型代表,一个一生追求真诚的官员,他也许从张居正的一生看到了暴风骤雨似的改革由于文官阶层的阻挠而不能实现,更看到了其悲惨的结局,在理想和实现之间,他选择了一种平衡之策,虽然得善终,但对一个病入膏肓的帝国,我更佩服张居正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因为此时的帝国,其实是需要猛药的,如若不然,只是苟延残喘,最终终归覆灭。

六、海瑞其人

每一次以全新的视角,来看海瑞其人,也许海瑞圆润一些,可以让自己过的更舒服,对社稷、对百姓的贡献也越大,但是他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和实践人!最终草草了却一生,但其代表中国文人的那种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是感动和鼓舞千秋的,这也形成了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类似的历史人物,我想还有屈原。

七、戚继光其人

不论如何,其将帅之才足以使其彪炳千秋。成功清剿南方沿海日本倭寇,并威退北方蛮夷,其实戚继光有许多更为先进的方案,但他能洞悉当朝允许他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在这个范围能做到最好,这一点,非常厉害!人常常是不知何可为?何不可为?能洞悉当时的社会本质,也说明戚非等闲之辈了!有机会,研究一下他的着作,看能否从中学会一些。很可惜的是,明王朝没有继续发展武力!不然如何可以轻易为清所取代!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和感受到许多重要的历史契机!真的像缘份一样,稍纵即逝!而且影响深远!甚至影响中华名族的命运!为何几百年后,我们才发现这些?才发出一声叹息啊!一个国家,如果让真正有远见的的人来统治,政令通达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八、李贽其人

给我感觉是,此人很混乱,我未理解他的主要思想和观点,难怪称他为自相矛盾的哲学家,叙述他的这一章中,我最感动的有两点,一个是其妻子对于他一生追求的支持,他们的三个女儿,有两上因饿、营养不良而死去,这对一位母亲是多么大的一种伤痛,这让我对于女人,特别是母亲,有一种天然的敬佩!(但对于干预政治的女人,却特别讨厌,因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皆因皇帝未处理好与女人的关系而导致动乱),另一个是李穷困潦倒时,总有人,特别是一些社会上层的文官一直支持他,给他吃给他穿,李无后台,有的我想可能是像芝兰一样的品格和思想!才会吸引如此多人一直支持他,帮助他!给予他这么多及时和超越政界与阶层的关爱!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和气度啊!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今天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给大家分享一下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当我们因为某些事情而心灵受到震撼时。我们都会产生一些难忘的心得将其表达出来的话语就是感言,感言可以让我们的情感更加真挚,怎么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感言呢?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1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物与每个朝代又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我们无奈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2

高拱年岁已长,身体渐衰,是看不到张居正下葬了。虽然张居正在高拱临终前的几个月专程拜访了闲赋乡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尽弃、间隙消弥,尘事尽散,梦渐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见张居正之丧,却不能让张居正安寝于墓中,其一纸《病榻遗言》却致一生荣耀致极的张首辅落得个家产尽抄、褫夺谥号、迫夺御赐、子孙充军;惟没有开棺鞭尸,算多少保全了些体面。高拱的“阴招”之险,古今无人能及。张居正生前观世悟禅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凉门”终变成了破败的华梦,真正“入火聚得清凉”的却是他的继任首辅申时行。人性的阴阳、事情的正反,参悟与执迷,事事与非非,尽在眼前身后。这一切正应和了“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开朝洪武以来的文官制度,历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为骨气,融到了文人的血液里。古怪、清贫而又铁骨铮铮海瑞不得不说是这种骨气的一个典范。一名文官即然为讪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荣华又岂能羁绊了骨气。这是一种执拗,也是一种单纯,但却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于天赋,而是来自经常的、艰苦的自我修养”,也许固执的海瑞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如有情趣,那么不论她过去是娼妓、已经结婚或正在怀孕都毫无妨碍”。

戚继光虽有些孤独,但终是生逢时、命合运的,外有倭寇之患,内有首辅之助。他虽然改变不了陈旧的体制,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最大地适应环境发挥他的军事天才了”。“戚继光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也许就是戚继光止止堂的座右铭吧!“他的长处,在于他没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当成投机取巧和升官发财的本钱,而只是作为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的手段”。

李贽是一个矛盾体,矛盾得让人理不出头绪。“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李贽也走了这条路了,读了经史子集,做了官。可后来却辞了官,寄居于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学,要做学问家。这读书是目的呢?还是路径呢?怎么当路径走了一程,转而又变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读书变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后来为什么又遁入空门,出家了呢?逃离了世俗的羁绊,又去研究世俗的经史,这倒底是出世了?还是入世了呢?李贽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孩子。他极度自我,却又没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他在狱中自裁气绝前写了王维的“七十老翁何所求”来解释他的死因,也是极为贴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这个世界上应当建设些什么,但他从他的阅历与思考中知道,为了得到自由与解放应当打破些什么,只是生命将息,力不从心,无所求了。

这就是万历十五年,自此以后,万历不朝。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3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愿你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4

明史有“税重民穷”之说。如果意在说明当日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同期英国税收约银二千余万两,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等。“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中国幅员辽阔,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类似“潜水艇肉夹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法制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张居正精明能干试图经济改革,申时行中庸诚信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奉行儒家传统道德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实干主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李贽清高矛盾试图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观,结果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就连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形象反转,天子家事又屡被臣下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在各种典礼上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其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既无资本主义发展的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距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职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前后想通。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情形仍与1587年相去无几。

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考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与下层机构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

民国肇造后,军阀割据,也是当然趋势。新的力量还没有产生,过渡期间,只能由私人军事势力撑持。这私人军事势力,限于交通通信等等条件的'束缚,也只能在一两个省去里有效。省区外的竞争,更酿成混战局面。

国民党专政期间,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总算技术了军阀混战,但是全靠城市经济维持。

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在农村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底层机构。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底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而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结构,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气地理关系的影响。

自小读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的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为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机构作为行政基础。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家学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它国家低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

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进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额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中国立国以来以贫民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国所称“一国两制”,骤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宣传工具,但是荷兰初成的联邦制也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表现。英国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为司法的基础,利用司法制度不声不响地使社会融合,也是渐渐由“一国两制”造成一国一制。但是“一国两制”不是没有危险的,美国开国时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却又因联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隶制度,终发生内战。

在技术方面讲,这一国两制的实行在中国必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国过去在汉朝以儒家笼括发夹、到家及阴阳家的思想,在隋唐时代又笼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统一。可见时势需要,即不成能亦成为可能。

总体而言,《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变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5

《万历十五年》,名头很大,总觉得自己之前读过,即使没读过,也考虑到曾经读了《明朝那些事》,或许没必要专门去读《万历十五年》。

也是这次读书会,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包罗万象,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一方面是黄仁宇独特的写法,似乎能证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伴相生的。黄先生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不得不说他写这本书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许这也是搞研究的科学方法吧。首先他选择了一个科学研究最标准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扰法,选择最平淡、无其他因素干扰的一年——开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说研究封建王朝,探询王朝兴亡的本质。其次他选择了不同个体比较的方法,从七个不同的人物视角描述了巍然耸立的王朝内部细节。最后是他选择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不掺杂个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描写没有张居正的王朝运转日常,表现出黄先生很喜欢也很善于用侧面细节描写反衬主题主线。总之,黄先生的写法让我感觉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最终两者终能殊途同归。

另一方面是申时行的生平,好像在说读书就能够读出个宰相来。我们承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承认每个读书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就是当宰相,但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赵恒的《劝学诗》中写到的那样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因此,读了“首辅申时行”的章节,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读书就能做大官?申时行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是在张居正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知道他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来当了首辅。他被人评价“老成”,是因为编撰整理了本朝的历史,其实可能就是眼界开阔些,经验丰富一些,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说还差一些。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毫不影响他的仕途晋升,毫不影响他拿几千年来的经验稳住当时的王朝。真真的应了《圣经》里那句话“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第二个问题是京官就能管天下?这一章节里也介绍过,申时行之前的大多数首辅,都是终身在京为官,从未到地方上去任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没有基层经验能够管理好国家吗?且不说我们现在常常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拿秦朝和宋朝来说,商鞅是变法前实地查看了秦国的风土人情,王安石年轻时不愿做京官只愿做地方县官,莫非这只是谋划改革、胸怀大志的官员的特质?

第三个问题是个人人生规划到底应该是什么?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国家体系比封建王朝完备许多,当然也还能看出不少以往传统的痕迹,毕竟我们的历史上下五千年,还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个人的人生规划,还是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同时要把握现实需求,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说我个人,作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员,如果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学习晋升级别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时代,必须看到现在是人才引领发展的时代,沉下心来到科研一线看看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才是正确的成长途径,才能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且,黄先生已经教了我们方法——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探寻单位运行的细节——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实践检验真理了。

最后呢,还想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个问题,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而我们目前的单位,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祖宗呢?面对这样的祖宗我们又能够采取什么办法呢?而这样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预示着什么样的王朝发展局势呢?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6

《万历十五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著作,他的作品不但通俗易懂还带有哲学和社会见解。用形象的文字和意味深长的伏笔让这本书的内容升华,成了一本受众人喜爱的好书。

张居正的名字想必学过历史的应该无人不晓吧。这位身居首辅之位,当太子老师的人一生以节俭朴实,安定国家为初心的忠臣自始至终受人尊敬,但他的改革新政却引起了以先贤之训为守则的文官的不满,像文官这样保守且饱读天下书籍的人怎会对这种改变古人做法,树立新风气,标新立异的人置之不理呢?很快他就受到俗称“反张派”的人各种人身攻击和谣言,果不其然在他死后,他的名声一落千丈,就连皇帝都对他老师死后败露的“丑事”与一生所希望的背道相驰而失望。所以如果想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家,就要搞好内部关系,因为你身居高位,你的一举一动都惹人眼目,如果你无法服众的话,你的单位组织就会受到民意降低,至而导致连索反应,每个朝代大都是栽于“朝庭”这个组织的失败领导,让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秩序的平衡破碎。

海瑞是我国的著名清官,以刚正不阿,和机智守法出名,关于他的佳话并不罕见,但官场风浪大,这样一根“眼中钉”怎能不除掉呢?于是海瑞多次被罢免官职,被人遗弃,他为国家甚至连皇帝都骂了一次,这样不惧威的爱国忠臣终究受到赏识,此外他还是个有骨气的人,对普通的职位提出抗议,可国家领导人却不敢惹他,因为他的重要性和他的品质已让全国人民敬仰。

这真是一本好看的书。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7

至于其他人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清官海瑞等等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一套制度下的悲情人物。

在《万历十五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相混淆,对人的一切评价最终归结到道德问题,人们就不得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隐瞒私欲表现出道德崇高的样子,加深了每个人阴阳两面的分化。阴阳两面的严重分化的结果就是表面上一套实际上一套,令所有人都不再相信道德。黄仁宇指出,儒家思想的道德力量在人们对它相信的时候是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的,像文天祥这样文弱书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而当所有的文官集团和所有的民众都不再相信道德时,这样的统治就岌岌可危了。所以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以德治国有问题,而在于私人道德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压抑了人性和自由,但压制不了的私欲以阴的一面存在和膨胀。

事实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8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一样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仅有经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可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样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此刻也还不明白,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能够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趣味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之后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能够一句话总结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适宜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本事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比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比较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能够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进取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可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9

这本书——《万历十五年》是无意间发现,起初是以为与大明王朝一样,是小说,是演绎,后来却发现不是这个样子,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既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报,也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商业产品。

作为一个多年旅居国外的华人,文字的写作风格已经深受影响,中国人做的史书多数很隐晦,虽不至于像段子里讲的,中国的史书里除了名儿是真的,情节全是假的,但是读起来总感觉悬在空中,纪传体由司马迁发明,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武侠小说的起源。这本书的文风平淡如水,婉婉道来,但是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带着茶末的水,总感觉沉沉闷闷,但是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就如同书里的那些主角一样,在大道德的规范下,都低着头,弓着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头顶一层厚厚的云层,这就是这本书整体的感觉。

作者的大历史观,要放到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的变迁,王风起于青萍之末乎?还是客观的事物规律有其必然解决,这本书里对于现状我看不到解决的方式,太多的无奈可奈何,太多的无能为力,最终只能被历史的洪流推动着,最终被碾为粉剂,唐宋元明清,秦皇汉武,唯独这个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逻辑思维有几期节目讲的就是这个大明,有意思,可以看,这本书,也值的一看。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 篇10

九五之尊,受人牵制——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天子之重任,在于其肩上也;天子之任命,在于其臣下也;天子之无奈,在于其内心也。

—题记

记忆中的天子,记忆中的皇帝,是穿着嵌着玉龙的皇袍,带着串着一条条珠子的皇冠,高高在上地坐在列主列宗所传下来的皇位上。他的一个指令,所有人都要听之任之,甚至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代表着上天的指令。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去,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深藏其中的悬秘,是他才能无法施展的无奈,是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他人的关注,是他的私生活受到他人的干扰。

皇帝,这两个字眼让人联想起的便是“九五之尊”这四字。那么,你肯能会问,即是九五之尊,那么他会受谁牵制?有怎样牵制呢?其实,皇帝受臣下牵制在过往朝代中不少,但是过往朝代的皇帝好像都能选择出正确的决定。李世明之时,虽有多数官臣进谏,但那只能算得上是建议与指责罢了,李世明也会听从臣下正确的建议而采取措施。而万里在任时却与之不同,万历很小的时候就上任了,受着臣下的辅佐,所以官臣进谏已经算不上是建议,而是带这威胁之意。

明朝时代是极重视礼仪和仪式的,明朝时也是主张以道德、伦理治国,而不是以法制国。早朝和午朝是明代以来特例独行的,早朝过往的举行是风雨无阻,礼仪也极其讲究,到了万历之时才被罢免了。而经筳是皇帝不可免去参加的一种仪式,经筳是通过讲历史来劝谏皇帝。虽极为繁琐,但万历皇帝仍作为学生未缺席过。

转折发生在张居正死后以及立嗣问题上。作为皇帝的老师兼首辅张居正先生,生前有着功名,用自己的权利压制一切反对他的势力。死后,各种污名被清算,受贿赂,动摇皇帝的决策,各种罪名使皇帝对自己的老师连一点的敬仰之情都不剩。立嗣的争执,万历想要“废长立幼”却不能直接提出,万历便一拖再拖,最后不得已,只能听从文官的安排。经历了各种变故使万历看透一切,本对生活无热情可言,现在只对生活充满厌倦,他开始消极的方式对待,以无为治国。最后他连经筵也不出席。受阻之后,他便不再出紫禁城一步。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官集团出现了“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小事倒有人夸荐”仗权欺人的形式。最后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以致出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一种局面。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羡慕,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其实,作为老百姓更为好些。虽没有九五的权利,但有着柴米油盐简单的乐趣:虽没有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的霸气,但有着自己内心的自由。虽被称为庶民,但也有着贫穷的快乐。

这样的皇帝这样的九五之尊,所以多人羡慕,却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九五之尊,并不是最完美的,因为皇帝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九五却是处处受绊。

权力与羁绊,永远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当你想要拥有权利识别忘了还有约束在你身旁,“简单就好”,“且行且珍惜”,这两句话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这两句话也是在告诫我们满足当下的生活。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介绍了万历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三个因素所决定的明朝走向没落的原因。政治上皇帝实质上并没有实权,因为经过近200年的发展,明朝的内阁权利非常强大,甚至到可以和皇帝抗衡的地步。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张居正。历史上对这个人褒贬不一,一方面他推出的新政很大的促进了明朝整体经济,军事,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个人是一个大贪官,他死后从家里搜出10余万两白银,政治方面他极力推崇自己的党羽,极力的排斥异党。首先他是皇帝的老师, 他极力得皇帝和皇太后的信任。当张居正死后被查出种种劣迹,万历皇帝伤心了,自己的老师如此的虚伪,从此他由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变成一个沉迷于后宫美色的君主。因为他看清楚了一点--------无论张居正,还是后来的内阁首府申时行,都代表的是文官集团的利益。文官集团的利益于皇权一向对立。万历皇帝深知自己不能够改变这个已成的制度,索性不管不问任文官集团自己争斗。
军事上明朝的军事相对于外族还是较强的,但是建军制度上文官的权利比武官大;禁军的数目比戍边军队的数目多;军饷朝廷播下来大多数都是发不到士兵手里的。这种朝代末期亡朝的表现在万历年间得到了种种体会。但是如果文官和武官搭配良好就会有例外,明朝除了开国有著名的将军,这个朝代有且仅有的民族英雄就是戚继光。可以说他的成功,和他的上司谭纶,顶级上司张居正不无关系。如果不是张居正极力推举戚继光,可能他的抗击倭寇的事业没有这么顺利。当然他本人也是出色的将领。据《神宗实录》中谈到戚继光在战争前3天彻底研究对手,思索着每一个细节。他练兵严格,经常搞动员大会,赏罚分明。再一个,他对兵源也有限制,只招农民。
文化上基本上都是八股文,大文豪基本上和内阁的大学士关系不好,因此大多境遇不好,这里不详谈。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全部出动征伐英国的前一年,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的同一年。从中国历史上来看,是明朝走向衰败的标志时间。
我想此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历史知识,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历史。

《万历十五年》(精选范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说起为什么会去看这本书,可能是最近一直又看关于明朝末年的电影前阵子的《绣春刀2修罗战场》还有《大明王朝1566》等等,其实对于明朝的灭亡我一直都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是这是封建王朝的必然结局,农民起义然后再一次建立封建王朝历史的规律,其实不然,看了《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从大量的资料来刨析为什么这个当然亚洲第一强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为什么会被一个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民族灭亡,难道是一个经营了这么久的国家敌不过一个刚刚萌芽的小国家吗?其实不然,国家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的代表,中国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先进的国家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而这部书讲述了一个最为不起眼的年度这一对于世界来说很平常没有什么很大的事情发生,对于明朝也是如此,可是从一层层的细节上它反应了一个帝国百年经营的成果,先同政府(朝廷)来说,首辅张居正已经离开了人世,留下的改变这个帝国萎靡现状制度,可是人就是有惰性的,世界上没有然后一个制度是完善,可是实行他的人却要时刻保持制度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制度的进行,在进行中进行改进,对于现在来说张居正的改变只是延缓了这个帝国的衰落,在这个制度实行之处,这个帝国百年的经营因为没有改变,整个国家都陷入的死结中,贫富差距过大,最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者已经在生死存亡之间徘徊了,也是说社会的不公平已经到达了一个快要触底的现状,为什么那,因为朝廷的存在就是为了平衡社会的公平,可是朝廷中都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已经没有人对于最为底层的人去争取什么叫公平了。皇帝因为不能让自己所爱的得到想要的东西而荒废了朝政,大臣们因为张居正的制度,而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闷闷不乐,因为他们当官不是为了济世救民,为了的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所以绞尽脑汁的希望朝廷废除张居正留下的制度,民间思潮的发展也发生了瓶颈,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思潮和人物的出现,反而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榜样,海瑞在历史上他是正直的好官,可是他不适时而出的政策却导致地方的混乱,戚继光这位抗倭名将却因为张居正的重用而得到排挤,一个将军是一个国防力量极其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封建王朝,得不到重用。也不能这样说,戚继光也做为了张居正在内阁的一个互相的免死金牌,但是作为当时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和理念还是受到当时时代的影响,皇帝心不在政,大臣之间已经平衡,没有了竞争的朝廷,没有活力,没有了鞭策的官吏,没有了好的社会平衡机制,一个国家在天平的另一端倾斜,动荡的因果已经埋下了,就如历史所写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后金在奋发图强的路上,强大的民族团聚力,终于将大明江山土崩瓦解了。

万历十五年心得系列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万历十五年心得系列,欢迎你的品鉴!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物与每个朝代又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我们无奈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2

1587年,在大明帝国的历史上是稀松平常的一年。这一年没有大事发生,一切都如帝国既定的设想一般,严丝合缝地运转着。

然而也就是这一年,在世界史上,西班牙的舰队已经全部出动征英,一个新的时代正拉开帷幕。

何以明朝在这样的洪流中停下了脚步,致使后来几百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在风雨中色厉内荏,摇摇欲坠呢?黄仁宇写了一些小事。

一位充满创造力却囿于高墙之内,心灰意冷转而不问朝政的皇帝;一位位极人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却中道身故的首辅;一位刚正不阿受人敬仰,但最终调任闲职无法施展的官员;一位革新战术大胜敌人,却最终失势淡出政治的大将;一位言行出格超脱时代,以自我牺牲结束生命的文人。

当我们还相信依靠个人天赋和努力能人定胜天的时候,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击碎了有关这个朝代的幻梦。励精图治与耽于声色,克己奉公与徇私舞弊,推陈出新与墨守成规,并没有结局上的区别。这并非能够怪罪到个体的身上,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在歌舞升平中日薄西山,走到了它的尽头。

一个疆域辽阔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在政治上以低效率文官集团为核心,在经济上则以小农经济为尊,在思想上以改造后的儒家学说作为指导,以道德作为最高准则,对于法度则轻描淡写,甚至依赖宗教和神秘的力量来维护社会机构的运作,集体无意识的阴影笼罩在这个王朝的上空。

在这样的模式下,维护稳定是最重要的事。为此,这个还没有意识到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的帝国,秉持着惯有的习性,亦步亦趋地遵守礼仪,牺牲少数群体的利益,惊惧新的技术和新的法则。

物质文明往前发展,而国家的法律和组织机构不能随之而改进,势必发生动乱。

四海升平的万历十五年,暗流已经在潜层涌动。从九五之尊的天子到著书立说的异端,他们的生命走到这一年交织在一起打了一个结,往后再延续也受到这个结的影响,大历史亦如是。

读历史,探求真相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能做到的只能是以史为鉴。太阳底下无新事,怕只怕当局人眼前迷雾重重。自勉。

PS:怎么说,《万历十五年》我看的时间太久了,可能是中间断层太久,也可能是对明史不熟悉,看完竟说不出什么来,希望下次重看的时候会有所进步吧。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3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4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一样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仅有经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可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样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此刻也还不明白,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能够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趣味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之后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能够一句话总结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适宜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本事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比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比较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能够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进取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可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5

最近看完了《万历十五年》,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无一不以悲剧收场。甚至万历自己,在这种文官集团体制之下,也只能无为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种强大体制惯性所带来的悲哀。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亮光闪闪,也试图做出改革,但最终失败,大部分人还落得个革职、入狱、自杀的下场。一群文官为了整个集团的平衡,国家的武备、科技的革新、商业的发展都陷于停滞。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下部书准备看看《彩色欧洲史》。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6

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万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万历皇帝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由于嘉靖皇帝的荒唐事,万历皇帝的母亲和首辅张居正在他小时候用儒家的道理来教导他,要求十分严格。例如万历皇帝很喜欢写大字,而且年幼时就能写很好。可正是由于这样,首辅张居正并没有表扬他,反而剥夺了他写大字的时间,认为是浪费时间,改学四书五经。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能把大字写得很好,是值得称赞的。可万历皇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反而被剥夺了写大字的爱好。可以说万历皇帝的童年是很艰苦的,没有一点乐趣可言。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身为人君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万历皇帝也是一个人,他也有作为一个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扬。万历皇帝执政后期的荒唐与童年长期的压抑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现代教育比较注重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万历皇帝登基后,在位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的功绩,但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万历皇帝都只是一个荒唐皇帝而已。因为万历皇帝执政后期,常常沉迷酒色,荒于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为什么万历皇帝会突然变得如此荒唐呢?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张居正了。张居正生前的名声很好,万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于改革,张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后,他的政敌开始攻击他。起初,万历皇帝还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师,维护张居正。但张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间,由于过于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并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张居正并不是清廉的人,他经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许在张居正看来,自己位高权重,一心一意辅助皇帝,底下官员的孝敬是应当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在张居正逝世后,他的这些过错就被他的政敌利用。当他的这些行为被曝光后,万历皇帝觉得自己被骗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诚的、清廉的,可事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与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并不一样。至此,万历皇帝终于了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本质了。万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所以万历皇帝后期变得如此荒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7

至于其他人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清官海瑞等等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一套制度下的悲情人物。

在《万历十五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相混淆,对人的一切评价最终归结到道德问题,人们就不得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隐瞒私欲表现出道德崇高的样子,加深了每个人阴阳两面的分化。阴阳两面的严重分化的结果就是表面上一套实际上一套,令所有人都不再相信道德。黄仁宇指出,儒家思想的道德力量在人们对它相信的时候是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的,像文天祥这样文弱书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而当所有的文官集团和所有的民众都不再相信道德时,这样的统治就岌岌可危了。所以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以德治国有问题,而在于私人道德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压抑了人性和自由,但压制不了的私欲以阴的一面存在和膨胀。

事实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8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

我们可以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第二章所写的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写的张居正这个人,当作是一个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较前面的CEO跟后面的CEO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制约,祖宗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事情。

第五章所写的海瑞,是一个低阶别的政府官、地方官,有点像我们分公司、办事处的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立即服务,为当地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像以服务为导向的部门,自然是以客户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与百姓的心声,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接下来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去打倭寇,这比较像行销部门,跟竞争对手作行销的战争。例如我从台湾被派到大陆来,就是一个外派的将领,就是要来攻打这个市场。而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资源,但这个仗要怎么打,公司就要因此决定怎样去分配资源。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历史的包袱、历史的价值观、或者是朝廷上层的价值观,第七章讲到的李蛰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他比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学家"。这就好像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公司的上层,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识分子",权力很高,已经萎靡了。

从第一章念到第七章,从"公司董事长"内心的转变,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会慢慢醒悟,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在运作,有形的官僚体系,加上无形的思想体系在运作,而导致了你五年后的景况。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9

明史有“税重民穷”之说。如果意在说明当日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同期英国税收约银二千余万两,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等。“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中国幅员辽阔,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类似“潜水艇肉夹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法制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张居正精明能干试图经济改革,申时行中庸诚信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奉行儒家传统道德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实干主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李贽清高矛盾试图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观,结果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就连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形象反转,天子家事又屡被臣下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在各种典礼上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其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既无资本主义发展的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距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职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前后想通。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情形仍与1587年相去无几。

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考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与下层机构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

民国肇造后,军阀割据,也是当然趋势。新的力量还没有产生,过渡期间,只能由私人军事势力撑持。这私人军事势力,限于交通通信等等条件的'束缚,也只能在一两个省去里有效。省区外的竞争,更酿成混战局面。

国民党专政期间,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总算技术了军阀混战,但是全靠城市经济维持。

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在农村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底层机构。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底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而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结构,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气地理关系的影响。

自小读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的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为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机构作为行政基础。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家学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它国家低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

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进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额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中国立国以来以贫民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国所称“一国两制”,骤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宣传工具,但是荷兰初成的联邦制也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表现。英国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为司法的基础,利用司法制度不声不响地使社会融合,也是渐渐由“一国两制”造成一国一制。但是“一国两制”不是没有危险的,美国开国时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却又因联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隶制度,终发生内战。

在技术方面讲,这一国两制的实行在中国必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国过去在汉朝以儒家笼括发夹、到家及阴阳家的思想,在隋唐时代又笼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统一。可见时势需要,即不成能亦成为可能。

总体而言,《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变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在过去的一段很长很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书很多情况下都是带有强烈的意思形态,史学家治史都是带有各种限制,都要规避统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讳。

在过去的一段很长很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书很多情况下都是带有强烈的意思形态,史学家治史都是带有各种限制,都要规避统治者,亦即官方的避讳。例如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之称的史记,也是要避过汉武帝。黄仁宇先生能够写下如此巨著,以我之见,其实是有时代的推动之功。何解?黄仁宇先生生于晚清民国时期,但是中晚年却在美国居住,一直从事历史方面的研究,涉猎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并且常年在西方工作与生活,思想方式也受西方思维的影响,所以,其写下如此一步巨著是有一定的客观要求,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时代的推动性,既是顺应潮流与时代的发展而生。但是,我们却要认同黄仁宇先生的非凡之间,和创新精神。《万历十五年》一书运用了全新的分析手段,一种结合数据,理性的方法,通过厚重的,尘封的历史画卷富有想象力又不失严密的描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各种人与物,还有那种历史轨迹,这确实开了华人治史之先河,为后人展现了一种新的视角。

在本书中,作者非常智慧与独特地选择起一个时间点——万历十五年,这个节点展开描述。正如作者所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作者以诙谐的语言,故事般的语气,极为生动的描述了事件的线索发展,但是每个细节都根据数据与文献的论证,有强烈的说服力。于本人之间,这书完全没有其他历史书的枯燥无味。但是其思想确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不失为适合大学生的读物之选。

书中的第一个章节:万历皇帝。一个富有争议的皇帝。一个饱受历史学家争论的皇帝。作者在描述这一关键人物之时,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读。万历,是个无奈的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作者在描述这个有君主之名,而少君主之实的皇帝时,对中国历的文官集团作了深刻的嘲讽。文官官僚体制,是一个稳定的体制,作者揭示了这种体制的极大弊端。这时,作者抛出了了首辅——张居正,一个智慧的相国,深谙文官群体的行为。其中作者提到了阴阳之说,深刻揭示中国道德治国的严重缺陷和政治的丑陋。作者对张居正的描述是较正面的。张居正是一个托孤大臣,作为皇帝老师,其一边要管好年幼的万历,一边要协调文官集团的利益,使文官集团的运转正常,但是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不可避免又要胸怀百姓,总之,张居正是一个无奈的人物,他最后的下场却道尽了文官集团的畸形。

其次,最有争议的人物,海瑞出场了。这是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官,作者对其进行了一个深刻的描写,分析其处境,还原历史的情形。海瑞是一个激烈性格的官员,其这种饱含正义的性格为其他官员所憎恶。但是他思想迂腐,做的很多工作没有根据实际情形开展,仅凭胸中的正义,作者再次深刻揭示这是行不通的。但是作为文官集团合性的要求与基础,海瑞尽管与世道各个不入,但是他却很长一段时间受到重用。者再一次批判了该道德制度的奇怪之处。

相对比于史记,史记更多的是生动的还原事件的本来性质,在语言中透露作者的观点,本书更多从事件与史料出发进行分析,从而理清线索,从小事着手,在读者前面一步一步展示历史背后的发展规律,正如文中最后所说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帝国的倾倒是尤其历史的必然规律的。

后记:多读书是有好处的,让你可以看到大师的视角,从更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肤浅的哭爹骂娘,还是一句话:历经千年的洗礼,经典,会带给你千百年眼。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一历史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

二道德

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总结:当道德变成谎言的时候,对欲望的抑制无能为力的时候,何不撕掉这层厚厚的包袱,以获新生?欲望是动力,过分地抑制欲望,也让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从此败落,盖为此。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集锦


有哪些优秀的感言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每当我们面临一些场合或者重要时刻。感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见证每一个值得记录的时刻,感言能够帮助发表人表达内心也能激励他人。以下内容标题为《万历十五年心得》,是编辑为您特意收集,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1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愿你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2

这本书——《万历十五年》是无意间发现,起初是以为与大明王朝一样,是小说,是演绎,后来却发现不是这个样子,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既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报,也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商业产品。

作为一个多年旅居国外的华人,文字的写作风格已经深受影响,中国人做的史书多数很隐晦,虽不至于像段子里讲的,中国的史书里除了名儿是真的,情节全是假的,但是读起来总感觉悬在空中,纪传体由司马迁发明,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武侠小说的起源。这本书的文风平淡如水,婉婉道来,但是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带着茶末的水,总感觉沉沉闷闷,但是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就如同书里的那些主角一样,在大道德的规范下,都低着头,弓着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头顶一层厚厚的云层,这就是这本书整体的感觉。

作者的大历史观,要放到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的变迁,王风起于青萍之末乎?还是客观的事物规律有其必然解决,这本书里对于现状我看不到解决的方式,太多的无奈可奈何,太多的无能为力,最终只能被历史的洪流推动着,最终被碾为粉剂,唐宋元明清,秦皇汉武,唯独这个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逻辑思维有几期节目讲的就是这个大明,有意思,可以看,这本书,也值的一看。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3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扎扎实实地从史料走中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会拥有独特的见解。在后记中他这样解释他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可见这本书不是一个仅局限于书本的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经历和感受的作品。在书中,作者常常批评“道德代替法律”这一点。

明朝时,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高峰,废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团日益强大,但是军队建设却极其落后,依靠多次翻修的城墙巩固国防,待倭寇入侵才开始培训新兵。天下的奏折,评判的标准则仅仅依靠仁礼道德,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制建设,文官集团越发强大,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最终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礼”为尊的国度,从民风淳朴的先秦、百家争鸣的春秋、诗词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失传的今天,传统道德的渗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表中的齿轮,在历经时光岁月的磨损之后,终于在运作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噪声。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4

自汉代儒家思想上升成为意识形态之后,历来统治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用道德来保障乡土社会基本秩序,而不去顾及经济技术上的进步。事实上,道德以及它的外在准则礼务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力图摒弃一切竞争因素,鄙视任何经济和技术上的努力,其结果是几千年来乡土社会几乎是静止的,历代皇朝更替不过是历史的简单循环。黄仁宇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极端落后,但并不表明国家的运行是无序的,相反,它依照道德和礼的秩序运行。明朝到万历年代所面临的问题在于表面上倡导的道德与人们实际上的行为已经严重脱节,这个矛盾已经严重到人们对道德和礼丧失信心并且无法维持下去。比如万历皇帝看透了道德与行为不符合的阴阳之别,拒绝用礼来表率天下,使得朝野上下对道德进一步失去信心,更加肆无忌惮地发挥阴的一面。

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曾几何时也想励精图治,甚至愿意努力去实践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当他看穿了所有人的阴阳两面之后首先对道德丧失了信心。他的消极怠工并不是针对某个官员而是对这整套道德礼治体系。明朝后期道德和礼的确发展到畸形。这一整套道德和礼治体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就不再受人们所控制而是处处限制人们的行为。一直以为传统社会的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呼风唤雨。看过《万历十五年》才根本改变了我的看法,皇帝不过是整套制度系统当中的一个角色,而且最受整套系统的压抑和控制。

有些史学家,粗鄙地认为万历皇帝是慵懒的。其实,他是睿智的,看透了体制的本质。他是优柔的,放弃了对体制束缚的抗争。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5

明史有“税重民穷”之说。如果意在说明当日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同期英国税收约银二千余万两,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等。“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中国幅员辽阔,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类似“潜水艇肉夹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法制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张居正精明能干试图经济改革,申时行中庸诚信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奉行儒家传统道德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实干主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李贽清高矛盾试图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观,结果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就连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形象反转,天子家事又屡被臣下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在各种典礼上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其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既无资本主义发展的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距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职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前后想通。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情形仍与1587年相去无几。

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考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与下层机构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

民国肇造后,军阀割据,也是当然趋势。新的力量还没有产生,过渡期间,只能由私人军事势力撑持。这私人军事势力,限于交通通信等等条件的'束缚,也只能在一两个省去里有效。省区外的竞争,更酿成混战局面。

国民党专政期间,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总算技术了军阀混战,但是全靠城市经济维持。

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在农村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底层机构。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底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而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结构,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气地理关系的影响。

自小读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的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为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机构作为行政基础。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家学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它国家低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

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进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额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中国立国以来以贫民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国所称“一国两制”,骤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宣传工具,但是荷兰初成的联邦制也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表现。英国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为司法的基础,利用司法制度不声不响地使社会融合,也是渐渐由“一国两制”造成一国一制。但是“一国两制”不是没有危险的,美国开国时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却又因联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隶制度,终发生内战。

在技术方面讲,这一国两制的实行在中国必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国过去在汉朝以儒家笼括发夹、到家及阴阳家的思想,在隋唐时代又笼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统一。可见时势需要,即不成能亦成为可能。

总体而言,《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变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6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7

我曾经以为《万历十五年》会是一幅宏篇巨构的历史,就算不满眼艰涩的文字,也该是难逃作者的主观臆断落了下乘(这也是我不喜欢读历史评论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够客观)。但显然,是我胡乱猜测了。

这本书初读显得琐碎,你甚至不觉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无奇的讲一个故事,甚至有点无聊。

但到了后面,你开始被它吸引,于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过去,竟有点欲罢不能。

看书喜欢窥探作者的三观,企图找出作者的狭隘和洋洋自得。然而这次只看到作者对历史的悲悯、清醒的目光以及高远的视野。这丝毫不夸张的文字,突然让我怀疑:是作者没有斐然的文采,还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静静地讲好一个故事?

再说故事。

我们总宣扬人定胜天,认为这样才算英雄,作者却让我们看到到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历史大车轮下,很多人物被裹挟着前进,根本无力反抗。真要反抗未必会失败,只是难如登天!自动开启hard模式,何苦?

历史人物也是人,不是历史课本里的寥寥数语,万历皇帝,海瑞,戚继光,张居正,他们未必没有争过,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不堪,但最终也未能扭转历史的潮流。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黄仁宇一生经历了太多,对历史有一种天生的悲悯和冷静,者注定了这本书的成就:很多人写史读史,却最终陷入偏见,客观是最基本却最难做到的。黄的高度,黄的经历,足以让很多人说一声佩服,让很多人汗颜。

至于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没有了兴致,罢罢罢,不讲了。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8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

我们可以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第二章所写的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写的张居正这个人,当作是一个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较前面的CEO跟后面的CEO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制约,祖宗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事情。

第五章所写的海瑞,是一个低阶别的政府官、地方官,有点像我们分公司、办事处的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立即服务,为当地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像以服务为导向的部门,自然是以客户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与百姓的心声,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接下来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去打倭寇,这比较像行销部门,跟竞争对手作行销的战争。例如我从台湾被派到大陆来,就是一个外派的将领,就是要来攻打这个市场。而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资源,但这个仗要怎么打,公司就要因此决定怎样去分配资源。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历史的包袱、历史的价值观、或者是朝廷上层的价值观,第七章讲到的李蛰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他比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学家"。这就好像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公司的上层,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识分子",权力很高,已经萎靡了。

从第一章念到第七章,从"公司董事长"内心的转变,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会慢慢醒悟,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在运作,有形的官僚体系,加上无形的思想体系在运作,而导致了你五年后的景况。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万历十五年心得 篇9

海瑞其人——他的身份作为一个传奇比他活生生的本人更为有血有肉。面对这个污浊的世界,海瑞以为只有自己看到了黑暗,他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清醒者。

然而他是糊涂的,事实证明,徐阶看到了,高拱看到了,张居正也看到了,他们不但看到了问题,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海瑞唯一能做的,只是痛骂而已。当他回顾他的做官史,他还是一个小小教谕的时候,面对知府的视察,他拒不下跪,因此得名“海笔架”。纵观他那没有一丝灰色收入的一生,可以称其为“自然经济的忠实拥护者”。当他成为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他敢于直接向皇帝上奏,说他一意修炼成仙;竭尽老百姓的脂膏,滥兴土木;二十多年不临朝,法规纪律松懈。官吏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老百姓无法生活,水旱灾害时常发生,盗贼四起而且越来越厉害。

陛下试想当今的天下,是什么样子啊?连嘉靖看了都连连摇头,说:“这个人大概是比干吧,可惜我不是纣王。”看到了帝国的黑暗,只是一个义愤填膺的勇士,却不是一个好的执行者。他的身份作为一个传奇比他活生生的本人更为有血有肉。从始至终,他只是一个传奇的榜样,和一件好用的工具。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其实不算认真看完,只是快速浏览。里面很多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书末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把明朝这段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数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观上无法看到的东西。

对于当时中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时候学了无数遍的“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点说,什么民主 自 由 文明什么的,都是建立在一种东西之上,那就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础。这一点,有赖于商业的发展,翻过来又能促进商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都说“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开始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瓶颈期,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这时,就会产生促进生产关系改革的呼声。

黄仁宇还谈到了市民阶层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联想到前段时间广东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约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于北方的,这既是南方商业发达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要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游牧气质和小农气质去掉,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经济外,如何改革上层管理模式也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通用


每当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或者重要的时刻。在平时我们要学会写好一篇干呀,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写好一篇感言呢?“万历十五年心得”为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收集并提供,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心得体会:

伟人和政治家,谁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为谁?张居正太善良,太残忍;太聪明,太愚蠢。张居正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识到改革必须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毁原本的一切,在废墟上重建。他剑指文官作风,甚至过于严厉。他想要富国强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钻营,权倾朝野,是因为不做一个杀伐决断的首辅,改革必然受到阻碍。即便在这过程中他谋取私利,那么试问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想要敛财何须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须大动干戈推行新政?太残忍,想要根除陈腐做派必然会在当时造成损伤。太聪明,出身贫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辅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能找到国家运行的软肋?太愚蠢,耗尽了自己的一生,却落得了满朝文武的批评,死后甚至成为了攻击的符号。

所谓错误,“张居正的根本错误在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作必要的让步”。张居正从来都没有错,只是成为一个伟人和得到善终,中间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申时行,大智慧的典范。申时行是处理人际的高手,“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为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他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老,他就担任这样的角色,至于别人的评论如“首鼠两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时行是机器运转的润滑剂。这个世界需要伟人竭心尽力将光明带到人们眼前,更需要有这样的人拼尽全力将黑暗挡在背后。申时行是太极高手,懂得怎样协调皇帝与文官,以及文官之间的关系,保证思想的传承和国家的有序。更令人惊叹的是,做完了这一切,他能够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伟人之间,仍然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然而,世间没有张居正,那么时代永远不会进步;世间没有申时行,那么国家将会陷入混乱。为人若如张居正,无愧于心,却不得善终;为人若如申时行,左右逢源,却无所作为。

这两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2】

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万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万历皇帝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由于嘉靖皇帝的荒唐事,万历皇帝的母亲和首辅张居正在他小时候用儒家的道理来教导他,要求十分严格。例如万历皇帝很喜欢写大字,而且年幼时就能写很好。可正是由于这样,首辅张居正并没有表扬他,反而剥夺了他写大字的时间,认为是浪费时间,改学四书五经。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能把大字写得很好,是值得称赞的。可万历皇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反而被剥夺了写大字的爱好。可以说万历皇帝的童年是很艰苦的,没有一点乐趣可言。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身为人君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万历皇帝也是一个人,他也有作为一个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扬。万历皇帝执政后期的荒唐与童年长期的压抑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现代教育比较注重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万历皇帝登基后,在位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的功绩,但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万历皇帝都只是一个荒唐皇帝而已。因为万历皇帝执政后期,常常沉迷酒色,荒于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为什么万历皇帝会突然变得如此荒唐呢?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张居正了。张居正生前的名声很好,万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于改革,张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后,他的政敌开始攻击他。起初,万历皇帝还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师,维护张居正。但张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间,由于过于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并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张居正并不是清廉的人,他经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许在张居正看来,自己位高权重,一心一意辅助皇帝,底下官员的孝敬是应当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在张居正逝世后,他的这些过错就被他的政敌利用。当他的这些行为被曝光后,万历皇帝觉得自己被骗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诚的、清廉的,可事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与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并不一样。至此,万历皇帝终于了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本质了。万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所以万历皇帝后期变得如此荒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3】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800字:

这本书我是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主要是当时阅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阅读了一点明朝的历史著作,当年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因为这本书是一本群像画书,描绘的是那个年份下苦苦挣扎的君臣,而我其实更喜欢宏观性长跨度的叙事。

再次读完这本书,发现当时的社会貌似是一个无解的死局。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集权,取消了千年的丞相制度,可不曾想后期的子孙们却被文官集团困住了手脚,文官集团以道德来限制皇帝,而皇帝面对这些群臣打压一个冒出一群,着实无解。这帮文臣在朝中无法无天,在自己的老家也是呼风唤雨,成为帝国最大的蛀虫。相较于嘉靖躲在幕后和群臣斗,万历索性甩手不管了,所以很多人说明朝亡于万历。在和书友的讨论中都在想假如我回到那个时代该怎么办,貌似也没有什么解决之道。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被重农轻商思想束缚的中国生产力无法发展,进而推出‘社会无法从内部生长出革命力量来。如果没有西方人打破国门,强行输入异种文化元素,中国的传统社会及其文官制度将一直延续下去,再过很多个世纪’。

我本人是不赞同这样的观念,我其实有点觉得这是成王败寇,落后是唯一的原罪。我们站在现在去回顾那段历史很容易就陷入历史绝对论里面,也就是认为历史在短时期充满偶然性,在长时期则存在必然性。读后感·我是持有历史偶然性观点的,这主要是受《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这本书的影响。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卡尔.波普提出了他经典的五段论:

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而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摈弃理论历史学的可能性,即摈弃与理论物理学相当的历史社会科学的可能性。没有一种科学的历史发展能作为预测历史的根据。所以历史决定论方法(预测未来)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

我是认为以史为鉴大多数时候是无法成立的,古时候的博学之士接受的历史教育远比我们多,却依然无法摆脱困境。而西方文化的成功则是知识偶然爆炸所引起的连锁反应。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功之时,就是讨论中式思想的优越性的时候?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4】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一样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仅有经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可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样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此刻也还不明白,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能够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趣味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之后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能够一句话总结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适宜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本事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比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比较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能够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进取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可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5】

《万历十五年》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著作,他的作品不但通俗易懂还带有哲学和社会见解。用形象的文字和意味深长的伏笔让这本书的内容升华,成了一本受众人喜爱的好书。

张居正的名字想必学过历史的应该无人不晓吧。这位身居首辅之位,当太子老师的人一生以节俭朴实,安定国家为初心的忠臣自始至终受人尊敬,但他的改革新政却引起了以先贤之训为守则的文官的不满,像文官这样保守且饱读天下书籍的人怎会对这种改变古人做法,树立新风气,标新立异的人置之不理呢?很快他就受到俗称“反张派”的人各种人身攻击和谣言,果不其然在他死后,他的名声一落千丈,就连皇帝都对他老师死后败露的“丑事”与一生所希望的背道相驰而失望。所以如果想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家,就要搞好内部关系,因为你身居高位,你的一举一动都惹人眼目,如果你无法服众的话,你的单位组织就会受到民意降低,至而导致连索反应,每个朝代大都是栽于“朝庭”这个组织的失败领导,让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秩序的平衡破碎。

海瑞是我国的著名清官,以刚正不阿,和机智守法出名,关于他的佳话并不罕见,但官场风浪大,这样一根“眼中钉”怎能不除掉呢?于是海瑞多次被罢免官职,被人遗弃,他为国家甚至连皇帝都骂了一次,这样不惧威的爱国忠臣终究受到赏识,此外他还是个有骨气的人,对普通的职位提出抗议,可国家领导人却不敢惹他,因为他的重要性和他的品质已让全国人民敬仰。

这真是一本好看的书。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6】

初次接触书名,给我的直觉,无非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该书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之呕心力作。最早在美国出版,该书的英文名字翻译成汉语就是平淡的1587年。大明立国近三百年,我国封建社会近两千年,但但摘取这一年,能写出什么样的历史?读史可以明志,读史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那深邃沉淀的历史。我细细翻来,每天读那么一小段,合上书本之后,又再去慢慢回味。瞬间,那种弥漫着焦虑,挣扎,痛苦的人物,一个个活生生起来。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和事佬申时行,思想家李贽,军事家戚继光,清官海瑞,以及万人之上的万历皇帝,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们现实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着无法弥合的冲突。这些人都没有善终,甚至于抄家罚没。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为基本支撑点,然后让人物陆续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失败后的毁灭。

作者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方式,一丝一缕的分析,视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国从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来统治天下。历朝历代,都是通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实行郡县制,来统治全国。隋代以后,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这些文官从小就饱读经书,满脑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爱民为基本的做官准则,时刻要体恤民情,以民为本。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享受锦衣玉食,根本无法实现。然后就行成了一套官场的历史潜规则。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扬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鱼肉百姓,实现自己小团体和大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贪x腐坏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是宣传以德治国,没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也被历史潜规则打破。同时官员为官的行为,又缺少及时的监督和制约,这就造成了官员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完全为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员的脸只会向上看,只对上级负责,又怎么会对百姓负责?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的尴尬和不安,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当文官们在扪心自问和尴尬之后,聪明的大脑很快就会适应这样的官场潜规则,搜刮起民脂民膏,哪里还会有怜悯之心?

在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个清官,是个楷模,正是因为寡而鲜,才能成为模范,满朝文官都是海瑞,何来楷模?当海瑞在孔孟思想的熏陶下,立志做为一个清官的时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实已经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说官场潜规则发生了冲突。很多文官,都知道自己去贪x腐坏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想在这个圈内生活下去,你就必须去贪x,去随波逐流,否则,只有头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体系,给予了海瑞无穷的力量,让他无所畏惧的站在反对贪x腐坏的最前沿。可是,整个文官集团,都满足于现状,并安于现状的时候,他们所接受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发生了根本的质变。一方面认识到遵守道德体系要丢官罢官,一方面又要宣扬道德体系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就会表面装作清廉的样子,背地里哗哗的数银子。越是高调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贪官。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给他做了一个幌子的时候,私欲就可以无限制的膨胀。当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每个人从骨子里并不鄙视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这就是封建社会文官集团的现状。

对于孔孟之道的作用,历代皇帝都极力推崇。他们和他们的文官集团想用道德的力量,来统治他们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体系来保障乡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1587年,万历领导下的文官们在勾心斗角的时候,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发动了对英国的全面战争。西方也拉开了全面的工业革命。历代皇帝都会被推崇为人的楷模,上天之子。万历从懵懂无知的小皇帝,到励精图治的精干皇帝,再到颓废无为的慵懒皇帝,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在年轻的时候,多么的想建立一个强盛的大明帝国,而且亲身去实行各种礼仪规范。来实现以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可是,当他在看穿了这些文官们的阴阳两面以后,思想发生很深的变化,开始了消极怠工。他的消极怠工,不是针对个别文官,而是针对整个道德礼治体系。在传统戏剧里,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了解了万历的遭遇之后,也明白过来,皇帝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皇帝只不过封建帝制里的一颗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终受着道德礼教体系的压抑和控制。

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他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积弊,表面上一扫而光,国库充盈,而实际上他为明朝的最后灭亡埋下了最大的祸根。他死后遭遇清算,其实与万历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从小就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张居正,身居首辅之后,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绝伦。他所实施的改革制度和现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没有从根子上发现,一次大改革措施,要从根本上能让绝大多数文官相安无事,否则理论上的完美,最终也是以惨败收场,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后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牵连,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败,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官体制上有缺陷的时候,他以个人之力,想改变整个时代,则是多么的渺小无奈。以至于后来的首辅申时行,好像看透了其间玄机,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个万历皇帝和文官之间的缓冲剂,为此不惜牺牲原则。他们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让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起来。可是张居正的缓冲剂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后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可以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透过历史能读懂未来。历史总是在创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历史,由不同的人去描述,就会有不同的历史观。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不同的人发现的细节不一样,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同。《万历十五年》所表达的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绝对大多数的人都穿了件绚丽的外衣,那就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7】

我曾经以为《万历十五年》会是一幅宏篇巨构的历史,就算不满眼艰涩的文字,也该是难逃作者的主观臆断落了下乘(这也是我不喜欢读历史评论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够客观)。但显然,是我胡乱猜测了。

这本书初读显得琐碎,你甚至不觉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无奇的讲一个故事,甚至有点无聊。

但到了后面,你开始被它吸引,于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过去,竟有点欲罢不能。

看书喜欢窥探作者的三观,企图找出作者的狭隘和洋洋自得。然而这次只看到作者对历史的悲悯、清醒的目光以及高远的视野。这丝毫不夸张的文字,突然让我怀疑:是作者没有斐然的文采,还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静静地讲好一个故事?

再说故事。

我们总宣扬人定胜天,认为这样才算英雄,作者却让我们看到到历史的偶然与必然:历史大车轮下,很多人物被裹挟着前进,根本无力反抗。真要反抗未必会失败,只是难如登天!自动开启hard模式,何苦?

历史人物也是人,不是历史课本里的寥寥数语,万历皇帝,海瑞,戚继光,张居正,他们未必没有争过,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不堪,但最终也未能扭转历史的潮流。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黄仁宇一生经历了太多,对历史有一种天生的悲悯和冷静,者注定了这本书的成就:很多人写史读史,却最终陷入偏见,客观是最基本却最难做到的。黄的高度,黄的经历,足以让很多人说一声佩服,让很多人汗颜。

至于人物各自的故事,突然没有了兴致,罢罢罢,不讲了。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8】

1587年,在大明帝国的历史上是稀松平常的一年。这一年没有大事发生,一切都如帝国既定的设想一般,严丝合缝地运转着。

然而也就是这一年,在世界史上,西班牙的舰队已经全部出动征英,一个新的时代正拉开帷幕。

何以明朝在这样的洪流中停下了脚步,致使后来几百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在风雨中色厉内荏,摇摇欲坠呢?黄仁宇写了一些小事。

一位充满创造力却囿于高墙之内,心灰意冷转而不问朝政的皇帝;一位位极人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却中道身故的首辅;一位刚正不阿受人敬仰,但最终调任闲职无法施展的官员;一位革新战术大胜敌人,却最终失势淡出政治的大将;一位言行出格超脱时代,以自我牺牲结束生命的文人。

当我们还相信依靠个人天赋和努力能人定胜天的时候,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击碎了有关这个朝代的幻梦。励精图治与耽于声色,克己奉公与徇私舞弊,推陈出新与墨守成规,并没有结局上的区别。这并非能够怪罪到个体的身上,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在歌舞升平中日薄西山,走到了它的尽头。

一个疆域辽阔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在政治上以低效率文官集团为核心,在经济上则以小农经济为尊,在思想上以改造后的儒家学说作为指导,以道德作为最高准则,对于法度则轻描淡写,甚至依赖宗教和神秘的力量来维护社会机构的运作,集体无意识的阴影笼罩在这个王朝的上空。

在这样的模式下,维护稳定是最重要的事。为此,这个还没有意识到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的帝国,秉持着惯有的习性,亦步亦趋地遵守礼仪,牺牲少数群体的利益,惊惧新的技术和新的法则。

物质文明往前发展,而国家的法律和组织机构不能随之而改进,势必发生动乱。

四海升平的万历十五年,暗流已经在潜层涌动。从九五之尊的天子到著书立说的异端,他们的生命走到这一年交织在一起打了一个结,往后再延续也受到这个结的影响,大历史亦如是。

读历史,探求真相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能做到的只能是以史为鉴。太阳底下无新事,怕只怕当局人眼前迷雾重重。自勉。

PS:怎么说,《万历十五年》我看的时间太久了,可能是中间断层太久,也可能是对明史不熟悉,看完竟说不出什么来,希望下次重看的时候会有所进步吧。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9】

这本书——《万历十五年》是无意间发现,起初是以为与大明王朝一样,是小说,是演绎,后来却发现不是这个样子,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既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报,也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商业产品。

作为一个多年旅居国外的华人,文字的写作风格已经深受影响,中国人做的史书多数很隐晦,虽不至于像段子里讲的,中国的史书里除了名儿是真的,情节全是假的,但是读起来总感觉悬在空中,纪传体由司马迁发明,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武侠小说的起源。这本书的文风平淡如水,婉婉道来,但是这水不是清流急湍,而像泡老了的带着茶末的水,总感觉沉沉闷闷,但是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就如同书里的那些主角一样,在大道德的规范下,都低着头,弓着腰,不能突破,也不敢突破,就像头顶一层厚厚的云层,这就是这本书整体的感觉。

作者的大历史观,要放到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的变迁,王风起于青萍之末乎?还是客观的事物规律有其必然解决,这本书里对于现状我看不到解决的方式,太多的无奈可奈何,太多的无能为力,最终只能被历史的洪流推动着,最终被碾为粉剂,唐宋元明清,秦皇汉武,唯独这个明的味道有些特殊,逻辑思维有几期节目讲的就是这个大明,有意思,可以看,这本书,也值的一看。

万历十五年心得【篇10】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在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书中着重写了万历皇帝、改革家张居正、调和者申时行、清流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人的事迹和思想,从正面或侧面描绘了该王朝的面貌,让今人读来,能够感知那个年代,也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对明王朝道德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他们只有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地方乡绅自治用传统道德为标准;官员判案以“四书”为准绳;皇帝欲废长立幼也要受到伦常的制约。道德纲常为国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指导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国,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没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会的腐败容易滋生,腐败者本人,多数为人治的执行者。

对明王朝政治的认识:

尽管明王朝的皇权在历朝中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书中则反复强调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博弈,文官集团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万历皇帝坐姿不雅,他们会立马批评,万历皇帝喜爱书法,他们会加以限制,万历皇帝欲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则坚决反对。以至后来万历仅为皇权的象征,其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约。万历本人可以免去或诛杀冒犯他的文官,但却对整个文官集团无能为力。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因缺乏调和者而导致万历长达二十年的消极怠工。

《万历十五年》给予我的启示: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一个国家体制僵化,发展停滞,没有活力,必须改革。成功则兴旺发达,不彻底则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败则坠入深渊。

3、人有两面性,阴面和阳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书五经的原则来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历史自古就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

5、当皇帝也有当皇帝的无奈,万历皇帝虽然为一国之君,但其实活的也很不自在。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合集


每当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或者重要的时刻。心中会产生不少的新的感想,非常有必要写一篇感言,感言可以抒发我们的热情和感情,如何在感言中全面的表达我们的想法呢?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1)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扎扎实实地从史料走中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会拥有独特的见解。在后记中他这样解释他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可见这本书不是一个仅局限于书本的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经历和感受的作品。在书中,作者常常批评“道德代替法律”这一点。

明朝时,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高峰,废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团日益强大,但是军队建设却极其落后,依靠多次翻修的城墙巩固国防,待倭寇入侵才开始培训新兵。天下的奏折,评判的标准则仅仅依靠仁礼道德,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制建设,文官集团越发强大,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最终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礼”为尊的国度,从民风淳朴的先秦、百家争鸣的春秋、诗词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失传的今天,传统道德的渗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表中的齿轮,在历经时光岁月的磨损之后,终于在运作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噪声。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2)

最近看完了《万历十五年》,明朝万历年间的重臣,张居正、戚继光、申时行、海瑞……无一不以悲剧收场。甚至万历自己,在这种文官集团体制之下,也只能无为而治。由此可以看到一种强大体制惯性所带来的悲哀。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特点,亮光闪闪,也试图做出改革,但最终失败,大部分人还落得个革职、入狱、自杀的下场。一群文官为了整个集团的平衡,国家的武备、科技的革新、商业的发展都陷于停滞。

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是指:以一个时间基点为原点,前后各推一段时间,梳理整个大历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终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观感”。具体到万历十五年,即为1587年为基点,以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海瑞和李贽等历史关键人物为代表,着重挑选具备后世参考价值和社会历史性的事件进行阐述。

明清两代为中国封建制度画上了一个句号。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从明成祖设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下部书准备看看《彩色欧洲史》。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3)

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万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万历皇帝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由于嘉靖皇帝的荒唐事,万历皇帝的母亲和首辅张居正在他小时候用儒家的道理来教导他,要求十分严格。例如万历皇帝很喜欢写大字,而且年幼时就能写很好。可正是由于这样,首辅张居正并没有表扬他,反而剥夺了他写大字的时间,认为是浪费时间,改学四书五经。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能把大字写得很好,是值得称赞的。可万历皇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反而被剥夺了写大字的爱好。可以说万历皇帝的童年是很艰苦的,没有一点乐趣可言。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身为人君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万历皇帝也是一个人,他也有作为一个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扬。万历皇帝执政后期的荒唐与童年长期的压抑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现代教育比较注重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万历皇帝登基后,在位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的功绩,但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万历皇帝都只是一个荒唐皇帝而已。因为万历皇帝执政后期,常常沉迷酒色,荒于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为什么万历皇帝会突然变得如此荒唐呢?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张居正了。张居正生前的名声很好,万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于改革,张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后,他的政敌开始攻击他。起初,万历皇帝还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师,维护张居正。但张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间,由于过于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并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张居正并不是清廉的人,他经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许在张居正看来,自己位高权重,一心一意辅助皇帝,底下官员的孝敬是应当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在张居正逝世后,他的这些过错就被他的政敌利用。当他的这些行为被曝光后,万历皇帝觉得自己被骗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诚的、清廉的,可事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与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并不一样。至此,万历皇帝终于了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本质了。万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所以万历皇帝后期变得如此荒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4)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5)

《万历十五年》,名头很大,总觉得自己之前读过,即使没读过,也考虑到曾经读了《明朝那些事》,或许没必要专门去读《万历十五年》。

也是这次读书会,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包罗万象,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一方面是黄仁宇独特的写法,似乎能证明科学与艺术是相伴相生的。黄先生虽然是研究历史的,但不得不说他写这本书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许这也是搞研究的科学方法吧。首先他选择了一个科学研究最标准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扰法,选择最平淡、无其他因素干扰的一年——开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说研究封建王朝,探询王朝兴亡的本质。其次他选择了不同个体比较的方法,从七个不同的人物视角描述了巍然耸立的王朝内部细节。最后是他选择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不掺杂个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描写没有张居正的王朝运转日常,表现出黄先生很喜欢也很善于用侧面细节描写反衬主题主线。总之,黄先生的写法让我感觉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最终两者终能殊途同归。

另一方面是申时行的生平,好像在说读书就能够读出个宰相来。我们承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承认每个读书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目标就是当宰相,但我们也要承认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赵恒的《劝学诗》中写到的那样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因此,读了“首辅申时行”的章节,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读书就能做大官?申时行是靠读书读出来的,是在张居正的提拔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只知道他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后来当了首辅。他被人评价“老成”,是因为编撰整理了本朝的历史,其实可能就是眼界开阔些,经验丰富一些,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说还差一些。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毫不影响他的仕途晋升,毫不影响他拿几千年来的经验稳住当时的王朝。真真的应了《圣经》里那句话“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

第二个问题是京官就能管天下?这一章节里也介绍过,申时行之前的大多数首辅,都是终身在京为官,从未到地方上去任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没有基层经验能够管理好国家吗?且不说我们现在常常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拿秦朝和宋朝来说,商鞅是变法前实地查看了秦国的风土人情,王安石年轻时不愿做京官只愿做地方县官,莫非这只是谋划改革、胸怀大志的官员的特质?

第三个问题是个人人生规划到底应该是什么?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国家体系比封建王朝完备许多,当然也还能看出不少以往传统的痕迹,毕竟我们的历史上下五千年,还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个人的人生规划,还是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同时要把握现实需求,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说我个人,作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员,如果仅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学习晋升级别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时代,必须看到现在是人才引领发展的时代,沉下心来到科研一线看看世界是如何运转的才是正确的成长途径,才能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而且,黄先生已经教了我们方法——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探寻单位运行的细节——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实践检验真理了。

最后呢,还想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个问题,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而我们目前的单位,尤其是企事业单位,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祖宗呢?面对这样的祖宗我们又能够采取什么办法呢?而这样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预示着什么样的王朝发展局势呢?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6)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物与每个朝代又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我们无奈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7)

自汉代儒家思想上升成为意识形态之后,历来统治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用道德来保障乡土社会基本秩序,而不去顾及经济技术上的进步。事实上,道德以及它的外在准则礼务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力图摒弃一切竞争因素,鄙视任何经济和技术上的努力,其结果是几千年来乡土社会几乎是静止的,历代皇朝更替不过是历史的简单循环。黄仁宇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极端落后,但并不表明国家的运行是无序的,相反,它依照道德和礼的秩序运行。明朝到万历年代所面临的问题在于表面上倡导的道德与人们实际上的行为已经严重脱节,这个矛盾已经严重到人们对道德和礼丧失信心并且无法维持下去。比如万历皇帝看透了道德与行为不符合的阴阳之别,拒绝用礼来表率天下,使得朝野上下对道德进一步失去信心,更加肆无忌惮地发挥阴的一面。

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曾几何时也想励精图治,甚至愿意努力去实践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当他看穿了所有人的阴阳两面之后首先对道德丧失了信心。他的消极怠工并不是针对某个官员而是对这整套道德礼治体系。明朝后期道德和礼的确发展到畸形。这一整套道德和礼治体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就不再受人们所控制而是处处限制人们的行为。一直以为传统社会的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呼风唤雨。看过《万历十五年》才根本改变了我的看法,皇帝不过是整套制度系统当中的一个角色,而且最受整套系统的压抑和控制。

有些史学家,粗鄙地认为万历皇帝是慵懒的。其实,他是睿智的,看透了体制的本质。他是优柔的,放弃了对体制束缚的抗争。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8)

至于其他人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清官海瑞等等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一套制度下的悲情人物。

在《万历十五年》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相混淆,对人的一切评价最终归结到道德问题,人们就不得不生活在虚伪的面具下,所有人都隐瞒私欲表现出道德崇高的样子,加深了每个人阴阳两面的分化。阴阳两面的严重分化的结果就是表面上一套实际上一套,令所有人都不再相信道德。黄仁宇指出,儒家思想的道德力量在人们对它相信的时候是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的,像文天祥这样文弱书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而当所有的文官集团和所有的民众都不再相信道德时,这样的统治就岌岌可危了。所以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以德治国有问题,而在于私人道德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压抑了人性和自由,但压制不了的私欲以阴的一面存在和膨胀。

事实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9)

1587年,在大明帝国的历史上是稀松平常的一年。这一年没有大事发生,一切都如帝国既定的设想一般,严丝合缝地运转着。

然而也就是这一年,在世界史上,西班牙的舰队已经全部出动征英,一个新的时代正拉开帷幕。

何以明朝在这样的洪流中停下了脚步,致使后来几百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在风雨中色厉内荏,摇摇欲坠呢?黄仁宇写了一些小事。

一位充满创造力却囿于高墙之内,心灰意冷转而不问朝政的皇帝;一位位极人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却中道身故的首辅;一位刚正不阿受人敬仰,但最终调任闲职无法施展的官员;一位革新战术大胜敌人,却最终失势淡出政治的大将;一位言行出格超脱时代,以自我牺牲结束生命的文人。

当我们还相信依靠个人天赋和努力能人定胜天的时候,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击碎了有关这个朝代的幻梦。励精图治与耽于声色,克己奉公与徇私舞弊,推陈出新与墨守成规,并没有结局上的区别。这并非能够怪罪到个体的身上,而是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在歌舞升平中日薄西山,走到了它的尽头。

一个疆域辽阔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在政治上以低效率文官集团为核心,在经济上则以小农经济为尊,在思想上以改造后的儒家学说作为指导,以道德作为最高准则,对于法度则轻描淡写,甚至依赖宗教和神秘的力量来维护社会机构的运作,集体无意识的阴影笼罩在这个王朝的上空。

在这样的模式下,维护稳定是最重要的事。为此,这个还没有意识到世界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的帝国,秉持着惯有的习性,亦步亦趋地遵守礼仪,牺牲少数群体的利益,惊惧新的技术和新的法则。

物质文明往前发展,而国家的法律和组织机构不能随之而改进,势必发生动乱。

四海升平的万历十五年,暗流已经在潜层涌动。从九五之尊的天子到著书立说的异端,他们的生命走到这一年交织在一起打了一个结,往后再延续也受到这个结的影响,大历史亦如是。

读历史,探求真相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能做到的只能是以史为鉴。太阳底下无新事,怕只怕当局人眼前迷雾重重。自勉。

PS:怎么说,《万历十五年》我看的时间太久了,可能是中间断层太久,也可能是对明史不熟悉,看完竟说不出什么来,希望下次重看的时候会有所进步吧。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10)

高拱年岁已长,身体渐衰,是看不到张居正下葬了。虽然张居正在高拱临终前的几个月专程拜访了闲赋乡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尽弃、间隙消弥,尘事尽散,梦渐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见张居正之丧,却不能让张居正安寝于墓中,其一纸《病榻遗言》却致一生荣耀致极的张首辅落得个家产尽抄、褫夺谥号、迫夺御赐、子孙充军;惟没有开棺鞭尸,算多少保全了些体面。高拱的“阴招”之险,古今无人能及。张居正生前观世悟禅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凉门”终变成了破败的华梦,真正“入火聚得清凉”的却是他的继任首辅申时行。人性的阴阳、事情的正反,参悟与执迷,事事与非非,尽在眼前身后。这一切正应和了“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开朝洪武以来的文官制度,历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为骨气,融到了文人的血液里。古怪、清贫而又铁骨铮铮海瑞不得不说是这种骨气的一个典范。一名文官即然为讪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荣华又岂能羁绊了骨气。这是一种执拗,也是一种单纯,但却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于天赋,而是来自经常的、艰苦的自我修养”,也许固执的海瑞永远无法理解“一个女人如有情趣,那么不论她过去是娼妓、已经结婚或正在怀孕都毫无妨碍”。

戚继光虽有些孤独,但终是生逢时、命合运的,外有倭寇之患,内有首辅之助。他虽然改变不了陈旧的体制,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最大地适应环境发挥他的军事天才了”。“戚继光的天才之处,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这也许就是戚继光止止堂的座右铭吧!“他的长处,在于他没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当成投机取巧和升官发财的本钱,而只是作为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的手段”。

李贽是一个矛盾体,矛盾得让人理不出头绪。“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惟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李贽也走了这条路了,读了经史子集,做了官。可后来却辞了官,寄居于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学,要做学问家。这读书是目的呢?还是路径呢?怎么当路径走了一程,转而又变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读书变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后来为什么又遁入空门,出家了呢?逃离了世俗的羁绊,又去研究世俗的经史,这倒底是出世了?还是入世了呢?李贽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追求个性与自由的孩子。他极度自我,却又没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他在狱中自裁气绝前写了王维的“七十老翁何所求”来解释他的死因,也是极为贴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这个世界上应当建设些什么,但他从他的阅历与思考中知道,为了得到自由与解放应当打破些什么,只是生命将息,力不从心,无所求了。

这就是万历十五年,自此以后,万历不朝。

万历十五年心得感悟(篇11)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在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书中着重写了万历皇帝、改革家张居正、调和者申时行、清流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人的事迹和思想,从正面或侧面描绘了该王朝的面貌,让今人读来,能够感知那个年代,也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对明王朝道德的认识:

明王朝没有西方一样强大的宗教力量,他们只有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规范着帝国的道德,儒家文化是明王朝的根本,成为指导人们的唯一的道德标准,进而成为治国标准。道德规定着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思想。地方乡绅自治用传统道德为标准;官员判案以“四书”为准绳;皇帝欲废长立幼也要受到伦常的制约。道德纲常为国之根本,它不仅可以指导判案,甚至可以替代法律。用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治国,缺乏“公正性”。道德至高无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而且可以替代行政。没有了“公正”的法律,用“人治”的方式,社会的腐败容易滋生,腐败者本人,多数为人治的执行者。

对明王朝政治的认识:

尽管明王朝的皇权在历朝中已经非常强大,但是书中则反复强调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博弈,文官集团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万历皇帝坐姿不雅,他们会立马批评,万历皇帝喜爱书法,他们会加以限制,万历皇帝欲立三皇子为太子,他们则坚决反对。以至后来万历仅为皇权的象征,其权力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官的制约。万历本人可以免去或诛杀冒犯他的文官,但却对整个文官集团无能为力。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因缺乏调和者而导致万历长达二十年的消极怠工。

《万历十五年》给予我的启示: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一个国家体制僵化,发展停滞,没有活力,必须改革。成功则兴旺发达,不彻底则江河日下,不改革或改革失败则坠入深渊。

3、人有两面性,阴面和阳面,人是自私的。明朝一直依靠儒家思想、四书五经的原则来管理人民是行不通的。

4、历史自古就是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

5、当皇帝也有当皇帝的无奈,万历皇帝虽然为一国之君,但其实活的也很不自在。

喜欢《十五年等待候鸟精彩书评》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