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 地图 >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感及读书笔记2000字。

古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的成长离开不开书籍营养的滋养,阅读时,我们一般都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收获。这是感触是非常难得的,它是我们去写作读书笔记的宝贵素材。如何才能将读书笔记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感及读书笔记20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感及读书笔记2000字

1、长远快慢之辩

有人言,想要走得快,就单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乍看一下,难免困惑。快,是个时间概念;远,是个空间概念。而这个结论果断将时空这两个不同的度量衡皈依于一个衡量标准:行动主体的呈现方式,是个体抑或团体。

人的一生,密密匝匝,惶惑如蚊蝇盘旋在过去、现在、未来、长度、宽度和深度铸造的精妙罗盘,究竟该作为踽踽独行的冲锋者还是呼朋引伴的远行僧,人各有志。走得快却止步一隅缘起于个体行动的潇洒与无畏、少有负累,然孤立无援,力不从心;走得远却稍显迟缓则因团队合作的开疆拓土、所向披靡,然众口难调,各为所附。由此,速度和长度在此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时间和空间成为人生的必选命题。

然而是否可以两者兼得?我想做践行者,惟愿披肝沥胆,望苍茫前路,奔赴未知的战场,那种御风而行的快感将是一生不可多得的巅峰体验;我也想做合作者,忠诚而谦卑,如一朵最普通的萤火虫在月明星稀的密林里搏击出些许微弱却有力的闪烁,照亮幽凉梦寐的家国。我能做开拓者,凭着一身孤胆,与天地歃血为盟,背负着孤勇的寂寥,酝酿着尼采般狂傲的心绪求索于修远;我也一定能做团结者,敏行讷言,鏖战于时代与人性的锋刃,拥吻着叔本华般低调的悲观在人生的钟摆里发出最悠远的鸣响。

2、精英草根之惑

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参悟着这种现实的困顿,和同事们一起奋发努力,然而很多时候却也会突然惊起茫然四顾。不知何时起,越来越多的无力感和丧失感侵袭于身,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得益彰统一的目标下力不从心。法律人与生俱来的精英之气遭遇中国乡土社会的人伦往复,困惑之情油然而生。

法律工作者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铁面无私的职业需求之后,需要淡定而从容地越过尘世喧嚣,达观、隽永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公正无私的内在要求。

澡雪情怀不仅需要一种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韧性,更需一份心远地自偏的心境。凡事过犹不及,传说中的精英文化无不以大众文化为依托。它们有的空洞,那是回音壁传来的历史钟磐声;有的乏味,功能性取代认知性;有的华美但也会沾些蚤子,那是所谓学者登绝顶、览众山的夸张造型。

在这个同质文化,非同质文化碰撞较量的时代,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仿佛一对历史的宿敌,带着各自阶级象征遗风,永无握手言和的可能。尽管国门已开,我们在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在彼此的交锋中懂得“入国而问境,入乡而随俗”,但国内文化的自我融合仍无斩获。

其实深入文化的源头、根基,来一次文化的寻根,到市井中去寻找丧失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对于社会问题,人的某种人格缺陷,社会科学往往是治标的,人文科学它才是治本的。这就要求人文科学本身是健全、向上的。求诸野,往往有所得。

一番孤勇的法律中心主义固然让法律人热血沸腾畅快淋漓,然而脱离经济基础和国情社情的法律理想主义从来都是难以持久。

群众的要求和评价已经真正走入了我们的视野,成为工作的标准。也许只有将宏观视野、大众文化的交汇融通,以民众之心倾听来自另一民众最平等朴实的心声,把法律共同体融入民情民意的怀抱,才是行有所得的唯一方式。

3、现实信仰之舞

由此可见,坚定法治信仰,努力将群众观点融入审判实务,是增强法官队伍素质的着力点。法官的政治敏锐性、业务技能、审判艺术关乎审执案件的实效,唯深入群众,按照为民、务实、清廉、勤奋的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读书笔记.明确学以致用的目标才能理论联系实际,让框子里的实用知识与隐藏的经典文化水乳交融,才能真正提高审判绩效,服务大众。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首先亦为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院工作者作为司法工作者,首先亦是群众工作者。法律工作者们只有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把学术水平的提高、审判工作的完善、政治智慧的增长深植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做到司法依靠群众,群众参与司法;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才能将人民司法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地。

席勒之诗《孔夫子的箴言》开篇立命与结尾陈词: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

也许无论做自己心中高山远止的英雄,还是成为大时代中尽情挥洒汗水的小舞者,我们最终只是带着脚镣在有限的时空跳舞,一曲滑稽或自娱自乐的圆舞。有时独舞一曲,尽情享受舞台正中投射出的绚烂光华,虽转瞬即逝,但令人凛然振奋;有时众舞翩然,优雅投身于一片飘逸人海,虽略显晦暗,但终会在交响配合的花丛深处领略那份属于这个时代的荡气回肠。恒心、博学,探寻真理的足迹,独行抑或结伴,走过,便是一路芳华。

纪伯伦说过:“当你工作的时候/你是一把笛子/经由它的心/把时光的呢喃变成音乐/藉由劳动来爱生命/是与生命最内在的秘密进行亲昵/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有爱/因为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

一直以来,我喜欢和于丹一样,将有些流光纯粹用来浪掷,可以敏感于四季,沐春风而思飞扬,临秋云而思浩荡。在法院工作后,忽被一种使命感攫住以至裹挟,以往的散漫与偏执也渐渐转为严谨与平和。道阻且长,大爱无言,民心、奉献、坚守,我、我们、我们的人民,一直在努力。作者:市中级法院胡蝶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


费孝通老先生《乡土中国》本书通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对比,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比,中西方的对比集中在团体格局、道德秩序、人际关系等方面,而和现代社会的对比则体现在方方面面,以此来考察社会变迁和社会继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一】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本重要的社会学著作,是社会学研究的一本奠基性作品,对社会学研究者具有启发性意义。

我认为作者主要就五个方面通过与城市的比较分析中,对中国的乡土社会进行了解析。这五个方面分别是文化、道德、社会结构、法律与权力。我将就着这五个方面谈谈为对此书的理解。

一、文化方面

作者认为文字下乡是非常必要的,但若是因为乡下人不识字就认为其是愚的,实在难以让人心悦诚服。作者说到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p10)因此,将城里人和乡下人做愚与不愚的对比是非常不恰当的。他认为文字在乡村之所受到排斥是由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空间上指的是乡村处在面对面社群当中,因而文字的使用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时间上指的是对对于乡村这种生于斯,死于斯的形态结构,口口相传足以传递世代的经验。因而只有当中国的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改变,文字才能真正地下乡。

二、道德方面

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作者还说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因而,乡土中国若想做到如西方团体群体一般,具有兼善的道德理念是非常困难的。但这并不是说在西方就绝对不存在差序格局,只是不那么重要罢了。

三、社会结构方面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基本的社群关系就是家庭。当然这种所指的家庭与西方的家庭完全是不同意义的。乡土社会的家庭也可以称为小家族,它并不是单纯的指由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群体,而是扩大范围的社群,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这种家族包括生育功能,但不限于生育功能,它包括了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在内。而西方的家庭结构,往往仅限于夫妻关系,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主要就是生儿育女,而其他功能多在其他团体中实现。

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男女之间的关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他们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以此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形态。

乡土社会还是一个血缘社会。血缘关系维持着社会结构的稳定。在乡土社会中,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因而血缘和地缘是一种合一的状态。乡土社会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熟人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是无法产生商业的。当血缘和地缘出现分离,社会性质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时,社会性质也将发生转变。

四、法律方面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而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法治也就是说依照法律行事,而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视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利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而所谓传统就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对于纠纷,现代社会会运用诉讼和法律来解决,而乡土社会由于礼治的影响,偏向于用教化的方式来解决,因为司法在乡间往往起不到很好的作用,而且司法的运用往往会破坏原有的礼治秩序。

五、权力方面

权力的性质大概上分为三类:一是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证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就乡土社会而言,在它的权力结构中既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又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除此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因而用民主和不民主来区分乡土社会的权利结构不合适,作者称之为长老权力。在乡土社会中,横暴权力还是同意权利的影响都是相当微弱的,只有长老权力发挥主要的作用。教化性的权力在亲子中表现最为明显,但又不局限于此。在乡土社会的中国,长幼之序成为教化权力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但这种长老权力的施展的前提在于文化的稳定性,如果这种稳定性发生改变,那么这种长老权力就会发生变化,相应的社会的乡土性也会改变。

作者还提到了第四种权力,即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权利。由于在社会结构本身变动中会产生时势权力,会有文化英雄的存在,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因而发生了一种权利,但它是时势所造的。这种权力在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的乡土社会是不存在的。只有当社会变迁的速度超出世代交替的速率时,名与实之间的距离才会增加,直至分离。

最后作者还从欲望和需要的方面进行的阐释。从欲望到需要时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在乡土社会中很多行为看似是为了达到某种欲望和目的的,但客观来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为却在满足主观上并没有自觉的需要,而且行为和所说的谜底之间毫无实在的联系。比如巫术这种行为就非常典型。乡土社会中的欲望往往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只有当社会发生变动,原来的文化不能满足需要时,人类就会追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当人们学会运用理性去自觉的运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自己的行为时,而不是根据经验去进行选择是,乡土社会就会逐渐远去。

《乡土中国》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乡土性,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发:首先,向我们揭示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们可以通过此书了解,并再次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次,为我们进行相关研究提供的经典的范本;最后,启发了我们年轻人在进行社会研究时,要学习费孝通老师这种敢于开拓新领域的勇气。

《乡土中国》这本书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必须对其有所发展。应该看到的是这本书出版于1947年,这是对当时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些认知,放在当下的中国乡村研究中稍有不妥。比如作者认为乡土社会的社会变迁是非常缓慢的,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环境相当复杂,一些乡村的变化是非常快速的。再比如当时的中国乡土社会法治的推行是很困难的,但在今天,法治的普及范围是非常广泛的,礼治这种形式早以不能满足需要。但是,尽管中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在发生变化,但却不能说完全远离了作者所说的这种乡土性,我们必须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进行更深刻的考察。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二】

费孝通以论而再论的两章篇幅阐释文字下乡对于乡下人之无用。若只闲闲地读,可能也就一带而过了。但是,我想从中抽出些什么,颠来倒去翻了又翻以后,却感觉费大学者把一些易懂的观点绕来绕去的解释一通后,反要让我挠头了。

我姑且先以大白话来解释他的观点:乡下人不使用文字不是因为愚,是因为生活中不需要。从空间上看,大家成天面对面的,有什么需要交流,用语言更直接,以说话的方式就行,更熟悉的,甚至不用说,只用手势或眼神就行。不必求助于文字。从时间上看,人们用文字记录下东西,是为了后人从中得到经验。而乡土社会,语言足可以传递经验。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总会从年长的人那里问到解释问题的经验。哪里还用着上文字?文化传承可以在亲子、邻里之间传授无缺。所以,无论在时间和空间的格局上,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生活的需要。或可说,因为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存在,文字这种居高的庙堂之物没有扎根的土壤。

以费孝通的观点,乡土社会中,文盲可以很好地世代顺畅地生活。提倡文字下乡要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只有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性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之 一

许多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是凭什么?如果说乡下人到了城里不知如何应付汽车,东避西让慌里慌张是愚,那城里人分不清包谷和麦子,一听狗吠脸变色又作何解呢?只能说,这些是知识问题而非智力问题。

又说,乡下人愚是因为他们不识字,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这也难让人心服。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那么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乡下人不识字,而武断地下结论,乡下人识字的能力差。

费孝通举了个例子:教授的孩子在乡间小学学习,课程上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总夸奖这些孩子聪明、智力高。可是,放学回来在田野里捉蚱蜢,这些聪明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乡下的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此间诸多缘由,最根本的是环境。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到字,没有日常混熟的易于识字的环境。教授的孩子日常不在田野里跑,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也不容易。这样一比较,自然不能说乡下人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

乡下人智力不差,却多文盲,为什么?

其一,乡土社会无空间上的约束。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因为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比如,广西瑶山,部落有急,以送铜钱的记号向其他部落求援。这也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

而乡土社会,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是面对面的社群。在熟人社群里,甚至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门里人可以通过足声、声气、甚至气味来判断门外来人。如此熟悉,如此近距离,何用文字?

其二,文字的表达有局限,不完全。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像老早以前的青年们谈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流行写情书,而很多悲剧就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这不完全是间接接触惹的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表达情感通常是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相配的,这些情意异了环境有可能走样。这时,运用文字就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了。

而说话却便宜得多,不需要注意文法,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这让我想到,网络上交流,一句话的后面配个表情,语言生动许多)面对面的语言交往如此直接,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交流方式而采用文字呢?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

乡土社会中多文盲,并非因为乡下人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之 二

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可以依本能而活动,人的当前却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要力求发展。

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历世不移的结果就是,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长大。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会传下去,成为子孙们将会得到的经验。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踏着先人的脚走同一条道,他先走,你后走,踏着先人的脚印,口口相传,难有遗漏。不必依赖于文字。时间没有阻隔,全部文化可以在这个地方传授无缺。

乡土社会,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有语言而无文字,是因为生活中对文字的不需要。只要基层的乡土性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而今,基层的乡土性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一个朝代,除了战争、饥荒,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的加速流动,科技的日新月异,土地的集中流转,城镇化的阔步前行,文字早已渗入社会的每个机体。我想,这其实也反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不复存在。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摘抄三】

通篇读完,我最先产生了一个疑惑,为什么费孝通先生不把这本书起名叫乡土文化?礼俗、礼治本身是一种文化,感情定向受文化的规定,教化权力由文化规定,决定行动动机的人类的欲望也是由文化决定的。再读序言,我找到了答案,正如开篇所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也是整本书的主旨,这种乡土性并不是具体社会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序言),这种乡土性文化与整个中国社会结构相关联,决定着人类怎样看待历史传统、如何改善社会现状,无论从中国的纵向历史发展,还是社会结构的形成,乡土性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决定性,自然可以理解著书为乡土中国而仅仅是乡土文化了。

全书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开篇的乡土本色是总的部分,作者通过对乡土性特征的一系列介绍,为以后的所有论述打下理论基础,后分别从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论证乡土社会中这种土气特征。书的开篇首先介绍了乡土本色,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村民的思想是生于斯、死于斯,痛苦感来自背井离乡,荣耀感是衣锦还乡,归属感是终老归乡。之所以对乡土有如此的依恋,是因为土地和村庄构成了人们生活的全部,而土地和庄稼是不可流动的,建立在土地之上的村庄也因此世代延续。乡土社会的特征有:1、村民一代一代粘附在土地上,不太有变动。2、因熟悉而形成的礼俗而非法治社会,守信用而非契约。3、人和人相处靠摸熟对方的性格,因为彼此在世代熟悉的环境中长大。正是这三大特征,构成了作者以下所有论述的理论基础。不得不说,现代社会也继承了乡土社会的特征,作者举例说,当敲门对方问是谁时,我们经常的回答是我啊,这一日常用语体现了熟悉社会的特征,然而这种土气在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却处处产生流弊。

在介绍完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后,作者分别从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思想、道德、礼俗教化、礼治秩序、政治统治等方面具体介绍乡土文化及其对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1、乡土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乡土社会的人文盲,并不是因为乡下人愚,而是因为他们没机会也不需要接触文字知识,村里人彼此熟识,靠言语和身体动作足以传达事件和情感,文字的产生本来就是为了克服时间和空间传达信息的局限,而乡土社会这种局限几乎不存在,况且,文字是有局限的,文字在传达情感时脱离情景,词不达意,因而文字没有在乡土社会中没有行成使用欲望,更不会转化成人们的需要了。2、乡土社会的基层机构是差序格局,生活圈子是富有伸缩能力的网络,这种差序是孔子所说得以己推人,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道德体系是孝悌忠信,对朋友、对父母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社会道德是没有普通标准的。这也就形成了区别于西方个人自已的自我主义,但不是极端自我主义,是以己推人,以我为中心一圈一圈扩散。3、在这种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其实我们发现,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儒家经典,可知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样也正式因为社会的这种乡土性,才使儒家文化广为流传。所谓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语言和行动都符合礼的规范,而克己复礼更多强调的是私人间的规范,而团体道德的缺乏,使乡土社会中的私表现的更明显。这种克己也是维持礼俗的力量,所谓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利,而在身内的良心。4、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社会秩序的是礼治秩序,社会处于无讼的状态,是一种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形成了长幼秩序,长幼秩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乡土社会是以血缘为基础建立的身分社会,在身分社会中,身分成为确定人们地位高低、权利大小、义务多少的标准。身分的本质是讲究差别、亲疏、尊卑、贵贱、因而身分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也是在此基础上整个社会建立在人身依附的基础上,但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建立在同意权力基础上的契约出现,契约是人们共同授予的权利,是同意,(p88)地缘是社会的基础,现代的社会已然是由血缘结合转向地缘结合形成的。5、在对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进行分析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四种权力,冲突中的横向权力、合作中的同意权力、继承中的长老权力和变迁造就的时势权力。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可能存在前三种权力,但随着社会变率的增加,时势权力出现,乡土社会中名实的分离,一个人很可能在表面同意长老意见的同时,内心和行为却趋向反对,也就是越来越口实心非。

研究方法:本书通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对比,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比,中西方的对比集中在团体格局、道德秩序、人际关系等方面,而和现代社会的对比则体现在方方面面,以此来考察社会变迁和社会继承。毫无疑问,乡土性决定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结构。

关于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本重要的社会学著作,是社会学研究的一本奠基性作品,对社会学研究者具有启发性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一】

【第一章 乡土本色】

1.农业社会有不流动性

2.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3.社会形态可以分为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4.乡土社会的孝和信用

【第二章 文字下乡】

1.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

(这是否是简化文字符合文字本身发展潮流的例证?)

2.1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2.2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

【第三章 再论文字下乡】

1.我想说明的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因为不需要)

2.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这句话确实打通思路,从来没想过忘时这个概念)

【第四章 差序格局】

1.私往往战胜公的原理,和劣币驱逐良币同。

2.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从前家里有猪就是家了,西方的家更像是法律概念,我们的家的概念则广阔和模糊得多)

3.乡土中国里面家的概念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4.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5.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人伦,伦理,费老先生在这里的解释真好!)

6.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说得真好真好!)

7.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第五章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1.孔子有不少次数说不够说是仁,但是当他积极地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退到了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他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

(这一段作为解释孔子为何对仁没有直接定义的原因,说得真好)

【第六章 家族】

1.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与西方差异巨大)

【第七章 男女有别】

2.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团结受到了这同性组合的影响,不易巩固。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这就是家族存在的合理性)

3.社会秩序范围着个性,为了秩序的维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坏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间的鸿沟从此筑下。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

【第八章 礼治秩序】

1.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人治是内在发生,自觉行动;法治是外在约束。

【第九章 无讼】

1.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讼,是因为有了争执,这在礼的社会中,就是不礼,说明道德教化不够。所以,无讼,就是理想社会。)

【第十章 无为政治】

1.如果有一天阶级斗争的问题解决了,社会上不分阶级了,政府、甚至国家组织,都会象秋风里的桐叶一般自己凋谢落地。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好名字)

【第十一章 长老统治】

(这一章让我想起来的倒是昨天读到的世界最大党里面提到的7大长老)

【第十二章 血缘和地域】

1.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2.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帐。算帐、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这是信奉AA制的西方人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是生活在国外的很多国人总是感觉不自在的地方)

【第十三章 名实的分离】

1.在中国的思想史中,除了社会变迁激速的春秋战国这一个时期,有过百家争鸣的思想争斗的场面外,自从定于一尊之后,也就在注释的方式中求和社会的变动谋适应。(社会的强烈变迁才能带来思想的多样化,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今天一个国家孤立自己,不和其他的国家交往,那么最后会首先在思想上死去)

【第十四章 从欲望到需要】

1.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那是人类行为的过程。

2.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称的时势权力;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二】

正如费孝通先生这部作品的名字:乡土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纯粹的乡土社会和农业地域,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中华文明因而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西方文明截然不同。

近代以来,西方工商业蓬勃发展促生的的资本主义力量在全球扩张,并按照西方文明的框架构建了当今的世界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当今的中国虽然在以积极的态度迅速融入时代,但根深蒂固的乡土性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潜在冲突严重制约了中国健康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如洪水般涌入的西方理念与中国的乡土文化发生了激烈交锋。当今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中探究出一定原因。

麻木、冷漠、自私,鲁迅在八十多年前如此形容那时的中国人,后人更称其为国民劣根性,仿佛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性。在传统的乡土中国中,社群的建立于形成依靠的是学院和地缘,不同村落与家族之间相对孤立和封闭,各自守着一亩三分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这种乡土哲学的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然而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城镇里,居住在周围的人基本上是没有联姻与血缘关系的,就像乡土社会中的外村人。中国传统道德提倡社群内部的团结互助,但对于外村人关心甚少。现代的社会分工使得家庭得轴心由纵向的亲子关系转为横向的夫妻关系,家庭小型化和独立化,血缘上的紧密性被削弱,地缘上的集中性不复存在。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下载平等等思想却并未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在国民心中扎根。我们平日谴责的麻木与冷漠,并非中国人素质不高,实乃乡土文化中的排外习惯在社会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效果。

在费孝通言明的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退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际关系网。由于乡土社会中的人相对稳定地在一定地域内活动,其形成人际的网络范围也就有所局限;另外,维持乡土社会秩序依靠的是规矩和道德,即长老权力,是教化的力量。然而在工业化的城镇中,由于传统大家庭结构的解体,长老权力被严重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同意权力,即法律。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正处于这两种权力的交替时期。

在依然是农业社会的乡村,现行法律制度产生了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文化水平偏低的广大乡民除了将法律当做一套新的行为准则以外是极难理解所谓法律精神的。法律冲击了旧有道德和规矩的权威,同时给予了一些人不顺从者反抗长老权力的借口和武器,甚至扰乱了乡村原有的稳定秩序,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本人学识有限,未在费孝通先生的著述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探究。但我坚信一点,不读懂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就无法解决好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三】

费孝通以论而再论的两章篇幅阐释文字下乡对于乡下人之无用。若只闲闲地读,可能也就一带而过了。但是,我想从中抽出些什么,颠来倒去翻了又翻以后,却感觉费大学者把一些易懂的观点绕来绕去的解释一通后,反要让我挠头了。

我姑且先以大白话来解释他的观点:乡下人不使用文字不是因为愚,是因为生活中不需要。从空间上看,大家成天面对面的,有什么需要交流,用语言更直接,以说话的方式就行,更熟悉的,甚至不用说,只用手势或眼神就行。不必求助于文字。从时间上看,人们用文字记录下东西,是为了后人从中得到经验。而乡土社会,语言足可以传递经验。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总会从年长的人那里问到解释问题的经验。哪里还用着上文字?文化传承可以在亲子、邻里之间传授无缺。所以,无论在时间和空间的格局上,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生活的需要。或可说,因为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存在,文字这种居高的庙堂之物没有扎根的土壤。

以费孝通的观点,乡土社会中,文盲可以很好地世代顺畅地生活。提倡文字下乡要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只有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性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

之 一

许多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是凭什么?如果说乡下人到了城里不知如何应付汽车,东避西让慌里慌张是愚,那城里人分不清包谷和麦子,一听狗吠脸变色又作何解呢?只能说,这些是知识问题而非智力问题。

又说,乡下人愚是因为他们不识字,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这也难让人心服。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那么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乡下人不识字,而武断地下结论,乡下人识字的能力差。

费孝通举了个例子:教授的孩子在乡间小学学习,课程上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总夸奖这些孩子聪明、智力高。可是,放学回来在田野里捉蚱蜢,这些聪明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乡下的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此间诸多缘由,最根本的是环境。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到字,没有日常混熟的易于识字的环境。教授的孩子日常不在田野里跑,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也不容易。这样一比较,自然不能说乡下人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

乡下人智力不差,却多文盲,为什么?

其一,乡土社会无空间上的约束。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因为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比如,广西瑶山,部落有急,以送铜钱的记号向其他部落求援。这也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

而乡土社会,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是面对面的社群。在熟人社群里,甚至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门里人可以通过足声、声气、甚至气味来判断门外来人。如此熟悉,如此近距离,何用文字?

其二,文字的表达有局限,不完全。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像老早以前的青年们谈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流行写情书,而很多悲剧就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这不完全是间接接触惹的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表达情感通常是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相配的,这些情意异了环境有可能走样。这时,运用文字就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了。

而说话却便宜得多,不需要注意文法,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这让我想到,网络上交流,一句话的后面配个表情,语言生动许多)面对面的语言交往如此直接,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交流方式而采用文字呢?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

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表达情感。语言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这个筛子虽则有助于人和人间的了解,但同时却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熟人中,话少,就是因为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直接的会意了。

乡土社会中多文盲,并非因为乡下人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之 二

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可以依本能而活动,人的当前却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要力求发展。

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历世不移的结果就是,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长大。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会传下去,成为子孙们将会得到的经验。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踏着先人的脚走同一条道,他先走,你后走,踏着先人的脚印,口口相传,难有遗漏。不必依赖于文字。时间没有阻隔,全部文化可以在这个地方传授无缺。

乡土社会,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有语言而无文字,是因为生活中对文字的不需要。只要基层的乡土性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而今,基层的乡土性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一个朝代,除了战争、饥荒,没有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的加速流动,科技的日新月异,土地的集中流转,城镇化的阔步前行,文字早已渗入社会的每个机体。我想,这其实也反证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不复存在。

喜欢《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感及读书笔记2000字》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