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观后感。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观后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观后感(一)

这部影片,是一个我们大家基本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抛开背诵十分困难的《长恨歌》高调赞扬的千古爱情,也还有太白先生的《清平调》来吟诵贵妃的美貌,更有杜牧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张志真“天资惹出安史乱,至今西风哭白绫”的批判。影片正是把这些历史典故逐一叙述,以爱情为核心,夹杂在盛世唐朝的一系列战争和宫廷阴谋中,一个如水的绝代佳人,美丽善良、多才多艺、知音律晓歌舞、不问朝政大事,三千宠爱集一身却不沾染任何政治,却最终死在政治手里的故事。

冰冰扮演的杨玉环,白衣乌发,云鬓高耸,美人犹作鼓上舞,衣袂飘飘,舞姿曼妙,王者动心,纵使被武惠妃截胡,也要坚持对王子婚前见面,方不误这豆蔻华年。杨家女肤若凝脂面若桃花,大红美衣演绎舞娘的悲喜,一霎时烟花璀璨,玉环美不胜收。这个风情万种的贵妇,终其一生都只是一个美丽纤弱无辜的筹码,寿王拿她来交换太子之位,而马嵬坡的“婉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有泪救不得”更是抵上了自己的生命。只可惜杨玉环的“霓裳羽衣曲”待殒命之时也未完成,让这段郎才女貌的爱情,留下了更多的遗憾。

影片的取景非常的恢弘,辽阔的草原,壮阔的长安城,辉煌的宫殿,高高的台阶,无一不显示盛世的大唐,服装道具细致精美,画面十分的明丽鲜艳,马球,舞蹈都华贵异常,战争场面大气磅礴。除了宣传到热火朝天的所谓的“马震“的戏拍的十分唯美,还有最后贵妃服毒后的抵死缠绵,两段都是两位主演演技最爆发的地方,各种情绪与激动、痛苦和难过、纠结和难舍等复杂表情不一而足。其余一众演员,以高力士最赞,他是整部影片故事的推进者绝不夸张!

贯穿影片始终的“爱”,是影片的灵魂之所在,寿王对玉环是懦弱而自私的爱,皇帝对玉环是真心欣赏疼惜和宠爱,武惠妃对皇帝是平常夫妻的爱,梅妃则爱皇帝胜过爱自己,最后玉环对皇帝的爱,一方面是被皇帝拱手河山用自己重要的东西来表达的心意所感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皇帝对她的尊重及安全感。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观后感(二)

但很多人知道这部电影,还是通过那场著名的“马震”戏。真正到电影上映的时候,黎明和范冰冰的“马震”戏份早已经被删得差不多了。这是电影常见的营销手段,你懂的。

8月份,是文艺片儿泛滥的一个季节。片方对《王朝的女人·杨贵妃》的定位是浪漫传奇电影。唐明皇爱杨贵妃,上朝勤勤恳恳当班,下班早早回家,在梨园里敲鼓那场戏,电影院里出现了明显的笑场,这真是个“上海居家好男人”的帝王版。

寿王和寿王爹,也就是唐明皇对同一个女人的态度简直是一种对比。其实,从落座电影院,看到寿王和当时还是寿王妃的杨玉环恩恩爱爱的场面,我就开始纠结,这唐明皇究竟要怎么才能把他的儿媳妇给抢走啊,而且还是爱到要死要活的那种。也发誓了,寿王和杨贵妃也有爱情誓言,但是后来面对他爹的威压,寿王是不但仗剑闯宫,而且还给他爹提出了用自己的女人来换取太子位这样一个条件。

爱情誓言,在寿王这里烟消云散。也许正像高力士说的那样,杨玉环最终会发现,寿王并不是她想要的男人。唐明皇做到了,所谓不离不弃。即便是在后边的马嵬坡,面对三军的逼宫,唐明皇似乎也没有真正从心里边放下过杨玉环。唐明皇和杨玉环似乎很无辜,他们想让世人只是把他们当做一对相爱的男女,但世人却只看到他们皇帝和宠妃的身份。最后杨贵妃是在和唐明皇的一场酣畅淋漓的性爱中死去的,导演这样安排杨玉环死法的潜台词就是——死了都要爱。

这就是一部爱情剧。只不过这部爱情剧被套上了宫廷的戏服,所以我们忍不住会从历史的角度对这部戏进行一些审美。于是,我们会发现十庆导演是想从爱情的角度对杨玉环和唐明皇进行洗地。但是这种洗地,让人并不信服,杨玉环在马嵬坡面对三军将士的表白,让我们的女神看上去萌萌哒,我要是那一圈儿里的三军将士,我就会在心里对杨玉环的表白嗤之以鼻:“究竟是你天真,还是我们傻?”

这部片子的本意是想拍成一部大片的,因为导演里还有张艺谋。但是在情节上似乎也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除了“洗地”的感觉,基本上就是那么把杨玉环的一生给顺了下来。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做爱做爱,该死的时候就死。寿王,就安排战死疆场;杨玉环,就安排死在床上。导演不如再做的完美一点,把唐明皇也给写死了,让悲剧气氛浓烈一点。

也没什么反面角色,高力士也没弄权,反而动不动就到教堂里去向上帝反思人生,看上去很深情的样子;安禄山的将士们看上去也重情重义,都是汉子;至于杨玉环,就是单纯的邻家小妹,这次广电总局是给足了范冰冰丰满胸部的镜头,不再剪辑得只剩下“武大头”。还有唐明皇,有钱,多金,帅气,即便“全天下都是他的”,他也没有对杨玉环霸王硬上弓,而是用真情感动死她,特别是还专一,这样的男人谁不爱谁是傻蛋。

就这样吧,还好这次没在电影院里睡着。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王朝的女人杨玉环》观后感500字


《王朝的女人杨玉环》观后感

剧情介绍
少女杨玉环(范冰冰饰)为国丧领舞,翩若惊鸿,唐明皇(黎明饰)不觉倾心。宠妃武惠妃担心潜在的威胁,谎称杨玉环是她为儿子寿王(吴尊饰)选定的王妃。
杨玉环成了寿王的妻子、皇上的儿媳。这个只需要情感和艺术的女子对政治毫无兴趣,然而,她的周围只有政治。武惠妃设计陷害太子谋反,致使三个皇子被浇注成三尊雕塑。很快,武惠妃阴谋败露,自刎身亡。寿王无法面对父皇对杨玉环的爱慕,下毒药致玉环流产。心如死灰的杨玉环被送入道观。
唐明皇被杨玉环拒绝,恼怒中宣布强娶杨玉环。然而,新婚之夜,唐明皇并没有勉强杨玉环。两人的感情在政治斗争的压力和宫廷日常生活中越走越近,杨玉环终于爱上了唐明皇。
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叛乱使得杨贵妃的两任丈夫寿王和唐明皇父子和解,寿王悲壮地战死疆场;而无心政治的杨玉环也成为帝国最高政治斗争的核心 。
观后感
自古以来,充当花瓶或政治工具的女人们,大都一生命运多舛。比如早点的西施、貂蝉、杨玉环,后来的美国艳星梦露、日本第一女间谍南造云子、以及众多漂亮的总裁女秘书们,不是死于非命,就是红颜老去,伤心事无数。有人说感叹:做女人难,做漂亮女人更难!这是在怪自己呢,还是在怪爹妈?
人生在世,确实有些事情可以自己作主,有些事情却很想自己说了算,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刻的重大事件上,想要结果终究成了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
活着无奈的感觉,不仅仅是漂亮女人才有,有才有情的男人们,也时常被困在强权与财富囹圄里,不能随心所欲。或者精彩人生犹如炫烂的花朵,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死亡与记忆才是永恒。

皇贵妃观后感 皇贵妃心得体会


算是一部篇幅较短的游戏了 但故事结构不乏内容 剧情充实 故事开篇的场景与情节发展都很好地围绕了主题 是很新颖的一次玩耍,没有从低位升至高位的艰辛 但却有不可多见的无奈与辛酸

1

游戏一开始就非常吸引人眼球,以身为皇贵妃的女主角与皇帝、太后一同选秀开始,几位配角美人令人眼花缭乱。不像许多其他古风宫斗游戏一样让女主角从入宫开始慢慢熬,熬上十几二十年,而是在她已经入宫、身居高位时开始整个故事,使得后期剧情紧凑,不会让人觉得无聊。

女主角身为皇贵妃,然而高处不胜寒,后宫事务繁多,皇子公主也需要教养,且身边依旧群狼环绕、太后皇帝双边都要讨好,生活的非常辛苦。皇帝作为她和后宫三千佳丽的丈夫,早已被乱花迷了一双眼睛,迷醉在万花丛中,不会专宠她一人;更令人难过的是,皇帝无论翻了谁的牌子,作为皇贵妃的她也必须知晓,还得要假装大度地不去打扰。

私心觉得她对皇帝依旧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夜深忽梦少年事时回忆的也是皇帝还是太子时带着年少的她出外逛街吃零嘴儿,谈论朝中某某大人的夫人是个悍妇;那时两个人都还是少年少女的模样,眼中倒映着对方的脸容。

十来岁时,感情也如糖葫芦一般甜中带酸。小小的拈酸吃醋在他眼中也是可爱,小小的闹腾脾气在他眼中也是娇憨。

可是再甜的感情,只要那人变了心,便只会余下涩味了。

2

游戏很好玩,挺喜欢的,终于所有结局都刷个遍,太棒了!喜欢皇贵妃,皇子公主好可爱,字数有点少,虽然韵贵妃表面看着很厉害,但是这是她保护自己的方式,她从来没有害过别人。庄贵妃,太有心机啦,看着跟谁都有好,但是她是背后里害人,一面很韵贵()妃很好,一面不得罪皇贵妃,还有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的意思,自己也想上位皇后,庄贵妃想陷害皇贵妃,然后跟韵贵妃那边使坏,然后利用纯嫔他的心,在庄贵妃和韵贵妃联合去皇上那里告状,幸好投入纯嫔哪里,纯嫔去认罪,才躲过去,刚开始还不相信是纯嫔害的韵贵妃,后来才知道她是被利用啦,为了不牵扯六公主。和皇贵妃,她才认罪,庄贵妃才没得逞,然后皇贵妃知道了去找韵贵妃,跟她说事,两个人的关系也才得到和解,六公主那么怕二公主,送她蛇和虫子也是庄贵妃派去的手下搞得鬼,他们两合伙的演的戏,才逼得庄贵妃露去马脚,再说皇上对皇贵妃的感情,其实再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很有感情,到成为皇帝就不一样啦,没有什么时间去顾及皇贵妃啦,第一个是朝政,第二个是后宫,所以皇贵妃总是去回忆过去,怀念过去吧,有一点还是皇帝对于皇贵妃是心里有感情的,他去看皇贵妃结果她没在,他回去的时候问身边的太监派人保护皇贵妃这点他还是心里有她,也是对她心里愧疚,这也就是帝王的无奈呀!

再说番外,九皇子,皇贵妃对于九皇子从来不要求她,希望他有个快乐的童年,一开始九皇子还不明白,但是随着长大他懂了,其实皇贵妃不希望他当皇帝,没有自由,一辈子囚禁皇宫,这个金丝笼,跟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一心一意,一生一世一双人。一直到他长大,他懂了。他的母亲,是最伟大,最好的,母亲,给她个能回忆的美好的时光, 能实现自己任何事情。 支持大大

王朝的观后感8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王朝的观后感”,敬请访问。

好的影像作品是人们进步的源泉,观看作品之后内心有很多感慨想吐露出来,有了这样的好机会,当然要将感悟记录下来并形成观后感,写观后感有“感”无“观”,就如同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你有过写观后感的经历吗?经过搜索和整理,编辑为大家呈上王朝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朝的观后感【篇1】

清朝,一个逝去的年代。在这个没落朝代的背后,有多少人赞扬它,有多少人唾弃它。想起它。我会倾刻泪流满面,也许是欣喜,亦或是忧伤。

初中上历史课,老师每每讲到清朝中期都是神采飞扬,激扬澎湃。时间往后退,尽是血泪。老师哭,学生也跟着哭。在单纯的孩子眼里,不仅有悲哀,还有怜悯。而老师,或许还隐藏了丝丝痛恨吧!

清朝,是个功过无数的朝代。后来的人定位为:一个让所以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亦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视为耻辱的朝代。

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选自《山居笔记》。大约有30来页的字,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就是这不长不短的文章让我对清朝又爱又恨。首先作者的知识底蕴让我这骨灰级的清史迷十分佩服,其次他的文章笔墨更让我为之震撼。仅仅只是一座很凄凉的皇家园林,四面叠嶂,雾云笼罩的承德避暑山庄在余秋雨眼里竟会变成一个端坐在眼前受万人睹目的九龙榻。这九龙榻既是九五之尊的象征,也是让皇帝在孤独脆弱的时候可以休息的靠背椅。

看到这里也会想象皇帝累了、倦了,想念着承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可以化作灵魂的寄托。虽然没能有缘迈进承德避暑山庄的大门,但踏上紫禁城的第一块青砖起就能感受到庄严肃穆的皇宫的压抑感。皇帝久居深宫,难怪想抽身逃离那些惹人头痛的烦琐事物,携来百侣,泛舟于庄内碧湖之上,微风拂面,煮酒论天下,引吭高歌,好不惬意!

清末,是在旧社会时期生活过的人们都不愿回顾的历史,一条条像生死契约一般的卖国协议,巨额赔款让百姓叫苦连天,政府不想自己掏腰包,想尽一切招数剥削榨尽老百姓,哪怕是一枚铜钱。

清朝的存在,或许在汉人心中是一个根本不允许存在的东西。中华民族要汉人统治才算天经地义,即使是篡谋夺位。满人,汉人眼中的蛮夷,这外来异族人统治的国家很是让人反感。特别是在清末,汉人们更是觉得满人天生卑奴血统,不懂得抵抗,不知道拼搏,只一枪一炮就能让他们跪地求饶,舍去自己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尊严,不只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民族的。偌大的中国转眼之间在风雨中飘摇,破落不堪,如何让人甘心。尽管康乾盛世让大清在世界上辉煌了那么一瞬间,而人们更愿意把那段苦不堪言的历史铭记在心间,片面的全盘否定这个让人琢磨不定的朝代以及把掌它的每个孤家寡人。

末了,想大声读出文章的最后一句经典语句------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读罢荡气回肠!

王朝的观后感【篇2】

看惯了教条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写的书,再看这本书,让人觉得很轻松。嬉笑怒骂之间就已洞悉社会历史。这种新的历史解读方式读起来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过后依然意尽。

真实不可获知,只能靠近。历来研究历史的人都逃不出这个局限。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是恒久不便的道理。

张宏杰是个借古喻今的高手,本来已经过去了五六百年的历史人物,在他的解读下,成了我们破解当下社会的一把钥匙。理解了这点,也就不会仅仅只是看看热闹而已。

朱元璋

这位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作者用了最多的笔墨。在其中和毛的比较最有意义。他们俩都出身农民,深知下层人民的疾苦和需要。都身经百战, 都深信武力至上的原则。深知中国式的人情世故。打败了比他们更有文化修养的文人政权。统一了中国。但内心残留的农民意识,却使他们治理国家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他们是权力,政治上的强人,却是社会认知上的庸人。这才会使他们乌托邦式的理想都归于破灭。

朱棣

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人,本身才能出众却不是他当太子。历史的规律就是强者生存,在生死的抉择面前,他成了一个篡位者。考验之后给他了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

他是个比他父亲更高明的统治高手。几乎明朝所有的大事都是在他手里完成,东征西战扩充疆土、修筑长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伟大的事业和非凡的举动接二连三,让人民应接不暇、不知所终。看到结果则目瞪口呆,这些行动一个接一个,不给人民任何的机会喘气的机会去反对他们。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不停的重复。我们今天也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神六发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08奥运等等大事一个接着一个。

海瑞

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安慰符。

与其说他是一个偏执症者,不如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生在中国既是他之哀,又是他之幸。哀的是这样一个国家注定他将一事无成,幸的是千百年来只有他一个海瑞让人民记住。他心似明月,只可惜地下一片墨汁。

张献忠

在读到张献忠这个人时,我感到空前的压抑和绝望。当中国人最残忍的一面在这个人身上展现出来时,我感到万分的惊谔,惊谔过后归于沉思,想到这一切都是事实,都是历史。我惊恐于过去,更惊恐于未来。

像西方那样建立起对生命的尊重看来还遥遥无期。

王朝的观后感【篇3】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2000字:

说起来,我挺不喜欢明朝的。一个原因是——明朝的皇帝,英明一点的吧,都很嗜杀,而且相当独断专行,根本听不进意见建议;而那些不英明的吧,简直昏庸到极点,不是太监专权,就是道貌岸然的东林党各种乱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宋、元起码对各方面文明都还比较开放,明朝开启了闭关锁国的先河,错过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但是,看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这本书写的真的挺棒的。明史,很多人写过,从清朝时期,就专门修过明史,还因此死了很多人;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又从明史着手,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写史、读史模式;等到当年明月写出《明朝那些事儿》,老百姓们对于大明的家长里短,更是如数家珍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写明史呢.....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明朝近,历史资料相对比较容易获得;2.明朝时与世界相对来说接触得还算比较多,当时的外国人对明朝有比较多的描写和史料,佐证和引据相对会更真实;3.清朝统治者比较重视明史,留下资料比较多;4.明朝的皇帝、大臣、宦官、起义军、边患外患,把诺大一个国家搞得很精(wu)彩(yan)纷(zhang)呈(qi);5.明朝的狗血事情很多。比如,嘉靖这种昏庸得一败涂地(其实特别精明)的皇帝反而没把国家玩死,天启当木匠也妥妥地安逸死,反而勤政简朴的崇祯却断送了大明....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一定要搞明白,介到底是哪麽回事儿。

在这本书里,张宏杰以七个人作为引子,写出了大明的不同棱面和不同阶层....当然,没有写最底层的,因为太低了,过于微观和微小,反映不出社会和历史的关系。这七个人分别是: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他们的角色分别是皇帝(开创者)、帝二代(篡位者)、忠臣(卫道士)、魏忠贤(弄臣)、张献忠(流寇)、吴三桂(贰臣)、郑成功(抵抗者)........(这些括号里的词是我自己总结的,不是作者).....作者用了一些可能更代表他个人看法的关键词,来描述这七位,而且,篇幅不一:

朱元璋——历史的惯性。一共用了112页;

朱棣——权力的奥秘。一共用了28页;

海瑞——偏执症患者。一共用了40页;

魏忠贤——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一共用了32页;

张献忠——在劫难逃。一共用了72页;

吴三桂——无处收留。一共用了44页;

郑成功——血液里的海水。一共用了33页。

通过张宏杰的书,我换了一个角度——一个更常理的、更平凡,更能摆脱那种因为历史已经发生而带给读者的“上帝视角”,重新拾起这些历史人物的本来身份、原始出身,以及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轨迹而蜕变成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做出系列历史举动的他们。我想,这大概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的自我,这大概也才是作者希望我们从他的书中能够读出来的历史人物的原色。

真心觉得这本书写得很不错。借此,发上来一些我很喜欢的片段,以便“勾引”一下大家。

比如,作者“告诉”我的一些先知的史实,比如:

a.朱元璋花了整整六年时间,七次删改,写了一本叫做《皇明祖训》的书,专门献给他的子孙们,作为大明皇帝们的家法。凡我子孙,都要严格服从我的这个详细规定,不许自作聪明,违反我这个成发。一个字也不许改。

b.与现在鼓励官员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相反,朱元璋做了一个今天人看起来非常奇怪的规定:不许官员们下乡.....他规定。官员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官衙里,不许去体察什么民情,如果胆敢坐轿下乡,百姓见了,就可以一拥而上,抓了送到京师,由皇帝亲自处死。

c.早在明代,各地村头街口都建有六谕卧碑,内容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天下百姓规定的“道德规范二十四字”——“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d.早在明代,朱元璋的语录式作品《大诰》就已经成为了《毛泽东语录》出现前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印刷品,被称颂为“臣民之至宝”。朱元璋曾命令全国家家一册《大诰》,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表彰民间学《大诰》先进分子...举行盛况空前(近20万人)的讲用大会.....

作者对朱元璋治国理念的点评,也相当有意思:“基于乡村生活经验,洪武皇帝的治国理念中表现出强烈的静态取向。他治理帝国的基本倾向就是把帝国的运转方式固定化,使整个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

他对开国皇帝的共性,总结得也颇有意思(这一点我想过,但是只是一霎,而且超级肤浅):——对中国历史来说,从流氓到开国天子,却几乎是一个规律....阅读这些开国皇帝的传记,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他们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到皇帝的路途中,都有一个流氓化或者说是流民化的过程.......流氓是皇帝的蛹。

——朱的本性相当狭隘敏感,他的宽大仁慈并不是出于天性,而完全是处于理智的考量。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必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高明的演员。

他写到朱棣的时候,描述也很有意思,仿佛两位历史的巨人在对话一般:——如果朱棣读到了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他一定会抚掌大笑,感叹英雄所见略同。“君主进行斗争必须既像人又像兽”“如有必要,君主应随时抛弃传统道德”“令人畏惧要比受人爱戴更安全”“人民宁肯辜负一个自己爱戴的人,也不会违背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这是人的本性”(这句话看完了,简直就知道了“权游”里面为什么龙妈会发生这种转变了,2DB诚不欺我)。

诸如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书中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张宏杰,居然毕业于财经大学的投资经济管理专业,曾经是建设银行的一名客户经理。而我,也是一名助理。

王朝的观后感【篇4】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杰著。

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每一个名字我们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很熟悉,但是张宏杰的这本书,让我突然意识到,我对他们其实很陌生。

我曾经认为,历史就是事件的堆积,读史就是去了解在我们的先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史书则是对事实的记录,写史的人自然则是应该客观地去记录,否则,就是不称职。

而张宏杰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历史中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历史中的人物为什么会那样?不去思考这些问题,读再多的史书也是枉然。

书中的七张面孔都是被历史标签化、脸谱化的人物,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鲜明的烙印,当我随着张宏杰摘掉脸谱去把他们当做一个个生命的个体时,就会突然发现他们也不过是一个个普通的生命罢了,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开国皇帝朱元璋,富有传奇色彩,而作者从小农意识的角度去解剖这个人时,一切却是那么的合理。朱元璋登基之后大肆杀戮功臣,这是谁都知道的,原因也大都归结于忌惮罢了,那么更深次的原因呢。张宏杰从人性的角度给出了新的解释,让一切变得那么顺理成章。朱元璋的种种举措,似乎都有了根据,先不论此观点对错,就凭此全新的视角就让人顿觉眼前一亮。我继而会去想,朱元璋高压残酷治贪,为何明朝却成为最腐败的朝代?中央集权制度,为何会在明朝达到顶峰?朱元璋之后出现朱棣与朱允炆之争,而刘邦之后出现吕后之乱,整个明朝充斥着宦官专政,而整个汉朝穿插着外戚专权,二者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必然?想到这些,我继而会去想,历史课本上对于朱元璋的评价是否恰当。而从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去看,又该如何去看待朱元璋的影响呢。

篡位者朱棣,本来在历史上就争议性很大,作者从其性格的两面性去解读;而清官海瑞与时代的格格不入,太监魏忠贤的啼笑皆非,造反者张献忠的嗜杀,叛徒吴三桂的无奈,忠臣郑成功所受教育的差异,都是摘取脸谱之后才能看清的东西,也只有摘取脸谱,才能感受到这一个个生命个体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张宏杰从人性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人物,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也让我意识到,历史也许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样子。虽然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历史却并不是唯一的。

不管此书的观点是否能够得到认同,仅此全新的视角也值得一读,甚至细细品读。能够换个角度看历史,就会慢慢换个角度看人生、看问题、看事物,说不定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张引

20xx.5.3

王朝的观后感【篇5】

刚刚看完的一本《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朱元璋》。这本书从朱元璋儿时开始,细致描述了明朝开国皇帝的人生起伏和心路历程。开始几页你也许会感觉书中对朱元璋的描述完全是出于作者臆测,没关系,很快作者就罗列出了大量的史料和古文以证明他的描写完全是元末农民的生存常态,让你不得不信服。整本书中穿插大量的古文和史料用以佐证,将一个鲜活的朱元璋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明白了,在那个时势造英雄的年代,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一步步走上皇位,以及登基之后的执政理念,都是与他的经历息息相关的。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对于朱元璋有一个比价全面的认识,对于明朝,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对于我们的民族,有一些比较深刻的反省。

下面摘录书中非常有意思的几段和大家分享:

中国文化的贫穷基因

贫穷从来不是好事。贫穷遮蔽了人的眼睛,让他看不到食物以外的东西;贫穷枷锁了人的身体,让他像动物一样不停地被原始欲望折磨;贫穷剥夺了人的力量、尊严和权利,让他在自然、神灵和权力面前自觉软弱,卑躬屈膝。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学者刘易斯提出了贫困文化的概念。他总结的贫困文化的特征我国从古代直到解放前都具备。如较高的死亡率,较低的估计寿命,较低的教育水平,为生存而进行长期奋斗,典当,过着受束缚的生活,终生忙碌而无闲暇,向往权力,大男子主义,只顾眼前,不信任政府,软弱无能,对地位差异敏感而缺乏阶级觉悟等等。这种贫困文化使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

虽然是自学成才,但朱元璋的诗文通脱自然、朴茂雄强,颇有可观之处,请看他是如何在《皇陵碑》中描述自己的三年流浪的: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依,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依碧,听猿啼月夜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西风鹤唳,俄浙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若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二强。

但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又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民族。也许是因为在这片人口拥挤的土地上生存异常艰难吧,中国人把所以的智慧都用在了捉摸人上。老子、论语、菜根谭、增广贤文、厚黑学,林林总总,无非是讲如何与人相处。所以,中国人的谋略文化特别的发达,中国人防范人和算计人的能力特别发达。马克思说,中国人在一切世界事务中远胜于其他亚洲人。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总结出这样多、这样深刻的绕弯弯的生存智慧: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为人且学乌龟法,当缩头时便缩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吃小亏占大便宜;内要伶俐,外要痴呆,聪明逞尽,惹祸招灾

那些智谋大师历来都是中国人崇拜的对象: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而张仲景、张衡、祖冲之等科学家却不为人所知。到现在为止,谋略文化仍然在中国生机勃勃,随便找家书店一看,许多生存谋略类书籍占据了相当大的面积。中国人谋略化的思维方式与军事思维非常接近。中国人不善坦诚合作,也不善公平竞争,而独善于勾心斗角,善于破坏规则。而战场上正需要的是随机应变,不择手段。战场上必须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对方,最大限度的去利用对方的弱点,战场上可以光明正大使用阴谋、欺骗对手,创造性的去示假隐真、欲擒故纵、调虎离山、借刀杀人、引蛇出洞、金蝉脱壳、围魏救赵、暗度陈仓

可是,我们现在读到的关于明初移民的记载和传说,却一律充满了悲苦和辛酸。民间传说,当时为防止人们半路逃归,每登记一人,在脚小趾上划一小口,所以山西移民皆为小趾重甲;长绳捆绑,押解上路。由此人们都养成了背手习惯。连小便都要报告长官,由军人解开手,才能行事,所以华北各地,都把上厕所叫做解手。

唐宋以生机勃勃的外向型竞争社会呈现于世界,而朱元璋统治下的明朝则是内向的、反竞争的、缺乏想象力的。朱元璋开创的三百年大明,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朝代之一。而这三百年间,却是欧洲历史上最为动荡的阶段。不过正是在这些动乱中,孕育了现代西方文明。黄仁宇说,克伦威尔在马斯顿荒原击败查理一世时,为公元1644年,也即是中国所谓崇祯皇帝上煤山的一年,也就是明亡的一年。大明三百年,正是中国与西方,一个大幅度后退,一个大踏步前进的擦肩而过的时代。

王朝的观后感【篇6】

我不知道本作的历史是否属实,但书中赵匡胤对其青梅竹马,最后变成死敌之妻非常怀念,两人之间发生了很多关联情节。赵肯定是个英雄,作文但是得了天下,却得不到一个女人心,颇有些悲壮。还有一段被灭族的将军韩通之子韩敏信,身负血海深仇,却喜欢上了赵的妹妹。所有这些,都成了这场乱世中的佳话,因为本作才第一部,后续我想会在这些方面大为展开,应该是作者为了迎合观众的剧情需要发挥,也使得本作情节更为丰满,因为有女人,就有柔情。描写宋朝的小说,像《水浒传》对女性是完全漠视和贬低的,全书完全一股性冷淡风,我觉得这方面还是要有些平衡。

总而言之,作者站在跟读者一样的上帝视角,揣磨着大变革时期当事人的心,尤其是把他们的一些纠结点都写了出来,不管是为国家,为百姓深谋远虑,还是为自己前途,为个人私利,都较为丰富地展现了出来。身而为人,是不能独善其身的,我们必须参与到群体中,在那样的历史时期,自己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当事人这样做是否值得,这也是阅读此类历史小说时,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感谢作者,让读者再次细致入微地,过了一遍宋朝开端,赵氏黄袍加身的那段岁月。

王朝的观后感【篇7】

这是一本有趣而又“不正经的书”,我看到了所不一样的记叙历史的方法,充满了诙谐描述,对比,感叹,人物的内心独白,种种像是在说故事一样,读后感.而一切而又合乎逻辑,有证可循。史书记载的一般都是既定事实,记一时之事,避免不了其略显死板,而此书确是一个另类的存在,或许晋朝确实是一个另类独特的王朝,当然也有作者不可忽视的功劳。

很有趣,晋朝真是个奇妙的时代,就像正史上逸出的旁枝,一出离奇上演的荒诞剧。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历史,理解历史,不一样的感觉。这本书里被串成有趣的解读,士人们的高傲和怪诞、张扬和乖戾、风雅和荒唐,让人叹息又忍俊不禁。

晋朝怪异之处在于:从政治上讲,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皇权的力量如此虚弱,士族的力量如此强大(东晋),很多出生士族之人毫无政治才能,却身居高位,把持朝政。作者认为这和西方封建贵族体制有些相似。从精神上讲,魏晋名士崇尚玄学,蔑视礼教,放浪形骸,行为怪诞,酗酒,服用毒药五石散,性滥交,自我放纵,找不到精神上的归属。

如果抱着了解历史的目的,这本书很值得读一读,如果为了求证,寻根寻迹,仍需多方求证(部分细枝末节当然没有那些大部头史书的详细,权威)。

王朝的观后感【篇8】

在我看来,秋雨先生的散文一贯带有着他对人性、对社会、对历史的深沉思考。这篇《一个王朝的背影》,是他踏入承德避暑山庄游览时的一些联想。他从清朝初入中原汉族读书人的反抗开始谈起,着重谈了一下他对康熙皇帝卓越的一生的看法。

我想这篇文章核心想强调的一个关键词是文化认同。清兵刚刚入主中原时,中原的汉人抱着极大的抵触情绪,把入关的满族人看作外国的侵略军,而对灭亡了的明朝抱以同情,对朱姓子弟建立的腐朽不堪的南明小朝廷充满了幻想,希望他们能够励精图治,把清兵赶出关外,恢复汉人的政权。总结起来就是孙中山先生200多年以后提出了的反帝提纲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显然,这种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于满汉两个民族缺乏文化认同。满族历史上一直生活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崇尚武功而文明程度不高,与在中原大地上沿袭农耕文明,崇尚四书五经的汉族人相比,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汉族人担心清朝统治者会沿用自己民族的价值观进行统治,给汉民族的文化带来灭绝性的打击。于是,对清廷恐惧和愤怒在中原大地上蔓延,各种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起义此起彼伏。清朝的统治陷入了危机。

而改变这种情况的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的学识的渊博和人格的健全足以让我们现代人敬佩地五体投地。他竟然比历届明朝皇帝更加精通汉族的文化,大凡经、史、子、集、诗、书、音律,他都下过一番功夫,其中对朱熹哲学钻研最深。亲自与理学家进行水平不低的学术讨论。他在位的时候,主持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字典》,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都在发挥着作用。

他对西学的重视也让人对他刮目相看。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天文等学科,他都兴致勃勃地在传教士的帮助下刻苦钻研。他还下令翻译西方的许多自然科学着作,对动了他们在中国的传播。

在康熙年间,汉族知识分子的内心逐渐软化。看到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他们对清廷的态度由坚决抵抗逐渐转变为接受、合作。满汉的文化认同逐渐在加强,民族趋向融合。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即使在今天,当我们用客观的眼光打量康熙帝时,大多数都是正面的评价。我想,究其原因是,康熙皇帝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主要是文化上的认同。作为国君,他认真吸收汉族文化,至少作出了一种很高的姿态,表明他尊重汉族文化。同时,他也赢得了汉族人的尊重和认可。这种互相之间的尊重、包容为紧接而来的盛世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在处理今天的民族问题时,我们也应当多借鉴康熙帝的做法,避免增进民族团结成为一句空话,把它变成实实际际的行动。改善民族关系,互相尊重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王朝的观后感简短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王朝的观后感”。

观看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是非常宝贵的,看完作品后,常常会产生很多念头。我们应该将其总结成观后感以便于分享他人,怎么判断一篇作品观后感是否优秀?应该怎么写好一篇影片的观后感呢?根据你的需要,我们精心整理了王朝的观后感简短,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王朝的观后感简短 篇1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这本书讲述的是大明朝七个着名人物,朱元璋、海瑞、魏忠贤等七位人物,这些都是对大明朝的兴衰起了重要作用的人。

朱元璋、海瑞他们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优点,以及那些不可弥补的缺点,但是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都有过人之处以及独特的地方。朱元璋一个坐在龙椅的农民,他用农民的精明、周密、愚昧打造了自认为固若金汤的监狱帝国。这个监狱不但关住了老百姓,也关住了官僚,甚至还关住他的直系子孙。更为严重的是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头脑似乎还没有从他缔造的精神监狱中完全解脱出来。环境能够影响人也能改变人,在为拿到江山之前朱元璋从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变成了一个冷血的流氓在其中他很善于结交人,并且利用人,他利用人很有技术含量,他让别人能够甘心诚服于他,并甘心为他做事!可以说他这是一种能力,这也是能够夺取天下的绝大部分原因,当然他取得的一个天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机遇,一个让他翻身的机遇。其实,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但能力是可以靠自己培养或创造的。

朱棣一个篡位者,他精通权力,他把权力玩弄于鼓掌,同时进行血腥的屠杀,不管是自己亲人,熟话说血浓于水,但在他那里就不曾出现过,能够手刃兄弟,我都不理解这该是怎样一个冷血的人,或许他的心是石头做的,这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的人。我可以看到他内心的挣扎以及痛苦,所以不要试图去做亏心事,也不要为了某个目的去做事,这样会使你觉得没了目标,丧失人性。

郑成功这个异国出生的海盗之子,性格中一直燃烧着明亮的少年性,史称郑成功果敢刚毅,传之自母。郑成功的这位日本母亲,有胆有识,性情刚烈。母爱是伟大的,而我们也会不忽视母亲的遗传对郑成功有多大的影响。优越的家境、天赋的杰出才华和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培养了郑成功强烈的自信心、优越感和贵族气。

这本书七位人物的成功以及失败都是受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所以环境对人特别重要。我们生活中学习中接触到的人也会影响我们,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这本书中的几位人物的事例就无疑证明了这点。

这本书中虽然讲述了七个人物,但我比较欣赏着三位人物,是他们都有犯错的经历,但是他们身上却有着那些闪闪发光的品质。

王朝的观后感简短 篇2

看惯了教条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写的书,再看这本书,让人觉得很轻松。嬉笑怒骂之间就已洞悉社会历史。这种新的历史解读方式读起来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过后依然意尽。

真实不可获知,只能靠近。历来研究历史的人都逃不出这个局限。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是恒久不便的道理。

张宏杰是个借古喻今的高手,本来已经过去了五六百年的历史人物,在他的解读下,成了我们破解当下社会的一把钥匙。理解了这点,也就不会仅仅只是看看热闹而已。

朱元璋

这位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作者用了最多的笔墨。在其中和毛的比较最有意义。他们俩都出身农民,深知下层人民的疾苦和需要。都身经百战, 都深信武力至上的原则。深知中国式的人情世故。打败了比他们更有文化修养的文人政权。统一了中国。但内心残留的农民意识,却使他们治理国家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他们是权力,政治上的强人,却是社会认知上的庸人。这才会使他们乌托邦式的理想都归于破灭。

朱棣

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人,本身才能出众却不是他当太子。历史的规律就是强者生存,在生死的抉择面前,他成了一个篡位者。考验之后给他了一个发挥才能的平台。

他是个比他父亲更高明的统治高手。几乎明朝所有的大事都是在他手里完成,东征西战扩充疆土、修筑长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伟大的事业和非凡的举动接二连三,让人民应接不暇、不知所终。看到结果则目瞪口呆,这些行动一个接一个,不给人民任何的机会喘气的机会去反对他们。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不停的重复。我们今天也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神六发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08奥运等等大事一个接着一个。

海瑞

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安慰符。

与其说他是一个偏执症者,不如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生在中国既是他之哀,又是他之幸。哀的是这样一个国家注定他将一事无成,幸的是千百年来只有他一个海瑞让人民记住。他心似明月,只可惜地下一片墨汁。

张献忠

在读到张献忠这个人时,我感到空前的压抑和绝望。当中国人最残忍的一面在这个人身上展现出来时,我感到万分的惊谔,惊谔过后归于沉思,想到这一切都是事实,都是历史。我惊恐于过去,更惊恐于未来。

像西方那样建立起对生命的尊重看来还遥遥无期。

王朝的观后感简短 篇3

我不知道本作的历史是否属实,但书中赵匡胤对其青梅竹马,最后变成死敌之妻非常怀念,两人之间发生了很多关联情节。赵肯定是个英雄,作文但是得了天下,却得不到一个女人心,颇有些悲壮。还有一段被灭族的将军韩通之子韩敏信,身负血海深仇,却喜欢上了赵的妹妹。所有这些,都成了这场乱世中的佳话,因为本作才第一部,后续我想会在这些方面大为展开,应该是作者为了迎合观众的剧情需要发挥,也使得本作情节更为丰满,因为有女人,就有柔情。描写宋朝的小说,像《水浒传》对女性是完全漠视和贬低的,全书完全一股性冷淡风,我觉得这方面还是要有些平衡。

总而言之,作者站在跟读者一样的上帝视角,揣磨着大变革时期当事人的心,尤其是把他们的一些纠结点都写了出来,不管是为国家,为百姓深谋远虑,还是为自己前途,为个人私利,都较为丰富地展现了出来。身而为人,是不能独善其身的,我们必须参与到群体中,在那样的历史时期,自己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当事人这样做是否值得,这也是阅读此类历史小说时,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感谢作者,让读者再次细致入微地,过了一遍宋朝开端,赵氏黄袍加身的那段岁月。

王朝的观后感简短 篇4

这是一本有趣而又“不正经的书”,我看到了所不一样的记叙历史的方法,充满了诙谐描述,对比,感叹,人物的内心独白,种种像是在说故事一样,读后感.而一切而又合乎逻辑,有证可循。史书记载的一般都是既定事实,记一时之事,避免不了其略显死板,而此书确是一个另类的存在,或许晋朝确实是一个另类独特的王朝,当然也有作者不可忽视的功劳。

很有趣,晋朝真是个奇妙的时代,就像正史上逸出的旁枝,一出离奇上演的荒诞剧。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历史,理解历史,不一样的感觉。这本书里被串成有趣的解读,士人们的高傲和怪诞、张扬和乖戾、风雅和荒唐,让人叹息又忍俊不禁。

晋朝怪异之处在于:从政治上讲,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皇权的力量如此虚弱,士族的力量如此强大(东晋),很多出生士族之人毫无政治才能,却身居高位,把持朝政。作者认为这和西方封建贵族体制有些相似。从精神上讲,魏晋名士崇尚玄学,蔑视礼教,放浪形骸,行为怪诞,酗酒,服用毒药五石散,性滥交,自我放纵,找不到精神上的归属。

如果抱着了解历史的目的,这本书很值得读一读,如果为了求证,寻根寻迹,仍需多方求证(部分细枝末节当然没有那些大部头史书的详细,权威)。

王朝的观后感简短 篇5

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读后感2000字:

说起来,我挺不喜欢明朝的。一个原因是——明朝的皇帝,英明一点的吧,都很嗜杀,而且相当独断专行,根本听不进意见建议;而那些不英明的吧,简直昏庸到极点,不是太监专权,就是道貌岸然的东林党各种乱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宋、元起码对各方面文明都还比较开放,明朝开启了闭关锁国的先河,错过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但是,看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这本书写的真的挺棒的。明史,很多人写过,从清朝时期,就专门修过明史,还因此死了很多人;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又从明史着手,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写史、读史模式;等到当年明月写出《明朝那些事儿》,老百姓们对于大明的家长里短,更是如数家珍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写明史呢.....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明朝近,历史资料相对比较容易获得;2.明朝时与世界相对来说接触得还算比较多,当时的外国人对明朝有比较多的描写和史料,佐证和引据相对会更真实;3.清朝统治者比较重视明史,留下资料比较多;4.明朝的皇帝、大臣、宦官、起义军、边患外患,把诺大一个国家搞得很精(wu)彩(yan)纷(zhang)呈(qi);5.明朝的狗血事情很多。比如,嘉靖这种昏庸得一败涂地(其实特别精明)的皇帝反而没把国家玩死,天启当木匠也妥妥地安逸死,反而勤政简朴的崇祯却断送了大明....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一定要搞明白,介到底是哪麽回事儿。

在这本书里,张宏杰以七个人作为引子,写出了大明的不同棱面和不同阶层....当然,没有写最底层的,因为太低了,过于微观和微小,反映不出社会和历史的关系。这七个人分别是: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他们的角色分别是皇帝(开创者)、帝二代(篡位者)、忠臣(卫道士)、魏忠贤(弄臣)、张献忠(流寇)、吴三桂(贰臣)、郑成功(抵抗者)........(这些括号里的词是我自己总结的,不是作者).....作者用了一些可能更代表他个人看法的关键词,来描述这七位,而且,篇幅不一:

朱元璋——历史的惯性。一共用了112页;

朱棣——权力的奥秘。一共用了28页;

海瑞——偏执症患者。一共用了40页;

魏忠贤——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一共用了32页;

张献忠——在劫难逃。一共用了72页;

吴三桂——无处收留。一共用了44页;

郑成功——血液里的海水。一共用了33页。

通过张宏杰的书,我换了一个角度——一个更常理的、更平凡,更能摆脱那种因为历史已经发生而带给读者的“上帝视角”,重新拾起这些历史人物的本来身份、原始出身,以及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轨迹而蜕变成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做出系列历史举动的他们。我想,这大概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的自我,这大概也才是作者希望我们从他的书中能够读出来的历史人物的原色。

真心觉得这本书写得很不错。借此,发上来一些我很喜欢的片段,以便“勾引”一下大家。

比如,作者“告诉”我的一些先知的史实,比如:

a.朱元璋花了整整六年时间,七次删改,写了一本叫做《皇明祖训》的书,专门献给他的子孙们,作为大明皇帝们的家法。凡我子孙,都要严格服从我的这个详细规定,不许自作聪明,违反我这个成发。一个字也不许改。

b.与现在鼓励官员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相反,朱元璋做了一个今天人看起来非常奇怪的规定:不许官员们下乡.....他规定。官员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官衙里,不许去体察什么民情,如果胆敢坐轿下乡,百姓见了,就可以一拥而上,抓了送到京师,由皇帝亲自处死。

c.早在明代,各地村头街口都建有六谕卧碑,内容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天下百姓规定的“道德规范二十四字”——“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d.早在明代,朱元璋的语录式作品《大诰》就已经成为了《毛泽东语录》出现前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印刷品,被称颂为“臣民之至宝”。朱元璋曾命令全国家家一册《大诰》,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习...表彰民间学《大诰》先进分子...举行盛况空前(近20万人)的讲用大会.....

作者对朱元璋治国理念的点评,也相当有意思:“基于乡村生活经验,洪武皇帝的治国理念中表现出强烈的静态取向。他治理帝国的基本倾向就是把帝国的运转方式固定化,使整个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

他对开国皇帝的共性,总结得也颇有意思(这一点我想过,但是只是一霎,而且超级肤浅):——对中国历史来说,从流氓到开国天子,却几乎是一个规律....阅读这些开国皇帝的传记,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他们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到皇帝的路途中,都有一个流氓化或者说是流民化的过程.......流氓是皇帝的蛹。

——朱的本性相当狭隘敏感,他的宽大仁慈并不是出于天性,而完全是处于理智的考量。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必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高明的演员。

他写到朱棣的时候,描述也很有意思,仿佛两位历史的巨人在对话一般:——如果朱棣读到了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他一定会抚掌大笑,感叹英雄所见略同。“君主进行斗争必须既像人又像兽”“如有必要,君主应随时抛弃传统道德”“令人畏惧要比受人爱戴更安全”“人民宁肯辜负一个自己爱戴的人,也不会违背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这是人的本性”(这句话看完了,简直就知道了“权游”里面为什么龙妈会发生这种转变了,2DB诚不欺我)。

诸如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书中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张宏杰,居然毕业于财经大学的投资经济管理专业,曾经是建设银行的一名客户经理。而我,也是一名助理。

王朝的观后感简短 篇6

本书讨论了皇帝朱元璋,篡位者朱棣,清官海瑞,太监魏忠贤,造反者张献忠,叛徒吴三桂,忠臣郑成功,展现了大明王朝既强大又脆弱,既意志坚决又精神涣散的全貌。

朱元璋出身寒微,也让整个大明王朝蒙上了浓厚的农民阶级风味。江湖经历使他入世,对军纪,知识的尊重使其帝国固若金汤。然而物极必反,极权主义为后来的反叛和腐败埋下了种子。

朱棣讲义气,抢了年轻侄子的皇位,却也缔造了七下西洋,永乐盛世的传奇。

海瑞--狷介书生,强迫症患者,也是腐败社会里坚定的清流。从小受到的“虎妈”教育让他对自己和社会有完美主义的要求,他是身体力行的“圣人”。

魏忠贤--忠厚讨喜,心灵手巧让他在精明投机的太监李脱颖而出,掌权后又暴露出其草包气质,东厂制度是极权主义的缩影。张献忠--反社会人格,流民气质,缺乏人道精神和对妇女的尊重。军纪涣散,不尊重知识,在流寇阶段的灵活优势在掌权稳定后变成劣势。

吴三桂--痴情官二代,多血质人格。对陈圆圆深情,处世精明,为对新主表忠心追杀旧主,偏安一隅本可安享晚年,却被康熙削藩终结。郑成功--胆汁质人格,多才中日混血,海贼王父亲,刚烈的日本母亲。远洋--远离畸形的明朝制度,从而自由开放。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天国王朝观后感


天国王朝观后感(一)

毛慈航

闲来无事,看了《天国王朝》导演剪辑版,平心而论,除了剧情与史实略有出入,影片的质量,无论是场景,气氛,对历史的考据还是演员的表现,都对得起影片那长达三个多小时的长度。唯一令人不快的是弹幕上竟然为与影片完全无关的宋代撕逼了半天,各种大帽子随便叩,而这样的撕逼,与影片的主旨对照,再联系现实,实在是令人感慨良多。

影片讲述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之前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的情节,各方势力对耶路撒冷的争夺(无论是阵营内部还是阵营之间)构成了影片的主要线索。The kingdom of heaven,天堂之国,作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耶路撒冷的确是当之无愧:所罗门王在这里建筑圣殿;耶稣基督在这里出生,死亡与复活;穆罕穆德在这里接受神的启示……这里有哭墙;圣墓大教堂;阿克萨清真寺;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多元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全副武装的以色列士兵与不时发生的恐怖袭击。在取得了极大进步的当代,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过去那个充满了宗教狂热的年代:三天内,法兰克人让他们尝到了刀剑的滋味,共杀死十万多人,抓走大批俘虏。——摘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轶史》。无论是基督徒中的那些圣殿骑士,还是穆斯林中的那位黑衣教士,就是这种狂热最好的体现,在神的名义下要求进行战争,用神的光辉掩盖罪恶。不知闪米特人的神看到两拨人都打着他的名号互相征战,是何感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面角色的高尚就显得弥足珍贵:主角伊贝林的贝里昂;麻风病国王鲍德温四世;萨拉丁,这三位人物正是影片极力刻画的形象:高尚;仁慈;敢战而慎战……也正是如此,影片着重刻画了第一次两军对峙下的谈判,而对那场著名的哈丁战役(Battle of Hattin)一笔带过。影片的最后,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朝圣,在经过圣墓教堂时,随手扶正了一个十字架,面对耶稣墓时他选择了绕之而过。这两个细微的举动,正是影片核心思想的体现——尊重与宽容,正是这样的精神,使主角在战场上被自己之前的俘虏放过,也最终与萨拉丁达成了协定,带领全城居民安全地离开耶路撒冷;正是这种精神,使鲍德温四世在内忧外患之中保持着耶路撒冷的繁荣与稳定;也正是这种精神,使萨拉丁名垂青史,作为伊斯兰教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受到世人的敬仰。而作为反面出场的圣殿骑士,其历史上的结局也耐人寻味:打着上帝的名号作恶多端,结果被教廷与法国王室剿灭,团长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影片结局,主角回到了家乡,结果遇到了狮心王理查带领的新的十字军,的确,战争还远未结束,十字军在这之后又存在了上百年……耶路撒冷,天堂之国,神的应许之地,遍地流乳与蜜的土地,从巴比伦人,亚述人的征服,到一次次的十字军,在到五次中东战争与绵延不绝的巴以冲突;从古文明的冲突,到宗教狂热影响下的圣战,再到现代大国之间的政治角力……The Kingdom Of Heaven,真的是天堂吗?而十字军东征虽然早已结束,可看看近年来中东所发生的种种,令人无言以对。The Kingdom Of Heaven,在这样的世界中,反而成为了一个讽刺。

神之所以为神,在于神的宽恕,而当缺少了宽恕,缺少了尊重与宽容,甚至为了一点无关的小事争吵不休,The Kingdom Of Heaven,人间又何处去寻。

注:影片中萨拉丁的扮演者加桑·马苏德 (Ghassan Massoud)现居叙利亚,在这样的当下,愿他一切安好。

天国王朝观后感(二)

刚刚又花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把《天国王朝》看了一遍。记得上次是老季把这部电影推荐给我的,并在倪家里看的。虽说外界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似乎不是特别的高,有的说演员的表演平庸无奇,有的说虽然更富野心,但显然不如《角斗士》。但我个人认为,能把它与很多经典之作做比较,就说明大家首先认可了他的层次。我不是专业的电影人,可能连电影爱好者都算不上,但作为自己来讲,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

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这部电影,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认为这部电影是批判宗教的,特别是基督教。整部电影中可以说对上帝最不忠心的就要算两个牧师了。一个是被主人公在开场就杀死的,一个则是耶路撒冷的主教。正如主角所说,主教大人的确是关于宗教,教会了我们许多许多。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借神为名,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而已。

电影中的几个英雄人物,都对宗教有着自己的理解。男主人公起先离开店铺,随父前往耶路撒冷,只是为了得到救赎与宽恕。但当他历尽艰辛来到圣城之后,在耶稣升天之处,才完全明白,能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在所谓的圣地,他感受不到一点儿上帝的气息,说他不虔诚,那他便不会来到这里,直到他埋下十字架的前一刻,他都是虔诚的,这种虔诚不亚于任何人。但在埋下十字架后,相信他已理解父亲的遗愿"王在勤王,王死则爱护百姓",这才是一个完美的骑士所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空洞的向上帝服务。而后,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本着仁慈与百姓的原则。事实证明,他赢得了荣耀,而不是圣堂骑士。

耶路撒冷王和萨拉丁是两位君主,是"以神之名义"出征的统帅。他们虔诚么,我不这么认为,他们都深知备战才能让他们胜利,而不是神的恩宠。他们冷静,不会因那些头脑发热自以为受到神的眷顾的人的冲动而失去原则。两人定下的合约才是真正的和平之约,可以使天朝王国实现。联想现今的社会,不同的价值体系其实和各个宗教是一样的,与其本着"杀异教徒不算谋杀,是立功"的想法相互攻击,还不如大家相互尊重,彼此共存。在电影的最后,萨拉丁一样可以扶起倒下的十字架,安拉并没有惩罚他,相反,伊斯兰人以他为王。同样,耶路撒冷王一样告诫自己的骑士,同样要保护百姓,无论其信仰。两人都表现的对神极其恭敬,极其虔诚。但我认为,原因只因他们是统帅。想到了《大秦帝国》中卫殃在迁都时告诉孝公的一句话:"我们不信阴阳五行只说,但百姓信,我们就要信。"我认为,仅此而已。他们的虔诚,只因这样可以凝聚人心,他们真正的知道宗教的本质。耶路撒冷是什么?"Nothing""Everything".萨拉丁回答的何其精彩,何其大气。耶路撒冷只是一座较大的城市而已,他什么都不是,一点儿也不特殊。但他是万千人精神的寄托,谁得到他,万千人就会认为他是受到神的庇护的,因此便会得到人们的拥戴,有了万民的拥戴,也就有了一切,而人们得到了精神的寄托后,虔诚的人们也就同样有了一切,因此,于民于己,他代表着一切。有一天,当这份寄托已经不再,耶路撒冷,也许还只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而已吧。

执政官似乎在最后,也明白了圣城的价值。如他自己所说,曾经他以为他是为上帝而战,但慢慢的他才明白,他只不过是为了土地和财富。因此,他放弃了圣城,放弃了上帝。主人公父亲的牧师一直十分虔诚,我认为他是迷惑的,他坚信着上帝,坚信着信仰,我觉得整部电影中,只有他是最终于信仰的人。他迷惑,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是否正确,只是在一步一步的追寻着心中上帝的脚步,即便赴死,也绝不后退。因此,在被敌人看下头颅的时候,他仍然在会心的微笑,他似乎得到了解脱,一生的杀戮也仿佛在那一瞬间完全得到了救赎。如果真的有天国,他应该会住在其中吧。

关于宗教说了这么多,主要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世界应当就像这部电影中,我认为的所追求的那样(虽然不知导演是否为了表现这个)。东西方的价值体系可谓有很大的差异,比较强势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一再的宣扬自己所谓的"自由世界""美国式自由".而例如向中国、阿拉伯等几个较大的价值体系也在不断的宣扬着自己,还有势力较弱的,例如最原始的犹太教等,都在坚信着自己的信仰。我觉得,所有的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存在一种普世的价值体系,包括所谓的"民主".这个世界要想成为真正的天朝,只有使大家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大家共存,才能达到。而不是一味了排除异己,觉得只有自己是文明的,而其余的价值体系都是野蛮的,无知的。我觉得这样想的人才最可笑、最可悲、最无知。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是我看过电影后最大的感受。再说说几个小的感受吧。

首先有一个问题,我仍然十分的疑惑:到底该不该忌讳小恶呢?如果主人公答应继承王位,可能死去的人会更少,他的仁慈,使更多的人死去,这到底对不对呢?任何人在小恶之前都不敢确定自己会不会扬成大善,那么,在抉择的时候,是应该扬大善不避小恶呢,还是应该勿以恶小而为之呢?我说过,前提是不知道自己能否扬成大善。

我觉得,公平是争取的,而不是要求的。强者给予公平,中者争取公平,弱者才会要求公平。面对萨拉丁的二十万大军,主人公没有乞和,他靠自己和大家的努力,使萨拉丁让步,从而得到公平谈判的机会。然而他毕竟当时力量有限,因此当时还算不得强者。因此,只有争取,才有公平。奋战,同样可以让敌人尊重你。

还有,一个小情节,主人公所释放的那个仆人。"你的品德,在你见到你的敌人之前,就会在他们当中流传。"

在主人公封大家为骑士后,大家的眼神,可以看到荣耀的力量。

看完后对很多细节其实有许多的想法,有很多说不出来,先写这些吧,欢迎大家探讨。只代表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对之处,欢迎指正。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