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三体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三体读后感1500字

三体读后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三体读后感1500字。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中外经典书籍。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最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在写读后感时都会怎样写呢?或许"三体读后感1500字"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三体》读后感1500字:

《三体》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曾于2015年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在它获奖之后我才知道并找来阅读了它。《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和我是同行,可能是因为他理工科背景的缘故,使得这本科幻小说充满了科学的内涵和美感,既描绘有三体、歌者这样形形色色的各类宇宙文明,又描绘有像智子、水滴这样令人赞叹的高科技产品,一经阅读我就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

《三体》小说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曲组成,以地球文明文与三体文明的生存斗争为主线,时间跨度数百年,空间上跨度也有数百光年。作者通过小说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宇宙世界,以及在这个宇宙世界中各类生命文明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做出不懈抗争的故事。

在小说中,无论是三体文明还是人类文明,又或是其他更为高等的文明,都希望自己的文明能更为长久的生存,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三体文明在屡次的天灾中为了保存自己,建立了独裁统治,每个三体人一旦失去了利用的价值都会毫不留情的被毁灭,在这个文明中,没有宗教、没有艺术,只有对科学无尽的钻研和对宇宙的无穷探索,“追求科技的终极发展使自己可以安稳的活下去”一直是他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反观地球文明,一片祥和而安静只是在面对三体文明的侵略时,全球经济才临时转入战时经济体制,专注于军事科技发展,使得其他行业变得一片凋敝。只是在”第二次文艺复兴”之后,所有的行业才又有了戏剧般的突破,科技也出现了迅猛发展。

人类文明反思自己的发展历程,终于认识到如果一个文明注定要终结,与其苦苦寻觅使它更为长久的生存之道,还不如在它短暂的生存时间内,创造出灿烂的人文光辉,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灵。自然,对生命来说,文明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文明,生命的存在也就显得极为苍白无力。

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是生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文明社会,他们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在己方文明即将遭遇灭顶之灾时,地球文明选择了最后的爆发,而三体文明却选择了平静的离开。表面上这两个文明生命做出了大相径庭的选择,其实在他们这种选择的背后隐藏的是他们各自对生命和文明延续的不同理解。

三体文明平静的离开,与三体人一直奋斗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断在挫折中曲折前进的文明发展史有关。他们文明发展的过程已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无数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寻找生命的乐土,尽力的生存下去,是他们文明的主题。他们放弃了自身小我,没有额外的娱乐,只做对生存有利的事。读后感

地球文明在最后时刻的爆发,同样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环境有关。美丽富饶的地球提供了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使得人类有闲暇去追求除了物质以外的东西。所以地球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拥有了科学、技术,更孕育出了艺术、文化、宗教和信仰,这些精神层面的累累硕果使得人类对生存和生命有了不同于三体人的认知。在面对可能出现的灭亡时,人类不但有对生存的无限渴望,还使他们有了燃烧生命的冲动和激情。

《三体》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斗志的宇宙世界,各类文明不甘于拘囿于生存的现实,无论是对其他文明的无情打击、还是对自身文明的主动降维,乃至最后对整个宇宙世界的归零重启,这一个个手笔巨大、代价高昂的行动无一不显示明对生存的渴望和文明生命坚韧不屈的高昂斗志。作者:于力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三体》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500字


《三体》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500字:

读罢三体,万念俱灰,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述自己的心境,感觉有种悲天悯人之情涌上心头,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地球、太阳甚至整个银河系都微不足道,而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是历史长河里的匆匆过客,不要说我们每一个渺小的个体,或许我们的努力、挣扎和拼命,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但终究逃不过灰飞烟灭的宿命,三体的世界一时让人难以释怀。

刘慈欣的系列科幻小说《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又称地球往事三部曲,简而概之,就是地球灭亡前的故事,起因是地球向外太空发出的一束求救信号,被正在逃亡的三体文明截获,按照宇宙黑暗森林法则,人类为了避免灭亡,最后采取同归于尽的极端方式,迫使三体文明暂时妥协,但三体文明为了自己星球的生存,还是占领了地球,人类沦落为苟且偷生的蝼蚁,于是触发了宇宙广播,公布三体星系的坐标,同时也暴露了太阳系,三体文明被其他文明击溃,而太阳系包括地球同时毁灭。

这是一部脑洞大开的科幻作品,两个文明的消失不过是宇宙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际战争没有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从我们现有的科学认知,当下的阳光其实是太阳8分钟之前发出的光芒,最亮的海狼星是8年前的闪亮,光从银河系的一端到达地球就要数万年,而我们肉眼能观测到的最远的星星距离我们220万光年,或许看到时它已经不复存在。反观我们人类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云南元谋人才170万年,中华文明史才五千年,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宇宙其实是研究宇宙的历史,可以看作是宇宙考古了。

相信宇宙如此之大,人类绝非唯一生物,如同人类社会一样,各个文明之间以怎样的关系存在,决定了每个文明的兴衰存亡。很多人认为,外星人能够来到地球,说明具有高度的文明,而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倾向就越低,一定能理智地对待其他智慧生命体,与人类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但斯蒂芬·霍金就一再告诫,人类与外星人接触无疑是自寻死路,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善良的印第安人迎来的是灭顶之灾,这样的事例在我们人类中比比皆是。

作者一定深谙此道,小说的立论基础是宇宙社会学,其逻辑推演其实很简单: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这样的猜疑链无限循环,得出的结论就是宇宙中各个文明之间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相互敌对,保全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毁灭对方。在这样的宇宙环境下,隐藏自己的文明就是最好的保护,一旦暴露自己的坐标就会被其他文明猎杀,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

小说也是这样发展的,当三体舰队发现地球信号,无疑是在茫茫宇宙中发现了新大陆,而人类面对于远高于自己的文明面前,是这样的无力和无助,虽然也出现了技术爆炸、人类冬眠、曲率引擎等技术上的飞跃,并且突破了生命极限,突破了距离障碍,甚至进入四维空间,但精心设计的面壁计划、威慑计划、掩体计划、黑域计划等等,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最后只能鱼死网破,自我暴露,太阳系被一种神秘力量所牵引,从三维空间跌落到二维空间,成为宇宙间漂浮的绚丽画卷。

宇宙中存在着不同的时空维度,目前最前沿的理论认为,一共有十一个维度,点是零维,直线是一维,平面是二维,体是三维,至于四维以上的高维度,对于我等文科生而言就难以理解了,令人惊奇的是,据说不同维度空间的智慧生物被局限在自己的维度对宇宙进行各自表达,而各个维度之间的智慧生物无法沟通的。不知道二维的太阳系中的世间万物,是不是依然存在,就像我们已故的先人,只不过无法沟通而已。

清明时节雨纷纷,三维的我们迟早都会化为无形,跌落在无限小的一维空间,或许会有二维的图像挂在墙上和墓前,还会有三维的影像留在时间的匣子里,当然按照宇宙守恒、物质不灭的理论,也可能在某个灵异空间里,就如同耶稣基督的天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玉皇大帝的逍遥天宫,俯视着光怪陆离的世俗世界,时不时托梦给芸芸众生,大概是不同维度的交流方式,当某一天技术爆炸时,或许我们还可以想见,但愿不要从虫洞里冒出来吓坏自己的子子孙孙。作者:独行客

读《三体3:死神永生》有感1500字


理性的宇宙和感性的人_读《三体3:死神永生》有感1500字:

上世纪,诺贝尔奖得主费米曾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他们(外星人)在哪?

按照科学计算,在接近宇宙140亿岁的宇宙当中,只要外星文明比人类文明早点生10万年,那么,这个文明应现在该早已出现在地球了。可是,事实却并没有,在人类可观测的宇宙中,除了荒凉外,别无生命的气息。

就这疑问,刘欣慈提出了自己的解释:黑暗森林理论。

在《三体2》的末尾,罗辑以“黑暗森林理论”逼迫三体文明停止对地球的入侵。所谓“黑暗森林理论”,通俗解释就是说在宇宙中,所有的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悄无声息的在宇宙中行走,当猎人看见其他的猎人时,他应该做的就是将其他猎人击毙,而非与之接触(因为一个文明永远无法确定另一个文明对自己的真正意图,而所有文明都在不断扩张,但宇宙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因此,为了文明的延续,一个文明见到其他文明时,将其毁灭是最正确的确定。这也是为什么霍金反复告诫人类,千万不要接触外星文命)。回到费米悖论,外星人在哪,或许远在天边,或许就在太阳系的附近,但他们知道隐藏自己,延续自己的文明,因此人类至今并未见到任何外星文明。

《三体3:死神永生》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死神,便是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只要一个文明存在,那么他将永远处于危险之中。人类也是如此。怀揣人性之光的人类自大又感性,对所处的危险全然不知,心中幻想的是美妙和谐的宇宙社会,这种感性的人性之光超越了理智自私的兽性时,人类就离灭亡不远了。在《三体3》中,当人类幻想与三体文明和谐共处时,三体文明却悄悄将利剑向人类文明挥来。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感性的人类代表“程心”(主人公),却没有勇气按下黑暗森林的按钮(即通过广播,将地球和三体文明的宇宙坐标向宇宙深处传送,根据黑暗森林理论,接受到坐标的宇宙中的其他文明为了保存自身,必然将同时毁灭人类和三体文明)。因此感性人类必然成为冷酷无情的宇宙丛林法则下的牺牲品。

事实就是这么露骨,文明的增长是指数型的,谁知道一个文明日后是否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呢,那么,为了遏制这种潜在的威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将它毁灭。

这样,宇宙的死神便永远存在于宇宙之中,只要宇宙存在,死神便永远跟随。

但是,这样的宇宙太过生冷。宇宙大爆炸之后,迎来的是无限的黑暗,也正是因为这种黑暗,才能让重金属沉淀,孕育出诞生文明的恒星与行星。这便是理性的宇宙孕育出的感性文明。感性的文明必须适应理性的宇宙法则,才能更好将文明延续。

但是,故事的结尾,在光速中跨越了170亿光年的程心,终究要面对了宇宙的毁灭,而此时,宇宙中所有诞生过的文明都放弃了相互之间的相爱相杀,

这便是《三体》的格局,太高太高,这也是为什么能获得星云奖的原因。

不记得以前在哪看过一篇文章,叫《少看中国历史,多看世界文明》,文章认为中国的历史本质是一部正直史,所谓正直史,说白了来来去去就是内斗,自己人斗自己人,缺少向外的拓展性。而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内斗和权谋真的不是应该关注的对象了,因此要多世界文明的历程,关注未来,当然,文章的观点虽非全对,但有一点说的不错:历史很精彩,但更重要的是当下和未来。(以电视剧为例,美国的电视剧多偏向未来科幻,而国产的电视剧大多是历史剧、宫廷剧。pS:这是很多原因造成的。)

读完《三体》,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还是有很多人,思维超越了当下,基于科学理论和逻辑判断,放眼于未来。

结缘三体,妙不可言_《三体》读后感500字


结缘三体,妙不可言_三体读后感500字:

关于《三体》,第一次看到是2015年冬,汪小糖拿了厚厚的三本书,说这是她的假期计划,科幻小说!!(我心想朋友你慢慢看啊,不和你抢)

17年10月份,我计划看不同类型的书,看到《三体》,入手。书是买回来了,什么时候打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12月份的时候,Mr黄偶然给我们讲了《三体》,离地球最近的是4光年之外的半人马座、降维攻击……突然来了兴致。在看书之前,我又先听了一下《晓说》里高晓松的解读,哇哦,超级酷!(有限的词汇量,也是够了)

听完之后,打开了一本被称为伟大文学的书。作为物理化一直拖后腿的文科女,科幻我是看不懂,可小说没问题啊,原谅我的肤浅。除了小说情节,我还是被那一串串脑洞、一个接一个神奇的硬科技征服,竟有人视宇宙、太阳系如一盘棋局,将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毁灭,又一遍遍地重塑!他就是刘慈欣,一个小镇青年,也是雨果奖的亚洲第一人。他的思想里装的是宇宙星辰、古往今来,何许人也!

《三体》三部曲,分别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第一次全篇通读,博大精深悟不透,也就看看热闹,一场有关宇宙时空、地球人类的宏大的、爆炸性的热闹。

热闹好看,怕的是曲终万物散,宇宙寂灭……那时,何往??作者:FUN

《三体》读后感3000字


《三体》读后感3000字
《三体》是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所撰写的史诗级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其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书中对社会学、哲学、宗教、人性以及爱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得淋漓尽致。
三体1的主角是叶文洁,这个文革时期目睹父亲惨遭批斗致死的天文学家,因缘巧合下进入红岸基地后,明知三体人对地球不怀好意,仍然坚持发送地球坐标,从而导致地球暴露,三体人入侵开始,整个故事由此展开。第一部更多的是各种叙述故事的前因后果,对文革虽是略提一笔,但不难看出作者的态度。叶文洁的思想行为难道不是被时世影响改变的吗?所以你也就明白了人性是如何扭曲的。我还是很欣慰地看到她其实只是想借助外星文明改造地球改造人类,而不是仇恨地要毁灭地球。一个人要做到以牙还牙总是十分容易,要以德报怨就相当困难,所以孔子说的以直报怨,其实也只是裹着棉布的匕首而已。
三体2让我印象更深的人是章北海,这个面对三体人入侵,人类科学研究被阻断,战争基本无胜算的可能,却仍然要履行战斗职责的军人,竟然从一开始就抱着必胜的信心,你不得不对他投以尊敬。直到最后你发现其实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人类必败,从一开始就已经定好目标做好计划,那就是劫持飞船逃离地球,为人类文明保存希望的火种。是的,最终他成功了,这时候,你再回头去看他为自己的计划而实施的谋杀,你又会如何评价呢?如果谋杀是错,为人类保存希望是对,那他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对错可以相抵吗?我们评判对错都是基于自己对价值观立场的选择,如果你更看重法律,那他肯定是错,如果你更看重意义结果,那他也许是对的。我觉得评判他还得注意最后的一个细节,章北海劫持飞船逃离地球,有两艘飞船追击,在这个过程中,地球舰队全部被三体人的一颗水滴毁灭,他成了英雄,但是面对逃离地球,三艘飞船无法满足所有人的生存,最后时刻他不得不再次做出决定攻击其他两艘飞船,因为他明白,只有这样人类文明才有延续的可能。但他晚了一步,另一艘飞船率先发动了攻击,死之前他说了一句,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觉得没什么比延续人类文明更重要的了,总是要有人牺牲的,那谁牺牲其实都一样,包括他自己。从这一点看,我最终尊敬他理解他。
三体2的另一个主角罗辑,这个被命运安排不得不接受面壁计划的面壁者,从一开始的拒绝接受到滥用权利享乐到最后担起责任,虽然是老套的救赎剧情,但依然让人感动。他最后时刻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十分震撼: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也正是由于他认识到这一点,用暴露三体人星球位置作为威慑,保住了地球,当然只是一小段时间,但这已足够了。
三体3是一个爱情悲剧,云天明患病临死前送了程心一颗星星,程心却把他的大脑送给了三体人。虽然也希望三体人的技术能复活他,但更多的是希望他能打入三体人内部刺探情报,即使不是她的本意,我还是觉得太残忍了。云天明果然被复活了,通过三个故事传递信息,最终帮助程心在太阳系毁灭之前逃离了出来,他们相约在他们的那个星星上相聚,最终阴错阳差,天人永隔,也许这就是所有俗套爱情的结局吧,你永远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或者喜欢你的人在一起,最后和你在一起的往往是那个想也想不到的人。
在整个三部曲当中,《三体Ⅰ》更具历史感和现实性,《三体Ⅱ黑暗森林》的完成度最高,结构最完整,线索最清晰,也最华丽好看,《三体Ⅲ死神永生》则把宇宙视野和本质性的思考推向了极致,这方面目前无人能及!
对《三体》这部小说的喜欢不需赘述,相信任何一个想要窥探宇宙奥秘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爱上《三体》。当红岸基地、三体游戏、智子、维度变换、面壁者、破壁者、宇宙社会学、太空电梯、水滴、雪地工程、黑暗森林、执剑人、曲率驱动飞船、黑域、歌者、光粒、二向箔、回归运动等字眼划过眼前的时候,与之相关的人和事马上浮现在脑海,这种感觉是历久弥新的。自从第一遍读《三体》电子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时间,然而现在阅读这么一部极具科幻特色的纸质书的时候,感觉很不一样!
你以为你是在看文革史,其实文革只不过是所有故事的源头,如果你读完所有故事,你会发现文革就如同那只抖动翅膀的蝴蝶一样会对人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你以为你是在看一个网络游戏的介绍,其实这款网络游戏却是另一个世界里的真实写照,当你觉得游戏是多么的不合情理的时候,其实所有的不合理只是相对于地球,对于三体文明而言,生活却必须如此。(读后感)
你以为故事到了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其实你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隅,以后发生的故事更加大气蓬勃、引人入胜,并将牢牢吸引你的眼球、悄悄改变你的思想、深深震撼你的灵魂。
《三体》故事绝对让人欲罢不能,给人的思想冲击绝对是一浪高过一浪,通过她,我的宇宙观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其描绘的宇宙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轮回在小说的结尾得到了点睛,对于宇宙来说绝对是功德圆满之作,所以《三体》始终位于我向其他人推荐小说的第一位,希望更多人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相信《三体读后感1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体读后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