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三体读后感150字 > 地图 > 三体读后感150字

三体读后感150字

发布时间:2019-09-21 来源:互联网

《三体》读后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三体》读后感,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三体》读后感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我爸爸妈妈所在学校的校友,作为一位大学理工科毕业生,他竟能写出这样一部惊世之作,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于是今年国庆节后我便开始读《三体》。

《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这是一部科幻巨著,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宇宙史诗,它不仅为我们规划了人类未来的进步方向,也让我们理解了宇宙文明之间的残忍杀戮,认识到人性的善恶、地球文明的兴衰、宇宙的浩瀚与渺小。

该书一开始就把我深深地导入故事情节之中:许多高级科学家在一个月内纷纷暴毙,科学家汪淼在寻找真相中发现了一个叫作三体的游戏,游戏中的世界被三颗太阳围绕,昼夜规律难以预测,导致出现乱纪元。在被三日凌空三日连珠大撕裂等灾难毁灭了191轮文明后,三体人不再徒劳地去寻找那无解的规律,而是决定在宇宙中寻找新家园。令汪淼没有想到的是,游戏中的三体人是真实存在的,而它们已将目标指向了地球。面对科技比自己强大千百倍的三体人,地球人开始做出了那可能对三体人毫无疼痒的防御与反击......

通读《三体》三部曲,最让我惊讶和佩服的就是刘慈欣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不拘一格而又不会给人以无厘头的感觉,里面的剧情中大都含有关于未来丰富的科学猜想,比如用曲率驱动制造出光速飞船,用强互作力制造出像水滴那样的强力工具。这些奇妙的科学概念、神奇而先进的发明创造无不让我啧啧称赞。

一部电影空有好的剧情,没有好的演员去演绎,注定会是一部烂片。一部书也是如此,光有行云流水的构思,却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也肯定是不行的。刘慈欣在《三体》的人物描写上也着墨不少,他为我们成功塑造了汪淼、罗辑、史强、程心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他们或勇、或智、或光明磊落、或老成持重 .....

除了数不清的科学幻想外,《三体》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也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三体人的探测器水滴到达地球时,全人类正对他们开发的2000多艘星际战舰自鸣得意,甚至认为这一探测器是三体人派来议和的,结果人类的太空舰队被三体舰队中蹦出的一粒水滴灭的仅剩两艘。三体人靠实力告诉地球:毁灭你,与你有何干?故事临近结局时,三体已被另一个神秘文明所毁灭,人类为防御即将到来的黑暗森林打击,又为自己的掩体计划而沾沾自喜,直到最后被那个神秘文明的清洁工歌者随手丢出的二向箔压成二维,整个太阳系成为了一幅画,这时人类才恍然醒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三体》在2006年问世至今,销量已超百万册,2015年获得了第七十三届雨果奖,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是资深三体迷,曾读《三体》如痴如醉。感谢刘慈欣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提供这一力作,也愿《三体》这样的科幻巨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三体书评


三体书评(一)

何文钦

《三体》作为亚洲唯一一部获得世界科幻文学界最高奖项"雨果奖"的科幻著作,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作品中,地球人类的天文、社会、历史及哲学等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到。一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科幻文学作品长期占据着世界科幻文坛,以此作为基础产生的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更是叱咤全球,深得我国年轻一代人的喜爱。

《三体》作为中国科幻作家所写的一部科幻巨作,不可否认,作品中有着一定的中国元素。作者以一种特殊的手法,展现了当年文革的恐怖,使得读者明了当年人性的扭曲。《三体》三部曲中,无论是叶文洁明知三体星人对地球文明构成威胁,仍坚持发送地球坐标,军人章北海在知道地球人与三体星人实力相差悬殊、注定无法战胜的前提下,仍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还是云天明临死前送了程心一颗星星,程心却把他的大脑打入三体人内部刺探情报,那种人类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被深刻地写了出来。《三体》将那些平凡的人置于改变世界的舞台中央,营造出对未知、对宇宙的敬畏,形成一种"科幻唯美".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不仅是以一种特殊的角度对人性进行深入探讨,而且也是对宇宙规律的思考。

比起人性、宇宙规律的思考,《三体》中提及的"射手假说"、"农场主假说"的震撼显然来得更加直接。两个假说都在说明一个道理:那些所谓的科学观测做出的推测或许仅仅是相对正常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两个假说即便对当代科学研究、观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诱发人们对所谓真理的思考,并且也对现有的"真理"进行批判。与此同时,还对小说中的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的入侵进行了一定的铺垫。对于文明之间的善意与恶意,《三体》是这样分析的:"文明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诚然,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而言,放眼《三体》三部曲,作品当中的许多理论也极具理性思维,理性批判的文字可以说总在关键时候出现,进行一定的阐述。

而主人公叶哲泰所说的那句"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不得不引发读者对现实的深思。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那些为了满足肉体欲望,类似于当"房奴"、"车奴"、"卡奴"的人绝不在少数,人们在追求物欲的过程中便已耗尽了灵魂的所有,怎么可能会去思考一些"哲学的终极问题"、与当下生活无关的事?《三体》总会让人有一种残酷冷漠的感觉,而《三体》的结局的那段对话:"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 ""当然不害怕,她知道太阳明天还会再升起来的。"不得不说,作者采用这般童话式的结尾,瞬间让整部作品显得不那么残忍冷酷,但这绝不影响:作者仍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与道德评判者。

当翻完《三体》最后那一页时,仰望星空,无论是谁,都会从心底生出一种宇宙之大而凡人渺小之感,也难免会对整个人类世界文明进行反思,尽管明天的太阳还会再升起来。

作者:何文钦

三体书评(二)

仰望星空

张博宁

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还是得有人仰望星空 -题记

刘慈欣一本《三体》将中国科幻杀到世界科幻水平,这本荣获雨果奖的作品真不是盖的,连奥巴马总统都是它的铁粉。我在看完这本书后,感慨万千,思绪不断,可以说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价值观。

全套书讲了一个大气磅礴,引人入胜的故事:第一部讲的是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在无意中交流,并且三体人因不满足于自身恶劣的环境,决定入侵地球,将地球变为自己殖民地。第二部讲的是人类利用三体自身不能用谋略的劣势,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的三体文明交战,最终利用黑暗森林震慑住了三体文明。第三部讲的是人类选出的执剑人程心因自身善良,导致宇宙波发射器被摧毁,黑暗森林震慑不住三体,三体文明大批入侵,最后流亡的宇宙舰发射了信号波,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同归于尽。

记得我是在高二升高三时读的这本史诗大作的,当时我在一所很严的高中读书,日子过得很不容易,成绩也是忽上忽下,在我最迷茫时,我遇见了这本书。这本书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度的刻画:人物、社会、思想、文化······读这本书时,我不禁展开对生命与宇宙的思考。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一个人只有几十年的生命,相比黑暗的,以光年为度量的宇宙,我们太渺小。我们在有生之年不太可能像小说里一样体验冰冻,冻个几百年,直接到未来世界体验一下;我们更不会像书中的面壁人一样拥有无限的权利,调动整个地球的资源;我们甚至在有生之年没有机会好好逛一逛我们的地球,做个环球旅行。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呢?这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思考。

这套书中有一个叫章北海的军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为完成任务不择手段。战争还未开始,他就用高远的眼光预测到战争的结局,展开逃亡,为人类保存实力,为最后的胜利作出不朽贡献,但他的结局却是为生存与自己人火拼,死于黑暗的宇宙中。

他的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他的形象成为理想中的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军人的坚守,‘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军人的气度。将一生投身于科研事业很伟大;将一生投身思想文化很伟大。但我的一生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洪流中去,像保尔、雷锋、章北海一样,为世界作出一点贡献。

在接下来的高三一年,每当我陷入困难的泥潭,每当我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时,我会想起三体,想起我未来穿着军服为人民的样子,这时我会抬头--仰望星空。

文外话:如今我坐在公安大学的敞亮教室中,逻辑老师教我们思考时,我总是不自觉的想起《三体》,想起我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三体》这本书值得一读。

今年《三体》要拍成电影,尽管能预测到排出的电影不会达到小说的境界,但还是期待看一下,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思维。

《三体》书评(三)

鸡骨娃娃

终于看完了《三体》,理论深厚,情节精彩,结构紧凑,让我对作者刘慈欣顶礼膜拜。

作品中包含的信息量极大,想写书评都感觉无从下手。很多场景,如红岸基地、三体世界、信息时代、太空舰队、水滴穿透、降维攻击等,不断在我脑海里浮现,有些甚至出现在梦中。我想,从此仰望星空,也会多一份敬畏之心,这大概是刘慈欣的伟大之处。

故事开始的导火索,只源于叶文洁在文革中受到打击而产生的报复心理,"出来混总要还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扭曲的部分,或许总能在某一时间点得到报应;那么,因此而失去的一切,会在未来得到补偿吗?

群体社会在对待面壁者时出现的反复心理,以及在面对生死存亡时表现出的短视和盲从,再次证明了个体的无意识性与群体的非理性,这让我想起了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描写的蜂群思维。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民众往往是无意识和失控的,这是否导致了人类历史的悲剧性?如此看来,文革是否也无可避免?将苏格拉底推上断头台,不也是"正义"审判的结局吗?

作者塑造的第二个执剑人程心,与神一般的罗辑相比,她有底线,有责任心,却两次作出错误决定,将人类带入危险甚至灭亡的境地。程心的一生,在纠结、忏悔和矛盾中度过,无疑是悲剧的,但却是真实人性的流露。

——为何要作出这样的情节安排?我想,很多问题作者大概也没有答案,或者说,作者本身也在探索和思考中。无论结局是毁灭还是重生,人类的命运,终究还是需要人类自己来抉择。

作者以古鉴今,将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巧妙地映射在未来太空,将人性千年挣扎反思净化的道德纠结再次抛出,所有一切,在面临外太空先进文明的进攻时,都赤裸裸展现,让所有人无处躲藏。

宇宙社会学基本公理: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黑暗森林法则:1、猜疑链;2、技术爆炸。作为整部作品的核心思想,让我们在思考人类文明如何应对宇宙规律的同时,更需要反思,在当前国际社会体系中,不同文明之间是否能做到共享、共存,对抗与战争是否不可避免?

掩卷沉思,作品以物理学为基础,但涉及的知识,却包含了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方方面面,远超出一般科幻作品。刘慈欣如魔鬼一般,带我们从白昼进入黑夜思考,但似乎只是点燃了夜空中的一盏灯,更多的是启发和引导我们探索更为神秘、广阔的宇宙。

结缘三体,妙不可言_《三体》读后感500字


结缘三体,妙不可言_三体读后感500字:

关于《三体》,第一次看到是2015年冬,汪小糖拿了厚厚的三本书,说这是她的假期计划,科幻小说!!(我心想朋友你慢慢看啊,不和你抢)

17年10月份,我计划看不同类型的书,看到《三体》,入手。书是买回来了,什么时候打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12月份的时候,Mr黄偶然给我们讲了《三体》,离地球最近的是4光年之外的半人马座、降维攻击……突然来了兴致。在看书之前,我又先听了一下《晓说》里高晓松的解读,哇哦,超级酷!(有限的词汇量,也是够了)

听完之后,打开了一本被称为伟大文学的书。作为物理化一直拖后腿的文科女,科幻我是看不懂,可小说没问题啊,原谅我的肤浅。除了小说情节,我还是被那一串串脑洞、一个接一个神奇的硬科技征服,竟有人视宇宙、太阳系如一盘棋局,将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毁灭,又一遍遍地重塑!他就是刘慈欣,一个小镇青年,也是雨果奖的亚洲第一人。他的思想里装的是宇宙星辰、古往今来,何许人也!

《三体》三部曲,分别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第一次全篇通读,博大精深悟不透,也就看看热闹,一场有关宇宙时空、地球人类的宏大的、爆炸性的热闹。

热闹好看,怕的是曲终万物散,宇宙寂灭……那时,何往??作者:FUN

三体的读后感


第一部中人组成的计算机令人兴奋,这之前我看了《编码的奥秘》和一个《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公开课,觉得用人来实现基本电路太浪费了吧,但当有足够数量的由人组成的部件后,整体产生的计算能力超出个体的简单组合。查作者资料发现他原本是个电脑工程师,那这个念头可能早扎在脑海了。

人类对于外太空满怀好奇,希望在孤独的宇宙中找到可交流的生命,而霍金曾警告不要去寻找外星人。《三体》中有一个黑森林理论,由两个基本定理推得,宇宙像一个黑森林,不同的文明是提着枪的猎手,谁暴露了位置谁就被消灭。和霍金的警告雷同,不要去寻找外星人,暴露了地球的位置迎来的只会是灾难。

三体人的技术水平能够实现自身的脱水,以低耗度过不适合生存的时间。而后来的人类则可以依靠休眠系统,沉睡百年后再醒来继续生命。它们都给人很多想像,是另一种形式的时间旅行。

大脑被送进茫茫太空的云天明给了程心一颗星星和一个小宇宙,几乎一生都献给人类的面壁者罗辑最幸福时光是在小屋。在平均年龄150岁且可休眠的年代,生命是需要被重新定义的。不能说活的越长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一些东西恰是因为易逝易失而珍贵。

罗辑在后来的人类时代,被指责为魔鬼,因为他毁灭了一个星球和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在危机前,自顾不及,没人怪他没人提出异议。危机过后,开始谴责。总觉的刘慈欣是在隐射什么,但我举不出事例。

威慑纪元,人类来到了伪娘时代,“男色”流行。这一段有点突兀,是一个突兀的预言么?哈哈,春哥在,这不会成真。

和三体人的斗争,是个博弈游戏,打败三体人依靠的是宇宙其他文明的力量。博弈的胜利是因为对宇宙形态进行了深度的探索,或者可以说是哲学上的胜利

三体(读后感范文)


书是阳光,能照耀万物之灵。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读后感可以输出、检验自己看完书学到了什么。对于读后感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写比较好?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精心整理的《三体(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体读后感三体的最后一部《死神永生》,是三体的终结篇。也是最为科幻、最为宏大的一部。看了上两部的小伙伴们也许会认为三体星和地球两百年的战争和猜疑已经够震撼了。但,这一部就是来颠覆的,颠覆你心里以为宇宙的样子。其实,三体和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沙子。或者用三体人描述地球人说的那样,你们是虫子。故事情节我就不记流水账了,今天说三体,也不谈三体的故事。只是说说自己的感想。如果你喜欢看书的话,相信我,三体如果你不抽时间看看的话,我想你可能还停留在什么心灵鸡汤、名人自传、散文历史以及情节俗套的故事中。我是喜欢看一些获奖作品的,小说,自传等。我从来不拒绝好东西。记得看过一个小段子,说是玛格丽特参加一次作家的活动,她旁边有一位作家跟她聊天,问玛格丽特有多少作品。玛格丽特说,只写了一部小说。那位仁兄于是就开始了自我表现,他向玛格丽特说自己发表了多少小说,多少学术著作。玛格丽特一直微笑着。事实是,我们永远都会记得那部叫着《飘》的作品,后来还被翻拍成电影,这部电影叫《乱世佳人》。但那位吹嘘的仁兄,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作品。接着聊回三体。这最后一部,作者不仅用科幻的手段吸引了读者,他更加让人类的本性暴露无遗。程心是这一部的女主角,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程心温柔善良,她通过地球人的共同选择成为新的执剑人。罗辑因为很多原因从一个人类救星变成人类讨厌的人。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人类的选择性遗忘。他们忘了罗辑的功劳,因为和平时期他们看不清自己的处境。而程心成为执剑人后,三体人卷土重来。人类在最后时刻又忘记了程心正是大多数人自己选择出来的。他们辱骂程心、殴打她……书中像这种描述人类行为的片段很多。你会诧异,其实我们真的那样。不顾一切的追求,又漫无目的的失去。总觉得自己是中心,等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这是小说开始的一个纪年表,多么庞大的构想。其实,在宇宙中这一切都是一样的渺小。我们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三维的空间中。但,你能想到整个太阳系被降维吗?也就是从三维到二维,甚至是一维。你能想到十维空间是怎样的存在吗?你能想到终结宇宙的大爆炸,让一切归零的价值吗?你能想到,宇宙的最高文明想要一切恢复到宇宙纪元的开始吗?所有的故事,你真的需要好好看看。也许你会觉得不就一部小说吗?也就是一个娱乐的方法罢了。如果,你把霍金的《时间简史》也看看,我相信你会发现三体里所描述的基本上都是有科学概念以及还待几百年后来证实的假说。就好像引力波一样,就在十几年前,引力波就像一个笑话。但现在呢?引力波被证明确实存在。这就更加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概念。其实这些我并不明白。我所能明白的大家都明白。只是,对于未来,我们都有和对待历史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小说《三体》读后感


首先说一下《三体》真的是非常赞的小说。

整个故事大气辉宏,天体物理知识与曲折的情节完美结合,看完让人大呼过瘾。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也想象不了文革,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能靠点儿谱吗 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 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人 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 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再看小说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会犯这种错误,有时候总会习惯地自以为是。现在我看来,谦虚而不失自信,是一种好的姿态。

三部小说非常的长,有些东西看完就忘了,一些当时的感想也没留下来。还是非常推荐《三体》这三部小说的。

《三体》读后感通用


作品的读后感在哪里寻找模板?当我们阅读了作品之后,定会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得,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写读后感是必不可少的。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三体》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三体》读后感 篇1

我是一个很少读科幻小说的人,也是一个不求甚解的人,最初《三体》中充斥的大量的科学理论式的描写使我一度放弃了继续阅读它的动力。我这里说动力而不是勇气是因为,我觉得它作为一部小说,除了大量科学式的描写外,至少还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线能够牵着我继续读下去,它当然有,但是太弱了,至少在文章开始是这样的。

今年我又重新开始读它,大概只是因为我花了钱,同时在当时没有什么更想看也可看的书了。

从第一部读到第三部,我依然觉得作为一部小说,它在故事性的描写上并不太强,或者整个故事被拉得太长以至于不够抓人心,也许这是作者选择以历史记事型来写这篇小说很难避免的硬伤。如果你不是一个科幻迷,不喜欢去研究里面提出的各种脑洞题目,这本书的可读性真的就大大降低了。我依稀还记得我小时候读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名字和故事都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就是,读完后我第一次被开脑洞的震撼。

这本书开了我什么脑洞呢?

或者说,在读完这么长长的一篇小说后我还记得什么?我一直觉得,一部小说,能够有可让人记得的观点、人物、场景,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语,就算是很成功了。

因为,人生很长,而我们遗忘的事情很多。

1 三体世界可脱水人。

神话有后羿射日,但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多个太阳就是一种常态,生物调整自己来适应这种环境进而进化。在我们眼里的不可思议,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常态。

所以,脑洞某个世界的人类拥有飞翔的能力,和我们用脚走路一样自然。

2 黑暗森林法则

这算不算一种性本恶的说法?

3 多维世界向少维世界的变化及不可逆性

在小说里这算是可以作为武器来攻击的理论了,最后当少维达到零维度的时候应该会重新诱发开始(宇宙大爆炸)。作为一个三维人,我真的很难清楚的想象四维世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多的一个维度是时间吗?那也挺有趣的。当然,作为一个三维人,十维世界的样子就完全无法想象了。

《三体》读后感 篇2

看《三体》前前后后持续咯一个多月,加上繁忙总是中断。科幻文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却未偏居一隅这两人心里估计重负解开了终于可以无顾忌了。所透露出的各个领域的思考让我打开了世界观。抛却我对物理知识方面空白,限制了我的阅读,但是在整个浩瀚的宇宙长河中,塑造了一幅宏伟的宇宙画卷。有对人性和生存的思考;科技与文明;生态环保和生存发展;艺术审美和人类文明……再到时间永恒和宇宙空间的的想象。气势磅礴迎面而来,情节感最强,阅读体验感较高自我感觉是第二部《黑暗森林》;还有整书中关于死亡、生存和时间的哲思。

程心的形象一直被诟病,我也一直吐槽:懦弱、过度善良、圣母。文中这两段对话倒是让我改观了,也许这也是人类所与三体世界最不同的地方,深藏的爱与善来看待整个世界

我当然知道你不怕,我只是想跟你说说话。我知道你作为执剑人的经历,只是想说,你没有错。人类世界选择了你,就是选择了用爱来对待生命和一切,尽管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实现了那个世界的愿望,实现了那里的价值观,你实现了他们的选择,你真的没有错。”

爱是没错的,一个人不可能毁灭一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毁灭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着的和逝去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体》读后感 篇3

《死神永生》是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系列之一,这本书讲述了在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中,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的黑暗,地球文明就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

为何地球文明最终灭亡?那是因为地球人的自以为是。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才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没有竞争的资格。

这些自以为是的太阳系中的人们,已无法直面宇宙的重置了。最后直面宇宙重置的,只有一双眼睛,死神的眼睛。地球文明就是这样在自以为是中灭亡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人,永远不要自以为是。

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自以为是的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认为自己不再需要别人的建议和帮助。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他的人缘永远是最差的。因为这种人特别瞧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才是最棒的。

我们不要像《死神永生》中的地球文明那样自以为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待自己,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接受别人给你的建议与帮助。这样你的人缘就会越来越好,你的修养就会越来越高。

《死神永生》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自以为是,这样才会跟别人相处更融洽,自己的天地才会越来越宽广。

《三体》读后感 篇4

《三体》的时候,一两个小段落让我有种后背发麻的感觉,渺小的自我漂浮于茫茫宇宙中的神奇观感,既不知自我,也不知宇宙,既不知生而为何,也不知死归何处,生命的发生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生命的进程是你的选择还是你自以为的选择,我们线性感受时间的方式是不是错觉…然生命并非生而强大。是在不断的磨练与物竞天择中,存留与发展。哪怕在一个个体短暂几十年的岁月中,也是同样的进程。所以理解自我的困惑与茫然,是与自己和解的基础。行为可以试错,错了可以调整,但要紧的仍在于,如何完整地接纳自己,和理解自己之于内心的处境。这种情绪,不能单纯用恐惧或者兴奋来形容。但至少包含敬畏。当然就像我此前说的,人的局限性,是容易沉溺在眼前的欲望与自我面前,乐此不疲地画地为牢。如果站得不够高远,则易闭塞而狭隘,如果过于跳脱,则生虚幻和自负。

如第三部序言所说,书中令人惊叹的复杂庞大故事结构,使任何一个故事线分支单独拎出来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作品。而作者用数个这样的故事线做背景和铺垫,你翻来这本书了,钻进去了,就像进入了平行时空下另一个世界。

《三体》读后感 篇5

龟龟,龟龟,龟龟,欲辨已忘言,10多个小时是值得的,我会再重新读一遍的。叶文杰,罗辑,云天明,维德,程心,我们会再次相遇的。

从来没想到一本书能有如此大的时间和空间跨越,如此深却又很完美的格局,人性的弱点,人类的丑恶,人类的善良在写一本书中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人类想要的是什么,人类是什么。或许我们只是为了求生存的碳基化合物,不过稍微有点思想。我们以为了解了一切(20世纪物理学中的两朵乌云),傲慢的以为科技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既是顶峰,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宇宙中的唯一,事实到底是怎么样呢?

这个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我们最终真的能了解这个世界所有的真相吗?人类一步一步的走在捡贝壳的路上,我们有时间或者未来这个捡贝壳,或者说孩子真的能力把贝壳全部背在身上吗?须知海里不止有贝壳。

慢慢的走着,慢慢的走着,慢慢的前进,慢慢的去探索,怀着敬畏,揣着谦虚,时不时的看看来自几十个天文单位外的星光,我们提了提手中贝壳,明白未来还很漫长。

《三体》读后感 篇6

写完了《三体》第一部《三体》读后感—上(点击蓝色字体可查看)及第二部《三体II:黑暗森林》的读后感,《三体》读后感—中(点击蓝色字体查看)。接下来继续写《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

读完《三体》第三部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主角云天明在三体人的残酷手法下顽强的生活下来,并给了人类三体技术的重要情报,云天明在异类中还没忘记拯救人类,他是人类的英雄,同时也是人类的福音。

《三体》第三部章节中主要讲了云天明的大脑被发射到了宇宙中并意料之中地被三体舰队拦截,然后三体文明允许让复原后的云天明和程心谈话,谈话时不能有任何记录,也不能说任何有关于双方文明的话,否则程心乘坐的太空船就会自爆。

尽管在如此苛刻条件的限制下,云天明依然将情报隐藏在了童话中并讲给了程心听。程心返回后,地球人在智子盲区对云天明的童话展开了解开,经过程心的执着耐心的解开,最终获得了情报。

云天明在异类中还不忘记人类,想方设法的向人类传递情报,不忘记拯救人类,不忘记自己的使命。他的那种不忘初心的精神让我惊讶!

通过小说我们回到现实,其实在我们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有这样的先例,其中做经典的就是司马迁写《史记》,司马迁因为假投匈奴的李陵求情被托以宫刑,使其精神上受到侮辱和打击,要使其奋发向上,写成“究天上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们的党和国家正是做到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使我们的国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虽然云天明、程心、逻辑、维德等只是科幻小说里作者虚构的人物,但是作者刘慈欣用《三体》引领了每一位科幻爱好者的无限遐想。

《三体》读后感 篇7

一部优秀的科幻巨著——读《三体》有感1200字

《三体》获雨果奖后,网上有一些人评论《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文笔差,甚至没文笔等等。因为这些评论,我被误导了很久,迟迟才打开他的书。

最近废寝忘食读完这本书之后,相见恨晚,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会墙内开花墙外香。

作为工程师出身的刘慈欣,显然不能满足大多国内读者对作者妙笔生花的期望。当其他人还在探讨人生观,世界观时,他已在自己恢弘的宇宙观里,以光速为基础单位的速度行进,几十几百甚至上万年,弹指一挥间。

至于文笔什么的,已在冥王星上的“地球文明”博物馆(人类文明的坟墓),刻在岩石上的所有伟大著作中,连同整个太阳系一起坠入二维空间,永远消失了。也许数亿年后,某个高等智慧生命,在太阳系毁灭后留下的那张类似梵高的《星空》的巨画中,寻找到一线蛛丝马迹。

这让人读完后,不停下来思考点什么,会感觉自己就像脚下永远找不到方向的蚂蚁一样,围着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来回团团转,困在自己的迷宫里。

当你对书中未来世界天马行空的描述心有余悸时,又似乎有什么东西很熟悉,似曾相识。

比如当地球收到警告信号,将遭到三体星球的袭击时,地球上的人类迅速分为两个阵营,一边是保护地球家园与外星人对抗的民众,一边是效忠于三体人的地球叛军——三体组织。这个组织的宗旨是帮助三体人消灭人类,统治地球。组织内一部分是以科学家为主的社会精英,他们因为对人类的失望,希望有一个更高级的文明来进化地球。另一部分则是对三体星球有着宗教般的迷信,将其称为“主”,誓死为主效忠,希望在三体人占领地球后成为功臣。

是不是让人想起很多历史?

而这个反人类的三体组织的最高统帅,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叶文洁。

叶文洁是一位物理学家,父亲曾是有名的物理学教授。她年少时在WG运动中亲眼目睹父亲被批斗惨死,家破人亡。叶文洁也遭遇迫害,偶然因为自己曾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引起重视,被送到藏在太行山中的一个秘密军事科研基地,才保住性命。但在基地的工作只是因为她的才华对领导有帮助,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被领导冠上自己的名字,坐享其成,她只是个被囚禁一生的工具。

正是这样的绝望,在收到来自三体星球一位和平者的警告信息:“不要回复”后,叶文洁毅然向太阳系发出广播:“请到地球来吧,人类已无法自救,我将帮助你们......”

后来三体组织在全球迅速壮大,作为这个组织的精神领袖,叶文洁点燃的火苗,蔓延至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和掌控。

《三体》第一部全书中,全世界在三体袭击的危机中人心惶惶,三体人却自始至终没有露过面,所有的攻击、破坏都是地球上三体组织的人受三体人指使所为,战争,还是人类自己的战争。

如果让传统作家从严肃文学的角度来讲述叶文洁的故事,表达的会是因果,人性,定少不了对文字的精雕细琢。

但刘慈欣是科幻作家,他没有很精深的文学造诣,却有着丰富的历史、哲学、物理学知识,看他的书要有小学生一样对未知知识的耐心与好奇,才能承受被大量物理专业术语烧脑的挫败感。其实,他只是像位科学家那样引领你漫游太空,然后告诉你:人类一亿双的眼睛,正好等于银河系中恒星的数量。

人类的出现,与以前漫长的岁月相比,仅是弹指一挥间,王朝与时代像火焰般变幻,古猿仍向空中的骨头棒还没落回地面就变成了宇宙。

他只知道这个宇宙你曾来过,至于得到什么,又留下什么,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三体读后感范文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前段时间,刚读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全集,随即看到《三体》获得2015年雨果奖的新闻。雨果奖素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刘慈欣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三体》讲述了一名中国科学家偶然发现了外星文明三体人的存在后,地球文明在几百年间与三体人的博弈斗争史,以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存亡历程,书中对社会学、哲学、宗教、人性以及爱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的淋漓尽致。

在《三体》中,人类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三体文明,但是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人类却沉醉于取得的一点小成就中洋洋得意,结果在战争爆发时被三体人以绝对压倒性的力量歼灭了几乎全部军事力量。人类的惨败正是因为在春风得意之时忽视了危机的存在,即没有做到居安思危。

《左传》有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样丰富的哲理,大到对国家,小到对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和指导意义。现代企业管理也不例外,必须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因为企业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对未来发展有风险意识的存在。反之,一个企业如果一味的沉溺于过去的成绩和现在的繁荣之中,没有忧患意识,对危机的逐渐形成麻木不仁,最后就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安逸中死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柯达公司的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胶片年代,柯达公司达到了最鼎盛的发展期,全世界各个地方几乎都有柯达洗印店,可是就因为公司的决策层对未来没有前瞻性的思考,没有忧患意识,认为数码时代离我们很远,没有对企业进行变革和创新,结果一个昔日的商业帝国在瞬间就倒掉了。

危机管理并非只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或某些职能部门,如安全部门、公关部门的事情,也应成为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位员工共同面临的课题。在最高管理层具备危机意识的基础上,企业要善于将这种危机意识向所有的员工灌输,使每位员工都具备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高员工对危机发生的警惕性。将危机管理落实到每位员工的实际行动中,企业才会做到防微杜渐、临危不乱。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大发展时期却写出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一文,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用忧虑的口气来告诫他的员工,华为可能马上要进入冬天,以此来增加企业和员工的忧患意识。正是任正非居安思危的管理理念,才使华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成为了真正国际化的通信供应商。

在日常的工作中,当你想偷懒时或者正在偷懒时,当你把本该今天做完的事情拖到明天来做,当你有本该兑现的承诺却假装忘记或者不予理会,那么,你的危机也将会在这时悄悄的到来,这就是别人对你不信任的危机,对你不珍惜时间的行为的厌弃。一个人没有危机感那就缺乏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离成功非常遥远。危机感是前进的驱动器,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的动力源泉,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风向标。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企业繁荣、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居安思危,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能居安而思的人,是对生活有着深刻认识的智者,必然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是生活中的强者。

三体1读后感


篇一:三体一读后感

听说这部奇书很多次了,一直没有真正去阅读,某日听了一个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电一影的讲座,其中提到《三体》在国内科幻小说界的地位,也提到该书的一精一彩之处,但演讲者认为该书还是不适合拍成电一影,因为其故事铺垫太长,人物众多,剧情复杂,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很难把故事讲清楚。这么一说我到来了兴趣了,下决心拜读一下这部神作。

想到哪就说哪儿吧,先说我最敏一感的一个词(和我所学专业有关)――思想钢印,听上去就充满硬度的一个词,在《三体》第二部,这个词是面壁者(面壁者是人类发现三体危机时,通过分析三体世界生物不会欺骗、不会伪装和演示的特一性一,为了逃脱三体世界的监控,以寻求能够战胜三体的途径所挑选的人,面壁者拥有很多自一由,有强大的调配资源的能力,但不需要向外界解释,以表象欺骗三体世界,真实意图是战胜三体。)希恩斯发明的,更确切的说,这是一项技术,一项企图控制人类思维的技术。作为面壁者的希恩斯,假装要为人类打上对于未来与三体世界的战争充满信心的思想钢印,造就一支拥有必胜信念的太空军,当时的情况来看,人类对于未来的星际战争缺乏信心,敌人太强大了。看到这儿时我不禁微微一笑,这不就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要干的活么?尤其在战争年代,这个职业绝对是必要的。

当希恩斯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思想钢印的想法时,曾遭到大家的反对,是希恩斯是这样反驳的:“怎么一提到思想控制,大家都这样敏一感?其实就是在现代社会,思想控制不是一直在发生吗,从商业广告到好莱坞文化,都在控制着思想”,在希恩斯对于人类危机的迫切一性一的分析下,联合国同意了他的思想钢印计划,只不过对这项计划的实施范围和过程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然而当希恩斯关于思想钢印的惊天大秘密被破壁者(破壁者是来自三体世界的专门破除和揭穿面壁者计划的人)揭穿之后,

人们才发现所谓的信心都是假象,希恩斯本人是一个十足的逃亡注意者,他对未来根本就缺乏信心,所以他给人们打上的思想钢印看上去是使其获得信心,实质则相反,只是这种失败主义的逃亡情绪不会立马表现出来。

“思想钢颖的巧妙设计,让我对于文学作品的好感大大加深了,这正是哲学本身所缺乏的。无数的理论无数的论证,通过故事一性一的叙述竟然表现的如此淋一漓尽致,而且给人很多空间,更加巧妙的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表达任何一种观点,因为人物的丰满,这些观点也会显得真实。希恩斯对现实中的思想控制那一段,何尝不是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表达,纯粹的理论本身有深度,而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有厚度,这种厚度来自于一种可理解或者可想象的情景。这是文学创作的优势,亦是其薄弱之处。理论更多需要读者自己去挖掘,而不会明显的呈现,深者见之深,浅者视之浅。虽然刘慈欣在人物刻画也语言优美程度上确实不那么出色,但科幻小说的一性一质本身对这二者就没有太高的要求。

作者在这里所描述的思想钢印必然有很深的哲学意味,首先涉及的肯定是自一由问题。对于联合国大会上其他学者的质疑,是对由于思想自一由的捍卫,希恩斯给出现代思想控制的例子,但并没有说服大家,真正触一动每一个人神经的,是生命受到的威胁,也就是生与死的问题。大家心里基本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生命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生存下来,思想不自一由点也就算了。所以这里根本上还是生存问题,其实三体第二部通篇都在讲生存问题,为了生存,很多原则都可以暂时放弃,只遵循一条生存原则。

然而讽刺的是,冒着思想控制的危险而进行的思想钢印,输入人脑的不是必胜的信心,却是根据希恩斯――这个思想钢印的创造者――的主观意愿来制定的。多么巧妙的包装,掩盖住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这又契合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中对文化工业的一个重要描述――虚伪一性一。所有的表现都是在为你服务,为你着想,但事实上背后却藏污纳垢,不知有多少欺世瞒众的目的。就像现在的大众文化,美国好莱坞,全都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全都是美国人拯救世界的张扬,剧情再离奇最终都不免俗套。

更可怕的是,即便明眼人拆穿了文化工业的虚伪一性一,总有人会站出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好一个为了你好,如此一来,所有欺骗和虚伪都可以打折这个旗号大行其道,因为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我的目的是善的,可笑至极。

篇二:《三体》第一部读后感

三体讲述的是在文革期间,一名被迫害的科学家叶文洁利用太一陽一的反射放大信号的原理,把太一陽一变成一个恒星级的信息发射器,将地球的信息发送至外太空,希望收到信息的外星人能前来拯救黑暗的地球文明或者说希望外星文明帮助人类进化得更加高阶一点。信息被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文明三体文明所收获,三体星人由于三个太一陽一的无规则运行,已经经历数百次的文明覆灭和再生,极需要在三体星被太一陽一最后吞没以前,找到新的星球延续文明,而来自地球的信息使他们锁定了地球作为新的栖息地,于是,三体星人对地球的远征开始了,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的战争也开始了。

这本书所释放的信息量非常的大,基于作者强大的物理学基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外太空世界,多维的世界,微观的世界,作者的想象力如此丰富,描绘能力如此之强,逻辑紧密,文笔出众,读来引人入胜。

三体,带给我的思考是很多的。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文明的一些想法。

有了人才有了文明,文明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但,一个文明的价值观似乎决定了这个文明本身的命运:是走向永盛,还是在繁华后走向覆灭?

地球文明,最具有代表一性一的体系,就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东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讲究的是科学。人类文明的进程,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是保持高度的一致一性一的,东西方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化出各自的文明,如东方孔子出现的时间就是西方耶稣出现的时间,我想说的是,人类文明的进程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着,东方与西方,除去非洲与澳洲,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就会发生类似的“巧合”:比如莎士比亚出现的时代,正是元代散曲盛行的时期。或许,我也可以这样理解为,此类如孔子或者耶稣这样的人,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而且是特有的,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有这样的一类人出现。当然,是时代赋予他这样的光芒与色彩,还是其本身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一精一神特质,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时代的特一性一能够造就一个又一个适合这个时代的伟人来代表这个时代吧,或许,这也就是东西方相同时间出现类似的神像的原因吧。

扯远了,回到文明,可以说在文艺复兴之前,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其实差异不算非常大,只是文艺复兴之后,两个文明产生了不同的价值核心,尤其当西方商业社会的出现,蒸汽机被发明以后,竞争价值观的出现,不可回头的改变了地球的命运。由于竞争价值观能带来的短期生存优势,于是当竞争决定生存时,人类文明不可避免的殊途同归,一同走向了竞争之路,而竞争的极致发展,必然导致自然的失衡,当地球的自愈能力慢于人类对其所时做的伤害时,地球不可避免的就进入了快速衰变期,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就如毁灭前的昌盛。

目前,无论是东方文明也好,西方文明也好,逐渐都融合成一种文明,这就是地球村文明。对于“地球村”的这个名词,包含有两种含义的解释。一个是指经济文化政治的交一融,另外一个,是指对民族多样一性一的毁灭。对经济文化来说,地球村的确实现了真正的大交一融,在政治上,地球村也能够有效的利用外交磋商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争论,以和平的方式来化解双方的矛盾。只是,在此情况下,必定有一个暂时优势的价值观冲击着地球村内的人类,或者说有一个最强势的国家的文明必定会希望引领着地球村的发展。然而,合久必分,当经济一体化的时候,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一性一必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周而复始的经济崩溃会来得更猛更快。只是现在崩溃的不仅仅是局部国家,有可能是整个世界,当出现此类问题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也许就是根本上的吞并,甚至不可避免的诉之以战争。只是,不知道什么这颗也许会毁灭人类的定时炸弹将被引爆。

许多研究表明,地球村就是毁灭民族多样一性一的最大杀手。在以前世界并没有联合起来的时候,民族展现出来的文明多样一性一是如此的美丽丰富,然而,网络与交通的便捷完全改变了这个世界,边缘的文明在不断的毁灭与灭绝,物种的消失速度超出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多样一性一被消灭的最后,整个世界会变成大一统,一种千人一面的无趣的大一统。

一如《世界是平的》里所说,我们现在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同学,而是印度,美国,英国的同龄人。然而,这个世界越发横向发展,并没有达到以前的深度,人类或许都只是地球村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中的某一部分,现在人类爆发危机的方式比以前多很多,而且,解决起来的方式变得更少。毁灭多样一性一也就是毁灭人类自身的恢复能力。

综上,人类的文明,目前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其本身的多样一性一来说,可预见的都是悲剧收场,只是不知道这个激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炸弹是由哪里开始爆发。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现在所能输出的只是廉价的商品与服务,由于我们自身对东方价值核心的遗失和抛弃,而无法再向世界输出合格的可以拯救人类的价值观、家庭观、世界观,对于那代表着最高智慧的天人合一,似乎已经被人类文明远远的抛到脑后了。

如何与环境和平共处,如何与人和平共处,这也许才是关于文明所要探讨的最永恒的话题。作者通过《三体》一书,引发我们对自身的拷问和深思。

当然,作者也在《三体》一书中给我们展示出了另外的一种可能一性一:靠外太空的外星文明来拯救人类文明,殊不知,引入的可能是另外的一个噩梦。

回顾自身,相信自己,相信别人,保持乐观,毕竟这个世界远没有到最坏的情况,做好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用好的价值观去感染周围的人,也许就是我力所能及所能做到的拯救人类文明的极致了。

篇三:三体一读后感

花了总共大概半天的时间,把三体(一)读完了。最大的感觉是这毕竟是一本科幻小说,没有太大的惊喜。然而在一些细节上,正如同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那样,达到了技术细节化的层面,这些还是十分优秀的。毕竟作者是一名工程师。

先来说失望的部分。人物的情感描写以及塑造很一般,教授汪淼没有任何特色。很多故事比如主要人物叶文洁也是现实的归现实,科幻的归科幻,没有衔接的很到位。故事情节的设置有悬念,使得读者一开始能够很容易被吸引。但是解一开这些悬念时又太过于直截了当,所以阅读体验感也比较一般。比如刚开始时人们对于存在的主、宇宙为你闪烁这样宏大的悬念到最后其实仅仅成了技术的解释。使得前半部分看起来像是哲学论述,而后半部分像是科幻动画片。

说这些并不是针对作者的批评,而是我自己对一部好作品的期待。可能我喜欢的便是作者不愿意去使用的“形而上”风格的作品。阅读感受很重要,一部作品需要有惊喜和值得深思的东西才能让我喜欢。可能觉得文学一性一不够强吧。

接下来来说说几个技术细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列计算机。这种想象力的确值得称赞。整个三体游戏我认为反而要比这个原来的故事本身更为出色。一方面是里头的系统,或者说宇宙的设置是十分全新的。三个恒星的设置、乱纪元恒纪元的交替、脱水的人这些概念具有科学上的认同感,也十分的新颖。钟摆纪念碑、半月撕一裂等等这种意象和场景,也给这个世界增添了许多艺术特色。计算机运行的场面更具有无限的艺术感,这些技术都拟人化了。里头还体现了作者对信号与处理、微机技术非常扎实的掌握,以及在多维空间概念上他自己的理解。由于我之前读过一些多维概念的文章,因此这一点上我并不觉得十分的新颖。利用多维展开和收缩技术的智子有点大材小用。

有一点其实很有意思,便是叶文洁、汪淼找的天文台检测员以及三体星上那位监听者的很相似的故事。他们都是在茫茫宇宙中,获得了类似大爆炸一样的发现。以至于令人觉得三体星其实和地球是属于同等地位。而三体星首领的做事风格非常普通,其实三体星的技术早已超过人类一大截,着实可以不用伪装成上帝。而如果提到了监听者之间的那种对称一性一,就不太适合用上帝和子民的那种关系再来论述两个行星。对于叶文洁等人的宗教情感,这里头也述及的很少。这一点上如果能够深入一点,配合那位老法师,我相信会使得这部作品的格局会更大一点。作者很明显是很看重佛教的。

最后,我不由得又想起以前看过的《天意》,是一部集穿越、科幻和历史的作品,描述韩信的一生。这部作品令人非常喜一爱一的,是它对历史人物赋予了灵魂,对一些历史事实娴熟的使用。其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对主角韩信的塑造,放之于本来就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使得作品非常的饱满和丰富。相比之下,三体(一)具有的更多是技术一性一,在宏伟上,可能得学习一下《异形》前传一。但是在三体游戏中作者表现出来的水平,相信我所提及的,更多是这部作品其本身的风格,而并不是不足。

篇四:三体1后感

《三体Ⅰ》实际上讲述了三个故事,三个绝望的故事。

叶文洁的故事表示着对人类社会的绝望,汪淼则代表着对未来的绝望,而三体文明代表的是对整个生命形态的绝望。在那里,生存的目的只为了生存,没有欢乐、没有悲伤、没有幸福也没有痛苦,剩下的只有无垠的冷漠和机械零件般的生活。这样冰冷的世界给人的绝望感是恐怖至极的,因为真正的恐怖并不是一个面目奇丑的怪物突然出现在你眼前,真正的恐怖是你的思想被领入一个完全黑暗陌生,没有出路的死亡绝域。这个死域就是三体世界。三体世界真的就像那一抹白云后的无限蓝天,只要细心琢磨,其蕴含的质量将远超出你的想象。

恢弘壮丽的200多轮文明的毁灭与重生,远远超越了人们对科幻、外星人的传统定义。大多数描写外星人的作品往往都落入了神、人、兽这三个刻板的俗套。在那些作品中,外星人要么是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神明:或者是有着和人类一样复杂情感和价值观的同类:再不然就成了纯粹邪恶而存在,等待超级英雄消灭自己的怪兽。这些俗套在《三体》中被全盘打破,如果要去形容三体世界,最准确合适的就是“外星文明”,它有着全然不同于人类世界的生存环境和价值取向,200多轮如史诗般璀璨闪耀地文明历程完全自成一个世界。其中诸如干仓,人一体计算机,质子电脑等奇幻瑰丽的想象,更让人叹服“造物主”天马行空而又丝丝入扣的卓越想象力。另外,三体世界更值得我们这些永远沐浴在“恒纪元”温暖一陽一光中地球人深思,我们是多么幸运,在百亿年的时光中孕育出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这是宇宙的恩赐,我们不应挥霍。现在让我们从遥远的四光年外一抽一回身来,看一看身边的人们。

叶文洁,一个纯粹悲剧式的人物,她青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女,尝尽世间苦涩。在那个扭曲癫狂的时代更加把她的一性一格一逼一向极端,为最后的“终极背叛”埋下伏笔。可她身上的苦难是那么夺人同情,以至于她谋杀亲夫,出卖整个人类我也不愿在心理上谴责她。还好,“造物主”可能也深为她的遭遇所感动,为她创造出一个远离人世的齐家屯,在那里,她那剧烈颤一抖地身心将得到暂时的安宁,这也算是她这张生命之画上为数不多的一抹温色。说到汪淼,我觉得他只是将所有珍珠串起的一条线,本身并没有什么传奇。反倒是**史强这个角色让人印象深刻。在《三体Ⅰ》这样一部有着很深科学底蕴的小说中,书中的人物大多是物理、数学界的天才一精一英。然而最后以最高智者身份出现,给人以无限希望的却是这样一个行为粗一鲁,眼利心狠的**,这不得不说是“造物主”有意为之。在面对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敌人时,所有的科技装备都不值一提。真正决定死生存亡的是每个人内心焕发地一精一神与勇气的力量。

我们的星球上无数的民族上演过无数绝地逢生的翻盘好戏,所以我相信即使有外星侵略者出现,人类文明也不会轻易被摧毁。这也是我最不认同“造物主”的地方,如果真的已毁灭包括自己子孙在内的全部人类为代价,真的会有“降临派”那样的地球叛军出现吗?即使在高知阶层人类自私的本一性一就会荡然无存吗?这个答案可能只有等到人类真正能与外星文明交流时才能得到了。再次仰望浩渺的星空,谁又敢说在遥远的四光年之外,没有一个被灾难磨练地冰冷而坚韧的民族正在默默注视着我们呢?

读完《三体Ⅰ》,并不感觉是读完了一部小说,而更像是亲历了一段历史。当脱一下“V装具”之后,静静沉思,真是回味无穷。如果每个作者都能以阐述历史态度去撰写小说,那么文学该是多么幸福埃

相信《《三体》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体读后感15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