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 > 地图 >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互联网

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在我们认真读完一部中外经典名著后,总会在其中品出不一样的思想。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这学期,我读了肖川教授写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这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在一年来又重新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多看书,看一些经典的书。

肖教授的书读来完全没有已往教育类书籍教条式的说教,而是用随笔的形式娓娓道来。读来就象是一位朋友就坐在我对面,将他对教育的理解和真情向我娓娓道来,既让我沉浸在对教育理论的沉思中,又让我对他独到的教育理解而豁然开朗;既像一个导师一样给我指明教育的方向,又像一个知心朋友一样向我倾诉他对教育的感悟,让我不断地激起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的活泼中更深地去感悟我们的教育,使我对教育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一次看到如此美的书。而且是越看越美,它美在作者的率真的性情,美在作者正直的品格,美在作者宽广的胸怀,美在作者博大的学识,美在作者隽永的文笔。一切的一切,除了美还是美。苦于文笔的羞涩,才学的疏浅,很难将看书时内心深处的激灵用语言表达出来,跃然纸上。下面只能对书中几处自己感受至深的精彩之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教育的方向原来是由教师决定的。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的。”这句话让我很震惊,也不禁产生了质疑:教师真的有那么大的能耐吗?我们能吗?我马上想到了这么多年来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我们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往指挥棒所指的地方努力地挤、冲、拼,尽最大的力让学生考出最高分。作为老师,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出高材生吗?然而,用分数衡量太唯一,一个优秀的学生,其优秀之处除了学习,还有性格,更重要的还有品德。所以,肖川教授讲:作为教师,我们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门课程的老师。”正因为他有了这一观点,才敢断言教师决定教育的方向。可我们的老师,难道不知德育为首这一道理吗?可为什么面对分数,还是如此地放不下呢?真惭愧啊!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这么多年,在新课程改革这么久的今天,这陈旧的思想依然如此根深蒂固地要植于我的脑中,而且,自己还总认为在不断地改革,还在为自己取得的一点微不足道成绩而沾沾自喜。直到今天,看了这段话,我才知道,我教育的方向关没有完全对,我还是把课程摆在首位,把教育摆在第二。“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明白了,方向对了,路就在脚下。我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

二、《教师的解放》这一节道出了教师的心声。

当社会各界呼吁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时,可谁曾呼吁也为负担过重,劳动强度过大的教师也减轻一下负担?

肖教授在《教师的解放》一节中,就教师负担过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大概有:1、教师的编制过紧,2、社会对教育的期望过高,3、一些职能部门经常对学校指手画脚,吆三喝四,各种接待,检查,考评,应接不暇,简直把学校当成滥施淫威的场所。4、学校人际关系不够单纯,一些“扶持一小摄,打击一大片”的制度,措施,使得教师之间产生了恶性竞争,产生了不应有的内耗,耗费了教师的精气神,毒化了人际关系。5、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对学生要求过苛,管得太多,缺乏等待的心情。6、学校生活缺乏挑战性和活力。7、教师的教育素养和能力不够理想,有待提高。

想想以前,曾经是“沙发上的土豆”,连电视都懒得看,何况是书?偶尔约朋友打打乒乓球,唱唱歌,在其他老师的眼里竟成了奢侈之事。想想学生的书包是轻了,可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却提高了。常为找不到更好的路子而焦虑万分;为期末即将而来的成绩抽查而失眠;再想想一天到晚在学校里忙得团团转,回到家里却还是一脑的空虚,想想一次评估后,老师们轮流休病假,再想想那些个“恨铁不成钢”的孩子们,在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精神禁锢下,我们的老师的心理压力会是多大?

面对种种的负担,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大量的工作面前,何不想个“偷懒”的方法,巧干,在无法拉牛上树的情况下何不让牛在树下吃草?在忙碌了一天后,何不让疲惫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舒缓?抑或在书海中忘却?在竞争激烈的制度面前,何不把名利放在一旁?追求一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境界?非得地名利面前争个头破血流?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当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但愿肖教授的话十分灵验,能使这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马上得到解决。我也相信,教师的解放指日可待。

愿所有的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撒播真情,让生命之花得到醇美的滋养,开得更迷人更灿烂!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微笑力》有感:微笑的智慧与力量


读《微笑力》有感:微笑的智慧与力量

营销总部党支部党员 邝海波

读完《微笑力》这本书,感触很多,尽管以前读过一些类似的书籍并接受过很多关于如何更好的服务顾客方面的培训,但以如家快捷酒店为调查背景出版的《微笑力》却让人觉得更贴近生活,触手可及。

现在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1、对微笑力的理解;

2、可以渗透到东风风神"满意到家"服务品牌中的几点精华。

一、对微笑力的理解

微笑力即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卓越服务的能力。与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微笑力并不是"露出八颗牙齿"的职业能力,它是根据客户需求通过情感让客户体验的一种服务,它是一种服务理念。

1、如家的"家"理念:

如家快捷酒店诠释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将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与国外的文化理念进行调和,不断调整和改进并逐步形成的卓越的企业文化——微笑力。《微笑力》这篇文章通过四个章节来阐述如家快捷酒店是如何为顾客提供如"家"服务的,他们的员工是通过微笑力给顾户带去"家"的体验而力争去满足每一位顾客,那么他们的微笑力是如何培养的,是如何向顾客传递的,又是怎样持久保持的呢?

2、微笑力的培养:

如家酒店是一家基于人性化的企业,他倡导"让员工快乐工作"的文化理念,给员工创造快乐的工作环境。他们提出服务人员其实是"体验工作者",其核心价值是向顾客提供情感体验。如家的管理者认为让员工体验到了尊重和快乐,他们才能够将令人愉悦的服务体验提供给他的顾客,通过投入感情,将所从事的重复而细碎的工作注入灵魂,通过长期的体验使他们拥有一种奇妙的能力——微笑力。

3、微笑力的传递:

如家酒店拥有一个独特的组织——"涟漪组织",它是人与制度的完美结合。当一家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能够以高超的技巧,将服务理念以体验的方式传递给他的下属,他的下属又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给普通员工时,员工们就会真正成为服务理念的化身,将理念从一个干瘪的概念,变成鲜活的体验,奉献给他面前的顾客,这样的组织,就是一个涟漪组织,也是一家真正的服务型企业,他们以"体验"作为"石子"创造涟漪组织,不断传递体验给每一位员工,最终与企业的文化理念融为一体,形成某些独有的特质向顾客传递。

4、微笑力的持久保持:

如家酒店的CEO孙坚提出了一个目标,具备服务精神的从业者,也叫S型血服务人员,他们持久的为顾客提供着高品质的服务, 他们具有如下基因:打开心灵,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言出必践;视顾客为家人;恪守标准,持续改善;为服务注入灵魂。如家的每一位员工在如家这个涟漪组织中通过不断体验慢慢浸染着S型血的基因,让微笑力不断传递和持久保持,最终化为令人愉悦的快乐体验传递给顾客。

二、渗透到东风风神"满意到家"的几点精华

1、东风风神的"家"理念:

东风风神的服务品牌是"满意到家"(It’s home),诠释了"家"的概念,表达了专业、诚信、亲切的理念,服务宗旨是直到用户满意,彰显着服务的最高境界——直到您满意。客户的满意是东风风神的服务初衷与终极诉求,客户说好的服务才是好服务,东风风神服务以专业、诚信、亲切的服务理念,带给消费者"满意到家"的舒适和快乐。

2、渗透到东风风神服务品牌的精华点:

可以看得出我们东风风神与如家快捷酒店的服务理念的共同之处,都诠释了"家"的概念,给顾客带去"满意到家"的服务体验力争让每一位顾客满意。

1)服务人员是"体验工作者"

体验工作者的核心能力是留意客人的感受和特别需求,并以令人愉悦的方式给予顾客帮助。

我们遍布全国的东风风神专营店是落实"满意到家"服务品牌的每一个单元,如何让他们给予我们的风神车主带去"满意到家"的舒适和快乐体验是我们营销总部的核心工作,我们有统一的店面形象,有严格的人员配备标准和培训,有标准的服务流程和指导规范,这些都是为了给车主提供在全国任意一家专营店可以享受的同样的优质服务,而这些需要我们专营店的每一位服务人员去践行,去给车主一种满意到家的体验。

所以我们要向全国的专营店的最高管理人员提供体验,可以是培训的现场演练,可以是服务督导的现场指导等去传达东风风神"满意到家"的服务理念,最高管理者以其高超的技巧,将服务理念以体验的方式传递给他的下属,他的下属又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给服务人员时,服务人员就会真正成为服务理念的化身,将理念从一个干瘪的概念,变成鲜活的体验,奉献给他面前的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公司创造价值,达到双赢的目的。

2)视顾客为家人

视顾客为家人就是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每一位车主,让来店的车主感受到家的温暖,运用自己的微笑力,深刻了解车主的需要,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带给车主舒适和快乐的维修保养体验。

顾客的车辆出现了故障,肯定会感到焦虑,他们会带着低落和烦躁的情绪将车送到我们专营店,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服务顾问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给予他亲切的微笑服务,维修技师专业、准确、快速的诊断并修好车辆的故障,他会情绪会立刻进入情感舒适区,他会很感谢你,会很认可我们东风风神满意到家的服务理念,也会向他的朋友和家人宣传东风风神的产品,这将是多么宝贵的财富。

3)为服务注入灵魂

真正的服务是一门艺术,它具有灵魂。赋予服务以灵魂的人,就是那位正在提供服务的员工,他必须明了自己在公司组织中的价值,理解他所执行的标准对于顾客的意义。最为重要的是,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爱意,乐于为一个不相识的陌生人提供友善的帮助。

服务标准是一个显性的东西,服务技巧是一个隐形的东西,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灵魂。我们的服务顾问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顾客和不同的需求,如果服务顾问都是用统一的服务流程去接待他们,势必会出现一些矛盾导致客户的不满,比如一位车主只来更换一个灯泡,并且赶着去机场送人,你却还是按照标准的服务流程进行接待、问诊、绕车检查、打印维修合同、派工维修等等,本来5分钟可以搞定的事情却花了40分钟,试想,客户会满意吗?这时我们是否可以灵活的去简化流程,了解客户的真是需求,急客户之所急,快速的帮他更换灯泡,因为他要赶着去机场送人不能耽误时间,我想这个顾客不会因为你没有认真去执行东风风神的服务流程而感到不满意,反而会为你快速的满足了他的需求而感到满意,因为他觉得你是用心在为他服务。

三、结束语

《微笑力》是一本好书,我也希望与各位同事和全国的专营店共同去学习和感受微笑力,共同分享微笑,散播微笑,收获微笑,让东风风神的每一位车主随时都感觉到被重视和被关注,随时可以享受我们专业、诚信、亲切的服务,给他们带去永远舒适和快乐的服务体验。

亲情与感动-读《爱的教育》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爱的教育》,书里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看完这本书,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有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它的名字叫《千里寻母记》。一个13岁的男孩玛尔克,为了寻找他外出打工的母亲,只身一人从热那亚去往美洲,可是天公不作美,当他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时,他的母亲已随主人搬迁到了科华特,他受尽折磨赶到科华特,母亲却又搬到了图克曼,玛尔克凭着坚强的信念,发誓一定要找到母亲。盘缠用光了,身体极度虚弱,受到坏人的打骂,都阻止不了他寻母的脚步,老天有眼,终于让玛尔克找到了亲爱的妈妈。可是妈妈却已身患肿瘤,必须手术,否则就有生命危险,本来母亲已放弃了手术,然而在见到为寻找她受尽折磨的儿子后,母亲心中充满了希望,坚持手术挽救自己的生命。也许是他们母子情深感动了上苍,玛尔克的母亲最终逃离了鬼门关,亲人团聚了。合起书本,我不由地想起了我的外公,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外公得了恶性肿瘤,被病痛折磨得痛苦不堪,骨瘦如柴。听妈妈说,因为长期喝中药反胃,到后来,外公只能一只手捏住鼻子,一只手拿碗硬灌下去。外婆愁得头发花白,妈妈医院家里两头跑,人累得瘦了一圈。我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外公第二次手术后,外公说他也是第二次生命了,要和我这个新生命一同成长。因此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懂得逗外公开心了,做外公的开心果。果然,外公一度病情稳定,人也胖了起来,又坚强地活了好几年,虽然外公最终还是没能抵抗住病魔,离我们而去,但他是在我们暖暖的亲情包围中走的,走得很安祥。人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都会有病痛,当困难来临时,亲人的关爱是最大的安慰,亲情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最宝贵的支持。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对教师工作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感动;被他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的行为所震撼,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镇西老师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工作越来越没劲?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对爱的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数学老师,由于带多个班,周课时也多,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 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 这一点,李镇西老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伟大,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在想,其实这本书里面记载的许多案例,都有它具体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社会又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式的阅读或许并不聪明,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爱心,教育者对教育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对大写的人的张扬,应该成为我们从事教育的这个群体的出发点。

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粮,是布匹……你可以把它比喻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绝不过份。所以,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读《大法官的智慧》有感


读《大法官的智慧》有感

作者:肖芳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一庭法官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由邓冰、苏益群翻译,由影响美国司法进程、对美国社会影响巨大的经典案例汇编而成,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大法官的智慧》。

犹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大学毕业,通过了司法考试,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还未开学,正是人生中最为轻闲与开心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在我面前呈现。我仿佛真正看到了庄重、智慧的大法官们,他们正用淳厚、平和的语气,用生动而又严谨的语言向我讲述着他们的法律精神、逻辑推理、庭辩技术、司法程序,讲述着他们对法律、正义、人性、社会制度、宗教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我感到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一手持利剑、一手持天平的大法官,在法律的帝国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再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今年三月,我正在国家法官学院学习。此时,我已经成为法官多年,亲自审理了许多案件,对中国目前的司法现状,民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法官地位的尴尬、法官工作的艰辛,也深有体会。于是再读这本书时,我已不再仅仅沉迷于大法官们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思辩,我已经会有独立的思考。依照中国的法律,同样的案子应如何判决?我是法官,判决书会怎样写?有时候,我甚至会更倾向于不同于终审判决书的反对意见。我也已明白,中国与美国,在历史传统、政治制度、社会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巨大的差异,美国的司法制度在中国不可复制。但是,我们仍然、必须寻求适合我们的法律土壤的法治道路。

那么,作为青年法官,在现有的背景下,我们究竟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呢?

还是从《大法官的智慧》一书说起。在南茜·克鲁塞“植物人”案中,南茜因为车祸成为植物人,南茜的父母向法院请求撤除南茜的人工给养和喂水设备。联邦最高法院终审判决,虽然认为联邦宪法保护一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拒绝进行药物治疗的权利,并且南茜的父母是慈爱而善良的,但是,南茜的父母无权代替南茜决定是否拒绝药物治疗,并认为南茜平时和她的好友谈到的“如果生病或受伤到连一半正常的程度都不能达到,她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的陈述,并不是“清楚而令人可信的”体现南茜本人希望终止维持生命治疗的证据。大法官布雷兰、大法官马歇尔和大法官布莱克曼则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一些病人并不希望他们的生命靠药物来维持,他们宁愿按照自然规律有尊严地死去,南茜成为植物人已经6年,她“不能感觉周围的一切,而且以后也不能。她的身体无意误地、生理反射地抽搐着,脑部那片曾经思考、感受的区域现在已经迅速衰退并且还将继续衰退下去。病变留下来的空洞填满了脑积水液体”,等待南茜的只有死亡,因此南茜有拒绝人工维持生命的基本权利,这个权利并没有影响国家利益,法院(密苏里州最高法院)没有考虑南茜曾经对其家人和亲密朋友所做的陈述,也不考虑南茜的母亲和妹妹肯定南茜不想维持植物人状况的证言。我看到这个案件时,也对该如何判决产生了疑虑,觉得不论是终审判决和反对意见均论证严密,对证据的审查认定也都有一定的道理。最终,打动我的,让我的内心信服于终审判决的是,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雷昆斯特呈递的终审判决书中的一段判词,“一个不终止治疗的错误决定导致的结果最多只是维持现状、等待科技发展带来治疗的可能性以及发现新的有关病人意愿的证据、法规的改变、病人的意外死亡等,而且至少还存在纠正错误、减少错误带来损失的可能。然而,一个终止治疗的错误决定无疑是不可纠正的,这个决定是最终的和不可撤销的,它会导致病人的死亡”。

在“普莱勒非法移民孩子免费教育案”中,美国德克萨斯州史密斯郡要求因父母非法移民而“没有合法身份”的孩子必须交纳“足够的学费”,才能进入公立学校学习,因此原告因不能进入公立学校读书而提起诉讼。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雷曼呈递的终审判决书认为,根据平等保护条款,必须确定对该案中没有合法身份的人的区别对待有服务于压倒一切的政府利益,但孩子“既不能影响他们父母的行为,也不能选择自己的身份”,立法机关将父母错误行为的后果加给孩子的做法缺乏基本的公正,并且认为“教育对维护我们社会的稳定非常重要,而且,对这些处于贫困的孩子而言,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除此之外,教育还使个体能够创造财富,这对我们大家都有利”,“很难理解州决意要使在我国境内的这些社会底层的孩子变成终生文盲到底是为了什么,除了增加更多的失业、福利救济和犯罪。很清楚,无论排斥这些孩子入学会节约多少钱,但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比,都是不重要的”。读到这个案例,我不得不佩服审理该案的法官的远见卓识,他们没有纠结于所谓的平等保护是否适用于美国公民之外的人,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是否应首先用于满足本国公民的需要,而是更多地从这些孩子接受公立教育,是否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更为有利进行判断,从而判决不让这些孩子接受公立免费教育违反了宪法的平等保护条款。

引用这两个案例,不是想说明美国多么的自由、平等、民主,恰恰相反,美国的司法判决也绝对是服从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但是,从上述案例,我深刻的感受到,法院裁判的直接目的是定纷止争,但是法院裁判的意义绝不仅止于止,法院裁判对于社会秩序的形成意义深远,甚至可以说案件裁判结果所体现的价值观才是法院判决的精髓,而法律文书说理的形式将直接影响当事人乃至社会公众对于法院判决是否认可、信服。因此,作为法官,我们应当在深入体会法律精神的基础上采信证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在遇到疑难案件时,认真考虑我们所要弘扬的价值观,从长远来看裁判是否符合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否有利于促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秩序的形成,是否有利于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名法官,从每一件案件做起,从每一份文书做起,尊重事实,坚守法律,在遇到疑难案件时,将我们所弘扬的价值观恰当地体现于我们所做的裁判中,不论是当事人,还是社会公众,都将更加信服我们所做的每一个裁判。随着我们每一名法官的努力,中国的司法状况必将逐渐好转,公众对于法官的尊重,对于法律的信仰的必将逐步形成。

最后,让我用一名中国的青年法官,在他的而立之年出版的《法治的罗马城》中的一段话,作为我文章的结尾:“在当今的中国,在法律的罗马城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法官就不可能是高贵而孤独的王侯,而应当是个泥瓦匠,从抹一把泥砌一块砖做起;是个农夫,从撒一把种子锄一次草开始;应当是个传教士,把法律思想的种子撒向每一颗心灵深处”。我愿意做这样的泥瓦匠、农夫、传教士。我相信,我们很多人都愿意。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