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3 来源:互联网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2)。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1)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以文。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年轻力壮的人在父母身边便要孝顺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后来这段话演变成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人,有余力,则学文这便是《弟子规》的总纲。

从中我总结出了四个词语:孝顺、诚信、博爱、学习。

这四个词语,它是有顺序的,先是孝顺,然后是诚信,再后要博爱,最后才是学习。

孝,这是一个象形字。上老下子,提醒我们没有了老哪里有子,没有了老何处尽孝,没有子女何人尽孝。所以孝是和老人和子女是分不开的。

孝,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它看为一种义务,我认为孝应该演变为我们的本能。你是人,不是孙猴子,不是石头中跳出来的,你是爹生娘养的,做为一个人,如何能不孝。如果你不孝,我只想骂一句非人哉。

孝不仅仅限于赡养自己的父母,这是小孝。大孝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应该用道德感情对待社会上所有的老人,你对别人的父母有孝,别人自会对你的父母尽孝,然后社会自然会孝满人间。

信,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言即说过的话,加上一个单人旁便成了信,这是说,一个人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是信。

曾子杀猪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是诚信的花朵并未在每人的心里盛开,这就是因为有部分人不诚信。他们将守诚信的故事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看似诚实守信,实则一肚子坏水,总爱欺骗他人。

诚实的对立是欺骗。欺骗就是雪中埋人,只能骗人一时,一旦太阳出来,真相必会大白,骗人者自会自食其果。

博爱,就是要怀着一颗博大的爱心去守护他人,助人为乐。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许多战士把稀有的粮食、医药甚至活下去的希望留给他人,而把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这便是博爱之心。

大家都胸怀博爱之心,就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社会变得安宁和谐富有凝聚力。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互助合作,同舟共济,这正是博爱之心闪耀出的光芒。

学习,就是吸收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通过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责质。这种责质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熟和进步。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孝顺、诚信、博爱、学习像四种不同元素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大楼,但孝是地基,信是框架,爱是材料,学习只是装饰。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2)

相比于《三字经》,《弟子规》并不出名,但《弟子规》里的1080字2024,字字都是真谛,字字都是精华,字字都让我获益匪浅。

什么是《弟子规》?我以为,就是我们做人应尽的规范。通过这些规范,我们学习做一个善良之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总而言之,在我的印象中,《弟子规》承载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八个具有深远意义之字。

百行孝为先。我们的身体来自于父母,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父母养育我们不易,因此,我们应该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孝心才会生得起来。三国时期有一个叫孟宗的人,母亲病重时,想吃竹笋煮羹,可正值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结果泪滴朔风寒,箫箫竹数竿;须臾冬争出,天意招平安。他把竹笋给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大孝子孟宗以孝心感动了天地,同时也感动了许多人,他时刻关心着父母,爱护着父母,这就是他对父母的知恩感恩。

且看孝这个字,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意思说孩子背负父母,能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才称为孝。而如今,能有多少人真正担负起孝的责任?很多人对他们的父母置之不理,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自认为父母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可以任意享用,我想这样的人根本就不能称为人!

孝是一种形而上的道德,它是天地正气的凝结,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孝是美好的,而不孝是可耻的。一个不孝之人必定遭人唾弃,一个将孝牢记心间的人必定人人赞颂!那么,我们怎么做到孝呢?

首先,我们应用心去爱戴、敬重父母。《弟子规》中说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时,不要拖拉、懒散;父母的教诲,我们应用心去听,不要对父母没有礼貌。其次,我们应体贴、关心父母。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虽然我们现在不会像黄香那样为父亲温席,但我们可以多问候父母。在未成年时,我们在校读书,不能住在父母身边,成年后,我们因自己的事业而在外拼搏,还是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可这些并不是我们表示孝心的阻碍石,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爱父母之心,通过电话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问候与关怀,即使远隔天涯也能让父母感到温暖如春。最后,我们一定要让父母无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儿女走到哪里,父母就牵挂到哪里,这其实就导致了父母为我们担忧的问题。因此,《弟子规》中有这么一句话: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句告诉我们出门归来都应告诉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就像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冥冥中,《弟子规》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很有感悟,它就像一个亲人,温文尔雅地给我讲叙人生中的哲理,让我不断成长,不断汲取无限的营养。

如果说,孝是一朵婀娜多姿的花,请让它开花结果,把最美的绽放给父母;

如果说,孝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树,请让它枝繁叶茂,把最清新散发给大家;

如果说,孝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鸟,请让它展翅翱翔,把最精彩遗留给世人!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3)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民主化科学化的浪潮,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遭到了猛烈批判,但其属于过激行为,对于孝道的全盘否定(一些人如陈独秀等公然说孝是伪善的、反动的、愚蠢的)也波及当今,造成了极大的副作用。于是乎一些人对孝的认识淡化了,模糊了,更有甚者,在华夏大地上居然出现了虐待父母、遗弃父母的丑行!前不久,有人专门组织了一项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高中生进行的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调查问卷。结果如下:日本中学生分别把父母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美国中学生分别把父母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国内地的中学生则分别把父母排在第十位和第十一位!问卷的调查结果不亚于是一枚炸弹,轰毁了至今仍认为中国是孝文化的领袖的糊涂观念。

重提孝道,不由得不对孝进行反思。

在古代,中国人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而罪莫大于不孝。《弟子规》中也提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那时候,尊老敬老的风气可以说已超越了君王士庶的阶级屏障,无人敢执异议。

英国学者培根以哲人深邃的目光洞察到做父母的苦衷和幸福。他在《论家庭》中说: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快乐,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烦恼,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另一方面,子女又使他们的劳苦变甜、减轻了他们对于死亡的忧惧。由此不难看出,父母的劳苦是实实在在的,而父母的幸福则属于精神层面的自我慰藉。显然,做子女的应该报答父母之爱,应该真的使他们的劳苦变甜,又不使他们的不幸更苦;应该既减轻了他们对于死亡的忧惧,又减轻他们生活的负担,简而言之,子女必须以孝来报答父母之爱。

是到了警醒的时候了!是到了反思的时候了!

就我们高中生来说,我们所接受的品德教育大都是爱党爱人民、爱祖国,却很少或根本没有接受首先必须爱父母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德育教育上的一大失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又怎能去爱祖国爱人民呢?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子女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带给父母的负担是沉重的特别是那些无钱无地位的父母,他们在子女身上投注的心力真是至矣尽矣,死而后已!作为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难道我们只会向父母要吃要喝要钱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设法减轻父母的负担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使父母的脸上常挂着欣慰的笑容吗?

老实说,现在中国人早就该平平衡父母之爱和子女之孝了!只有向下倾斜的爱是不正常的。

愿天下子女都孝敬他们的父母。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4)

夜阑人静,万籁无声,或春风入帷,或秋月盈窗。此时《弟子规》在手,犹如在人生寂寞的旅途上,与挚友相逢,与长者对话。那心灵澄澈的恬然,不由让人想起《诗经》中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形象,而《弟子规》就如同这样一位谦谦君子吧!不仅表面给人儒雅、方正的感觉,更能让我们的心灵如玉般温润。

题记

在翻阅《入则孝》这一章节,影响最深的一句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孝而言,这应该是子女对父母尽孝最基本的行为,而对于这,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做到呢?父母给了我们一具血肉之躯,学校给我们一根灵魂之柱,使我们健康地成长。当一本本散发着清新墨香的书,一篇篇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学到了知识,可那书中教我们的孝又有谁真正地懂得呢?若真懂又怎会出现父母呼,置之不理的行为?若真懂,又怎会在面临父母命时,行不动呢?即使,在你孤寂之时,父母如一股沾满了晨露和花香的清风抚摸你的伤痕,但换来的却是你转身的冷漠,留下父母心中的伤待时光去抚平,他们却依然如阳光般爱着你。时代虽在进步,可我们很多人的思想却在退步!

而在面临财物、利益等的冲突时,我又不禁地想起了《出则弟》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岔自泯了。虽然俗语说:亲兄弟,明算帐。但过分地计较财物,得到的却是兄弟反目。老一辈的人不是也常和气生财吗?有时,将财物看得轻些,亲朋好友间才无怨、无悔,和谐相处。对于言语来说,说话也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艺术,它可伤人亦可慰人。若你在生气之时,请你谨慎开口,因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才不致于用恶毒的语言伤人于无形。因此可见,《弟子规》也教会我们:每个人说话时,也应该思量一下自己的话语是和煦的春风还是伤人的利剑。

《弟子规》不仅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更劝勉我们要致力于文学,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就如清代学者查学礼的一首诗:碧水迢迢漾浅问,几丛修竹野人家。最怜秋菊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几句话,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欢喜。文可以陶冶人的情趣。因此,不余力,但学文吧!人生秋至,不关紧的,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语中,满满抛地开着,生命不息。学习文章,可以让我们的心灵之花永不凋谢,让我们笑看人生。当你做到孝、谨、信、爱、仁时,若有余力,则学文吧!做一个有学问、有教养的人吧!

说到这里,我又不觉开始向往老子所说的那个大同社会了。那是一个不被世俗、名利所污染的世外桃源。心灵的纯洁使之做到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此时,我只想说:请不要在父母远离我们时,才知道亲情的可贵;请不要在伤人之后,才知道遗留在心中的伤有多深;请不要在时光流逝后,才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凉从《弟子规》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它更是沐浴我们心灵的阳光,它从本质上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所以,时常读读《弟子规》吧!让心灵永驻浪漫,用诗词歌赋、花香鸟语、书卷香茗来点缀美好的心灵。随意翻着手边的《弟子规》,耳边仿佛响起千年前的吟咏,那悠悠的古风,像绝世的莲花,开在心中,浸润着心灵,让人忘却喧嚣,只留下满心的喜悦,那书中的智慧,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心灵温润如玉。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浅谈《弟子规》中的信(5)

所谓信,亦诚信。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与人相互堆砌而成的社会里仍然有它的一方天地。

凡出言,信为先,但凡出言讲话,诚信一定要摆在首位。否则,最美好的承诺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毫无价值可言。还记得曾子杀猪的故事吗?言必行,行必果,既然允诺了别人,就要竭尽全力去办。曾子是位贤人,他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凡出言,信为先,并且以身传教。我相信他儿子长大后一定也是位诚信的实干家。

事非宜,勿轻诺,事情不是很容易做,不要轻意地允诺别人。否则,别人会赐你不诚信的头衔。社会上有这样一类人,很大男子主义,见别人帮忙,事无巨细,不经考虑,就答应,以显示自己的面子和风度。其实啊!他根本就办不成,几天后再垂头丧气地去道歉,真悲哀!先给人以希望,后给人以失望,这样的人就有不诚信的美称。

知未的,勿轻传,不清楚的事,不要轻易传播。媒体喜欢干这捕风捉影的事。一男女明星在一起吃个饭,满城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而来,至于吗?不清楚明白事情的本质,轻易传播,会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有一位女士,整天唠叨着对面女邻居懒散,衣服上有大块大块的斑点,嘲笑道:连衣服都洗不干净,做什么女人?传到对面女邻居耳朵里面,她感到很自卑。于是,她拼命地洗涮可是那位女士始终认为她没洗干净。终于,对邻女士身心疲惫,倒下了这位女士再看对邻,仍然有斑点。奇怪,她没洗衣服啊!哦,原来是玻璃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列宁打破了姑妈家的花瓶,诚实地道歉并归还回去,姑妈说:你们都是好孩子。假如列宁不承认?姑妈知道吗?后果又会是怎样的呢?诚然,姑妈不知道谁打破瓶子,但列宁的心将忐忑到什么时候?过能改,归于无。邻家小宝5岁半,打破了一碗碟,趁没人注意毁尸灭迹,扔至大水沟里,却把爸爸脚伤了。不可思议,五岁半大的孩子就有这么大的心思!要我说是爸爸妈妈的手打出来的吧!错了,就要勇于承担,欲掩饰,将会是一错再错。许多人的犯罪道路是由此铸成的。

信能利,福非浅。放眼世界,凡是大的国家大的企业,都把诚信作为准则履行在实践中,以此来牟取福利。海尔,响彻大江南北,国内国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只要你打电话订购或维修电器,允诺后,不管括风下雨,不管路途是多么遥远与艰辛,他们都会准时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海尔,这个响亮的名字;就是在一点一滴的诚信服务宗旨中铸造的。你不得不承认,信至诚能牟取福利。

总之,诚信,是立人之本。一个人缺乏诚信,那么他将难以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让诚信的旗帜高挂在空中吧!那么,世界将又会是另样的一番风景!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


看名著看的是种内在的精华,如果你深入了这本书里面,其实会发觉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里面。阅读是种精神的享受,是灵魂的升华。对于名著尤其如此,希望大家多学习,多多阅读名著,对自己提高修养都很有帮助!

1、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演戏很容易,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无数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好的人,梦也一定是美好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美丽。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天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该在今天中开创!

在学生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味。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

2、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后感大全

中外名著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

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道德,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2024(2)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2024(2)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的结晶,是众所公认的最好的书、最有价值的书。

《弟子规》让我更加自律。在一个星期四的早上七点,我的闹钟开始催我起床,因为今天要返校。可我心想:反正还有时间,再赖一会儿吧!突然,我想到了《弟子规》里的朝起早,夜眠迟。于是我毫不犹豫的起床去返校了。

返校时,轮到陈老师检查我的日记本,发现我字没有写好,一下子多云转阴了,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字没写好,回去再写一篇,注意这次要认真写。

回到家,我拿出日记本重写,这不,我的老毛病有犯了:人身体歪着,头低了下去,本子也歪着。这时我又想起了《弟子规》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的意思。我立马人坐正,当然啦,字也写好了。

还有一次,我不小心买回来了一本有关爱情的书《《五百棵爱情树》,当时我想都没想就拿起来看了,忽然耳边传来我们读的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我就把这本书放掉,去看别的好书了。

读了《弟子规》,我发现我自己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好了:进父母房间先敲门,常常整理自己的书桌,将脱下的鞋子摆好连妈妈都惊讶我的进步。

《弟子规》让我受益终生。愿我,有一颗好学、向上的心,成为一个合格的好人。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2024(2)


弟子规读后感600字2024

金秋十月,我们培新小学举行书香校园活动。老师不仅让我们认真学习《弟子规》,还要会背诵。回家后,我让爷爷帮忙找到《弟子规》这本书,每天中午,都坚持读一小段。

《弟子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本,是古代儿童的启蒙教科书,对现在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讲孝顺、讲礼貌。书中写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我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我们好,我们应当听他们教诲,应虚心接受,不能强词夺理,让父母伤心生气。我清楚的记得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水,天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洗脚。这则公益广告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它深深体现了小男孩对妈妈最真挚的爱。我更想到乌鸦反哺这个故事,连小乌鸦都知道孝顺父母,小时候听父母的话,长大了喂父母食物。而以前,父母让我做事,我总是推三阻四,或者找借口不能按时完成。现在想起来,真是非常后悔,以后我要变得勤快,父母叫我,立刻就能答应;长辈说我,我也能安安静静的听,让长辈们开开心心。

当我读到出必告、返必面时,我深深的感觉到,以前不管是我早上出门不打招呼,还是放学时迟迟不出校门,让父母在校门外焦急等待这些行为是多么槽糕。父母的心始终联在我的身上,所以我以后出门,不够有多么着急,也要和他们打一声招呼。放学不管有多少事,一定要及早出校门,让父母看见我都身影,不再为我担忧。

《弟子规》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它告诉我学习中、生活中许多做人的道理,它还能教我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百善孝为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弟子规》里的话,做一名懂道理、讲孝顺的好学生,把中华文明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2024(2)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2024

安顺市第九小学六(2)班张曼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命;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看到这里不由得我深感内疚,平时只要爸妈叫我,我都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去做事,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爸爸让我去做事我会说我是你的奴隶吗?每当爸妈教我怎么做人处事时,我会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把它当做耳旁风,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辩护,把黑板说成白板才肯罢休,有时让爸妈气得哭笑不得。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从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绝不犯错,要听爸妈的话,不再让爸妈伤心,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相信《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2024(2)》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