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高中生扫黑除恶读后感 > 地图 > 高中生扫黑除恶读后感

高中生扫黑除恶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9 来源:互联网

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一)

《扫一室与扫天下》讲的是青年人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东西堆得杂乱无章。陈蕃虽有扫天下的志向,却连眼前的一室都不愿清理干净,认为这只是件小事。难道大事不是从小事做起的吗?空有志向不行,还须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实现大的志向。

他父亲的朋友也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成就大事,往往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

我们小学生也一样,不管你从小立下什么远大目标,都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就要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看到什么现象,都要问个为什么。你要敢于幻想,敢于大胆的猜测,还要仔细观察,长期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有从小好好学习,刻苦钻研,长大才能开启成功的大门。


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扫一室与扫天下》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远在东汉时代,主人公陈蕃虽志向高远,但是生活很懒散。一个叫薛勤的人看见他的书房很乱,就批评教育他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愿意打扫,是不能去扫天下的。薛勤走后,陈蕃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改掉了毛玻

我读了这篇文章深受启发,就好像薛勤在批评自己。我也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将来要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而且还要成立自己的汽车制造公司以便实现我的设计。但我也是有很多小事情或者不做,或者做了也不认真,觉得这些事情都无妨。先说在学校,个人卫生很乱,什么东西都往位兜里塞,经常一看,哎呀呀,怎么跟垃圾似的,里面的东西经常会掉出来,弄得我满地找牙。宿舍里,我晚上一回去,脱-衣服就往床上一放,也不叠起来,就什么也不管了。再说家里,早上起来从来不叠被子,还得让姐姐来收拾,刷牙甚至还得让别人给挤牙膏,几乎从来不作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晚上也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这些看起来是小事,这是锻炼我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且做这些事情的态度会影响我将来做其他大事的态度。正如三国着名人物刘备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今天起,我就改掉我以前的坏习惯,只有做好了今天的每件小事,才能成就将来的大事。


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三)

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马虎,瞧,我的房间简直比猪窝还要脏乱:到处塞满杂物,被子没叠好,书本随处可见,书桌摆放着一堆零食。每当妈妈边为我整理房间边唠唠叨叨的时候,我总是满不在乎。我想: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书读好,将来我又不当保姆,没必要做这些琐碎的事。

今天,我读了《扫一室与扫天下》这篇课文,深受教育。文中讲到东汉时代,有个青年叫陈蕃,他志存高远,喜好读书,生活却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都不打扫。一天,父亲的朋友薛勤来到他家中,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薛勤走后,陈蕃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改掉了毛病。

读完课文,我羞愧极了。文中的陈蕃不正是我的写照吗?我同他一样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我想出国留学,学成归来在国内办一家大公司。看着自己的房间,我陷入沉思:这么小小的空间就被我搞得又脏又乱,将来又怎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呢?

我下定决心,从今天起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扫好一室,方能扫天下。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天游峰的扫路人读后感


天游峰的扫路人读后感(一)

今天,我们学习了《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我现在来给大家简单复述一下吧!

天游峰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海拔410米!天游峰有九百多台石阶,像一根银丝抛撒在空中,飘飘悠悠,好像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那天,作者终于费尽了全身的力气顺着这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有一位清洁工老人,他每天都扫上山,再都扫下山。作者不禁倒抽了一口气。这个老人已经有七十岁了,每天来回扫石阶,真是太令作者感动了!

在作者和老人的交谈中,作者知道老人离不开这里。因为他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

这就是我复述的《天游峰的扫路人》,希望大家都能够学习那位老人,能吃苦耐劳。

《天游峰的扫路人》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在攀登上天游峰时与一位老人的对话。

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天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好像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在这根银丝上有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扫帚清扫着路面。这位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责到扫天游峰的石梯。

这位老人已经七十岁了,按理说早该退休了,可是他仍然义务劳动,扫台阶。这是为什么呢?老人的话为我解开了疑问: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舍得走吗?是啊,舍得走吗。在那里,自食其力,还有好山好水,任谁都不舍得走。

这位老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赞颂,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学到了许多好的文章,然而,最让我感动的则是《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文章。

全文的内容很简单,讲的就是作者在游天游峰遇到的一位扫路人,扫路人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却依旧那么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让作者终生难忘。可是,就在这篇文章里,我却看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

仍然记得老人说得那两句话:不累,不累。我每天早上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30 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天游峰上下山总共有一千八百多级石梯,老人却要一级级扫上去,再一级级扫下山,竟比那些为了登上峰顶而气喘吁吁的游客还要轻松许多。再想想自己,平时有了一点点的困难就不敢前进,生怕累着自己,可是再和老人一比较,我们那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难道不应该向老人学习吗?难道不应该怀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困难吗 ? 答案是肯定的,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去热爱生活呢 ? 说道热爱生活,老人说的第二句话就更加值得我们去反思了。老人已经年过七旬了,还能坚持到 30 年之后吗?老人却没有计较这些,而是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与作者定下 30 年之约,这种精神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让我们为之所动。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时间让我们去创造,让我们去发展,我们也应该向老人一样去热爱生活,难道不是吗?老人那豁达、开朗的性格让人敬佩,那么,让我们向那位老人学习吧!

《扫烟囱的少年》读后感


《扫烟囱的少年》读后感

四年级四班 赵金泽

今天读了《扫烟囱的少年》使我深受感动,回味无穷。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少年打扫了一天的烟囱,却把挣来的30个铜币丢失了,女子学校的同学放学后看见为丢钱而哭泣的少年,同学们一起为他凑钱,没钱的同学将自己的鲜花送给他,最后少年的身上满是鲜花,手里满是钱币。

看到这里,让我感受到爱的伟大和力量,少年与同学们互不相识,同学们却能伸出援助之手,将自己的零用钱慷慨的拿出来。被帮助的少年收到不仅是钱,收获更多的是满满的爱,相信在这份爱的关怀下,少年再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一定会去帮助别人,将爱传递下去。而我也要像他们那样去传递爱心,助人为乐。

记得有一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爷爷上了公共汽车,我看他走路都走不稳的样子,连忙扶着他走到我的位上说:“老爷爷,您坐。”他说:“谢谢你。”虽然我站着有些累,不过心里很高兴。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在路边拉二胡骨瘦如柴的爷爷,前面带放着一个破碗,我心想:我身上的钱还要买零食呢,但这位爷爷确实很可怜,我到底要不要帮他呢?这时我想起《扫烟囱的少年》这篇文章,看见别人的困难就要帮助,所以我把钱拿出来给了老爷爷。虽然没有吃到零食,可是一想到自己帮助了别人,心里就喜滋滋的。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幸福,因为我觉得自己是爱的使者,将爱的雨露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世界将变成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园。

读《扫烟囱的男孩》有感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是你让我

这首歌,我想大家都听到过,也都很熟悉吧!这回,这首歌应该送给帮助他一起克服困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

事情是这样的学校门口的大街上的一个角落里,站着一个扫烟囱的男孩儿,他倚着墙,头埋在手里痛哭着。小男孩儿还很小,才六、七岁左右,脸黝黑黝黑的,手里还拿着背包和乱刀在抽噫。

正巧,女子学校刚好放学了,两三个非常富有同情的女生走上去,温柔地说:小弟弟,你怎么了1?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呀?

小男孩没有说话,只是以哭作答。:

告诉我们,你怎么哭了?为什么呀!女孩们继续耐心地追问着。

这下男孩这才抬起头来,露出一张带着稚气的脸,边哭边说:我今天扫了!

听完他的倾诉后,那两个女孩掏出了身上仅有的两枚同钱为小男孩凑齐那30枚铜钱。只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而大家的力量是团结的。于是,那两个女孩就向街头四处呼喊,希望能得到帮助。大家见了都纷纷地掏出了身上的钱,捐给小男孩,钱很快就筹到了,可钱还不断地拿过来

那女孩们的精神非常让我感动,同时我也明白了:只要别人有困难,我们都要伸出那双援助之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同时也可以去招唤大家一起帮忙。

扫烟囱的孩子读后感


【篇一:《扫烟囱的孩子》读后感】

读了《扫烟囱的孩子》之后,我大有启发。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一连扫了好几家烟囱,挣了许多钱后,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从衣袋的破洞里漏掉了。如果没挣到钱他的师傅会狠狠地打他,因此,他很难过。过路人知道情况后,连忙拿出自己的钱,给这个小男孩。

读了本文,我被过路人的善良、真诚的爱心深深感动了。其实让世界充满爱,我们也可以做到。

【篇二:扫烟囱的孩子读后感】

小学这些年中,我读过不少书,其中印象深刻的书也不少,但有一本书,我看了又看,每一次看这本书,我都会联想到我自己的一些事情。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孤女努力记》。书中的主人公名叫佩玲,祖父非常富有、善良,但是双目失明的祖父性情古怪。原来佩玲的父亲前一阶段有事没有完全发完请大家原谅,现在从新发完。

《扫烟囱的孩子》扫烟囱的孩子读后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廋小的个子,浑身全是黑烟,肩背挎包,带着刮刀。他一只手臂靠在墙上,另一只手臂紧贴额头,在大声哭泣。来源:读后感

两三个女生前去问:你为什么哭泣?请你告诉我们!小男孩哭着对他们说:我给几户人家扫烟囱,挣了30个索尔多,不知道什麽时候丢了,我不敢空手回去见主人,从一个衣袋裂孔漏掉的。他边说边指着裂口给她们看。女生们严肃地望着他,觉得他很可怜。这时又来了几个女生,其中一个年龄稍大帽子上插着一支蓝羽毛的女生从衣袋掏出两枚索尔多。我这里也有两个。一个红衣服的女孩接着说。在她们的带动下,凑钱的人越来越多。小男孩的钱早以凑够,可钱币还是不停地抛过来。小男孩高兴地笑起来。

我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只有互助互爱再大的困难也能渡过。

【篇三:读《爱的教育》之《扫烟囱的孩子》有感作文】

当你读完《爱的教育》,轻轻合上这本书时,你也许会觉得,爱是一句关切的问候,爱是一种为国奋斗的意志力,爱是一次美丽的祝福。但我却认为,爱是三是多枚金灿灿的硬币,爱体现在大家对一个扫烟囱的孩子的关心。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位扫烟囱的孩子,每天都要扫好几十个烟囱,挣了钱必须交给师傅,如果不拿钱回家,就要被打的遍体鳞伤,还不准回家。有一天,他的口袋坏了,三十多个金币从口百里掉了出来,他却全然不知,为此,他十分伤心,不敢回家,一些女孩子为他凑足了钱,解决了困难。读了这个故事,我十分感动,我想:这些女孩子和小男孩素不相识,她们只是路过学校,可是她们为小男孩凑足了钱,让他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那些女孩这样做,不是想得到小男孩的感谢,也不是想出名,她们是出于一种无私的爱,一种伟大的爱。

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今年我国发生的特大地震,全世界人名纷纷慷慨解囊,体现出了一种伟大的爱。当我遇到这样事是,我会向那些小女孩一样,乐于助人。

记得有一次,我高高兴兴地上学,来到校门口时,发现一位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和裤子两腿一瘸一拐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拿着一个碗,手伸向了我们,我看了看她那空空的碗,又看了看许多急忙上学的孩子,我想:他们就那么冷莫无情吗?难道他们就忍心看着老人饿肚子吗?我从书包里拿出了妈妈个我买面包的钱,全都给了他。我走在往教室的路上,虽然肚子很饿,但我做了一件好事,十分高兴。

你看,这就是爱的体现,如果,如果所有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四:读《扫烟囱的孩子》有感】

国庆期间,我读了老师推荐的《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令我感叹、激动,我非常喜欢它。

这本书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恩利科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描写了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扫烟囱的孩子》这个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可怜的扫烟囱的孩子,把辛辛苦苦扫烟囱赚来的三十个铜币不小心弄丢了,因为怕被雇主打而不敢回去,绝望的他在街头痛哭,后来,路过的学生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并且还瞒着校长做了一群无名英雄。

看了这个小故事,我觉得,虽然生活总是捉弄不幸的人,扫烟囱的孩子丢了工钱,可是,爱心让他不再痛苦,学生们的心灵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美呀!这让我不仅想起了无情的512汶川大地震。地震中,无辜的生命受到摧残,幸福的人们失去家园,快乐的学生失去校园,可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世界、全中国的人们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帮助灾区人民抗击灾难,共度难关。

这些让我明白了,世界是充满爱的,爱是从小事做起,是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哪怕是对素不相识的不幸者,我们也应该献出爱心,做力所能及的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就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篇五:读《扫烟囱的孩子》有感】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一书中《扫烟囱的孩子》。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扫烟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得工作,好不容易挣的钱却又弄丢了。女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买本子和买花的钱捐给他,没带钱的女生也把自己的鲜花送给了他。

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它让我看到了美丽的心灵,使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如果人人都有爱心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像一个大家庭那样温暖。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大楼,路上看见一位盲人爷爷在树下拉二胡,身边还放着一只破茶缸,里面放了些硬币。天气虽然很冷,但他拉得很认真。我连忙向妈妈要钱,妈妈把所有的硬币都给了我。我跑到盲人爷爷跟前说:爷爷,给您钱。然后就把硬币放在了茶缸里。爷爷感动地说:谢谢你,孩子。平时在学校里,我也经常帮助别人。有时借东西给同学们,有时把生病的同学送到老师办公室,有时还帮老师拿东西。同桌的妈妈生了小弟弟,没时间洗桌布,我就主动带回家

我希望同学们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温暖的家。

【篇六:《扫烟囱的孩子》读后感】

这一篇,主要写了作者在去姐姐家的路上,看见了一个扫烟囱的孩子在女子小学的门口哭泣,当周围的人知道他在路上把扫烟囱的钱搞丢时,(他自己为其他人打工)许多的女孩们都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这个小男孩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从心里不由得感叹道:那些女孩真是乐于助人,她们居然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零花钱给了小男孩。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美德,人与人之间就应该这样互相帮助,我认为如果当时那些女孩们没有把钱给那个小男孩的话,那一个小男孩,一定会被老板批评、甚至打。

这个小男孩也太可怜了我又突然想到小男孩这么小就要帮别人打工,他肯定很辛苦!女孩们有和我一样的想法,要不然是不会帮他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不就是说的那一些女生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女孩们感到的是与众不同的愉快和自豪。

在我的生活中,也能看见这样的好人,那一次我没有带文具盒,我的同桌王佳怡知道了,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笔借给了我并还微笑的对我说:借你用,用完再还给我!我一听,便激动的说:谢谢你!谢谢你!而她却说:没事,我们都是同学吗!

经过这件事,我便决定以后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因为人与人之间就应该这样互相帮助。

让我们从小养成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吧!

【篇七:《扫烟囱的孩子》读后感】

爱的教育一书,每一个故事都讲述了不同的爱,但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扫烟囱的孩子》,里面讲述的是:从前,有一所女子小学,这所学校大概有七百名女生。有一次,她们正好放学出来,因为明后天就是忘灵节和万圣节,接连放两天假,大家都感到非常的高兴。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个人发现校门对面的街上站着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满脸烟灰,一手拿着背包和刮刀,一手扶着墙,趴在墙上抽抽搭搭地哭起来。有两三个二年级的女生走过去问他: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要哭?那个孩子不回签,只是哭。来,快告诉我们,到底怎么回事?女孩们又问他。于是,他抬起头来,哭着告诉她们,他扫了好几家烟囱,一共挣了三十个钱币,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钱从衣袋的破洞里掉出去了。他说着就把衣袋上的破洞指给她们看。如果他没有钱,是不敢回去见老板的。老板会打我的!他哭着说,又绝望地趴在墙上。

女孩们围在他身边,看着他哭的可怜。这时,又有许多的女生也背着书包放学出来,他们中有大的小的,有穷孩子,也有富人家的小姐。其中,有一个帽子上插蓝羽毛的大女孩,从口袋取出两个钱币,说:我只有两个钱币,大家再凑凑吧!我也有两个钱币。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子说,不要担心,我们肯定会凑齐三十个钱币的!于是,她们每个人呼喊着各自认识的同学的姓名。阿玛里亚,路卡米娅等等。你们有没有一个钱币,拿出来吧!那个帽子插着监羽毛的大女孩把钱收到一起大声数着八个,十个,十五个!啊,还是不够,这时,有一个像老师大的女生,拿出一枚相当于十个钱币的银币,大家心里都很感激她。现在就差五个钱币了。五年级的女生过来了,他们肯定会凑一点的!一个女孩说。五年级的女生一到,钱币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大家还朝这边拥来。

三十个钱币早已凑齐了,可钱币还是不断的送过来,忽然,看门的女工走过来,大声感到:校长来了!女孩们便像麻雀一样飞开了,扫烟囱的小孩子独自站立在马路中间,高兴地擦去眼泪,手里摆满了钱。

看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携手拱起爱的桥梁吧!

【篇八:读《爱的教育》之《扫烟囱的孩子》有感】

当你读完《爱的教育》,轻轻合上这本书时,你也许会觉得,爱是一句关切的问候,爱是一种为国奋斗的意志力,爱是一次美丽的祝福。但我却认为,爱是三是多枚金灿灿的硬币,爱体现在大家对一个扫烟囱的孩子的关心。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一位扫烟囱的孩子,每天都要扫好几十个烟囱,挣了钱必须交给师傅,如果不拿钱回家,就要被打的遍体鳞伤,还不准回家。有一天,他的口袋坏了,三十多个金币从口百里掉了出来,他却全然不知,为此,他十分伤心,不敢回家,一些女孩子为他凑足了钱,解决了困难。读了这个故事,我十分感动,我想:这些女孩子和小男孩素不相识,她们只是路过学校,可是她们为小男孩凑足了钱,让他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那些女孩这样做,不是想得到小男孩的感谢,也不是想出名,她们是出于一种无私的爱,一种伟大的爱。

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今年我国发生的特大地震,全世界人名纷纷慷慨解囊,体现出了一种伟大的爱。当我遇到这样事是,我会向那些小女孩一样,乐于助人。

记得有一次,我高高兴兴地上学,来到校门口时,发现一位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和裤子两腿一瘸一拐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拿着一个碗,手伸向了我们,我看了看她那空空的碗,又看了看许多急忙上学的孩子,我想:他们就那么冷莫无情吗?难道他们就忍心看着老人饿肚子吗?我从书包里拿出了妈妈个我买面包的钱,全都给了他。我走在往教室的路上,虽然肚子很饿,但我做了一件好事,十分高兴。

你看,这就是爱的体现,如果,如果所有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九:读《扫烟囱的孩子》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叫《扫烟囱的孩子》。故事讲述了一个以扫烟囱为生的孩子因为不小心把一天扫烟囱所赚来的30个所尔多(一种货币单位)全部都丢掉了,因为怕师傅知道后打他所以不敢回去,站在一所女子学院前哭泣,正好这所学院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们刚好放学,学生们知道了男孩子的遭遇后,纷纷把自己买练习本、水果和花的零花钱全部都捐了出来。慢慢地,男孩子手里的钱有25个所尔多。过了一会儿,四五年级的同学也放学了,他们也将一些钱捐给了扫烟囱的男孩子,捐的钱已经超过了男孩子一天的收入。那些没有钱的同学就把一些美丽的花朵插在了男孩衣服上。这时,有人喊:校长来了,那群女生便像麻雀一样散开了。那个扫烟囱的男孩子非常高兴,因为他感受到了这些同学们对他的关爱之情。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那个扫烟囱的孩子本来应该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上学,但因为贫穷他小小年纪就要以扫烟囱为生,而且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但遇到一些陌生的同学,给予了他热情的帮助,同学们付出了真诚的爱心,让这个可怜的男孩子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与真情,那一刻他感受到自己也是幸福的,并不是孤独无助的。女子学院的同学们虽然付出的是有限的金钱,但他们的善良和真诚使男孩子感受到了无限的关爱和温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付出真情的关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扫烟囱孩子的人,需要人们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献出爱心和真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也让他们感到更自信!

【篇十:《扫烟囱的孩子》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那就是扫烟囱的孩子,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十一月一日,恩里佛要去一所女子学院探望老师,可是回来的时候却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很小的、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趴在墙上抽抽搭搭地哭,有些女生看见了,便问他什么事,那个男孩说他是扫烟囱的,攒了30个钱币,可是丢了,不敢去见老板。于是,热心的姑娘们都替他难过,便用自己的零花钱来帮助他,不让老板打他。小男孩十分感谢他们。就在这时候,校长来了,同学们就溜了。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那些姑娘们做得很好,因为她们遵守了一个小学生必须做的事情,互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惜将自己的零花钱都给小男孩,不会像一些高傲的人看见这么可怜的小男孩都不理他,所以我很喜欢她们。

同时读了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做人一定要互相帮助一些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这样人们才会对你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还会记住你,和你沟通,玩耍。而不要看见一些比较贫困的孩子就对她冷淡,不理他。总之,请大家记住一句话: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你对别人差,人们也会冷漠你,不理你。

【篇十一:《扫烟囱的孩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里面的《扫烟囱的孩子》,这篇文章非常的动人。

文中讲了一个扫烟囱的小孩,他浑身上下黑乎乎的,连脸上也沾满了烟灰。他扫了好几处烟囱,才挣了30个铜币,可不知什么时候从背着的口袋的破洞中漏掉了。所以他扶着墙壁,在那里哭得很伤心。正好碰到学校放学的时候,有两三个三年级的学生走过来,并关心的问他,为什么哭呢?这个小孩没有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哭。几位女孩还是很关心地问他,他才抬起孩子气未脱的小脸来,哭着告诉她们事情的经过。并告诉她们,钱丢了,不敢回家。说师傅一定会打他的!几位女孩看着他哭得很可怜并很绝望。就号召放学的女生都来捐钱,她们中有大的、小的、有穷人家的孩子、也有富人家小姐。她们每个人都呼喊着各自认识的同学,许多女孩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了。不一会儿,三十个铜币很快凑齐。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这些女生感动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扫烟囱的小孩被被围在五颜六色的衣服、涌动的羽毛、丝带和鬈发中间,那情景真是美极了!这也让我明白,只要我们都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多帮助有困难的人,也就是关心自己。

【篇十二:读《扫烟囱的孩子》有感】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教育很深,特别是读了一篇《扫烟囱的孩子》之后,我产生了许多感想。

文中写到扫烟囱的孩子,他一连扫了好几家的烟囱,好不容易赚了30多个索尔多。可不知什么时候,他发现自己的钱没有了,原来口袋破了。哭得那么伤心。就在这时,有好几个孩子从这里经过,听了这样的经过,都为他感到伤心和难过。他们把身上的零花钱都给了他,大家都很高兴。可是还差5个索尔多。四、五年级的老师和学生都过来了。他们知道事情的经过,都纷纷把自己的零花钱掏出来给他。这钱远远的超过了30个索尔多。

读到这里,我想了很多:今年的汶川大地震,有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在这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学校也号召全体师生捐款。我们一个班就捐款了三百多元。灾区人民在大家的支持下,一定能度过难关。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唱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学生。

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篇一:读《扫起落叶好过冬》有感】

很多同学都跟我说,他们很希望去美国,因为美国是现代民主的样板,都想去见识一下美国的文明。我也是从去年开始对美国产生兴趣的,可能是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对我起了一点作用把,后来再看薛勇的书,以及后来看到的一本关于美国历史(主要是金融史时)的书《伟大的博弈》都使我对美国的兴趣更加强烈。很羡慕也很崇拜美国的先贤们,是他们为世界创造了一个伟大的美国。美国早期的杰弗逊,汉密尔顿等建国之父为美国后来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对汉密尔顿十分感兴趣,他对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其实这说的有点远了,还是谈谈看了林达的这本书之后的一点想法把。当然首先要说说的是书中提到的罗马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他是自然法的推动者,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人和人是最相似的。联想到我们的文化应该是己之不欲,勿施与人。任何的法律都应该是自然法的体现,只有自然法才是最大的正义,才是最大的善。林达主要以案例的方式来阐述美国宪法,尤其是其中的权利法案。而所有的文章都在向我们表达一种政治文明,一种能够将公民的权利切实维护的民主。

我们的国家也很提倡以法治国,但是我们的立法观念首先要更新,不要因为某个院士的一次被抢经历就要恢复什么收容遣送制度,这首先就是违宪的,专业领域一直提倡建立一个违宪审查委员会,可是到现在都没有什么进展。我们的公民还不能用宪法来维护自己的切身权利,我们的很多基本权利还不能享受,我们的人权的确是不完整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还非要说别国是借此来打击我们。有了别人的督促,我们不是能更好的改进我们自身吗,我们为什么还要活在我们自己为自己臆造的一个虚幻的妄自尊大的世界里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别人的批评呢?

草根的崛起,首先要让草根能有一个最大精神依靠那就是宪法,一部能够让所有人信奉的宪法,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宪法,不是抽象的宪法,而是将我们的权利落实到每一点具体实实在在的宪法。

【篇二: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这本书,我是在网上不经意看到的,但在天河书城和三联书店竟然卖空。所以读它的决心随之强烈。

土灰色的封面和美国总统的雕像,相必,你会想到这是一本关于美国的书。不错,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关于美国文化的书籍,写的很美,写的很虔诚,读的很有感觉。作者通过一些游历,向世人展示美国的法律文化和宗教文化、政治文化。

鲜为人知的一些故事,开始引起我的思索。美国殖民发展的艰辛,让美国人更加注重来之不易的独立。曾经学过的历史,一次次被作者的纪实和故事所颠覆,华盛顿、林肯、马歇尔,一个个人物的真实面貌展现在我眼前,当您面对实实在在的人,你会多分亲切,多份敬仰。伟大并非脱离常规。黑人奴隶的奋斗史、南北战争的起因及战果、美国联邦与地方诸州的分权、分离与整合、对宗教的虔诚与尊重。美国的文化,不能不让人深思。而对民主目标的追求、对民众利益的尊重,对权力的制衡,对权利的倡导,美国在用几个世纪的实践验证着人类智慧的伟大和追求的生生不息。

尊重人性。是我的最大感受。宗教与人,犹如食物之与生命。我对宗教不了解,但无法不接触。在美国,有一群来自德国的宗教团体,它们一生寂寞、清静。他们的教义不容许和任何人交流,除了祈祷。但他们团结、他们享受丰富的精神世界。他们拥有众人不知的精神财富。这样的宗教,你是否在意?透过美国的历史,竟发现这样的宗教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山沟里诞生和繁衍,却灭于日本的铁蹄。孤灵的建筑,凋敝的山野,掩饰不了昔日的辉煌,那高大的教堂顶楼、那勤奋的沃土。这些,让我神秘。在美国,这样的群体可以自由的生活,政府承认他们,尊重他们,只要是人,就有权利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犹太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惜篇幅的介绍。也许我们指知道犹太人的聪明,崇拜犹太人的经商法则。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犹太人曾经的苦难和坚韧不屈、顽强生活的品质。希特勒集中营的生活没有让犹太人失去希望,他们没有诅咒,他们平静的活着。他们面临死亡,却乐观向上,他们不会给自己的后代以困惑,千方百计让他们的童年一样鲜花盛开。在集中营里,那位犹太女教师,用自己的才华浇灌着犹太的花蕾,那成千上万幅的儿童画作,那快乐的小鸟、那盛开的向阳花,让杀戮和野蛮荡然无存。

平静和敬畏,每当打开这本书,这种感觉就挥之不去。我在聆听历史,更是在洗刷心灵。自私和残暴、黑暗和光明、残酷与坚强,我的心在颤动。美国,到底是个什么国家?民主是否与生俱来?歧视是否不可挥去?我们的意识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更纯真?为什么不可以更像人一样生活?为什么不能把尊重当作顺理成章?思考,是读书的价值所在。

【篇三:读《扫起落叶好过冬》有感作文】

之前看过林达写的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觉得美国在他的笔下被描写的活灵活现,我也深感美利坚的伟大。在回家的火车上开始看他的这本《扫起落叶好过冬》,到了今天也看的差不多了。

在我看来,这本书和那本《忧虑》有很多相同的内容,例如都描写了美国的建国历史、南北战争、三权分立的格局、保障人权等等。尽管这本书中讲的故事举得例子不一样,但主题基本都相差无几,所以读起来难免有些乏味。至于在第四、五辑中作者放了一些人物故事,外加一些读书笔记,这些和美国没有什么关系,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有意如此,不过我觉得放在这里显得有点不妥。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几个很不错的观点,摘抄如下:

人的短暂一生里,所见到的大多是悲惨和苦难,是卑劣和失望,为了对人性、对人类的前途保持信心,所以必须读历史。也就是说,我们在短暂的一生里,所看到的社会、所看到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历史长河里大时段大范围里呈现的图景是有所不同的,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别。短暂的一生里,更多的机会是看到了人性之恶,是令人失望的现实。只有在读历史的时候,你能在纸页间经历几百年几千年,你才能看到进步、改善,你才会庆幸自己生活在此时此刻。

历史是人群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是集体的自我认知所必需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那么不管有多么聪明,也不能认知自己是什么,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别人是什么关系。同样,一个人类群体,如果没有集体记忆,那就不能认知这个群体是什么,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什么,和其他群体的关系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和平主义?我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和平主义就是反对一切暴力和战争。一点不错。可是,绝大多数宣称自己是和平主义者的人,并不知道,要维持一个和平主义立场,比他们想象的困难的多。其实人是有天然弱点的,就是在危险距离自己远的时候,态度就容易超然冷静,更和平,而危险逼近,态度就会变化。因此,一个面临巨大危险的国家,它的反应,将本能地和他国他人不同。这引出双方都要警惕的一个问题:身处险境的,要避免过度反应;安享和平的,要居安思危。

总之,如果没有看过《忧虑》那本书直接看这本书,或许能感到不错,对我这个个例来说,只能算是一种无聊的打发了。

【篇四:《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者林达在其著作《扫起落叶好过冬》第一辑中就讲述了许多美国的历史故事,反映了一些古今更替、社会进步的道理。其中就提到一个国家应当正视自己的历史。而我认为,当我们面对历史,能正视那些令人骄傲的光辉历史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能正视自己的尴尬历史。国家由人组成,人的一个弱点就是:人总是希望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有意无意地掩盖自己尴尬的历史。国家也一样,一些国家在指责别人忘记历史的时候,甚至不会想到自己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正视自己尴尬的历史,才是万分困难、对自己本身人性弱点的超越。正视尴尬的历史绝非自我抹黑,而是自我发展,其意义非凡。

正视尴尬的历史能还原历史真相,卸下历史重负。首先,这段历史之所以尴尬定有其令人羞耻之处,唯有正视之才能使人放下此重负。就拿书中的例子来说,奴隶制向来是美国的历史包袱。两百多年前美国南方的奴隶为建设国会大厦付出了沉重的劳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位卑微的人很快被大家忘记。几年前才被历史研究人员发现。而如何面对这段让为自己国家骄傲的美国人深感羞耻尴尬的历史?最终国会以正视它的态度决定彻查这段历史,对那些为国会大厦作出贡献的奴隶,提出国家的纪念方式。正视自己尴尬的历史,使那些两百年前的奴隶之魂得以安息,使历史事实大白于天下,也使美国卸下了自己的一个历史重负。正视尴尬的历史,是对那些历史旧案中的逝者的尊重,也是对现在活者良心的告慰。

正视尴尬的历史意味着承认过去的错误,面向未来这样才可能真正开始新的发展。文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大错误,由此而来的黑暗动乱的十年是我国一段尴尬的历史。邓小平正视了这段历史,承认了文革的错误,这样我们才能团结一致向前看,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有了如今的建设成就。如果邓小平没有正视而是掩盖它,那文革末期只要是毛主席的决定我们都要坚定执行的文革遗风将使我们无法从错误中抬头,更不可能使国家有新的发展。只要正视那些令我们尴尬的历史,我们才能从中崛起,开始新的历程。

正视尴尬的历史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指导未来前进。于坚说过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那分析过去的错误,总结经验智慧等于是驯服未来,这些的前提便是正视尴尬的历史。朝鲜战争作为美国唯一一场被迫签订停战协议的战争,成为美国的尴尬历史之一。美国中情局因此对编写历史教科书的主编诺顿施压,要求其删除书中一张中国士兵押解美国战俘的照片,甚至不准出版该书。我再次引用诺顿回应中央情报局的话:我们认为这张照片,从中国士兵正气凛然的气概和美国军人不甘失败的颓丧画面中,已经十分清楚地解读了这场战争的本质。我们不能为了掩盖真相,对下一代实行心灵控制。只有勇于正视历史,才是对下一代真正的负责和爱护。此事后来甚至惊动了小布什,但小布什并未支持中情局,最终由于诺顿的强硬态度,事件以诺顿胜利告终。美国人能正视自己尴尬历史的态度何常不是其能称霸世界的原因呢?其实,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视这些尴尬的历史为的就是不让它再重演。

当然,正视尴尬的历史对一个国家不仅有利于自身,还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及尊重。如果将德国、日本两个国家对待二战的态度进行对比,这便一目了然了。德国在战后积极反省错误,正视历史,诚恳谢罪,终赢得尊重,其国际地位也基本恢复;而如今的日本欲复活军国主义,歪曲历史,引邻国的不满与警惕。

总之,面对一些令人尴尬的历史,掩盖真相、自欺欺人,总会使国家重蹈覆辙;而正视尴尬的历史,把握历史更替之道,一个国家才可能掌握未来发展的方向。

【篇五:《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这几天把《扫起落叶好过冬》的第一辑看了一遍。跟泱泱中华的历史相比,美国人那点事真是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然后,美国人对待历史的认真劲,足让历史典籍汗牛充栋的炎黄子孙汗颜不已。在中国这块复员广大、人口众多、关系繁复的土地上,且不说在各种利益集团的上下其手,层层蒙蔽,仅是大事情之多,就让人应接不暇,让人习以为常,让人无动于衷,让人冷眼旁观,让人一笑而过。米兰昆德拉说,历史就是记忆与遗忘的对抗。所以,历史积淀深厚与否,不在于发生了多少事,而在于记住了多少事。

事之重要性,也不在其大小,而在于是否把它当回事。这些事情,不应该只是记录在典籍里,陈列在博物馆里,而是应该尽可能交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历史的价值,不取决于历史本身的丰富,而取决于人们如何对待历史。所以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对历史事件的纪念、对历史意义的反思等一系列的活动,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今,站在中国的大城市或是小城镇的街头,你能看到公路四通八达,但这块土的血脉却被割得四分五裂,你能看到高楼大厦破土而出,但无数的故事却被深埋地底。很多的中国人,正逐渐丧失历史的眼光,以及基于此的宽容和从容。

说到历史,就不得不说说新闻。新闻不是一次性用品,不仅在今日起着传播、监督、净化等作用,今日的新闻,也是明日的历史,点点滴滴,酿成陈年的好酒。新闻的基石是真实性,但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兼听则明。真实客观的新闻慢慢积淀,整理,就会形成好的历史,历史也就不会陈陈相因,死气沉沉,而是如新闻般鲜活。而假的,歪曲的新闻,则以讹传讹,酿成假酒,害人不浅。近几年,随着网络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很多的黑幕被揭开,这是一个莫大的进步。梁启超先生曾说,家庭上、社会上罪恶都是这样,其实昨今同一罪恶,所争的只在揭破不揭破,感觉不感觉。既是罪恶质量相同,所以不能算是堕落,然而揭破和感觉却是一种进步。知病即药,反之则是讳疾忌医。中国的媒体因为无可奈何的原因,虽然总体让人失望,但荆棘丛中,还是有不少人昂首前行,血染枝头,艳若寒梅。春天还有多远?

【篇六:《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这本书去年就买回来了,却一直没有读完,近期利用上下班在地铁上的零散时间,终于将全书通读了一遍。

现在回想下到是记不起来由什么原因发现这本书的了,但有一个人是我买这本书的关键,Robert、Edward、Lee,他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联邦的总司令,当时能找到关于他的著作并不多,一本是在图书馆里借阅到的《格兰特和李将军的领导力》,而另一本便是《扫起落叶好过冬》,这本书里有一段,描写的就是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

说到他就要说到两个地方,一个是阿灵顿,一个是维克斯堡。

美国的阿灵顿国家公墓所在地,一开始并不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财产,它是一个叫卡斯迪斯的人买下并在这块地的山顶建起了阿灵顿宅屋,卡斯迪斯是谁,我也不知道,但他的继外祖父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他的女婿就是罗伯特。李,阿灵顿庄园在南北战争期被联军队占有,战争结束后,阿灵顿的合法继承人,将联邦政府告上了法院,法院判定联邦政府败诉,将阿灵顿物归原主,联邦政府执行了法庭命令,后又与李家谈判,最终以巨资买下了阿灵顿,也就是今天的阿灵顿国家公园,而且在这个公园里还保留了阿灵顿宅屋,这记录了李将军一家的生活,也讲述了阿灵顿变迁的故事。

维克斯堡是密西西比河边的一个城市,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要塞,南北战争时期,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非常血腥的战斗,北军几次攻城都未能成功,死亡数千名士兵,尸体遍布城外,这一天双方停战,以便收葬士兵的尸体,这是一个短暂而又难忘的和平的一天,双方的士兵走出战壕,收埋自已一方的阵亡士兵,南北军的战士们相互问候,交谈,提供方便,互相致谢,这是战争中最为惨痛的时刻,士兵们发现,他们浴血拼杀的敌人,其实和自已一模一样,是普通的农家子弟,是平常的城镇孩子,在战斗中,士兵只有一条路,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取胜,为此,你不杀死敌人,敌人就要杀死你,可是内战的敌人,其实和自已一样,善良纯朴,怀着高尚的道德心,甚至,那就是自已的兄弟。在北军进攻失利之后,他们决害围城,被围城四十天后,维克斯堡因弹尽粮绝而投降,而投降的日子就是当时北方的国庆日,7月4号,南北战争结束,和平到来了,在举国欢庆的时候,战争带给维克斯堡的屈辱和难以言说之痛却无法忘怀。从此以后,维克斯堡不再庆祝国庆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全国一片欢腾,只有密西西比河边这个美丽的城市,一片死寂。

这个城市的故事很凄美,战争带给他们的伤痛是时间也无法弥补的,他们一代代都在讲述着当年被围城的故事。

后续的章节与南北战争没有什么关系,也与李将军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用一些案例讲述了美国的司法,修道士,还有那些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最后写的是作者的感想,书里讲述了很多过去的真实,让人反思,历史始终是值得我们细细研读的巨作。

【篇七:读扫起落叶好过冬有感】

听说林达很早了,认识林达其实是从《扫起落叶好过冬》开始的。

这本书不是专著,而是类似游记有感的散文或小品文的合集。作者走过美国很多地方,以历史遗迹或时间为线索依托,以清新易懂的笔触向我们传递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从作者笔之所触,感受到中美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的巨大差异所带来民主理念的巨大差异令人震撼。现今我们批评美国,往往会提及其历史底蕴的浅薄,充满不屑与蔑视,殊不知自己事实上已被所谓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所绑架和限制,认识世界偏颇更甚,导致的结果是缺乏对自身不足的深刻反省或是视而不见。

林达带给我们的美国政治生态是这样的:

1、平等理念是植根于建国理念之中,因此无阶级之论;

2、政治理念植根于服务于人民的理念,因此才形成了小政府的政治治理结构,社会组成细胞的呼声才能得到尊重。

3、因之没有历史悠久的等级理念,因此在民主政治推进上才敢于突破强权。

【篇八:《扫起落叶好过冬》读后感】

恰如题目所说,我也对多数人形成的无形中的暴政总是抱有某种抵抗心理,因此当林达的这本《扫起落叶好过冬》风头正劲之时,我选择了拒绝阅读这本书。即使在后来这本书以电子书的形式存在电脑里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怎么去翻,时至近日,终于想起该交读书笔记了,这才很不情愿的翻出来看一下。

粗略浏览一遍发现这本书分成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规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士、苦修院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五辑文章的故事性都很强,不仅情节跌宕起伏,内涵亦复深厚,读者于轻松的阅读中不难感觉到思想的力量。

可以说,林达的笔触非常细腻与温暖,字里行间总是流露出广博的人文历史修养,且是1种学贯中西的思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她花多半本书的篇幅来研究炒总统的台前幕后以及涉及到的每个人,仔细研究他们的出身,教育背景和性格的形成过程,以期分析出该事件中某人扮演特定角色的原因。当然,林达的感兴趣对象不仅仅是总统,她都还在书中介绍了若干美国宪法案例:言论自由方面的,种族歧视方面的,等等。语言客观,笔锋圆润平和,表达着对每个个案中小人物命运的关注。

其实林达并非是1个直观描写美国社会的作家,她更多的时候像1个转述者,但是她的这种转述性文字字里行间的美国社会并非像许多美国文学作品被翻译过来的样子,而更像是加入了自己思考的旁观者。她就像是1个坦诚的布道者,而这个坦诚的布道者在转述伊甸园的故事时加入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他《扫起落叶好过冬》中,美国就是1个伊甸园,虽并不完美,但有开国领袖们创造历史的伟大追求。从华盛顿、杰斐逊,到南北战争的林肯和李将军,是这些道德高尚的人物,架构了美国的制度框架。但社会上产生的新问题,屡屡玷污了伊甸园的纯洁。当然这只是林达一厢情愿的看法,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丑还是美,历史有一千张面孔,而林达愿意给它涂上温暖而细腻的色调,虽不华美但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在看惯了媒体报道下冷峻而严酷的社会之后,我们需要有林达这样温暖但又不失真实的解说来重新审视历史。

林达笔下的美国社会虽然有屡屡玷污伊甸园纯洁的东西,包括有三K党,有黑手党,有麦卡锡参议员的肆无忌惮。而归结到底,林达有意无意间要让我们知道,这些问题均是对多数人暴政的不断担忧。因为民主国家不仅是多数人意见的集合,也应当保护与众不同的少数,这些少数在美国主要是有色人种、非主流宗教派别的信仰者、被麦卡锡所痛恨的美共需要对少数加以保护,因为谁都无法肯定,自己永远都会在多数人的队伍里站着,更重要的是,多数有的时候并非等同正确。多数人是现代的,多数人认为教育离不开公共的学校,但仍需留给少数以出路,因为少数总有少数存在的理由。

【篇九:读《扫起落叶好过冬之阿米绪的故事》有感】

一、另类的阿米绪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历来都是现代、开放、先进的代名词,但是我们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却生活着一群古代、保守、落后的阿米绪。

阿米绪很另类,在生活上,他们只穿黑白两色的衣物,不用电视、冰箱、收音机、微波炉,甚至连电灯都不用。在美国这个没有汽车几乎寸步难行的地方,阿米绪依然使用着几百年前的马车。在生产上,阿米绪是农夫,但是他们却拒绝使用拖拉机和任何新式机械。在教育上,他们只送子女到阿米绪教堂开办的学校去在学习,而教授的并不是什么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习的只是相互帮助与相处。在处事态度上,他们是绝对和平主义者,坚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刀兵的信念。所谓绝对和平主义者,就是即使在生命受到威胁也绝不拿起武器反抗。

阿米绪拒绝接受先进的文化,或者说是美国的大众文化,这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阿米绪,是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中,从苏黎世产生的一个人数不多的激进改革派,被称作再洗礼派。他们主张严格实践《圣经》教义,排斥不符合《圣经》的虚文缛节。他们认为,虽然他们面对的世界是傲慢的、富有的、褊狭的、暴戾的,而他们却任然应该是善良的、清贫的、谦卑的、非暴力反抗的。

二、阿米绪与美国法律的冲突

阿米绪保守落后的观念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的冲突是避免不了的。由于阿米绪比较少,因而对美国的主流观念的冲击不大,但是这与阿米绪的生活、信念息息相关,必然给阿米绪带来巨大影响。他们的冲突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社会生活

美国的是一个讲求效率的国家,阿米绪不是生活在大山中,而是生活在城市中,门前有柏油公路,还与高速公路相通。但是很明显,他们马车的速度与汽车的速度的差距是很大的。马车与汽车如何在同一条路上行驶这是一个问题。美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人们了解阿米绪的信仰,对他们的马车也采取包容态度。在阿米绪住所地,你经常可以到邻居们的车慢慢地走在阿米绪的马车后面。社会生活的冲突很容易解决,但是法律的冲突,却往往意味着一方的妥协。兰开斯特县议会曾经立法规定,阿米绪的马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车后必须安装一个橘黄色的慢性车标志。尽管这有违阿米绪不尚装饰的传统,但是他们理解交通安全的合理性,同意在他们的马车上衬上这个橘黄色的标志。

贴一块橘黄的小标志这是小问题,没有涉及到他们宗教信仰的本质,最终以阿米绪的妥协而告终,但另外一些法律冲突却是他们无法妥协的。

(二)战争与和平

当美国卷入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以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时,都需要有人当兵打仗。征兵法应该对所有公民一律平等,这是现代国家的常识。但是阿米绪是绝对和平主义者,他们的信仰是坚守不动刀兵。于是他们和美国法律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阿米绪的年轻人被迫入伍,参加军训,甚至被迫拿起了抢来。然而不论什么缘由什么性质的战争,对于阿米绪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当时阿米绪抗军令者甚众。但是由于阿米绪数不多,牵涉面不广,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问题却严重起来。德国是二战美国的主要敌对国,也是阿米绪祖先的故乡。有人怀疑他们拒绝作战,是因为他们站在自己母国多一边。美国国会为此专门举行了听证会,最终以替代性服役的方式进行了妥协。美国国会做成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多数同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那些声称和平主义者的少数抵挡敌人的子弹,其原因仅仅是尊重这些少数的宗教信仰。

(三)教育问题

阿米绪的传统学校是所谓的单室学校,即学校只有一个房间,也只有一个老师,所有的孩子都一起上课,为的是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但美国有父母选择学校的传统,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最大的冲突在于教育的年龄。阿米绪认为孩子读书到十四岁,从十五岁其就必须到农田里干活。美国的教育管理权归属于各州,各州的议会都有教育立法权。各州的议会在十九世纪末据先后立法实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要求孩子必须上学到16岁。各州的普及教育立法顺应时代潮流,立法立足于提高全名文化水平,深得民众支持,很少有人反对。阿米绪当然也理解,但是他们认为公立学校的教育方式,会引导他们的孩子脱离他们时代相传的宗教追求,是对他们宗教传统的威胁。

少数不可以借着不同意而不服从法律,只是而美国的游戏规则。唯一的途径就是申诉。阿米绪在想州立法与行政请愿失败后,最终走上了司法途径,虽然这与他们不与人争的教义不服。最终阿米绪胜利了。美国大法官在判词中写道我们不可忘记,在中世纪,西方世界文明的很多重要价值都是由那些在巨大困难下远离世俗影响的宗教团体保存下来的。没有任何理由假设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阿米绪和类似他们的人就是错误的。一种与众不同甚至异僻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干涉到被人的权利或者利益,就不能仅仅因为它的不同于他人就遭受谴责。

三、自由与秩序问题

自由与秩序是法的两大价值。人类对自由的追求,以及社会自由程度的提高既是人类发展的表征,也是人类向新的自由度迈进、获得新发展的保证。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要承认人们普遍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客观必然性的能力,分辨是非和法律要求的能力,自我选择行为路线、方式、结果的自由。法以自由为目的,法权利和法义务都应是为自由而设定的。法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以自由为宗旨、出发点和归宿。

世界万物都要按一定的规律运行,人类社会作为人类群体生活的方式,运行的规律就体现为秩序。秩序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要求。然而人类社会的秩序不同于自然地秩序,自然秩序是一种不变的规律,只能认识和遵守。而人类社会的秩序需要维持,现代国家维持秩序的工具就是法律。法律依其国家强制性的价值取向,实现对社会主体的权原分配,以规范社会主体的权利自由和义务分担,确保社会秩序免遭非法的破坏和干扰。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与义务都体现了自由与秩序的博弈平衡。不可否认,自由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如果只有权利与自由,没有义务和秩序,自由最终也岌岌可危。自由与秩序不能只取其一,两者始终处于博弈权衡状态。不同国家,不同传统,不同时期,在自由与秩序的选择上存在差异。阿米绪由于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原因,他们的思想并不同于美国的主流观念,他们的行为也会对公共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选择自由,无疑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如果选择秩序,则他们的行为就因该排斥与打压。美国选择尊重少数,沃伦大法官的判词告诉了我们选择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是少数,就判断他们是错误的,在不对别人的权利或利益造成影响的情形下,我们应当尊重个人自由。秩序可以使自由的保障,也可能是自由的障碍。

四、程序的重要性

在上文我们已经提到,我们不能判断少数与多数的对错,但社会的运行必然有也要求有一种主流观念。在面对少数与多数博弈时,立法不可能选择少数,否则将会造成对多数的不公,带来更大的混乱。问题是选择了多数,少数的自由如何保护?立法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少数,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少数提供程序保障,即赋予其申述的权利。

实体正义,是一种相对抽象和模糊的正义。它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根本无法判断什么是绝对正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正义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正义观念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传统、不同国家的正义观念往往也存在区别。可以说实体正义,人类社会将永远追求,却绝对得不到答案,就像一条反比例函数图像,无限发展,但绝不相交。自然法学虽然认为存在自然正义,法应该是维护自然正义的法,否则便是恶法。但自然法学派却从未明确说出这种自然正义是什么。

而程序正义则是一种看得见的、明确的正义。程序是由人制订的,具有确定性,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同时还具有可操作性。程序所体现出的告知、参与,相关因素的考虑以及权利的处分自由,本身就体现了自由与对当事人的尊重,这是正义的题中之义。程序的公开、参与也增加了当事人对最后结果的接受性。进来的西方法学界也越来越注重对程序正义的研究。

阿米绪的教育冲观念作为少数派,没有得到立法的支持,但是美国的法律为它留下了申诉的程序支持。这使得它最终得以进入联邦最高法院,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保全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这使得他能甩开很多历史包袱,摒除偏见,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包容、对自由的追求,对个人权益保护的关注,这使得他很注重对少数人权益的保护,而这也是程序正义产生的土壤之一。

在中国,由于大一统观念的影响,历来注重对集体利益的保护,导致对个人利益的抹杀。如何去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如何完善我们的程序,这个都是有待我们深思的问题。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高中生扫黑除恶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