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华盛顿传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华盛顿传读后感1000字

华盛顿传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华盛顿全传》读书心得2100字。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中外经典名著。每次阅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体会到书中人物那终身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在中外经典名著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华盛顿全传》读书心得21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完《华盛顿全传》时,被他伟大的人格力量震慑住了,心底就不由升起一股敬仰之情,每每见到这三个平凡的字,禁不住肃然起敬。当议会把军权正式授予了华盛顿时,华盛顿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华盛顿临危受命,历尽艰难困苦,缔造了一支属于新大陆的人民子弟兵。八年浴血奋战,打下了一场美国革命,将殖民者赶下大海,使美国真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理概念的国家。此时,两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华盛顿面前:按民族解放的通常惯例,开国元首应由对国家贡献最大、在民众中威望最高的人来担任,在美国无疑只有华盛顿了。这位叱咤风云、驰骋疆场,深受全国人民拥戴的将军,如何面对唾手可得的最高权力呢?他亲手创建的这支军队,这些战功赫赫、九死一生的忠诚将士又如何安置呢?
此时伟大的乔治华盛顿,他思考的不是个人的权力,而是一个新生国家的政治走向。他想到的是胜利后的美国,当务之急是和平建设,不是斗争搏杀,不需要维持如此庞大的军备;如何使军队转化为一种真正有益于国家的和平与稳定,而不带内政色彩的安全力量; 如何确定军队的性质和在国家中的职能,避免恶性政治与专制悲剧在后代发生;如何处理军队、国家和元首的关系,实现政教分离,军政独立此时,国会静静地等待华盛顿的抉择,代表们焦灼的目光都投向这位美利坚军队之父。谁都清楚,无论将军做出任何决定,军队都会奉为圣旨,国会亦将绝对地接受。
华盛顿心潮翻滚。一面是国家的千年利益,一面是自己与军队的深厚感情。这些和他生死与共的将士们,在国家危难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脱下布衣换上军服,离开亲人奔赴边睡,如今挽救了民族挽救了国家,他们尚未得到任何应有的搞劳. 尤其伤残病员,亦将得不到任何抚恤就这样要他们脱下军装再换上布衣,两手空空地回家没有这些人,就没有美国的诞生,但为了新生的美国,他们必须无言地离去。他实在难以启齿啊。
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华盛顿显得异常平静,他轻轻地说:他们该回家了。华盛顿步履沉重地迈下检阅台,深情地望着一排排熟悉的脸,望着随自己冲锋陷阵如今伤痕累累的战友,轻轻地走上前,替他们整整衣领,掸掸灰尘,轻轻地对他们说:国家希望你们能回家去国家没有恶意,但国家没有钱你们曾是英勇的战士,从现在开始,希望你们成为一个好公民
华盛顿硬咽了。他只能以个人在八年浴血奋战中积攒起来的威望和信誉,去换得将士们的一份谅解。将士们垂下了头,他们不忍看自己敬爱的将军流泪。当他们最后一次以军人的姿势齐刷刷向后转时,华盛顿再也忍不住了,他热泪夺眶而出,赶上前去紧紧拥抱自己心爱的部下。华盛顿也要离去了。他要和他的士兵一样,做一个好公民。华盛顿把军中的行装托人送回故乡弗农山庄,然后去找他的好朋友杰斐逊:战争既已结束,将军理应将战时授予自己的权力归还国家,且刻不容缓,应尽快履行。
华盛顿正式向国会归还军权的仪式在一间租借的礼堂里举行。会场里庄严肃穆,大家都在等待着那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寂静中,华盛顿出场了,他深深地鞠躬,其高大身躯徐徐降落的幅度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像,代表们无不动容。谁都明白,将军这是用身体的语言,对这个新诞生的国家理念做出最彻底最清晰的阐释,从此,它将规定一种崭新的国家意志和政治秩序:将军只是武装力量的代表,而议员才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代表,无论何时,军队都只能向国家表示尊敬和服从。(本文选自)
华盛顿发言极简:现在,我已完成了战争所赋予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所有公职。他从前的一名下属,现任国会议长答道:您在这块土地上捍卫了自由的理念,为受伤害和被压迫的人们树立了典范。您将带着全体同胞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您的道德力量并没有随军职一起消失,它将激励子孙后代!国会代表和议员们都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曾有一幅巨制油画记录了当时激动人心的情景。华盛顿鞠躬的油画在美利坚国会大厦悬挂了200年,而且还将继续悬挂下去。个人、权力、军队、政府、国家这些围绕着政治并始终纠缠不清的问题,被伟大的华盛顿轻而易举地澄清了,一下子就为美利坚解决了许多国家至今都难以解决的许多难题,替后代免除了诸多隐患,实现了世界伟大的梦想。华盛顿的人格是一盏永远闪烁的红灯,时时向后人发出警告。谁敢把乔治当年交出去的权力再劫回来?保卫白宫和保卫每一所民宅一样,只能是警察,而永远不能是军队。美国《宪法》明文规定:任何个人、集团都不得对军队发号施令,动用军事力量十预国内事务是非法的。
五年后,美利坚需要一位总统,人们自然想到伟大的华盛顿。他立即听从国家召唤,停止休养计划,再次献身于国家。八年总统,正值国家最艰难时期,他以对国家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履践一个公民的纯洁义务。但连任两届后,他坚决辞去最高权力,理由很简单 我老了,不能再耽误下去了!奇怪的是,全国人民敬仰的华盛顿两次辞职,竟没有任何大臣进谏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全国人民不答应云云。华盛顿又一次离开了国会,在国会和全国人民敬重的目光中再次回到了故乡,不久,在那个简房里安然离世。
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就是华盛顿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伟大的人格,将光照千秋,在历史的天空中,必将成为人们永远仰望的一颗巨星!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阿笨猫全传》有感作文


《阿笨猫》全传上里面写的是来自阿尔法星球的小商贩巴拉巴能言善辩、能说会道,他带来的商品更是五花八门、奇特怪异。地球人阿笨猫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心醉神迷……于是,许多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许多本该发生的故事却没发生。世上本没有什么气功之类的特异功能,但元空大师却神通广大,修炼出了一套不同凡响的“气功”,不仅可以“整容”、“降雨”、“移物”,而且还能“刀枪不入”、“长生不老”。阿笨猫看得目瞪口呆、心驰神往,于是,他敢开始学练气功这类的特异功能。

我喜欢《阿笨猫》全传上这本书是因为它让我懂得不要迷信任何的特异功能和别人,我们要自己解决问题,解决困难,不需要那些什么特异功能来帮助我们自己。如果用什么特异功能来帮助我们自己,事情只会越来越槽,不会越来越好。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

《萌芽》读书心得1100字


巧克力、葡萄酒,这些会让你想到什么,一定是法国。毫无疑问,罗爱情美酒的摇篮,法国给予我们的是朝花上的晨露。但谁又知道浪漫玫瑰后的血泪史。就如庄重的巴黎圣母院背后有一个敲钟人,而充满血腥的昂赞采煤区造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
19世纪后期,即大革命后,高利贷帝国法国发生了大罢工,其中就有昂赞采煤区。工人们在深如蚁穴的矿井中累断了脊背却挣不到糊口的面包,靠工人血肉供养的资本家却贪得无厌地压榨他们的工资。这一切深深感染了这位自然主义作家,促使他创作了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的作品《萌芽》成为了继巴尔扎克后的又一大奇迹。
雨果光环下的左拉并没有重复弗洛伊德的手法,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呻吟。主人公艾蒂安龋蹈独行于原野上把我们带人一个粗犷野性又纯真的矿工的世界。他们长期受着资本家的压榨剥削只为了得到糊口的面包,而这一愿望也渐渐不能实现。在艾蒂安的号召下他们开始觉醒,举行了罢工。资本家招来军队开展了血腥镇压,同时矿井在无政府者的破坏下崩塌了,罢工失败了。整个矿井弥漫着不安与骚动,人们在一片萧条悲伤中却没有绝望,他们等待着会有阳光洒在矿井的那一天。而这也即是左拉的愿望。(本文选自)
拿破仑从第三次发动政变直至1870年法军在色当全军覆没后被俘虏使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发生了极大的动荡。因而也促成左拉的《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的第13部,它的艺术形式展示了这位伟大作家的天赋,即前所未有的自然主义特色。左拉在文中除了对于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的师承外,更注重了将其与自然主义的完美结合。这些都源自他能鸟瞰全局,感悟理解生活,才使《萌芽》像达达派作品一样可以表现发人肺腑的呐喊。1884年,左拉来到罢工现场,仅八天后回到了巴黎。所以有人说《萌芽》的产生完全处于偶然,但就是这个偶然却惊动了整个世纪:19世纪的广阔的生活画面下,一个矿工以极大的悲愤控诉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无情。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他义愤填膺;他反抗,他挣扎,他只是为了应得的面包!受压迫的人民的嚎叫和哀苦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从而进一步肯定了左拉在创作方面的贡献。而更重要的在于《萌芽》开辟了早期工人作品的道路,成为无产阶级的一曲赞歌。它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无可争议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振聋发馈的历史现象:无产阶级已登上了历史舞台,寡头政治终有一日会被代替!
罢工是失败了,但这是暂时的,工人阶级的愤慈最终会像一条绿色的藤蔓从岩石中。从腥风血雨中以他超自然的力量去挣破这黑暗的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受压迫的人民像洪水一样涌人罢工运动中,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斗争!人民的队伍在一天天壮大,黑色的复仇大军在田野里生长,要使未来的世纪获得丰收。在工人鲜血浸润的大地上,已经埋下了自由的种子,不久就会有新的斗争萌芽要冲破大地活跃在世界上了!

《恶之花》读书心得1000字


一个对诗不大敏感的人,去理解波德莱尔并非是件易事。
诗人往往代表着某种不幸的,即其个人的命运。这种不幸使得他们的内心痛苦,而恰恰是这痛苦使得他们内心充满了力量。诗人就是具有这么一种神奇的能力,即将痛苦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诗、艺术等具有永恒色彩的东西)。
从一般意义上说,诗来自于痛苦,这是事实,但是诗本身并不是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它往往是给人向上的力量的。而对于波德莱尔来说,他就是这种意义上的诗人。他内心痛苦,喜欢写诗,但是写出来并不是世人所谓的高尚的作品。他的痛苦是那么直接,完全在诗的字里行间里,似乎还没有转化成另外一种东西,那么赤裸,仿佛是直接的痛苦。他承认自己内心一片黑暗,并不承认自己幸福,也不承认自己是个圣徒,要为人类要承担什么不幸。他说内心是恶的,而且有一种变态的心理,沉腼于恶所带来那种乐趣。这样写也是他的一种勇气,或者说他内心是真实的、坦诚的。
过去的文学作品可以这么说,他们总是为了说明自己是多么多么的纯洁、善良,充满正义感,仿佛举世浊,唯我清; 举世醉,唯我醒一样,一副无辜的让人来同情的样子。而波德莱尔是这样,我这个人其实是一无是处的,因为我存在着恶,与恶纠缠在一起,没有彻底战胜了恶,恶与我的命运或者说人生贯穿起来。他说过,透过粉饰,可以掘出一个地狱来,他首先掘出了自己内心里的那个地狱。
正是这种直接切人事物本质的文风,让恶的本性暴露在阳光下,说出自己在为恶,与那些口口声声自己在作某种伟大的事业,而内心一片黑暗的人比之起来,更是一种勇气,一种率真。他这样做才真正宣告了文学的现代性到来了。
为恶承认乃是一种勇气;为恶饰非乃是一种虚伪。
他写《恶之花》并不是想引人人歧途,而是出于某种道德诫赏的。他希望这些诗的良苦用心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波德莱尔是要人们理解他的用心,他是想让人面对自己,坦诚地面对自己,不假模假式,从他的坦诚中寻找到生命的本原 ,从而走向真的天堂。
因此也不难理解他从生理上厌恶那些一本正经的正派人士。他们总是遮遮掩掩,无法使自己真实起来,赤诚地面对生命的本原。而这些正派人士也无法容忍波德莱尔的诗作。正是这双方面的原因波德莱尔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让人理解。后来,波德莱尔才越来越为人所称道。兰波是步波德莱尔之后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他是这样称波德莱尔是第一具慧眼者,是诗人之王,一个真正的上帝。而写了那著名的《荒原》的艾略特说波德莱尔已经成为现代所有国家中诗人的楷模。(本文选自)
《恶之花》本身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波德莱尔的坦诚。

《蛙》读书心得1500字


莫言上海吆喝新作《蛙》,邀得郭敬明扎台型,引来迭声惊诧:骄傲如莫言,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那,如今竟也需要如此这般地多卖个三五本么?

莫言说,不是的,只是借机跟年轻人多交流而已,我相信,不管哪一代人,对人类的一些本质看法总还有一致性,我写得热泪盈眶的地方,80后读了也不会无动于衷吧。甚至多少有些老奸巨猾地说,反正请郭敬明助阵无需给出场费,人家在作家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给个几百块岂不是看不起他?请他吃顿汉堡包就得了。

其实,当然连汉堡包也不需要就是了,人郭敬明也不吃汉堡包啊,他若是爱吃汉堡包,何至于奔三的年纪了还瘦小得跟个知了似的?不过,尽管瘦小得不免让人怀疑其放屁前得先找根电线杆抱抱牢,但人能混至今日之江湖地位,到底绝非仅侥幸二字而已,单是接翎子功力就非同凡响,要不咋叫小四呢,就是比小三还要更乖巧一级别嘛。人是这么说的,我念书那会儿就读莫言老师的书了,他是我偶像。尽管我们年轻作家的创作还有很多青涩、不成熟的地方,但莫言老师对我们却一直持鼓励和期许的态度,我非常尊重他, 莫言老师的新作《蛙》写的是我们80后出生那个年代的故事,是我们的生命没有记忆的盲区,所以会对我们充满神秘的吸引力。

那么,莫言所谓因为《蛙》涉及到吾国吾民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所以 80后读了也不会无动于衷,郭敬明所谓因为《蛙》触及了80后没有记忆的盲区所以会对80后充满神秘吸引力,诸如此类说法,可信么?个人读后感,简言之就是,不可信。

说起来,人称莫言老师是当代最具活力的中国作家,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与之同时代的那些50后作家乃至晚一代的60后先锋作家们,近年来皆江河日下得几可说是惨不忍睹,但莫言却一直保持着相当水准。以《蛙》而论,笔力依然雄健甚至不失幽默,譬如有一段,妻子王仁美跟我解释曰,肖下唇摸我奶子那把,真的是隔着衣服呢!隔着厚厚的棉袄,棉袄里还有毛衣,毛衣里还有衬衣,衬衣里还有乳罩,对吗?那天我的乳罩洗了,没戴,衬衣里有一件汗衫。笑倒我。再譬如还有那么一章,姑姑率领计划生育工作组在江上围追堵截超生游击队,当真是叙述的狂欢,那感觉,读来直似梁山好汉大败高俅水军于梁山泊般淋漓。

可是,诚如莫言自己所说,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赢得那些准贵族的欢心,也没有必要像鬃狗一样欢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只有差不多五十万字的小说,体积上才配得上鲸鱼的比喻。《蛙》只有二十几万字,单从体积上来说就不够。向来以汪洋恣肆著称的莫言,何以在写姑姑这样一个自己自从事写作以来就一直想写的人物、写计划生育这样一个个人之痛,民众之痛,也是国家之痛的题材时,连体积都没能写够,以至于终究不够鲸鱼不够响亮不够沉重呢?我琢磨着或许是因为,尽管莫言一再声称作家就是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人性,不惧敏感,但在奔花甲之年而去的年纪,下笔到底也顾忌颇多?

相信《《华盛顿全传》读书心得21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华盛顿传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