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

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中外经典名著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由于人们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每个人看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有怎样的格式吗?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
经过前一段时间对《朱子家训》学习,对我感悟最深的一句为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当今国家是一个快速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些人们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从而走上偷盗,抢劫这条不能回头的路。在超市工作了5年了,见到了好多偷盗的例子,有的是上了岁数的大姨因为几个松子,趁着员工忙碌是不经意时把松子倒在自己的口袋里,当出超市磁门时磁门发生报警;有的是中学生因为一袋巧克力,被防损员发现叫到防损部进行教育,中学生在屋子里哭的痛哭流涕,我想这位中学生不管时间过去多久这件事情他也不会忘怀;还有些员工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的积分卡积分,拿这不该属于自己的积分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事情被人发现时仅仅因为几十块钱的东西丢失了自己的工作,丢失了自己的同事,这是一笔多么不划算的帐,我自认为世界上花着最舒心的钱,就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挣来的钱。在钱财上,人还是按部就班的好。慢慢的挣钱,慢慢的花,慢慢的享受花钱的快乐,不要过多奢求。一个贪字,会让人终身都不快乐。意外之财通常会打破平静的生活。(读后感)
酒是好东西,小酌怡情,过量伤身, 饮酒关键在于量无论是聪明人还是不聪明的人,都很难把握自己的量,喝酒就跟工作中遇到的事情一样,当自己没有把握时不要逞能,需要帮助是就要积极的与上级沟通,与团队合作去完成,不要已经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而要一意孤行,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能不是自己所想象的样子,也可能因为你自己的不自量力给大家造成更大的麻烦,给自己给家人带来不幸。
凡是量力而行,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要强求。守住做人的本分,努力工作,快乐生活!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读颜氏家训有感


读颜氏家训有感(一)

陈玉荣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例宏大的家训。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古典名著,始作于北齐,成书为隋朝,主要是叙述立身的治家之法,以训子孙,教育子孙后代以儒家传统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因为这本书堪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誉,故细细品之,并望与友共勉!颜之推之前,虽然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东晋陶渊明有《责子》,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也不大。《颜氏家训》一经问世,即产生了重大影响。历代学者给予高度评价。王三聘称颂"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王钺评价更高,认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最重要之处在于对颜氏后裔产生直接影响和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拜读全篇文志后,结合现实生活,颇有些许感受,所以就"治家"、"教子"、"勉学"、"养生"四篇精华之作一一展开与大家分享!

《治家篇》;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实行影响的。所以说,父不慈子就不孝,兄不友爱弟就不恭敬,夫不仁义妇就不温顺了。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辱,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惩罚来使他们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就能改变的了。家里没有人发怒、不用鞭打,那童仆的过错就会马上出现;刑罚用的不确当,那老百姓就手足无措。治家的宽仁和严格,就好比治国一样。

《 教子篇》:现实生活中,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家长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孩子,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开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的再狠毒也树立不起你的威严,愤怒的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的好: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养成为自然。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熟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确实很有道理的。

《勉学篇》: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是专一的;长大以后,思想就会分散;这就要求我们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记得很小的时候背诵过的一些诗句现在还朗朗上口,但年龄大了之后,特别是现在就差多了。人确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会逐渐减退,但是当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后就不那么困难了。

总之,早学比晚学好,晚学比不学要好得多,不是吗?多数人到了30多岁就自以为太晚而不去学习,真的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幼年学习像太阳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像夜里走路拿着蜡烛,总比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到要好。

读颜氏家训有感(二)

作者:江岸区二七幼儿园 汪诗齐

读书并非学生的专利,现在是终生学习的时代,坦白地讲,我确实应该在学习上更自觉更努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不停的学习不仅可以给教育教学以源头活水,而且更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以此引导自己和他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最近静下心来读了读《颜氏家训》这本书,受益匪浅。

《颜氏家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大思精的家教专注典籍,被誉为"论述教子、治家、勉学、处事、之法则,传承家教诚孝、伦理风操之经典".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性,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学习了这本书里有关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的内容。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成了社会大问题,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对家长、老师和社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而《颜氏家训》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重视家庭教育

颜之推在《序致》就中就阐述了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意思是孩子心目中有家长的地位和威信是他们接受家长管教和建议的心理基础,而一旦家长的权威动摇或者受到"创伤",亲子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变得不顺畅,很多时间和很多事情都首先"内耗"在亲子之间谁说话算数的权利较量上,亲子合作因而变得效率低下,双方还常常闹得不愉快。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总有家长和我们讲,我的孩子在我面前蛮乖的,一到了爷爷奶奶那就撒泼耍赖,爷爷奶奶没办法就只能依着他;或者老师您帮我说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吧,我说的话他都不听,就听老师的。这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威信,妥协惯了、宠溺惯了,自然而然的孩子就会觉得我提任何恰当或者不恰当的要求都是有可能被接受的,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让孩子养成了任性刁蛮不讲道理的坏习惯。因此,好的家庭教育是奠定幼儿良好性格品质的基础。

重视早期教育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颜之推以自己学习为例,提出对儿童宜及早施教,以免错过时机,事倍功半。在《勉学》这一章中也提到"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同样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心思容易分散,因此要重视早期教育,不能错过良机。但是此处所说的早期教育并不是说让幼儿在三五岁时便要会背多少唐诗宋词认识多少汉字学会多少种语言,而是从小培养幼儿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是儿童心理纯净, 易受习染, 即古人所说的"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可塑性大,无论好的坏的都对他们影响巨大;二是幼年时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不但当时学习效果好,且能终身不忘。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常常羡慕他人天才,其实,他们的成长无不在婴幼儿时就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众所周知的《童年》就是高尔基对自己这一时段的生活历程刻骨铭心的概括,特别是他外祖母的慈爱、宽容和顽强在他幼小的心灵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他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所以说,恰当的早期教育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的有效途径,而作为幼儿教师,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及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孩子进学校起,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让他们在自己良好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投入学习中,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严而有慈 不偏宠

《颜氏家训》中说::"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教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父母对待儿女要爱子有方,既不可简慢,也不可溺爱。简慢只会造成亲子关系淡薄,溺爱只会养育出温室的花朵。

父母既要保持威严的一面,在孩子的心中树立威信,也要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另外,颜之推提到的"不偏宠"即对所有子女都应一视同仁, 不宜偏爱哪一个的观点对于现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可能作用不大,但对于幼儿教育者来说却尤其值得珍视。做老师的深有体会是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也总有那些个特别听话乖巧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管那几个调皮的,让他们去,甚至是时时刻刻批评他们呢?当然不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单独的特别的个体,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优点,作为老师,必须一视同仁,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帮助其改正缺点,做到不偏宠,不放弃。

《哈佛家训》读后感1000字-阅读有助思考


题记:

要说销售部全公司最懒的人有哪些?我肯定算第一号!这话一点也不过份吧?同时我也是一个最不喜欢看书的人,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讨厌看书,因为我个人一直认为作为一个业务员来说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工作和事业上才对!当然这也是我们给自己找的一个最好的借口和理由!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了我们一个沉下来好好看书被迫学习的机会,虽然说是被逼的!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深有感触吧?

好了接下来回归到重点,既然把这本书看完了我们也谈一下大概的想法:在看到哈佛的第一章人生哲学篇时我还是挺有激情的,认为王总帮我们找了一本好书!因为在里面我找到了一些我的过去没有经历过的一些东西,包括我现在经历了的一些事情但又没有办法去确认的一些理论,至少在这之前我还只是认为可能有一定的道理,通过里面的一些思想家、哲学家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并举证说明后才发现原来我也一直在慢慢的往这个方向进步!至少可以说明我还是在不断进步的吧!

哲学篇里面对我感触最深的当属对自我的认知这块了比如说:认识你自己!认清你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长处和短处是什么?一个聪明的人只要能够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如果不能够认清自己的真面目就不能够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就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不可能成功!

其次就是对于个人学习和思考这一块的见解对我感触比较深,虽然有很多地方我也已经差不多了或者说是早就已经完全认可了并为之努力当中!比如说:学习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知其然只是一种状态,知其所以然才是一种能力!学习是一种状态,思考与创新却是一种能力!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其实就是为了最快速,最高效率的去获取这种能力!

自从2017年正式加入艾家这个团队之后通过接触公司及不同的客户和不同的案例才发现之前的我是有多无知!突然才发现以前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与正确的处理方案有多大的偏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很庆幸有王总这样的领导不断的、不遗余力的把我们往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引导!其实我刚才说书上写的很多的观点我已经做到了或者是正在努力当中的这些也基本上是从王总那里学来的,只是我可能这个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比其他人要强那么一点点,所以这些东西对我的个人能力特别是这几年的业务拓展帮助确实是很大的!书里一句话怎么说的:授我以鱼不如授(教)我以渔!授我以鱼只是一饭之需、授(教)我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另外就是对这个思考能力这块我今年感觉有了些许的提升,发现很多事情经过慎重的思考之后得出来的结论跟之前蛮蛮撞撞做出来的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特别是从今年7月份开始带工程团队之后感触尤其深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信任也让两个小家伙放弃了之前对我的一些成见和看法!书里面提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换位思考,许多争执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像其它的一些观点事实上我们从走入社会开始一直到现在很多事实自己经历过了,包括后面的关于品质、人性弱点呀等等的对我来说帮助不大!毕竟已经奔四了嘛!该经历的也大差不差的经历过了!

再次感谢公司给了我们这样被动型的接受学习的机会!也希望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个人有个建议那就是针对我们销售部最好还是看一些销售管理类的书籍可能会更好!

最后,愿销售部所有同事在公司的帮助下不断的勇攀高峰、同时也为艾家公司登顶户内箱行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哈佛家训主要内容简介


哈佛家训简介

《哈佛家训》是一套系统全面的家教经典,它不但给我们的孩子指引了正确的生活方向,而且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改变命运的智慧经典。

家庭教育中,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作为依据?我们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确信的期待?父母以自己的好恶、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想当然来考察和判断孩子,以自身任意的习性熏染孩子,这样的教育怎能不令人担忧?

哈佛家训内容简介

《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

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的人生观念遍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渴望拥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缺少正确的指导,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

《哈佛家训》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使他们见微知著,从一滴水看见大海,由一缕阳光洞见整个宇宙。

这是一部教子课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许多望子成龙的人,总是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他们自己却经常背道而驰。父母觉得自己比孩子高明,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没有比孩子们做得更好,我们至少应该和他们一起成长。

所有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无论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还是经历过世事风雨的成年人,但愿这本书中的某一个故事或者某一句话能改变你的人生,从而使你由平庸变得非凡,从失败走向成功,那我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哈佛家训主要内容

哈佛大学,有着近400年历史的知识圣殿,是名校中的名校,是所有追求知识、追求理想、追求成功的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哈佛大学之所以人才辈出,读书笔记个个优秀,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具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当他们一旦受到系统培训和教育时,立刻将积蓄的家庭基础教育能量进发出来,从而高效地掌握知识,使其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真理、开创未来。

哈佛家训主要内容简介

书本阐述了人生改如何成长的经验以及启示。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你的心灵会得到滋养,而你的潜能也会得到开发。书本教会你怎样不断超越自我,怎样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帮助你考入世界的名校,为你辉煌的人生打下基础,让你成为新一代的社会精英。

《哈佛家训》读后感心得体会

这本书是家庭教育的经典书籍。书本记载了哈佛三百年来积累的智慧。书中的教育理论,是根据教育的基础,让父母从中得出如何把孩子教育好的经验以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在书本中,父母将会通过一些小故事或者一些小片段以及一些案例,得到启发,懂得如恶化根据孩子的生理情况和心理情况进行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哈佛学子或者社会精英应有的品德。

这本书还适合老师们阅读。因为书本里面的教育理念会帮助致力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以更大的科学理论以及教育理论,让老师们懂得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更好地进行教与学的组织活动。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迷惑都可以通过书本的智慧理论得到启发,这有助于老师们的教学的发展。

这本书也适合那些想要成才的青年学子们。青年人都渴望实现人生的价值观,渴望在社会上得到认可,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需要前人的经验教训,他们需要得到前人的智慧给自己的启发。这本书,教会年轻人如何走路。

从家风家教家训说起读书笔记


从家风家教家训说起读书笔记心得感悟:近读誉峰兄编辑整理的《忆历三书》,感慨颇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马氏家族的家风、家教和家训。

结识马家,缘于30年前。那时我和三哥誉炜同在一个团队,誉炜是我的老领导。了解马家的历史,多是从他发表的散见文章里,如《家信》《母亲的手》《四弟》《参军前夜》等。每从《战友报》看到他的文章时,都认真地阅读,感到特别亲切,仿佛听到了乡音,回到了家乡,回想起了童年。我把所见到的他发表的文章都剪贴下来,仔细揣摩他的文章。我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后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受他的影响。他出版《真情》《磨合人生》等一批书籍后,都送我一本,从他的多篇文章中可以了解他的家世,但那些是零碎的。

我从部队转业后安排在保定一家文化单位工作,因为经常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有幸结识了市领导誉峰兄,也近十年了。有机会读到《马家大院》,从此便有了文缘,读到了伯父的回忆录,读到了誉峰兄弟姊妹及侄辈后生的文章、书法、摄影等作品。倍感马家几代人文化积淀深厚,个个成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今又读《忆历三书》,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感触很多,一时难以描述,择其一二略述之。

一是勤奋学习。伯父自幼好学,常到学校窗外听课。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其父令他退学,但其母亲全力支持,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在旧中国,有多少女性会认识到文化的重要?其母可谓高瞻远瞩。这为伯父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文化教员,走向领导岗位,奠定了坚实的一步。伯父在对待子女教育上也是如此。他在家庭会上说,不论家庭有什么困难,凡在校学生,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办得到,一律供给到高中毕业,能够升学的继续深造…,天下有多少家长才能做到呢?从家庭会、书信往来的内容看,无不谈到学习。正是持续不断的学习,良好的学风,铸就了全家人人成才的基础。

二是敬业奉献。用伯父的话讲,“五子登科,一女成才”,他们个个在行业上有所建树。我接触较多的是三哥和四哥。三哥军旅一生,参过战,抢过险,读书笔记两次荣立二等功,荣获“爱兵政委”称号。在边防部队工作近十年,远离家人,没有鸿鹄之志的人是不可能取得这样成就的。四哥在市长这个岗位上,更是日理万机。搞调研,下基层,天天有活动,没有节假日,夜以继日地工作。市长公务繁忙,不忘学习,勤勉工作,对保定的贡献尤其是对保定文化的重视前所未有,业内无不感慨。

三是公道正派。在乡友的交谈中,乃至我的亲历中,他们兄弟公道正派,乐于助人。甘愿作人梯,培养部属成才。三哥所带的部属中,成才者众多,他们无不感激部队,感激遇到了好领导。他们一家正派做人,公道处事。办事坚持原则,洁身自好。这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伯父说“给子女留下万贯家财,远不如留下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因为精神的遗产是无价的传家宝。”他在家庭会上指出:“即使是在全家每人工作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遇到碰壁或挫折,而决不可失误,只能是兢兢业业,从积极出发,遵纪守法,听从指挥,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换取报酬和荣誉,脚踏实地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也都是这样践行的。

四是忠厚孝道。伯父在23岁那年,得知其祖母病危,在他父亲不同意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返乡尽孝。从此,成为他人生命运转折的前奏。伯父老年迁居省城后,子女竞相孝道,也纷纷迁往省城。伯父的话讲,四哥做的最好。三哥在边关戍边,利用开会、出差或专程看望父母更令人感动,深深地教育着晚辈。他写了多篇祭奠、回忆父母的弘文,寄托着无限的哀思,读后很受教益。

愿马家的家风、家教和家训代代相传,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家庭去学习和借鉴,愿中华大家庭的良好家风传播更广泛、更久远!作者:我的卧虎湾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朱子家训读后感6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