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早安莉娜高中生读后感 > 地图 > 早安莉娜高中生读后感

早安莉娜高中生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安吉莉娜的小妹妹》读书心得1200字。

俗话说:“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吧!那么,在你看完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后有没有收获一些人生哲理?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安吉莉娜的小妹妹》读书心得1200字,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安吉莉娜的小妹妹》读书心得1200字
我们买的《安吉莉娜的小妹妹》是由penguin Books Ltd授权,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年出版。著者是英国的凯瑟琳.霍拉伯德(文)和海伦.克雷格(图),舒杭丽译。《安吉莉娜》是一套共12册书,讲述了一个英国的小姑娘老鼠安吉莉娜的各种生活,诸如生日,好朋友爱丽丝,生日,皇家婚礼,冰上芭蕾等等。孩子正是看了这套书后,被安吉莉娜对跳舞的热爱打动,也要求去学跳舞并坚持至今。《安吉莉娜的小妹妹》是其中一本讲述安吉莉娜在妈妈生下小妹妹后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也许对于很多有两个或多个孩子的父母有一些借鉴意义。
安吉莉娜在刚开始知道家里要添一个新生的小宝宝的时候,非常兴奋,因为她急不可待地想当大姐姐,回家见到新生的小妹妹,安吉莉娜的感受有了变化,她简直无法相信,她的小妹妹会是这样柔弱。安吉莉娜摇晃着小宝贝,说我会做一个好姐姐的。但接下来的境况,让安吉莉娜有点难过了,安吉莉娜和爸爸一起做晚饭,妈妈和妹妹在床上休息。她想不通为什么一个小婴孩要让妈妈一天到晚地看着她,让妈妈这么操心、这么辛苦呢?渐渐地,安吉莉娜觉得家里多了一个小宝贝的感觉,完全不是安吉莉娜所想象的那样!她的感受也已经从一点难过发展成太难受了,因为妈妈整天忙着照顾新生的小宝贝,根本顾不上到安吉莉娜的房间,回到家每个人都围着妹妹波莉团团转。终于,在爷爷奶奶来看望小妹妹的时候,安吉莉娜再次感觉到了被忽视被冷落,爷爷奶奶也是只顾逗弄小妹妹,夸赞小妹妹可爱,她现在痛恨波莉了,恨不得让波莉赶快从这个家里消失!安吉莉娜的心情坏极了,她觉得,这个家里再也没有人关心她了。。。安吉莉娜愤怒地抓起玩具扔出去,扔了一个又一个,把自己所有的毛绒玩具和洋娃娃扔得到处都是。,还拼命地在床上胡蹦乱跳,最后甚至把自己跳舞得到的瓷娃娃奖杯都摔碎了。还好全家人都来她的门口了,妈妈轻轻地把安吉莉娜搂在怀里。然后妈妈告诉安吉莉娜你小时候,就跟波莉一样可爱。现在你长大了,可以跟我们一起做家务活了,我更加爱你了。爷爷帮安吉莉娜修好了瓷娃娃奖杯。慢慢地,安吉莉娜觉得心里好受一点了。她明白了要学会当大姐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段时间正在读温尼科特一本关于儿童心理治疗的书《梦境与涂鸦》,读下来感觉书里孩子的问题,最后都可以归之于在妈妈怀孕或弟弟妹妹出生后的一种深刻的被剥夺和丧失感,而父母在当时的情境下也由于各种原因忽视了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就发展处深浅不一的各种困扰,甚至是精神的病态。
孩子的出生,对家庭的所有成员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每个人都需要适应家庭系统的改变;对于年长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就尤其巨大,妈妈似乎不再是原来的妈妈,爸爸似乎也不是从前的爸爸,他的生活简直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是年幼的孩子,越是需要父母帮助他来应付和适应这样的变化。(读后感)
无论用怎样的方式,父母都需要让年长的孩子安心,爸爸和妈妈永远爱他,他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家里永远都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有着弟妹无可取代的位置;只是他和弟妹有着年龄的差距,和弟妹对父母的需求不同,他也是从弟妹那么小长成这么大的。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从文自传》读书心得1200字


对我来说,沈从文不再是过眼的文学,不再是书籍中的一个作家人名,倒成了相信的东西,是释怀心灵的一贴良药,却不苦口。就算是刚接触到他,也不怕人见笑地想说,真是开心认识他。大概从《从文自传》里先碰着他的笔,这自传大约是他30岁的作品,写的是他出生至20岁的印记,与他创作的小说《边城》不太一样,这自传读来格外轻快明朗。
看见沈从文用着一种很亲近与童稚的语气写着自传,他的温润与清明给了我提醒,就文字而言,我看见自己的繁复与包装。在他自传中保靖那段,当他为找工作寄居在表弟住处,因个小小问题 ,两人吵了几句 。半夜里不想在表弟床上睡觉了,一时又无处可去,就走到一个养马的空屋里,爬到有十草同干马粪香味的空马槽里睡了一夜。对于自己当时的样子,沈从文是这么说的:生活虽然那么糟,性格却依然那么强。一语道尽那种脾气。
就人生,沈从文是处处把握机会想办法闪出光焰,总是尽自己的一份气力去做好一个人的本分。他一直以乡下人的性情姿态,传述着所见所闻与发自内心的感情。在一个大王的篇幅中说起他认识的一个差使,那人曾是一个土匪,一个大王,是沈从文眼中一个真真实实的男子,沈从文说:从他口上知道烧房子、杀人、强奸妇女,种种犯罪的记录; 且从他那种爽直说明中了解那些行为背后所隐伏的生命意识。我从他那儿明白所谓罪恶,且知道这些罪恶如何为社会不容,却也如何培养着这个坚实强悍的灵魂。
他眼中总是可以看见一些生命的光辉; 他最在乎精神与人格,他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
沈从文不仅说,人应该有自信,一个人常常因为自己没有自信,才希望从别人的相信中得到证明。他也说,生命中还有比理性更具势力的情感。一个人的一生可说即由偶然和情感乘除而来。你虽不迷信天命,新的偶然和情感,可将形成你明天的命运,决定你后天的命运。
跟着沈从文,我接触到了些泥土气息,触碰到了温柔,他天生的善良与朴直的字眼总令人融人那描述的情境。我觉得这段说得妙极了,沿路有无数人家的桃树李树,全把树枝压得弯弯的,等待我们去为它们减除一份担负!还有多少黄泥田里,红萝卜大得如小猪头,没有我们去吃它、赞美它,便始终委屈在那深土里!这么细致入微的说法,娓娓道来带着些幽默,带着些好滋味。当然,对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自传最后的那一个转机。
沈从文在自传中描述了他在患完一场要命的热病不久,他有一个平时结实得如同一只猛虎一样的老同学,为了同一个朋友争口气,要越过宽约一里的河,却在小小疏忽中被洞流卷下淹死了。后来那同学的尸体从水面拖起时,沈从文这么写着:我去收拾他的尸骸掩埋,看见那个臃肿样子时,我发生了对自己的疑问。我病死或淹死或到外边去饿死,有什么不同?若前些日子病死了,连许多没有看过的东西都不能见到,许多不曾到过的地方也无从走去,真无意思。我知道见到的实在太少,应知道应见到的可太多,怎么办?……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力气,咽下最后一口气,比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更有意思些。
读过《从文自传》,仿佛在我的深层记忆里找到一种救赎,一种被安慰了的放松。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1000字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与读后感1000字:

书读完,印象最为深刻的当然是四个主要人物: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和列文。

在网上看了对卡列宁的评论,也是从安娜口中说出来:“木偶不是人……假如我处在他的地位,有我这样的妻子。我早就把她杀死了。”说卡列宁一心追求功名、感情麻木、虚伪自私。但我觉得卡列宁在知道妻子出轨前,还是爱着妻子的,在安娜第一次去看望兄嫂返回家时的车站,卡列宁前去接她:他接着说,但巳不再是戏谑的口气,“你想不到我多不习惯……”他久久地握着她的手,带着一种特别的微笑扶她上了马车。”回到家后他们夫妻两人继续交谈,他吻了吻她的手,坐在她身旁。

“我看,总的说来,你的旅行很成功。”他说。

“是的,非常成功。”她回答道,开始从头诉说发生的一切:她同渥伦斯卡亚伯爵夫人的旅行,她抵达车站,火车站的事故。她还谈到她先是同情她哥哥,后来又同情多莉。

“我觉得不能原谅这样的男人,即便他是你哥哥。”卡列宁严峻地说。”我觉得这对于结婚八年有一个孩子的夫妻来说,能够有亲昵的动作,有日常生活的交流,这种相处模式已经很不错。

卡列宁爱着安娜但也不否认他更醉心于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他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去经营家庭,他希望有个稳定的家庭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助力而不是绊脚石;读书笔记(m.i1766.com)他没有想过年轻貌美的妻子却需要感情生活上的关爱和激情。做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注定是要寂寞的有奉献精神的,但悲剧在于安娜不是这样的女人。说卡列宁虚伪,这似乎是所有政治家不可避免的特质,玩弄权术的人有几个不虚伪阴狠?

当安娜向丈夫坦白她有情人后,卡列宁也把自己的想法摆在明面上,这点说卡列宁不算卑鄙小人。安娜的出轨实则也让卡列宁痛苦万分,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担心名誉受损,可是情感上的受伤,是安娜不会相信的。

造成卡列宁悲剧的地方我认为是对待妻子的感情问题不善于沟通。如果交给现在的心理专家去帮助干预,这种事情恐怕就会避免发生(当然这跟这篇宏篇巨著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大相径庭)。

安娜的结果狠心点说是咎由自取,唯一称道的是她在追求爱情时的勇敢和真实。

渥伦斯基刚开始我认为他是个花花公子,但后面他能举枪自杀和参军作战,又让我对他刮目相看。用现在的看法,追求爱情没有错,而追求一个已婚的且有孩子的女人的爱情,那便是大错特错,天理难容,除非你的爱不会伤害他人。

文中最喜欢的人物当然就是列文,所幸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朴实的踏实的人最终得到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作者:林

《恰到好处的孤独》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200字


《恰到好处的孤独》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200字

《恰到好处的孤独》这本书是在中润工作的时候公司奖励的,公司买了好多本不同的书,发奖的时候没有什么指定的顺序,应该是随机发的,到我这里刚好是这本《恰到好处的孤独》。发了好久一直没看,后来收拾东西看到这本书,恰好手头的书快看完了,就把读这本书写进了每天的计划里,读完后读书笔记一直没时间写,结果一直推到了今天。

这本书通过介绍作者和作者朋友的案例来讲述如何面对孤独、享受孤独,包括作者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与不认同的看法。在读到大概一半的时候,我有种想把书扔掉的冲动,不想再继续往下读了,因为人总是习惯用自己的三观去衡量别人,包括衡量别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是否符合自己的三观,绝大多数人都愿意和喜欢接纳和自己三观想和的东西,然而这本书有些部分和我原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冲突,一度认为那是丧文化,所以我也本能性的不愿意接受和自己三观相违背的东西,这是以前养成的惯性思维,因此我才产生那种想法。

为了改掉这种不好的习惯,我克服自己压抑住那种心情,继续看,让自己试着学会去接受、接纳和自己三观不符合的人、事、物......因为不想只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继续往下读,而伴随着的是,我把书中与自己思想相冲突的地方都一一标注下来,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没能彻底改掉用自己的三观去看待和衡量别人,以后慢慢改正吧,至少现在自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

实际对于孤独与享受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大学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甚至不愿意去食堂吃饭,基本都是买回寝室吃,甚至宁愿饿着。

不过最近几年我已经习惯了,因为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一个人住,下班和周末都是一个人做饭、吃饭,一个人跑步,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健身,并且很少与外界联系,朋友知道这种情况后对我开玩笑说:“你这样死你住那里估计都没人知道吧”,不了解我的人看见之前我这样的生活也许会以为我有自闭症吧,哈哈......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倒是一段很享受的时光。宁静。

实际孤独和热闹并不冲突,我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也喜欢热闹的氛围,只是人生中有些时间和事情需要一个人去面对,如果不能适应、享受孤独那就只能被孤独吞噬,那是很难受的感觉。相反,同样的时间,同是自己一个人度过,为什么不试着去享受那种感觉呢?而且一个人的时候更适合深度思考和自省。

转回话题继续说这本书,作者可能没有打算刻意的灌输给读者他的种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从开头到结尾贯穿全文,给人以明显的思想灌输的感觉,有些方面我很认同,而有些方面又与我的思想相违背。

实际我看这本书要谈收获的话,并不是知道了如何面对孤独、享受孤独,因为我已经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了,最重要的收获则是试着去接受和理解违背自己三观的人、事、物......如果我经历了他所经历的人生,或许也会有和他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学会试着去理解那些我认为很偏激的想法、做法,试着用不同人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些事物。作者:苏振朋

为生命留白——《目送》读书心得1200字


为生命留白《目送》读书心得1200字
龙应台的《目送》一共由74篇散文组成,取第一篇散文题作为书名。书里,作者用真挚、细腻而又优美的文字,捕捉生活里常被我们忽视或者极易消失的情景片段,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细细品尝,你会发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也许是龙应台的《目送》为何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原因吧。
我在读《目送》时心里总有一种酸楚,不免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因为在书里,我随时随刻,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曾经,找到我们没人几乎都有过的那一刹那,那一瞬间,这就是作者龙应台带给我们精神上的灵动、震撼和共鸣。生活里,几乎每天都会真实的演绎着书中那样平凡而动人的情景镜头---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
今天我们吃鲔鱼妈,我不吃鱼吃鱼有益于健康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读这本书不仅有这样场景对话里真实的感触,深深的感动,更有对人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我们应当为生命留白。
我们都知道,国画中的留白,为审美思维提供了想象、品味、鉴赏的空间,也让作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魅力。而生活中的留白,则是把自己交换给自己,停下匆匆的脚步,放置久已劳累的心灵,如闲云野鹤一样地逍遥,如山涧小溪一样地自如流淌,让疲惫的心得以舒心地休憩和修复,从而增加生命的质量。
然而生活里,很多时候,房子、工资、成绩填满了我们,使我们整日疲于奔波劳累,忙于应付。忙着事业,忙着生活,却不知究竟为何而忙?浮躁的社会,忙碌的生活,蒙蔽了我们的心灵,扭曲了我们的生命。我们是否留下时间想过,能与父母、亲人相望的日子在一天天减少?难道要经历最后的目送才能顿悟吗?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已然丧失了生命中的真谛,这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在奔波劳累之余,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静静的享受生活呢。
正如书的扉页所写: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成长时,父母已然老去。我们唯有停下脚步,多陪陪他们,多陪陪亲人,时常送上一句寒暄,一杯热茶,一个拥抱
也许,现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懂得珍惜,学会让自己沉静下来,纯粹起来,为生命留白,让父母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我们的脸上,莫让我们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渐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处。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便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多么闲适的生活状态!,当我们觉得生活太拥挤、太喧嚣、太华丽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要放弃和舍予,这就是为生命留白。留一点空白,去看看草叶花瓣的精致美丽,听听虫鸣鸟语的浸人心肺,去体会阳光、炊烟的轻柔舒缓,去领受雨水雪花的慈祥滋润,还有音乐绘画的出神入化、赏心悦目,友情爱情的销魂荡魄、感天动地。(读后感)
为生命留白,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种花育草,且用心灌溉,相信收获的一定是世间最美好的心灵花园。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安吉莉娜的小妹妹》读书心得12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早安莉娜高中生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