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从0到1读后感 > 地图 > 从0到1读后感

从0到1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从0到1》读书笔记与读后感思考。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中外经典名著。在我们认真读完一部中外经典名著后,总会在其中品出不一样的思想。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现在你是否对写读后感而一筹莫展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从0到1》读书笔记与读后感思考,欢迎你的品鉴!

《从0到1》读书笔记与读后感思考,欢迎阅读点评!

《从0到1》可以视为去年在创业圈最火的一本书,众多大佬写序背书。书中以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的视角,探寻商业与未来的秘密。阅读本文,将在十分钟内掌握本书的精华思想。

作者彼得蒂尔与其他几位创始人早年创建了paypal公司,paypal于2002年以15亿美金出售给eBay,彼得蒂尔创建了Funder funds,马斯克创建了SpaceX、特斯拉公司,其他几位合伙人也分别创建了Linkedin、Youtube、Yelp等众多估值超10亿美金的科技公司以及风投机构,这样的成绩令人惊叹,也让我们想一探其中的秘密。

本文分享作者的几个观点,这些观点对笔者很有启发。

垄断孰是孰非:

作者提出反主流的观点,垄断并非坏事;充分的市场竞争,长远看没有公司会获得经济利益。美国各航空公司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每卖一张票平均只有18美分的利润。垄断会带来巨额的财富,支持产品的研发与改进。Google被视为全球互联网公司,其垄断的搜索业务带来的巨大广告费收益。Google母公司Alphabet则去寻求其他营收的突破口。

这里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垄断者不会抵制创新,Google作为搜索的垄断者依然去寻求新的市场。垄断企业是不断更换的一个过程,从上世纪70年代的IBM垄断硬件,到后来微软取代了IBM垄断了操作系统,到后来iOS/Android又将微软的霸主地位推了下去。垄断的利润,给了企业规划未来的资本。

垄断并不是商界的症结,而是成功企业的写照。

垄断企业:

想在商界成功,主导一个小市场要比在大市场中分一杯羹容易的多。在大市场中找不到好的出发点,将会陷入竞争,残酷的竞争将吞噬掉利润。

一旦主导了一个小的市场,需要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地扩大规模,进入相关的市场,有纪律地扩张。

在创建企业过程中,正确认识破坏性创新。不要破坏,躲开竞争,不成为其他企业的眼中钉。创新应扩大市场,对整个产业有正面的回馈。

被忽视的法则:

爱因斯坦宣称福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大多数人将其遗忘或选择性的忽略。作者提到幂次法则是为了另外一个反主流的观点,投资中应考虑幂次原理,读书笔记而不是华尔街经理们最擅长的组合投资。但人生总,总不能加入几十家公司,也不能从事几十种多元的职业。学校的教育中,我们只学到了线性增长,而错过了幂次原理。

一家成功公司的收益,可能超过它之后长尾公司的总和。想成为一家成功的公司,有许多必要条件。作者用一个章节介绍了恪守常规与用于发现秘密公司的巨大区别,积极去发现一些尚未解决的需求。

智能时代:

彼得蒂尔在书中也提到了机器与人关系的思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对我的启发很大。科技是人类的补充,不是替代人类。当AlphaGo击败柯洁时,是人类的胜利。当人类发明汽车后,人类和汽车赛跑便不太可能胜利,人工智能同样如此,科技将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简单地从需求分析,人类需要的是漂亮的房子、美食等,而机器的需求绝不是这些,机器的需求是电,这就意味机器或人工智能并不向人类争夺资源,更不会取代人类住别墅和香槟。

聪明的计算机,是敌是友?人工智能究竟能不能成为真正能思考的智能,这是22世纪人类应该思考的问题。对遥远未来的不确定性,不应该影响我们制定当下发展的计划。

书中对创业基础、团队建设、新能源环保也有许多精彩的看法,感兴趣的读者可详细阅读。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带着所知去阅读——《从0到1》读后感


《从0到1》这本书,我是怀着崇敬的心开始阅读的。通过对书的前半段的学习,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了作者对创业的认识。

全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宽泛,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方向,似乎在为创新总结一些前沿的概念和理论。但是作为行业初入且涉世未深的我,在结合了目前熙康发展的一些宏图和模式后,对书的内容有了些许更深的体会。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新公司最重要的力量是新思想,新思想甚至比灵活性更重要,而规模小才有思考的空间 。如果全世界都用同一种旧方法来创造财富,那么创造的将不是财富,而是在做打印机的工作,书中还用中国复制其他国家的发展方法从而导致的污染作为例子 ,除了羞愧,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反思,中国的历史发展让我们的科技起步落后在起跑线上,就更需要不同于世界的有自己国情特色的道路,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责任和挑战。中国正在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加速演变的历史转折点,很多的变化是根本性、长期性的。走在创业道路的我们,其实机会大于风险,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另辟曲径,用于创新。 不只是国家发展层面,最重要的也是最实际的就是在工作中创新思路的转变和养成。作为创业者,我们更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在每个全新的未来到达之前能够去预测未来。

书中对科技一词的重新定义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科技并不只是专业技术领域、互联网的近义词,更是一种方法论。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都是科技,这才是对科技的正确理解。创新落实到小方面,落实到现实工作中,就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想到让事情更容易达到的方法,这就是最现实的创新。

因此,学习的过程恰恰是带着自己的认知、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经历,以及与自身经历最贴切、最有用的所知去不断充实、消化、得益的过程。

性教育启示——《从尿布到约会》读书笔记


《从尿布到约会》读书笔记:别让孩子从别处了解性:

这几天都在仓库里安排1月团的团书发货,回家比较晚,但是这篇稿子压在心里很久了,所以花了几个晚上把它完成。热点已经渐渐平淡下来了,可是事关孩子,每一件可能导致伤害孩子的事情我们都不应该遗忘。

Metoo活动这两年发酵得尤为频繁。一道道伤疤被掀开,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

从去年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名女星丑闻被揭露开始,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上的Metoo标签就火起来了。

但是没有人为此而感到高兴。贴上Metoo标签的意思就是,告诉所有人,自己曾经遭受过性侵,并借此唤起社会关注。

如果说社交网络上的Metoo标签只是隔着屏幕的感同身受,那么新闻中出现的案例更让人痛心。

尤其是去年自杀的作家林奕含、今年被大家所周知的北大学生高岩,两个多年前的陈案被一口气推到公众面前。着实让人心痛!

林奕含在中学的时候被自己的补习老师性侵,隐忍痛苦多年,虽然中途一度找到自己的爱人并结婚了,但最终还是不堪噩梦吞噬选择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高岩的陈案更为久远,她是95级北大学生,锦瑟年华,风华正茂,谁能想到突然就自杀了呢?20年过去,一众同学始终无法释怀,在这个3月,联名举报当时的北大教授沈某,性侵高岩,直接导致其自杀。

林奕含和高岩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说,「Metoo」!救救我们!

妈妈们都不希望再有任何孩子被贴上「Metoo」的标签,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

我们这一代的性教育可以说是贫瘠到可怜,我们的父母常常对性讳莫如深。在那个懵懂的年龄,隐隐约约的听到一些或近或远的传闻,却是带着伤痛和心疼的。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从我这里,得到全面、健康、勇敢的性教育。作为家长,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上个星期我们开团了《从尿布到约会》这本书,因为内容非常实用。刚好上个星期我父母从国内过来,我就顺便让她们人肉给我带了一本,提前看上了。书很不错,浅显易懂,而且都是实际操作层面上的指导。

才一个星期就被翻到这么旧的书

我们群里讨论过很多孩子的安全教育绘本,也帮大家团过一套很实用的安全教育绘本。每次组团,我都会号召大家,这样的绘本应该人手一套,当你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绘本是很好的媒介。

《从尿布到约会》这一本书更像是爸妈的指导手册,而我真的推荐每一位爸妈都认真地看一遍这本书。真的不希望每次有了新闻热点,大家才能意识到这样教育有多必要。安全教育,一定是警钟长鸣的。

我想趁着记忆还新鲜,记下几点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点,可以说也是性教育的原则了。其中有些观点让我错愕的同时,细想起来又的确是有它的道理。

郑重分享给大家。

性教育不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更不要等孩子问了才教

有些人会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可以不用那么早开始向他描述性知识。书里更举了一个妈妈的例子,她说,我认为在孩子没有准备好之前,不应该和他谈论性知识。但其实,《从尿布到约会》的作者的观点是,孩子从一出生就应该开始接受性教育了。这个性教育不是狭义的性行为知识普及,它包括,认识我们的身体、知道身体每一个部位的正确名称以及作用,别人碰触我们身体的一些禁忌、性别区别教育等等。

如果你不在一开始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去认识性,那么当你的孩子自己开口问你的时候,要么是你被问倒,要么是孩子其实早已在别的地方了解到了一部分的性知识。但你却不知道他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到底有没有偏颇?

所以不存在孩子「准备好」这个选项,作为家长,你应该帮助孩子「准备好」接受性教育。

书里还举例,有的专家会建议为了避免尴尬,和孩子谈论性的时候可以选择比如在昏暗的车厢里,你在开车,孩子在后座,在没有视线交流的时候进行。

作者非常反对这种做法!你越是想要一个谈论性的特地场合,或者说来一次郑重其事的仪式感,孩子就越会觉得这件事情很「沉重」,很「严肃」,这透露了你对性教育的态度,从而影响孩子可能不会太愿意和你讨论这件事情。

书里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不要等到孩子问了才教,要抓住生活中的「可教时刻」,比如看到一本书,给孩子洗澡换尿片的时候,电视里的亲吻画面,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故事。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可教时刻,不需要等到孩子问了才教。

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认为,性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而我也认为性教育和安全教育密不可分,真的不用等到家长觉得“孩子懂事”了再谈。

面对孩子的问题,不知道答案没关系,

但绝对不能编答案撒谎

我们常常在还没没有开始性教育之前,就忧心忡忡如何向孩子解释,比如他/她是怎么生出来的、身体器官功能介绍之类的问题。又或者问一些特别「哲学」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会死。

绘本《小威向前冲》内页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许是因为难为情,也许是因为真的不知道怎么科学地解释。这很正常,作者提倡,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如实说,你不知道,绝不要遮遮掩掩的。你的孩子可能也会因此而受益,因为他们会知道,每个人都有不懂的事情,都需要学习。你们可以一起去寻找答案,比如去图书馆查资料,在绘本中找到符合孩子理解水平的答案。编答案随便乱回答是绝对不可取的,孩子的性教育不应该有谎话,否则日后纠正或当他/她遇到真正的困难的时候,就会特别迷茫了,到底怎样才是对的?

传授性知识的同时,

不要忘了传递你的性价值观

作者认为,仅仅谈论事实是不够的,孩子还需要从父母这里得到自己最初的性价值观。他们希望当自己遇到具体的问题的时候,父母能够给出具体的帮助,也想知道父母对这些重要问题的想法和感受。

而且最好父母双方都需要讨论一下你们的性价值观,有分歧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形成联合战线?小到是否可以在家里裸身行走、上厕所要不要关门、大到对未婚养育、性取向的看法等等。

世界很险恶,但也别忘记同孩子谈论性的快乐

当我看到这一点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

我记得在林奕含写的小说里,她笔下的女孩房思琪假装不经意地在饭桌上问母亲,“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她的妈妈诧异地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

还有一次,思琪问妈妈:“听说学校有个同学和老师在一起。”

“谁?”

“不认识。”

“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都不说话了。

房思琪就是林奕含自己,而她的父母不仅没有对她进行性教育,给她传递的性价值观,也是羞耻和嘲讽的。

《从尿布到约会》的作者说,在今天这个世界,集中指出什么是不健康的性是很容易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我们总是以“不可以……”为开始有关性谈话时,可能也是在传达,所有有关性的感觉或感情都是负面的,或者说,所有的性行为都有负面的结果。

哪怕孩子并没有任何过错,但你对性的负面反应会让他/她向你袒露心扉的时候望而却步。

“我(被强迫)做了父母最讨厌的事情,我父母不会原谅我的!“

如果孩子这样想,如果孩子害怕向你倾述,你还怎么保护孩子?

教会孩子,对所有的不愉快说不,包括对熟人

一直以来我们的性教育都是,穿泳衣的地方不可以给别人碰。

但是近年来的观点是,告诉孩子身体的所有部位的主导权都是他自己的,只要他认为被触碰是不愉快的,就应该拒绝。除了父母、照看者、医生及护士正常触碰身体的合理情况外。

哪怕对方是友好的要求一个拥抱,哪怕对方是熟悉的长辈、亲戚、邻居。鼓励孩子对一切的不愉快说“不!”,其实就是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界限。

而且,数据显示,超过85%的性侵者是孩子认识的熟人。性侵案件多是机会犯罪,大多数不是有预谋的作案,而是当性侵者发现周围环境、孩子的反应对他不起威胁的时候,就有可能进行犯罪。

我们群有一位妈妈是这样跟孩子演习的。

教会孩子建立界限,习惯对一切不愉快说不,不管对方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非常重要。

这一点我非常认可,同时我觉得孩子的性教育一定不能忽略的另外一点就是:内心强大的自己。他/她要有敢于对别人说“不!”的勇气和能力,而这个能力应该是我们父母给予的,需要我们从小就给他/她自由和空间。

林奕含、高岩,都是生活中的乖乖女,她们是听话的孩子,因为听话,所以我们痛心。

所以,一味要求孩子「听话」的父母,可以借此反思一下。

当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

你要仍然生活在他的圈子内

作者说,这是防止他们遭受性侵害的另外一种方法。不要只把孩子丢在游乐场或足球练习场上,你应该在那里和管理者聊聊天,了解他们。留神那些对你孩子感兴趣的成人。你不熟悉 的人,如果要求单独和孩子待在一起,也可能有潜在的危险。

这让我又想起了林奕含。她是有多少次单独和补习老师在一起啊,可能她的父母认为她已经十几岁了,不需要再担心她的安全了。但实际上,却脱离了孩子的生活场景,给了坏人可乘之机。

这本书对我的最大的震撼是,作者不相信孩子能够保护自己免受性侵害。哪怕现在很多性教育项目有许多针对儿童性侵害的预防课程,作者认为这依然不能防止性侵害事件的发生。

孩子和大人的力量太悬殊了。何况,更小的孩子,其实是分不清楚合适的触摸和不合适的触摸之间的区别。他们也许觉得洗头很不舒服,或者很排斥医生检查身体,但一个成年人不恰当的触摸也许反而是感觉良好的。

作者认为这些防性侵的教育最大的作用是,帮助孩子识别性侵害,在面对性侵害的时候知道应该如何做,并及时告诉自己的父母。

但是保护孩子的安全,只能是父母的职责,当伤害发生的时候,孩子除了呼救,几乎是无能为力的,力量对比太悬殊了。但是坏人会傻到让他人能轻易听到孩子的呼救吗?

不敢细想。

---后记---

这篇稿子的话题比较沉重,一边写,我的脑子一边都是嗡嗡响的。性教育还有更多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家长去学习。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和孩子谈论性,多早开始都不算早,多晚开始都不算晚。

我在想,如果那些在锦瑟年华里受伤的孩子,回到家中,在自己的最亲密的父母那里,能得到极大的理解和支持的话,也许结局会不一样吧。

一想到这个,我就更加伤感。

性教育,首先是家长的自我学习。

《从尿布到约会》这本书真的挺实用的,除了这些原则性的问题,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解答,基本可以覆盖孩子0-14岁的家庭性教育需求。

比如孩子触摸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如何回答我是从哪里来的?

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吗?

父母做爱的时候,孩子看见了,怎么办?

幼儿园当中的性问题

怎样和孩子讨论电视、新闻、媒体当中的性,要不要限制?

等等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讨论。

另外,《善解童贞》、《和孩子谈谈性》,也是推荐的家长读物。

你在性教育方面有什么困惑?又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留言分享。作者:德国华人希希妈

易中天的《从春秋到战国》读书笔记3000字


易中天的《从春秋到战国》读书笔记3000字:

文:彭加勉。本书作者易中天,易教授从厦门大学退休后,潜心写作中华史,总36册,本书便是第一步中华根的第五本。从春秋到战国,五百年间,实是在战车上前行的。

全书共六章。

第一章,祸起萧墙。

春秋史以郑庄公和其亲妈、亲弟弟翻脸开篇,原因在于郑庄公的弟弟合谋其母亲欲偷袭谋反,夺取政权。郑庄公作为春秋最早的雄主,也是西周最后一个封国,掌权四十三年,隐忍了二十年,纵容其弟弟不断招兵买马,扩大势力范围,最终以谋反之罪,使其永无反抗之力。同样在卫国,庄公的大儿子叔段继位后,曰恒公,小儿子州吁将横跋扈,被桓公罢官,后来州吁脱出国都,在外拉帮结派,经过十四年的经营,推翻了桓公的政权,成了卫国的首领。这时候的周天子,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后来州吁在陈国被就地正法,后来卫人另立公子晋为君,为卫宣君。鲁国惠公去世后,由鲁桓公继位,因为鲁桓公年纪小,由鲁桓公的同父异母大哥隐工摄政,摄政数年后,欲还政于鲁桓公,却被该国的羽父设计刺杀。一年多后,宋国国君宋襄公也被华父督杀害,立冯伟国君,为宋庄君。这时候,鲁国和宋国内讧和内乱,周平王驾崩后,周桓王继位,年少气盛的周桓王,不把郑国放在眼里,对郑庄公毫不客气,出兵攻打郑国,春秋第一例有天子御驾亲征唯一一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摔中军,攻打郑国,无奈被郑国打得落荒而逃,史称长葛之战,周王室至此威风扫地,成了战败之国。周朝实行邦国制度,产生了天下,国、家,家是大夫的,国是诸侯的,天下是天子的。春秋时期,邦国只有半独立半主权,而战国时期则拥有完全独立主权。在西周,至尊和志强是合一的,在这之下,次尊和次强,则是诸侯。春秋半个世纪,郑国齐国都兼并了一些小国家,周王朝势力已经式微,霸主即将诞生。

第二章,五侯争霸。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谋杀后,随后公孙无知也被谋杀,小白继位,成为齐桓公,不但不记仇,而且对管仲委以重任,齐国在管仲的改革治理下,迅速强大起来,于是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对迅速扩展的南蛮楚国发起攻击。当时的中国,既是中央之国,即华夏,东西南北分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楚国为当时的霸主,甚至把自己看作与周朝平起平坐,完全不把共主放在眼里,而且楚人五次伐郑,郑文公甚至打算向楚国投降。后来齐桓公出手,联合鲁、宋等八国准备攻打楚国,但是楚国与齐国迅速达成结盟,不战而霸,葵丘之会是齐国称霸的标志。晋国也因打败狄军保护了周文王,迅速成为霸主,宋国原来依附于楚国,三年后改依附晋国。而且在城濮之战打声楚国,在践士之盟中正式成为霸主。秦国的秦穆公由于犯了严重错误,介于霸主和非霸主之间,可以称为准霸主。因此,占据世界舞台中央的,是晋国和楚国。

第三章,南方崛起。楚成王是楚国第三个王,春秋早期参与了各种大型战争,无奈却因为欲另立储君而被太子商臣杀害。商臣继位,称楚穆王,在位十二年开疆拓土,将霸业交给了其儿子楚庄王。楚庄王继位后,三年骄奢淫逸,不理朝政。但三年之后其犹豫九头鸟一样,一鸣惊人,继续开疆拓土,根本不将周定王放在眼里。齐桓公是不战而霸,晋文公是一战而霸,宋襄公是战而未霸,秦穆公是战而半霸,楚庄王是屡战屡霸,血站而霸。读书笔记晋国是霸主,文公创霸,晋襄公继霸,厉公复霸,悼公定霸,伴随其走完春秋。邲之战,成为楚国霸主的标志,奠定了晋楚争霸的局面。吴国在巫臣帮助下迅速崛起,而楚国随着楚灵王夺位后,骄奢淫逸,装横跋扈,国内乱党射死太子,楚灵王也上吊自杀。楚平王夺位后,楚国继续动乱。尤其是楚人伍子胥帮助吴国崛起,在吴国的攻击下楚国几乎灭国。吴王阖闾称霸不足十年,因为其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又多次灭越国而没行动,最后被勾践杀害。勾践是第一位越王,勾践称霸后,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国的历史就是勾践的历史,因为勾践之前越君没有称王,勾践之后,诸王毫无建树。勾践灭吴后,范蠡逃离了越国,而文种却留在越国,被勾践赐死。

第四章,礼坏乐崩。

春秋的争霸可以分为两段,前半段是北方的时代,公元前651年,齐桓公称霸,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称霸,公元前594年,秦穆公称霸,后半段是南方时代,公元前594年,楚庄王称霸,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称霸,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称霸。h后半段南方国家之所以能够称霸,在于蛮族初生牛犊不怕死,没有呢么多清规戒律,所以希腊被马其顿征服,马其顿被罗马征服,罗马则被日耳曼征服,越王勾践能够灭吴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春秋各国中只有晋国是两周文明、华夏正宗和传统文化的代表,连接黄河长江文化的,是晋国和楚国,春秋前期一百年间是晋国和楚国轮流坐庄。公元前546年的弭兵大会是黄河流域难移到长江流域的标志。在南方国家崛起的时候,北方也在政变,郑国的子产改革,鲁国的三桓也在政变,对鲁昭公毫不客气,以至于鲁昭公居然死在越国。齐国也在发生政变,田陈氏也因为收买人心,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齐国从此不姓姜而姓田或陈。而晋国,则被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灭亡。

第五章,商鞅变法。春秋与战国之间,隔了好几十年。战争是3春秋和战国都有的,然而春秋时期的战争史荣耀的,也是体面的,是君子的事情,一旦决出胜负,绝不赶尽杀绝,像越王勾践把吴都一围三年,为正人君子所不耻。战国的开始,是从战争的不文明开始的,比如屠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晋国大夫为诸侯,也因此,周朝分裂为东周国和西周国,不在称王,而是叫君,各个诸侯国成为独立国王,有了独立主权,从此没有了天子。战国初期,最有活力的是魏国。与孟子和庄子同时代的商鞅,本是魏惠王的公孙痤的家臣,公孙痤本想让商鞅代替自己担任宰相,无奈魏惠王一言不发。公孙痤说:如果不用商鞅,则一定要将他杀掉。后来在公孙痤病故之后离开魏国,投靠了秦国,魏惠王最终醒悟却迟了。商鞅到了秦国,秦孝公非常重要商鞅,行霸道,变法度,重新编组,废领主制,行地主制;废封建制,行郡县制;废世袭制,行任命制,实则是加强中央集权,从此由西部小国秦国逐步强大,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而商鞅本人因为得罪了秦孝公的太子,即时秦惠王,被车裂而死。商鞅死后五年,张仪入秦,苏秦担任六国纵约长,士阶层纷纷登场。

第六章,合纵连横。苏秦策划的合纵连横是当时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合纵,就是六国合作对抗强秦,为此,他不辞劳苦奔走六国之间。而张仪则成为连横的代表,成为秦相的张仪,依靠骗术说服各国与秦国连横。战国时期有四公子,分别是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四人喜欢将社会上的闲人尤其是各国逃犯保养起来,曰养士。商人冯驩在齐国受到孟尝君的救助,后来利用计谋使得齐王恢复孟尝君的官职。吕不韦是当时最大的商人,他利用包装将异人成为秦的国王,吕不韦也因此成为相过,权倾朝野,名重一时。然而新秦王继位后,被免去相国职务,并被迫服毒自杀。战国时赌徒的时代,是唯利是图的时代,是趋势利的时代,是无德的时代。

后记:士在春秋,是最低一等的贵族,在战国,是精神贵族。战国二百年,是充满矛盾的时代,民众水深火热,士人却备受尊崇,社会动荡不安,学术空前繁荣;道德普遍滑坡,思想充分自由。中华史上最黑暗最痛苦的动乱时代,变成了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中国走向何处去,儒家代表着文士,墨家代表着武士,法家代表着谋士,纷纷亮出了自己的主张。因为自由,所以是百家,因为活跃,所以要争鸣。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8000字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8000字范文:丹尼尔·卡内曼,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思考,快与慢》,便是其集大成之作。

本文包含对该书精华的总结以及本人的一些思考,思考穿插于全文各部分。对于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不完全认同,个人认为作者过度强调客观事实的影响而轻视了人性的力量,虽然这种力量无法被量化。但是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者的这些观点对我认知升级有巨大的帮助。

我尝试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本书,因为一切多余的都是负担。一句话概括:用理性思考代替直觉思考。

一段话概括:大脑有快(直觉性,系统1)、慢(理性,系统2)两种思维模式,系统1存在许多偏见,威力巨大且过于自信,系统2因为惰性往往选择相信系统1。理性思考的方法:放慢思考(勤奋思考),怀疑自己(不相信直觉,训练批判性思维),计算概率。

之所以叫做系统1而不是自主系统,因为后者占据更多的大脑空间,不利于记忆和思考。系统1偏爱甜食(因此要少吃),且系统2忙碌时系统1更可能趁虚而入。

人是懒惰的,如果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那一种(产品:产品交互上能一步实现的就不要两步,业务模式上能直接送到用户手上的就不要麻烦用户,产品设计上能让用户不思考就不要让用户思考)

自我损耗:刻意控制意志会导致损耗,摄入糖可以消除。不要在对方自我损耗之后进行沟通,失败率会大大提高。

直觉人(系统1更强的人):更倾向用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想法回答问题。

理性人:判断某个人是否理性的唯一标准并非是看这个人的信念或偏好是否合理,而是看它们是否前后一致。

一、系统1的偏见

1.启动效应

概念:人接受到的信息会潜移默化人的认知与行为。

如:

听到“老年”这个词,导致行动变慢,行动变慢再次强化对老年的看法。

常见的动作也会对大脑有影响,如在点头的时候接受信息会更加赞成该信息。(对于产品的启发:通过刻意营造某种环境来让用户进行非理性决策,如扫脸支付让用户进行点头动作后再确认支付,将外卖App的界面设置成红色以刺激人的食欲,黄色网站将界面设置成粉红色等诱惑性颜色以刺激性欲)

在学校进行加大教育投入的提案通过率会提高。

仅仅是展示象征监视的符号就能改善人们的行为。

2.认知放送

处于认知放送,容易喜欢并相信眼前的事物,感到熟悉、真实、良好、不费力,想法随意而肤浅。

认知放松的原因(让用户喜欢上产品的秘诀):

(1)反复体验(熟悉感会让人认知放松,类似曝光效应:接触越频繁越喜欢。如脑白金的广告轰炸,如追女生时熟悉后女生会渐渐产生好感,如自己并不觉得朋友会丑到自己无法接受)

(2)清楚的示范(对于产品的启发:字迹清晰明显、简单句、易于记忆比如诗歌形式、易上口的名字会让消费者产生好感)

(3)预知的想法(现状对你来说是熟悉的,不是未知的)

(4)好心情

不放松的例子:信息印刷模糊、语句晦涩,光线昏暗,读者心情不好、身体不适。会警惕多疑,对事物投入更多的精力,较少犯错,但直觉和创造性会减弱。

思考:

有时候一本书读起来轻松流畅可能不是件好事,意味着你在使用系统1进行思考。

当你心情舒畅时要格外谨慎。

可以营造不舒适的环境以思考,但是需要创新的时候最好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如Google。

3.强行归因

系统1总是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联想,追求连贯性以及因果关系(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是源于原始社会追求安全感的行为),而系统2因为懒惰常常会认可它。比如人们经常不相信运气,总觉是某种原因造成的。

4.成见与标签

人们会对一个事物过早的下结论(打标签),因此丧失从其它方面看待事物的机会,成见因此产生。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早下结论,在脑子里容纳相互冲突的结论,并且学会易变和怀疑。

思考:在工作时,一旦确定方案并已经实施,最好不要轻易改动。因此考验的便是能否在实施之前就想清楚。

5.确认偏误

人们会相信荒谬的言论。

原因:

(1)在理解一个陈述前,你会试图相信它。

(2)系统1的联想记忆,会导致荒谬的言论有道理。

(3)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可能会高估其发生的概率。

(4)人们在劳累之时更易相信。

(5)系统2虽然有监察之责,但它有时很忙,不忙也很懒惰。

6.光环效应

认为女神的一切都是好的。

喜欢女神——认为女神是善良的——比以前更喜欢女神。

第一印象是关键,会决定之后的喜好,而之后的喜好会加深第一印象。(产品的启发:给用户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使之后的产品功能差一点,用户也能接受,反之不然)

本章作者提到《群体的智慧》:一群人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对某问题进行估测,将总体的结果进行平均后错误率接近0。前提是人们相互独立,否则会互相干扰,变成乌合之众。应用:在会议开始前各自写下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之后集体发言。对于产品的启发:在应用商店刷评价,主动引导言论,而不是让负面评论引导公众言论。

7.眼见为实

即使信息匮乏,系统1也会为追求连贯性以及过于自信而构建故事情节,并仓促下结论。作者把这叫做:眼见即为事实。

如:看了一份优质的咨询报告后就作出重大决定;信息匮乏的选民根据候选者长相来投票。

存在的问题:

(1)忽略尚未掌握的信息。

(2)统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会激发人不同的情感,如90%存活率与10%死亡率。

(3)忽略概率。

8.系统1如何做出判断

(1)忽略数量:人们只对平均问题敏感,对数量问题无感。如死了1000人和死了10000人没什么区别,人们只会想起一个人死亡的画面。

(2)与强度匹配:把两个不相干问题的强度进行匹配。如月薪10到你想表述的,光统计数据是不够的,需要给他们一两个个体案例来影响其系统1。

17.峰终定律和过程忽视

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记忆仅限于高峰和结尾,事件过程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高峰之后,终点出现的越迅速,事件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刻。

如手术的结束过程时,逐渐减轻疼痛比急剧减轻更可取,因为末端的痛感更小,带给人的感知更好。

过程忽视会让我们接受长期但轻微的不愉快,因为结局会好。但如果结局是不好的,即使过程长期且快乐,我们也会忽略掉。

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我们的偏向会反映出自身的爱好。因为品味和决策受记忆的影响,而记忆可能是错的,因为存在峰终定律和过程忽视。比如离婚会让你感觉婚姻很失败,但你忽视了过程中的许多美好;比如比起人生,人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恩宜先淡后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先严后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菜根谭》

二、关于预测

1.后见之明和结果偏见

后见之明是一种我早知道的偏见。结果偏见是指人们从结果出发思考过程,比如坏的结果会让人责备原本合理的决策,但是忽略了运气成分。并且一旦接受一种新的世界观,就会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之前的想法。

后见之明对决策者的评估有弊端:导致不是根据决策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价,而是以结果评估。使决策者不愿意冒风险。

作者在本章驳斥了《基业长青》,认为企业成功的原因源于运气,而不是管理。是运气使顶尖公司成功,使其它公司落后,但最终都会回归平均值。(我不完全认同,从极长期来说回归是必然,但是短期因为存在马太效应,强者会更强)

2.回归现象

第一次表现极佳的选手第二次往往不那么好,第一次差的第二次往往变好。原因:回归平均值。表现好坏是运气原因,而大概率是会回归到选手的平均水平。

如人们认为批评比赞扬有用。因为批评是因为变现不好,但下一次因为回归现象就变好了,因此人们认为批评有用。赞扬反之。再比如面试时给自己留下极佳印象的面试者工作时往往达不到预期。

作者在这里否定了选手的心理作用。我对此是存疑的,凭什么说这就是因为回归现象而不是心理因素?这里作者并没有展现出无懈可击的逻辑。

3.直觉性预测

人们总是将预测替换为对所描述问题的估测。如:朱莉4岁就能流畅阅读。请预测朱莉大学时的GpA?人们往往根据前者的厉害程度来估测后者。但是忽略了回归现象。

怎样无偏见地准确预测

(1)先估测大学生的平均GpA。

(2)根据对证据的印象(4岁阅读的厉害程度)算出与之匹配的GpA。

(3)对1、2进行关联度进行估计。(假设关联度0.3)

(4)从1中抽出30%放到与之匹配的GpA里。(没太理解这一步)

4.有效性错觉

我们无法做出预测,即使我们知道无法预测,但依旧会相信自己的预测(在心中构建出了完整的情节),并且会按照自己的预测行事。

但我认为作者对于预测过于贬低(比如书中举例专家预测准确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其实作者也犯了小数定律的谬误,没有大规模的统计,如何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甚至传递出了一种预测无用论的消极意志。虽然预测不可能完全正确,但是使用大数原则以及科学分析,能够在大概率上准确预测,这个成功率肯定是超过50%的。不然为何会有桥水基金、麦哲伦基金这些逆天的存在?

同时作者在这一章提到了一个论点:短期内的走向是可以预测的,且人们的行为和成就能从以往的行为和成就中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但是目前还不能对短期、长期的界限进行划分。

这个观点和股市的观点刚好相反。即:股票短期走势无法预测,长期走势则较为容易预测。

5.公式法预测(短期预测)

周围环境变化时我们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不一致性会破坏任何预测的准确性。而公式不会存在这个问题,输入不变,输出就不会变。

比如,面试时选择得分最高的,而不是你最欣赏的。

(我认为不能下绝对的结论。全书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人性。比如你录用了更欣赏的面试者,因为你欣赏他,会给他更多的信赖、关怀、容错、指导,而他因为对你的感激会更加卖力,工作可能会有声有色。相反得分高的人可能因为自满以及你的忽略反而表现不佳。)

预测时考虑的因素不要过于复杂,因为人们对于复杂信息的判断很难达成一致。简单整合可能更好。例如:婚姻的稳定性=做爱的频率-争吵的频率

等权原则:均衡考虑各项预测因素的公式更具优势,因为它们不受样本突变的影响。这种预测方式可以在不作任何事前统计的基础上进行运算。例如:对新生儿肤色、啼哭等5个变量进行打分,设定阈值,低于阈值立即救治。

但是人们对于公式法预测存在偏见,这种抵触心理好比喜欢天然水果多于人工水果。并且由于公式法导致的重大事故更会让人悲痛,这上升到了道德层面。

6.何时才能相信直觉

必须满足两点: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后者需要重复训练快速反馈。

三、关于计划

1.规划谬误

计划总是过于乐观,我们能看见的只是一个合理的计划而看不到基础概率,我们因为事业心而失去理性。高管会为了抢占资源而提出乐观的计划,需要戒备。

规避的方法: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在预测时参考相似团队的信息。

具体步骤:

1.识别对应的参考类别(如厨房改建or大型项目)

2.获取参考类别的统计数据,进行基准预测。

3.若有特别原因说明这个项目比同类项目成功率更高,可利用比例对基准预测进行调整。

在这章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项目是我发起的,因此我的主要责任就是赋予这个项目意义,而其他主要的问题则由团队进行讨论。这个观点很值得创业者借鉴。

2.乐观主义

1.我们focus目标,锚定我们的计划,忽视基础比率,导致规划谬误。

2.我们只关注自己想做和能做的,却忽视了竞争者的计划和能力。

3.在解读过去和预测未来时,我们强调了技能的因素却忽略了运气的影响。

4.我们重视已知而忽视未知。

5.现实社会会奖励乐观主义的人。比如一个医生的不确定是一种懦弱无知的表现。领导者们往往也是乐观主义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保持乐观非常重要)

解决办法:事前验尸。召集所有决策者开会,设想所有计划都已实现,结果惨败。请大家写下惨败的理由。事前验尸能够引发人们的怀疑,支持人们去探寻之前忽略的但可能存在的威胁。

四、关于选择

1.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大多数人不喜欢冒险,往往选择确定性的收益。人们的选择并非基于金钱价值,会掺杂着基于结果的心理价值。对一些产品设计来说,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财富的边际价值递减现象:穷人买保险富人卖保险。因为同样的损失对于穷人和富人的心理价值不同,穷人愿意将风险转嫁给对钱不那么看重的富人。(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穷人不爱冒险。对金钱不在乎的人反而能够被金钱青睐)

风险规避:如果面临确定收入和不确定收入更多,人们往往选择前者;

损失厌恶:如果面临确定损失和可能损失更多,人们往往选择后者,因为必然的损失让人厌恶,会让人做出冒险之举,而选择后者可能不会损失。若人们没有得到很有可能得到的东西,也会被认为是一种损失。

并且,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远大于对得到的喜欢程度(商业世界的黄金法则)。损失厌恶系数通常在1.5-2.5之间。

人们往往在实现一个最接近的目标后不再那么努力。(从上图可以看出,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比如:出租车司机往往在下雨天早早收班,因为他们的收益已经达到预期,而在晴天多干几个小时,因为收入还未达到。但是经济逻辑表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下雨天多干,因为好赚钱,而在晴天早下班。(涉及对时间成本的计算)

损失规避的例子:

拥有领地的动物在受到挑战时几乎总能获胜;

改革如果损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会受到极大阻力;

工资或福利的衰减只针对将来的员工;

若成本上涨,超市价格不上涨就会亏本因而超市选择涨价的话,消费者会理解,若不涨价导致超市赚的更少但不会亏本,消费者就不赞成;

若要对两类人群分别收费,那么不要用附加费的方式,而是对另一人群打折;

商品设置7天无理由退货,但消费者得到后就不愿意失去。

2.前景理论

(1)人们评估得失和参照点有关。比如同事晋升了3级,而你晋升了1级,依旧觉得是损失。

穷人的生活水平低于自己的参照点,因此他们总是处于损失中。对于他们来说,挣钱只是少损失,花钱则必定是损失。这解释了为什么穷人更不愿意花钱,也是穷人思维的根源。

(2)降低敏感度对感觉和财富评估有影响。比如黑夜里很亮的光放到强光环境会不明显;商家卖手表不会在乎消费者砍价几元,但卖水果的会;900元和1000元的差距没有100元和200元明显。

(3)损失厌恶。

(4)禀赋效应。当人一旦拥有某个东西,对其评价就会大大提高。大概会提高至2倍,这个系数和损失厌恶系数非常接近。禀赋效应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损失厌恶。

3.可能性效应

人们往往高估可能性极低事件的发生概率(可得性启发)。比如一件事的概率从0-5%该给人感官的刺激要大于从50%-55%,因为前者实现了从无到有。

人们愿意冒险的两种情况:可能获得极高的回报(概率极低),比如买彩票;极高的概率会损失(损失厌恶)。

不愿意冒险的两种情况:大概率的确定收益;损失难以承受的(大概率或小概率都一样)。

4.确定性效应

概率从95%-100%给人的心理刺激也是一次飞跃。如同概率从0-5%一样,会给人更深的影响。

5.宽框架与窄框架

窄框架:孤立地思考问题。宽框架:综合考虑问题。

用窄框架进行投资决策时,会把每一次决策都当做唯一需要做的决策,并且会受到这些决策的情绪影响。

用宽框架进行投资决策时,某个决策只是众多决策中的一种,做的是投资组合。有效改善了人们的损失厌恶。(天使投资就是这样,不纠结于单个项目,而是综合考虑整体风险)

人们天生喜欢窄框架思考,而宽框架思考总是会有优势。

窄框架的例子:

(1)心理账户

理性的决策者只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不会去考虑纠正之前的错误。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例如很多公司在经营不善时会选择换掉CEO,因为新来者没有原有的心理账户,更容易忽视过去的沉没成本。(我的思考:把沉没成本看做成本有时是好事,因为你不确定继续加注一定会失败,可能就差临门一脚;同时把沉没成本看做成本会让你下次下注时更谨慎)

(2)处置效应

理性的代理人会整体看待投资组合,会售出最无可能在未来盈利的股票,而不是去考虑它是盈利股还是亏损股。处置效应指的是与此相反的行为。

(3)人们对由于采取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比不行动产生的相同结果更加反应强烈

比如人们更看重自己赚的钱,比如人们会更加后悔因为自己做了某件事而产生的某种后果。(产品的思考:假如要给用户发福利,让用户付出一定的努力会让他们更加重视所得)

(4)因为害怕将来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决策

人们极度厌恶为得到其它好处而以增加风险为代价的交易。比如家长会给孩子买最贵的杀虫剂。但其实稍微差一点的效果相同,省出来的钱还可以在孩子身上做其它投资。

五、思考生活

聚焦错觉:对关注的事件给予过多的权重,本质是眼见即为事实。因此,当你思索某件事时,这件事就不会像你想的那样重要了。

关于消费选择:买车或加入兴趣小组。当你评估自己有多爱车时,问题替换成了当你考虑车时带给你的快乐,往往会夸大事实。买了车后,你会对它越来越不关注,但加入兴趣小组能够经常参加社交活动,会给你带来更长久的愉悦。因此面对选择,需要考虑时间因素。

最后,借用张小龙的一句话:我所说的,都是错的。作者:韦汉杰

相信《《从0到1》读书笔记与读后感思考》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从0到1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