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个人村庄读后感 > 地图 > 一个人村庄读后感

一个人村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篇一:《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每个人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谁都不能去把握和捕捉命运的轨迹,但谁都试图去掌控自己的命运。命运是天意?是偶然?是一粒尘埃?说不清、道不明。当我在朦胧之中,试图在跌跌撞撞当中,独立把握自己行走于世上的方向,却不知前方那条是正确的前行道路,热血沸腾只在头脑里转换,心无旁鹜沉溺专注于思想上驰骋。褪去浮华、回归安宁,我只是知道,年到三十六岁,我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思想、道路。

每个人的心灵是一个世界、一个国度。是荒芜?抑或昌盛?主因在本身,世界因我而存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让人体会少年王勃心灵的强大;万类霜天竞自由则让人体会到自信的存在。当熊培云把故乡当作观察时代兴衰与人生沉浮的窗口时,命运为他打开了他的世界、他的国,使他理解了深藏其中的力量。而我却还在尝试从文学散文、小说历史、戏曲诗词当中试图着打开我的方向、我的国。

每个人生来都有使命,每个人都在其生命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回家的路。所以不曾经历过精神或心灵大变的人们,只是在生命的户外徘徊。徐志摩为此拥有了他的使命,在痛苦而宁静的天空底下,穿越人生的浮会和肤浅,开始其真正生命的历程。1947年5月12日,作为农民利益代言人的中国农民党在上海成立,董时进当选为主席,在经济方面,中国农民党侧重于乡村建设,经谋求同城市平衡发展,是为董时进的使命。熊培云领悟的使命是文字,与文字结缘,以笔当枪,书生也可傲王候!那么,我的使命又是什么?切身体会这片土地上的平凡生活,与之保存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想我总会领悟。

每个人的成长是一种修行,从柔弱到坚强、从懵懂到睿智、从彷徨到坦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领悟付于现实的行动,是《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带给我的感想。

【篇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再后来,我甚至厌恶回到这个村庄,因为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如今连山川也变了颜色;河流和道路一样都被荒草淹没。《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主要介绍了作者熊培云的故乡小堡村的从前、现在和可能出现的未来。在书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作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我读这本书时,时常感觉到我身边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因此产生了些许共鸣,虽然我离开家乡已有近10个年头,但那毕竟是伴我度过珍贵的童年的家乡。

熊培云在序文中讲到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虽然我不确实是不是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但我知道有大部分人的家乡在沦陷,也包括我的。如果说因为小堡村的村长贱卖了那些曾经见证了几代人生命的树,而让村民们的内心从此失去安宁,那么我就是因为一个采矿集团走进我的家乡而让我内心变得空虚。因为寄托着我的精神的东西受到不可恢复的创伤。采矿集团一到我的家乡,首先遭殃的是那一座座山,的确都变了颜色,一座座黄土山刺痛了我的眼球。从山脚通向村庄的林荫道路,变成了黑乎乎的石子路,还会有些从在矿车掉下来的矿渣。矿区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村里的颇大的湖里,银色中略带青色的沉淀物把这个湖的一大半填得结结实实。那些山上曾经给予我和小伙伴美味果实的树木,我要到哪里找寻;那条我和小伙伴曾经追逐打闹的林荫道为何变得死气沉沉;那个曾经有人撑着竹排去捕鱼的湖,要怎么样才能让鱼儿重新回到你的怀抱。

虽然我的家乡不像熊培云的家里的老房子因移民建镇被拆得一干二净,但家乡小村几乎所有的房子也因为就没有人住而显得沧桑衰老,破败不堪。这与熊培云谈到的农民进城务工有很大的关系,采矿集团进驻我家乡成为了农民进城的催化剂。在全国都兴起进城热的时候,我的家乡也不例外的卷入了这场潮流中。原因有很多,熊培云说:最真实的理由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个人都有逃避灾祸、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在我家乡这里就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除了城市给农民带来的吸引力之外,让农民背井离乡的还有来自家乡的推动力。

我的家乡有大片良好的农田,每到播种季节,一片片绿油油的禾苗,随风摇曳。到了收获的季节,农田便掀到了金黄的一页,这里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然而矿区挖矿没有做好勘测工作,他们在地下采矿,矿洞一直从山的那边挖到我们的农田底下。事情的败露是因为一位伯伯在自己的农田耕作,发现自己的脚在往地里一点一点的下陷。起初他还没有在意,不料几天后,这附近的农田便坍塌了一片。这么一来,说明在农田附近的房屋也不安全了。此事顿时在我村里吵得沸沸扬扬,还说要与矿区打官司。出了这种事,再没有农民敢下地耕作,渐渐地,自然农田就被大量抛荒了。然而没有什么可以维持生计,一方面,青壮年们进城务工,另一方面,全村人在与矿区负责人商量卖田地以及宅基地。如今时隔几年,村里的人几乎都转入城市了,剩下的只有无人管理的破旧房屋依旧在守护着家乡,和熊培云的小堡村一样乡村不免空虚。

中国人的家乡都大同小异的在沦陷着。关于童年的家乡,只能永远的活在心里。

【篇三:《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作文】

作者以详实的笔法描述了他眼中故乡小堡村,一个典型的农村村庄的时过境迁,并对建国以来农民与土地之间生产关系的变迁做了论述。在作者的心里,即使他自己出国留学多年,回国后也不在故乡的小村庄里面住了,但是故乡依旧是他心灵的家园,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特别的情怀的,当他的家乡遭遇拆迁、卖古树、土地租给别人建工厂,家乡变得面目全非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心灵上既没有城市又没有村庄的流浪汉。

给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作者村庄买古树的的事了。当时村里想要卖给别人的是三个地方的树的,一个是:晒场边上的树。一个是:村中旧祠堂后面的树。还有就是村后坟山上的树。晒场边的树是所有集体财产的,旧祠堂后面的树是属于村里的一个大家族的,坟山上的树是私人的。很多村民都不愿意卖树,但是能够站出来反对的人并不多。最终,只有坟山上的树被留了下来,因为它的主人誓死捍卫了它,而其它两个地方的树都被连根拔起卖掉了。我觉得卖树这件事,不仅仅体现了村民思想的封建、落后,民主意识的淡薄、保护自身权利意识的缺乏,同时也很好地与书名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联系起来了。因为卖古树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作者的村庄里面,而是发生在中国大部分的村庄里面的,书中就有提到南京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大片的梧桐树。书中把这种现象叫做大树进城热,当时中国把大部分的经历都花在建设城市上面了,城市的绿化需求非常的大,这样就造成了卖树、偷树的现象。这就让我想起了孙立平教授所说的断裂社会了,孙教授把90年代以后的中国称为断裂社会,断裂社会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中一个就是城乡之间的断裂。拆迁、把农村的资源运到城市都是城乡断裂的表现。那个时候,农民没有拥有土地权,农村大量的资源都被挖到城市里去加上国家出台的户籍戒严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乡之间的断裂。

在书中也有很多的细节是描述了农村以及村民的特点的。譬如说,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他在上学的路上和一位伯伯同路,伯伯问作者以后又什么打算,作者就说,给你们写诗啊,他一位那位伯伯会夸他关心农民的命运、有理想,但是那位伯伯却叹息着说:写诗有什么用啊,我们又不懂。在这里就体现了农村缺乏教育、缺乏受教育的意识。还有,作者提到农村里的人和树是有感情的,他们会在树下乘凉,小孩子会在树上玩,树结果子了他们会去摘,而作者之所以对树有特别的感情是因为在古树曾经救了他两次。然而在城里,树仅仅是用来当做风景的,果子熟熟了在树上烂掉也不会有人去摘,不仅是人和树,即使是人与人之间,做了几十年的老邻居,偶尔听到隔壁的一点点响动、一点点悲喜,却永不相识。这就通过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对农村人和城里人在感情上做了一个对比。

【篇四:《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本想放假把原来看过的书整理整理,都写些读书笔记,可是在家实在太没动力了,开学了看书速度确实挺快,但有点懒得动笔的意思,就把新学期看的书边读边写吧。

看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最大的感触是: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村庄,也可以成为重要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一个村庄的命运是中国命运的缩影,而一个个村庄的命运又恰恰构成了这个成长变化的国家。难怪西方很早就提倡写村庄史,城镇史,宣传人人都是历史学家。可惜我们一向不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二十五史也被指责为帝王将相家谱,我们生活在一个习惯塑造伟人的国度,然而平凡的小人物却能带给我们最简单真实的思考,就像熊培云在书中所说:没有地方的历史,何来国家的历史?没有个体的记忆,何来共同的记忆?没有具体的人的命运,何来民族的命运?

我看书总是会蹦出很多想法,但常常稍纵即逝,尽管前前后后看完也就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可是很多思维的过程已经模糊了,挑几个还能记得的简单谈谈思考的过程,也算是给自己以后留下一份再思考的素材吧。

书中有一段在回忆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故事,人的盲目与苦痛,其中引用到谢泳的一段话一个时代,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知识分子在整体上丧失了独立性,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耻辱,也是知识分子的最大耻辱。话说的振奋人心,可是却让我对知识分子产生了怀疑,总说知识分子推动国家的进步,忧国忧民,鞠躬尽瘁这样的溢美之词也常常送给他们。为什么在每个动荡的时代,最先站出来说话的是他们,他们高呼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表明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但是常常知易行难或是言行不一?我甚至怀疑所谓的独立性是否存在,不能说每个在时代潮头的知识分子都充当了不同利益体的代言人,但他们的言论与学说真的就仅仅是信仰和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吗?亦或说他们可能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早已被利益集团利用。写到这突然想到一段轶事,胡适一生倡导自由主义,不愿陷入政治,就连接受驻美大使也笑称自己是过河卒子,蒋介石曾相邀从政也是不理不睬,豪言壮语,有意思的是,有人回忆蒋介石提出让胡适参与总统候选人的竞选,自己甘当行政院长时,胡适激动的情景,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之前保持文人风骨,是因为利益不够大,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觉得知识分子独立性的程度值得思考。我们值得肯定那些为国家默默奉献,真正推动这个时代精神物质文明进步的知识分子,只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更应该学会判断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御用文人丧失独立性,那反对者就没有丧失吗?难道每一种言论都背后都没有复杂的利益关系在左右吗?也许在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不同的思考答案,可以相信自己认同的观点,但不要盲从,因为可能背后的真相很残酷,所以认真的思考,用心的感悟,体验观察与成长的过程,做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

说到独立自由的个体,又让我想到书中另一个问题,也许我们的知识分子往往有家国天下的诱惑无法完全的独立,但农民可能不理解独立自由的含义,却是生活中独立自由的践行者,偏偏中国社会就是这么不公平,知识分子的伪独立被人赞美,农民的真独立却被指责为小农意识,有村落思想而无国家思想。农民不关心朝代和政党的更迭,不懂得民主法治与权力制约,生活秩序靠家族与道德维系,愿望也很简单,希望在自己的生活半径内幸福美满,当那些空洞的政治动员和思想教育没有袭击乡村的时候,他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双手,独立自由的活着,尽管在我们这些所谓现代人看来是低水平的生活,但是他们有他们的信仰和希望。现在,我们将他们加入国家运作的链条,却又不给平等的权利,从一开始他们就处在被动的地位,无情卷入又无力退出,逆来顺受,巨大的剪刀差,种粮食越来越无法生存,看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凋敝,背着二等公民的身份来到城市,这其中又有多少的辛酸和无奈。农民权利在国家利益下多么渺茫,农民的独立自由也慢慢被国家利益所吞噬。我们是一个倡导集体主义的社会,是一个塑造高尚的社会,只是这些离真实的农民生活太遥远,生活中的李四喜也不该被批判,大家是家小家也是家,自由以不侵他人自由为界,那么我们又在做些什么呢?

另外颇有感触的就是关于抗战那段口述史了,因为电脑要没电了,简单谈谈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历史不能简单化,抗战作品也不该是一部部昂扬的革命史诗,毕竟太多的小人物命运留给我们思考,人物也是有复杂性的,其中农民对抗日爱国还是爱家,汉奸县长的忍辱负重,日本士兵的人性,哪是一段主旋律就概括的里了的。历史不能简单化以后应该还有很多机会提到,就写这么多吧。

【篇五:《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作者以童年的经历,结合共和国以来中国农村的变迁,深刻反省了中国农村历来贫困的根本原因。从日渐消散农村里,反思改革的许多逻辑起点。

顺应中国一句古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以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赢得了中国农民的支持,不多时,却以合作社的方式,巧妙的土地所有权收了回去,作为一个国家集权主义的社会,计划经济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好爸爸型的政府,包办了太多市场经济的事情。

人群中的短视行为,造成了乡村许多美好事物的不断消失。

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恶化着乡村经济体。

作为农村断层的一代人,深深为回不去的故乡感到担忧,新农村建设,不应当简单的把农村人赶到楼房中去,农村建设应该交给农民自己来设计,不应该自以为是的越俎代庖。

读完本书,深感自己阅历的浅薄,许多有思想的书尚未阅读,比如《论美国的民主》等等,人作为一颗有思想的芦苇,也应当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一定要建立在广泛猎取的基础上,不然很容易陷入逻辑的怪圈,得出一些荒谬的结论。

多读书,多思考。

【篇六:《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翻了一半,在熊培云先生的笔下的村庄,与我出生的村庄类似。也许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记忆吧。

我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村里分田到户政策实施的那一年,我还记得我村庄的西北角有一块三四分地,我们称之为自留地。村里唯一的拖拉机,是橘黄色的,他最后分在了我家,小时候我还驾驶过它耕过地。

我家最初也有一头驴,在家境困难的时候,父亲想卖了它。我陪着父亲一起去了乡村集市,集市里还有牙祭这个角色,他们帮别人为牲畜估价。

驴被卖掉,从此我再也没有骑过驴,旅游的时候,到了风景区也不愿意去骑马,心里有一种情结吧。

我家里,也有一颗枣树。

奶奶去世的时候,院子里没有足够大的地方作为灵堂,枣树就被砍掉了。小时候奶奶总是抱着我和弟弟妹妹们,坐在枣树下,喊着妈妈的名字,哄着我们入睡。奶奶走后,我家搬到了新宅,老宅子荒了。去年回去的时候,看到院子里有一些枣树苗从地下生长起来。

奶奶是一个地主家的女儿,上过黑学,信过一个我不知道名字的宗教。在她的踏板床一旁墙壁上贴着一副画:是一个老虎下山的画。她整日烧香、上供。

后来奶奶皈依了基督教,成了基督教徒。我时常拉着板车去教堂,那时候她眼睛已经失明,更多的时候我捧着圣经念给她听。

教堂里,多数信徒是奶奶一样年纪大的人,他们的信仰随着农活忙而中断,清闲的时候又回到了教堂,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们的信仰。

奶奶一生教我从善,她相信有天堂,她梦想着化为一只小羊回到主的身旁。

奶奶去世后,她成了最后一个能够入祖坟的人,土地承包之后,各家人去世之后,都安葬在自己的坟地里。

祖坟上,有一块碑,碑的主人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个大学士,大学士相当于今天的中央部级官员。碑曾在文革期间被人推倒在地,没人将它扶起来。

我家是祖坟的主脉,一直沿向东南方向,是爷爷和奶奶的合葬墓。

安葬奶奶时,众乡邻齐心合力将碑树立起来。

也许很巧合,自从那一年过后,村里大学生多了起来。

乡邻都认为是族上灵了光,而不是觉得大学扩招的原因。

【篇七:《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春暖花开的季节,玩伴三三两两在田埂间追逐嬉闹,看那油菜花将大地装扮成一块芬芳柔软的绒毯,这是我对故乡儿时的记忆。时光流逝,如今我离开故乡在外求学。当我走向城市,城市也悄悄的吞噬着我的故乡。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作者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里所说:在中国,浩如星海的无数个自然村里,它不过是卧于万花丛中的一粒微尘。正所谓谁人故乡不沦陷。

《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故乡小堡村的历史,描述了它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宗族制度在农村中的重要性,谈到了农村行政组织的局限性,农村在不断的适应国家的发展,而这一过程充满了痛苦和辛酸。

又有几十人来到,有的人手拿盾牌,头戴钢盔,用推土机推进。这是书中所描述的拆迁的一幕。原本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骤然间笼罩在战时气氛中。媒介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各大媒体或报纸上看到类似消息。这不,前两天青岛的平度村拆迁征地发生了流血事件。因村民不满征地,守卫自己的土地而被烧死在帐篷中。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正如《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书中所说:自古以来,农民相信传给儿子的最好东西就是地,地是活的家产,钱是会用光的,可是地却取之不尽。农民占有土地的动机也与这种安全感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别人偷不走的土地,在特定的年代却可以像变戏法一样没了。

普天之下,莫非国土。当农民在拆迁中失去了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在抗争中又会被弱肉强食的剥夺生命权,或是受到威胁。一个国家的文明取决于对弱者的态度。尽管农民失去土地后会获得相应的补偿,但是失去了最大的财富土地。而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他们又无法成为城市人,一方面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另一方面城市的大门并未向他们敞开。这就像船即将沉没,而船上所有的乘客被禁止弃船逃生。

英国一位首相威廉皮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是说穷人的房子可能很破旧,风雨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即公权力不能进入私领域,财产权对于穷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国的《物权法》同样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不受侵犯。然而现实中的拆迁往往让那些手持农具的农民们感到无助。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土地更多的是出于无奈,若不是被逼至极,谁会选择以命相搏。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与农业息息相关,而农村作为这一切的摇篮,如今却在被以建设之名,配上一个拆字判处极刑。然而如作者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所述,不仅小堡村,中国的农村几乎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每个村庄都是如圆明园般珍贵。那里有代代相传的宗族文化,传统技艺,甚至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幸的是雨果笔下的两个强盗已不在中国存在,体现了弱肉强食的暴力却并没有在这土地上消失,消失的反倒是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和村庄,而这又往往被美其名曰保护性拆迁。

【篇八:《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即使没出过国门,在电影里我们还是可以多次看到,在欧美国家或者日韩的乡镇农村,大片的沃野和森林掩映着上百年的古堡、木房子,汽车悠闲地开在寂静无人的公路上,原始古老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彼此遗忘了界限,厌倦于都市拼搏的人在这里诗意地栖息。

而中国今天的绝大部分乡村,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古老民居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已经渐行渐远,破碎的乡村中唯有江河山川和日月星辰依旧古老。

比起原始也原始,现代也现代的西方小镇,我们的乡村真是原始得不原始,现代得也不现代。何以至此?读熊培云的新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在熊培云唐德刚式的诙谐和幽默之中,我们听他以沉痛却乐观的笔触用家乡小堡村的经历串起他对百年中国乡村大视野的梳理和重建:农民与土地的拥有与被拥有,革命和运动时期的农村,鬼子来了之后的农村,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乡村民主和乡村精神,乡村生活的救赎与信仰,以及随处可见的他自己的乡村成长见闻和其家乡父老的生活命运纪事。

他的小堡村乡村叙事,晓白通畅,入眼入心,既讲故事也讲历史,既有调查也有理论,更有文学、名言和电影,目的不仅在于为一个个沦陷的故乡进行抒情式祭祀,更为了寻找今天乡村面貌的历史和现实逻辑,以及几千年来中国乡土社会的自治经验和自济精神,以期在眼下的城乡治理中,为当今的中国农村破碎的面貌和残缺的权利,在理论远景上开凿一条城市反哺乡村、乡村人才走出之后再归来的改良之路,以达到法国那种城乡两忘的乡村新貌。

多少年来,在鲤鱼跳出农门的思想照耀之下,出身于农家的知识精英,要么出于对故乡的自卑,要么出于对都市的拥抱,要么出于对名利的匍匐,唯恐不知识,唯恐不精英,唯恐不权贵,与过去再见,对现实大地和故乡落日缺少一种最基本的观照与回望。

同是70后一代崛起的知识精英,许知远和熊培云的道路有两种代表性。前一种是城市青年匍匐于西方理念后的都市和中国代言,用家国山河诠释别人的理论,是对他乡的全面拥抱;而后一种则是乡村青年进城读书继而西方游学之后归来的故土沉思,用别人的理论来审视故国河山,是对故乡的再次拥抱。在他乡和故乡的分野和历史渊源之中,我们似乎隐隐可以看到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阶层对救国救乡的两种精神传承。

这两种分野,其实并无实质上的好坏优劣之分,也并没有绝对中西之分,我相信他们两人的思路转进也都其来有自,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家庭熏陶和城乡成长环境都密不可分。但比起许知远的情绪性、拿来主义和自陷于理论的方阵,熊培云的这种明朗开阔、深浅转换自如和扎根于苦难之上的浪漫性,确实有一种阅读上的沉浸感,以及阅读之外的现实感。

所以熊培云的著书立说、田野调查、乡村介入,更让我看到他从云端落到大地后的坚实感。留学法国、游历海外、文学电影也让他身上也被撒上了一层西方思想学说和普遍人性的光辉,同时他承接着费孝通、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乡村建设先驱的梦,熊培云甚至说,以后会像他们一样更多地回到乡村甚至扎根于乡村。这种上个世纪没能完成的乡村实践,或许将是未来中国乡村的根本出路。

熊培云的这种理想主义,面临今日中国磐石般的巨大现实,或许是稍显浪漫,但他对乡村的这种关怀和敬意,却引起无数出身农家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和尚未站稳脚跟的人的共鸣,更讲出了像我这样到他乡寻梦而梦不在、回故乡暖心而故乡不在的年轻农家子弟的心声。

回首建国60多年来,在农村包围城市成功之后,城市却不愿意包围农村了,城市在物质建设的马车上奔驰,而乡村却是大踏步地后退,二元分治却是越治越远了。而更悲哀的是,我们既没学会怎么样建设城市,同时也丢掉了怎么样乡村自治。在宗法宗族被破坏掉之后,在乡村礼数和历史传统被破坏掉之后,农村终于丢掉了几千年来形成的灵魂。

今天,大多数的乡村或远或近地都通上了公路,纵向比较乡村的发达确实进步有加,但是横向比起来,城市和乡村的绝大落差拉开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巨壑,让彼此异为天壤。

前些年,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会在很多地方刷一条标语,叫要想富先修路,这些年公路修得差不多了,但是农村发展依然面临巨大问题,修路或许不是最主要的,正像熊培云说的,如果修路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从农村抽血补给城市,为了让更多农家子弟读书成才后留在城市贡献税收,为了让更多打工者披星戴月地建设城市,这路还不如不修。

最缺少也最重要的,是结束城乡对峙,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路回到故乡、建设故乡、享受故乡,不是为了寻找记忆,而是为了寄托未来,就像欧美乡镇的人们一样,在城市中谋生,在乡村中谋心,在鸡鸣狗吠中安卧而睡,在风霜小径上漫步人生,回归亘古的人世夙愿。

【篇九:《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这是一本每一个漂泊在异乡的人都应该读的书,也许书里的小堡村只是熊先生的故乡,但是发生在那里的事无不同样发生在我们的故乡,那些难以抗拒的变化,那些令人难过的变化,那些带来希望的变化,当我们通过这本书联想起故乡的这些年,你会看得更明白那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当然,作者的用意并不只是简单的唤起读者的乡愁而已,他旨在通过文字撩起人们对农村里发生的一切的关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回想起自己的故乡,我的老家虽然不是农村,但也只是比农村稍微发达一点的小镇而已。在我居住的单位大院里,也有一棵如书中所写的老树,约莫两三个人才能抱的住,那棵树曾经给我带来过很多欢乐,虽然我至今不知道它的科属,我只记得它很高大,有茂盛的枝叶,在炎热的夏夜,睡不着的大人们会待在树下乘凉聊天,而如我一般大小的孩子们则会围着树打闹嬉戏,到了秋天,树下洒满了落叶,我们便把它扫拢,然后点起篝火,我和小伙伴们围着篝火,莫名其妙的开心着,笑着往火堆里投各种东西,直到火堆熄灭,这是我最喜爱的游戏之一。而这棵树在一次商品房的建设中被砍伐了,连根刨起,大人们虽然一边砍着一边叹息着可惜了,但是这一切抵不过新房带来的喜悦,后来,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兴起,大院里的树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楼的矗立,在我的印象里,大院永远是郁郁葱葱的,是干净的,然而今年过年回去时,走在路上,只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水。我是2000年离开家北上求学的,似乎,从此以后,我每次回来,家乡都会得意洋洋的向我展示它的新变化,拆掉了我走了将近十几年的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青石板小街,变成了索然无味的商业步行街,公共体育馆也没有了,田径场变成游乐园,老房子一片片的拆掉,建起了奢华的政府广场,山顶上的那个古塔也装模作样的锁住了塔门,禁止人们进入,要知道我年少时,每天早起晨练都会爬到塔顶,然后吹着风,俯视着整个城镇在渐起的喧嚣中慢慢的苏醒,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然后有了环路,一圈一圈的环城公路,劈开山,趟过农田,有了新的地标,地名,而这一切都不再是我所熟悉的,每次和家人聊天时,当他们说起某个地方时,我总是听着那些新地名一脸的茫然。就这样,我的故乡在这些变化中渐渐消失殆尽,今天的我也只能在梦中在记忆中再见熟悉的家乡了。

其实,这些变化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它们也只是紧紧跟上国家的发展而已,同时,从它的变化也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变化,城镇如此,农村亦如此。我想这也是作者的书名的由来吧。

在书里,作者回顾了小堡村的历史,也描述了其现状,介绍了宗族制度在过往农村里的重要性,也谈到了如今农村的执政组织的局限性,从曾经的只会种田,到现在的外出打工,介绍过农村在战争时期的动作,也说起现今农村的娱乐活动,在这些描述里,不难看出,农村在不断的适应着国家的发展,而这一过程充满了痛苦和心酸。

农民工是如今人们提起农村不得不提起的一个族群,在工地上,在工厂里,在路边,在街头,在如劫难般的春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或者抛家弃子,或者拖家带口的,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希望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寄回老家盖新房,亦或在城里买下房子定居,每年都有不少的无良商人卷走他们的血汗钱,每年也有不少的民工因为工作落下伤残甚至丢掉性命,但是,他们依然顽强的生存着,努力的适应着社会的发展,没有保障,小心翼翼的奔波在城市里。我曾经在深圳关外的一个小村里住了两个多月,这里虽说是一个村庄,但这里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块田地,大多的都是台湾人或本地人开办的小工厂,这里的外来民工要多过本地人,他们通过各种途经来到这里,有的进了工厂有固定工作,有的流落街头打零工,有的成了失足妇女,有的成了罪犯。我曾经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聊过,他们身后大多都有着含满泪水的痛苦的故事,有个大姐四十多岁了,之前生了几胎都是女孩,本来都结扎了,可是熬不过男人的逼迫,最后又手术松扎,千辛万苦终于生下一男孩,可是男人却跟别的女人跑了,把大姐和刚满两岁的儿子扔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指望那一亩三分田是难以养活的,大姐只好跟着老乡跑到这里来,靠着接零工,勉强拉扯着孩子,我离开那里时,赶上当地工厂淡季,大姐彻底失业了,我还记得,大姐坐在她不满十平米的出租屋里,房间里潮热难堪,孩子在屋外玩耍,平房外是一座高高的高压电铁塔和正在动工的宽阔的建筑工地。我也还记得第一次在另一家工厂见到那群稚气未脱的打工妹时,我的震惊,她们最小的刚满16岁,最大的不过20岁,我很天真的问她们为什么不去上学,我甚至很生气她们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和埋葬了未来,但是她们只是很冷淡的笑了笑,这不是她们的第一家工厂,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她们似乎觉得这才是她们的生活,至于我说的那些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在那里通过她们我接触到了一个完全颠覆了我认知的世界,甚至我觉得那才是这个世界的这个国家的本来面目,我不过一直活在一个虚构的层面,自那时起,我才了解,农村和那里的人的生活远非我们从电视里和道听途说里所知道的那样,自那时起,我开始关注他们,因为我觉得那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世界。

而我上面所说的这些也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不断想起的,我很后悔我没有在那里多待一段时间,虽然我刚去时极端不愿意。不过我想还会有机会的,而熊先生这本书也将会帮助我更好的去了解和关注他们,是的,这片土地和之上的人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也许帮助。

【篇十:《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工作越来越忙碌,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不是因为挤不出时间,而是因为内心早已浮渣四起,难以沉静。近日总算静下心来读完了一本书,庆幸自己还能找到读书的感觉,庆幸自己还能心有所感。

这本书的名字叫《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熊培云,不到40岁,江西人,一个非常优秀的学者、思考者,担任过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及特约撰稿人,现在南开大学任教。正如作者所说,理性思考,感性表达,这本书格局很大,却又娓娓可读。

这本书以故乡村庄为起点,以江西农村为背景的亲情故事,真实记录了一群农村人家几十年的悲欢离合。故事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仅是书中人物的故事,更是几代人的经历。作者试图以此讲述30年来中国农村的变迁,并进而扩大到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和沉浮,在这一过程中,还不忘打捞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者们的努力与挫折。试图从一滴水里看到整个世界,作者的观察和思考具有历史的穿透力。

书中说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这句话,其实可以多面理解。

从情感和记忆的角度看,这是普遍的。对于一个常年在外的人,家乡更多是活在记忆里,是童年、少年时所接触的人事,所居住的建筑,所徜徉的山水,二三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切。当一个人多年后回到家乡,不再有熟悉的感觉,他心目中的家乡便轰然塌陷。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尤其对中西部的部分农村而言,何止是沦陷,简直是崩塌。因为这30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城市的发展。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农民进城了,可是由于土地拥有农民(熊培云语),城市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个暂住地,哪怕居住了10年20年。结果是大量的青壮劳动力低调地入住城市,农村中留下大量老人和儿童,缺乏生气。农家子弟一旦鲤鱼跃了龙门考上大学,就大多不会再回去,升学体制如抽水机一般,将农村里最有生命力的个体诱惑进城。

农家的大学生们,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的命运?考上大学是件喜事,至少几十年前是这样。当时,考入大学是和洞房花烛一样,似乎是人生成功的预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大学生,也多不负众望,往往扮演了一个家族拯救者的角色,作者熊培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时至今日,这样的梦想在逐渐毁灭。原因有二:一是大学扩招。2000年以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超过100万人,现在每年超过600万人,就业竞争压力空前加大,薪资预期也一再调低;二是城市高房价。北上广深,对于年轻人始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动辄过万的房价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以不高的起薪工资,对抗巨额的房价支出,只能望洋兴叹。

家庭不富裕的农家子弟刚一毕业,就背上生活的大山,自顾不暇,何来拯救他人?这一情形,已经成为一个不小的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这并不是臆测,看看各种报道、调查,大学生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新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乡差异早已成为热门话题,其实乡乡差异也需要关注。虽然暴力拆迁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在东部发达地区,似乎盼拆更是一种常态。我真正想说的是,农民本来是固化在土地上的,他们最大的资产宅地基及其上的房屋,只能使用不能买卖,不具备市场价值。大都市郊区的农民,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征地拆迁,他们因而拥有了一次资产置换的机会,拥有了具有市场价值的城市住房,但这种转变是被动的,守株待兔式的。而偏远地区的农民,却连守株待兔的机会都没有。这样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村庄,也可以成为重要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一个村庄的命运是中国命运的缩影,而一个个村庄的命运又恰恰构成了这个成长变化的国家。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艰深的话题,农村的希望在哪里?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虽然我们和作者都在思考,但暂时还回答不了。

【篇十一: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

幸福让人望穿秋水,不如意的事情总是不期而至,比起个人来,时代更容易犯错。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我的村庄,我的中国,像是一个行走于悬崖边缘只要不慎就会永劫不复的孩子的一声悲壮哀呼。到城里去,《打工女孩》中的吕清敏背负的不仅是一家人的期盼,而是一村人对外面世界的惊奇,更是中国社会许多打工者的不得不在没有归属感城市冰凉生活的无奈壮举。他们走了,城里人去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土地价值显现。土地隐性溢出效应,城市化溢出效应,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农民还是农民,城市人便是农民的主人。老家的一亩三分地都也被烈强鬼子强行占据,回不到的故乡,谁的故乡不沦陷?土地又被政府变了戏法似得要了回去,以致于农民安身立命的生死符荡然无存。其实,农民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就是安身立命,不拖国家发展后退,还有什么比它来的更加实际踏实。

通常,除非通过高考或参军提干等几种方式变更其身份,农民之弟继续当农民直到社会开放了,农民才有机会升级为农民工。须臾,中国今天的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早在文化大革命、高考恢复年代就已经有雏形,只有党员,红色无产阶级的政治面貌才能是国家发展对象的潜力军,也就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一级单位,就机会平等都全被蔑视。甚至人人平等的高考,农场主把知识青年硬留于场地,活生生地烧完知识青年的青春烈火。小平同志的出现,才得以解决了很少的一部分。小平同志,你好!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不适应、落差感,别人眼里社会分层中的最底层。但还继续秉承着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优良农村传统。

期许着能快速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人,生怕牵连城市风貌。农民工,城市GDp的主要贡献者,随着世界潮流步入城市,在他们背后是无尽的辛酸。即融不到城市,又回不到乡村,同在蓝天下,乡村仿佛是监禁和流放之地。显得格格不入。城乡户籍的二元结构制度,机械式地把农民排挤在外,难道农民不是中国公民。制度扭曲人性,着力改造社会,首先需要做的是改造关系,改造制度,而非改造人性。农民,待想回到故乡时,故乡不在。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他说,他的故乡就是天堂,好比落叶归根。他们说。

猪、牛、羊、狗,泥土、山川、河流,全部回归自然,回到农村,回家。生活真的是可以沉浸其中而又不必过得那样匆忙,观察,观察农村生活的静谧。王小波先生更是观察得细微。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农村生活猪牛羊狗的性交易被观察描写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随着社会各村庄的联系加强,性交易变成了性交伇。调皮的孩子更是喜欢让动物的性交失败,然后在一边沾沾自喜。顽皮的孩子啊!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不想被别人设置生活,相反,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更是连猪都不如。然,我们的乡村无须别人设置,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在自在开放。

乡村,更是要让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辩证法体现在之上,自在生长,不引起过分的关注,保持村庄独具特色。早在多年前的送文化下乡就完全在设置向下文化,农村不缺少文化。农村,有独特的乡村文化,何须送文化下乡。这一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就说得比较详尽。城里人去农村指着麦子说那是稻谷,可笑之极,在红旗下生长的孩子是如此娇惯。乡村居民天赋才智并不弱于城市人民,而其锻炼身心及其与自然接触的机会,是为城市所不及。

古今中外英雄豪杰、名将贤相、实业家、科学家出身于田间的甚多。一旦乡村人民接受教育,人才产生,未可限量。中国人的愚、穷、弱、私,完全无法强加在农民身上,中国农民的同质化,即使私心在时代发展中膨胀起来,农村邻里仍相互协助。国家、组织、机构无非只是一个具有相对领导性的团体,但一件事在社会运行的成功因素,往往是因为对某件事具有共同情感的个体而组成的临时性小团体,无关机械团体和有机团体。

嘲笑,是庶民对一个荒诞年代最轻松也最直接的反抗,没有比嘲笑更反动的了。政治权利机构,于农村代表权力机构的村委会,协调村庄各事项的顺利运行。这也是上头安排的政治任务。于生活中,村委会的作用极其渺小。族长权力,爸爸式权力,农村克里斯马都可以一一解决问题,且言欢意合。对于村委会处理事情的不公,平民有的也只是嘲笑。当一届换取另一届的时候,平民为其吊诡,其他的也只是云淡风轻。政治的不置可否,无关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我挑水,你耕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忙时大家相互帮组,好像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自主公社,不同的是,不上交公粮。助人自助,希冀于有一个大丰收。闲暇时便偶尔聚在一起谈笑,你家的猪有多大了,我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其实农村之间的交流是你传我,我传你,是个极其熟悉的社会,大家不必多说,都略知一二。闲言碎语后,继续为各家的生计忙碌。

政治、经济对于农村的村民遥不可及。只有把一切大致还原到农村具体的生活中来,村庄才可展现它宁静和静谧的独特面貌。炊烟袅袅中的一日三餐是为其丈夫农活归来后的盛宴,全部的感情都融入一饭一菜中,没有大多的言语,就足矣。儿时玩伴一起游戏,各具声色,全是游戏高手。放学,山坡割草,追逐牛羊。一起谋划怎样去偷别人家的果实,全部计谋成功,那些老谋深算,照样被一群小孩算计,哈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我们用手和袖子横着擦鼻涕的年代,鼻涕的味道都是甜的。因为膝盖自己会长好,而衣服不会,摔倒了父母起先问的就是衣服摔烂没有。看到如今孩子的各种琳琅满目的餐巾纸和服装,总会找到一个相反的熟悉场景。那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总会让人激动不已,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回不去,回不去的村庄,回不去的小时候,地方如何记忆。

在这样一个时代,强者总是不遗余力地驯服弱者,希望他们毕恭毕敬,然而所有的苦难无一不在重申。如果不能保卫自己,弱者对强者的尊敬从来都是一文不值。保卫村庄,捍卫村庄。然则隐形因素,国家GDp、城市化、全球化无一例外都在窥视着农村一隅,希望从中捞取黄金,抵制反抗浮光掠影。强权之下,少数人奋起反击,为灵魂努力征战,多数人隐忍苟安,为肉体尽责繁衍,也算是人类社会中的常态。回不到的故乡,故乡也沦陷。呼吁庶民对故乡仅存的灵魂捍卫。人终究有自私自利或自我保护的本性,否则人就不能生存。故乡,天堂。

这一种臃肿不协调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形态,也许很多年后会因速度过快反而拖国家后腿。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是危险的,这不只是在于来自乡村的一些朴素观念可以哺育城市,还在于乡村可以分解城市的极端化发展,避免它们膨胀成一个硕大的怪胎。正如陈文茜《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里说,发展的脚步慢一些,再慢一点,不然,时代跟不上,灵魂赶不上。不慢,恐怕就不会出现一个繁华的角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枕边书,历时一个多月,完毕,足以恩泽众生灵魂的无私无欲。回不去的故乡,回不去的童年,希冀在天堂寻到故乡,找回童年。

【篇十二: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

培云这个名字是我在2011新浪年度十大好书的榜单上发现的,当时作者的一本名为《自由在高处》的书名列其中。在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时,得知熊培云是一位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年轻学者、南开大学的教师。作者自己认为当年他本人最钟爱的个人作品其实是《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为有着类似命运的同龄人,我产生了一读此书的兴趣。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个意思并不一目了然的书名,我的阅读欲望其实源于村庄,身为乡下人,我对于村庄和乡土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哪怕只是文字,相对而言,该书的英文名字似乎更为诗意My、Village,My、Country,我愿意将其译为我的故乡,我的祖国由一个村庄可见整个中国应该是该书的主旨了。

应该说我与熊培云有许多共同之处:七零年代初生在乡村、长在乡村,进县城读高中,读大学后走进城市、留在城市至今。我称自己为:活在城里的乡下人。我个人对于城乡差别有过切身的感触,也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希望自己能活得更好,为乡下人争气也曾是我的奋斗动力。所以,读熊培云的书我能时时产生共鸣,因为,我们都是失了土地的乡下人。

熊培云的村庄远在长江南岸的江西,有着我不熟悉的乡音民俗,我的村庄在华北平原,两个村庄相距遥远但在共同的国度里,却有着同样的命运,不能不说这命运关系于国家政治。政治课是我从小到大都从未真正学懂的一门功课。也许是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熊培云却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看到政治、从历史的风尘中梳理政治、从故乡一古棵树的命运来分析政治。在过去,政治历史方面的书我往往是读不进去的,也许有主观疏离的原因,但眼前的这本与乡村生活与农民命运相关的、扬扬四十多万字的书,值此过年的忙乱与喧嚣中,我却在年前年后的十几天中把它认真读完。

熊培云有着很好的中文功底,文笔很好,辞句的运用恰切而有力,文采飞扬、情理相融;也因为文学的影响吧,作者的时政分析常由感性的描述入手的,让人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是与作者的教师职业有关系吧,熊老师擅用情境教学法,书中的每一个话题几乎都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现象、一种感受开始,然后带领读者一点点去挖掘埋藏于表象背后的原因。熊培云应该是个书痴,文史哲方面的书,他应该是读了不少,很多书他不但读了,而且印象很深,行文中常能引经据典、贯通古今。在大学校园里时常会有人感叹,学中文没有什么用,从熊培云这样的中文人身上,我们应该看到文学的熏陶会让你有一支好笔和一刻善感的心。单这两件宝就能帮你成就很多事情,而熊培云除此之外还有深远的忧思。熊培云既是性情中人,常感动于一草一木,同时他又善于思考,一人一事他不仅看到表面也看到内里和反面,回乡与村民一起打麻将的感受,让他得出农民素质足以自治的结论。熊培云是个文弱的书生、怀旧的诗人、默默的思想者。昨天在网上看了他的访谈视频,他不长于演讲,听他说话,不如读他的文字,笔是他更有力的工具。

熊培云很勇敢,在字里行间,他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当今政府的批评和不满:农民收割粮食,国家收割农民,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治,使得市民与农民永远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从历史到今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看到故乡的衰败与荒芜,作者痛心疾首,预感到乡村建设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乡村不振兴,中国谈何富强!北京、上海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依据乡村现状,熊培云提出了他的一系列主张:把土地还给农民,盘活农村的宅基地,真正实现乡村民主与乡村自治、用国家财政和城市资源反哺农村建设。一句话:让农民在自己的村庄里过有尊严的生活。熊培云对自己性格的评价是:温和而又坚定。作者对政府的批评与建议也是温和而又坚定的。他关心时政、忧虑民生问题,但并不像一些政客那样动不动就暴跳如雷、振臂高呼极尽蛊惑,他说地每一句话都不疾不徐但却铿锵有力。

尤为可贵的是年轻的熊培云对故乡建设的贡献没有停留在文字与思想层面,近些年来他走遍故乡的山山水水、遍访各色各样的人与事,真诚地倾听与记录农民的心声,作为走进城市的乡下人,他视每一个农民为自己的亲人,自觉担当起为农民代言的责任。除此之外,在为家乡还能做些什么的问题上,熊培云选择了乡村图书馆建设。作为提笔进城的学子,熊培云一定是从文化阅读中受益颇多,于是想到提高农村人民的文化素养,让他们获得自救的意识与能力,或许是在真正帮助他们吧。如今以熊培云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在九江市永修县一中落成。办图书馆这样的事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熊培云也确实在通过各种可能来吁求帮助。

在我家里,十三岁的女儿见我老是捧着这本大厚书在读,于是凑过来打听:这本书好看吗?在听了我对于这书、这作者和乡村图书馆的介绍后,她积极地表示:咱们也捐些书吧!举目四望,家里的书都是我们的宝贝,后来我们直接在当当定了一些适合少年儿童读的书寄往江西永修。这么做其实主要也是给自己一丝安慰。图书馆也是我个人喜欢的地方,办个图书馆也是我一个不敢发芽的梦想,如今,熊培云实现了它。我们都是乡下人,而熊培云是其中优秀的一个。

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作者的乡土情结在这句话里浓缩。一个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的学者,写就的这一本意在拯救故乡的书,让我也时时在内心里把目光投向北方那个生养了我的小村庄,乡村路带我回家的旋律弥漫于我此刻溢满乡愁的心。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2000字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2000字

刘青

如今读书真是一种奢侈,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内心无法安静,不同的App给我们带来太多资讯。每年给自己定的读书计划,很多时候都无法完成,但是我却在断断续续的时间里读了两遍《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每一次都感慨万千,都会不断地回想起自己的故乡。我脑海里浮现着春暖花开的季节,和小伙伴们三三两两在田埂间追逐嬉闹;硕果累累的秋天,和小伙伴们放牛、挖猪草捉迷藏……整个田野,充满了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时光流逝,我日夜思念的故乡正以一种我措手不及的方式衰落了,我曾奔跑的马路上没有了足迹,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放牛的绿草地变成了一片荒芜。

我生长在江西最南面的一个小村庄里,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童年就在放牛、挖猪草、摘桑叶和小伙伴们的各种玩耍中度过。直到今天,那些挖猪草的小伙伴们和那段天真烂漫的日子还记忆犹新;那担着满满的猪草好似英雄凯旋归来似的成就感充满了那时候我们年幼的心,迎着落日,吹着晚风,唱着不完整的歌曲,一群小伙伴,踩着黄昏浩浩荡荡从田野归来的情景,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那在田野里和小伙伴们无忧无虑追逐的欢乐岁月,无论我身在何处,年龄几何,只要想起,内心都无比的欢喜。

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故乡小堡村的历史,那是江西万千个自然村中的一颗微粒而已;书中描述了它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描述了农村在不断的适应国家发展,这一过程的痛苦和辛酸。而书中作者例举的故事无一例外的在我生长的村庄上演,那些抵挡不了的砍伐、那些简单粗暴的拆迁……那些难以抗拒的变化、那些令人难过的变化、那些蕴含着希望的变化,当我通过这本书联想起自己故乡的这些年,似乎更加明白那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浩如星海的无数个自然村消失了,我父亲退休前工作的农村小学,仅剩3名学生和父亲一名老师,在父亲退休那年学校因生源问题不得不关闭了。我相信在江西农村,有无数这样的小学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关闭。

作者极度悲观地认为中国式村庄很快就会消失,理由就是越来越多的村民后代外出求学或就业,他们大多如我这般在他乡安家落户,村庄日复一日地荒芜萧条;记忆尤为深刻的是我先生从小生长的村庄正是在这股大潮中"与时俱进"地消亡了,每每经过,他总要向我讲述那里曾经的繁荣,村里有商店、学校、医院……村口有一条河,河边有很多大树,中午的时候一群淘气的男孩在河里摸鱼,河水清澈见底,他们在河里嬉戏玩耍,快乐无比;村里的妇女利用工休时间在河边洗衣服、拉家常;走过河边,高大的柳树苍翠欲滴,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投下一点一点,倒映在河里那么美;而今,河水浑浊不堪,大树已不知何时被砍伐,由于无休止对稀土的开采,河边只剩下稀稀疏疏的杂草,鱼虾几乎绝迹;每一次讲起,都能深刻感受到他对村庄的无限怀念和对于村庄消亡的无比遗憾,仿如一个游子在离家数年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却找不到家门的悲伤……

我如书中作者一般深刻感受到乡村正在遭受的劫难,环境受到污染,青壮年人口流失,土地遭到荒废,许多农民在各种拆迁中失去了对土地的使用权,而在抗争中又遭到被弱肉强食的威胁;媒介发达的今天,经常都能看到关于农民用生命来捍卫自己土地的报道,那些粗暴至极的拆迁让手持农具的农民们感到无助,却又无可奈何,若不是绝望透顶,谁会拿生命去与比自己强大不知多少倍的人斗争?!尽管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获得了相应的补偿,但是却失去了作为农民最大的精神支柱—土地,那是绝望后的放弃。农民对土地的情感正如书中所说:"自古以来,农民相信传给儿子最好的财富就是土地,土地是一切的象征,勤劳的农民认为土地中有取之不尽的财富;农民有了土地就有了活着的安全感。"据统计,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近20年,伴随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已经有超过7千万农民失去了土地。我的父母也在这股发展的大潮中失去了土地,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劳碌耕种了一辈子比生命还重要的土地在特定的年代却像变戏法一样没有了。他们忧心忡忡的担心养老没有保障、种田无地使他们感觉失去了一切。我的父母和所有老一辈农民一样他们永远也成为不了城市人,虽然他们失去了比生命还重要的土地,城市的大门却并未向他们敞开;那些被冠以美名的"新农村建设拆迁",毁灭了多少农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以及多少外出求生的农民后代的心灵寄托!

虽然在发展中的农村有那么多令人担忧的事实,但是也看到许许多多农村,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复苏!对于农村的未来还是应该充满信心;我坚信,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从乡村走出去的村民后代,会更多的选择回到农村颐养天年,也会有更多的城里人因为厌倦城市匆忙的节奏而选择回归田园;广阔的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中国农村的衰落在某些特定时代不可避免,的确也有许多小村庄在时代的洗礼中走向消亡,但大多数会在许许多多农村后代中崛起,绝不会消失。我们欣喜地看到现代化电器包括网络越来越多的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电脑,冰箱,太阳能,电磁炉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普通家电。

无论城市生活如何丰富多彩,乡村才是众多农民的家,每年的春运便是最好的说明。那些在城市工作的人们,不远千里攀山涉水回到乡村,只因那里有自己热爱的家园与土地,不管它是否富饶,不管我们在城市有多大成就,而在于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一段成长的岁月,仿佛只有回到那里我们才能找到灵魂安顿的地方。

年过四十的我,依然会在每次回到家乡深感内心的喜悦,无比放松;乡村的生活非常惬意,慢节奏的日子是厌倦城市生活的治疗;或许多年以后我也会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回到那个我从小生长的乡村,修生养息、颐养天年。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读后感)


是书里的世界大呢?还是书外的世界大?这是我在一档读书节目中被问到的问题。想了想还真不好回答,因人而异吧。书里的世界包括了想象和各种抽象世界,而书外的世界比较具体、真实…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一个没有读书和思考习惯的人,就是被要求没白天没黑夜地阅读,怕是也难有太多收获。同样的文字,不同人读出的内容也许天壤之别。因为文字是一种语码,不同的大脑有着迥异的解读器。

今天我就从一个读书平台推荐的一本书说起,书名叫《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作者叫熊培云,曾经留学法国,目前担任南开大学传播学系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出版《自由在高处》、《重新发现社会》、《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优秀作品。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很有特色,一个村庄里怎么装得下中国呢?是的,书中更多写的是中国的一个村庄。可读了以后,才明白,他要借剖析一个村庄,来写中国,给出了村庄在中国这个大系统中的“坐标”。让你从乡土细节中去发现所在国家的文化传统、演化脉络,不可不谓高明。

从民国时期到解放以后的各种土改政策的不断演变,从分得土地到实际上的得而复失。一个村庄经历了眼花缭乱的各种所有制变迁,底层农民的疾苦和无奈被描写的细致入微。如果不是我插过队,怕是一个城里人很难感同身受的。

为什么不是农民拥有土地,而是土地拥有农民?农村户口和吃商品粮的城市户口在政策(不知道是否有法律)层面上,固化了这种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即便在人口流动相对自由的今天,很多人还在为户口而奋斗。曾几何时,户口买卖成了一个天价产业。

如果你不是农民,要理解“农与非农户口间”这堵无形围墙的社会学意义,那么读一读这本书,就会通透很多。

小堡村,那个承载作者儿时记忆的大树已经被“连根拔起”,不知被卖到了城里的哪个会所。这颗未上户口的古树就这么顺利地取得了“绿卡”。而那里的农民呢?

故事从原始的生育方式讲起,可怜的农家妇像自然界自生自灭的其它物种一样,生育尚处于纯自然状态。婴儿的死亡率(也包括孕妇的死亡率)大大超标。接下来的“计划(不)生育”也以极其野蛮的方式在执行。大字不识的农民也常不得不屈服于各类政治口号,一句话,农村的野蛮生态既真实又无奈。

农民要交公粮,而不许这、不许那…,改革开放之所以可以从农村(小岗村)开始,因为用“资本主义尾巴”困住的手脚一旦挣脱,压抑近极限的求存欲望首先得以释放,要知道那是“生命的挣扎”,谈不上高尚,而是一种“悲壮”。

一个想摆脱贫困的农民儿子,要逃离贫困,只有三条路可走。这还是拜改革开放所赐,读书(上大学)、当兵、进城打工。书中分别写了相关故事,催人泪下,实话说,我真不知道一个农民要追求幸福有这么难。

上图是作者读书之路的自律法典,偶有违背时,被父亲抽得像陀螺一样。正因为选择太少,才更知行合一。对城里的孩子来说,农民和他们就不在一颗星球上,今天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实话说,那年月,他们相互间的理解多半属于“不知道不知道”。

今天,最大的改变恐怕应该在“视野”方面,网络让农村人知道了还有更好的生活方式,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读了这本书,40年前的农村还真是如此。

熊培云的笔锋之锐,有如当年的鲁迅,文字辛辣,像一个锥子,读第一遍,扎入一寸,如果你再读一遍,恐怕就扎透了。流出的不是不是鲜血,而是…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职员,这就是美国史。”当然也是欧洲史。从农业人口的变化,就不难验证其准确性。百分之一二的农民才能有现代的规模农业,我们过去的方式不可能有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二元结构必有解体的一天。您说呢?

在思政老师的推荐下,我找到了这本书。首先,这本书的名字就让我有着强烈的好奇,猜测可能主要描写论述了中国村庄的历史文化,以小见大,从村庄看中国的特点,带着这种思考,我翻开了这本书。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

阅读完才明白,这本书以作者熊培云的故乡村庄为主要发展线索,展示了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是一段起起伏伏具有各种感情色彩的历史故事。这里面有熊培云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他见证了中国农村建设的飞快发展与衰落,并以此为窗口窥见反映近代百年来的中国历史的玄机。看完之后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和沉思。

熊培云的文笔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我读到他描写乡村社会被现代化的巨轮冲击的破碎不堪时,我也想到了我的故乡,我爷爷家。我从小在我爷爷家长大,在我的小时候,那里给我了最纯粹的乡村记忆,大大的树荫,鸡鸣犬吠,街上飘来的饭香都在我的童年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现在,村子尽头的青山被石头厂开发,村庄中的房屋被拆迁盖起了栋栋居民楼。我应该为我的故乡不断地进步发展感到高兴,但同时我也为那份淳朴的自然感到惋惜。

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路,我想这应该也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之一。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式田园生活,英国的古堡古镇,日本的木屋,但这些应该都和我国的乡村文化大有不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经济的迅速增长,城乡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一种隐性的巨大的力量,似乎正在推动着中国乡村趋于另外的一条发展道路。曾经的乡土中国,恬静淳朴,农民耕种劳作,鸡鸣犬吠的故乡记忆可能早已在很多人的心中破碎甚至鲜少犹存。另一种面貌逐渐显现出来,读书成才挤破头去都市谋生,打工的年轻人鲜少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大片的耕地长满杂草等等。要想富先修路,我们似乎将城市和乡村对立起来,企图将所有乡村重建为城市。中国村庄何以至此地步?我想熊培云用他自己的故事书写了一部分的答案。

熊培云把历史尘埃里的边角料呈现在大众面前,在书中体现着作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书中介绍了很多小堡村的历史,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农村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让人感到特别新奇。我们总是感觉“民国”离我们太遥远,直到现在,人们才逐渐发现那时的中国人民对发展的探索对今天的中国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那时的农村还由乡绅地主把持,虽然有压迫,但也有生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的“烧杀抢掠”让中国的农村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内战爆发。共产党许诺均分土地给农民,国民党则因为“土地”而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在内战中失利。中国人民却为这次选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很快就是农村公社化、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在农村公社化中,农民失去了刚得到的土地,在大跃进中,农民失去了仅有的口粮,几千万的人饿死。紧接着又是文化大革命,“文斗”令无数人含冤入狱,“武斗”让很多人白白牺牲。能从这些时代中活下来的中国人都非常之不易。

在书中,作者不仅在于为一个个沦陷的故乡进行抒情式祭奠,更为了寻找今天乡村面膜的历史和现实逻辑。揭示了近代村庄的一些问题,在非民主条件下,如果乡镇没有一个隐性的权利如道德,或者压力集团如宗教组织来约束村镇干部,这些官员便会将更多的钱用于修建政府大楼而不是公共设施。所谓,灵魂失去庙宇,雨水就会滴在心上。其实不只是在一个村庄,在一个国家里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实,这本书试图向我们传达一种观念。农村也可以成为一种不错的生活选择。城市如今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关系渐渐冷漠,思想浮躁,忙于赚钱。很多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不只是身体上,更是在精神上、心理上。那为什么不转变一下想法呢?在村庄里建个属于自己的院子,过一种更自在更悠然的绿色生活会不会更好呢?年轻人对乡村似乎总有着一种抗拒,将乡村和城市对立起来。但事实上,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乡村小学,条条马路,流畅的网络等等,我们要做的不应该只有“逃离农村”更应该是“建设留下一种更好的乡村生活方式”。不应该让一座座本应美丽的村庄变为“空心城”。

一个人,一个村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经历的历史,或者轰轰烈烈,或者寂静无声,都会刻画在文明的介质中。最后以书中的一句非常打动我的话结尾:“回望几十年来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能为当地学生提供一些原生态的史料,让他们就近了解一个村庄,一个小镇,一条河流,一座城市?为什么饱经沧桑的老人不把他所见证的时代与人生经历写下来留给子孙?几年间,在我不断梳理这些乡村记忆的时候,我内心总是充斥着这些声音:没有地方的历史,何来国家的历史?没有个体的记忆,何来共同的记忆?没有具体的人的命运,何来民族的命运?”(李美泽)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之读后感2000字


春暖花开的季节,玩伴三三两两在田埂间追逐嬉闹,看那油菜花将大地装扮成一块芬芳柔软的绒毯,这是我对故乡儿时的记忆。时光流逝,如今我离开故乡在外求学。当我走向城市,城市也悄悄的吞噬着我的故乡。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作者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里所说:在中国,浩如星海的无数个自然村里,它不过是卧于万花丛中的一粒微尘。正所谓谁人故乡不沦陷。

《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故乡小堡村的历史,描述了它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宗族制度在农村中的重要性,谈到了农村行政组织的局限性,农村在不断的适应国家的发展,而这一过程充满了痛苦和辛酸。

又有几十人来到,有的人手拿盾牌,头戴钢盔,用推土机推进。这是书中所描述的拆迁的一幕。原本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骤然间笼罩在战时气氛中。媒介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各大媒体或报纸上看到类似消息。这不,前两天青岛的平度村拆迁征地发生了流血事件。因村民不满征地,守卫自己的土地而被烧死在帐篷中。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正如《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书中所说:自古以来,农民相信传给儿子的最好东西就是地,地是活的家产,钱是会用光的,可是地却取之不尽。农民占有土地的动机也与这种安全感有直接的关系。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别人偷不走的土地,在特定的年代却可以像变戏法一样没了。

普天之下,莫非国土。当农民在拆迁中失去了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在抗争中又会被弱肉强食的剥夺生命权,或是受到威胁。一个国家的文明取决于对弱者的态度。尽管农民失去土地后会获得相应的补偿,但是失去了最大的财富土地。而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他们又无法成为城市人,一方面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另一方面城市的大门并未向他们敞开。这就像船即将沉没,而船上所有的乘客被禁止弃船逃生。

英国一位首相威廉皮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是说穷人的房子可能很破旧,风雨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即公权力不能进入私领域,财产权对于穷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国的《物权法》同样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不受侵犯。然而现实中的拆迁往往让那些手持农具的农民们感到无助。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土地更多的是出于无奈,若不是被逼至极,谁会选择以命相搏。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社会,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与农业息息相关,而农村作为这一切的摇篮,如今却在被以建设之名,配上一个拆字判处极刑。然而如作者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所述,不仅小堡村,中国的农村几乎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每个村庄都是如圆明园般珍贵。那里有代代相传的宗族文化,传统技艺,甚至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幸的是雨果笔下的两个强盗已不在中国存在,体现了弱肉强食的暴力却并没有在这土地上消失,消失的反倒是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和村庄,而这又往往被美其名曰保护性拆迁。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600字2024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600字2024

每个人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谁都不能去把握和捕捉命运的轨迹,但谁都试图去掌控自己的命运。命运是天意?是偶然?是一粒尘埃?说不清、道不明。当我在朦胧之中,试图在跌跌撞撞当中,独立把握自己行走于世上的方向,却不知前方那条是正确的前行道路,热血沸腾只在头脑里转换,心无旁鹜沉溺专注于思想上驰骋。褪去浮华、回归安宁,我只是知道,年到三十六岁,我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思想、道路。

每个人的心灵是一个世界、一个国度。是荒芜?抑或昌盛?主因在本身,世界因我而存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让人体会少年王勃心灵的强大;万类霜天竞自由则让人体会到自信的存在。当熊培云把故乡当作观察时代兴衰与人生沉浮的窗口时,命运为他打开了他的世界、他的国,使他理解了深藏其中的力量。而我却还在尝试从文学散文、小说历史、戏曲诗词当中试图着打开我的方向、我的国。

每个人生来都有使命,每个人都在其生命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回家的路。所以不曾经历过精神或心灵大变的人们,只是在生命的户外徘徊。徐志摩为此拥有了他的使命,在痛苦而宁静的天空底下,穿越人生的浮会和肤浅,开始其真正生命的历程。1947年5月12日,作为农民利益代言人的中国农民党在上海成立,董时进当选为主席,在经济方面,中国农民党侧重于乡村建设,经谋求同城市平衡发展,是为董时进的使命。熊培云领悟的使命是文字,与文字结缘,以笔当枪,书生也可傲王候!那么,我的使命又是什么?切身体会这片土地上的平凡生活,与之保存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想我总会领悟。

每个人的成长是一种修行,从柔弱到坚强、从懵懂到睿智、从彷徨到坦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领悟付于现实的行动,是《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带给我的感想。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同是村里人,从自己以前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以及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来看,熊老师的一些观点确是反映了大多数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在文章中的两处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做了长段评论:

一、粮食价格过低

说到粮食价格,十年前玉米的价格大概是一块钱左右,可低过0.9元,但鲜超过1.1元。现在依旧是,。五一回家,正好卖了一次玉米,价格依然只有9毛,还得自己装卸。所以现在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农村随处可见大片的荒地。虽然说有土地流转之类,但大部分都流转到基层干部的腰包里了。拿邻近的mabao村为例,为了配合修筑渠坝,土地被集中重新划分,导致地少地贫,村民们好几年未事农桑,年富力强有追求的出门打拼,年老体弱易将就的每天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村庄风气愈下。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农民们非无追求,只是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入不敷出使得辛勤劳动恍若笑柄。

三农政策文件红头也好,白头也罢,解决农村实际问题才是关键,农产品得不到其应有的价格,农民便不会专心事耕,美丽乡村岂不成为一句空壳,美丽中国终将成为空想。

二、农村的精神病患者

在农村老家的确存在这种现象,比例并没有这么高,但也有相当的数量,差不多一个30多户的村子里面就会有这样一个精神病患者,且以女性居多,要是往大了看,一个200户左右的村子也有五六个这样的患者。

但在我的印象里,我们村子里的两位患者并非先天性的精神病,听父母说她们起初嫁到村子里得时候精神正常、神采奕奕,与正常人并无二致。但是为什么后来会出现这样的病患?综合来看,她们二人有相似之处:丈夫年轻时行为乖张,时常打骂她们,并且被丈夫的家人普遍瞧不起,她们平时干完繁重的农活后便很少与人接触,缺少丈夫和家人的关爱使得她们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便自闭不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应该是属于抑郁症一类的疾病。病情稍轻一点的仍可操持家务,侍务农活。病情严重连生活都难自理,不能洗衣做饭,不能侍奉丈夫,如此便遭受了丈夫更多的抱怨和不公平的对待。如此恶性循环,病情愈发严重。

但是生而为母,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宠溺。脸上少见的微笑只有看到子女才会更加灿烂。

幸运的是,我们村里的两位都有子女,这使得她们往后的生活多少有点乐趣和依托。但是生活的中心完全以子女为主之后,对于这种精神病患者是种十分危险的事情:她们会时刻惦念子女,长时间见不到之后便会焦躁难安,做出危险的事情:初中的时候,村里的一位堂婶(精神病患者之一)因为思念外地的儿子,独自一人外出寻找,开始的时候是步行,后来转乘了几路班车,被发现无钱购票后放到了半路。几天后,当家人才发现失踪,众人慌忙寻找,后传来噩耗:在高速公路隧道内遭车碾死,面目全非……

她在这世上走一遭,吃了太多苦。但若有神明,为何不能放过她的儿子: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创之后,她的儿子也出现了同样的病症,如今三十多岁,依然单身,娶妻生活都是问题。那个以前打骂她的丈夫,现在也愁白了头。


虽然有些观点切中时弊,深刻地反映了三农问题,单文中有些章节不免有素材过分堆砌之处,尤其是一些稍显庸俗的排比句,读起来跟高中生议论文一般,让人颇觉不快。

但总体来看,瑕不掩瑜,三农问题本身关注的人少,所以我们读者更得包容,多看多思多行。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作为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读者而言,熊培云在书中描写农村的点点滴滴或曾亲身经历,或曾有所耳闻,过往二十多年的记忆片段一一在脑海闪现。熊培云通过乡村调查、人物采访、著书立说并结合亲身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又回不去的农村。回不去的是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仿佛被遗弃一般,随着城市在宽广的马路上一路狂奔猛进,二元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各方面展现出来的巨大鸿沟犹如天堑,而更可悲的是,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如南辕北辙般在行进着。农村几千年形成的灵魂也因乡村礼数和历史传统被破坏后慢慢消散,而诸多在他乡工作的农村游子不得不面对的是故乡的沦陷。

熊培云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理想中未来乡村的模样,不得不佩服这位理想主义者,他不仅仅是著书立说,同时也在付诸实施中,在书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中给出了自己的实际行动,即修建乡村图书馆,这也在我人生心愿单中增加了一项待完成的事项。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一直没有写书评的习惯,一方面是怕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写的不好,另一方面也是怕无法切中作者写作本书的要点。但是仍然坚持读完了这本反应社会变化中一个村庄的逐渐改变。

是的,正如作者写到“有故乡的的人回到故乡,没故乡的人寻找天堂”,也确实,在14年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当上了一名致力于改造乡村的村官,也许我所能够奉献的沧海一粟,也许我尽最大努力也不会因此对乡村面貌有些许本质的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几年的工作下来,一直都在见证这进步与变化,正如作者所说,让我在基层工作之余看到我所接触不到的那部分乡村生活,而这些看似宝贵的乡村生态正在遭受着投机者的天堂,就像门前的大树,若干年后它不仅仅代表着财产,更有大树年轮代表的岁月,和它代表的过往记忆。还有儿时村里集中放电影的场景,冬天马戏团来的表演,过年期间小伙伴之间的捉迷藏和挑花灯,对于有故乡的人,这都将在多年后成为我们的美好回忆。

而对于没有故乡的人,或因为进城,或因为多年未曾归来,故乡的面貌和每时每刻的变化对他们而言已不再作为谈资,换之来的也许只是内心的惆怅,那种离开故土无法再回的痛苦,面对这样回不去的故乡,就像天堂里的亲人,留下的只是寻找那份感情的寄托。

相信《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个人村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