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 > 地图 >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读《爱心大使—丛飞》。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读《爱心大使—丛飞》”,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中学初一(三)班 付佳慧

去年在电视上认识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便有这篇文的主要内容

丛飞是位著名的歌手。如果按他每场商业演出纯挣上万元,他早已过上了富有的生活。但他却在10余年来对178个来自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贫困生进行捐助。丛飞的做法使妻子接受不了,因而和他离了婚;年幼的女儿也抛给了他,过度工作劳累,让他得了晚期胃癌。他却因住院贵,而选择只吃药物控制病情;他有时借遍了所有人,也没人愿借给他这个“借钱鬼”……但丛飞从没想过放弃,也从没拖欠过一个孩子的学费。尽管他的固执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他仍拖着病去演出挣钱……

丛飞有过一句格言:“只要给我生命,我就要奉献。有一年,我就奉献一年。即便我以后不能再唱歌了,我还可以演哑剧和喜剧,一样可以带给别人快乐”。正如丛飞的格言一般,他只懂得奉献,并不向他们索取回报。我觉得丛飞从他的语言和行为中都方显出他的英雄本色,当他把178个需要他的帮助学习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时,他并不感觉到自己多了份累赘而是发觉自己肩上多了责任。现在,丛飞已成为深圳的骄傲,更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他让人们明白了人活着并不是有了金钱才叫做快乐,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快感。这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一种人的真善美。

我想这才是丛飞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爱心大使—丛飞》读后感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中学初一(三)班 付佳慧去年在电视上认识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便有这篇文的主要内容:丛飞是位著名的歌手。如果按他每场商业演出纯挣上万元,他早已过上了富有的生活。但他却在10余年来对178个来自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贫困生进行捐助。丛飞的做法使妻子接受不了,因而和他离了婚;年幼的女儿也抛给了他,过度工作劳累,让他得了晚期胃癌。他却因住院贵,而选择只吃药物控制病情;他有时借遍了所有人,也没人愿借给他这个借钱鬼但丛飞从没想过放弃,也从没拖欠过一个孩子的学费。尽管他的固执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他仍拖着病去演出挣钱

丛飞有过一句格言:只要给我生命,我就要奉献。有一年,我就奉献一年。即便我以后不能再唱歌了,我还可以演哑剧和喜剧,一样可以带给别人快乐。正如丛飞的格言一般,他只懂得奉献,并不向他们索取回报。我觉得丛飞从他的语言和行为中都方显出他的英雄本色,当他把178个需要他的帮助学习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时,他并不感觉到自己多了份累赘而是发觉自己肩上多了责任。现在,丛飞已成为深圳的骄傲,更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他让人们明白了人活着并不是有了金钱才叫做快乐,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快感。这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一种人的真善美。

我想这才是丛飞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丛飞事迹读后感


丛飞事迹读后感(一)

读了《丛飞的事迹》,我特别感动,这篇文章主要写丛飞所做的所有好事。他多次在山区举办慈善义演,为失学儿童筹集学费,好让他们上学。就连自己患了严重的胃癌,需要许多钱治疗的时候,也没停止过给贫困灾区的儿童捐款。

丛飞的行为令我认为他十分有爱心,在他患有胃癌,需要钱,生命有危险的时候还会捐助很多钱给灾区儿童。他还收养了那么多的孤儿。在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恶化后又勇敢地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好让失明的孩子重新恢复光明,看到美好的世界。

在山区里,我看到那些孩子穿不上衣,吃不上饭,我心里就特别难受,而当我听到那些孩子有书读的时候我就特别高兴。丛飞说的这句话一定感动了许多人,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丛飞的爱心是那么执着,他多么希望人们能够快乐的生活,他期盼贫苦的孩子们有书读,让社会上多几个有文化、懂知识的人。

丛飞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他也是一位普通的人,但他就可以这么有爱心,帮助这么多的孩子,让他们幸福成长。

我希望大家向丛飞学习,学习他关注贫困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丛飞事迹读后感(二)

丛飞是位着名的歌手。如果按他每场商业演出纯挣上万元,他早已过上了富有的生活。但他却在10余年来对178个来自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贫困生进行捐助。丛飞的做法使妻子接受不了,因而和他离了婚;年幼的女儿也抛给了他,过度工作劳累,让他得了晚期胃癌。他却因住院贵,而选择只吃药物控制病情;他有时借遍了所有人,也没人愿借给他这个借钱鬼但丛飞从没想过放弃,也从没拖欠过一个孩子的学费。尽管他的固执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他仍拖着病去演出挣钱

丛飞有过一句格言:只要给我生命,我就要奉献。有一年,我就奉献一年。即便我以后不能再唱歌了,我还可以演哑剧和喜剧,一样可以带给别人快乐。正如丛飞的格言一般,他只懂得奉献,并不向他们索取回报。我觉得丛飞从他的语言和行为中都方显出他的英雄本色,当他把178个需要他的帮助学习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时,他并不感觉到自己多了份累赘而是发觉自己肩上多了责任。现在,丛飞已成为深圳的骄傲,更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他让人们明白了人活着并不是有了金钱才叫做快乐,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快感。这才是人们所需要的一种人的真善美。

我想这才是丛飞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丛飞事迹读后感(三)

丛飞是一个深圳着名歌手,而他却是178个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用了10年的时间,参加了400多场演唱,捐钱将近300多万元。

2005年5月12日,丛飞被当地人民医院确认胃癌,他的亲朋好友都吃惊,身为着名歌手却拿不出看病的钱。

他一直忍受着痛苦演唱。但是2003年,受非典影响,丛飞的演出机会一次比一次少,然而他的病情也相当严重,把他的最后一场演出演完才悄悄地离开。后来被他捐钱的178名孩子来信了,他们都说谢谢您,我的好代理爸爸。

虽然丛飞叔叔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他的精神不普通呀!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像丛飞这样,例如,以前一位老师为了救三个小学生,牺牲了。他们的精神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

我想:我以后也要像丛飞叔叔他们一样,关爱别人,去救助他人,让人敬佩。

丛飞事迹读后感300字


读了《丛飞的事迹》,我特别感动,这篇文章主要写丛飞所做的所有好事。他多次在山区举办慈善义演,为失学儿童筹集学费,好让他们上学。就连自己患了严重的胃癌,需要许多钱治疗的时候,也没停止过给贫困灾区的儿童捐款。

丛飞的行为令我认为他十分有爱心,在他患有胃癌,需要钱,生命有危险的时候还会捐助很多钱给灾区儿童。他还收养了那么多的孤儿。在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恶化后又勇敢地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好让失明的孩子重新恢复光明,看到美好的世界。

在山区里,我看到那些孩子穿不上衣,吃不上饭,我心里就特别难受,而当我听到那些孩子有书读的时候我就特别高兴。丛飞说的这句话一定感动了许多人,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丛飞的爱心是那么执着,他多么希望人们能够快乐的生活,他期盼贫苦的孩子们有书读,让社会上多几个有文化、懂知识的人。

丛飞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他也是一位普通的人,但他就可以这么有爱心,帮助这么多的孩子,让他们幸福成长。

我希望大家向丛飞学习,学习他关注贫困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得是一位病人的人生经历,你肯定会问我:一名病人有什么好说的。其实,他的名字叫丛飞,他也是一名普通的歌手,还是一名爱心大使。丛飞同志演出的出场费最高达到xx-xx元,本来丛飞可以和其他歌手一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丛飞却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在丛飞5xx-xx平方米的家里,没有任何值钱的家当,衣柜里的衣服都是三、五十元的便宜货,最值钱的只有一台19寸的黑白电视机。为了给17xx-xx孩子缴上学费以及资助几十名残疾人和孤儿,丛飞入不敷出,他只能马不停蹄地靠演出来支付这些费用。今年四月,丛飞因过度疲劳患上了绝症,他各地的儿女们都鼓励丛飞要好好的战胜病魔,他的感人事迹也随即被报道出来。一位给丛飞捐款的小伙子说:丛飞用爱心感动了我们,我们也要用爱心来温暖丛飞。这就是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深圳市优秀青年丛飞的感人事迹。

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想到了一首歌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丛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了一曲《爱的奉献》,同时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流传千古的佳话,也正是像丛飞这样优秀的中华儿女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不仅包含着崇高的境界,又蕴藏着不同的层次。董存瑞为坚持正义而献身,周总理为国家事业而努力毕生精力,孙中山为追求真理而捐躯,是一种奉献;徐悲鸿逝世前捐赠了毕生的遗物,纺织女工杜芸芸把10多万遗产交给国家,支援建设,雷锋将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任长霞为保一方平安而付出了平凡而伟大的生命,她的向我看齐也是一种奉献。去年,在SARS狂扫炎黄大地时,广大医务工作者奔赴抗战第一线,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兢兢业业,而他们仅为了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群众,他们的行动也是一种奉献。在今天,丛飞为了10xx-xx名失学儿童能够上学,十年如一日马不停蹄地靠演出来支付这些费用,他那种执着也是一种奉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一群爱奉献、善奉献的人;千千万万的人向灾区献一份爱心;千千万万的人为环境尽一份微力;千千万万的人为老幼让一次座位;千千万万的人。

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唱响奉献者之歌,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吧!因为,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编辑:.COM

读《爱心项链》有感


读《爱心项链》有感

六、一 高玺钧

我偶然读到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着我。

克雷斯的车坏在无人的山区,他焦急万分,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救了他,说:“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于是,克雷斯帮助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又一次,一位少年帮助了克雷斯,并对他说出了当年中年男子说的话,克雷斯感动极了,感慨道:爱心需要心心相传,才能把爱心串成一条爱心项链!

是啊!因为有爱,世界才更加美丽,因为有爱,社会才更加和谐,因为有爱,相处才更加融洽,因为有爱,生命才更加精彩!

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当四川地震,来自世界各地的、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走的时候连姓名也不留下;当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急需输血时,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伸出了双手;也是这样的手;当干干净净的地上多了一个汽水瓶,不等清洁工去捡,老人小孩妇女学生纷纷弯下腰去拾起;一位小朋友受伤了,有的小朋友一起去找人帮忙,有的牵着小朋友的手不停地安慰。点点滴滴都是爱,双双手手都是情

然而,有一些人对生活空怀不必要的冷漠与戒备,丧失了珍贵的爱心。一位老太太不慎摔倒了,几个年轻人有说有笑,从那个老太太旁边走过,却不驻足望他一眼。人都会老的,难道你想在你需要帮助时遭人冷漠?一位实习女护士走路时不小心踩到了小男孩的玩具,小男孩怀恨在心,扼杀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敢问小男孩如果你就是那位青春活力的女护士,你想不想就此失去自己的生命?一群小朋友高高兴兴飞奔过青青的草地,小草可怜兮兮地低着头,而小朋友的家长也没有制止,还兴致勃勃地聊天。倘若你是那株可怜的脆弱的小草,想不想尝尝被人践踏的滋味?

爱心悠悠,唯有付出一片真情,才可换来心的喜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付出了你的爱,换来的是人们对你的微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串起爱心项链的一员,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读《爱心树》有感


读《爱心树》有感
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树,但是,你见过拥有爱心的树吗?不用说,你们肯定没见过。我可是知道它哟!
这棵树生长在森林里,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男孩经常来到树下,采树叶,爬树干,荡秋千,吃苹果,和大树捉迷藏大树很快乐。
男孩逐渐长大了,不再喜欢玩那些游戏了,他想买好玩的东西,于是把大树的苹果拿去卖了,大树很快乐。
男孩成年了,很久没来看大树。可是有一天男孩来了,告诉大树他需要房子。于是大树把它的树枝给男孩拿去盖房子了,它很快乐。
男孩有些老了,再来看大树的时候,他说需要一只船。于是大树把它的树干给男孩做成了一条船,乘着它去环游世界了。大树依然很快乐,但心里却有些
男孩老了,大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了,他便坐在它的树墩上休息,大树仍然很快乐。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里酸酸的,很想哭。我想起爸爸妈妈的爱,他们就像大树一样无私的爱着我。我会是那个小男孩吗?不,我会向他一样给爸爸妈妈快乐,但我不要给他们难过。


读《飞毡》有感


年初,香港作家西西《飞毡》问世,仔细翻阅看来,心底依旧是一片温存的美好与感动。

西西的语言着实迷人,既富童趣,又有诗的质地,到处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句法,却又新鲜耐咀嚼,让我这个立志写作的孩子目不暇接。从《我城》到《飞毡》,从小说到杂文,西西从不刻薄,永远以善意度人。个中温情,屡屡让我读红了眼。轻盈明亮温暖的文字,在西西的笔下微言大义,举重若轻,深刻动人。

她是香港的说梦人。十几岁时随父母从上海移居香港,一家人落居在当时周围皆是农田的香港土瓜湾,从年少青葱到霜鬓露白,她在土瓜湾里住了一辈子,而与外界的不相融,则塑就了西西似乎与生俱来的沉默。但沉默的西西借一枝笔,便成了一个游戏世间的孩童。她笔下的世界如梦似幻,充满有趣惊人的想像力,以香港的繁华为背景,她的视角虽聚焦于光怪陆离的世界,但角色大抵都是向善的。在香港文学世界里,多数作家并不乐意去相信这个资本发达的移民城市会有多少善男信女,笔下流露出的大多是嘲讽,是大起大落。与之相比,西西的良善就有了别样的慈悲,她相信众生各人,一时一地,都有自己的光辉在。她沉溺香港这个醒了的梦里,是这个资本主义世界里分出的一点心,走开的一点神。她的笔情景交融,糅合了天真与世故,美得令我窒息。手艺人,凉茶铺老板,电话修理工,养蜂人他们的底层生活,带给我的并不是苦中作乐,强颜欢笑的感觉,而是确然交织成了一个大城市活力烂漫的基底。

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心目中理想的香港不是明信片上璀璨的维港夜色,而是书里七十年代那座年轻的充满朝气的我城。

西西所带给我的温暖不仅来自于她的文字,她的作品,更来自于她人性深处的良善与天真。

西西这个名字来自于字形,像是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孩子站在一个四方格子里,而跳格子则是她幼时最爱的游戏。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单纯给她的生命力平添了很多真诚与美好。

上世纪80年代,她积极地将内地的王安忆、莫言、张承志等作家介绍到香港文学市场,赋予香港文学新的生命力。其实他们以前并不相识,只是西西看了他们作品后觉得很好,便鼓足勇气去联系,如孩童的天真单纯着实让我的心为之一软,一颤,随即漾开满心的温暖与感动,这样的西西内心里该有怎样对文学的深情静掩其中。。

后来,西西患病,右手无力,不能再写作的她缝起了熊仔,用左手一针一针将布料和故事缝进毛熊里,她缝出了黄飞熊,又缝了水浒熊,并有了后来的《缝熊志》,西西的坚韧与不弃,有趣与幽默,尽化于这些天真可爱的毛熊公仔中。

这位灰白头发的退休小学教师,眼瞳仍清澈如少女。这样一双眼,看遍了一座始终满载着躁郁焦虑的城,独身蜗居斗室,写出了舒展的天地岁月。

天佑我城,天佑西西。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关于李镇西这位著名的教育家,早就听说过,只是没有读过他的书。最近,买了一本他的"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爱心与教育》",刚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部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工作第一线,辛勤探索素质教育的结晶,以手记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

说实话,我才只看完了他的手记一,就被其中所记录的教育故事深深地打动,几次不知不觉地热泪盈眶。如果说,单纯的理论套套谁都懂,那么李镇西老师触动读者心弦的则是一个个朴实真挚、载满真情的案例,记录着他与学生之间的情与爱。

李镇西老师说,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他首先是一种充满感情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因为有了这颗爱心与童心,李镇西老师几乎整天都和学生泡在一起,把一位学生家长送给他的一筐鸡蛋用煤油炉一天煮一个,全部又让这位学生吃了;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背着一位患病的学生步行上医院,他还在每一个学生的生日里给他们送上自己的贺卡……老师在用爱心感动着学生,学生同样用童心来回报老师。

是的,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首先让我联想到了我的中学班主任老师,他和李镇西是属于同一个年代的人,对待学生严格,有爱心,有着满腔的热情,他把正直、善良传授给学生,他把青春把爱心统统奉献给了学生。回忆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我很自豪成为了老师的学生,尽管十几年过去,当初老师眼中那个单纯朴实的学生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可是,我永远都会记得老师的崇高形象,人的一生能够遇到几位这样的老师呢,然而我却遇到了,我是幸运的。老师的一生很平凡,但他的教育人生却是永远星光璀璨,在他的生命中能够拥有像我一样牵挂他的学生,他也是幸福的。

读着李镇西老师的故事,回忆着最尊敬的老师,我不断地衡量自己,其实,我真的差得太远了,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也接受着家长和孩子们的对我的"有爱心的老师"的赞许,可是,当面对这样一面镜子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惭愧,如果我真的有爱心,班级里就不会有像小雯那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因为我的爱心不够,导致与其家长产生的问题也就存在;如果我真的有爱心,班级里那些特殊生就不会一直那样没有起色;想想我曾经的工作,想想我曾经的失败,对比李老师这颗高尚的仁者之心,真是相形见绌,惭愧万分。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要心中有爱,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对于教育也同样,只要自己有充分的爱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只能说明爱心不够。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导思想。《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也正是作者爱心与智慧的升华,也是一曲用爱心来谱写的教育之歌!

读《爱心树》有感作文


在这个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让我回味无穷的书——《爱心树》。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虽然这本书很薄很薄,我也只需用3分钟就可以把它看完。但是这本很薄很薄的书却让我陷入了沉思。这本书主要是说:有一棵大树它非常喜欢和一个小男孩玩耍。每次和小男孩玩耍的时间,它都觉得很快乐。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了,孩子陪大树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孩子对大树的要求却越来越多,第一次要钱,第二次要房子,第三次要船,每一次大树都满足了他的要求。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大树都尽自己的能力去满足他,当大树看见孩子得到自己的帮助而开心的样子,大树也会觉得很开心。我刚刚买到这本书的时候,引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的一句话——“看了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对极了,百分之百的正确!确实如此,看了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因为这本书中的大树就是妈妈的化身,而我们就是那个孩子。可当我们常常向妈妈伸出小手,向妈妈索取东西时,我们是否想过:妈妈能把这样东西给我们的时候是需要付出什么的吗?汗水还是什么别的吗?当然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过,我们只知道去享受得到这件物品时的快乐,从来没有想过妈妈。然而妈妈呢?她对我们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不求回报,只要看到孩子快乐,她就感到满足了。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就被大树的无私、不求回报给感动了,但是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当大叔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男孩时,它还是觉得很快乐。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大树对小男孩的爱,就如同父母对我们的爱一样,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慷慨。所以我要向大树的学习,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简评:透过文字,挖掘出了内在的美丽!书如生命的营养,它让爱书的人开花。

读《爱心树》有感(2)


读《爱心树》有感

读《爱心树》有感(1)

宋晓丽

寒假读了《爱心树》绘本,我感触很深,大树无私的把自己的一切给了小男孩,最后只剩下了树墩也要为变成老爷爷的小男孩提供服务。但是我认为,有时候,爱不一定是无条件的付出,而是要通过智慧给予对方需要的东西。

记得高三上学期,有一段时间,我的情绪特别低沉,感觉自己学习很努力,就是成绩不够理想。物理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有一次小测,有点小感冒,心情也不好,我就稀里糊涂的答题,但是发卷子以后,我发现,自己的卷子上竟然打了一个红红的90分。高中的物理,能考90分已经是不错的成绩。难道老师也糊涂了,但卷子上明明有这么多的红叉,几乎没几道对题,老师亲自看的卷子,不可能不知道呀?琢磨了好几天,我终于明白了,这是老师对我的期待,这是老师的期望。于是,我开足了马力,下一次,真的以92分回报了老师。

这位老师的名字---金存宝,让我永远记得,他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培育出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用智慧为国家输送一届又一届大学生,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他有一份炽热的心----对学生永无止境的爱心。

读《爱心树》有感(2)

侯艳茹

记得两年前就看过这个绘本,那是讲评优课时用到了它,我把它放在了讲课前作为一个课前活动来做,记得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很多孩子都投入进去了,他们都为它感动,那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这是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作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8亿册。1974年《爱心树》的出版轰动文坛,一举奠定了谢尔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在此后几十年,该书畅销不衰,累计销量超过550万。简单朴实的插图、浅显的文字、淡淡的人生讽刺与生活哲学,不只吸引儿童,更掳获了大人们的心。

初读这本书,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平淡无奇,但意外的是,最后我居然看到眼眶湿润。一棵大树,一个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树和孩子都老了,但惟独没有改变的大树很快乐,不知为何的心酸,还有从始至终的孩子。说不上来的五味杂陈,一直爱着孩子,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大树。爱着大树,接受大树馈赠的孩子。无论是施还是受,他们都是彼此的唯一。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她能激起你我的共鸣,因为它传递的是人世间最朴实无华但也最动人心弦的情感亲情。从小到大我们理所应当地享受着父母最最真实的父爱与母爱,甚至已经觉得天经地义,但是当你自己身为父母时才真正感受到这一份真情的重量。从小我的家庭就不是富裕的,爸爸是一名专业军人,曾经的他是中央警卫团的一名军官,这也是我心中曾经最崇拜的他的原因之一,每每看到爸爸曾经的军装照我就觉得他是世上最帅气的爸爸,而他转业后没有回到亲人都在,更有发展空间的家乡,而是为了妈妈和我来到了石家庄,自己独自在这里闯荡,从小他为我付出了不知多少,而现在他已不再帅气年轻,而是满头银发,即使我出嫁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仍旧和妈妈为我付出,他不就是那棵爱心树吗?

今年的春晚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父子》,不是曲调多么优美而是歌词发自肺腑:如果你是一棵参天大树,我就是一粒种子。你宽大的树荫把我守护,我每天眺望你的高度。等到有一天你慢慢长大,也许我的枝干早已干枯,无论你的繁华蔓延何处,不要忘记脚下那片泥土。我和演唱者杨洋一样眼眶湿润了,是啊,越是朴实平凡的情感越能感动人,也希望多年之后的我能在你身旁把你搀扶,就像当初你带着我走出人生第一步!而爸爸这棵大树不会像爱心树那样只剩树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

读《爱心树》有感(3)

房梅华

今年寒假读了一本绘本《爱心树》,里面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的一生。那棵大树是一棵的爱心的大树,因为它和小男孩一起玩,给它带来了快乐。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他要钱、房子和船,大树把身上的苹果、树枝和树干都给了那个小男孩。后来,它只留下了一个老树墩,那个小男孩老了后又来到了那里,那棵树还让他坐在树墩上奉献自己,感到非常高兴。

读完这个故事心里暖暖的,在生活中,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的人很多,我们也应该回顾自己的生活,从而使绘本与生活相联系,思考自己与父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种种关系。让我们感受到自己与亲人的关系和男孩儿与大树的关系有相似之处。于是有关索取与付出、获得与感恩的话题在我们的心中得到升华与凝炼。

爱心树给我们展示的并不仅限于对爱的深刻体会,人不能一味地索取,也要懂得奉献,更要懂得报恩。如果人人都像文中的那个男孩,知恩不图报,一直向自然、向他人索取,那么这个世界将没有爱心可谈,所以我们也要懂得爱与被爱,索取与感恩。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它,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如果没有它,就算有温暖的阳光照耀,人们的心也都是冰冷的。所以,让我们向爱心树学习吧!只有那样,世界才能更美好!人与人之间才能多一种信任。

读《爱心树》有感(4)

邱立颖

寒假里我读了这本久仰大名的《爱心树》,对我的感触很大。书中没有华丽的言语,简单朴实、易懂的文字诠释了在爱与被爱、付出与索取之间的深刻寓意。

这个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树的无私、无怨,最催人泪下的是树奉献出了一切,却很快乐。

看着看着,就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无牵无挂的,父母给予其生命,老师为其启智,朋友为其排忧解难。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每天上下班都骑着摩托车,原本已经退休的母亲每天和我一样早早起床,只为上班时给我打开小院的大门,而我下班回家时又在门口徘徊,又仅仅是为了给我开开小院的门。曾有一年我们搬到了另一住处,那是四楼。有一个冬天下班回家,刚走到楼下,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我抬头一看,只见在妈妈站在四楼阳台上大声喊道:颖,前面拐弯处特别滑,一定要慢点!那时的妈妈因为这句话已不知在那儿等了多久!现在想起仍有一股热泪涌上心头,这就是那棵大树,这就是母亲!

上大学的时候,我因为生了场病而在家休学了两个月,回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也都给予我无私的爱,宿舍里的姐妹怕我的床铺潮湿争着抢着给我换床,吃饭的时候都是让我坐着占地,而她们都是一次一次去排队打饭。她们也是那棵大树,她们都是我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和姐妹。

现在我们都已为人父母,更能深深体会到那平凡却又无私的爱。我们应该把这种爱传递下去,做一个心中有爱,懂得珍惜爱的人!

读《爱心项链》有感随笔


我偶然读到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着我。

克雷斯的车坏在无人的山区,他焦急万分,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救了他,说:“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于是,克雷斯帮助了一个又一个的人。又一次,一位少年帮助了克雷斯,并对他说出了当年中年男子说的话,克雷斯感动极了,感慨道:爱心需要心心相传,才能把爱心串成一条爱心项链!

是啊!因为有爱,世界才更加美丽,因为有爱,社会才更加和谐,因为有爱,相处才更加融洽,因为有爱,生命才更加精彩!

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当四川地震,来自世界各地的、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走的时候连姓名也不留下;当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急需输血时,素不相识的人们纷纷伸出了双手;也是这样的手;当干干净净的地上多了一个汽水瓶,不等清洁工去捡,老人小孩妇女学生纷纷弯下腰去拾起;一位小朋友受伤了,有的小朋友一起去找人帮忙,有的牵着小朋友的手不停地安慰。

点点滴滴都是爱,双双手手都是情 然而,有一些人对生活空怀不必要的冷漠与戒备,丧失了珍贵的爱心。一位老太太不慎摔倒了,几个年轻人有说有笑,从那个老太太旁边走过,却不驻足望他一眼。人都会老的,难道你想在你需要帮助时遭人冷漠?一位实习女护士走路时不小心踩到了小男孩的玩具,小男孩怀恨在心,扼杀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敢问小男孩如果你就是那位青春活力的女护士,你想不想就此失去自己的生命?一群小朋友高高兴兴飞奔过青青的草地,小草可怜兮兮地低着头,而小朋友的家长也没有制止,还兴致勃勃地聊天。倘若你是那株可怜的脆弱的小草,想不想尝尝被人践踏的滋味? 爱心悠悠,唯有付出一片真情,才可换来心的喜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付出了你的爱,换来的是人们对你的微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串起爱心项链的一员,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读《飞吧,你飞吧!》有感400字


自由就是生命,每一个人都渴望自由,连小动物也一样,难道小萝卜头不向往自由,愿意呆在牢房里吗?

小萝卜头是向往自由的,他在牢房里,整天吃一些发霉的饭,上学极为困难,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从未尝到过糖的味道,就连一只小虫子也让他觉得惊奇,课文中的小萝卜头是多么向往自由啊!从出生起就在白公馆里忍受煎熬,从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捉到一只小虫,也不想伤害它,心地善良的又把它给放了,从他充满渴望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

而我们现在,整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着良好的学习条件,有父母的关心,奶奶的爱护,有亲爱的伙伴和同学,整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需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而且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只需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我们是多么快乐,而小萝头没有自由,没有同伴,没有快乐,不能上学,那么当我们在家不想做作业,想玩电脑,打游戏、看电视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小萝卜头的悲惨,而去认真的写作业呢?我们现在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应该好好学习,而小萝卜头那个时候又是多么向往背着书包,唱着歌曲、自由的学习生活啊!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像小萝卜头一样就算在艰苦生活中也渴望自由,我们也应该在种种诱惑下,坚持努力的学习。

读《爱心树》的感想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这是关于爱的一本书,书中的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小男孩,自己却没有让小男孩给自己一点点的报酬,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编辑的读《爱心树》有感,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示,写出好的作文。

篇一:读《爱心树》有感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这是关于爱的一本书,书中的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小男孩,自己却没有让小男孩给自己一点点的报酬,大树把自己能做到的事都做了出来,终于满足了小男孩,在小男孩小的时候,大树让小男孩在自己的树枝上荡秋千,在小男孩十一二岁的时候,大树给了小男孩自己所有的果实,让小男孩拿到城里去卖掉挣钱,在小男孩长大的时候,大树把自己的树枝全部给了小男孩,让小男孩去盖一座房子,在小男孩已经中年的时候,大树把自己的树杆给了小男孩,让小男孩做了一条船,然后小男孩就驾着这一条船划走了,在小男孩已经彻底老了的时候,因为大树已经没有东西可给了,就让小男孩坐在自己光秃秃的身子上休息了。

大树特别有爱心,所以这本书才叫爱心树。大树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小男孩,把自己的身体给了小男孩,我觉得小男孩总是一遇到问题就来大树这里求助,小男孩还不给大树一点点的报酬,我不怎么喜欢这个小男孩,因为,他一遇到困难就不会自己解决,只好向大树求助,却不给大树一点点的东西,这个大树却特别有爱心,它把自己给了小男孩,所以大树特别的有爱心。

我决得爸爸妈妈,老师她们像一盏盏不灭的时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心灵。那个孩子既贪婪又自私,从活泼幼稚的孩童到行动迟缓的老年,总是不停地在索取,从来都没有回报大树些什么,所以他也没有真正快乐过。

篇二:读《爱心树》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题为《爱心树》的故事书,书中讲的是一棵非常有爱心的苹果树,它非常疼爱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想玩游戏的时候,苹果树让他在自己身上做秋千玩;小男孩饿的时候,苹果树让他摘自己身上的苹果吃;小男孩热的时候,苹果树让他靠在自己的身上乘凉。苹果树一直在为小男孩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叶子、果实、树枝、树干,直到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的想法和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不断地向苹果树索要东西,最后苹果树只剩下一个树桩,但是苹果树还是希望小男孩能在上面休息。他只希望小男孩能够快乐,只要小男孩快乐,苹果树也会感到快乐。苹果树给予了小男孩自己的一切,却从不求回报。

爱心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让别人快乐,看到别人的微笑,自己的心里也会觉得非常快乐,这种情感就像爸爸妈妈无比宠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总是对我们精心地照顾,天天为我们操劳,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是无私地帮助我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们的任何要求,父母这棵爱心树是多么伟大呀!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好好孝敬父母。

篇三:读《爱心树》有感

今天,我看了《爱心树》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在一棵爱心树下荡秋千、玩耍、吃苹果。一天一天过去了,小男孩慢慢长大了,很久都没有来。爱心树还当他像小孩一样,说:“小男孩,你来荡秋千、吃苹果吧。”小男孩说,“我已经老了,我已经荡不动秋千、吃不动苹果了,我需要钱”。爱心树说,“我没有钱,非常抱歉,可是,我可以给你苹果,让你去卖。”

过了好多年,小男孩又来到爱心树前,爱心树说,“小男孩,来荡秋千,来吃苹果吧。”小男孩说,“我已经老了,我没有房子,我需要一幢房子”。爱心树说,“你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去盖房子吧。”小男孩也没有感谢爱心树,就砍下树枝去盖房子了。

又过了很多年,小男孩已经变成了老爷爷,他说,“我想要一条船,你能给我吗”。爱心树说,“非常抱歉,你可以砍了我的树干去造船远航。”

我觉得爱心树就像小男孩亲爱的妈妈一样,小男孩想要什么,爱心树妈妈就给他什么。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我希望小男孩每次拿了东西以后,要记得说谢谢。

看了这本书,我感慨万千,这棵树为了这个小男孩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却毫无怨言!我想起了自己亲爱的妈妈,妈妈为了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再也按捺不住我那激动的心情,一下子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妈妈……”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大哭起来!

我觉得大树很有爱心,因为它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小男孩,到了小男孩老了的时候大树还有东西给小男孩,总之,大树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小男孩,小男孩一遇到困难就要来找大树,大树现在已经成了小男孩的帮助人了。

读《爱心树》有感300字


【第1篇】

有一棵树,它将它一生的爱都奉献给一个小男孩,它平平凡凡却又是那么伟大,今天请让我带你走进他的世界——《爱心树》。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这本书主要讲:从前有个小男孩爬上树抓着枝条荡秋千,有时爬上树摘苹果吃。小男孩长大了,他不需要其他东西只想要钱,大树看出了他的心思对男孩说:“你可以摘我的苹果到市场上去换钱。”于是小男孩拿着苹果去市场卖,回家之后他把树枝砍去盖房子,把树砍了当船划。男孩老的时候,把树当成板凳坐。

【第2篇】

一棵树能干什么?开枝散叶、遮阳……不,一棵树能当一个尽心尽职的好伴侣。

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爬在树上玩耍;一个英俊的青年,摘下苹果卖钱;一个成熟的男人,折下树枝造房;一个年迈的老人,砍下树干造船;最后是一个几乎死亡的老人,坐在老树桩上得到一片宁静。

爱心树的一生都在奉献着。它用无私的爱,让一个男孩快乐地成长。它又很孤单,因为它等不到男孩回来陪自己,也就等不到仅有的快乐。它无怨无悔,似乎就是为了男孩而活着。它那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人感受到了它对男孩刻骨铭心的爱。

我一下子想起了日日夜夜为我操劳的父母。他们不正是两棵活生生的“爱心树”吗?一日日渐渐弯曲的背脊,将永远映在我心里。请记住:有空多陪父母说说话。

【第3篇】

《爱心树》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大树和男孩很友好,大树给了他生活所需的东西,男孩非常快乐。文章写对的生动有趣,是沿着时间线来写的。

在《爱心树》里,大树非常关心男孩,男孩也喜欢大树。书中的男孩从小就和大树是伙伴,他们每天一起玩游戏,荡秋千,捉迷藏.......都很开心,很快乐。渐渐地,男孩长大了,他向大树提出了种种问题,大树也尽力地帮他解决困难,大树多么关心男孩啊!大树奉献出了无私伟大的爱。文章结尾,“大树挺直了身体”,体现了大树一心想着男孩,舍己救人,值得我们学习。生活中,爸爸妈妈也是无私奉献出的爱,比如在我们睡着时踢了背着,深夜,爸爸妈妈会轻轻地帮我们盖被子,这好比书中的大树一样。爸爸妈妈这么关心我们,我们难道不认真学习回报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这句话,我应该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爱心大使—丛飞》”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