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与时间赛跑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与时间赛跑读后感800字

与时间赛跑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09-19 来源:互联网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800字。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存在与时间》读后感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马丁?海德格尔的着作,曾被教育局称为不合格的一本书,却被不少学者认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着作之一。

在书里蕴含了太丰富的内容,讨论的问题也庞杂且深刻,有些地方让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某些话却让人印象深刻,若有所思。

人想要本真的存在,就必须本真的理解和面对死亡,海德格尔说:死是存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像这种可能性存在,就为此在开展除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这种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存在。

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乍看就觉得是废话,人肯定都是求生的,不会是求死的呀,所以自然是为生存而生存,这样的问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

但是结合很多人各种生存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哲学家要讲出这样的话来。有人觉得生存是为了赚钱,有人说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形形色色我们觉得对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满带文艺范儿的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但是生存就是生存本身,与其他一切都无关,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而生存的,为了维持生命而呼吸、饮食,而只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工作、金钱所有的一切。

下次再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请记得告诉自己,生存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很多我们觉得乏味的东西可能也会有意思起来,很多困难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生死一向是哲学领域很容易提到的话题,于是,探讨了生存本质后,海德格尔又说死亡不是人实际能经验的。谁知道到底这样的话是不是正确的呢,至少现在的你我都不知道。

没有经历过的人自然没有发言权,经历过的人又有什么方法能告诉我们他们的经验?死亡也不是能被他人代替的。要是能,那不知道有多少冤魂会因为别人的推责而无辜走在黄泉路上。也许真的是死亡使人个体化,使自己的生存整体地呈现出来。

有时候想想还真的是死亡让人去注意某人,文学上更是如此,我们经常都爱说,只有死人才能出名,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死后才受到大众的认可。

甚至觉得大家好像忽略了生存的意义,明明人死如灯灭什么都留不下,不管是盛名还是厚利,很怀疑这样的规律是依靠怎样的理据形成的,但是它就在那里。人所畏的情绪向自己展示了自身的生存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是终有一死的。谁也代替不了谁,也无可逃避。不管这辈子怕不怕死,在世上也不过几十年,谁也逃不了,当下的日子好好过便好了。

生死由天,我们总是在纠结自己的存在,总是计算着在世间的时间,但是既然不受我们思维活动或者情绪的左右,我们为什么要花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呢?或者我们真的想要用脑子重新整理出更适合我们的生存法则或者避免死亡的窍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篇一: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存在与时间》,作者:海德格尔

1、海德格尔在此在的存在论分析一节中说:应当在此在的平均的日常状态中显示这个存在者。我们就日常状态提供出来的东西不应是某些任意的偶然的结构,而应是本质的结构。

文学理解:现实诸多作家及日趋炽热的新闻行业,致力于追踪日常状态下的非常存在,譬如:吸纳存在者人的眼球的灰色新闻、新奇事件,没有时间把捉存在者存在方式的平均日常状态。特别是80后的文学创作者,借多元化文学趋势,意造出诸多凭空的脱离存在者平均日常状态下诸多存在的存在事件,借以猎奇,换取人的脱离日常状态下的思维方式。诚然,倘若臆断出《蜘蛛侠》似的科幻伦理道德,仍然值得赞赏。《诛仙》有种科幻成分,只可惜平均日常状态的成人描述化匮乏了一些,只能限于一种特殊人群阅读。存在者存在的细节,即自古统一的平均日常状态的关系,被褥夺了,只留下了面向事情本身的假象、病理现相、单纯现相。存在者此在的细节结构锻造,理应是文学创作家们极端关注的平均日常状态的周围世界。无论在什么场境下,平均日常状态的细节描述,势必成为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一部小说中至关重要的内涵,也就是海德可尔所说的本质结构。

2、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样解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某些别具一格的存在领域曾映入眼帘并在此后主导着问题的提法(笛卡尔的我思、主体、我、精神、人格);但同时,与始终耽搁了存在问题的情况相适应,人们从没有就它们的存在及其存在结构发问。就笛卡尔来说,事情还不止限于耽搁了此事因而使(思执,无论其为心智还是精灵)在存在论上陷入全无规定之境。

哲学理解:我思故我在着重强调我思的主宰性,将存在的导因,划入我思这个唯质、唯一的循环之中,唯心成为存在的全部核质。就此在而言,此在物的发现这一事实在哲学上已经一无所获。而就哲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而言,更是糟糕透顶,我思故我在,在的目的论被扼杀,在的对象、方式以及场境再现的周围世界,全然被思给遮蔽掉,此在的时间概念、此在的形体将是一无所有的虚幻物,作为存在者存在的人的本体此在需求不知何踪,依此存在者内在的本质特性存在,亦被思遮蔽,也就是说,人性一词,全被我思遮蔽掉。倘若这种理性的命题,一旦沾上统治者驾驭的政治、道德、阶级化的锁链,存在者的人的存在,亦被幻化为一种工具。我统治、我道德、我善、我恶,皆由我思套上一道美丽的诱人光环。一切真实的谎言,也就有了真实的理论的依据。

3、海德格尔在在周围世界中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一节中,使用了上手状态一词,他拿用具作为参照物,用具的整体性一向先于人别用具就被揭示了。他说:上手状态乃是在世界内首先揭示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甚至证明上手状态对纯粹在手状态的源始性。

哲学理解:海德格尔所说的上手状态的源始性,事实上就是哲学家们所说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譬如其整体性,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人、房子,人、房子作为人的首先上手状态,继而联想:人的衣物、头发、皮肤,联想到人体结构内的五脏六腑。房子是首先印入眼帘的,房子里的家具,家具内的饰物等等,均会形成一种上手状态的链条存在。我们使用锤子敲打石头,锤子是首先的上手状态物,锤把,锤把所需的木头,依此类推,一些隐藏的上手状态了然一胸。如此说来,海德格尔继承了这样一种哲学基础命题,那就是:世界是相互联系、通达、牵绊的,由此及彼,关系是存在的核心。这个命题的存在,从意义上说,人的存在有着其相互牵绊的存在物,有着系列牵绊的存在链条,抽掉其中一部分,将成为断裂的日常状态,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的每一个过程的存在,都要相互联系的上手状态存在,打乱一个环节,其它的均会可能断裂。那么作为人的存在、活着,为其整体性活着,就是一个积极的命题了。对于文学创作,亦然,创作中产生一种存在的上手状态,就必须为其准备系列的隐藏的随时让读者可观的可思的上手状态存在着。

【篇二: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书中第一章的题目是: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这个题目好像和马列的唯物论差不多。套一句话说,就是物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物质和存在有多少相似性?为什么海德格尔不说物质性?唯物主义说物质是存在的,这个存在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吗?其实,唯物主义说到了存在,却不在证明如何存在。和历史所有哲学一样,物质就在那里,我们都看见了,物质不灭。

唯物主义的存在因该是指物质的状态,即存在的状态。海德格尔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生存和其之外的所有黑箱而不是指人的认识思维对象,是规定具体个存在的最高的存在。思维和物质的这样一对范畴,在海德格尔来看,是抛弃了存在,是以族类存在代替了真正的最高概念的存在,认识与对象还是一对具体的存在概念。物质概念所反映的应该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是此在面临生存的状态,是人的一种具体的存在。人可以通过这个状态体验存在,但这不是存在。先瞎猜到这里吧。

【篇三: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哲学史上有一些哲学家是绕不过去的,这些天皇巨星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尼采、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

在19世纪以前,占据大学哲学讲堂的是经院哲学。许多大学还没有哲学系,哲学隶属于神学系,

海德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哲学的思考是本源性的,极富原创性,既发前人之未发,同时又把自己的思想与2500年的哲学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深厚的历史感只有黑格尔能够与之相比。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的思想看作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枢纽:清理传统、深入本源,奠定基础,面向未来。

我个人比较偏向大陆哲学,对英美分析哲学不是很感兴趣(这是不对的,英美哲学有它的意义在),原因之一就是,在分析哲学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哲学从自大转向了自卑甚至自虐。而海德格尔则似乎使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你会禁不住对哲学油然生起一种崇敬之情。

《存在与时间》的参考书很多: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

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

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书店。

孙周兴主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

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商务印书馆。

在他看来,哲学家就象艺术家一样,是存在或天道向世人昭显的通道,在这里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思想家的生平。当年海德格尔讲授亚里士多德时,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他只讲了一句话:他生下来,他工作,后来他死了。

海德格尔是哲学史上少数几个真正出身贫寒的哲学家。他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对土地、自然的眷恋之情,虽然学养深厚,博学多才,但是经常有人在背地里批评他老土、土包子。

首先,海德格尔是哲学家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而哲学家尤其不适合介入政治,因为他是理想化的、抽象的,而政治则如法国人所说,是一项下贱的职业,那是现实性的、具体的,有时表面冠冕堂皇,里面却是丑恶肮脏的。换言之,政治哲学与政治学是不一样的。因此,

哲学家不应该介入政治,应该站在制度之外并且始终保持这种姿态,才能保证他对政治的批判作用。一个人的政治理想再好,假如他成为现行制度的组成部分,那就一定会被体制所同化,至少在部分上上如此。总之,介入政治不是海德格尔的特长,不是哲学家的特长,幼稚是不可避免的。历史上几乎所有参与政治的哲学家都是以失败告终,塞涅卡和培根就是证明。

海德格尔以西方文明的批判者自居,他反思的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局限,NZ为人类所不齿,但并不意味着战胜国就没有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NZ与盟国,都是西方文明局限性的产物(原子弹)。海德格尔的弟子们可以既反对NZ,同时批判西方社会的异化,唯独海德格尔不行,因为他没有资格,他无法理直气壮。

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家与作家应该与大众传媒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当他们江郎才尽时才需要这些东西。

作为农民的儿子,海德格尔内心深处具有对土地、血缘、收获,一句话,对于自然的眷恋之情,非言语可以形容。因而在他的思想里,有一种浓厚的反现代化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与NZ有某种相近之处。实际上,在中国知识分子之中,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有这种情绪。这或许是海德格尔在中国很有人缘的原因之一。

哲学家的思想是很难用好坏善恶来评价的。因为他们的思想比较抽象,大多是原则性的,并不是具体行为的直接指导。通常哲学家所思考的是两种情况,一是最高原则,一是最低限度。

我以为,在许多问题上,康德是最清醒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很崇高――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但是并没有崇高到忘乎所以的地步。他认为,人应该以道德为理想,不过也要牢记,人生在世终其一生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法则的限制,无时无刻不受到感性欲望的束缚,所以不要奢望在有生之年肉身成仙,活着通达人生的最高境界,理想永远是理想。当年康德屡次申请教授职位而不得,曾经愤而转向俄国女皇申请教授,这事放在以前,一定会被扣上叛国投敌,至少是不爱国的帽子。卢梭从来不遵守起码的道德准则,尼采身患梅毒,维特根斯坦和福柯是同性恋者,罗素80多岁还以猎取女人芳心为乐,海德格尔与阿伦特的婚外恋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想,如果只涉及哲学家个人,例如同性恋,那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们的行为并没有影响他人的生活。但如果影响了他人乃至社会,就一定会被追究的。然而,仔细一想,这其实不只是对哲学家,也是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

海德格尔辞去校长职务之后,退守书房,埋头学术。盟军解放德国之后,海德格尔因为与NZ之间的关系,被审查并且禁止讲课,直到1951年才解禁(著名指挥家卡拉杨就是因为曾经是NZ飞行员,生前始终未曾到过美国演出)。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之间始终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或差别,无论是在

哲学的问题、对象、方法、概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两者简直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美国作为一种独特的移民文化,各种哲学流派都有市场。但是直到今天,美国哲学界还是如此,甚至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在搞什么课题。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写了一部哲学史,叫做《20世纪西方哲学》,作为罗素《西方哲学史》的续编,充满了分析哲学的偏见,德国哲学在其中只占极小的部分,与它在20世纪哲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相称的。10年前,我参与写作《当代外国伦理思想研究》德国部分时,几乎找不到相关的英语文献。当然,同样是20世纪哲学,区别于古典哲学,它们也具有共同之处,例如反形而上学、反本质主义等。

大陆哲学主要是德法哲学。

德国哲学当然没有游离于现代哲学之外,它构成了足以同英美哲学相抗衡的另一大思潮,这一思潮是从现象学发端的。德国古典哲学之后,其实也就是黑格尔之后,德国哲学经过了一段混乱时期,终于产生了现象学,从而由此真正踏入了现代哲学。记得伽达默尔曾经说过,新康德主义如果没有胡塞尔,可能前功尽弃,不会形成什么有效的成果。

德国哲学的衰落与复兴是很正常的:它的衰落是古典哲学的衰落,它的复兴则是现代哲学的前奏。

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古典哲学的顶峰和衰落。一方面,它以思辨辩证法的形式使形而上学终于成为科学的科学,另一方面当它把古典哲学的精神和思维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之时,这种绝对的理性主义不仅与自然科学的现实经验发生了矛盾,而且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是格格不入的。实际上,德国哲学的复兴以康德主义的复兴为主导,是因为它既切合科学的进展,同时离绝对越来越远,离人类理性则越来越近。不过,康德哲学毕竟是古典哲学,它的理性主义、先验主义以及它的内在矛盾――二元论、不可知论等等,都不是以古典哲学的方式可以解决得了的难题。所以,与新康德主义复兴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协和音――叔本华、尼采、生命哲学,在世纪之交的动荡之中,人类的生存处境更加成为哲学所关注的对象,而这股非理性主义的暗流逐渐成为主流或主流之一,显然与康德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实际上亦与古典哲学格格不入。

海德格尔登上哲学舞台时,正是新康德主义中的科学主义逐渐没落,人文主义倾向日益强大的时期。

当时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们以及生命哲学家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究竟有没有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精神科学(在德语中,Geisteswissenschaften直译是精神科学,实际上的含义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有没有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的人文科学方法?李凯尔特、卡西勒、狄尔泰等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乃是康德问题的现代表述。

决定一门学科是否成立的关键在于方法。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以来,哲学家们在方法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以前讲过,哲学的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对象,因而认识其对象就应该有其独特的方法。于是,找到或发现哲学的方法,就成了决定哲学的意义和地位的关键。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都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新康德主义、生命哲学亦然,英美哲学也是一样。实际上,哲学的革命就是方法论上的革命。

德国哲学从古典哲学走向现代哲学的转变,是以现象学方法为其标志的。

对海德格尔来说,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相遇是他创建存在哲学的关键。正是因为学习了现象学方法,使他找到了解决存在问题的突破口。当然,这并不是说现象学形成了存在问题,实际上现象学尤其是胡塞尔的现象学拒绝存在问题,而是说现象学方法为海德格尔解决存在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海德格尔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存在问题。

1、巴门尼德。巴门尼德意识到希腊自然哲学的局限,他放弃了从时间上追问本原(arche)的宇宙论路线,提出了从逻辑上追问宇宙万物之本质的路线,从而确定存在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2、苏格拉底-柏拉图。那么,怎样研究存在?苏格拉底将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定在是什么的问题上,柏拉图由此而创立了理念论――理念其实就是苏格拉底的是什么,不过柏拉图进一步强调了是什么的本质的本体论地位。

3、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尽管他不同意理念的分离,但是在创建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受到了柏拉图的深刻影响,他将存在本身确定为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继而将存在问题具体化为存在的存在方式即范畴的问题,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个范畴体系,它要说明的是世界的逻辑结构。

4、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混合物,它吸取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和逻辑方法,但亦接受了柏拉图的等级制的体系构想,因为这样才能解决神学中的上帝问题。于是,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中的实体(ousia)在范畴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了独立的形而上学对象。

5、近代哲学的本体论。近代哲学本体论走过了一个从中世纪形而上学向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回归的过程。笛卡尔和斯宾诺莎都主张一个实体,黑格尔则恢复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将形而上学建立为一个范畴体系。

通过上述简单的回顾,我们看到,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基本特征是:(1)以存在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视之为宇宙万物的根据、基础,主张存在具有超验性。(2)逐步将存在问题具体化为存在的存在方式或范畴的问题,乃至实体问题,所以一提到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存在而是实体。(3)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出发,主张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是理性认识,将存在-实体看作是普遍的本质,因而本体论越来越依赖于认识论。

但是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依赖于认识论的本体论受到主客二元式认识论框架的限制,实际上是将存在当作存在物来认识的,换言之,它混淆了存在与存在物的区别。我们的认识论在认识具体事物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当我们使用认识论来把握存在时,就不可避免地将存在限制成了存在物,或是将存在物误当作存在来研究。海德格尔称形而上学史为在的遗忘(Seinsvergessenhiet)的历史。这就是说,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允诺研究存在问题,但实际上它并没有解决问题。

因此,存在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人与万事万物一样也是一种存在者,不过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者,其不同之处就在于:人这种存在者不是现成的已成定型的存在物,而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存在者。换言之,人是一种活的存在者,因而存在就有可能通过人这种存在者这里存在出来,得以显现。既然如此,人与存在之间就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一方面人这种存在者乃是存在得以显现的境域,另一方面亦意味着人这种存在者怎样理解或领悟自己的存在,他就怎样存在,而存在也就怎样存在出来。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存在,我们就怎样存在。

因此,海德格尔从来不是仅仅将存在问题看作是纯粹的理论问题,他将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看作是西方文明的衰落的根源所在,主张通过重提存在问题来医治西方文明的锢疾。

形而上学代表的是西方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思维方式造就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但是也导致了西方文明的危机。当人遗忘了存在,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物上的时候,他便与自己的根源断绝了联系,被连根拔起,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人类误以为他可以而且已经通过科学破解了宇宙自然的奥秘,从此人类就真正成了宇宙自然的主人,但是实际上他在把存在物化的同时也把自己物化了,于是他一步步地走向了毁灭的边缘。

因此,存在问题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理论问题,对人类来说它是性命攸关的现实问题。海德格尔试图重提存在问题,正本清源,回归存在的本源处,寻求解决西方文明问题的新途径。

那么,海德格尔究竟是怎样解决存在问题的?这决定于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相遇。

海德格尔怎样在现象学方法的启发下找到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

先让我们看一看现象学方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讨论海德格尔如何使用现象学方法解决存在问题,最后再说说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之间的分歧。

1831年黑格尔去世之后,黑格尔学派迅速解体,德国哲学在经历了短暂的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时期之后,哲学的旨趣再度复兴,其主导的力量是新康德主义,这就是现象学的理论背景。德国哲学的复兴以康德哲学的复兴为主导,不过康德哲学毕竟属于古典哲学,它的理性主义、先验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等,都是以古典哲学的方式不可能得到解决的难题。当胡塞尔登上哲学舞台之时,正是新康德主义中的科学主义逐渐没落,人本主义倾向日益强大的时期。早期的胡塞尔深受新康德主义中心理主义的影响,后来他激烈地批判了心理主义,走向了先验主义,以现象学方法将新康德主义的科学精神引向了现代哲学。

如果从整体上把握现象学运动,我们可以将现象学看作现象学方法,也可以看作现象学哲学。当然,试图使现象学乃至哲学成为科学主要是胡塞尔的主张。就此而论,胡塞尔的问题是十分古典的,他的哲学旨趣也是如此,但是他的研究领域和哲学方法却属于现代哲学。

作为哲学的现象学或现象学哲学,类似一种元认识论。与新康德主义关系密切的胡塞尔面对的问题主要是认识论难题:首先,认识如何可能切中(treffen)其对象?其次,作为认识的可能性的条件的概念、范畴、逻辑形式的根源是什么?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或前提,这个问题自然科学自己是不研究的,它也没有能力追问自己的基础和前提,但是这些基础和前提又是自然科学认识活动的前提条件和所以可能的基础,因而现象学乃是元认识论,或者如胡塞尔所说,是最科学的认识论。所以胡塞尔认为,作为真正科学的哲学,其目的就在于寻求超越于一切相对性的绝对、终极的有效真理。在他看来,以往的哲学之所以不能确立绝对真理,是因为没有找到哲学的真正对象。哲学的对象既不是自然主义、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也不是经验主义的感觉经验,前者无法证明,后者则是主观偶然的。哲学的对象应该是既非物质也非感觉经验的中性的纯粹意识,先验地存在于纯粹意识之中的纯粹逻辑即纯粹的观念系统,就是绝对真理。所以,现象学就是关于纯粹意识或意识本身的科学。

现象学家们并不否认事物本身的存在,只是认为那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不过胡塞尔比较激进,他认为不存在事物本身,任何事物都是意识中的对象,或者说,只有意识中的物才有物的意义。因此,现象学所谓的回到事情本身可以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求我们摆脱一切偏见,面对实事本身;其二是说,我们面对的是实事本身而不是实事背后的东西或外物,实事背后或实事之外无他,实事就是最基本的对象。

举例说,当我们以眼前的水杯为认识对象时,我们把它归结为颜色、大小、形状、硬度等等属性。问题是,意识如何能够切中对象呢?水杯如何进入意识中来?我们对水杯的认识与水杯本身是否一致?传统哲学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现在,胡塞尔认为他的现象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在我们认识水杯之前,我们就已经与水杯打交道了,我们就已经看到它了,即已经意向于它了,这些属性、概念就生成于意向活动之中,并不是后来抽象的结果。换言之,知识与对象都根源于意识的意向性活动,意识的意向性活动的先验形式和结构是两者一致性的根本保证。

【篇四:《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海德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本源性的思考,极富原创性。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思想看作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枢纽:清理传统,深入本源,奠定基础,面向未来。

1、存在问题的提出

在海德格尔看来,古典哲学并没有解决存在问题。因为依赖于认识论的本体论受到主客二元式认识框架的限制,实际是将存在当作存在物来认识的。他称形而上学史是在的遗忘的历史。

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种能够使存在得以显现的在者,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人就是此在。分析存在问题必须从人入论。对此在的分析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海氏因此称之为基础本体论。

2、人作为在者的不同之处

人这种存在者不是现成的已成定型的存在物,而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存在者。换言之,认识一种活的存在者,因而存在就有可能通过人这种存在者这里存在出来,得以显现。

一方面人这种存在者乃是存在得以显现的境域;另一方面亦意味着人这种存在者怎样理解或领悟自己的存在,他就怎样存在,而存在也就怎样存在出来。他说: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存在,我们就怎样存在。

在他那里:人的存在生存(依是否真正操心自己的生存)人的生存状态两种方式:本真的与非本真的人的整个现实存在。

3、关于烦

人总是生下来就在世界中的,海德格尔称人在世界中的生存结构为此在在世界中的机制。人不仅在在手状态和上手状态中与世界打交道,人还与其他的人共同生活,与此在共同存在的是隐匿着的常人,这个共在的常人左右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不仅要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而烦,而且还要经常为他人而烦。人们陷入闲谈、好奇、模棱两可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沉沦的状态反映了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情况,也即当他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就不得不处在这个世界之上,生存与日常生活之中。此在的烦不是心理上的焦虑,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状况。

他不是烦忙而是烦忙向他压来。他处在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反应是情绪性的。

4、关于死亡

面对死亡,人或者烦忙于日常的生活不去管它,坐以待毙;或者可以突然领悟到自己的生存,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死亡使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死亡提供给人一种自由,面向自己真正地生活的可能性。死亡促使生命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庸庸碌碌的东西。

然而死亡并不是人们愿意直接面对的。人们以各种方式回归对死亡的领悟。然而在沉默中,在畏惧中,人总能听到来自死亡的声音,这种声音要求人面对自己的生存本身。海德格尔称这种来自烦的呼唤为良知,而把对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可能性的承担成为罪责。

人不能逃避罪责。因为不选择或逃避也是一种选择。这里不是说人生来就有某种到的缺陷或宗教上的原罪,而是说人必须去选择。选择使人丧失了可能性。

但是良知可以不断地唤起人的罪责和行为能力,使人能不断地认识到自己当下的实践,不断地有所策划,面对自己未来生存的不确定状态,这就是人的良知和决心了。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中,在这种对自己死亡的清醒意识中才能顿悟到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境域。因为日常的生活状态提供给我们的是常人的态度,不是孤独中,而是在原有良知的决心中,此在才进入自己本真的生存。

5、关于时间性

(1)曾在、现在与将在

人的生存是时间性的。时间能建立人的存在的种种意义。人的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的情况属于曾在,人的当前化的处身于境况中是人的现在,而人的面向死亡,有所策划地生存是人的将在。而只有面向死亡地存在才能使人的三种时间状态显示出来。

(2)传统形而上学存在与时间的悖论

其实在此在身上最源始地解释存在的境域,就是时间。

形而上学的产生就根源于人类精神要求超越时间的理想,故形而上学的对象总是超越的,但由于我们自己毕竟是有限的即生活在时间中的存在者,因而在时间性的存在者与超时间的永恒者之间有一道鸿沟,形而上学便竭尽全力谋求为二者搭桥,寻求由此及彼的通道,这即引出海德格尔的主题:存在与时间。

(3)有限的时间性

真正的时间性是有限的时间性,就是此在本身。时间性不是一种东西,时间性是从人的生存中涌出的,我们把这种此在的时间性成为源始的时间性,它最重要的维度是将来。

真正的时间性是就时间性和生存论的此在相关的意义来说的,它并不否认时间像河一样流淌,这使一种有限的时间性成为可能。而非真正的时间性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序列。

唯有人能领会时间性,他在自身有限的必死的生存中发现了生存的时间性,这是一种使人的现实生存具有意义的时间性。虽然公共的时间属于每一个人,而有限的真正的时间性属于某一个人,即此在。

(4)人存在于历史之中

历史并不是已经过去的事物,因为完全过去的东西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真正的历史性的东西必须在曾在中揭示出种种生存的可能性。它必须是解释学的,和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通过对非本身的文献史和博物馆式的历史学的批判,解释学的历史将展示曾在的生存的可能性,将那些过去的生活经验展示出来。

本真的历史学将人带入生存的核心,使人领悟自己生存的可能性和共在生存的命运。所以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不是客观的,封锁在书本中的故事和文物。人正是先行具有决心,进入本真的发生着的历史之中,人才生活在一个不仅有活着的人,而且还包括死去了的人共同拥有的世界和民族之中。

历史给人以意义,历史也从人处获得其本真性的源泉。

精彩语录:

1)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

2)死亡不是人实际能经验的。死亡也不是能被他人代替的。死亡使人个体化,使自己的生存整体地呈现出来。人的畏的情绪向自己展示了自身的生存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是终有一死的。谁也不能代替谁,也无可逃避。

3)人从一生下来就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之上,处身于世界之中,沉沦于日常生活之内。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曾被教育局称为“不合格”的一本书,却被不少学者认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书里蕴含了太丰富的内容,讨论的问题也庞杂且深刻,有些地方让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某些话却让人印象深刻,若有所思。人想要本真的存在,就必须本真的理解和面对死亡,海德格尔说:“死是存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像这种可能性存在,就为此在开展除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这种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存在。”

  “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乍看就觉得是废话,人肯定都是求生的,不会是求死的呀,所以自然是为生存而生存,这样的问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但是结合很多人各种生存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哲学家要讲出这样的话来。有人觉得生存是为了赚钱,有人说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形形色色我们觉得对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满带文艺范儿的“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但是生存就是生存本身,与其他一切都无关,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而生存的,为了维持生命而呼吸、饮食,而只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工作、金钱……所有的一切。下次再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请记得告诉自己,生存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很多我们觉得乏味的东西可能也会有意思起来,很多困难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生死由天,我们总是在纠结自己的存在,总是计算着在世间的时间,但是既然不受我们思维活动或者情绪的左右,我们为什么要花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呢?或者我们真的想要用脑子重新整理出更适合我们的生存法则或者避免死亡的窍门?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曾被教育局称为“不合格”的一本书,却被不少学者认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书里蕴含了太丰富的内容,讨论的问题也庞杂且深刻,有些地方让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某些话却让人印象深刻,若有所思。人想要本真的存在,就必须本真的理解和面对死亡,海德格尔说:“死是存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像这种可能性存在,就为此在开展除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这种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存在。”

  “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乍看就觉得是废话,人肯定都是求生的,不会是求死的呀,所以自然是为生存而生存,这样的问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但是结合很多人各种生存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哲学家要讲出这样的话来。有人觉得生存是为了赚钱,有人说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形形色色我们觉得对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满带文艺范儿的“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但是生存就是生存本身,与其他一切都无关,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而生存的,为了维持生命而呼吸、饮食,而只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工作、金钱……所有的一切。下次再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请记得告诉自己,生存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很多我们觉得乏味的东西可能也会有意思起来,很多困难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1500字


自己存在于这里,不是依于某种认识和意志,更不是依于直观为我们所知的。而是在缺乏明确的认识状态下,我们不得不与被抛到的这个:此的自己面对面。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意识状态的傀儡,在无意识状态中构造成我。

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觉醒,反思自己,那是因为。作为思想支援的畏。心在老在担心着什么,畏惧之心时刻有之。造成埋头于日常的此在发生动摇的是 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我们在不断复苏自己的思维状态中,不断地,不愿意按部就班,对于存在的意义,自身的价值的拷问为什么会动摇,因为我们总在担心一些东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们因为畏惧而操心。

海德格尔认为正在被展开和发现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和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其实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相关联。甚至自己最后的死的关联。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此在非死不可。但如果死掉,此在原本就不可能亲身经历这种事。此在对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自己自身的死对于此在来说,决不可能作为现实的东西亲历。

人生在世考虑两个极点,生和死。听天由命转变为人定胜天,对于生我们亲历过,但是对于死作为存在状态的终结,是无法体验到的,那要到另外一个境界了,这是我们所说的来生,循环,还是只是人的肉体形式化为物质的存在,精神消散,但是人的精神反而是人的本真的东西,畏死,我们考虑生的意义价值。为了连续生与死我们有了时间,时间就成了一种纽带。

对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良心,良心是伪善以外的任何东西。自己在这里存在并不是依自己的愿望选择的,自己在这里存在是既成事实的,并且自己对自己的存在完全是非力的,我们生在此,就在此,此在已经存在不以我们的自我意志而转移,也无法按照自我的意志来转移。

所谓良心不是完成了的状态,而是良心的倾向、准备接纳自己的内疚的一种姿态。我们对于自己的存在,先于自己的思考而存在,自己在这里或好或坏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不是对得起自己,这样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良心,我们追求的存在良心是对自己的一种怜惜。

畏、先行到死、良心都是使此在从向日常的沉沦中回返自己自身的环节,海德格尔把此在忍耐畏、从自己固有的亏欠理解自己称为觉悟性、决心性。由于这些思考我们会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起码在一种程度上说是这样的。这种觉悟性即是与自己最后的可能性之死面对面,并始终把其为可能性维持。

通过先行到死此在才将来到自己的位置。临死时,下了先行到死决心的此在,把自己存在的场或境域中重新把握以前一直照面的东西,使其无隐蔽地照面。这叫做现代化 这样就获得了将来、曾在性、现在花三个机能。而三种机能不是并列存在的。

所谓此在,说到底不外乎是这种时间性。在把握将来,曾在,现在之间我们的存在问题,我们需要一条纽带,生命的循环不是由于死亡而终结,通过向死先行,此在向他从前自己在过来的存在样态返回,并接受这种返回。这即是反复己。在非本真的存在中,人把这种自己被抛的存在样态冷却了。在不断地一遍又一遍的体验生命中轮回,不死,可能换一种形态方式存在。

本真的历史性可以这样归纳;支配自己、规定自己生活的力来自过去,同时它还无疑是在自己自身中继续发挥作用的难以抗拒的力;要承认自己还是依赖这种力,要把它作为自己的财产。

在支配自己的时候我自然地联想到了《黑客帝国》人被机器控制,思维禁锢在一个庞大的母体中,而人有些脱离了这种禁锢成为先知,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控制自己的觉醒,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实现渡化,一切又在考虑平衡,平衡之后又是什么,人觉醒之后依然没有彻底的觉悟。因为人无法化为虚无的存在,与虚幻化为一体,本身就是虚幻的状态下,本身已经不存在的情况下去揣测存在也是行不通的。

最终我对于一些基本概念还是不是很清楚,由于读的比较粗糙或许遗漏了许多东西,但是我坚信如海德格尔所认为,所谓真理、真实的基本样态并不是言说与判断与事实一致,而是事实和事物没有覆盖的呈现,在特定的关系中照面。

世界因为我们的感知而存在,单纯的从自我思考的角度,从自我来说是这样的,因为不可知所以成立,这是一个以本身的怀疑来怀疑本身一样,不过又为认识打开了另外一条思路。

时间因我而存在——读《匆匆》有感


时间因我而存在读《匆匆》有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每当我翻开课本,细细品味朱自清的《匆匆》时,我突然读懂了许多许多,感觉时间流逝地是那么快

是啊,任何事物都有时光飞逝的痕迹,惟独时间没有。他其实是多么的吝啬啊,连游丝般的痕迹都没有留下。而他同时也是多么公正啊,无论富裕与贫穷,每个人,每一天都只有相同的时间,分秒不差

我们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谁没有浪费过时间呢?每当我玩电脑的时候,时间从键盘上过去;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时间从屏幕里闪去;每当我做游戏的时 候,时间从欢笑中溜走有一天放学回来,那天的作业极少。我心里抱着这样一个念头:反正今天作业这么少,我先玩玩也没关系。于是我疯狂地在家玩起电脑游 戏,泡在电脑桌前,陶醉在了精彩的游戏世界里,一直没有感觉时间正在一大步一大步前进。后来,我才发现天渐渐暗下来了,一看时间已经很晚很晚,接着我只好 去开夜车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又是何必呢?

匆匆,时间是何等的匆匆啊不过时间的匆匆流逝是谁也挽留不了的,所以我们不能浪费时间了,而是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把握时间!同学们,让我们争分夺秒,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时间因我们而存在!

读《存在与虚无》有感


读《存在与虚无》有感

读《存在与虚无》有感第2页

《我与父辈》读后感2000字-永远的存在


《我与父辈》里,连科老师从自己童年开始写起,字里行间是满满的朴实和暖意,不由得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上世纪那个充满贫穷和饥饿的年代。他用详实的笔墨和丰满的情感向读者讲述了生活在豫西农村里的父亲、大伯、四叔坎坷而平凡的一辈子,以及阎连科老师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除了对那段沉重历史回忆之外,阎老师用更多的语言讲述了父辈对子女浓浓的亲情和子女在父辈亲情之下获得的滋养与成长,以及对这种感情的感恩。朴实的叙述和文字的简约并不妨碍感受的恣肆与蒸腾,故乡、亲情在关于思念的名词竞技场上,永远是胜出者,而且永远与你锁定在一起,严丝合缝,牢不可分。无论走了多久,无论飞得多远,故乡和亲情如同拉扯着你飞行的线绳的另一端,撕拽着,紧绷着,剥离着,皮毛脱落直至血肉模糊,经历过的人是深深的共鸣,没有经历过的人则是一种灵魂的顿悟。

看着看着,我不禁潸然泪下。我的老家坐落在邙山脚下黄河之滨,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父亲兄弟姊妹五个,他排行老大,父亲当年16岁时就出去当兵,再后来转业到洛阳工作,母亲19岁那年嫁给父亲来到这个家中,长嫂如母,贤惠的她不仅要伺候生病的婆婆,还要带着叔叔、姑姑干农活挣工分。从我记事起,母亲每天从鸡叫起床就开始忙,到了晚上还要给一家人缝衣服做鞋子,从没有片刻停歇过。如今我的脑海中还经常浮现这样的镜头:昏暗的灯光下,母亲一边督促着我和妹妹学习,一边缝衣服,常常我们半夜醒来还看到她在灯下穿针引线。到了冬天,母亲的手冻得红肿还裂开长长的口子,母亲用煮萝卜水洗,然后抹上一层厚厚的猪油,还没好上几天,就又裂开。那时候生活贫困,为了给我们解馋,每到周日,父亲从洛阳回家,都会带猪肉饺子馅,母亲就会给我们包饺子吃,听母亲说,妹妹保准会吃多,躺在床上难受的哼哼着肚子撑,但下次依旧,我想这可能是馋的太狠,妹妹对吃撑想要屏蔽吧!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最难捱的还是寒冬腊月,凌晨5点多起床到学校上早自习,清冷孤寂漆黑的夜令人又冷又怕,我和邻居家的姐姐常常一路小跑,好不容易身上有些微热,进到教室又宛如掉进另一个冰窟,里面没有取暖设施,窗户上破碎的玻璃上用报纸糊着,在寒风中咕咕作响。最怕的是下雪天,地面泥泞,怕棉鞋湿了坏了,就放在书包里,虽然穿上母亲织的毛袜子,再套上胶鞋,也无济于事,走到学校,脚趾早已麻木,已丝毫感受不到痛。为了取暖,大家就会玩一种游戏俗称挤谷堆,太阳出来时,在背风的墙下,大家背靠墙排成一行,互相挤扛取暖,谁被挤出就排在后面接着开始下一轮。那个倒霉小伙伴不小心把棉衣服挤破,回到家被母亲手中笤帚的招待。后来,在市里上了学,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庞大的暖气片,窗外寒风猎猎,窗内热浪习习,最初热的不习惯而被同学们嘲笑,我都是一笑释然,接着做自己的功课,奋笔疾书的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这段经历如梦魇一般,根本忘不掉,我写的许多文章也是围绕着那段经历来写的,离开了这片土地,离开我的故乡,我似乎什么也不是,唯有来处,方有去处,就如同阎连科老师在《我与父辈》中写的我发现那块土地完全可以没有我,而我却不能没有那块土地和村落,没有我那块土地依然会遵循着它已有的秩序和轨迹,日出日落,岁月人生,而我若没有那块土地,我就不再是我了,没有那个村落,我就什么也不是,我是懂连科老师的,连科老师是懂我的,他懂得每一个从故乡走出去的人,曾经的我们不愿意再回那片土地,然而当时光折返、生命折返时,我们才发现深爱着故乡的仍然是我们。

如今我的父母愈发老了,他们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勤了,父亲患有轻度脑梗,经常头晕,然而只要回到老家就会减缓好多。母亲高血压多年了,每天必吃降压药,然而一回到她家乡,血压就降了下来,用母亲的话说,老家的空气就是好!为此,我咨询很多专家,但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开玩笑的对父母说:这可能就是故乡效应,胜过任何灵丹妙药!有一次,父亲偷偷告诉我,母亲曾在三十年前随他到城里时就发誓再也不回来了,然而没过几年,她先是和父亲商量回老家整修老宅子,继而种菜种树。老家要修路,他们慷慨解囊资助;老家来了人,他们盛情款待;老家人有什么困难,他们尽其所能他们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举一动充满了牵挂和依恋!是呀,故乡情结如同一个人内心深处潜藏的一泓泉眼,既不会四溢,更不会干涸,而是一生一世的根植,一旦合适的时候,就如喷泉般一泻千里、难以阻挡,这不仅是中原,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家乡情结!我想这也是连科老师在《我的父辈》中除了亲情之外所表达的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主题。

正如阎连科老师所说:作为作家,他们永远都不会逃离对这片土地的爱,如果有让人读了不舒服的地方,那一定是他们对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春华秋实,冬去春来,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里,我们也永远回不到年少,在岁月的流逝中,从贫瘠拮据平凡的石块蜕变而出,我们的岛开出自己的花,润泽柔嫩,色质明艳,直至结出累累果实。走过昨天,走过追忆,走过流年,我也从花季少女到不惑之年,从绿衣蓝衫到航空蓝的追梦,无论时光荏苒,似水流年,我愿意始终秉承着自己的善意和暖意行走这个冷清但更长情的世界上,只因故乡和亲情所在之处,便是我永远得以思念的天涯海角。

天籁俱在,真情亘古,世间鸿蒙,初心永恒。著名散文家简媜说:深情是一桩悲剧,必须以死来句读。而我们这群人对于故乡和亲情那份初心,可能必须要用一生的精彩和涅槃来演绎吧。

感谢阎连科老师,感谢《我与父辈》,感谢他和它能让我再次明晰来时的方向和最终的去处!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存在与时间》读后感8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与时间赛跑读后感8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