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 > 地图 > 2024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大全
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推荐
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

(共 1409 篇)

  • 1、 读《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有感

    近日正在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反复读《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条后,思潮涌动,再也安奈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书中所述小学一二年级就有落后差生的现象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的确存在,而且农村的情况还比较严重,一些孩子从小学就一直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可是他们却硬坚持到了初中九年级毕业,我真为这部分学生的恒心而感动,就是让我们老师整天坐在一个听不懂的教室内,我们也坚持不了几天。如果真的让我们持续九年的话,我想我会变成疯子的。

    连我们老师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可是我们却在逼着学生去做,他们课堂上明明什么也学不会,又不让动,他们课堂的小小不对,都会被老师当作大错来批,他们目光中那种渴求知识却又不会的眼神,真让我内心无比的痛苦,因为他们能有这样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老师的错而造成的。

    很多老师愿意用同是一节,为什么人家会而你不会呢来形容学生不努力的原由,这种表面上看似合理的推论,其实是掩盖了儿童脑力劳动领域智力不同的现实问题。大家习惯性地用统一的固定标准来要求学生,结果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力不从心者跟不上,时间长了,对这两类学生都不利,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态度都会大打折扣。

    从本篇文章的主体思想上来看,说是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好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这条教学原则,人人皆知、人人会说,可是人人运用了么?在如何用呢?就我个人来说,也曾尝试过很多次,可失败的次数较多。因为我只是把该课的练习题进行了分类,简单地安排不同学生做不同的习题,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原来知识水平,更多地是心血来潮式的尝试,当然课堂效果不会很好。后来虽然又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可是当真正面对学生时,看着学生连小学的数学内容都不能顺利解答时,我再次失去了耐心,重回到直抛答案的老路,因而我感觉因材施教说着容易,做起来是真难呀。

    也许正是因为难所以凡是能够运用好这条原则者,几乎没有不是名家大师的,他们都耐得住寂寞,没有功利之心,完全是从学生的成长思考,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性格、爱好,知识基础,在设计时为每位学生精心设计方案,在实施中又细心指导,他们的忘我工作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总之,这篇虽然不长的文篇却给了我们思考的无限空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尝试与反思,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全心身地投入到对不同学生的分析与设计之中,这样才能消除抽象学生的现象,让现实中的学生每堂都有各自

  • 2、 读书笔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读书笔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就这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在记忆中保持得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得就完全不同;

    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学生智力的不同并不能用聪明或者不聪明这样简单粗暴的词语加以评判。除了类型不同之外还有一个智力上的早发育和迟发育的问题还有一个速度与质量的问题一句话笨蛋即使有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一些尚未被开发的聪明的孩子也许他们的聪明不在你教的这一门学科上也许他的聪明要在十五周岁以后才会被身体发掘出来。

    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常常做的是为了使一个通过他自身的努力能够得到三分的学生达到我们期望的四分或者五分的目标而结果把它留在了两分上。我们的期望往往扼杀了孩子心中的唯一的一点自尊。

  • 3、 《阅读,让教育变好》读后感:没有阅读,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没有阅读,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读《阅读,让教育变好》

    陈贤娟

    暑期,看了《阅读,让教育变好》,我深深觉得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至关重要的。但是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就是训练。我们绝大多数的学校不是在从事教育,是在从事训练,因为它根本没有阅读生活,根本没有人心灵成长的舞台。学校教育就像母亲的乳汁,对人的最初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的第一年,母亲的乳汁是最好的营养,最天然的,营养结构最丰富的。但是到如果到30岁时还吃母亲的乳汁,你一定是一个身体发育不良的孩子。你需要自主进食,需要咀嚼的能力,需要自己不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阅读也是如此,学校教育相当于母亲的乳汁,如果没有阅读,如果没有大量的和人类最伟大的著作,最伟大的经典去交流沟通,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成长的个体。

    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才能形成,当然不是说今后不可能形成了。《礼记学记》里面曾经讲过: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机过去以后,你再勤苦,还是可以成的,只不过是难成。人的精神饥饿感, 是在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对于世界的好奇,人类的很多问号,只有在小学阶段才能提出,过了这个村,永远没这个店,所以小学阶段的阅读,我认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在小学的最后一年,我决定围绕阅读做好以下工作,中化经典诵读,班级阅读节,感动接力,亲子共读,读写绘的研究等等。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儿童阅读。我认为人的阅读的票根,人的精神的饥饿感,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才能形成。

    我同时还呼吁我们的孩子们的远离电视,推广晨诵、午读、幕省为核心的生活方式。每一天是以晨诵开始的,我们高年级用经典散文、唐诗宋词等开始一天的生活。每天中午我们有20分钟的午读时间,我们和孩子一起读《草房子》,读《夏洛的网》,读《一百条裙子》,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等。

    总而言之,我觉得真正的阅读应该从儿童开始,应该从教育着手,这才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它也是中国素质教育突破口的一个最重要的选择。只有通过阅读让孩子成长了,才是最好素质。

  • 4、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没有抽象的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没有抽象的学生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他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相同的。

    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直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班级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终于明白,虽然老师们在备课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但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就因为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备学生不够充分的备课,使我们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

    所以,我们要在课前充分的备学生,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在课堂上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不同难度的检测题目,课下布置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 5、 教师《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它是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欢迎阅读本文!

    教师《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一】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既能让家长孩子满意,又能让自己工作的顺心愉快。今日有幸拜读《给教师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最让我收益的是其中的两个有效问题:第一,如何教育好犯错误的学生;第二,如何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又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特殊家庭的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老师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感觉很是烦恼。“如果我们能够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与家长有充分、良好的协商和沟通”,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确,“身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尤其是那些有特殊成长背景的孩子。也许那些顽劣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幼小心灵在畸形环境中所受到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和宽容。”

    那么,如何才能给予犯错误的学生特别的关爱和宽容呢?“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这些看似寻常简单的话,实践起来却很有难度,教师也是人,也时常会情绪化的去处理一些事情,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如果我们以为这样教师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性意气的处理一些事情,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倘若教师不能及时化解矛盾,时日一久,必酿大祸。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多加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始终把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第一要务!

    诚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努力和汗水。但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

    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师还要承受来自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精神压力大,半数中小学教师有调换工作的念头”,“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的生活和生存问题。那么,如何缓解教师的压力,让所有的教师都能轻装上阵呢?肖川告诉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将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和社

  • 6、 《给教师的建议》教师读书笔记

    暑假伊始在网上找到《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起初只是随便地浏览了一下,但就是这样一看就我把给吸引住了,这让我对现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产生很大的感触,苏霍姆林斯基用他几十年的经验给我们极大的启发,这使我不得不对从事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作重新的审视!印象中记得以前是叫做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经典始终是经典,以前零零散散的读到一些,今日重新整理完整地阅读一遍,又当是另一番不一样的感触。作为青年教师,读读这本书,是很有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手边书,工作之余时常翻翻,困惑的时候不妨再读,或有新的理解和收获。

    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孩子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的。一个暂时只能提5 桶水的孩子如果非要让他像有的孩子一样提20桶,那么他会累倒,设若能够让他循序渐进、逐渐增加一些份量,就会有好的效果,今天提5桶,明天试着提6桶,长此下去,相信20桶的目标也不是很难达到。同样如此,孩子们的智力劳动也有着类似的规律性: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在初中阶段,还是进入了高中,在我们的班级里总会存在着这样比同龄人慢半拍的学生;其他学生只需要花30分钟能熟练掌握的问题,他们一般是要花费两倍甚至数倍的时间,有时候效果还不一定好。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会这样抱怨: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笨啊,看着也在学啊,为什么就是学不会?记得有人说过,我们对待牙牙学语的孩子时,总是不厌其烦地纠正他们说话的发音,即便他们错了,我们也不会生气,仍然耐心地再次纠正。不知道为什么等到孩子长大了,开始学知识了,我们倒失去了这样的耐心和宽容了?显然,孩子在学习上的先后快慢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他们在脑力劳动上所需要花费的力量各有不同。这样的客观事实,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岂可视而不见?

    作为教师,我们有着许多人不会有的繁琐、苦恼,我们平凡而简单,然而我们也有着许多人不会有的幸福,我们精彩而充实。

  • 7、 《没有什么不可能》读后感600字

    这是一本看上去枯燥却很实用,且让自己受益匪浅的书,利用三天时间认认真真的读完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如饱食了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虽然我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后,让我明白了,人的潜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挖掘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想要将事情做好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敢想敢做,你就会有所收获,就会成功。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当你失去信心的时刻就是你失败的时刻,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欠缺自信的人,自我肯定的机会也就越是小,一生短短几十年,也将只会是虚度失败的一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克制自己身上的惰性,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中人,学会忍受不公平,恪尽职责,自我调节,在工作中磨练意志提升信心,以顽强的毅力不要让不可能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借口。在竞争的氛围中珍惜学习机会,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以至于不让自己虚度光阴,同样身处职场的我们,在公司前行企业进步的同时,让自己不断的补充能量,提升自身素质,以至于不让自己与这个发展中的社会脱节。

    《没有什么不可能》让我清楚的明白了,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食物以外,没有什么是缺少了就活不下去的,自己的命运由自己决定,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要立即付出行动,只要你不认输就一定有机会,没有人一生当中是一帆风顺的,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努力会让你解决任何难题。这是一本让我们认知自己力量的书,使我们成为生活的强者,现在需要做的是能和这种力量合二为一,用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努力来做事,将书中的精神引以为用,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

    立即行动,不拖延,不退缩,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从现在开始

  • 8、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既能让家长孩子满意,又能让自己工作的顺心愉快。今日有幸拜读《给教师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 其中最让我收益的是其中的两个有效问题:第一,如何教育好犯错误的学生;第二,如何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又特别是我们如何对待特殊家庭的犯有较严重错误的学生。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老师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都感觉很是烦恼。“如果我们能够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与家长有充分、良好的协商和沟通”,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确,“身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尤其是那些有特殊成长背景的孩子。也许那些顽劣的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幼小心灵在畸形环境中所受到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和宽容。” 那么,如何才能给予犯错误的学生特别的关爱和宽容呢?“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不随意向家长告状。”这些看似寻常简单的话,实践起来却很有难度,教师也是人,也时常会情绪化的去处理一些事情,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如果我们以为这样教师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性意气的处理一些事情,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倘若教师不能及时化解矛盾,时日一久,必酿大祸。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多加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始终把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第一要务! 诚然,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努力和汗水。但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 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师还要承受来自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普遍感觉精神压力大,半数中小学教师有调换工作的念头”,“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已成为普遍性的重大的生活和生存问题。那么,如何缓解教师的压力,让所有的教师都能轻装上阵呢?肖川告诉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将教师的地位提高到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相一致的高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辩证的联系在一起的”。“从责与权相统一的原则来看,只有把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
  • 9、 读书笔记给教师的建议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既能让家长孩子满意,又能让自己工作的顺心愉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给教师的建议,欢迎阅读本文!

    ——提高素养,学会思考,做成功教师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

    按照我个人制定的读书计划,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扼要谈谈几点读书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

    塑造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教师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

    如何提高教师素养?众所周知,名师、大师的教育素养都是很高的,能够集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等大成于一身,而且具备很好的人格修养。我自知距离名师还很远,应想尽一切办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好,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把读书当作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读好书能够净化我们的灵魂,开启我们的教育良知,锻造我们的优秀品质,因此静下心来读书是提高教师素养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师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感悟之二:成功教师应善于引领学生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

  • 10、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最近,我开始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苏联当代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 和老师发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常我也是这样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各小时挤的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给学生谈心等,还要抽出时间搞教研;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可是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着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启开了一个窗口,使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
  • 2023-03-08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02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0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1-06-11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2-12-08

  • 2021-10-14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11-12

  • 2021-07-12

  • 2019-10-20

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
在读书的时候该如何做笔记?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2024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范文和精选给教师的建议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