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读者》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读者》读后感1000字,2024《读者》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读者》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读者》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读者》读后感1000字推荐
《读者》读后感1000字

(共 1628 篇)

  • 1、 越读者读后感(3)篇

    阅读的分类 —— 饮食分类法

    tt主食阅读,又可以称之为生存需求的阅读。这一类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很像是我们有饱腹感的主食。企管书,特定专业领域的书,理财,励志读物等都属于这一类。有学业职业压力的人特别需要主食阅读,因为它可以为我们获得生存技能,带来饱腹感。

    tt美食阅读,又可以称之为思想需求的阅读。这一类阅读是在帮助我们体会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不求针对你人生的 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看起来间接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现象或者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哲学,严肃文学,科学,历史,艺术类的书都属于这一类。

    tt之前看十三邀马东和许知远的那期,许知远问马东,你们奇葩说里的话题其实前人早就探讨过了,甚至探讨的更深更广,为什么还要再用一个节目面向大众重新探讨这些东西呢。马东的回答透彻又悲凉,因为民智并不是在进步的,历史正在不断的遗忘重新来、再遗忘重新来,奇葩说就是在遗忘了过去95%的人换一种方式重新表达。

    tt少了美食阅读,就像是游戏里每次重启就要回到原点重新出发的小人儿。主食阅读可能为你提供了一条捷径到终点,但遇到下一个现实问题下一次重新开始,小人儿又回到了原点。很多现实问题本质上并不是全新的问题,只是一个哲学问题披上了现实的外套,而这些问题前人早就探讨个干净。美食阅读是在拾起前人思想的遗珠,用形而上的思想去解决形而下的问题,是一种对当下的“降维攻击”。

    tt蔬果阅读,又可以称之为工具需求的阅读。这一类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而进行的阅读。

    tt甜食阅读,又可以称之为休闲需求的阅读。这一类阅读不带有一定的目的,阅读就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很像是饮食里的甜食或者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漫画,武侠、推理、爱情小说,凡是可以用来消遣阅读的,都是甜食阅读。

    tt我其实是很排斥作者在写作时的为了类比而类比,会觉得在刻意的对号入座。但这个饮食与阅读的类比,读完一来让我觉得很新鲜,二来不用刻意去记就可以灵活的运用。用这个分类方法去回想自己的阅读经历,哪些类别自己读的多,哪些类别自己读的少,反观自己是不是在“偏食“是个很有趣的体验。

    tt比如,去年我读过的很多互联网相关的书都可以算作主食阅读,是为了解决焦虑并寻找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答案。为了打发

  • 2、 《越读者》读后感

    越界之举亦可如此美丽

    ——《越读者》读后感

    其实之前便早已听说这本《越读者》的作者郝明义先生的大名了,鼎鼎大名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是由郝先生翻译,而越读者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将书的种类用食物来类比也是略有耳闻。不过不知为何,这本书在当当和亚马逊上一直是无货状态,去图书馆找了一下也没有找到,索性在淘宝上买了本繁体版,开始会担心繁体字看起来会有障碍,但是拿到书读起来后发现繁体字自有其美妙之处,而且对阅读速度的影响也是可以忽略不计。

    四个收获

    1.关于书的分类

    作者将书籍用美食来进行分类,分为主食、美食、甜食、蔬果是一种很有创意的想法。之前我一直不理解这样分类的意义何在,但后来一想倒也觉得这种方式很巧妙。就像饮食需要均衡,阅读也是同理。第一种,是主食阅读。主食就是像米饭、面之类的可以帮助我们填饱肚子的东西。很实用,可以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就像那些职场、生活、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书籍。好像一个个医生,把一把脉,开出一剂药方,便能药到病除。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便可以从书中去寻找答案。第二种,是美食阅读。平时的饭桌上,米饭和面都可以让我们有饱腹感,但是如果光吃这些,除了营养方面做不到均衡,恐怕我们的味蕾也会不答应吧!咱们作为饮食男女,难免需要点美食来犒劳一下自己的胃,同时补充我们生存下去所必须的蛋白质。而有时候如果有幸吃到了既有营养,味道又鲜美的食物,整个人心情都会好很多。就像之前网上一路"吃货"们都在说的,唯美食与××不可辜负么。可见美食对于点缀我们的人生,实在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食阅读指的便是那些可能从一个看起来间接,但是却从一个非常根本的方向,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的现象或本质是什么的书。第三种,蔬果阅读。蔬菜和水果,都是可以帮助我们消化和吸收纤维素的东西。蔬果类书籍便是指像字典这一类工具类的书。第四种,甜食阅读。甜食本身对人实在是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舀一勺如丝般顺滑的提拉米苏入口,让甜甜的感觉慢慢地透过味蕾,滑入喉头;或是嚼上一块甜甜的巧克力,光是想想都会让人上瘾的感觉。而甜食阅读便这样一种休闲、放松式的阅读。如小说、杂志应该都可以归为此类。

    2.对小说的解读

    这里作者对小说的解说让我非常认同:小说就是三十万字写三十字。有时候短短的一个道理,用三十字,花上三分钟便可以说清楚讲明白。而小说的作者却用了洋洋几十万字来通过一个故事去讲述。然而事实上,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所讲述

  • 3、 《普通读者》读后感

    知 遇 而 感

    ——有感于《普通读者》

    我就这样开启了《普通读者》的阅读之旅。获读此书,深感荣幸,一幸缘于此书的推荐者是我钦敬的人,二幸这位异国他乡的传奇女性通过文字和我进行了数周的交流。感恩它穿越茫茫书海来到我的手上,感恩弗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以及该书的译者引领我完成了一次从阅读到悦读再到越读的尝试。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相信你在读到编者在序言中引用的这段文字时会和我有同样的欣慰,"我很高兴能与普通读者产生共鸣,因为在所有那些高雅微妙、学究教条之后,一切诗人的荣誉最终要由未受文学偏见腐蚀的读者的常识来决定。"59个字,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人无以抗拒地想要耕读研磨一番。

    这位活跃于一个世纪前英国文坛的女作家,集忧郁与优雅气质于一身。她的作品涉足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小说等领域。我所读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版《普通读者》,这里收录的多为吴尔夫的读书随笔以及她关于文学的独到思考,是她生前亲自编订的两本文集。两辑共46篇文章不足以完全展现她的艺术才华,却充分展示了她丰厚的文学知识与鉴赏能力,以及作家独有的敏锐力和洞察力。文字是一个人思想的精确表现,而评论则是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她没有用专业的术语来呈述,也没有用强烈的感情为作品增加生气,更极少用犀利的言语来批判,而是用最平实的话语表达了她有关作家、作品以及一个时代文学的真实看法,字里行间多了一份女性的淡雅、宁静与温婉,我更愿意称它们为"评论散文".用吴尔夫自己的话说:"如果我们是作家,那么,只要能够表达出我们所希望表达的东西,任何方法都是对的,一切方法都是对的。说到文学欣赏就更应该如此了。"

    全书看似组织松散,却条理不紊,通篇读下来,既能感受到文学的激情,又有体悟到史学的哲思。苦于本人对英美等国文学阅读上的欠缺,以及对大洋彼岸那个国度的文化背景、历史史实、风土人情都不甚了解,初读此书倍感艰辛与挫败。伴随阅读的进展,从乔叟、笛福、勃朗特姊妹到简?奥斯丁,再到杰克?米顿、德?昆西、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她笔下的人物逐一从文学著作中跳出来,在她的文字中尽情演绎,渐渐变得明朗、鲜活和丰富起来。她如同一名工艺师,将如此之多的作家如数家珍般穿串成珠,向我们介绍了一批著名作家和一些我们根本不熟悉的作家的生平、作品、写作生涯及逸闻轶事,让我们对这些作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然,如果你读过书中人物的

  • 4、 读者读后感1000字2020

    读者读后感1000字2020(一)

    《读者》就像一朵花,悄悄地开放,不需要别人去观赏或者赞美;《读者》又或者小巷里的女人,幽雅地立在那里,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总之,没有《读者》的日子,我不想她,她也不想我,就象两条平行的流水线。有一天,不经意间,又碰到了《读者》,娓娓读来,或清新淡雅、或奔放热烈;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读者》包罗万象,既有大家、专家之雅,也有小民、百姓之俗;既有科学经典,也有小品随笔。总之,《读者》是一本真正的打破了精英与草根,打破了雅俗的界限的杂志。后来,我每个月都会按时买回最新的《读者》,弥补自己因为上网过多,落下的阅读功课。最近的《读者》对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启发,譬如对于中国大学教育扩招的思考,譬如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凶手追究,譬如看待生活垃圾的角度等等,《读者》是一本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人们补充知识与精神财富的杂志。《读者》杂志与互联网也有莫大的关联。首先,《读者》采用的读者推荐机制,很类似于今天互联网的dig机制,从这一点来说,《读者》的读者不仅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搜寻者,不仅仅是消费,也有劳动付出。其次,《读者》是一本符合博客精神的杂志,真正地做到了共享的理念,《读者》分享的是知识,是情感、是希望。再者,今天chinabbs、qihoo、bolaa等聚合型网站之所以流行,与《读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对广袤无垠的知识或者信息中,为网民或者读者寻找到最能满足读者(网民)需要的信息。很喜欢《读者》,没有太多的理由,就是喜欢。

    我爱流泪,不过极少是伤心的泪,更多的,是因为感动。曾经把读者里一个少年自强,又担负着照料单亲妈妈的故事读给学生听。学生还睁着大眼专心地听着我读下去,我却哽咽着无法出声了。懂事的孩子马上有人站起来自告奋勇地帮我往下读。那节课,整个教室教被一种感动所包围。 有人说,《每一个感动都值得流泪》。文章中,有朋友聚会,要求每一个人说一件能感动他人的事,谁能让大家感动哭了,其他的人就要喝酒。于是,一个又一个故事讲完了,酒也一次次地一干而荆畅快!是的,所有的感动都缘于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的感动都来自于灵魂深处,没有真情,哪儿来的感动? 就这样,在无数个与《读者》相识的日子里,每一瞬间,那真,那善,那美,在心底里升华成了一轮明月,一盏香茗。

    读者读后感1000字2020(二)

    一位画家,为坐在马路边正在乞讨的一位乞丐画了一

  • 5、 读者读后感400字2020

    读者读后感400字2020(一)

    本来是要在网上找这期《读者》上另一篇文章的,却无意中看到了它,并强忍着泪水读完了它,其中好几次都感觉视线已经模糊的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快两岁半了,也是男孩儿,看完文章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可爱顽皮,经常在我回家后缠着我跟他玩。起初我觉得很麻烦,这个小东西从出生开始就让我感觉到:我将从此失去自由。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爬了,会咿呀学语了,会走了,会跑了,会抱着你的腿不舍得让你走了,会

    一晃,时间过去了两年半,我从最初的被动的、不情愿的、可又无可奈何的接受他来到这个世界,到现在一天看不到他就想他,我自己也在一天天的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来源于爱,是血缘的缘故,是孩子的血管中流动着我的血液的缘故!

    人生的悲凉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我可以感觉到文章中的母亲失去孩子的那种心痛,是因为我也有孩子了,做父母的感受恐怕都一样吧!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胸口像堵了一块大石,让我感觉到窒息。

    读者读后感400字2020(二)

    这个寒假读什么书好呢?妈妈抱来一大堆杂志,名字2020叫《读者》。她说,这是她以前最爱看的书,让我从里面找好词好句,学习怎么写文章。

    我一开始很讨厌这堆杂志。因为平时我最喜欢看漫画书,可这书里字2020多画少,我觉得很没意思。不过翻着翻着,我被里面的文章打动了。

    有一篇文章名字2020《我是那个残次品》,写了一个人,从小讨厌写作业,上课不遵守纪律,喜欢在老师的课上捣蛋,结果老师认为他是差生,谁知长大以后,他反而去了美国留学,成了一名博士,学习了很多新鲜的知识,而且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个故事告诉了我,学习虽然重要,但是,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样重要。我们既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要爱思考,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还有一篇文章《向洋葱认输》,写了麦当劳快餐店某一年去冰岛营业,结果发现那里的洋葱大多数都是从德国运去的,而且都非常贵。他们一直都在亏本。在2009年的一天,他们结束了16年的营业。有人说是冰岛的洋葱太少,有人说是冰岛的洋葱太贵。其实,是他们没有掌握洋葱的信息,没有把洋葱这种原材料带到冰岛去。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

    《读者》这本书,虽然文字2020多、图画少,但里面的文章却都能告诉我很多道理。读了《读者》,我觉得自己了解了很多新东西,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受到了启发。我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希望

  • 6、 2014读者读后感

    2014读者读后感一:读《读者》有感

    (483字)

    刚放寒假,我变坐在书桌旁翻阅起了新买的一本《读者》,其中一篇《触一摸一个流一浪一百年的灵魂》令我十分感动。

    定远,这个名字也许在同学们的眼里是很陌生的,但正是这定远舰,曾经在东亚辉煌一时。望着定远馆,就不由得让人想起那段惨痛的历史。

    在1894年,日本和清朝政一府在鸭绿江口大东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最后终因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当权,自动放弃了制海权而全军覆没,定远舰虽英勇战斗但已无法挽回败局,最后刘步蟾自尽,令部下将定远舰炸毁。

    转眼两年过去,日本香川县知事小野隆介收集了一些定远舰的残骸,建造了一座颇有历史沧桑的建筑--定远馆。定远馆内处处都充满了定远舰的气息:那廊下的支撑梁,是定远舰的两根桅杆;那屋檐下的一排铁钩,是定远舰的吊艇钩;那房间的侧壁,是定远舰的钢板……一个个历史的遗物,触目惊心,甲午战争时的一个个镜头仿佛已浮现在了眼前。

    而现在,定远,已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去。我们这一代,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悲壮的故事?定远,不该只成为一个小小的字眼,而应该成为中国人的一精一神支柱,我们要像定远一样不畏艰险,扬帆远航!

    让我们去了解定远,了解那一个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定远,不曾沉没……

    2014读者读后感二:《读者》读后感

    (597字)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读者》,里面的故事很一精一彩,其中有一篇让我至今难忘。

    故事大概是,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大草原上,生活着两种不同的动物,一种是温顺的长颈鹿,另一种是凶猛的美洲豹。长颈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却不怎么管刚出生的小豹,甚至丢弃它们。就算有别的动物吃小豹,母豹有时也不会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长颈鹿用千百次的告诫换来的仅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为拥有痛苦的经验,成为了强者之中的强者。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想成为强者,就必须经过一番磨难。像音乐家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为了演绎生命的悲剧。他从小就被他的的父亲一逼一迫去学习音乐,长大后,他的耳朵也聋了。可他却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向命运抗争,创作了惊世之曲--《命运交响曲》。

    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一个农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却立志当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耻笑,可他却没有认输,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向命运发出挑战。他将小石子放到嘴里含一着,不停地练习发音。他的舌头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终

  • 7、 读者的读后感

    读者的读后感范文一

    虽然那已经是老《读者》了,但文章却依旧不老。那篇《爱的力量有多大》让我有感而发。文中,记叙了那么一件事:

    一位编辑找隔壁的小女孩,让她为他的杂志写一篇文章,小女孩花了三天,挤出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语句不同、没条理、错别字多、字迹如同狗爬。编辑部不忍心退稿,便登上了杂志。原本的稿费是25元,但编辑觉得太对不起小女孩的努力了,于是倒贴了15元,凑成40元给了小女孩。那个女孩欣喜若狂,从此,她没事就写文章,最后,作文以几乎满分的成绩考进了北大。

    那40元钱,它代表的不只是稿费,代表的,还有编辑对小女孩的爱。爱使小女孩走进了北大的校门。

    写到这里,所有人都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世上有很多爱:关爱、父爱、母爱这许许多多的爱,都是伟大的。

    还有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弱智哥哥的爱--那全身心的爱。因为他是弱智,一个有爱的弱智,所以他才会把原本就少得到的糖全给弟弟;因为他是一个有爱的弱智,所以他才会把所有新年里长辈们给他的新衣服,在弟弟考上大学的那一天,全给弟弟,而自己一生只穿着同一件衣服;因为他是一个有爱的弱智,所以他坚决地把兄弟读成弟兄,只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没有弟弟就没有哥哥;因为他是一个有爱的弱智,所以尽管他不会游泳,也要跳入河中救出溺水者,而不在乎自己的死活。这一切的一切都只因为,它是一个有爱的弱智。

    我们的生活需要爱,爱的力量永远是伟大的。

    读者的读后感范文二

    《读者》就象一朵花,悄悄地开放,不需要别人去观赏或者赞美;《读者》又或者小巷里的女人,幽雅地立在那里,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总之,没有《读者》的日子,我不想她,她也不想我,就象两条平行的流水线。

    有一天,不经意间,又碰到了《读者》,娓娓读来,或清新淡雅、或奔放热烈;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读者》包罗万象,既有大家、专家之雅,也有小民、百姓之俗;既有科学经典,也有小品随笔。总之,《读者》是一本真正的打破了精英与草根,打破了雅俗的界限的杂志。后来,我每个月都会按时买回最新的《读者》,弥补自己因为上网过多,落下的阅读功课。最近的《读者》对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启发,譬如对于中国大学教育扩招的思考,譬如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凶手追究,譬如看待生活垃圾的角度等等,《读者》是一本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人们补充知识与精神财富的杂志。

    《读者》杂志与互联网也有莫大的关联。首先,《读者》采用的读者推荐机制

  • 8、 读者读后感400字

    读者读后感400字范文一

    今年暑假我偶尔读了一本《读者》杂志,我被其中的一篇叫《母爱》的文章深深打动了。我记得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是妈妈的心头肉。这句话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因为我的妈妈也经常对我说这样的话。

    文中的一个八岁的女孩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这么爱我啊?她妈妈笑着回答道:因为你是我的心肝宝贝啊,我怎么会不爱你呢?天下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啊!听完妈妈的话,那位小女孩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鼻子酸酸的。我想起了远在外地的妈妈。妈妈是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小时候,她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现在她为了家庭外出打工,还经常打电话回来对我问寒问暖。对自己在外面吃的苦,一个字都不提。妈妈,亲爱的妈妈,女儿长大后一定好好的报答您!

    读者读后感400字范文二

    一本好书能陪伴你的一生,我最近读的这本《读者文摘》让我深深的感悟出了情、爱、义。

    古人有云:没有泉水浇灌的土地,注定会寸草不生,没有感动滋润的人,心灵注定是会干涸枯竭。

    也许,繁忙的生活节奏让我们的感情愈来愈麻木,愈来愈让人感觉你铁石心肠。当我们闭上眼睛可以看不见,我们堵上耳朵可以听不见,闭上嘴巴可以不发声,但我们的心灵总是有善良的一面,正可谓人之初,性本善。在这本书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真实故事的面前,我们能听见心中的天使和恶魔的争辩,因为总会有一份情、爱、义能感动你。

    我认为,在人生中一个人最坏的处境,不是贫穷,不是厄运,而是当你的心不再受感动的时候。

    朋友,如果你好久没有被感动过了,那就请你翻开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能让你满面流泪。

  • 9、 读者读后感

    读者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早上我读了一本读者的读后感,里面非常好看,其中有1篇我叫改变世界的6种饮料,那6种饮料分别是烈性酒,咖啡,茶,葡萄酒,可口可乐和啤酒,烈性酒-----15世纪至18世纪初,是一个海上探险的时代,欧洲强国控制了大海,他们的船只在海上游来游去。长长的海上旅行寂寞难耐,水手们哭度,郁闷,幸亏有烈性酒,尤其是白兰地和朗姆酒,安抚了他们痛苦的灵魂。咖啡-----咖啡促进了商业繁荣,与商业意识也有着密切联系。想不到吧,赫赫有名的伦敦劳矮德保险社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原来都是一个咖啡店。葡萄酒-------葡萄酒总是带着浓厚的贵族气息,那种色泽,那种醇香,那种喝起来这样那样的讲究,由不得你不肃然起敬------欧洲皇室们喝葡萄酒的做派,是不是令你艳羡不已?葡萄酒的历史丝毫不输给啤酒,也许还要更古老些。`````还有很多很多,这几中饮料都推动新的时代,读者中的每个故事都生动,很优美,非常利于我们写作文,所以我也非常喜欢看读者!

    《读者》读后感范文二

    《读者》就象一朵花,悄悄地开放,不需要别人去观赏或者赞美;《读者》又或者小巷里的女人,幽雅地立在那里,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总之,没有《读者》的日子,我不想她,她也不想我,就象两条平行的流水线。有一天,不经意间,又碰到了《读者》,娓娓读来,或清新淡雅、或奔放热烈;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读者》包罗万象,既有大家、专家之雅,也有小民、百姓之俗;既有科学经典,也有小品随笔。总之,《读者》是一本真正的打破了精英与草根,打破了雅俗的界限的杂志。后来,我每个月都会按时买回最新的《读者》,弥补自己因为上网过多,落下的阅读功课。最近的《读者》对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启发,譬如对于中国大学教育扩招的思考,譬如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凶手追究,譬如看待生活垃圾的角度等等,《读者》是一本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人们补充知识与精神财富的杂志。《读者》杂志与互联网也有莫大的关联。首先,《读者》采用的读者推荐机制,很类似于今天互联网的dig机制,从这一点来说,《读者》的读者不仅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搜寻者,不仅仅是消费,也有劳动付出。其次,《读者》是一本符合博客精神的杂志,真正地做到了共享的理念,《读者》分享的是知识,是情感、是希望。再者,今天chinabbs、qihoo、bolaa等聚合型网站之所以流行,与《读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对广袤无垠的知识

  • 10、 读者读后感700字

    读者读后感700字范文一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读者》,里面的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让我至今难忘。

    故事大概是,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大草原上,生活着两种不同的动物,一种是温顺的长颈鹿,另一种是凶猛的美洲豹。长颈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的孩子任何生存技巧,而美洲豹却不怎么管刚出生的小豹,甚至丢弃它们。就算有别的动物吃小豹,母豹有时也不会管,小豹只能靠自己。可是,长颈鹿用千百次的告诫换来的仅仅只是基本生存,而美洲豹因为拥有痛苦的经验,成为了强者之中的强者。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想成为强者,就必须经过一番磨难。像音乐家贝多芬,他的一生就像是为了演绎生命的悲剧。他从小就被他的的父亲逼迫去学习音乐,长大后,他的耳朵也聋了。可他却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向命运抗争,创作了惊世之曲--《命运交响曲》。

    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一个农民的孩子,天生就是口吃,可他却立志当一名主持人。因此,他被所有的人耻笑,可他却没有认输,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向命运发出挑战。他将小石子放到嘴里含着,不停地练习发音。他的舌头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最终,他成功了。他就是央视着名主持人白岩松。

    每一个成功的人,在成功前都会有许多困难在等着他们。所以命运是很公平的,他不会同情弱者,它使你悲痛,让你受挫折。是为了让你战胜命运,成为强者。困难固然可以打击我们,让我们内心受挫,可困难也可以锻炼我们,让我们变得坚强。

    要相信,当一切暴风雨过去之后,你的世界将变得很美好。

    读者读后感700字范文二

    有人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温暖洒遍了儿女的心房;有人说,母爱是巍峨的高山,经得住风吹雨打的磨难。而我说,母爱是那辽阔的大海。但那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汇成一片汪洋大海!读了《荔枝》这篇课文后,我感触颇深。    

    文章主要讲的是:我28岁时用第一份工资买了我与70岁老母都从未吃过的荔枝,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以后的每年我都会买给母亲吃,而母亲却每一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直到母亲临终前都舍不得吃一颗荔枝,全部让给了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整篇文章感人至深,而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母亲用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这里对母亲的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可见在母亲眼里荔枝格外珍贵,以及对荔枝的无比喜爱。不仅如此,她还理解儿子,见儿子的一片拳拳孝心十分高兴。母亲的手是筋脉突兀的手,其实不一定每一个母亲的手都是细腻的,美丽的,但是母亲的手即使是粗糙的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23-01-23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3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1-09-14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5

  • 2023-01-15

  • 2019-10-17

  • 2019-10-17

  • 2021-04-08

  • 2019-10-17

《读者》读后感1000字
《读者》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读者》读后感1000字,2024《读者》读后感1000字,《读者》读后感1000字范文,《读者》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