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 > 地图 > 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2024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范文
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推荐
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

(共 9545 篇)

  • 1、 读东野圭吾《假面前夜》有感:戴着面具的人生

    戴着面具的人生

    ——读东野圭吾《假面前夜》有感

    作者 虹静

    《假面前夜》是文友赠送我的一本电子书,在微信读书里已经存放一年了。由于那时还未对东野圭吾的作品产生兴趣,所以一直放在闲书收藏夹里。不久前才打开它,趁着零碎时间阅读了这本书。

    依据故事的紧凑性而言,我不太欣赏此书。从反映人性的角度而言,我还是要给它点赞。浮躁而喧嚣的社会,一切都追求快节奏,利益为先,人总是相互矛盾的,内心追求的是一种纯真与简单,表面上偏要装出一副历经沧桑的感觉,让人不易察觉地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尚美作为某大酒店的前台接待,在工作中不断地磨砺着身为新手的自己,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客人,细致体贴入微的职业特性,造就了她的性格,与顾客沟通的语言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即使入住的顾客所戴的那个面具很粗糙,掩饰不住本来的面目也不能揭穿。前辈的训诫,自己的体会,让她得出这样的结论。

    同为新人的警察新田,由于有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再加之他善于推理,深得系长和前辈们的重视。他接手的一个又一个的凶杀案件背后,似乎都掩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他通过深入调查与推理,找到了犯罪嫌疑人,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情,以及体味他们的每一句答话,用一双锐利的眼睛看穿他们面具背后那颗掩藏着罪恶感的心。

    尚美所工作的酒店,因为有犯罪嫌疑人曾经入住过,所以与警察有了接触,但是出于工作性质的需要,她也必须戴着面具—职业般的微笑,只笑不答,不能说出更多的秘密。虽然尚美很不情愿这样做,但是也无可奈何,有时甚至能感受到戴着面具的客人背后,那种无言的辛酸。

    谨以此点而言,我们又何尝不是戴着一个又一个的面具,做着违背内心的言行。或许我们看到的对面的素颜女人,她到底是骨子里的真素颜还是只是表面上的假素颜?冷面大叔,他究竟是真冷面,还是假冷面?是不是也要画个问号了?从人性角度而言,不揭穿也是一种尊重和善良。但作为表演者自己,是否在读完此书后有所警醒?整天戴着面具生活,会不会太累,自己内心是不是也觉得好虚伪,到底这种日子还要撑到何时才会结束?……

    《假面前夜》最值得思考的是:若戴着面具生活在陌生人中,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是,若戴着面具生活在挚爱亲朋面前,是不是太冷漠和无情了?在爱与被爱面前,做出任何的选择,都无法因为戴了面具而逃避你犯错后所承担的责任。

  • 2、 读东野圭吾《湖畔》有感:人性的扭曲与温情

    人性的扭曲与温情

    ——读东野圭吾《湖畔》有感

    鹤松弟子 陈宁宁

    小说的最后写道,"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这湖畔吧。"这样轻描淡写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在我的心中掀起了波涛海浪,这部作品对现实的拷问,也牢牢的印在我的心中。

    首先,我必须赞叹作者的写作功底。回顾整本书,作者在许多处都为结局埋下了伏笔,只是在阅读时的好奇于了解故事的下文,而沉溺在紧张感之中。而且我们惊奇的发现,文章似乎没有一处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但通过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每个人物都表现得很透彻。我想,这也许就是知名作家与高中生的写作水准差异了吧!

    《湖畔》基本上是一部讨论家庭的小说。讲的是四个家庭间,由于孩子们要考某所私立中学而一起补习,表面上是再正常不过的聚居,实际上却暗潮汹涌。父母为了孩子们能顺利考入理想的学校,不惜花费金钱,甚至逾越道德底线。这深刻揭露了日本的一大社会问题,当然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于中国。日本人民普遍追求于精英教育,以学历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孩子的能力当然需要纸上登出的认可,但是,这不代表一切。这是整个社会的风气,一个人的看法如何能改变社会的风貌呢?而正如此,小说中的孩子成了杀人犯!作者以这一杀人动机深刻的揭示了,日本社会,以学历讨论成败的不良风气。

    小说的最后还阐述了另一种杀人动机。我居然忘了,不是你们那些复杂的动机,章太有更单纯的动机——想要将父亲从情妇手中抢回来的动机。这句推理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父亲俊介对儿子章太的事情并不上心,也许是由于他并非亲生,也有可能是日本男人以事业为自己的中心,家庭只不过是附属。但是对章太来说,父亲很重要,是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章太对俊介是有感情的,尽管不是亲生父亲,但章太很懂事,还拿了父亲的车钥匙偷偷给他装上木雕。英里子的存在,对章太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威胁。作者向读者阐述这一杀人动机,是想告诉我们,对孩子来说,家庭的完整非常重要,但又些父母连孩子这一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仅仅是关心他的学业成绩,而疏忽了对孩子精神上的培养。孩子犯下杀人的罪行,那么父母才是罪魁祸首。然而,结尾俊介被孩子章太的爱所打动,放弃了报警的念头,人性的光辉重新出现在小说中,这让我看到爱将战胜所有的丑恶,世间还是笼罩在暖暖的温情下。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文章中的四对父母,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扭曲。表面上,母亲为了孩子甚至牺牲了肉体,看似伟大,但文章也写

  • 3、 吾心安处,即为吾乡 ——读《内心的故乡》有感
    吾心安处,即为吾乡 ——读《内心的故乡》有感 李雅雯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有一种乡土情怀,在中国人看来,故乡就是浮萍的根,断了便注定漂泊。归属感与安全感便呈现出嚇人的空白,令人惊恐不安。而这故乡,既是地与血的连接,也是心的归属。 许多出生于小城镇、小农村的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外出拼搏,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光怪陆离的车水马龙中保持清醒?甚至还有久居国外的华侨,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上都是惨淡经营,加之西方国家由来已久的种族歧视,生活可谓是举步维艰。但这些华裔、华侨们,还有在外漂泊的浪子们却可以坚持不懈,努力拼搏。那是因为他们有着强大的支撑,而这,就是理想与希望。 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试问这个时代,谁又不是个异乡人?各个农村的孩子们为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背负着沉甸甸的行李,走上了县城求学的路。为了家庭的希望与未来,他们勤奋读书,省吃俭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们身上磨砺出的坚毅与顽强,是他们走出小地方的登山杖,他们坚信学习知识就可以改变命运,只要坚持不懈,远方并不远。农村孩子们的人生信条,成就了他们内心的故乡。生活对于有心人而言,成了一条分明的道路,不再模糊;世界对于有心人而言,不再冰凉冷寂,而是光霞斑斓,它不再封闭,而是温暖开放得如妈妈的怀抱。 但并非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始终坚信着生命的美好。近年来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只增不减,有城市生活压力下不堪重负的白领,也有繁重课业下濒临崩溃的学生,甚至连家庭妇女都算得上高发人群。他们抱怨命运的不公,认为人生就是一条死气沉沉的单轨列车,除了被迫负重踽踽前行以外了无生趣,连世界上的每一分事物都毫无意义,与他们而言,处于这偌大的世上,与处于一间小黑屋并无二致,同样的潮湿阴暗,污浊不堪。这并无他们可待的地方。 不同的态度,带来的生活也完全不同,一个封闭自我的孩子,又如何与世界连接去分享他的广阔胸襟?为何人们总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因为与世界多一些接触能使人明朗豁达,照进生命的光亮会因人的开放而更显灼华,当然阅尽世态炎凉,知道生命是苦中作乐,是痛楚中血泪浇灌的花,难过是一辈子,快乐也是一辈子,便明白这一生还是快乐地过更好。便会释然,感到生命与自我协的深处的愉悦,发现自己不再无处安放,慨然,原来吾心安处,即为吾乡。

  • 4、 优秀读后感:读《东山顶上的酥油茶》有感

    在我的梦里,永远都有这样一个地方,我向往着梦里雪域高原之上,那瑰丽的布达拉宫,那飘荡在碧空之下,带着檀香味儿的梵音。

    他从散发着墨香的书卷上而来,从我的梦里的拉萨而来,带着甘落红尘的简单情怀,与深藏在眉宇里的无奈而来。

    他的名字,迄今仍在青藏高原上被唱响,而他本人被笼罩着一团迷雾,令人着迷。他是仓央嘉措。

    如果说,纳兰容若是佛前盛开的青莲,摇曳生姿,不染云泥;那么仓央嘉措就是拈花一笑,深入红尘而悲悯世俗的佛。

    他是身处云端,俯瞰众生的六世达赖,端坐于布达拉宫之上,接受藏民的朝拜。但他注定是要入世的,所以他耐不住青灯黄卷的寂寞,每逢夜晚,便溜出布达拉宫,来到一座城里,开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夜生活。

    只是世事变幻无常,当一场大雪将这一切无情地揭开,而仓央嘉措,也受到那些对权利眈眈相视的禅师指责。

    我悲悯仓央嘉措的,那时的他,尚且是一个孩子,贪婪地想要入世有何过错?更何况,他只是一个傀儡,桑结嘉措摆布西藏的一枚棋子。如此,他便不要那烫手的权利,只希望有一个心爱的姑娘罢了。

    只是,桑结嘉措的对手借此大作文章,掐灭他心中小小的渴望。

    人都说,佛是高高在上,普度终生的。其实不然,不入红尘便不解尘世,又何来人情可察,众生可度呢?仓央嘉措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他的心愿,也是他济世的一种方法,他与红尘比肩,走下莲座,飞下云端,与他的万千臣民,携手共赴红尘。更何况,他是一个天性有佛性的人,所以他敢于放下经卷,吹灭青灯,随心性而做自己的事。

    但他最终被拉回了布达拉宫,就好比金丝雀被关回了牢笼。

    那时仓央嘉措是不会憎恨他们的,而是怜惜。可笑,一群为权利暗斗得头破血流的人,一群心中无爱的恩,一群用佛法来遮掩罪恶的人,竟在指责他的过错。

    俗世的悲欢离合,浮萍聚散,都系一个缘字。仓央嘉措的死,更让我信奉这个缘。与佛有缘的他,早早地在青海湖飘然而逝,而他的死因,又是佛留下的谜团。

    仓央嘉措是一个与灿烂结缘的人,他同张爱玲一样般,将极致融合得那般完美:风云变幻的俗世,多舛的命途,旷世的事情,顷刻的璀璨。就连死亡,也是在演绎着华丽:二十五岁之时病逝于青海湖,病逝于雪山之下,高原的怀抱里。徐志摩说: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他与林徽因结束康桥之恋时如此,仓央嘉措也如此,悄然而逝,魂归故里,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也没有激起多大的涟漪。与世俗断得干净,了结得彻底。

    也只有如此,才衬得出他的灿烂吧!他是一个

  • 5、 东野圭吾变身读后感

    东野圭吾变身读后感

    下雨天,没忍住,读完了东野圭吾的《变身》。

    其实小说二百页出头,很快就能读完。基本上两三个小时的事儿吧。这本书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是破案的,但仍是悬疑,而且是带有科幻性质的故事。主人公阿纯在一次意外中被送去医院做了世界首例部分换脑手术,手术成功后,主人公重新回归了生活。但是他发现,自己虽然记得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但是性格却开始改变,记忆中熟悉的生活,他开始越来越觉得陌生。喜欢美术的他开始对音乐感兴趣,爱恋着女友的他开始注意到她脸上的雀斑,性格温顺的他开始变得脾气暴躁不留情面……这些变化都让他慢慢觉得,这个脑部移植手术有着越来越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带着疑问,带着另一个人的性格,开始了调查。整个过程中,阿纯也一直在和罪犯的意识战斗着,当他明白自己一直在做让世人无法原谅的事情时,他想要以阿纯的身份和意识,离开这个世界,保存完整的阿纯。最后,他靠自己短时间的自我意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死了,以阿纯的意识。

    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尽管有没有机会接触这种高科技的手段,就自然生命体而论,我们的意识不也常常是混乱着的吗?不止是善和恶的争斗,很多时候还掺杂了其他的成分。我们不单纯是善良的,其实还有很多其他。拿颜色来做比较,如果黑是恶,白是善,我们不光有白色,还有黑色,以及其他更多种五颜六色的意识存在。人是复杂的。正如作者一直以来的写作风格一样,像生活一样的平铺直叙,语言文字上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情节却在平淡中让人陷入一种对于主人公命运的纠结。

    初看书名,让人联想到男变女,或者女变男之类的话题。实则不然,东野圭吾向我们描述的却是这样一个故事:接受脑部手术之后,人格大变的男主角成濑纯一主人公决心要终结侵入自己大脑的另一个人格意识来捍卫和恋人叶村惠之间的爱情的悲伤故事。爱情永远是铭刻的,快乐或忧伤,一样感动。看着扉页的文字,"即使我变得不再是我,即使我已变身为嗜血的凶徒,即使整个世界已变成废墟,我仍然会用全部生命来爱你,至死不渝……"。那一刻,特想知道是怎样的爱情,怎样的悲伤,怎样的故事。爱情是至高无尚的,作者看来如此。长着雀斑而灿烂羞涩的女孩阿惠,与木讷而善良朴实的男孩纯一目光第一次相撞,便各自从对方眼睛里感觉到了心仪已久的凝望与承诺。他们的爱情令人痴痴神往,唯美清新得令人荡气回肠。一声突如其来的枪响,纯一右脑中弹。醒来之后,他已奇迹般获救,但竟心性大变,有如横遭

  • 6、 读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有感

    导语:《白夜行》让人明白到真正的命运共同体,不需要别人的同情更不需要原谅,在路上踽踽独行。没有人也没有事能涉足两人之间,这如果不是爱,那也是最接近爱的感情。

    上周刷微博看见别人读了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并且给予很高评价后,以及自身本身喜欢侦探类小说,开始搜罗他比较好看的书。甚巧,百度云保存了他十几本的电子书。如饥似渴,慢慢阅读。

    白夜行应该是他最有名的一本书吧。书很厚,情节很扣人心弦,结果很悲伤。却让人回味无穷。和朋友讨论过,他爱她嘛?她爱他吗?朋友坚定的说,他爱她。小时候为了她杀死了自己的亲身父亲。在成年以后,得知她结婚却依然默默的陪伴在他身边。甚至,明知道全城通缉他,也不惜失去自己的命,再为她做一件事。那她呢?她不爱他吧。从小的生活环境,母亲的那些龌蹉行为让她对男人失去了信心,甚至把他们的爱当成了筹码,一次次为自己所利用。甚至当他死在了她的面前,她都无动于衷,她一次都没有再回头。那冷酷冰冷到骨中的坚定让人不寒而栗。而形成如此糟糕奇异的性格特点无疑来自于缺失的家庭关爱和社会教育。但凡有一些对她有真正的疼爱关心,理性的引导都不会有那样的她,也不会有这些人悲剧的人生。比起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名侦探的诅咒。写小说的他好像进入了自己所写的那个世界。从用笔而写变成了亲身体验,做了一回侦探。由博物馆木乃伊引发的一个案件。最终在曲折中被侦破了。那个不起眼的门卫却成了始作俑者。而其实那些死去的人看似紧密却各有鬼胎。或许,人总是这么自私的。

    毒笑小说。用诙谐的语言讲了六个故事却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有太多的无奈。看你怎么去看了。

    宿命。他们即是一个实验的受害者,又是这个实验的参与者。看似仇恨的两人到最后竟是亲兄弟。迥然不容的生活背景与生活方式,互相看不惯的对方。同时喜欢同一个女生的心灵感应。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却又实实在在的呈现在眼前。同时也是对于只顾着一味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而采用的不择手段的方式的抨击。过分的强调电脑而不尊重人群,终将被科技俘虏。有时候看似没有关系的两个人,在冥冥之中,或许曾经亲密无间;有时候看似平淡的背后,却蕴含着各种狂风暴雨。其实,没有人生赢家。赢了的,只有生活。

    变身。因为一次的救人行动,导致我大脑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不得不的情况下将嫌犯的脑换给了我。医生没有说实话。而我一直在怀疑。一直到某一次无意中发现了捐赠者的信息,偷偷跑去查实,我

  • 7、 东野圭吾《幻夜》读后感

    我们只能走夜路,即便四周像白昼一样明亮,那也只是虚拟的白昼,对此我们只能认命。

    东野圭吾在《幻夜》的故事里,试图诉说这样一种可能:如果欲望可以抛弃掉一切的羁绊,如果一个女人把欲望简化成一个坚定执着的座右铭:我要活下去。那么,会怎样?

    于是,有了这样一个耀眼的女人,她的魅力让男人为之神魂颠倒,只要看上她一眼,任何男人都会被她深深吸引,不能自拔。她处事冷静,聪明,果断,残忍,而在你怀中却柔媚万千。她带你在黑暗里行走,总是给你描述美好光明的属于你们的共同的未来,却一点点将你拖入看不见的深渊,最终将你弃若敝履。

    东野圭吾用如同利刀一般的笔触,精确地刻画了这样一个女人的形态,丝丝入扣地讲述了一个高潮迭起、充满悬念的故事。给读者一层又一层喘不过气的绝望。故事里的女人,没有爱,没有道德,没有情理纲常的亏欠;只有一个又一个追逐的目标,以及为追逐目标而一一扫去的如蝼蚁般的羁绊。东野清晰地展现了一种奇特的魔性在男人身上的作用,却没有解释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这个女人的魔性。于是才有了《幻夜》是《白夜行》姊妹篇的种种猜测,因为人们太需要一个关于这个女人的解释。

    纵观全书,我唾弃美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情雅也始终被美冬利用。当得知美冬假冒身份后,而且有可能美冬就是雪穗时,我却又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这个女人。

    幻夜最终也没能交代美冬的过去,一切全凭自己的想象与猜测。

    有人把白夜行和幻夜称为绝望之书。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段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人看。

    而我觉得这两本绝望之书就是把悲伤的东西打的稀碎给人看…

    但是,人活着,最重要的不就是珍惜拥有的每一天吗?我喜欢用手指触碰风雨阳光,一点暖,喜欢一个人慢悠悠地戴着耳机散步,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也不计较时间;喜欢躺在草坪上,看书也好什么都不做也罢——喜欢生活中的平凡安谧。

    “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不论发生什么,太阳都会照常升起,又迎来崭新的一天……

  • 8、 东野圭吾《白金数据》读后感

    东野圭吾《白金数据》读后感

    正在减肥的况且君

    初识东野圭吾

    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小说大概是高考那个暑假,那时候闲得无聊看电视,好像有一个图书推荐的节目,节目介绍了他的知名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那本书是他代表作之一,小伙主要以推理类型为主,当时也没特别在意,仅仅在心里埋下了一个种子。那是也正赶上母亲生病做了个小手术,我在医院陪护,中午没事的时候去旁边的新华书店转转,正好看到书店正在推荐东野圭吾的小说,印象中并不是《嫌疑人x的献身》,而是一本叫《时生》小说,图书的封皮写了好多关于推荐词之类东西,于是处于好奇就买了,记得还来买了《山楂树之恋》这本书,那时候恰逢是张艺谋拍的电影上映。

    在我有限的印象中,《时生》是一本穿越小说,大概讲述了儿子身患重病,穿越到二十前遇到自己父亲发生的各种有意思的故事,好像类似《乘风破浪》电影的套路。这本小说在当时并未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只是觉得这边比较有趣。

    后来去了西安上大学,在网上买了好几本他的小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白夜行》,读这本小说整个感觉都非常压抑。我还记得小说封底有一句话"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这就是这本小说的缩影。看完之后,我深深的喜欢上了东野圭吾的小说,发疯似的在学校的图书馆上借阅他的小说,图书馆的内他的小说都看完了,后来自己在京东上买了他的其他的小伙,大概我把东野圭吾出版的小说读了个遍。

    如果要给东野圭吾的小说做个推荐,在我心里又那么几本小说不能错过。《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中长篇小说绝对不能错过,作为东叔代表作之一,这两本小说叙事环节非常巧妙,环环相扣,最后结局发人深省,这两本书是东叔的入门指南。《怪笑小说》《黑笑小说》《毒笑小说》短篇小说三部曲也非常值得推荐,虽然内容很短,但剧情的设置上特别有意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另外《解忧杂货铺》《信》《新参者》也非常棒!值得一读!、

    读《白金数据》

    《白金数据》是我近期读的东叔的小说,小说围绕dna展开一系列悬疑故事。主角神乐在天才少女的帮助下一直推动dna侧写项目,经过多起凶案,项目得到验证,大获成功。政府开始大规模采集民众的dna以完善宝库,然而看似造福人类的庞大工程中,其中却隐藏着惊天秘密,陆续出现"nf13"现象,

  • 9、 东野圭吾《白夜行》读后感

    导语:可以说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著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东野圭吾《白夜行》读后感一:

    白夜行的主角有两人:男主桐原亮司和女主唐泽雪穗.一个在明,一个在暗.

    从二十年前的大阪杀人案开始,他们就一直是一种共生的状态.亮司帮雪穗除掉学校的障碍,雪穗则为亮司偷取软件程序作为维生买卖.这一切的过程都没有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来完成,但是诸多的角色角度观看后,却可以让人对这个推理结论深信不疑.

    先来说雪穗吧.这个女子也许真正当得上妖狐这个称呼.贯彻全文的是对她容貌的赞美,以及几乎没有对她不动心的男性,文中多次提到,她充满了夺人的光彩.但是这样的她一路走来却给周围的人都带来了不幸.是诅咒?不,其实这些不幸,都是她主动造成的,为了自己的前程未来,她从一开始就对母亲见死不救,对同学施以诡计,对养母安乐死,对丈夫隐瞒偷窃.

    我一直很好奇她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理由,文里并没有给出太好的答案.但是我似乎在《络新妇之理》另一本小说看到了原因.《络新妇之理》的织作茜说为了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这个理由同样适用于雪穗.从她被母亲把自己的身体卖给恋童癖开始,她就失去了人生的太阳,堕入黑暗.在黑夜中的挣扎,无需像阳光底下一样规矩.所以她可以攻于心计,也可以戴上假面.

    但是只要是人的话,还是会向往阳光吧,这一点,从她对一成隐约的爱意就可以感受到:一成也许对雪穗来说是特别的,从来都是焦点的她,被忽略冷落.反而是身边朴素的女伴获得了一成的青睐.比起假面的华美,这个男人更喜欢纯洁朴实,而这恰好是雪穗没有的东西.于是对雪穗来说,这个男人也许可以让她揭下面具,去真实地爱,真实地拥有太阳,拥有白天.

    可是最后,事情没有往这个方面发展.雪穗的阴暗面让一成退避三舍.于是她也只能继续走自己的夜路.直到亮司在结局的时候死在自己面前,她的世界才轰然倒塌她一直以为自己的夜路是被恨意所照亮,却忽略了天空中并不太明亮的月亮.

    直到失去了才明白,值得她去爱的人,一直在身边.

    桐原亮司.在文中和雪穗的形象可以说完全相反.他完全不讨人喜欢,每次出场也净干些不干净的事情.但是当雪穗的妖艳魅惑背后露出丑陋的一面时,亮司却在冷酷无情的性格中偶尔露出了一丝温情,正是这丝温情让人感觉到了这个男子把自己的心意深深埋住.

    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渐渐明白了,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那个女子,所有会弄

  • 10、 东野圭吾《信》读后感800字

    人是社会生物,心理支撑需要有亲人朋友恋人。

    梦想的伟大。有目标会更让你有动力前进。

    梅村是好老师。也是贵人。同样的贵人还有寺尾和平野。人生遇到贵人,一定要懂得珍惜。当然,由实子已经不能用贵人来形容了,她是天使。

    每个人被发的牌是没法改变的,但是怎么处理这些牌是你可以决定的。儒家文化的价值。

    长得帅(漂亮)啥时候都是有用的。这是好牌,可以用一辈子。

    社会性的死亡。是个有意思的名词。

    亲情,真是不一般的感情。

    以上是读书时候感受到的。所以记下来了。

    下面是正式书评。

    这是读的第十本东野圭吾的书。也是迄今为止我读的东野圭吾思想最深刻的一本书。也是不用怕剧透的一本书。这样我写读后感轻松的多。

    首先,我认为东野君虽然给了我们一个结局,但这只是这本书需要一个结局,而不是一定要这样结束。

    关于与人为善。发自心底的善意,和为了自我满足的善行,在主动者需要自己内省去分辨,以利于自己的修为提升。但我想,作为被动者的话,是不该去考虑这些的,而是都当做主动者都是善意去感恩。

    书名《信》,我理解为一种沟通渠道。语言,文字,行为,表情等等,都是类似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传出方的未必能完全传达出自己的全部意思,而接收方更是很难完全获取传出方表达出的意思,怪不得有哲学家说语言文字其实什么都做不了。但这种想法只适合在哲学意义讨论。实际生活中,沟通是建立人与人之间桥梁,和消除误会的时候,最应该优先考虑的方式。

    关于宽恕和惩罚。宽恕是宗教经常选择的方式。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绝对的宽恕是极难做到的。但这是指某些严重的事情上。在某些事情上,宽恕或许是简单的方式,正如东野君在书里写的堂堂正正比隐瞒很多时候更容易去实现一样。这时候我想到的居然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如果汪精卫真的不是从汉奸角度去投靠日本的话,他的行为就真是比蒋介石正面抵抗日军要艰难万亿倍。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遇到的尽管都是些生活琐事,若要把宽恕和惩罚做到尽量完美,好像也是极难的事情呢。

    书中所得,不止上面所述,不过还需要时间去发酵。东野君本意是否考虑过那么多我不知道,但我的确体会到此书和他别的书不同。感谢东野君。也感谢没有推荐别的名气极大的著作,只独独推荐此书给我的某同学。

  • 2019-09-25

  • 2019-11-11

  • 2019-11-06

  • 2022-02-23

  • 2019-10-29

  • 2021-07-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3

  • 2022-01-22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1-11-04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1-09-27

  • 2022-11-01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2-10-13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2-10-13

  • 2019-10-29

  • 2022-04-01

  • 2021-11-02

  • 2019-10-11

  • 2022-03-16

  • 2022-03-15

  • 2022-10-05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0-11

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
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2024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教您怎么写读东野圭吾书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