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霸王别姬观看心得 > 地图 > 霸王别姬观看心得
霸王别姬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霸王别姬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霸王别姬观看心得推荐
霸王别姬观看心得

(共 9900 篇)

  • 1、 《霸王别姬》(优质读后感)

    《霸王别姬》读后感800字四面楚歌,军心涣散,在危急时刻,霸王欲带爱妃虞姬一起离开,虞姬忍痛割爱,于是自刎。无奈之下,大王独自离开。这一幕幕惊心的场面,让我们凄然泪下,虞姬的勇气值得我们钦佩,霸王与爱妃的深厚情感又使霸王迟迟未独自离开。读后使我联想到无数君王爱美人,虚度光阴,最后江山不保。商纣沉迷于美色,整日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被妲己迷得神魂颠倒,朝中民心涣散,最后被周武王所灭;唐玄宗沉溺于美色,不理朝政,最终也荒废了江山。相比之下,霸王与虞姬之间的爱有理有度,霸王深爱着虞姬,虞姬深爱着霸王,面对敌人的包围,虞姬处心积虑,不惜牺牲生命让霸王独自离开,虞姬是一位值得爱惜的女子,不愧为大王所爱。当我们听到霸王欲带虞姬走时的那段感人肺腑的话,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有人认为大王之所以失去江山是他的那种儿女情长,优柔寡断的性格造成的。倘若项羽果断些,离开虞姬后不再那么犹豫不决,坦然地面对事实,渡过江东,而不是无言面对江东父老,最终选择自刎。也许历史又是另一番局面。可是,古往今来,有这样一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回想当年,年少时的霸王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作战勇猛,人人称赞。李清照这样高度评价他: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古有“孟姜女哭长城”“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的故事,让世人可歌可泣。不论生死也要在一起,人们歌颂纯真的爱情,让人们有勇气去爱。霸王与虞姬的爱情传古至今,霸王同虞姬离别时的患难见真情的依依不舍,直至虞姬自刎,霸王才肯离开。项王的情不同于商纣沉溺于美色之情,它是朴实的,理智的,发自内心的。让人记忆犹新,久久不能忘怀。即使是一代君王,君王也同样应享有普通人的那种情感。《霸王别姬》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离别时一场朴实而感人的夫妻情深,我久久沉浸于其中。我们每个人脑海里都有离别时的情景。也许是亲人之间的离别,朋友离别,爱人离别,第一次出远门时的依依不舍,朋友之间难得相聚时泪花夺眶而出,或许更多。那种感伤,有些人,一旦离开,就是一辈子的事。

  • 2、 观后感模板:霸王别姬电影读后感初中生作文

    中国的京剧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经历了无数的风霜磨练,历经了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众多的竞争压力之下,破浪前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霸王别姬电影读后感初中生作文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霸王别姬电影读后感初中生作文1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地之上,乌江之边,他乃一盖世英雄、所向披靡却因功败垂成而自刎于江边,万古风流随着滔滔江水向东逝去,淡去的是岁月,故事却流传于世间,流传于戏台之上,愈发愈浓……

    几张木桌,几条木椅,一个古老而精致的戏台。静静而坐,茶水斟满瓷杯,浓香四溢,酌一口浓茶细细品之,清香荡于心间,摆开一切凡俗事杂,待心平气和稍等戏出。顷刻,耳畔只闻锣鼓一下,一曲绝代京剧《霸王别姬》缓缓拉开序幕。

    视野中只见一名满目怒色的壮汉从门帘下疾步而出,手持一把长刀,在手掌之间玩转自如,黑色花三块的瓦脸,粗犷雄厚的声腔,还有那战袍后满绣鱼鳞纹的三角形绣旗,随着动作旗子连同飘带飞扬招展,威风凛凛,潇洒自如。好一个西楚霸王项羽!只见他阔步一迈,剑指一出,怒目圆睁,开嗓喊道:“妃——子——”声音雄厚而挺拔,声势如同惊涛澎湃,满堂宾客无不伸颈、默叹,以为妙绝。

    少时,一头戴如意冠,身着荣袍,身披斗蓬,手拿折扇的青衣迈着小碎步相迎而出。“大王……”声音细腻婉转,曲折连绵。薄唇轻抿,兰指一翘,好一个芳华绝代的女子虞姬!只见她举手投足之间的那一抚额,温柔似水。那一回眸,倾国倾城。她对视着霸王,娇媚的双目中流露出万千柔情,是不舍、还是相依?她的一颦一足,她的举手投足,就连那细微的一颤指都如细细柔水般,淌进了霸王心中,淌进了观众心中,更淌进了中国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中。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饰演虞姬的程蝶衣正是经历了数十载苦练,数十载风吹雨打,数十载成败经验,才能登上戏台,成为万人瞩目的名角,才能成就如今台上的辉煌。他虽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却把虞姬的“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演得淋漓尽致,不分真假,这得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打啊!

    才能登上高山之巅,散发耀耀光辉,万古流芳,才能成为中华无法替代的经典国粹。如此,霸王别姬也成了戏台之上的绝代之唱。

    骤然,台上灯光忽然黯淡,嚓声、锣鼓声渐拍渐止。一帘幽声缓缓而来——“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

  • 3、 电影观后感:2024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

    曾经在懵懂时看过霸王别姬,当时纯粹是从故事片的角度去看此片。而此次活动,得以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部影片和片中的角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1

    霸王别姬的时代背景的复杂是我看过的影片之最,它的故事横跨数十年,又涉及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最快的时期,从清末一直到1976年结束。而两位主角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浪潮起起落落。

    两位主角的命运映出了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脉络。电影中处处蕴含着变与不变,大到从社会体制到人们思想的变革,小到人们的衣着。同样程蝶衣和段小楼在同一个剧院演着一样的霸王别姬,连表情和脚步都未变,而底下的观众却换了一茬接一茬从太监,日本兵,含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不变的戏码,却因为时代的不同,观众的不同得到了迥然不同的结果。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舞台上的京戏帷幕落下,舞台下更大的帷幕却拉开了。同样的演出错误,在清末时期可能是被投入大牢,在民国时期是蛮狠的拳脚,而当观众换成了解放军,两位主角惯性般的做好了接受处罚的心理准备,但回以他们的是热烈的掌声,与“前进,前进,前进”的歌声。此时段小楼和程蝶衣的手足无措和小四脸上从愕然但微笑的表情变化让人记忆深刻。我也被此刻的场景深深震撼,嘹亮的歌声回响在曾经歌舞升平的剧院,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即将产生的变革和在这之后起推动作用的共产党思想的伟大。

    程蝶衣在这电影中无疑是灵魂人物,而他跌宕的人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也让我着迷。程蝶衣活的是精彩的,作为“角儿”,他为人狂热的喜爱。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一个个时代的烙印也深深的打在他的人生中。在清末,他年幼时为了进戏班而被切去了畸形的手指,为了讨生活,学技艺,忍受着严酷的打骂,成名后又受太监的欺辱。而到了七七事变,日本入侵后,他又染上了毒瘾,无法自拔。在后来,国民时期的法庭也让人哭笑不得,程蝶衣当庭说自己是汉奸最后法官还是在百姓的质疑声中判他当庭释放。而在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后,他却下起了戒毒的决心,虽然电影中没有说明缘由,但我认为他应该也是感受到了社会即将改革的浪潮。

    “不疯魔不成活”是段小楼两次用来形容程蝶衣的话。细细品味,程蝶衣对戏的执着是该要我去学习的。其实在电影中,程蝶衣始终只想好好的和段小楼演好戏,演一辈子的戏,无奈,时代弄人。但是他对戏的执

  • 4、 《霸王别姬》(优质范文)

    高二观后感:《霸王别姬》1000字

    曾经在懵懂时看过霸王别姬,当时纯粹是从故事片的角度去看此片。而此次活动,让我得以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部影片和片中的角色。

    霸王别姬的时代背景的复杂是我看过的影片之最,它的故事横跨数十年,又涉及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最快的时期,从清末一直到***结束。而两位主角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浪潮起起落落。

    两位主角的命运映出了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脉络。电影中处处蕴含着变与不变,大到从社会体制到人们思想的变革,小到人们的衣着。同样程蝶衣和段小楼在同一个剧院演着一样的霸王别姬,连表情和脚步都未变,而底下的观众却换了一茬接一茬从太监,日本兵,国民党伤病,到人民解放军,含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不变的戏码,却因为时代的不同,观众的不同得到了迥然不同的结果。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舞台上的京戏帷幕落下,舞台下更大的帷幕却拉开了。同样的演出错误,在清末时期可能是被投入大牢,在国民党时期是蛮狠的拳脚,而当观众换成了解放军,两位主角惯性般的做好了接受处罚的心理准备,但回以他们的是热烈的掌声,与“前进,前进,前进”的歌声。此时段小楼和程蝶衣的手足无措和小四脸上从愕然但微笑的表情变化让人记忆深刻。我也被此刻的场景深深震撼,嘹亮的歌声回响在曾经歌舞升平的剧院,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即将产生的变革和在这之后起推动作用的共产党思想的伟大。

    程蝶衣在这电影中无疑是灵魂人物,而他跌宕的人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也让我着迷。程蝶衣活的是精彩的,作为“角儿”,他为人狂热的喜爱。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一个个时代的烙印也深深的打在他的人生中。在清末,他年幼时为了进戏班而被切去了畸形的手指,为了讨生活,学技艺,忍受着严酷的打骂,成名后又受太监的欺辱。而到了七七事变,日本入侵后,他又染上了毒瘾,无法自拔。在后来,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庭也让人哭笑不得,程蝶衣当庭说自己是汉奸最后法官还是在百姓的质疑声中判他当庭释放。而在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后,他却下起了戒毒的决心,虽然电影中没有说明缘由,但我认为他应该也是感受到了社会即将改革的浪潮。

    “不疯魔不成活”是段小楼两次用来形容程蝶衣的话。细细品味,程蝶衣对戏的执着是该要我去学习的。其实在电影中,程蝶衣始终只想好好的和段小楼演好戏,演一辈子的戏,无奈,时代弄人。但是他对戏的执着始终未变,他曾问过段小楼,虞姬为何而死。当时我并未想到答案,而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没办

  • 5、 观《霸王别姬》有感

    《霸王别姬》观后感

    好久没有正儿八经地写一篇日记了。几天晚上这篇日记不知道应该起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好了,突然想到小时候老师经常让写什么读后感、观后感之类的带有语文调子的东西,所以就借以前的调子做题目吧!

    今天晚上又看了一遍《霸王别姬》,感觉有些东西在脑子里,需要释放一下!

    记得第一次看完的时候,小郭说过:徐建从一个流氓变成了文明人,所以,我一定不能看,我怕我也变成文明人了。话说的很讽刺,但是挺有味道的。关于这部电影,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有一句话的确很好,很耐人寻味。我只是想记一下看后的感想。

    首先说一下小豆子。

    小女子年方二八正值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这是小豆子一直背错的台词。当我第一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这只是剧情发展的需要,他是故意被错的,因为如果他背对了,这部电影可以压缩为一部分了。但是看完第二遍的时候,我感觉不是这样子了。首先,其实不是小豆子记不住,而是他本是就是一个男儿郎,确实不是女娇娥。从这一面我看都了小豆子从小就不服软、不屈服的性格。这点性格一直伴随他一生,也影响着他一生。就像菊仙对他的一句评价似的不知道是这世道跟你师弟过不去还是你师弟跟这世道过不去。只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想到,小豆子一生的风雨历程。

    第二说一下小石头。

    不知道是剧情发展需要还是电影背景是这样子的。小石头这一角色的设立,我感觉就是同小豆子进行对比的。首先看一下小石头的性格。小豆子刚进戏园子,小石头给他被子、练戏时帮他偷工减料、逃跑时替他顶罪、挨打时替他受罚。。。这一点说明小石头很疼爱小豆子,当然乐于助人啊什么的高尚精神也是显然易见的;他被师傅体罚时候打得好、打得好。。。小爷我今儿个练的是九转金炉的火丹功。。。这些说明他为人乐观;从他遇事后的处理来看,他比较懂得变通。。。但他的性格总体说来,可以借用他说他师弟的一句话来概括你是真虞姬,我是假霸王。

    第三纵观两人的一生。

    电影以十一年后二人从新来到戏园子唱戏开始,也以此收尾,中间夹杂的便是他们的一生。程蝶衣的的确确是一个戏痴,而段小楼确实一个活生生的人,真实的人。这样说吧,程蝶衣是一个理想的化身,而段小楼是现实的化身。程蝶衣一生只唱戏,段小楼却有其他活动。虽说两人最终的结局类似,但是他们的经历却截然不同。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再想,是什么造就了两个人完全不同的人生。是性格?是社会?是经历?不!我想应该是所

  • 6、 观《霸王别姬》有感2

    《霸王别姬》观后感

    大王~~绵长的音调紧绕心头,一句大王,两行清泪。程蝶衣在每每唤出这句大王时,又有怎样的情怀久盘于心,从欣喜到悲哀,怕是伤碎了心。

    人道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我却信婊子有情,戏子有义。

    戏子若真无情,又怎会用情深至死;婊子若真无情,又怎会抛下金珠玉坠,跟随一个区区伶人。

    程蝶衣是个伶人,从小长相姣好的他被无力将之抚养的母亲送至梨园,在师兄段小楼的几番协助之下,熬过苦难。几经磨难,十年苦练,共同演绎《霸王别姬》,终成名角。

    年少之处,长年之助,让程蝶衣爱上了段小楼。花旦的名号紧紧地扣住了程蝶衣,他奈何只是女娇娥,不是男儿郎,他不疯魔不成活,他早已忘却自己的男儿身份,他无药可救的爱上了自己的师兄!

    爱,便是爱了,无人能改变这一事实,可偏偏爱上段小楼的不仅仅是程蝶衣,还有花满楼的头牌--菊仙姑娘。阴差阳错之下,菊仙与段小楼喜结连理,留程蝶衣一人黯然神销。

    误会,让程段二人分分和和,十一年后,二人再次相见与舞台,再次演绎《霸王别姬》,段小楼对程蝶衣提及奈何只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这让程蝶衣如梦初醒。

    是呀!

    奈何只是男儿郎,不是女娇娥!

    程蝶衣不愿让梦醒来,他宁愿以虞姬的身份谢幕他的人生,于是,拔剑,自刎。当段小楼听见那沉重的倒地声时,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一直被他当做弟弟的人,并不仅仅是弟弟那一刻,悲歌回响脑海。

    还记得剧中袁四爷曾说过的话:程是真虞姬,而段不过是假霸王。

    虞姬,虞姬,奈若何?

    程蝶衣用生命来挽留自己的爱,以生命的结束来为自己的悲剧会上符号。

    如果这也不算爱情,那爱情又为何物呢?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时间会在花容月貌上刻下深深的沟回,苦难会在眼里沉淀成灰色,唯有爱,程蝶衣的爱不随时迁,不随世变,不随人改。

    如果这也不算爱情

    是否,当初菊仙不出现就不会有这等悲剧?可旧封建社会又怎能容得下断袖之恋。

    可怜的菊仙,作为第三者的她是痛苦的,但作为段夫人的她却是幸福的。

    仍无法忘却,她恐惧的眼神,她颤抖的双肩,她抱紧段小楼时无助的身影。她多次乞求,乞求段小楼离开程蝶衣,乞求他别再与程蝶衣有任何的交集。她怕了,她确实是怕了,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特殊是有眼人都能看出的,她怕失去最爱的人,于是她总设法让程蝶衣彻底的离开,她总是做出让人厌恶的事来。可又有谁能真正的厌恶她呢?

    菊仙只是一个有爱的女子,她不过是为了幸福!

    结局太过令人无奈,菊仙死了--

  • 7、 观电影《霸王别姬》有感

    电影《霸王别姬》观后感

    这部在1993年出品的《霸王别姬》却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它改编自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齐集港台内陆明星拍摄而成。这部电影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好评,同时赢得了包括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在内的多项大奖,被誉为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影片的开始,表现了某京剧戏班培养后生的故事。小孩贪玩,被严厉的师傅发现后,师傅则拿着棍子,狠狠地拍打徒他们的屁股,即便徒弟们发出惨烈的求饶声,师傅也是无动于衷,照打不误。有一个小徒弟怕挨打,竟然上吊自杀!从这里可以看出,旧社会学想好一门手艺,离不开棍棒。在棍棒的逼迫下,段小楼和程蝶衣登上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成功舞台。我想对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作一点议论。

    段小楼:打小时候起,就有一股子倔强、豪爽的性格。学艺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格外照顾其他的师弟,尤其是对有几份女性气质的程蝶衣同学,更是关怀备至。当初程蝶衣到戏班时,连个暖和被窝都没有,还是段小楼给了地方让他休息。在京戏舞台上,段小楼扮演的是西楚霸王关羽的角色,和他搭档的是程蝶衣扮演的虞姬。霸王别姬的爱情传奇,感动过一代代的中国人。舞台上,他们卖力地唱,玩命地唱,唱红了北平城,唱红了全中国。段小楼很有男人味,是个十足的硬汉。在抗战时期,他拒绝给日本人唱戏,藐视汉奸。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不愿意给达官贵人唱,厌恶腐败透顶的国名党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他坚持京剧艺术的表演规律,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换,他都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文革这样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中,段小楼当然没有逃脱残酷的迫害。在红卫兵的威逼下,在声势浩大的批斗运动中,这个曾经硬朗如铁的汉子迷惑了,坚强的内心被摧垮了。熊熊的烈火边,他揭发自己的师弟程蝶衣给日本人唱戏,揭发妻子菊仙是妓女。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人也疯狂了。

    程蝶衣:在影片的开始,就为他的悲剧角色埋下了伏笔。他的母亲是红尘女郎,幼年时他在青楼长大。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把他放进了京戏班。在戏班中,她演花旦,长大后,自然扮演的是虞姬。他凭自己的表演实力,把京剧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他虽是男儿身,但内心却是女人情。在他的心里,一直惦念、喜欢着大师兄段小楼。当段小楼和青楼女子菊仙订婚、结婚时,他表现出的嫉妒、愤懑也就在情理之中。程蝶衣痴迷京戏,追求做人的完美,对内在的品质追求尤为苛刻,当他得不到师兄的爱情时,内心的痛苦超过了死亡。故最后他拔剑自刎,是

  • 8、 霸王别姬专业影评

    霸王别姬专业影评(一)

    必须承认,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对国产电影有种本能的偏见,认为就是拍不过人家的大导演,拍不出人家的大手笔。当然,其实这是谬论。现在不用谁站出来批判一下我的这种情节,我自己也会毫不客气的承认。

    从前对张国荣一直都没有感觉,可在[霸王别姬]里,每每看到他,都会有心灵为之一颤的感觉。那种没落贵族的高雅气质,那种哀怨而骄傲的眼神,那种轻柔又充满感情的动作,无一不让人心牵程蝶衣的所有一切。他的情感,他的心情,他爱的人与他妒忌的人。

    其实蝶衣是个单纯的人。被师傅逼着从小唱坤角。但每次都会说“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他是为了小石头,为了那个一直照顾他、关爱他的大师哥、后来的霸王段小楼而留了下来,心甘情愿的在后来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他并不知道,在那以后,他所有的心情与情感就轻轻的在这句话里被颠覆了。

    从此,小豆子成为了程蝶衣;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是成为“虞姬”,虽然他也演“贵妃醉酒”,扮“牡丹亭”,但他的心愿,只是与他的霸王呆在一起唱一辈子的戏,做到师傅昔日里说的那般,“从一而终”。但就如段小楼所说,他忘记了,戏与人生本是两码事,他偏要将戏中全部的思想与情感倾倒进生活,如此固守,执迷不悔。

    直到菊仙的出现,直到这个名妓抢去了他的“霸王”。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所有人恭贺着段小楼能与菊仙定亲而程蝶衣突然打开房门安静的出现在热闹的人群中时,心里会生出深深的遗憾与伤感。我想我是被蝶衣单纯的执著所感动,以至于始终对处在这场纠葛中的最大受伤者抱有同情与遗憾。

    除了段小楼,京剧就该是他最难割舍的东西了。其实人戏不分倒也正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对戏的痴迷。他为日本人唱戏,开始仅仅是为了营救段小楼,但青木对京剧的尊重与喜爱又令他不自禁的感到宽慰。相较之下,段小楼、小四所代表的所谓“劳动人民”反显出一种可笑的愚昧。

    相对于蝶衣,菊仙要幸运得多,也不幸得多。她得到了段小楼的爱,却也经受了他的背信弃义。对于蝶衣,她内心始终复杂:既反感他人戏不分地迷恋自己的丈夫,又轻视他耍尽手腕要与段小楼在一起。作为女人,她在身为名妓时就渴望从良,有种要保护自己家庭的本能。她认为一切的不祥都缘于蝶衣,所以曾强烈要求丈夫与他分开;但她胆色过人,同样心地宽厚,心疼被毒瘾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蝶衣,怜惜无法上台演绎“虞姬”的蝶衣,甚至在丈夫揭发蝶衣时也予以喝止。在她生命的尽头时刻,只是澹然的将

  • 9、 霸王别姬观后感
    篇一:霸王别姬观后感 霸王非霸王,四爷成霸王, 蝶衣是小三,小四是暗讽。 菊仙的高深,智谋输爱情。 看霸王别姬到最后的时候,在批斗霸王,虞姬,菊仙的时候,虽然说当时的剧情是如此的悲情,让看的人很是气愤,但是我更感受到的对当时的文化大革命的讽刺,当然也隐含了对共产党执政的新政府的讽刺。 在本片共产党军队进城后观看的第一场戏时,虞姬出错,但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听出来了,最喜剧的是,他们竟然主动自己开头唱起了向前向前,去戏班听戏,结果是他们自己开始自娱自乐,你可以说他们是农民的队伍,什么都不懂,但是你不觉得有点可笑? 在对袁世卿的审判也是,我不知道袁世卿到底做了些什么,但是根据霸王的一些言语,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很明显,霸王对此很有疑虑,换句话说,他并不觉得他应该会得到这样的下场,当然,也许他是被当时的封建等级观念所蒙蔽。 在审判完袁世卿后,把傻逼小四,在共产党部队前面装萌,我日本人,我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说他有多傻逼,特别是当菊仙照顾完虞姬后小四回来了,嘴里还哼着解放军……问他去哪了,他竟然来一句,开会去了,这就像最近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个公务员打了其母亲还是怎么的,首先,这样的事情就说明了,人品不过关,谈什么都是空谈。 在后面关于现代戏与京戏的开会,已经就很明显的说明了,根据剧情,当时来开会的,应该是一些京戏上有威望的老人,但是除了几个老一点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这样的会是一开始就决定了毫无意思,我想,我能不能理解为,当时的老一辈人艺人都不愿意来?还是已经被干掉了? 也许,小四这样的人进了共产党,已经就是对共产党最大的讽刺,竟然最后还混的可以,日本人,也许这就是机遇。小四的变化是新旧时代,新旧思想,新旧文化的强烈碰撞带来的,在这点上,我想我完全能够理解他,所以我也能理解大多数那些热情澎湃,激情四射的年轻人,但是,作为一个人的角度上,我是相当鄙视小四,他与虞姬霸王就差没血缘关系了,不然他们两个完全可以当他爹妈了,最基本的良心都没得,你让我怎么去理解他? 小四,我记得没错的话,小四也是那位作假郭敬明的名字?应该是的,好吧,作为一个韩寒的伪粉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导演为这样的一个人取名为小四,是不是有暗讽郭敬明的嫌疑呢?好吧,且让我当做有吧,且让我们都这样想把。 最后
  • 10、 《霸王别姬》观后感
    不疯魔,不成活一评《霸王别姬》 作者/高一赐舟 灰暗的老北京,狭窄的巷,高高的墙,关老爷子的科班,花满楼里新捧出的花魁,大宅院里仆妾成群,豪华与奢靡。服侍过慈禧太后穿红肚兜的李公公,观戏成迷的袁四爷,黑白红的面谱流转,威风的长翎乱颤,轻柔的水袖长舞,娥眉明宛,丹唇轻启。老北京,老文化,奢华贵人享乐的富贵乡,从艺人演绎出的锦绣地,没有外界力量的强行介入,还是依着几百年如一的脚步,似江南六月里绵延不绝的梅雨,带着霉菌的蚀味还是不改烟雨迷蒙里的古色古香。 容得下霸王与虞姬的老北京,纳下了英气与柔美的老胡同,包缆了千百年的荣与辱,是传统与艺术的天堂。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科班关老爷子使尽生命最后的气力,唱的是项羽的豪迈与悲壮,屋宇明媚,光阴流转,霎时四周静寂无声,只听见身躯落地的声音。有美人红袖添香的暖,乌骓马至死不弃的忠,项羽号令万军的烈,侠骨与柔肠,霸气与威猛,这才是中华文化里英雄最完美的诠释,于是英雄人物的死成了中华文化里难以愈合的伤。关老爷子死在了京剧里,死在了霸王的悲剧里,死在了苦心经营一辈子的技艺里,做到了他用来教导徒弟的那句话“从一而终”,这样的死法也值了。 台上的虞姬情意缱绻,忘却了世界,以我的绝世容颜才配得上你的英勇神武,他是她的霸王,她是他的虞姬,就让时光定格,这样一辈子,一辈子在戏里。台上演得热烈,台下观得深沉,老北京绵延了几百年的看客文化,融在了评书人那里,融在了茶肆酒馆里,衣袂遗香,品一杯茗茶,轻启褶扇,打着节拍,虽是享着荣华富贵,却也不是庸俗。戏楼之外,店小二招呼着客人,黄包车夫依然载着贵妇人满城颠簸。(观后感 )俗与雅,贫与富,虽是对立的鲜明,生活却依然错落有致,井井有条,没人喊着要革命,没人喊着要造反,此时的老北京,在暴风雨来临的前一刻,依然是不露声色的歌舞升平。 铜蹄铁马的时代,袁四爷拿起画笔为蝶衣勾了凤眼丹唇,惊艳了眼前有绝世容貌的蝶衣,疑是虞姬转世,一笑万古春,一泣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而楚霸王早已挥起长刀,却也分不清是戏里戏外。 菊仙穿上了她的红嫁衣,和小楼一起,在除四旧的火堆前用烈酒祭奠旧时代的过去,朝代的变换,岂是他们这些小人物能左右的,山雨欲来,只能默默承受抑或躲在一隅悄然落泪、压抑与恐惧。只是此时,过去的一切才显得如此可贵,一直欺凌胡仙
  • 2021-04-21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17

  • 2021-04-30

  • 2019-09-20

  • 2022-12-01

  • 2019-09-23

  • 2023-02-06

  • 2021-04-21

  • 2021-05-0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23-02-11

  • 2021-05-07

  • 2019-09-21

  • 2019-09-25

  • 2023-01-04

  • 2019-11-06

  • 2022-09-30

  • 2022-12-04

  • 2023-03-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2-12-18

  • 2023-02-24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1-02

  • 2023-01-26

霸王别姬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霸王别姬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霸王别姬观看心得、2024霸王别姬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