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包公传读后感 > 地图 > 包公传读后感,2024包公传读后感
包公传读后感相关栏目
包公传读后感热门栏目
包公传读后感推荐
包公传读后感

(共 3762 篇)

  • 1、 读《包公传》有感

    在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名著——《包公传》

    它讲述了大宋年间,临安开封府的包公秉公执法,断案如神。从不放过一个违反大宋法律的人,也从不冤枉一个好人。在那个时代,包公俨然成了大宋法律的象征。

    书中故事情节生动,内容引人入胜,结构严谨,让人沉浸在书中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是秦香莲和陈世美。秦香莲为了让丈夫能安心上京去考取功名。在家里辛勤劳作,赡养着陈世美的双亲,并把她和陈世美生下的一双儿女给拉扯大。由于天空不作美,收成不好,过了些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陈世美的双亲为了不施累自己的儿媳妇秦香莲。就纷纷上吊自杀了。秦香莲发现后甚是伤心,她含沮把陈世美的双亲安葬了。在料理好陈世美双亲的后事后。秦香莲便决定带着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上京去寻找陈世美。她们一路乞讨,历经千辛若,终于到达了京城。到了京城后,她便到处打听陈世美的消息。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陈世美因中了状元被招为当今附马。听到这个消息的秦香莲犹如受了一记晴天霹雳。可是她并没打消找陈世美的念头。于是她带着一双儿女去附马府去寻找陈世美。本来她以为陈世美会念旧情,认她们母子女。没想到陈世美却翻脸不认人。说不曾认识过她们。便叫人把她们赶出附马府。秦香莲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一纸把陈世美告到了开封府。包公看到了秦香莲的诉状后,很是气愤。于是包公把秦香莲她们安顿好后,便叫人暗中收集好证据,待证据收集好后。包公就差人到附马府去捉拿附马,在公堂上,在铁证面前,陈世美还是一副满不在意的表情,仍否认他和秦香莲的关糸。到后来公主和皇后都出面去营救附马。但在包公的秉公执法下,最终还是将陈世美砍头了。包公的这种不畏强权,铁面无私,严格执法的品质让我十分的钦佩。即使是皇亲国戚,只要犯了大宋法律,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包公的这种严格执法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法治。历史证明,法冶则国安,如果一个国家不制定法律来治理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往往是会很快灭亡。我国是一个很注重法治的国家。在1954年的时候,我国就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临时宪法。在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都要遵守宪法的有关规定。可是在我国历口人上也发生过法治混乱的时候。在文革时期,由于治不严,导致了国家的内乱,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大批共产党人被迫害。国家损失近5000亿元,这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总和。后来随着四人帮的粉碎和19

  • 2、 包公案读后感

    【篇一:包公案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包公案》,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包公,因为在《真假太后》里面,包公胆大包天,为了李娘娘伸冤;在《五鼠下凡》里,包公惩奸除恶、伸张正义,真是大快人心。

    在所有包公斩案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乌龟破案,意思是有一次,包公看见一只顶了顶他的脚,看着包公,好像是告状的,过了一会儿,乌龟向外爬去,包公很好奇,就跟了过去,通过一只破了一个大案,找到了真凶,为死者伸冤,没想到包公看见一只乌龟就能破案,真是不得不让人敬佩呀!

    读完《包公案》这一本书,我了解到包公断案时铁面无私,敢作敢当,也让我明白了包公断案本事极高,推理能力特强,因此包公深受百姓爱戴。

    【篇二:包公案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几本书,其中就有《包公案》。《包公案》里有19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乌龟破案》了,那真让人生奇,让我讲讲吧。

    这故事讲了包公到南方巡察,途中在驿站歇脚时,突然有一只乌龟爬到他的脚边,用头碰了碰他的脚,把包公带到一口水井边。于是包公发现了井中有一具尸体,从尸身上搜查出的凭证获知此受害人叫葛洪,从而揭开了葛洪是被自己结盟的好兄弟陶兴谋财所害之真相。陶兴被绳之以法,乌龟是为了报答葛洪的放生之恩而做出这个举动的。

    在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做人要乐善好施,正因为葛洪一时恻隐之心,才得以申冤;我还感受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陶兴就是个例子。我们还应该学习包公的铁面无私、公正不阿,他即使碰到皇帝的弟弟,也是一样对待的。我还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因为它里面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品读包公的断案故事,既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还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篇三:包公案读后感作文】

    我读了《包公案》这本书,非常佩服包公。本来没读之前就佩服他,读了之后,更加佩服。

    故事里这样说包公:包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他为人正直不啊、铁面无私、既敢于为民请命,也敢于碰硬,被世人尊称为包青天。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包公佯怒撕伞,巧妙地辨别出伞的真正主人;放出一块假银,轻轻松松的引贼上钩,将贼一网打尽;细审石碑,问得盗布窃贼;假扮客商去卖布,引得见恩忘义的强盗自投罗网;假扮阎罗,除掉了狸猫换太子的奸人,识别出真假娘娘其中有一篇是佯点朱笔智辨凶手。武昌有两个表兄弟,一个叫郑重,一个叫马泰,他们俩分头收购布匹,马泰半路被人杀害。郑重得知,就去报案。县

  • 3、 《包公拒寿礼》读后感

    包公拒寿礼读后感

    包公,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今天我看了一篇包公拒寿礼的故事。 包公,姓包名拯,包公是人民对包拯敬爱的称呼,包拯一生爱民如子,非常清廉。包拯从不为自己办寿辰,但是在60大寿那年,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破例要给包拯办一次寿辰,包拯这下可为难了。最后,包拯决定拒礼不收,白水招待。 不一会,衙门外人山人海,不管送礼的人怎么说,包公都一再拒礼,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送礼,包公一个一个的拒收,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夕阳要落下的时候,一个老汉匆匆走来,手里捧着一盆月月红,包拯看后,认为这不同于前面的礼物,这花代表了许多人们的心意,同时也表达了乡下人的朴素,不能不收。于是包公亲自走出衙门,双手托过老人的月月红,笑容满面地说:赵钱孙李住村营,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慰,丹心要学年年红。 同学们,你们是否会觉得包公很傻,包公怎么那么笨,这么多好礼送上门来,都拒之门外,偏偏会收下了乡下老人的一盆花。 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廉政。人们常常把廉政挂在嘴边,却不知什么是廉政。廉,就是官员廉洁、正直。政,就是机关政府。廉政,合起来讲就是官员正值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廉洁、无私的奉献给官府,而且要不收贿赂,一丝不苟的为人民服务。 现在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到处都收贿赂,被人比作虽生犹死的人。另一种人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当然是廉洁的人,这种人的名字会流芳百世,被人们当作虽死犹生的人。 在我的述说下,廉政已经不再那么难理解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例子,如我们最熟悉的公安局长任长霞,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好同志牛玉儒,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好干部郑培玉等。好多这样的楷模,用自己的心血创造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幸福生活。他们虽死犹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英雄精神流芳百世。我们要记住这些伟大的英雄。 同学们,我们长大后是想流芳百世,为人们歌颂。还是要遗臭万年,留下骂名呢?让我们好好想想。

  • 4、 《包公案》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在学校有跳蚤市场买了一本《包公案》,这本书可真是来之不易。

    一开始,我想看中的可不是它,而是一只玩具鳄鱼。但是,我又想到家里已经有一只玩具鳄鱼了,干嘛还要再买呢?市场上的商品太多了,转的我眼花缭乱。宗老师看我一直没买到中意的东西,都在帮我找书了。

    又转了好几圈,我终于找了一本书,它就是《包公案》。这本书本来卖5元,我想省点钱,于是我和卖书的哥哥还价说“能不能打折?”哥哥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放学回家,我发现这本书居然不见了。我叫来外婆,她也没有找到。我只好说:“看来只能去学校找了。”外婆看我失落的样子,同意了我的请求。可是,去学校找了以后,书还是没被找到。我失望极了。

    晚上,妈妈帮我整理书包的时候,她意外地发现了这本书。我哭笑不得,只能说:“这本书是和我捉迷藏,还是让我破案呀!”爸爸却批评我说:“这是你做事情不仔细,忘性大。”我虚心地接受了,更加珍惜这边来之不易的《包公案》。

  • 5、 读《包公案》有感
    读《包公案》有感 原创: 马志博 《包公案》是一部有关包公的故事的小说集,每天都是写一个断案的故事。我从小时候就喜欢看包公断案的电视,故事虽然短却能说出包公断案的本事。包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相信大家对这个人并不陌生,说他是一个足智多谋,善良正直的人,他拥有着常人没有的智慧,善于冷静思考。 今天我看的是《包公审石头》,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包公正在赶路,看到路边有个小孩坐在地上哭,关切包公的上去问孩子为什么哭呢?孩子说:“我是卖油条的,累了就靠在石头上睡着了,可是我醒来的时候却发现我的铜钱都不见了。” 这时候包公不慌不忙的说:“一定是石头偷了孩子的钱,”所以开始审问石头,“石头是不是你刚才趁孩子睡觉了,偷了这个孩子的钱?” 石头不说话,包公就开始命令人打石头,围观的人看了都哈哈大笑说:“包公可真傻,石头怎么会偷钱呢?” 包公一听大怒,生气的说,你们竟然骂本官,罚你们每人一个铜板放在盆儿里。围观的人只好排着队,一个个把铜钱放进水盆儿里,包工不动声色地看着每一个人往盆里放铜钱。突然他抓到一个人说:“他就是小偷。” 人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这时候包公解释说:“因为他丢的铜钱在水面上浮着一层油花。钱一定是偷小孩儿的。” 小偷一听也无法抵赖了,只好拿出那些铜钱,这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我觉得包公真是太聪明了。 包青天——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绝顶,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官。您的智慧正确的用在了处理案件上,您的铁面无私,我要向您学习,我也一定把我的智慧用在正确的前涂上,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 6、 2018年观看千年包公学习包公精神观后感

    观看千年包公学习包公精神观后感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龙图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报国尽忠,临政无阿。杲杲清名,万古不磨。”这世代流传的诗句表达了人民对包拯的赞美。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包拯后来说他“生于草茅”,指的是他降临在今肥东县一农家。但其父包令仪考中进士做了知县后不久,便把家迁到合肥城内。包拯少时在城内香花墩读书,他28岁中进士,因孝义居家陪侍父母十年后出仕。曾先后知天长、端州、瀛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县、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他当过的天章阁待制和龙图阁直学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老百姓更喜欢直呼“包公”。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我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宋史》第316卷《包拯传》中说:“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闾里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进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又说:“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与人不苟合,不会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包拯做过许多有益于百姓平民的好事,“不爱乌纱只爱民”,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宋代以来,关于包拯的口碑、话本小说、戏剧曲艺乃至当代的电影电视就演义了许许多多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故事,演义的结果,使包公的形象更丰满,甚至神化、传奇化。包公“包青天”成了人们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对包拯形象的塑造和传扬始于其身前。而源于宋代的话本并红火于元代的包公戏,自明清到近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包拯在“京官”开封府尹任上不到一年半光景,描写这一时期他断案的故事无疑是最精彩的华章,传播之广,渲染之烈,溶进了人们炽热的“包公情”。

  • 7、 2018年千年包公观后感含包公的简介

    千年包公观后感范文一

    包公以清廉刚正形象传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秉公办事、坚持正义的官员,便常用“包公再现”、“铁面包公”等话语表示肯定,在自己碰到纠纷或官司之类的麻烦事时,也总是希望能遇到像“包公”一样的好官、清官。这就是在许多普通百姓心目中存在的“清官情结”。

    包公之所以能给世人留下清官形象,除了他清正廉洁的作风外,更主要的正是由于他始终坚持大宋吏律,不唯上,不唯权,敢于不畏权贵,伸张正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能坚持做到依法行政。

    因此,面对“清官情结”,我们既要看到民众对官员清廉正义、刚正不阿的外在要求,同时更应该看到这情结背后所隐含的要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法治意识。其实,正是由于这种意识,才分外凸显出包公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缅怀的价值。

    在当前的法治社会里,我们评价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尽职尽责,关键是看他能否坚持依法办事。尤其在今天我们的各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如何依法办事、能否依法办事更是对干部提出了挑战。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清官情结”,在当今时代其实更应该解读为要求领导干部秉公执法、依法行政的“法治情结”。

    面对包公像起誓,在形式上体现了后人对先贤的崇尚,表现了一种学习的姿态。对于走向和谐与法治的今日中国来说,笔者衷心希望这种学习姿态真的能在全社会化为具体行动,并且深入精髓,领会包公身上真正值得体会的法治意识。

    千年包公观后感范文二

    《千年包公》全片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

    对包拯留传下来唯一的一首诗印象极为深刻,诗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

  • 8、 看千年包公观后感,千年包公播放时间

    看千年包公观后感

    2016年5月24日上午,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安徽合肥举行。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第一集《清心直道》25日晚八点已向全国观众播出。

    据悉,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纪检监察专员阎群力,中国曲协副主席马小平,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省纪委副书记车建军,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张志宏,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庄保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俊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汪学致、包公研究会成员、安徽省经信委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包公(包公第34代)后裔包正军、合肥政法委的(包公第36代)包旭东等出席了首映式。

    另据海报,三集高清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纪录片运用先进的纪录片创作理念,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央视纪录频道定于2016年5月25日20:00起连续三天播出,25日晚八点已向全国观众播放了第一集。

    据了解,此纪录片和以往包公题材的电视文艺作品不同,纪录片《千年包公》坚持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完全根据史实,摒弃戏说,进行人物和实景再现,向观众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

    全片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严格的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北大教授孔繁敏、研究包公的专家程如峰、李良学等研究包公的专家学者影片中先后介绍了有关情况;良好的家风、为人心目中的榜样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世;包拯正是受家风、榜样的深刻影响成就了人们世代尊敬和世人传颂的包公;

  • 9、 读《包公审驴》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包公审驴》这个故事。它讲了古时侯,有一个穷人叫王五,他有一头能帮人干很多活的驴,王五把这头驴当成珍宝,把它养得非常的键壮。有一天王五去小镇买东西,回来后他健壮的驴不见了,让人换成了一头瘦弱的驴,万般无奈之下 ,王五只好将驴告上了法庭。包公先是把驴关上三天,不给东西吃,然后,把这头驴打了四十大板,之后就把它放了,让人看着,看它去了谁家,就说明谁家偷了王五的驴。最后,王五的驴自然也就找了回来。偷驴的人受到了惩罚。

    一开始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感觉很奇怪,包公说他要审驴,我想驴又不会开口说话,你说包公是不是一个糊涂法官。后来我才知道包公是在利用这头驴,包公可真聪明呀!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很吸引人,王五很穷,他就靠这头驴来维持生活。当驴丢了以后,我真为他着急,而他又遇到一个糊涂法官竟然要审驴,这即让人惊奇,又让人好笑。按照常理,王五的驴丢了,就应该派人去查找,包公的做法让人不可理解,可最后的结果却又让人心服口服。

    通过这件事是我想到了这么一句话:‘只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当这种事在我们身边发生时,我们应向包公学习,用智慧的头脑去解决问题。

  • 10、 千年包公读后感1000字

    看完《千年包公》后,你有什么感触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3篇“千年包公读后感10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千年包公读后感1000字一】

    包公既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又是一个经过百姓传说及文人加工的艺术人物。作为特定人物的形象塑造有不同的需求与功用。以往包公题材的电视文艺作品基本反映的是其艺术形象,而且不断增加其戏说成分。前不久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虞国芳、于继勇担任总导演,在中央 9频道播放的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按照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进行人物再现与现实拍摄,成功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公历史形象。

    拍摄一部好的纪录片,重要的标准是真实与生动。这部片子根据史实,反映包公一生重要事迹,如家风家训、辞官尽孝、拜师交友、清心直道、严格执法、直言敢谏、惩治贪腐、智慧断案,关心民瘼、减轻赋税、打井退砚等,都有历史依据。但毕竟历史跨越千年,所存真实资料不多,如何使其生动,使人耐看,是一大难题。我认为编剧导演解决此难题,主要采取了三种手法,即古今穿梭、点面结合、画龙点睛。

    关于古今穿梭。 民间流传很多包公故事,又有一些纪念活动和历史遗迹,由此与历史事实巧妙关联穿梭。如,讲现实合肥包村、包公祠引出包公家世祖先及尽孝,讲开封府、包公墓引出包公科举、从政及家训,讲肇庆、池州等地遗迹引出包公在本地的从政业绩,讲包公的祭祀及被神化、戏化引出包公历史原型。通过古今穿梭,波浪起伏,动人心弦。

    关于点面结合。以中华传统文化及宋代历史为背景,以包公历史事迹为主线,联系今天反腐倡廉的时代要求,突出包公为官26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清官形象,同时分片三集:《清心直道》、《铁面无私》、《以民为本》,比较集中、典型地反映了包公修身律己、刚直不阿、治国爱民的生动事迹与思想。

    关于画龙点睛。该片一方面运用影视剧手法再现包公历史形象,另一方面安排了阵容较大的水准较高的专家学者点评,边演边评,夹叙夹议。有十几个从事文学、历史、哲学、文物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结合社会背景与包公事迹,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评说、引申、提升,加上包公后人的现身说法、解说文字凝练、解说语言铿锵,为本片增色不少。

    该片涉及到包公的忠孝关系、臣民关系有些说的不透,以致有人疑问,包公考中进士为什么不先尽忠而尽孝,包公作为统治阶级成员会如此关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23-02-11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17

  • 2021-05-01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1-02

  • 2019-11-02

  • 2023-01-15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22-12-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1-02

包公传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包公传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包公传读后感、2024包公传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