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爱的永生读后感 > 地图 > 爱的永生读后感,2024爱的永生读后感
爱的永生读后感相关栏目
爱的永生读后感热门栏目
爱的永生读后感推荐
爱的永生读后感

(共 4026 篇)

  • 1、 读《爱的永生》有感400字
    《爱的永生》主要讲述马勺子村因为大雨引发泥石流,一位父亲为救儿子把母亲往上托,而母亲又把儿子往上托,最终儿子得救的故事。人们从中感悟到了爱的伟大,爱的永生。 这位孩子的父母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宁可让自己去死,也要拯救儿子,是多么感人,多么伟大啊!“他知道生命的延续在自己手上,只要把女人往上托,女人把儿子往上托,就有了生命的延续。”从这句话,我明白了当泥石发生的那一刻,他们都有机会逃生,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先自己逃离!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想着的,就是尽力救出儿子,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难道这不是父母最无私最纯洁的爱吗? 天下间所有的父母都应该是一样的。他们时刻在为孩子操劳和奔波。有人说父母是山,为我们阻挡寒风;有人说父母是大树,为我们遮阴;还有人说…… 有很多父母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创造出人间奇迹。我看过一篇报道: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毅然和歹徒展开殊死搏斗,孩子被救了,而这位伟大的母亲身中数十刀,生命垂危。是什么让这位母亲有如此大的勇气而不被吓倒?那时母爱,是对孩子的爱!这位母亲是多么的无私无畏啊! 父母把大量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他们不图回报。但是有的孩子却不孝顺父母。要求父母对他们百依百顺,他们要雨得雨,要风得风。长大以后,他们不关心父母,父母有病他们不管,受冻挨饿也不管,甚至稍不如意还要打骂父母。这种人简直坏透了,道德和法律都要惩罚他们。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我们也要好好对待父母,大家把爱的力量传递下去。
  • 2、 《唯爱永生》观后感

    《唯爱永生》观后感

    美国导演吉姆贾木许的新片《唯爱永生》在最后时刻入围了本届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这部电影的入围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最开始的情况是,按照拍摄周期推算,《唯爱永生》恰好可以赶在戛纳电影节之前制作完毕。贾木许当年在戛纳拿到了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奖,是戛纳力捧的新人,后来又拿到了评审团大奖,是货真价实的戛纳嫡系,这次又是和老搭档蒂尔达斯文顿这样的在艺术电影界享有盛名的影人合作,大家纷纷将此片列为戛纳主竞赛单元大热门。

    但是4月中旬组委会公布主竞赛电影名单的时候,《唯爱永生》却和《女性瘾者》《雪国列车》等大热门一起缺席了这份名单,大家以为本片也许题材太前卫,质量不够好,所以没有入围。哪知官方发布会之后仅一个星期,组委会突然宣布《唯爱永生》作为最后一部主竞赛电影入围今年戛纳。所以大家都很关心,这部在最后一分钟才入围的主竞赛电影究竟长成什么样子,是什么原因让组委会和剧组如此纠结。

    涉足电影界、音乐界和诗歌界的贾木许,三十多年来从文艺青年混到了文艺中年的阶段,电影的风格一直就没正常过。这样一个涉猎广泛的导演,这次带来的新作十分符合他的身份这是一部大杂烩的冷幽默电影。片子的故事很简单,有一群吸血鬼在不停地聊天,其中有一对男女吸血鬼是情人,分别由斯文顿和汤姆希德尔斯顿饰演。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故事,也没什么内心戏。但是他们聊天所涉及到的内容,基本上可以编一本幼儿版的百科全书。这部片子是个小怪物,没有足够的冷知识储备,还真难以降伏它。

    看看这几个吸血鬼都是谁,都提到了哪些冷知识:男女主角叫做亚当和夏娃,这个大家都知道;女主角看到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立刻叫出该物种在生物学上的拉丁语学名;电影的配乐有一种异族情调,电影里的主人公玩的是摇滚,但是男主角拿起小提琴来,演奏的是19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尼科洛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这是小提琴独奏里难度最顶级的作品之一,他和情人谈论摇滚的时候,会穿插着对19世纪古典主义作曲家舒伯特的评价;片中某吸血鬼的人名是克里斯托弗马洛,而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与莎士比亚同时期的剧作家;男主角假扮的医生前后使用了两个名字:浮士德和卡里加利,而马洛曾经以浮士德的神话故事为蓝本创作过一个剧本,卡里加利则是同名德国表现主义怪片中的主角。

    另一位医生的名字是沃森,这个人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两位生物学家之一;电影中的一位没有出现的人物叫做菲

  • 3、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件令人眼泪淌下、极致悲伤的故事:

    琳达14岁那年,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母亲。当天下午,警官来到他们家,问是否可取用她母亲的角膜,爸爸居然答应了。琳达极至爱她的母亲,她冲动地认为,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完整地离去,一根毫毛也不能丢,何况是角膜。父亲平静地教育琳达: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身的一部分,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献器官了。

    父亲老了,他愉快告诉琳达,死后他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并认为一个盲童能像琳达的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这是件好事。温迪知道了外公的心愿,说以后也要学外公捐献器官,琳达这才得知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而是教育孩子为一切给予的高贵品质。

    天有不测风云,琳达年幼的女儿也丧于车祸,她把女儿的角膜捐献出去后,收到了一封信,并得知两个昔日盲童重见天日,并能画出美妙的画后,她十分开心。

    读完之后,一颗晶莹的泪珠淌在我的面颊,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多么令人感动的言语,竟出自十岁少年之口。我曾试过装残疾人,无论怎样,他们的痛楚我们是感受不到的。即使只缺一个小拇指,那就要面对许多困难。在盲童学校里,妈妈来看望盲孩时,可爱的孩子们摸着那张熟悉而陌生的脸,想知道自己的妈妈长得什么样,他们大声呼唤:让我看一次吧,哪怕就睁眼一次!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死后,捐献出所有完好的器官,可以让无数残疾人得以健康。

    我死后要学温迪和她的外公一样捐献器官,救助一个个因患癌而危垂的生命,让一个个残疾而想轻生的人摆脱残疾!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范文二

    学完了第五单元后,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第18课《永生的眼睛》了。

    《永生的眼睛》主要讲了琳达。里弗斯一家人为了帮助盲人所做出的事情,用对比的手法将琳达14岁时对捐献母亲眼角膜的强烈抗议和不解,与她的女儿温迪14岁是对捐献外公眼角膜的大力支持,你知道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突出了温迪和外公大爱无间的精神。

    琳达。里弗斯一家人充满爱心,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有许多人从自身出发,恨不得让整个世界都围着他转。我们班也是,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全然不顾他人,不顾班集体。所以我们班的纪律非常差,犹如一盘散沙。我自己更是自私,有好吃的想不到父母,全然不顾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有些时候还会骂

  • 4、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第一次读完全文,我就被深深感动了。我也仿佛看到了那双充满爱的眼睛。 你设想过什么也看不见有多痛苦吗?试着闭上双目,就能体会到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双眸,那么他的眼前就是一片黑暗,不会有光明。而如果能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哪怕只有一半的视力,他也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如果文中父亲的眼睛角膜真的让两位昔日的盲人重新拥抱光明,他们一定会非常感谢帮助自己的人。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遭遇不幸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也需要我们的关心。有一部分人已经做出了具体的帮助或者已经有了帮助的计划,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曾经听家里的老人说起过,等到自己去世后,要把完好的器官都捐献给那些需要的人,或者用于科学研究。我觉得这样的想法真是特别伟大,一个人离开世界之后还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那样的生命是多么有意义呀。 要是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伸出援手,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那么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啊!爱充满了我们的世界。爱围绕着每一个人,爱的灯火永不熄灭,有爱的世界最美丽!
  • 5、 死神永生读后感

    死神永生读后感(一)

    死神永生里面被说得最惨的恐怕就是程心了,坦白的说,这个角色挺让男生心疼、女生妒忌的,心疼是因为她承担的是许多男生都无法承担的责任,而她一直义无反顾;妒忌是有一个爱她真的爱到给她一颗星星,为她创造了一个宇宙的云天明。所以今天就说说这个传奇的角色吧。

    故事里的程心被全人类称为圣母,也许正是因为她拥有一颗博爱的心,但是正是因为这一份博爱的心,使得她几次在人类命运相关的问题上无法痛下决心,所以最终三次错过了拯救全人类的机会。

    其实,说白了她只是一个拥有博爱之心的普通人,可是历史偏偏选择了相信她,或者说相信这一种可能,相信整一个宇宙终将有一天各个文明之间可以真正的坦诚相待,所以,虽然她没有罗辑的远见,无法像维德一样铁血,甚至也无法像关一航一样的思考问题,但是她还是有那么的追随者,所以,其实真的没有必要说是她害死了全人类,倒不如说,是人类选择了这样的一种命运,从人类向宇宙投射信息,告诉其他星球的人,我在这里,人类就选择了相信善意,也就选择了这样的命运,所以真的不用说什么,而且最终人类输了吗?我看未必,且不说那句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程心做到了,就说当文明重新开始时,人们记住的不会是那些勾心斗角的较量,而是有过一个文明,至始至终都相信并且在努力的寻找着破除黑暗法则的方法。所以,这一阵曙光绝对不是昙花,黑暗森林绝对会消失。

    那么,再回到这个人物,你会发现,即使是到了最后,人类(最后的人类只剩下艾aa和关一帆,所以以她、他的观点为准)还是无怨无悔,就如同关一帆所说,这是人类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她代表的其实就是人类的信念,其实一个文明的兴衰在宇宙中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要把一个信念一直贯彻着文明的始末却是十分难得的,所以这里面我最佩服的始终还是这个圣母,她始终是一个凡人,但是从来没有回避甚至一直在主动承担自己承担的责任也没有抱怨过自己需要承担的太多。坦白的说,她不愧圣母的称号,但是她始终不是耶稣,救不了世人只能怪世人把耶稣钉在了十字2020架上,这关她什么事,但是偏偏人类称呼她为圣母却要她像耶稣一样拯救苍生,这本来就不切实际吧?

    死神永生读后感(二)

    在《三体死神永生》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人物是程心。程心的人生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pia工作;第二个阶段是成为执剑人;第三个阶段是成为难民;第四个阶段是在宇宙中流浪寻找新的家园。

    第一个阶段中程

  • 6、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永生的眼睛,主要讲的就是奉献,看看下面的永生的眼睛读后感吧!

    篇一:永生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我喜欢读书,因为他能让我明白许多。

    读了《永生的眼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红橙黄绿青蓝紫,这绚丽的七彩颜色,这美好的大千世界,都是眼睛给予我们的。

    可对于那些盲人,这世界却是昏暗漆黑的,他们没有光明和白天。

    《永生的眼睛》的作者是美国人琳达。

    讲述的是里弗斯一家三个人捐献角膜的感人故事。

    文中的伟大的父亲说: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因为自身的器官确确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身外之物。

    这位父亲把自己和家人的角膜捐献给他人,让盲人看见了世界的真实模样。

    这说明他们具有的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这里的珍贵之处不仅是物更是人品,琳达一家人的事迹将永远激励和感动着后人。

    我不禁想起了一段往事,它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兴高采烈地跑出去玩耍。

    忽然,我看到一位约摸六七岁的小姑娘正在焦急地在路边走来走去,时不时地还抹去额头上淌下的汗水,我一问才知道她在等父母接她,已经等了快一小时了。

    因为她平日都上课外班,今天临时有变化不上了,而父母不知道。

    我心里很清楚自己带了手机,完全可以帮助这位小姑娘,让她拿我的手机给爸妈打个电话,但又一想还要费我五角钱的手机费,算了吧。

    于是我没有帮助她还故作同情安慰她说:哎,你可真倒霉,你就在这老老实实地等着你爸妈来接你吧!没想到那位小姑娘却说出让我大吃一惊的一句话谢谢你!大姐姐,你快回家吧,不然你的爸爸妈妈该着急了,我没事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想这件事,想起小姑娘甜美的笑容,我的眼泪掉下来了!读了《永生的眼睛》,我明白了多帮助别人并不是坏事。

    真的,虽然在帮助别人时会有付出或者损失甚至牺牲,但当被你帮助的人对你由衷地绽放笑脸说声谢谢的时候,你收获了多少幸福!我现在深深地认识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懂得了奉献精神,我会在今后尽我所能去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篇二:永生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件令人眼泪淌下、极致悲伤的故事:

    琳达14岁那年,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母亲。

    当天下午,警官来到他们家,问是否可取用她母亲的角膜,爸爸居然答应了。

    琳达极至爱她的母亲,她冲动地认为,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完整地离去,一根毫毛也不能丢,何况是

  • 7、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400字

    寒假里,我又与我的老朋友《小学语文阅读新干线》见面了。85篇文章,真是字字珠玑。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永生的眼睛》。 

    文章主要写了三个人捐献角膜的事。琳达的母亲被疾病夺去生命后,将角膜捐献给了别人,琳达认为母亲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因此痛苦难忍。但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席话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多少年后,父亲与世长辞了,琳达尊重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这一举动让琳达14岁的女儿温迪感到骄傲与自豪,并郑重地立下了学习外公、捐献角膜的志愿。两周之后,善良的小温迪竟因交通事故而丧生,琳达强忍着悲痛,又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光明。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及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这封来自勇敢者角膜移植中心的信将抚慰琳达的丧女之痛,让她看见温迪美丽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读完故事,我的眼里早已泪光盈盈,我也仿佛能看到那双美丽的碧眼,闪动着热爱生命的光芒,更闪动着永不熄灭的爱的光芒。“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吗?”温迪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确实,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处境困难和遭遇不幸的人,他们需要我们伸出援助的手,献出关爱的心。如果能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带给不幸的人希望,并让爱心之花在大地上越开越美,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我又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些文章:许多年轻的志愿者主动捐献了骨髓;丛飞叔叔在临终前将自己的器官都捐了出去;姜达敖伯伯用爱心扶助了多少贫困的孩子;李嘉诚爷爷捐巨款使数百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他们都用无私的奉献让爱的光芒熠熠闪耀,让爱之光照亮了更多人的眼睛,照进了大家的心!

  • 8、 永生的眼睛读后感4篇

    篇一: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上个星期,我们学了《永生的眼睛》,它给我上了珍贵的一课,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意义。 这篇课文是讲琳达的父亲将她去世的母亲的眼角膜捐赠给别人,琳达为此痛苦难忍。在父亲的劝慰下,琳达终于明白了父母亲的心愿。父亲去世后,琳达尊重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角膜,这一举动让琳达14岁的女儿感到骄傲与自豪,并立下了学习外公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学完这篇课文,我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美术课,我小心翼翼地用着新买的蜡笔,生怕一不小心就折断了笔尖。同桌小芳没带蜡笔回来,就向我借。我心里想:凭什么借给她呀?这可是我的新蜡笔,如果她把蜡笔弄断了怎么办啊!于是我就吞吞吐吐地说:“我还在用,等一会吧。”过了一会,小芳又向我借,我心里满是不乐意,就说:“再等等吧……”下课铃响了,望着那盒新蜡笔,望着小芳的黑白图画,我不停地在心里问自己:“我这样做对吗?” 琳达一家用眼睛角膜传递着爱心,让盲人重见光明。可我连一盒蜡笔也不肯借给同学,我知道自己错了,我的心里盛满了愧疚。 只要人人的心里都藏着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世界将会更美好! 篇二: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读了《永生的眼睛》,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好处。 《永生的眼睛》记录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有一个家庭,这个家庭里的一位成员--母亲在她女儿14岁的时候去世了。一天,一位警察来到我们家,对父亲问:“可不可以把夫人的眼睛角膜献给医院呢?”父亲听了,迫不及待地答应了,但热爱着妈妈的女儿感到了不满和惊讶,后来,父亲告诉了她其中的道理…… 平时,大家都乐于帮助别人,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记得有一次,我忘带了橡皮,同桌的小智送给了我一块未开的新橡皮,我连忙谢了他。这一件事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充满欢乐和乐于助人的好人的!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去世以后,把自己无损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让他们来创造奇迹。因为伟大的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篇三: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学了《永生的眼睛》这篇文章,文章讲了琳达父亲将她去世的母亲的眼睛角膜捐赠给别人,琳达

  • 9、 《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读后感

    他是一块烧不化的真金;他是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他是一位舍身救人的勇士;他就是----邱少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死,为部队发起突然攻击创造了胜利的条件。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的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人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退后几步,就势一翻,就可以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是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斤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读了这篇文章,邱少云的伟大形象刻在我的脑海里。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放弃自救,活活让烈火烧死,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500多名战友的生命;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啊!使我懂得了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学习烈士们献身为国的精神,要有面队任何困难的勇气,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做英雄人物的接班人,将来能够回报祖国。

    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

  • 10、 课文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课文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今天,唐老师布置我们回家把前天学的18课永生的眼睛,写一篇读后感。 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这在14岁的时候,一场疾病夺走了她母亲的生命。她那天内心里非常伤心。那天,一位警官来到她们家,对爸爸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你夫人的眼角膜吗?”“当然可以。”父亲说。我被他们的对话惊呆了。我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妈妈的眼角膜给予被人,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的来到人世也该完整的离去。”“琳达。”父亲坐在我身边,平静的说;“一个人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被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过去很久,我终于长大了,有你自己的家庭。父亲也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为了照顾父亲我把她接来同住。他对我说;“死后也要捐赠所有的器官。我把父亲捐赠器官的心愿告诉温迪。温迪热泪盈眶,他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抱着他。父亲与世长辞后,我把父亲的眼角膜捐了。温迪说;”我死后,也有学外公把眼角膜捐给失明人,让他们重见光明。”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眼角膜。 读了一篇文章,给予也是一种美德。
  • 2019-10-16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2-01-13

  • 2022-09-15

  • 2023-05-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10-23

  • 2019-10-20

  • 2023-01-23

  • 2021-05-0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5-14

  • 2022-12-02

  • 2022-07-08

  • 2019-10-23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3

  • 2019-09-19

  • 2021-11-08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1-16

爱的永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爱的永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爱的永生读后感、2024爱的永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