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 > 地图 > 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2024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
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相关栏目
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热门栏目
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推荐
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

(共 2523 篇)

  • 1、 优秀读后感:《周末与爱丽丝聊天》读后感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是一本通过爱丽丝和米兰的对话,来告诉我们生活中一些与人交流的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本领的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周末的时候米兰的爸爸妈妈不在家,于是米兰便去爱丽丝家待了一段时间。

    爱丽丝无意于米兰说起了社交这个问题。爱丽丝问米兰:“米兰,说起社交,你认为在你们小孩子之间,社交是什么?” “社交?社交不是你们大人之间的事吗?我们小孩子之间也会用到社交这个词吗?”米兰一脸茫然的问。“当然了,你知道吗?在你们小孩子的生活中,社交会运用的比我们大人还多,例如去参加同学的生日宴会,与别人成为好朋友,这些都叫做社交。所以说社交这一个简简单单很容易被人忽略的词语,却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无比大的作用。

    圣诞节很快就来了,米兰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很忙,所以米兰只好一个人过完这个圣诞节还好节日里米兰有爱丽丝陪着。正因为节日里米兰没有爸爸妈妈陪伴,所以每当她看到别人和爸爸妈妈一起过节日的时候,都会沮丧着脸。爱丽丝似乎看出了米兰的心思,故意问:“米兰,怎么了?好好的节日,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只有你,跟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的。不舒服吗?”米兰含着眼泪回答道:“圣诞节个个都有人陪,只有我的爸爸妈妈没时间陪我!”爱丽丝安慰道:“你不也有人陪吗?你看,这不有我吗!”米兰把眼泪擦了擦,上下打量着爱丽丝,脸上突然有了一丝笑容,心想:是啊!有爱丽丝陪着我,我为什么要难过呢!想着想着便不由自主地紧紧地抱住了爱丽丝。

    读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受到很多启发,许多想法一下子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坎坷,也都会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优点是需要我们继续保持的,而缺点也正是我们需要改正的。人无完人,但既然我们有进步的空间,那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的自己。一个人的优点是否多,或者缺点是否少,这在于他的心理是否健康。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即使他懂得一些知识,也不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才是根本。一个孩子就是一小树苗,当他犯了错,家长就一定要与书上的爱丽丝一样,让孩子领会到自己错在哪儿。孩子也应该像文中的米兰,乖巧懂事,很快意识到自己错在哪儿,并改正过来,这样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后,才会笔直笔直的。

    这就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感想!

  • 2、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读后感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读后感(一)

    邱恩舸 温州新田园小学201106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册书,这册书是《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其中,它包含了《米兰的秘密花园》、《镜子里的小姑娘》、《黑头发的朱丽叶》、《会跳舞的小星星》,还有《芝麻开门的秘密》,这五本书。

    这一册书,主要讲了:米兰在一次意外中,认识了老奶奶——爱丽丝。在周末,米兰总是到爱丽丝的花园里,找老奶奶聊天,找她解答自己生活中的困惑。在爱丽丝的帮助下,米兰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女孩。

    至今,我还在一遍遍的阅读这册书,因为这本书,它不仅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生活中的道理,还时刻提醒着我们怎样为人处事。其中我对《米兰的秘密花园》这本书的感触最深。爱丽丝奶奶在教导米兰的同时,也让米兰了解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比如,有讲了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有著名作家玛丽。奥特里。蒙太古、还有英国的法学家爱德华。考克,等等,一些举世闻名的人和书。

    米兰是那么幸运,她能在一次意外中,认识了一位优雅从容的奶奶。我也很希望,自己也会有一个像爱丽丝一样,亲切、温柔的奶奶。她能指引我正确的方向,告诉我更多做人的道理……

    是的,这的确是一册好书,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要理解家和父母的爱,要优雅从容的待人处事,学会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美……现在,我开始慢慢地改变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读后感(二)

    今天,我从同学 手上借到了一本书,名字叫《周末与爱丽丝聊天》,听同学说,这种属有许多本,每个周末都有不同的内容,他的作者是程玮,程玮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又毕业于西柏林国际电视中心。高中毕业后曾赴农村插队务农,后任江苏电视台电视剧编剧,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书。

    在中国父母们的眼中,有两件事情最重要: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成绩。而在西方父母的眼中,却有一件事情远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那就是:与人相处,与家人,与同学和朋友 ,与那些你偶然相遇的陌生人。这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因为一个人不只是属于他自己,属于他的家庭,他还属于社会。他生活的价值,他生活的意义,都是与社会不可分隔的。只有当一个人走出校门和家门以后,他才会明白,他一生中最需要的,不一定是他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而是他待人处世的方式。这本书就是绕着这个写的,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米兰,是一个中国女孩,有许多外国朋友,有德国的,英国的和美国的。

    本书讲述了一

  • 3、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之镜子里的小姑娘》读后感_中学生读后感700字

    今年暑假,我拿起了一般新书《周末与爱丽丝聊天之镜子里的小姑娘》这本书虽然是刚买的,但我却爱不释手。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之镜子里的小姑娘》,这部作品细微地探索灵魂的深处,从容不迫地用一种美丽、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充满诗意的场景。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出版的好书,适合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他的最可贵之处在于:教育,但没有一丝说教的意味。

    《周末与爱丽丝聊天之镜子里的小姑娘》,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中国女孩米兰。她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的黑头发不如同学金灿灿的黄头发;自己的眼睛太小,最好像奥黛丽赫本那么大的眼睛;皮肤不够白后来,她无意中找到了爱丽丝,爱丽丝与米兰与问答的形式,并告诉米兰:一个人可以透过自己的努力变得美丽。随着一个人的阅读,思考和经历,慢慢的形成优雅的气质,会给人带来一种超越岁月的美丽。

    同学们,我想问你,美不美,你到底在和谁比呢?其实,罪魁祸首就是芭比娃娃。我相信,很多女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玩芭比娃娃。当然,这也包括了我。从前,每到生日的时候,妈妈就会给我买一个芭比,到现在,我有5个芭比了。可是,芭比是一个世俗的女人,她引导时尚,她追求财富,她让很多女孩子心里充满了没完没了的欲望记得我小时候,好不容易攒钱个芭比买了新衣服,可没多久,芭比又出了新鞋子,买了新鞋子,芭比又出了新耳环。那时候,我真希望有花不完的钱。看!芭比的头发金黄色、长长的、像波浪一样;眼睛大大的;鼻子高高的、挺挺的你们能比的过芭比吗?不能。芭比只是一个商品,而我们是一个人,因为爸爸与妈妈的结合,才生下我们,这是不能和芭比比的!

    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美与不美,不是注重你的外表,不一定大眼睛、黄头发就美,而是来自于你的心灵,心灵散发出美,你才会美!

    作者:微萌萌猪

  • 4、 《赛尔号·精灵传说》读后800字

    今天,我买了一本新书,就是《赛尔号.精灵传说》。书中的故事讲了龙族王子哈默雷特失去了记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找回了记忆,最终和族人团聚的故事。故事内容精彩纷呈,下面就让我来和你一起分享吧!

    在斯诺星球的一天清晨,一艘飞行器降落在了斯诺山上,就在降落的那一瞬间,飞船爆炸了,斯诺山也变成了碎片。小精灵们都呆呆地站在斯诺山旁边,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从废墟中走出了一直巨大的精灵,小精灵们都以为这个大个子是个侵略者,便使出浑身解数对它狂轰滥炸。精灵小米鲁跑去叫来自己的朋友露露和尼尔。露露和尼尔赶来后,尼尔变身为菲利斯,对着大个子打了一拳,可大个子却毫无反应,只是一个劲儿地往后退,这下精灵们都知道了大个子并没有侵犯的意思。

    尼尔和露露把大个子带到了斯诺岩洞,当问到大个子精灵从哪来、叫什么时,大个子却不知道了,很显然,他失忆了。尼尔和露露和大个子成了朋友,他们给大个子起名叫哈默雷特,然后和哈默雷特一起开始了寻找记忆之旅。在小赛尔的帮助下,他们发现了和哈默雷特有着相同电波的星球——塔克星。在月影花园的水晶宫殿力,他们遇到了大群的伊娃,尼尔变成伊娃的样子,潜入水晶宫殿,没想到被守护者伊娅斯和塔克林看穿了,于是一场战斗不可避免了……哈默雷特被打伤了,伊娅斯控制了它的意念,露露它们一步步走向绝境,就在这危急时刻,露露爆发出自己身体内所有的能量,进化成了魔狮迪露,帮助哈默雷特解除了意念,治好了伤。塔克林告诉他们记忆之泉里的水草能恢复记忆,哈默雷特他们就开始了植树计划,等到一切就绪的时候,又发现没有水了。这次迪露又帮上了忙,原来长大了的露露还能呼风唤雨。终于,水草们长大了,哈默雷特恢复了记忆,他回到了家乡露西欧星和族人们团聚了。

    一个讲述友谊的故事读完了。故事里的三个好朋友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享受着友谊带给他们的快乐。在它们心中,友谊是抵抗忧愁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我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和他们一样真诚的友谊。

  • 5、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一】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

    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两次离婚时的男人。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米兰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她谁都想要,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

    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米兰要传达的爱情观。爱情总是玄而又玄。我曾经以为,爱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

    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你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米兰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二】

    非如此不可是这本书中让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坚定的信念,还有信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力量。我一直相信这

  • 6、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

    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米兰的秘密花园》这本书。翻开这本书,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把我紧紧吸引住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有了不小的收获。

    故事的主人公米兰是一个生长在德国的中国女孩。一次意外中,认识了一位白发绿衣,慈祥又充满智慧的德国老奶奶爱丽丝。这本书中,我最喜爱的人物就是爱丽丝了,她不像一个老太太,她像是一位友人,一位老师,温柔地解答一切难题,她在我的心中像永远都不会衰败的夹竹桃,一直指引米兰走向正确的道路。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原来一个人老了以后,也是可以很美丽的。米兰每个周末都会与爱丽丝聊天,是爱丽丝教会了她礼仪,教会她尊重别人,让她成为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小女生。

    这些简单易懂的对话,教会了我很多礼仪:怎么和人交谈,在和别人说话时不能漫不经心,因为那样是不尊重别人的,应该面带微笑,双眼注视着对方说话,这样才会显得很有教养。怎么在人群中吸引别作文人的注意;怎么去别人家做客;怎么对待客人;怎么给别人送礼物,送什么礼物;怎么在名品店里买东西,甚至包括敲门的方式、坐的姿势、说话的语气和餐具的使用等等。总之,一句话,怎么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要注重细节,即使微不足道,也要使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变得温馨。

    以前,我都不懂这些礼貌礼仪。比如说,有客人到我家来,我都没有热情地招待,让客人快乐起来,而是来了一个大反转,躲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对待客人不理不睬的,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很惭愧。看完这本书,我明白要想成为一个受别人尊重的人,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发,每个细节都无不在展示着自己的个性。人在生活中作为就像你自己的一个影子,做一个有爱的人,高尚的人,彰显出人性的光辉。

    礼仪是自身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我想谁都希望在交际场合别人向你投来赞赏的目光,而不是厌恶的目光。那么就请你注重礼仪,不要让礼仪消失。

  • 7、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反复描述了贝多芬的音乐及其四重奏《非如此不可》,有的评论家就说书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可视为四重奏中的乐器第一小提琴医生托马斯,第二小提琴女摄影记者特丽莎,中提琴女画家萨宾娜,大提琴为大学老师弗兰茨。他们交相呼应,互为衬托,通过轻重抑扬的音调,演奏了一首被压迫民族里几个人的感情纠葛和生活轨迹的乐章。

    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出:轻与重。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他变的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无意义。那么轻为积极,还是重为积极呢?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是:轻与重对立最为神秘,也最模棱两可。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二】

    无论是习惯、经验,还是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当你来到了米兰昆德拉这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无法承受,这如何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和费解呢?最让人费解的难题是,轻到底指的是什么?据说珍珠对于人的身体有很多功效,但吞珠的一个前提是:把它研成粉末。对这本著作的解读,我想也必须如此。带着这种疑惑和欲望,在这个漫漫长假,我呼吸着炎热的气息,静心拜读了米兰昆德拉著写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

    这本著作曾一度被《纽约时报》评论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它主要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它剖示隐密的无情,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种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作者在书中深刻地揭露了生命的重与轻,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亦是如此。

    托马斯,是布拉格的一位外科医生,因为出诊到一个小镇,邂逅了一位旅馆的服务生特蕾莎。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蕾莎,继而两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并不意味着结束。在托马斯的内心深处,他不愿成为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平淡地去生活、去爱。

    婚后,特蕾莎对托马斯又爱又恨,她深深地爱着他,但又忍受着他喜好其他女人的癖好;托马斯对她虽然是一直的爱着的,但又抑制不

  • 8、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700字

    《米兰的秘密花园》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在这本书里讲的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却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和礼貌。接下来让我带你走进这本书--《米兰的秘密花园》。

    每一个周末,米兰都会去爱丽丝的小屋和爱丽丝聊天,每次去都能让米兰受益匪浅。米兰是东方的,爱丽丝是西方的,两个不同地方的习俗,有时相似,有时格格不入。当东西风相遇,就会产生有趣的冲突。

    米兰活泼可爱,爱丽丝温柔智慧。爱丽丝不仅是米兰的朋友,还是米兰的老师、米兰的姐姐。她总会温柔耐心的为米兰的人生解答一切问题。我不禁开始羡慕米兰了,因为在我的童年里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女性。

    这本书里有一段话让我心情复杂“在中国父母的眼中,有两件事最重要:孩子的健康和孩子的成绩。而在西方父母的眼里,却有一件事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那就是与人相处,与家人,与同学和朋友相处,与那些你偶然相遇的人相处。”学习成绩并不是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就算你学习再好,但不会与别人相处,不会和别人交流,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别人又怎么知道呢。

    很多中国父母只会一味追求成绩,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里一个补习班那里一个补习班,孩子不想学你再什么说也是没有用,还不如把这些时间多放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学习上不懂的可以问老师,问同学,上课认真听,下课多钻研。还可以适当的做一些习题巩固。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学会与人相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果孩子是在一个狭小的地方成长,那么,他是学不会待人处世的方法的。

    米兰很会交朋友,但待人这方面有点薄弱,但她很幸运,遇到了爱丽丝。

    书中有一处米兰和爱丽丝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米兰:‘一枝野花也能算礼物吗?’爱丽丝:‘当然是礼物,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很多东西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礼物,它不需要用金钱来衡量。’”

    这段话我很认同,可能你送的是自己做的小手工,或者你画的一张画,虽然看起来不贵重,但是你用心了,你用了精力,用了时间,用了手做成的礼物。它的意义远比买来的礼物意义重大。

    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我知道的最多的是礼仪和待人处事。“总之,一句话,怎么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让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美好,变得温馨,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希望你也能自信的对这个世界说:“哈喽,我已经准备好了”。

  • 9、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之读后感1500字

    看多了知识性强的东西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摸不到头脑,搞不清逻辑也是十分懊恼的事情。看看文学作品,陶冶一下情操,感悟一下理想世界的美好。然后读《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有一种美丽就像夏天的微风淡淡的浸入心脾,那怀念的季节总是魂牵梦绕着徐徐的牵挂,沉思却能够让我一个月或者一辈子都能记着,人性在朱塞佩?托纳多雷的诠释下显得那么脆弱,那么容易变幻。

    小男孩儿雷纳托第一次看到玛莲娜,那种深情的眼神完全为玛莲娜痴迷了。

    当玛莲娜路过西西里大道,无论在街边,在窗户前,在屋檐下,在阳台上,在小巷中,男人是驻足观看,不断回头,或摘下帽子以示友好,而旁边的女人确实不断的叨叨,他们嫉妒厌恶这世界上会有这么美丽的女人,千方百计的谣传玛莲娜的下作。

    那时我觉得非常的好笑,现实的社会不能容忍的就是这样的人性嫉妒。但是现实中,嫉妒作为人的天性却如影随形。

    男主人公雷纳托是一位年仅13岁的孩子,在他的心中玛莲娜就是心目中的女神,不仅仅是单纯的思念,他每天都在海边石头上对着玛莲娜写着永远也不会寄出的情书,他的单纯超越了思想范围,以致于每晚都会爬到玛莲娜房子旁边的树枝上,靠着一个缝隙偷窥。有一次当雷纳托偷了玛莲娜的丝袜回到家后更是无限的想象在各种场景下如何营救心中的女神,在这种痴狂的状态下第二天被他的父亲发现他的床上有女人的东西,被禁闭在了房间,最后绝食到无法呼吸的状态。

    当玛莲娜得知丈夫黎诺死在了北非的战场上,当伤心欲绝的她躺在床上不停抽泣,那时雷纳托偷偷的跑到了玛莲娜的旁边说过一句让我记忆忧新的话renato amoroso: fromnow on, ill be at your side. forever, i promise. just give me time to grow up.(雷纳托阿莫罗索:从现在起,我就在你身边。永远,我保证。只要给我时间来成长。)那时我真的感觉到这个小孩子的青春是如此的躁动,他总是一旁静静的观察着,听到有人说玛莲娜的坏话他会奋不顾身的与其撕斗,当有女人谣传是他会往衣架上女人的包里撒尿,对于挚爱的寻求会达到一个如此的境界。

  • 10、 米兰·昆德拉《慢》读后感
    米兰·昆德拉《慢》读后感 我可以停下来——米兰·昆德拉《慢》小感 浙江省新昌中学越新文学社张晗 在看昆德拉的《慢》之前就时常被告诫道:不可以停下来。 师说:一旦停下脚步,就会有你无法想象的敌人和对手赶超上来;友说:只有紧绷在弦上才能保证发射的那一瞬间产生强大的动力;父母说:只有不停止,才能保持相对的平稳,才会不跌倒。 老师们偶尔会说我是个痴子,因为他们认为我不懂得把握时光,一直给自己放着长假;朋友们偶尔会觉得我是个另类,当大伙都在为人生打拼,听着时间滴滴答答地在教室后墙上游走的时候,我还有闲情雅致在操场的跑道上遛遛我的人生;父母们偶尔会觉得我不争气,一直在路上拖拖沓沓,不懂得把握机会。 我只是笑笑,不否认,却也不觉得羞愧。 我记得弗朗索瓦·里卡尔说《慢》是一部用“最直接、最不花哨”的语言写成的。现在想想其实我也是属于慢调子的享乐主义者,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即使是站在大家都不认同的最不正经的舞台也无妨。我愿意停下来,去剖析自己的过去,去发现自己的丑陋并感到羞愧。 看完《慢》后我就更加确定,偶尔我是可以停下来的。 一 很多时候,人们相信,那些步履匆匆的人,是为了把握金钱与时间甚至是生命。而我更愿意相信,那些缓慢的交通工具,是为了方便人们看风景。 早些年的时候,是喜欢打车的。喜欢那样快速直接地到达目的地,顾客与车主不需要过多的交谈,目的地,价格,钱,谢谢。车门一关,便是最终的风景。可后来心境变了,想停下来多看看,便渐渐喜欢上了公交车。我总认为慢吞吞的工具是诗意的,就好像有句话说得很漂亮:我们不一定要作诗,但心中不能没有诗意和诗境。 所以很是羡慕古时候那样的日子,悠悠长长,缱绻不知终曲在何处。 关于对慢的解读和生活步调行走的真谛,木村拓哉在《悠长假期》里说过一句话: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充个电,之后才能重新上路。我只是单纯地喜欢放慢脚步,为了遇见更多的人和风景。张悦然在给《蒂凡尼的早餐》作序时说过,最好的年华才能和烟云相配。 二 看《慢》的时候,虽然沉醉于昆德拉的文字中,但仍旧会有一种透过书本看社会照镜子的感觉: 那是一幕幕荒诞滑稽的剪影。舞台上有着迫不及待地要涌上的一批批手舞足蹈乐此不疲的舞蹈家们:乐于作秀的政客贝
  • 2019-11-03

  • 2019-10-19

  • 2022-07-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6-1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7-17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1-06-15

  • 2019-11-04

  • 2019-10-23

  • 2021-10-1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4

  • 2021-05-10

  • 2023-05-10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24

  • 2023-01-08

  • 2022-10-1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09-21

  • 2023-06-17

  • 2019-09-23

  • 2023-06-21

  • 2019-11-04

  • 2021-06-02

  • 2019-09-20

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2024周末与米兰聊天之赛里斯的传说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