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重读南京读后感 > 地图 > 重读南京读后感,2024重读南京读后感
重读南京读后感相关栏目
重读南京读后感热门栏目
重读南京读后感推荐
重读南京读后感

(共 3211 篇)

  • 1、 读《重读南京》有感作文

    今年我8岁了,我的家乡在南京,但是我对家乡的历史知识却知之甚少。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重读南京》的书,让我对南京有了很深的认识。

    ·南京有很久的历史,有很多的文化遗址。汤山的猿人化石把南京的史前痕迹前溯了50万年。从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范蠡筑城算起,南京到现在已有25xx年建城史了。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六合县程桥境内的羊角山一带先后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遗址,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出土了一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如夹砂粗红陶的扁足鼎、鬲、罐和泥质灰红陶的豆等,外饰绳纹、弦纹、纺织纹。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 南京有很多有名的人物。如李煜、陶渊明、杜甫、刘禹锡、杜牧、陈叔宝等。我还学习过刘禹锡写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

    · 通过读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南京也有许多名人写的书。比如说,我最爱看的《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吴承恩公元15xx年出生于淮安府,自小聪明好学,多才多艺,但屡试不第。失望中出游名山大川,产生了创作《西游记》的欲望。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主线的西游记故事在宋代就流传于民间,但很粗糙,又不连贯。吴承恩听说南京国子监所藏〈永乐大典〉中收录有元末明初的话本〈西游记〉和元代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几种不同的版本,于是来到南京,晚年在南京住了十年,除了读书,剩余的时间就用来写《西游记》。

    · 南京还有很美的风景。秦淮河畔的夫子庙、钟山陵、阅江楼、莫愁湖、玄武湖,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其中,我最爱去夫子庙。每年元宵节的时候,夫子庙灯会可热闹了,是花灯的世界,人山人海,晚上美不胜收。当然那里还有很多有名的小吃,想起来都让我流口水。

    · 读了这本书,我更加热爱南京了,让我这个南京人感到自豪。2014年,南京还要举办青奥会,我还会看到世界各地的人,真希望和他们交朋友。

    · 我也要努力地学习,长大了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我爱你南京!

  • 2、 南京南京读后感

    南京南京读后感(一)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孕妇,一个就要当妈妈的女人,那日本人都没有放过,用那冰冷的刺刀插进那孕妇的腹部,挑出一个还没出世的孩子,那小小的生命,还没有看到这多彩的世界,便要走向死神,孕妇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却没有唤醒日本人那一丁点儿的良知。还有那一群又一群、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被日本人用机枪扫射,一个又一个的亡灵找不到去天堂的路,因为他们心中积满了仇恨。日本人如那疯狂的恶魔,杀人不眨眼。我不想再看下去,我不想再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同胞倒下。屠杀、抢劫、强奸等一系列的罪恶行为,却被那血腥的日本人当成是一场游戏。仅仅六周,日本鬼子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三十万人以上啊!南京大屠杀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屠杀行动,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为了自己的野心,让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成为刀下亡魂,那流的可是我们中国人的血啊!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反抗?难道中国人是这样的懦弱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有不甘啊!去年,日本海军把中国钓鱼岛的渔船船长囚禁了起来,日本这个东瀛小国是在向我们中国挑衅,还以为我们懦弱,不堪一击,他们错了,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就如那睡醒的雄狮,一声长吼必定惊天动地。走过的六十几年,中国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忍受了多少痛苦,即使在文革十年中,顽强的中国人也没被吓倒。中国在苦难中磨砺了意志,在失败中找到了自我。生于忧患,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个曾经让世人瞧不起的国家中国,逐步发展,日夜腾飞。

    南京南京读后感(二)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电影院,是的,我观看了《南京!南京!》。

    影片讲述的是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与此同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惨烈的抵抗。在抵抗最终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终于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的疯狂举动在无耻的日本人的手下展开最后,角川把幸存的两名中国人送出南京城,而自己选择了自杀。

    影片留给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是,人怂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到镜头里那一张张痛苦的脸、无奈的脸、绝望的脸便心如刀绞;又看到日本鬼子用人力把孙中山的塑像拖倒在地,我又是多么愤怒!泪水、痛苦、愤怒编织在一起,便是《南京!南京!》的最好观后感。

  • 3、 南京南京读后感模板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京南京读后感模板”,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1)

    这个寒假,我们全家去了南京。到了南京第一天,我们就直奔去了南京博物院(下简称“南博”)看国宝。

    南博里面的国宝可真多啊。其中的大明星当属上过《国家宝藏》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和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亲眼见到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令我印象深刻。妈妈告诉我,这样的砖画只有皇室才能使用,就算在古时候也并不是随处可见。而且最让我想不到的是,这样的砖画居然有一模一样的两幅,真是稀见啊!妈妈解释说,那是因为墓室的墙壁是左右对应的,当年发现砖画时,它们就是位于墓室的南北两壁。

    接着就得说说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了。其实琉璃塔已经被毁于战火,真是可惜。而拱门是幸存下来的。我站在拱门前面,觉得它真是高大无比,而且五颜六色,真好看啊!看见拱门,就像见到了一位威风凛凛的明代皇家侍卫,又高又大还身着盛装。我赶紧和它拍照留念。

    我在南博还看到了镇院之宝——明代宣德御窑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鼎炉;各式各样的书法、绘画、铭文;东汉陶俑;唐三彩;佛头……

    南博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让我学习了历史、知识和文化,南博真棒啊!

    南京南京读后感(篇2)

    《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

    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

  • 4、 尊重读后感
    尊重读后感

    尊重,是金钱买不到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尊重读后感,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但却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为此苦恼不已,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币。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气:“你眼睛瞎了?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要回去。”富翁大怒,意气用事起来,又丢了十个金币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这次一定会趴着向自己道谢。却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富翁几乎要跳了起来:“我给你十个金币,你看清楚,我是有钱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个谢你都不会。”乞丐懒洋洋地回答:“有钱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则是我的事,这是强求不来的。”富翁急了:“那么,我将我的财产的一半送给你,能不能请你尊重我呢?”乞丐翻着一双白眼看他:“给我一半财产,那我不是和你一样有钱了吗?为什么要我尊重你。”富翁更急起来道:“好,我将所有的财产都给你,这下你可愿意尊重我了?”乞丐大笑:“你将财产都给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凭什么来尊重你。”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富翁太傻了,连尊重是什么都不懂。

    想到这,我又愣住了。是啊,尊重到底是什么?有些人常常把尊重挂在嘴边,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尊重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着这篇文章,我沉思了好久。

    尊重,是一种态度。与金钱是无任何关系的。字典里指敬重、重视。尊重是一个人的权利,不是你要别人尊重就可以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还是一种尊严,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贫富之间的一视同仁。

    那么,尊重到底是什么?我想,你们心里也应该渐渐明白了吧。

  • 5、 南京南京影评

    南京南京影评(一)

    有人说《南京南京》缺少主题和主线,充满了写意的段落,我承认导演是用着一些符号化的人物和断裂的叙事手段拼凑着整部影片,但不能说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是唯一的主题,哪怕他把所有发生过事情都在影片里走过一遍,也同样是展示了曾经的那一段历史,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能苛求影片能把所有的情节完美的还原,使每个段落都那么的有层次感,更不要以欣赏着艺术片的视角去对待它,就如同我们看着历史书上的记录是那么的浮浅,但那丝毫代表不了历史的厚重感。

    也许是出于内心的作祟,终归逃不出思想的束缚,我也终是不能把日本士兵角川看得那么人性,虽然他贯穿影片始终,可对他的印象丝毫没有多余的改观,在我眼中他仍旧是杀我同胞的日本鬼子,再怎么良心发现更让我从侧面体会着那段不忍的历史,尽管不会再有那么的仇恨,但是依然存有隔阂,他的形象依然是模糊的;至于陆剑雄上文也已经说过了,也许换个普通演员,让导演放开了刻画一下,应该效果更好一些;饰演拉贝的秘书范伟我倒是觉得是比较成功的人物,唐先生似乎是一个善于求得生存的人,紧贴拉贝这个靠山,利用懂点日语的伎俩迎合日本人,而为了保护家人又教他们日语,让女人们剪发穿男人衣服,后来为了苟全性命竟然又做了汉奸的行径,他原以为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换取日军的信任让家人幸免于难,可最终也不免女儿被摔死,小妹被日军抓去强奸后疯掉了而被日本兵枪毙,再后来又翻然悔悟,把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值得一提的是唐先生拿命去换的人真实身份是个中国军官,这信息是在拉贝离开前的那段字幕里揭示出来的,难怪有人说对唐先生的自我牺牲有些莫名其妙,可能是没注意到那些字幕内容,所以可以说唐先生是影片当中最具曲折性和深度刻画了的角色;高圆圆饰演的江淑云是被看好的一个人物,似乎也获得了些许好评,可我认为只是江淑云这个角色成就了高圆圆而不是高圆圆演活江淑云,她的出演始终不愠不火的,尤其是翻译拉贝宣布要拿100名妇女去当慰安妇来换取其他人的生存时,总觉得她说话的那股劲太没震撼力,假假的,太欠火候了,整部影片中一点深刻的印象都没给我留下;相比较之下秦岚饰演的唐太太倒是把上海的那种小女人劲阐释得还可以,悲难之际竟然还能在混乱的环境中打麻将,真可谓“商女不知亡国恨”,当然了演技是到位了,但是不是符合影片的主题又是另一码事了,在这不堪回首的历史大背景下怎能出现这么多不知愁的气氛,如果是一篇作文的话的陆川同学有点跑题,似

  • 6、 重读《边城》读后感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重读《边城》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

    重读《边城》读后感篇一

    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再次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重读《边城》读后感篇二

    再一次读完了《边城》,我的心也变得酸涩、潮湿起来,不知是因为窗外不曾停歇的雨点,还是文中的翠翠那飘渺的幸福。或许,二者皆有吧。

    《边城》就像一首淡漠的笛曲,从我的脑海里卷过,留下了淡淡的凄凉和哀伤。我本不是什么易动感情的人,却在这个昏

  • 7、 南京南京观后感
    篇一:南京南京观后感 我一般都很少关注新电影,一般要等到沉淀以后,大部人都说的好的时候再去看它,而南京南京这部电音则比较特殊,它得到的嘘声估计和掌声差不多,共同成就了社会极大地关注度。下面我也说说我的一些观后感: 影评说的最多的便是:这部电影丑化了中国人,而美化了日本人。这个观点也成为了我观看的基调,果然开始没有多久几个日本兵冲入了几千人的中国难民之间,这时的日本兵也非常的恐惧,并派一个日本兵去求援,但一个老人举起了双手向他们投降,这一个镜头太刺痛了,而随后一双双纷纷举起来的时候反倒如全身针扎般后的麻木,更何况其中还有很多的中国的士兵。恐惧的双方以中国人任人宰割为结束,不能不让人深思。但是不是事实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想之前电影中描述的杀日本兵如砍瓜切菜般容易肯定是不符合历史,我想陆川告诉我们的要更真实一点,更触动中国人不愿示人的内心世界。 我认为陆川导演想通过电影表达出战争给双方带来的都是痛苦,没有一方是胜利者这种说法吧。无论是带给角川第一次的日本慰安妇百合子还是被日本兵奸淫杀害的中国妇女最后都以死亡告终,这是战争带来的;电影中描述了日本人祭祀的场面和多次被描述的中国人被屠杀的场面,也表明了战争都带来了双方人民的死亡。但看看双方死亡人数的比例,你便无法原谅他们! 电影中的女性也是一条观看的线索,以妓女小江和姜老师为代表,而以挑选100名女性做慰安妇这一情节为故事叙述的最高潮,发人深思! 我有些看不懂的一些镜头是: 刘烨在电影中诠释的抵抗如同在电影中的篇幅一样---显得微不足道,如同火柴的火光一样,一闪而过。唯一能够解释为陆川导演确实不想在电影中描述更多中国人反抗的镜头; 范伟饰演的唐先生在最后时刻把生的希望留个了别人,无论从那个角度考虑都是让人无法想通的,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唐先生的思想升华,是为了之前出卖的行为赎罪吗?未免太过牵强了。 电影看完后是沉痛的,也是模糊的,看完网上的影评后更是如此,还需要电影本身和观看电影的人共同来沉淀和反思吧! 篇二:南京南京观后感 全片黑白电影形式展现,没有半点鲜艳的色彩。看完后脑袋里出就出这么一串词:黑暗与光明、模仿、死与生、弱肉强食、武器、自私、角川兄、拉贝先生、哭与笑。 黑暗与光明:整部电影均以一座战火摧毁的南京城为拍摄场
  • 8、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1937年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或者是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显得很陌生,就像是我们的记忆的存盘里面所有的上世的有关于1937年的南京的记忆都被强行的抹杀掉了,仿佛不愿意我们再回忆起那种鲜血淋淋的残酷记忆。有所记忆的只是我们小时候老师痛心疾首让我们捧着教课书看那鲜血与耻辱交织的黑白老照片和一行一行触目惊心的文字。

    之后慢慢的长大了,我们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了太多太多的只言片语,一些或模糊或清晰的有可能失真的旧照片或影音资料,然后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会定期的有大把大把的相关的各种资料蜂拥而至。于是,不管我们是不是了解与否,就在脑海之中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或动摇的事实。我有罪简单的词汇把这种所谓历史传达下来的记忆表达一下:鲜血眼泪死亡恐惧愤怒耻辱悲哀。这些东西像一顶又一顶重重的帽子压的我们在下面残喘,压得1937年的南京变得鸦雀无声。

    因为某些可怕的数字,因为某些大多数人不愿再次揭裂的伤口,我们就带着无比的仇恨的眼睛来面对日本的一切就因为我们不管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都把矛头直接指向日本人。我就从懂事起开始仇恨日本。日本,一个弹丸之地却栖集世界一流的经济生产力与军事战斗力,还有全世界风靡的电子产业即日本制造。

    其实从建国后中国开始真正发展自己的国力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世界军事法庭上重新向日本讨回公道,特别是他们竟然在教科书上公然篡改历史,显然不把中国人民的感情与创伤放在眼里,我们不怕流血,但我们怕在若干年以后许许多多的子孙都不记得祖先的这一段耻辱的经历以自鉴了,我们是一个泱泱大国,我们有自己的尊严,我们要真理我们要公道。时间飞逝,当年的那些残存德友良知的敢于作证的日本人一个又一个去世,南京留下的人证也大都不在了,如果,假设是如果,在许多年以后我们凭什么解读历史?

    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大审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了。时间告诉我们,有一天当所有知情人全都死掉的时候,也就是日本篡改历史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再重新把那些东西再用语言叙述一遍,不愿意再重新把那段历史在用光影的方式娓娓道来。那样显得太残忍了。把尚未愈合的伤口再重新撕裂,然后撒上盐巴,然后躲在无人的角落自己残忍的痛苦与哭泣。

    陆川轻而易举的撕开了这个华丽耻辱的伤口。陆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草根的贵族后裔。

    他是个很奇怪的人,他的东西显得很特立独行,他一直拒绝商业的东西,一直行走在主流与非主流,边缘与非边缘的交

  • 9、 南京读后感

    南京读后感(一)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孕妇,一个就要当妈妈的女人,那日本人都没有放过,用那冰冷的刺刀插进那孕妇的腹部,挑出一个还没出世的孩子,那小小的生命,还没有看到这多彩的世界,便要走向死神,孕妇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却没有唤醒日本人那一丁点儿的良知。还有那一群又一群、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被日本人用机枪扫射,一个又一个的亡灵找不到去天堂的路,因为他们心中积满了仇恨。日本人如那疯狂的恶魔,杀人不眨眼。我不想再看下去,我不想再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同胞倒下。屠杀、抢劫、强奸等一系列的罪恶行为,却被那血腥的日本人当成是一场游戏。仅仅六周,日本鬼子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三十万人以上,三十万人以上啊!南京大屠杀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屠杀行动,而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行动,为了自己的野心,让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成为刀下亡魂,那流的可是我们中国人的血啊!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反抗?难道中国人是这样的懦弱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有不甘啊!

    去年,日本海军把中国钓鱼岛的渔船船长囚禁了起来,日本这个东瀛小国是在向我们中国挑衅,还以为我们懦弱,不堪一击,他们错了,如今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就如那睡醒的雄狮,一声长吼必定惊天动地。

    走过的六十几年,中国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忍受了多少痛苦,即使在文革十年中,顽强的中国人也没被吓倒。中国在苦难中磨砺了意志,在失败中找到了自我。生于忧患,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个曾经让世人瞧不起的国家中国,逐步发展,日夜腾飞。

    南京读后感(二)

    今天中午老师让我们看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当我看到日本人将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拉倒在地,并将日本人的国旗覆盖在他的身上时,我感到十分的耻辱和悲伤,当看到一半,日本人将整个南京的人蹲在地上,再让他们站起来,随着嗒嗒嗒几声枪响大部分人民都已惨烈的倒了下去,有几个赶紧跑,想趁机逃出去,当他们跑到大海边时,残酷的日本人开枪将他们杀害了其中,也有一些幸运者,他们存活了下来,为了生存他们向德国安全地区求援,成功了,他们安静的过着日子,有的教小朋友唱戏,有的打扫房间,还有的洗澡然而这宁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了,日本人也参加了进来,他们强奸妇女,所以每个女人都将长头发剪成了短头发,但没想到的是尽管这样,日本人仍然没有停止那样的暴力行为。他们逍遥法外,洗澡、喝

  • 10、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重读抗战家书》读后感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吧,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8月2日,母亲赵一曼于车上。

    这段深情泣血的话来自于赵一曼,是在1936年她被押往珠河的火车上,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留给万分不舍的孩子的最后一封信。作为一个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社会里,希望能陪伴孩子成长,但日军的侵略打破了这个现实,让她坚决的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大义,不得不和孩子分离,踏上了抗日的漫漫征途。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了抗日,她遵从组织命令,离开年仅3岁的孩子,远赴前线,出于革命纪律和家人安全的考虑,她放弃了和家人的书信联系,对幼儿,她怀抱了多少的想念和愧疚。她说母亲没有对你尽到教育的义务,而现在却永没有再见的机会,不能用言语来教育你,就用行动来教育你吧,希望你快快长大,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残暴的日军手中,在生命将尽得时候,她明知道这样的一封信可能没办法到达孩子的手中,却依旧用一个母亲的情怀,传递了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和对于国家的无限不舍,她还没来得及看到国家解放,她还没来得及再看看她最爱的孩子,她是不舍的,是不甘心的,这个她为之奋斗的国家,那些她努力想要赶走的侵略者还在自己的家园。她并不怕牺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留下的唯有对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孩子的爱与期盼。

    短短几句话,一个为国为家的年轻母亲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大爱小我的情怀跃然纸上。虽然这封家书,在时隔21年后,才辗转到宁儿的手中,但我相信她革命必胜、薪火相传的爱国理念和深沉的母爱对孩子而言是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无数家庭的分离和革命先烈的牺牲,实现我们现在的安平和安定。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体会不到战火纷飞下家书抵万金的艰难。重读家书,硝烟虽然散去,这些分离和大爱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战争,不忘国耻,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继续传承和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02

  • 2021-09-13

  • 2019-11-02

  • 2019-10-24

  • 2021-06-12

  • 2021-06-14

  • 2022-03-07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3-02-04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21-04-3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重读南京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重读南京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重读南京读后感、2024重读南京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