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心得 >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2024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相关栏目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热门栏目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推荐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

(共 9292 篇)

  • 1、 月度读书心得精选 张爱玲散文弟弟读后感范本合集9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是利剑,能斩破黑暗之愚。读书的人会对社会事件和文化多样性有更丰富的认知,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一篇优质的读书心得应该是什么样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月度读书心得精选 张爱玲散文弟弟读后感范本合集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张爱玲散文弟弟读后感【篇1】

    《封锁》是张爱玲一篇独具匠心的短篇小说,全篇主要写的是男女主人公在公车封锁的情况下与常态不同的行为,他们在公车上恋爱了,可是下车后就自然而然地分手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事在小说中发生了。倚栏轩文学网

    《封锁》的不同之处在于看似随意的笔调下隐藏着巨大的张力!它通过电车被封锁,描写出两个在平淡、疲乏无聊的都市生活中的世俗男女,而在某一短暂而特定的环境允许的情势之下,表现出对各自常规生活的不至于引起后果的瞬间反叛。这是一种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反逆。反映出的是一种人的“本我”状态,包括人类本能的驱动力和被压抑的无意识倾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会展现出本我。

    正如陈奕迅《红玫瑰》的歌词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疼爱的都有恃无恐。在一切有序的生活轨道上,人与人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位置”,这个位置是社会要求并规定的位置,于生命深处也许有着种种的遗憾,那是对自己没有得到的一切,所怀有的那一些不甘心在心里骚动着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不会表露出来。而电车上的“封锁”环境是人性的一个出逃机会,这是一个暂时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在这里他们没有了在现实社会中原有的身份、地位和责任,没有了平时的那些种种顾虑,人们会暂时的抛离原本存在的那个自己,一个单纯的自己,一个真正的自己,这也是一场试验,它引发了人心蓄积已久的燥动,让人从常规脱缰而出,然而“封锁”终究是短暂的,而这种短暂又意味着“安全”,让“封锁”中的男女有了现实中的退路最终破蛹而出的本我。

    《封锁》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电车上相遇再到相爱再到最后的分手,其实正好是对内心一直隐藏的那个“自己”的展现。

    在封锁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实验中,作品隐喻了人性与处境的悖逆:人生的常态对人实际是一种封锁,封锁因此成为人的处境象征;非常态中的人性是开放的,人的自然欲望能够得以释放,并导致激情的突然迸发,产生越轨的萌想,从而构成对日常生活的反封锁,激情封锁了平庸。平常生活未被封锁之时,人性往往被封锁了,而生活被封锁时,人性反而敞开了。

    而张爱玲散文中说她喜

  • 2、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范文一

    那个年代,这是一个故事,凄美而感人,无须过多言语的诠释:这又是一首情歌,潜在的情感穿越各种迷离,一生永不褪色。一生中,只有那句刻骨铭心的话维系着两颗跳动的心,心与心的感应,心与心的默契,如黑夜里的一个亮点,支撑着一个人的理性灵魂。这种寓平静中的轰轰烈烈,也许,这就是张爱玲散文《爱》的魔力。

    这是真的,我的情感随作者的坦言而触动。她该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吧!我喜欢有月的夜,月光可以柔柔地泻在月白的衫子,她爱在春天的晚上,轻轻地靠在桃树下,攀着发青的嫩枝,让情感从这里延伸,初春是美的,无奈冬意还未褪尽,她的目光一直停伫在桃树对面的那扇门,仿佛门的开启与闭合紧紧联系着所有的惊喜与感动,今夜无月,黑夜中,她已忘记了自己的美,她的执着已忘记了自己是位小康之家的女儿,她忘记这是一种叛逆,她在乎的是那份感动。

    噢,你也在这里吗?轻轻的,话语简洁得连一个字也容不下去。是男性特有的女性羞涩?是惊奇发生的激动?彼此的无言,生怕更多的言语,都会惊动周围的小生命,破坏了无声的美。彼此固守着那一段距离,那一份清泉般的美丽。他会发现她今夜的美吗?他为何要保持着那段短短的距离,相识而无语,那份最真挚的情感、最纯真的爱恋为何深藏心底不敢轻易地表露!也许是家庭的缘由,也许是无形的网,也许这是对传统无声的背离。春天的晚上,桃树之下的邂逅,无言的默契,那一份寂静的黑色掩饰不了内心的狂热,静与动的比照,恰恰给我们留下如诗的空白。想象也因此而美丽,张爱玲正是用真实的粗线条描绘出她的理想主义。

    就这样就完了无声的美让人感到缺憾,以至于历尽种种苦难之后,这种美变成生命唯以回味的爱恋,现实的无奈同时让这份爱恋倍受时间无情的煎熬。

    没有早一步,也没晚一步,正好赶上了。就是那句话构成一段美丽而没有结果的缘,张爱玲跳跃的笔触时刻捕捉着情感的触动与两极感受的隐性描写,蒙太奇的画面、理想与现实中的碰撞,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美的无奈、美的缺憾,也许山盟海誓能代表轰轰烈烈的爱,但这比不上为爱无声守候的美。

    我要一片蓝天,自由地飞;我要像一阵云烟,无声无息的美。也许精神之恋是不完美的,那个年代,爱无须表白,无声的缺憾也是一种美的演绎。

    张爱玲是个响彻文坛的名字,在我,其实更喜欢把她看成一个值得去肯定的小女人。只是生就带着一股灵敏的锐气。

    张爱玲也毕竟是张爱玲,短短几百字,便很清晰的浮现了初恋的美好。真正的悸

  • 3、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800字

  • 4、 张爱玲散文集读后感

    张爱玲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一

    《秋雨》是选自《张爱玲散文集》中的其中一篇,她细腻的笔风,把普普通通的一场秋雨描绘得那么有细腻。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

    从这篇散文中不难看出作者内心的多愁善感。文字中充满了灰色、忧郁,黯然,寥落,唯一萌芽的一束希望之光,仅是那株低矮的无人问津的桂花树。15岁的她,就能写出次文,真是不知道她是怎样体会得那么的深刻。有人说,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但她创造了生之和谐,而仍然不能满足于这和谐。她的心喜悦而烦恼,仿佛是一只鸽子时时要想冲破这美丽的山川,飞到无际的天空,那辽远的、辽远的去处,或者坠落到海水的极深去处,而在那里诉说她的秘密。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者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她以独特的文字结构--- 以低微的姿势仰视平淡,以高贵的眼神俯视浮华。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超级女生;成为当今文坛里私下同鲁迅相提并论的唯一女性;成为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那座沦陷区的废墟上绽开的最美的一朵罂粟花;成为这个时代女性一味摹仿的对象。

    她文章风格细腻温婉,就其对人物心理的刻划,对文章语言的掌控,暂时内可能无人能超越。作为海归派的先驱,在中国的文学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张爱玲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二

    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张爱玲用了比较坦诚、平和的语气,谈到了自己在写小说和散文中的一些想法和思路,这篇文章也是我们深刻的了解张爱玲的作品和去还原一个真实的张爱玲的最好的一手材料了。在文中张爱玲非常谦虚的指出了自己写小说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但也坚定的表明了自己写小说和散文时自己坚持的主张和以后该努力的方向,字里行间中透露着张爱玲的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风范和气量。

    张爱玲觉得自己写小说和散文是不太注重文学理论的,并认为文学理论是文学出品出现后而产生的产物,她认为一个作家应该是在文学作品中,经过自身提炼和吸收获得适合自己的文学理论,可能也只能这种方式才能让作家把那些文学理论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可以比较自如把文学理论一些好的东西浑然天成的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里,创造出一流的作品,当然她也肯定了文学理论对于推动文学作品上的积极作用,她把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比作平行的

  • 5、 张爱玲《色戒》读后感1500字

    本来秦公子这几日想再看一遍电影版的《色,戒》,无奈这部片子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已经下线了。于是,秦公子就把张爱玲的原著找来,一方面重温剧情,另一方面也想看看张爱玲自己对这部作品的诠释。

    老实说,以前从未看过张爱玲的文字,因为很多朋友以及网上的评论都在说她的文字比较小资,只适合文艺女青年看,所以很长时间内,秦公子都对她的作品敬而远之。

    不过看完这篇《色,戒》之后,秦公子发现,小资只是表象,张爱玲的文字,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是异于常人的,而且,她驾驭文字的能力,也配得上世人对她的爱戴。

    不得不说,这部小说,颠覆了秦公子对张爱玲的偏见,人性从来不分文青不文青。

    她的文字,就像一把无情的大手,能撕开任何想要伪装或者躲藏起来的人性,而且,她特别擅长的是,用一种看似唯美的文字,来反衬这些人性,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情爱,使其更加血淋淋。

    小说从牌桌上的钻石宴而起,也从牌桌上的喧闹结束。张爱玲异常清醒的明白,再惊心动魄的爱情,也不过就是打牌间隙,他人口中的谈资。这种旁观者的角度,对于噬爱如命的人,是何等的讽刺。

    在秦公子看来,《色,戒》想要展现的,是男女在情欲面前的不同选择,而这种不同选择的根源,来源于张爱玲自己内心的矛盾:她既对爱情充满渴望,又对人性充满悲观。

    小说的人设:

    一个追求进步的女大学生,爱上了一个民族的叛徒;

    一个没有性经验的女孩子,爱上了床笫之欢的施虐者;

    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爱上了一个她最不可能爱上的人;

    一个舍命救爱的女人,当天即倒在了她所救的人枪下。

    小说通过持续地反衬,将张爱玲这种矛盾的心理一步步放大,直至最后爆发。自然,读者的心也在爆发之后,随即陷入长久的沉默。

    从篇幅上来说,王佳芝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但全文的点睛之笔,却是易先生,虽然关于他的内心只有短短的三段文字。

    他不在看她,脸上的微笑有点悲哀。本来以为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样的奇遇。当然也是权势的魔力。那倒还犹可,他的权力与他本人多少是分不开的。对女人,礼也是非送不可的,不过送早了就像是看不起她。明知是这么回事,不让他自我陶醉一下,不免怃然。

    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第一段描写,是在王佳

  • 6、 张爱玲《花凋》读后感1500字

    看了张爱玲写的《花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主要讲了川嫦和医生章云藩之间的爱情,因川嫦得了肺痨而终止,川嫦从未像一朵花那样傲然盛开,只是在一个嘈杂的大家庭中,默默承受着她的喜乐与苦闷,像影子一样捱着匆匆而过的人生,直到最后归于必然的死亡。

    川嫦是一个在封建家庭下被推向深渊的牺牲品。生命的悲凉不仅来自不能逃脱的疾病、死亡,更来自于亲人的冷漠、自私。

    《花凋》正是在日常人生和死亡无奈这两类互相渗透的场景中,对人性批判的深度和生命荒凉的感受。病人对理想中应有的生命关怀为价值尺度,批判现实中爱成为谎言、成为矫饰的生存残酷。

    这使我想起了两个真实的小故事。

    故事一

    一个老乡的弟弟,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有两个孩子。刚辛辛苦苦攒了钱在市区买了套房,目前正起早贪黑的攒装修的钱。他的妻子感觉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查得了胃癌。因她嫂子是卖保险的,在她没查出胃癌前,碍于面子她买了六十万的保险。在买保险后一个月查出了胃癌,随即把保险报的六十万提出来治病,不幸中的万幸,治病的钱是有了。可惜,看了两年病也没治好,人走了,留下两个孩子和丈夫。市区房子装修的事因妻子患病耽搁了下来。过了半年时间,丈夫又找了个小8岁的女人。结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市区的房子装修好,话说是新娘不想住前妻和丈夫曾经的房子,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两个人在市区过上了新婚燕尔的生活。这例子并不是说妻子过世,不能再找新的,找新的无可厚非,速度太快了,好像还没从悲伤中走出来,就开始下一轮欢愉。

    故事二

    我老公的小姨虽说我见她时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但她给我的感觉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把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姨父不仅秃顶皮肤黑且粗糙,人心底是好的,喜欢喝酒抽烟赌博。我见第一面心里纳闷,小姨怎么会看上姨父呢。我问老公:小姨年轻时那么漂亮,怎么能跟丑姨父结婚。老公说当时小姨的父亲死的早,兄妹又多,只靠小姨的母亲养那么多孩子,日子不好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姨的母亲就早早的把女儿们一个个寻个好心人家嫁了。所以小姨年纪轻轻就结了婚。婚后姨父喜欢赌博,她能追着他骂,直骂的村里人都不敢跟姨父打牌。

    家在小姨的打理下,越过越好,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生的漂亮且帅气。又过了几年,女儿出嫁生了两个外孙。儿子也相继结婚生了一女一儿,五十多岁的小姨终于翻了身,眼看就要享福了,腹部疼就去医院查,查出是卵巢癌,去省医院复查还是卵巢癌。一家人被击垮了,女儿哭的泪流满面

  • 7、 张爱玲《流言》散文的读书笔记

    扣了张爱玲和读书笔记两个高帽子,惶恐自己承受不住自己对下文的期待,竟不知怎么写下去了。

    “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这个时候,关了灯,躺在床上,和一部手机吐露出来的也是真真切切的心腹话了吧。

    那这篇读书笔记就记录自己絮絮叨叨的心里话。

    《流言》是张爱玲的散文集之一。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张爱玲。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高中班级有一个叫做张玲的女孩,让我听张爱玲这个名字就觉得亲近。我喜欢张爱玲三个字读起来响亮。张爱玲原名张瑛,母亲送她上学第一天,填名字录,觉得自己的名字读起来暗调调的,遂由英文名改成爱玲。通俗得越读越喜欢,也就不再换了。

    第一次接触张爱玲(我文中所有出现的张爱玲,意思是有关写张爱玲的书籍或者是她写得书)是在母校所在地——淮南,毕业半年正值冬天,因为孤身一人,漂泊了竟然想回到母校的怀抱,求她收留我,终究还是离开了。我在等火车之寄,百无聊赖,走进新华书店,不经意拿了一本书,讲得就是张爱玲的身世。

    因为自己当时孤独无依的处境,看到张爱玲凄惨的身世,不免觉得我同她一样。可惜要乘车,只读到3/4的样子,她去香港求学就戛然而止了。终究没看到她与她爱的人之间的故事,很是遗憾。可是,那本书的名字,封面是什么样,全然不记得了。记忆中冷冰冰的下午,一个书架,一排排书,一个女孩子窝在书架的脚下看同她一样可怜的人的身世,女孩的内心彷徨无助,脸上的神情却是同情张爱玲,也是在同情自己。这个画面轻飘飘,雾蒙蒙的不清楚,可是却怎么也散不去,深深地停留在心中某个角落。

    后来见到张爱玲一句极其经典的话: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成了“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成了饭桌上的一颗饭黏子,红的成了心口上的朱砂痣。

    写婚姻中爱情的逝去,几个比喻,就将爱情败给了时间,现实,琐碎,幻想说得是多么的通彻。然而她得有多爱胡兰成,才能写得痛彻心扉,是有多才情,才能有如此妙语。

    直到现在,决定认认真真博览群书,才下了决心,买了一套张爱玲,誓必要弄清楚张爱玲,尤其是她与胡兰成的爱情。

    保留着对张爱玲爱情故事的好奇心,《流言》里收集的散文,无一篇与此相关。不搞清楚不罢休的心态,竟然想接着一本一本地读。

    看《流言》时无时无刻不感叹张爱玲的想象与细腻。最后一篇《太太万岁题记》里,切开的青椒,成为耳朵的样式。主妇们清理每一瓣里面的籽和丝丝缕缕的棉毛,是在给孩子掏耳朵。还有“头发落下,披

  • 8、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读后感1500字

    《倾城之恋》,一段传奇中的传奇。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张爱玲以冷漠的笔调,写了两个自私的人精明的爱情斗争。一段倾城之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不是海誓山盟,不是惊天动地,却是那么真实,那么现实,给人内心特殊的触动。

    白流苏,一个离了婚寄居在娘家的女人,在那个会受到道德谴责的时代,受着家人的白眼与嘲讽,急要离开这个地狱般的地方。白公馆,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白流苏在这里耗费着她的青春,她知道,她要离开这里,她要一段婚姻来保证她的后半生。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富有的浪子,玩弄女人,纸醉金迷。他不相信爱情,但是,他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是渴望稳定的。

    范柳原原是介绍给白流苏的七妹宝络的。在他们的初次见面时,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几支舞,使那些看不起流苏的女人们刮目相看,也使她们对她更 攻击犀利,但是她不在乎,甚至有胜利的愉悦。因为,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

    白流苏在介绍人徐太太的帮助下,来到了香港,开始这段倾城之恋。故事是在范柳原的一次次告白与白流苏的内心斗争中展开的。两个精明的人,互相算计着让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这里的被动应该是欲擒故纵的被动,实际上是主动)。范柳原,需要一个真正爱自己的女人;而白流苏,要的是一纸婚约,可以给她下半生安定的男人。我爱你,我一辈子都爱你。让人听着假的很,而白流苏也是聪明的女人,不被这句话征服。一次两人散步,遇到了一堵灰砖砌成的墙壁,靠在墙上,一眼看去,极高极高,望不见边。柳原看着她道: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这苍凉的一段话,让我对范柳原另眼相看,他并不只是一个无情爱玩女人的人,在他的内心,还有一点对真爱的向往。这是一个对结局的惊人预言。

    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

    我懂得,我懂得。流苏并非真懂,但她愿意试试看。

    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欢做各种傻事。男人为女人做不可能做的傻事,难道不是真情的流露?

    一天月夜,柳原给流苏打电话,我爱你。

  • 9、 张爱玲的《小团圆》读后感1500字

    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他走了,留下她独坐窗边眼中浸满泪水眺望远方望不尽的迷茫。她是最不多愁善感的人,抵抗力很强。事实是只有她母亲与之雍给她受过罪。盛九莉即是张爱玲,邵之雍亦是胡兰成。这是张爱玲前半生的故事,这是她与他的爱情故事。

    (一)人生若之如初见

    某个晚上,九莉外出回家,归途明月当头,她不禁一阵空虚。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没恋爱过。然后,邵之雍闯进了九莉的生活,抑或说,就在张爱玲生命最美好的年华里,就在她冷眼看着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在她像任何一个女子期盼着自己的心上人的时候,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胡兰成,闯进她年轻的不经世事的感情世界里,在她那荒漠已久的心灵沃土里,滋润出一片绿油油的春意,她是天生没有政治意识的人,相信超越政治的爱情,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可以放弃一切,于是糊里糊涂地陷入了情网。当然这个情网是两个人共同编织的,虽然两个人结网的时候,心思并不完全相同。她是不懂政治的,她没有看重胡兰成是个闯荡政坛的人,她看重胡兰成的恰恰是他政治以外的人心与文心的聪明天分。在张爱玲眼里,人生得一知己爱人足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张爱玲关于爱情经典式的阐释《倾城之恋》中,得到了最真实的人生注解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张爱玲借九莉的嘴说出,她一直觉得只要无目的的爱才是真的。她看上的是胡兰成这个人,至于他的政治立场,她是不过问的,爱得纯粹,爱就是爱,不是别的什么。

    (二)原来你已不在这里

    邵之雍揽着九莉坐在他的膝盖上,寂静中听着别处无线电里的流行歌。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情都不相干。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

    他揽着她坐在膝盖上,脸贴着脸,此时她心里只有安稳只有永远。

    张爱玲不过陪胡兰多走一段路。

    张爱玲心里也清楚自己与胡兰成的爱情之船随时会靠岸,船里的人也会上岸。

    胡兰成也写过传记,张爱玲也是只属于那书里女人们的几分之一,而在她的真爱年岁里,胡兰成确是她的百分之百。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恋爱。

    很快,胡兰成便在别处有了其他女人。张爱玲不顾虑那么多,只在乎她与他曾

  • 10、 张爱玲的《金锁记》读后感1500字(文章二)

    初涉《金锁记》时,并不喜欢曹七巧这个角色,她粗鄙小气,尖酸刻薄,然而待到最后那一面的一滴眼泪她就懒怠去揩拭,由它挂在腮上,渐渐自己干了无声怅然地走了,心中蓦地涨的难受。一生悲剧,年华葬在金钱这件长满了虱子的华丽袍子之下,谁见得曹七巧的辛酸,徒留人性兀自挣扎,只余一个可恨可悲的疯妇。

    七巧嫁入姜公馆,又当上了二房奶奶,这一切本是她所渴望的好事。长在市侩的七巧,对于金钱自然是追求的,但不至于疯狂。然而正是由于这个身份,七巧自卑多疑,小气刻薄,搞得婆媳不和,与其他几房闹心,连下人都对其指指点点。

    待她终于有了一双弱儿女后,她也未因此获得婚姻的幸福。二房终日病在榻上,她又自以为是地爱上了小叔子季泽,偏偏流连花丛的季泽颇顾忌伦理,不沾家里人,到头来还是七巧一场无奈的单相思。婚姻与爱情双双落空,七巧不甘心,花一般的年纪已经过去了,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现在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她不甘心,不甘心。老二和老太太的死,更是加剧了这种心理,放大了她对金钱的占有欲,开始耍泼,但是一直到这里,曹七巧对金钱的追求并不过分,仍可以说是一个市侩小寡妇为了日后不被欺负而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

    然而在搬出了姜公馆后,姜季泽找上门来。此时的七巧已是一个守寡富婆,她牺牲了青春和爱情得到的财富终于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因此,在这个时候她也是绝对不会放手的。身心已被黄金枷锁禁锢的曹七巧机警地想到了自己生存的钱,这一转念使她暴怒起来,在试探中得知他的来觊觎着她的钱,曹七巧在心旌摇荡之余意识到爱情的虚假,大怒之下把季泽赶出了家门。七巧的精明虽然保住了自己用青春换来的金钱,却也同时无情地捏破了七巧对爱情最后的企盼和希望。七巧在瞬间的天翻地覆中,彻底明白了自己的爱情的无望,但却是自己将之明朗化,并将之毁灭,是自己将自己推到了这一步边缘。风吹过来,七巧猛然惊醒,她跌跌绊绊地爬到楼上,轻掀开窗帘,为的是再看一眼季泽那仓皇逃走的背影。风将窗帘吸了回去,也风干了她的泪,风干了她的那颗曾经爱过他的心爱情破灭,泪眼婆娑的在窗前凝望着绝望:玻璃窗的上角隐隐约约反映出弄堂里一个巡警的缩小的影子,晃着膀子踱过去。一辆黄包车静静在巡警身上辗过。小孩把袍子掖在腰里,一路踢着球,奔出玻璃的边缘。绿色的邮差骑着自行车,复印在巡警身上,一溜掠过。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没投胎的鬼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可以说,这时的七巧才真正地疯了,也许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09-25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2024张爱玲散文读后感1500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