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阅读作文 > 地图 > 阅读作文
阅读作文

(共 3629 篇)

  • 1、 我与阅读作文精品5篇

    写作文是一项考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任务,一个优秀的作文内涵不断升华,源于对生活的持续观察和反思。要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我们必须掌握写作的技巧,并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作文。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继续阅读本文。

    我与阅读作文 篇1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

    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

  • 2、 我的阅读作文经典12篇

    写作是一项展示个性才华和思想深度的活动,通过写作的创造性追求,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长期思考能力和灵活度。今天,本文推荐一篇值得一读的“我的阅读作文”文章,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并加以参考!

    我的阅读作文 篇1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1)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

    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2)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

  • 3、 阅读之乐作文精华8篇

    写作技巧的不断训练,能够进一步深入探究文字和语言的深层意义,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的思维创造力。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阅读之乐作文”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阅读之乐作文【篇1】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儿。阴晴风雨,在书的纸页上自顾摇曳。

    阅读,带给我真善美的雏菊

    世界把爱与恨,野蛮与文明共同呈现给人类,而人类本身,也显示出自私与无私,友爱与嫉妒糅合在一起的心灵本性。但每一次经历雨水的淋洗,我们都恍然大悟——那是打开书页的时候,你或许在读一篇清新典雅的散文,或许是朱先生的那篇《背影》。掩卷,你是否在黯然伤神?那父亲的背影呵,岂不是每个人心底的无言剪影;你又或许在吟一首清韵悠长的雅诗,是冰心那小小的纸船吗?朗诵课上,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忘记了那打骂老人的儿女,忘记了世界露给我们的阴惨,忘记了一切一切。泪眼蒙蒙中,那纸船儿,又轻轻漂到心头,融化了一片。我们一次又一次在书籍中得到心灵的解救,不至于失去了善音的希望。如果,我们是一颗星星。在暗无边际的黑暗里,依靠的,是从书中得到的希望,点亮心中的光明。

    何为不孝,何为不义,何为不忠,人性本而善良,纯真,美丽无比。去翻翻书页吧,去倾听动人的故事。那是悠远的竹笛,亘古至今,横越天地。

    阅读,带给我自我骄傲的玫瑰

    想做行者,行天下,阅世界,美丽自信高。 曾有哲人这样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益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辽阔的海洋。”

    捧一帧书册,看史事五千;品一壶清茗,行通途八百。那一篇篇慷慨激昂的爱国史诗,恩赐了我激昂澎湃的热血;一段段巾帼英雄的壮烈乐章,授予了我不让须眉的气魄……

    是古往今来的流川大河呵,在这书页中滔滔流淌。它一次次冲荡我坚硬,坚硬的心,从激流中站成骄傲的,自我顽强的枝叶!

    阅读,带给我平和包容的风信子

    我使自己平和,最生动的人是平和的。

    常是不安,每每浮躁,便从书架抽下一本晶亮的小册,刚入眼,即便是那么几行,也足以化作熏风细雨,悄然湿润燥热的心田。

    秉烛夜读,围炉共话,千古传诵,引为美谈。倘若在某个雨露清新的早晨,轻吟一首清韵悠长的雅诗,带着一颗平和之心,在一个个朴实方正的黑字中,找寻人生之真谛,这岂不是人生的意义?抑或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手捧一卷清新典雅的散文,携手积蓄已久的梦想,在一篇篇溢着油墨芳香的纸叶间,寻觅生命之蕴含亦是人生的享受

  • 4、 阅读一个人作文集锦

    写作可以是我们情感世界的映照,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作文可以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想要提高语文分数,作文首先就要把握好,一篇优秀高分的作文是怎么样的呢?您提供的信息让栏目小编找到了以下有用的资料:“阅读一个人作文”,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阅读一个人作文(篇1)

    在记叙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中,经常设置如对某个词语的理解、对某个语句含义的把握等问题。考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一定要牢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还原词句就近找论点

    首先,找到这个词语或句子的出处。把词语或句子还原到文中,然后再思考问题。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推断词语的含义,准确了解语句在文中所占的.位置。考生万不可一见到题就草率作答,这样极易断章取义,偏离文章中心。 其次,不要随意联系现实。有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总喜欢联系现实,当现实与文章内容不一致时,总认为文章的作者是错误的,然后就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已有认知答题,完全不顾文章,这是大错特错的。 再次,遵循就近原则。议论文中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某某文字直接证明的道理是什么?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考生在回答时,首先应关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后面是否有说理性文字,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答案。如果没有,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如果有中心句,那就是答案。如果没有,那么再找文章的中心论点。 技巧四、依靠重点词完善采分点 有的考生做阅读题时,发现问题简单,自己会做,就盲目乐观,精神松懈,考生常因此丢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点。 譬如《扬州个园》中有这样一段话,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如果根据此段内容设置问题:此园名为个园的原因是什么?考生会感到回答此题非常轻松,但是却容易忽视一个最基本的采分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因此,考生越是认为试题容易,越应该慎重。

    总结: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说明文提炼信息准确度好把握,信息点回答不全面却是个大问题。所以在阅读时,尤其是阅读说明文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又、还、也、此外、而且等词语。

    阅读一个人作文(篇2)

    都说读书之人和一般人不一样。读书之人,往那一站便是个书架子,沉稳而厚重,只是静静地立在那里,便感受到他肚子里所藏的千年的馥韵,若是再一张口,那更是吐出了墨香

  • 5、 阅读作文观后感怎么写3篇

    时光如梭,作文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年头,作文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我们的感情和思想。你还在为写出一篇好作文苦恼吗?敬读阅读读后感大全整理的阅读作文观后感怎么写,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

    阅读作文观后感怎么写 篇1

    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阅读作文观后感怎么写 篇2

    小战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动物的母爱,就像封面写的那样:“打开它,你会被生命的力量感动,阅读它,你将与动物的尊严同行。”从这二句话来说,已经把书从头到尾概括了,里面写了破耳朵的来源、名字及莫利妈妈教给破耳朵的各种本领,比如说野蔷薇,写出了为什么长刺,为什么可以成为它们的朋友,文中说的很清淅。而且,能够抓住笔下的动物个性,把这个动物的性格或内心情感表

  • 6、 用心灵来阅读作文通用14篇

    作文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通过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一篇好的作文能让读者体会到作文写作时的心境,哪些作文值得我们去参考和学习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用心灵来阅读作文通用14篇,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用心灵来阅读作文(篇1)

    在所有好吃的、好玩的物品里,我只会选择一本毫不起眼的书。

    虽然书既不好看,也不好吃,更不好玩,但是我却很喜欢书,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书,也分种类。一种是好书,在好书里,我们能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领悟人生道理,给我们带来一个一个的小问号,并一个一个地解开它们,这是我喜欢的一种书。当然,既然有喜欢的书,就也会有讨厌的书,那就是坏书。坏书会使人走火入魔,会带来许多不好的念头。看了坏书,不但没好处,还有许多坏处,比如浪费时间等等。

    而我,是一个十足的看书迷。我从牙牙学语以来,就开始读书,一直读,读到了十一岁,以后还要继续读,我从用手点着字听妈妈或老师讲故事,一直到可以看懂水浒传,我如此浓厚的看书兴趣是自己一点点一点点地培养起来的。

    在我看过的,浩如烟海的书里,我又最钟情于一册名为《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书。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图书有《天真妈妈》、《四个调皮蛋》等,哪一本我都十分喜欢,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就让我告诉他,因为这册书正贴近我的生活。我喜欢马小跳,是因为他天真活泼、坦率真诚;我喜欢夏林果,是因为她的善解人意和美丽善良……这册书里的所有人,甚至动物,我都喜欢,因为他们贴近我的生活。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爱书本、爱阅读、爱生活的女孩。

    用心灵来阅读作文(篇2)

    晚上,小贝早早张罗着要睡觉,明天要早早去学校参加活动。我随口问了句:你们为什么要表演朗诵啊?小贝惊奇地看着我说:妈妈,你不知道吗?明天是读书节啊!我有些恍然,有些汗颜,读书节?我确实从来不知道,原来世界还有一个读书节。

    早上,一进校门就听到孩子们琅琅的诵读声,是在背诵《春天》吧,我隐隐约约听到:“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走到操场,到处花红柳绿,如同一场春天的盛会。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看着孩子们为此准备了很久的场面,突然想到,也许节日的作用就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无谓的忙碌中,不要忘了,生命中还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读书。告诉孩子们,世界读书日,你读书了吗?!记得我们那个时候,从小学就开始订《少年先锋队》和《中

  • 7、 我的作家梦来自阅读作文800字

    梦,就好似一架彩虹。红色,热情洋溢;橙色,温暖明亮;黄色,灿若星辰;绿色,生意盎然每一个人的梦都有来由,也许是自小所受的家庭的熏陶,也许是偶然所受到的英雄的感染,而我的作家梦来自阅读。

    我读的第一本国内名著是《红楼梦》,我格外喜欢书中的黛玉。那多愁善感的女子,凉风轻拂,飘飘裙裾,翩翩广袖,树下含泪葬花。那巧手慧心的妙龄女子,又或是,净了手,配了线,微垂了手,银针穿过丝缎,绣成一只小小的荷包,赠予宝玉这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终以黛玉之死而告终。梦里梦外几多愁,枯萎了谁的心殇,浇熄了谁的情爱,苍白的记忆变成一抹忧伤散落风中,千古流芳,无言的结局,犹如手中的细沙,终以安静的姿态,沉入流年,也悄悄在我心中埋了一颗种子。那时起,我想成为一名作家,抒写世间凄美的爱情。

    之后,我读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看尽了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痛失挚友,背井离乡,但幸运的是,在书的最后,她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那个歧视女性的社会,她寻找着平等和自己的幸福。她的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的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的脑海中时常出现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就是简爱,她总是告诉我,人的价值=尊严+爱。是的,那时起,我想抒写世间的正能量!

    最后,再来说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吧,这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的。无论是作者本人,还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深深震撼了我。保尔柯察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思想斗争,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但无论怎样,却也磨灭不了他的坚毅。这是一部凝聚了作者心血的书籍,一部激励了无数中国人的著作!那时起,我想成为一名作家,抒写世间的励志传奇!

    我愿意将我的一切情感倾注笔尖,包括我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希望和挣扎。我会让笔杆在我手中灵活舞动,让情感不受束缚,任意宣泄。我希望我以后写的每一本书都能给每个人以快乐,给每个人以力量,给每个人以希冀。

    我将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浅藏于许愿瓶中,守候在流年的渡口,拾起一支梦想的歌。好书伴我成长!在每一本书里,我相信它都藏着一个闪耀的梦。

  • 8、 阅读推荐:读作文读后感怎么写(1000字)

    在学习时我们时常被要求写作文,作文,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情感。许多人写出来的作文会有很多口水话,一篇优秀的作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那么有哪些优秀的作文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阅读推荐:读作文读后感怎么写(1000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读作文读后感怎么写 篇1

    什么是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 9、 小学读后感大全_用心去阅读作文400字

    用心去阅读作文400字篇一_《根》读后感

    读了《根》这篇短文,我对根和根的品质有了很深的了解。

    根它给叶子以无限生机,给花朵以青春活力,它将自己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大地!它千姿百态,硕果给人间美的享受!

    也许有人不屑一顾地说:根实在不美,自甘被埋没,真是愚昧极了。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未免太浅薄!如果没有根在泥土里拼命地吸收养料,就不会有无限生机的叶子,青春活力的花朵。根虽然埋在地下,样子很古怪,但它不雅的外表却包藏着一颗高尚美丽的心。

    我由根的品质联想到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有着根那样品质的人。比如:清洁工,他(她)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不会有这样整洁干净。还有那些守护在祖国边疆的军人们,他们像根一样,用青春,甚至是用生命保卫着祖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不会过上这样安宁的日子,这样美好的生活。其实还有许多有着根一样品质的人,老师、警察等等。

    我以后做人也要像根那样,有着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品质,要做一个默默无闻,有着奉献精神的人。

    用心去阅读作文400字篇二_《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名著,虽然大家读后的感受不一样,收益也不一样,可它全文灌输一个思想:对国家要忠,对朋友要义,对父母要孝,更让人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什么叫忠孝两全。

    我在日夜啃读这本书后,感受也非常深刻。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及时雨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武松高大魁梧、单身决斗猛虎的勇猛和豪爽,吴用的足智多谋,更难得的是外表粗鲁的李逵却有一颗非常善良孝顺的心。这些情节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放。

    读完这本书,我思绪万千,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谢我母亲给了我生命,感谢老师无怨无悔的教我知识,更感谢我的祖国这么强大,有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无忧无虑、幸福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一定要关心亲人,关心同学,孝顺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我在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认认真真学习,明明白白做人,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用心去阅读作文400字篇三_《柳树风声》读后感

    我非常喜欢看书,这次看的是《柳林风声》。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感觉字里行间都表达着作者对质朴生活的依赖,倾吐着对浓厚友谊的赞美。

    四个小动物显然代表着现实世界中的四类典型人物。

  • 10、 读作文读后感

    读作文读后感(一)

    读《游子吟》有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当诵读《游子吟》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诗时,我就会想起手拿针线在密密缝补衣服的慈母,就会深深的感受到这浓浓的母爱。

    是呀,世上只有妈妈好。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的呢?妈妈为了我们这一代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把满腔的爱倾注到儿女的身上。我的妈妈也一样疼我,多少个夜晚;妈妈忙着家务直到深夜; 记得有一次,我发烧了。妈妈日夜守护在我的身边,用爱温暖着我的心田。由于我闷得发慌,常常睡不着觉,妈妈整夜没合眼,它陪我说话,给我讲故事,好让我见轻痛苦。我的病终于好了,可妈妈确瘦了一大圈,由于操劳过度,人也显得苍老了许多,鱼尾纹悄悄地爬上了妈妈的眼角。他不就像诗中的慈母一样的爱自己的儿女吗?世上还有什么比着母爱更伟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千古传诵的诗句抒发了多少人对母爱的赞美!是呀,只有牢记妈妈的爱,不忘妈妈的期望,努力进取 ,做出成绩,才能给妈妈捎去安慰。想到这里,我又情不自禁地诵读了一遍《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读作文读后感(二)

    最近我买了一本书是李开元教授写的《秦谜》。前几个月,在一个节目的强烈推荐下,我翻开了这本书。我读书习惯先看下目录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再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开始阅读。第一篇:谁是秦始皇的父亲,第二篇:弟弟和假父的故事,第三篇:寻找秦始皇的表叔,第四篇:秦始皇的后宫谜团。

    看到如此新鲜的扉页,立刻就被它吸引了。这不是是历史着作,明明是侦探小说!作者抛出的这些问题,也正吸引了我。

    这本书本书非常轻松好读,不像其他历史着作那样枯燥乏味。李开元作者用非常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推理我们揭开了在秦始皇周围的关于他各种谜题。让我颠覆了对秦朝历史的整体印象。我就说说这本书中分析的焚书坑儒的真相。提到焚书坑儒,我们都听说过,也正是这个事件让我们对秦始皇留下了暴虐的印象。而《秦谜》这本书通过丝丝入扣、缜密的逻辑分析,为我们展现了对于这段历史的另外一种可能性:焚书是真,坑儒却未必是真。秦始皇晚年因为惧怕死亡,启用一批方士来帮助他修炼长生不老之术。依据大秦的法律:如果经过检验方士们的方法不灵验是要判处死刑的,但本身长生不老是不存在的。当方士们骗来骗去最终再也无法混过去的时候,他们策划了一次大逃亡。秦始皇因此大怒,将案件交给御史台追究责任,最后判定四百六十余人有罪,被活埋在咸阳东郊。这就是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22-02-17

  • 2019-10-12

  • 2022-07-09

  • 2022-07-01

  • 2022-09-16

  • 2019-10-20

  • 2019-09-22

  • 2019-10-12

  • 2019-10-12

  • 2019-09-20

  • 2023-06-03

  • 2022-10-15

  • 2022-07-07

  • 2019-11-06

  • 2022-10-20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4-16

  • 2023-04-20

  • 2021-07-28

  • 2021-09-06

  • 2023-04-14

  • 2023-04-15

  • 2019-10-24

  • 2023-04-15

  • 2022-06-14

  • 2023-05-11

  • 2022-12-12

  • 2023-04-29

  • 2023-06-15

  • 2019-09-22

阅读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阅读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阅读作文、2024阅读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