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 > 地图 >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2024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范文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相关栏目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热门栏目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推荐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

(共 1020 篇)

  • 1、 热门精选:优秀的绵羊读后感大全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阅读了一本书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们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那么,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热门精选:优秀的绵羊读后感大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篇一)

    教育的实质,本该是阶级流动,却在当今成为了阶级固化的帮凶。

    在越来越多人患有“高强度社交综合症”的今天,我们仿佛拥有无限广度的人脉和朋友,信息越来越透明,决定我们位置的仿佛不再是人们说的70%靠人脉30%取决于自身,而是完全颠倒过来。

    不需要照顾别人,为他人考虑或服务,这个时代将一切解构量化,拥有深度关系仿佛都是一种浪费时间。

    曾经跟一个人聊天,他问我,朋友有什么用?而他拥有很多很广的“玩伴”。我突然哑口无言,仿佛“在深度关系中你可以映照自己、反观自己”这个理由,在他的观念里太过苍白和单薄。有些人——甚至说当下的大多数人,都是不需要探讨自己的。

    身处名校的三年半里,我愈发明白这件事:我们的教育正在培养一个个实用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麻木不仁,很少快乐,却仍然我行我素,不知悔改。

    我不想这样,而我想要什么呢?在人生大方向的关口,似乎没有人允许你停下来思考。所有人拼命往前跑,你追我赶,推推搡搡,好像只知道努力,你问他们,你要上哪儿去呢?大家都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你,却没有人可以回答。

    在跟舍友聊到毕业何去何从的问题时,她说:考研吧。我说你不是不喜欢这个专业,每次做作业和上课都抱怨连天,既然做着这么痛苦为什么还要继续考研?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觉得应该考研。

    我们有什么事情是应该做、必须做的呢?我想是有的,但绝对不是这个。

    休学的开端,读完了这本书,至今我仍然会迷茫,gapyear是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又或许正确与否并非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宏观尺度下是否有意义。选对了方向,就算走得慢,也要比那些无目的乱跑的没头苍蝇更能接近自我的终点吧。

    另外,这本书还是有令我不满意的地方:论述有些观点时过于拖沓冗余,逻辑混乱,论述过程主线模糊,令人觉得脑袋浆糊。中途两次看到睡着,还好还是在一天之内读完了。

    我们的原生家庭铸造了我们,也形成了我们的局限。身边不一定足够幸运有好的导师。那就只能通过阅读才能系统地接触一个人的论证。这一点

  • 2、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范文)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800字

    《优秀的绵羊》一书批判了美国精英教育。藤校学生善于考试内心迷惘。害怕失败的心态造让他们不知道想要什么,像绵羊一样。过去常青藤大学主要录取白人贵族的小孩,现在主要录取中上阶层精英的小孩。藤校老师注重研究,忽略本科生教学。藤校学费贵。

    撇去谈理想谈人生的部分,这本书没有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书中提到不少藤校学生看书只看开头和结尾,我发现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的章节最有意思。

    《优秀的绵羊》对《虎妈战歌》及作者蔡美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蔡的育儿方式充满自恋。蔡内心没有长大,通过让女儿进哈佛来证明自己。蔡的女儿进了哈佛,哈佛奖励了不该奖励的人,可见美国精英教育录取系统有问题。最后一条颇为矛盾:如果哈佛如作者所批判的并不好,那么蔡的女儿进哈佛就不算奖励了。《优秀的绵羊》的作者与蔡美儿背景类似,同是移民二代,同是藤校毕业,同(曾)是耶鲁教授,同是六十年代初出生。

    这两本书都与美国藤校有关,相比之下:

    《优秀的绵羊》文采斐然,文笔略胜一筹。《虎妈战歌》更真诚,掏心掏肺把家里所有直系亲属的人生故事附带照片都献给了读者。《优秀的绵羊》发现了问题,没有实际解决办法。作者建议大家考虑公立大学或者文学艺术类小学校。作者的人生基本都在藤校度过,对非藤校了解不深。

    《虎妈战歌》描述了虎妈瞄准目标,利用规则,培养两个女儿的人生故事。这本充满争议的书,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女儿的小船们吹进了哈佛。虎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得到了它。虎妈不是常青藤绵羊,而是一头自封的母老虎。

    《优秀的绵羊》对现实全方位批判,批评它文章少。《虎妈战歌》描述了向目标努力的过程,批评它的文章多。题外话,《优秀的绵羊》作者没有拿到耶鲁英文系的终身教职,《虎妈战歌》的作者是耶鲁法学院正教授。

    《优秀的绵羊》说去哪个学校读书,要综合考虑教学质量,学费等因素,让我共鸣。去藤校可以镀金,去公校可以省钱,去军校可以锻炼,去烂校可以寻欢,各有可取之处。想好你想去哪里,遵守游戏规则,努力就行了。或赢或输,都不是游戏的结束。

  • 3、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优质范文)

    要我概括我之前的大学生活,那可不像我小时候设想的那么多彩、丰富,我生活的重心一直都放在了学习和娱乐上,这哪里像人们描述的大学生活嘛。不过还好我高中就做了准备,知道大学学习压力会比高中更大,所以在刚开始时还是有些自律的,成绩也没落下,似乎我做的很对嘛,成绩挺不错,符合大家的认知,瞧人家那小孩,成绩多好,学着点。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在我做了这么多看似很出彩的事情中,有多少是我真正想做的呢?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思考过我自己的问题,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条理,好像我的人生都被别人安排好的,你出生了,然后上学,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然后就会有个好生活,这一切的通行证都是你的成绩,也就是说你的成绩决定了你的人生,好成绩等于成功,多么可笑!你的人生就被这几个并不能体现所有能力的学科的数字代表了,然后他们告诉你,没分等于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等于没钱。没钱等于不好的生活,你肯定会后悔的,真的吗?那你得想想,是不是他们怕你做出了一些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不满于你跟他们不一样了呢?倘若你去追求了一些在他们眼中奇怪的东西,他们就会拿出来“现实”的大棒把你给打回去,说你不够成熟,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真的只能疲于奔命吗?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现在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吗?一切个人的品质:勇气、自信等等,好像都被成绩给盖过去了,活了这么长时间,你真的做过一次关于自己的思考吗?如果做过,那是真正的自我思考还是在别人影响下的对自己的思考?

    到了大学,我们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而活了,我的梦想,在之前只会出现在作文里,要不然就是所谓的大学梦。我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思考都是那么的缺乏,连个追求都没有,像个机器人。出发了太久,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努力地满足父母的预期,可当你做的已经够好的时候,他们还在说:“加油,你还能做的更好!”这是在搞什么?真的对你好吗,我们父母真的在教育孩子吗?还是在教育一个不断学习的动物?父母真的在关注他们孩子的人格培养,还是努力地骗自己只要成绩好一切问题都能掩盖过去呢?那最后会不会崩溃呢?在这里,一切都显着被别人裹挟,他们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如果没跟着大家走,就会受到别样目光的看待,我们就像一群绵羊,被牧羊犬给看着,有时候它们明明没我们体格大,可我们还是不敢越界,有时候甚至因为别人的言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我们接受着大学教育,可进了大学

  • 4、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25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500字

    来世不上哈佛 不做身背万千焦虑的名校生

    在斯坦福学生中流传着一个名词叫做,“斯坦福狂鸭症”,悠闲的鸭子在湖面游泳,但在水面之下,鸭掌疯狂的拨动。

    焦虑之下,这些学生在不断努力,进入名牌高中、大学、工作岗位,当他们脱下了优秀的光鲜亮丽的光环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身上包含着恐惧焦虑无助孤独,面对这样崩溃的情绪,他们的自愈能力几乎为零。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大学校园的危机》显示,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无望”,甚至,大学校园里的心理咨询需求一直居高不下。

    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位学生李蓝阳表示,大学读书、考试、参加社团,而且也找了很多“速食”的朋友,听她一脸惆怅的说,“这种关系可以让我在最方便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时,全心全意注重学业发展”。

    一段深刻的关系有毛病吗?没有!但对于这些名校生们来说,深刻的感情,会阻挡他们高效完成自己的目标,更糟糕的是,名校生们担心自己暴露内心的恐惧,李蓝阳说,我担心自己在他人面前示弱,我担心自己屈服于压力。

    努力、所向披靡的生活之后,这些名校生们未来还可以做什么?在康奈尔大学的学生赵天河,长处是向外界展示成功,讨好老师和教练,跟父母和朋友调侃,彬彬有礼、口若悬河。但是他说,“我讨厌自己的活动,讨厌课程,将来的工作也会一样令人厌恶”。

    美国名校生们的第一份工作目标,也往往在华尔街投行或咨询公司。而在国内北上广大城市中,每逢求职季,清北应届生常为了北京户口挣破头。

    往小了说,国内那些焦虑的鸡娃、牛蛙和他们身后的战斗机父母,来自于某知名国际高中的学霸同学,sat成绩经常居于1550以上(总分1600),各学科竞赛奖项拿到手软,他精神高度紧张,神经每时每刻崩的像一条断了的弦,“学习这么好还不是为了父母?!”

    也就是说,名校生们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憧憬的同时,他们的思路也往往限于财富、资历和声誉这“三驾马车”,我们培养出了一批最“正直”最“端庄”的学生。

    只是更深层次的是,他们的行为、生活和做事已经产生“优秀”的惯性,他们并没有了解清楚做这些事情,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有很多名校学生,深深陷入跳脱“优秀”的负罪感中,他们怕比同伴差,他们怕尝试带来的失败。耶鲁大学毕业回国的章兰陷入深深纠结,“耶鲁毕业生的一般路径是是往上爬,一直往上走,可是内心深处,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但是,去追求别的理想,我将感觉到十分罪恶。”

    同伴的

  • 5、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3500字

    无独有偶,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西方国家同样也在面对。更何况中国的教育体制本就借鉴了大量的西方元素,会有一些共通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而《优秀的绵羊》这本书,就是作者威廉.德雷谢维齐根据自己在耶鲁大学执教的20余年经验,写出的一本针对美国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之作。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之中,不论是从社会层面看大学教育的改革方向,还是从个体层面寻找自身的解脱之道,我们都可以收获很多。

    全书的写作架构十分清晰明了,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四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存在着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自身该如何去应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从教育的社会功能上看,我们应该如何去改革我们的大学教育?其基本思路通俗易懂,基本上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阅读起来很容易上手和理解。接下来我们简单的从这四方面去介绍本书。

    第一部分名为“优秀的绵羊”,其中的第一章结合威廉.德雷谢维齐他的自身经验和相关的统计数据,讲述现在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其一是大学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常常面临巨大的孤独感和紧张感;其二是大学毕业生在行业选择上的趋同,而这种趋同往往意味着价值选择的单一和实际行动上的盲从。而这两个问题在威廉.德雷谢维齐看来都可以总结为一个根源上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内心成长,反而把他们变成了一群温顺而又迷茫的小绵羊。用威廉.德雷谢维齐的原话来说,那就是:“现在的教育系统培育除了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和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接下来威廉.德雷谢维齐则介绍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用三个章节分别描述了大学教育的历史形成、家庭教育的导向和大学运作模式这三方面共同导致了目前的结果。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威廉.德雷谢维齐对于历史原因的介绍:虽然西方大学扩招的历史原因与中国有所不同,但其带来的后果却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入学竞争的日渐残酷和升学率的显著下降。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学生的压力日益增大,入学申请也就成为了一种博弈:你参加了10项课外活动,那么我就去参加11项课外活动,而根本不去思考这么多课外活动是否真的能令自身得到成长。这就好比我们下一场象棋,当你眼中只有这场棋的胜负时,象棋本身休闲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就消失不见了。抛开胜负,享受过程,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在如今的教育环境

  • 6、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1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

    这几年我越发有一个困惑:高中时进了所谓四大名校,周围同学几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当时我们的英语老师也毕业于我校,在我周围同学口中,他几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loser——我们学校出去最后就混了个高中老师。本科进了北大,我自知有很多侥幸之处,但是从一体的新生开学典礼,到北大课堂上一位位大师,到每年的校庆是恢弘的“我是第xx个转发的北大人”朋友圈刷屏,周围人似乎反复陷入一场无休止的自我陶醉,他们不断提醒你、你应该是领导者、是个优秀的人。 但大学的教育让我感到失望、甚至有一点背叛,一切的努力通向的是迷茫。如果说一开始是茫然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厮杀,那么到了最后,我甚至迷茫到底应该选择去哪一条路厮杀,竞争的意义又是什么。 《优秀的绵羊》作者是耶鲁大学的教授,他对名校的学生有个洞见:那些习惯竞争的精英(或者说做题小能手们),往往将理想职业定为咨询或投行,不仅是因为那是被无数人验证的康庄大道,更是因为这条路困难——那些精英已经习惯了从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安全感、只有自己付出很大代价拿到的东西、才能给他们安全感。 德雷谢维奇把精英教育比做是一场游戏,玩家们拼命刷自己的资历让自己脱颖而出,而竞争的结果是录取标准的水涨船高,并且这个游戏还会惩罚那些不愿意进入这个游戏的人。 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优秀的绵羊,那些精英学生们焦虑的来源,这场游戏规则的形成与演变;第二部分给了一些指引,告诉你应该从大学里寻找什么;第三部分介绍了博雅教育、教师的作用并对mooc进行了批判;第四部分讲教育公平,认为藤校体系本身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精英大学不断自我繁衍,最后导致“理所当然的平庸”。 这本书提供了审视高等教育的一个视角。为什么top学生们繁忙却焦虑,为什么在顶尖高校你糊弄一下还是能取得好成绩(文章中所说的即使你不努力也能拿“a-”),为什么出了学校会有落差,努力吸引生源的学校在各种宣传中给了你怎样的(优秀)错觉… 作者所探讨的,是这个精英教育游戏,已经在伤害场内的学生、努力奔赴这个游戏的学生、以及那些从来没有机会参与这场游戏的阶层。教育并非社会不平等的始作俑者、但它强化了不平等的状态。 所以作者提问: “我们真的要继续维持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吗?我们真的要继续人为地让教育资源处于匮乏状态,同时让我们的孩子为有限的空间相互厮杀,并进而陷入绝望和恐惧吗?”

  • 7、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6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6000字

    这里强调的并非是要求每个人拥有高智商,并非强调天资,而是需要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以诚信和伦理的方法实现。我们不需要顶级的学生,只需要拥有质疑能力的学生。“质疑”的原意是“去审察”,因此质疑者就是会审视的人。倘若一个人真的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首席的位子,但没有质疑的能力或习惯,他虽然头顶领导头衔,也不过就是一位平凡的附庸机会主义者。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纪念烈士也是这个意思

    之所以你我能够享受生活的稳定,有一半的功劳归结于那些不为人知、踏踏实实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生活的先辈”。我们现在之所以比之前更自由,更快乐(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如同乔治·艾略特一样,依赖个人的巨大想象力和勇气,承担了种种风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这可能是通过公开的集体式运动(比如民权运动),需要的是超时代的想象力,构思出与现状不同甚至有冲突的未来;这也需要勇气,愿意用行动说话。这也可能是通过个人行为,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社会的血液中并改变了它的性质。

    ◆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十年淘汰出局这个速度还在加快

    “大学毕业生普遍在沟通以及团队合作上存在明显不足,不能够从多角度对待一个复杂的工程。只有1/4的学生具备胜任工作的思考和写作能力”。而这些软实力恰恰就是博雅教育所致力培养的。

    论证溯源探究思辨对任何信息加以鉴别真伪等

    博雅教育定义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即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引用哈佛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路易斯·门纳德的语言:“博雅教育并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与它相对立的是应用学科或职业技术类学科,如护理、师范、商科、法学、医学等。博雅教育是探究和追求真理的教育,而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

    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面对任何信息,我们要判断它的真实性;我们要思考信息背后的其他问题;不论是学习生物化学、政治学还是美国文学,我们要了解各自的假设框架,并清楚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更确切地讲,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论证。大学的教育是熟悉并掌握论证能力的过程:学会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驳论、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词严地表达结论。学会分析他人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

  • 8、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该从大学里得到什么

    《优秀的绵羊》这一本书为我们讲诉了美国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书中鼓励我们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迎合他人的观点,既然不快乐,那么还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的绵羊读后感:该从大学里得到什么。

    《优秀的绵羊》是一本有点颠覆传统认知的书,作者带读者了解到了在美国传统大学教育体系下,那些精英学生们所经历挣扎与思考。

    美国精英大学正在越来越多的培养出这样一种学生:

    他们非常优秀,从小就出类拔萃,似乎在各个领域都能取得非凡的成绩,但同时,他们像是一群绵羊一样,脆弱无知,充满迷茫。

    作者指出,美国的教育系统只是培养他们成为了优秀的人,却没有帮助他们看清人生的意义,构建出自己想要的未来。

    他们虽然头顶耀眼的名校光环,但却充满着恐惧和焦虑,承受着巨大的空虚和孤独。

    而在书中,作者所鼓励的,是让我们努力去创建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就算你获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就算你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但你仍旧每天都郁郁寡欢,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样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倘若不过这样的生活,我们又该过哪种生活呢?

    在《高等教育》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安德鲁海克和克劳迪娅德雷福斯阐述,大学的使命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这个使命的前提是,你认为成为有意思的人对你最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你将是陪伴自己终其一生的唯一人选。但是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并非由资历堆积而成的自我实现,比如说同时修4个专业,时任大学报社编辑,参加合唱团,创建非()营利组织,并学会烹饪异国他乡的美食等等,这些都不能成就有意思的你,因为意思并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也不是刻意去成就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大学究竟应该得到些什么呢?

    是那些枯燥的知识吗?

    是那些鲜红的分数吗?

    是一张光鲜亮丽的成绩单吗?

    是一份份写着表现优异的推荐信和毕业证书吗?

    不,绝不是为了这些。

    我们之所以上大学,是为了培养最核心的能力:

    有效分析他人观点,并且阐述自己的观点。

    简单点说,就是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大学中,不论是上课,或是完成作业,或是小组讨论,或是毕业作品,都在培养我们思考的能力,教会我们如何收集证据,如何分析权威的观点,如何反驳别人的观点,最后如何独立地阐释出自己的观点。

    因为只有

  • 9、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5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500字

    叶开

    一本书凝聚着作者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耗一番心血,成一家之言。作为读者,角度不同、认知不同,读后感悟也不尽相同,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近日品读威廉·德雷谢维奇所著《优秀的绵羊》,作者从美国高校教育切入,对教育内在的本质、人生应有的追求、社会发展的问题等进行剖析反思,列举了大量事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思考的观点。阅完小思,有这么几点感悟。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教育是社会表达价值观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传递其价值观的方式","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出思辨的习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警觉,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同时,作者也指出,目前的教育"虽然培养了不少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但却没有教会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作者写的是美国的教育,反观我们国家,何尝不是如此,教育产业化带来了教学功利化,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弱化,学校某种程度上成了生产"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不应当仅仅以分数为衡量指标,也不应当单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是制造"考试机器",也不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探索创新精神。

    其次,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究竟学什么、为什么而学?作者在文中提到"整个教育系统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态度:盲目的野心,对风险习惯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质唯上的野蛮性竞争""学生们之所以会参加体育、艺术或者领导能力的活动,其动力并非源自内心对这些精神的信仰,而是因为这是通向名校的必经之路。这些活动原本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被简化成一种手段:体育竞技讲究的是体能训练;音乐不过是技术上的娴熟;服务他人等同于做慈善;领导能力无非就是追求位高权重".看来,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东、西方面临同样的问题,青少年时期为了分数、为了能上一个好的大学(在中国可能是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在

  • 10、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了融

    《优秀的绵羊》的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决定辞去耶鲁大学教授的职位,随后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引来10万次的点击量。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

    本书的第二章主要讲了大学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学生应该在大学里面做什么。对于在校的大学生和渴求成长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作者的观点。在我们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没想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义无反顾的走上成长之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成长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我对第二章节的摘抄和归纳。

    大学的使命

    01

    教给学生如何思考——思辨和质疑。每当学习之前,先把自己“放空”,而不是接触到一个话题,个人的意见会迅速反应,给话题披上一层膜(偏见)。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里的导师促使学生检查自己“最根深蒂固的一些理念”是错的,“令自己最振奋人心的新发现”,大部分将会是错误的。

    02

    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思考对象是你自己。博雅教育为公共利益服务只是一个层面,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为个人服务——建立自我——至于建立自我是否令他人受益,那并不是主题。

    只有在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 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 体。

    博雅教育(liberal art)将质疑所有事物,因此它要求学生 愿意接受推翻现前所有认知的风险。大学教育鼓励为自己而 想,勇于发现新的理想和新的追求,避免掉入他人哺喂给你 的思想以及为你设计梦想的“二手生活”。

    自我意识是一个极其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找 到自己的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

    创建自己的生活

    方向

    职业是你的天命。

    找到自我的前提是解放自我,去熟悉干扰我们的声音是什么。

    除了我们常说的创新,还有一种“生活的创新”,依赖于“精神想象力”,与“精神想象力”相关的是个人品质,而非想象力。

    核心问题是: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使命呢?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惧。

    风险

    面对失败的风险.

    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16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22-12-18

  • 2019-10-24

  • 2019-09-19

  • 2022-12-21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09-19

  • 2022-12-29

  • 2023-03-03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3-02-13

  • 2019-09-1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23-01-30

  • 2019-09-20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2024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教您怎么写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