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 > 地图 > 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
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推荐
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

(共 1891 篇)

  • 1、 一个人的课堂的观后感

    一个人的课堂的观后感(一)

    前段时间,我从自读课本《倾听鸟语》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人生一课》,它给了我很大启示,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以“为培训中心代课,只来了四个学生”这件事,回忆了在上大学二年级时,使他刻骨铭心的一堂课:一个有堂选修辅导课的周末下午,学校组织活动,同学们都不愿意去上课, “我”也不例外,正准备去参加一场年纪足球赛,但一着急,忘了拿球鞋,只好又回到教室。教室里只有一位白发老者,他看我走到座位上去,以为我是来上课的,便一字一句地对“我”说:“一个人,这课我也要上,不能辜负你。”我被他这话钉在了板凳上。这位教师一丝不苟地讲着课、声音洪亮,每一言、每一语都是那样恳切、虔诚。讲完课,望着他那苍苍的背影,“我”被他的诚恳,对别人的尊重所深深地感动了……

    这是一位如此优秀的教师呀!就算是一个人在上课,他的课讲得仍然那么认真。他的虔诚同样使我感动不已。是呀,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不满,我们都不应该辜负别人的信任,真诚地对待生活,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就拿我来说吧,我一直是班上的好学生,老师经常让我去帮助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一开始,我很不乐意,觉得那样做误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我心不在焉,他们有不会的题,我只管把我的作业拿去让他抄抄,为什么这样做,我也不讲。后来,我看了这个故事,才明白要真诚地对待一切,这不但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呀。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总是有抹不掉的愧疚。

    直到今天,那位老师的话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时时刻刻提醒我:做事不能辜负别人的信任,诚恳地对待一切,真心为别人做好每一件事!尊重他人也就等于尊重自己,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一个人的课堂的观后感(二)

    11月30日,第9届未来影像·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在福州举行颁奖典礼,中国青年新锐导演李军林凭借其处女作、江西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中对留守儿童和代课教师这些弱势群体的温情关注和精彩演绎,毫无悬念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年度亚洲最具影响力最佳新人导演奖。

    这部长片电影由青年导演李军林执导,孙海英、韩三明、王乃训等演员联合主演,是中国首部关注留守儿童和乡村代课教师的公益电影,由共青团江西省委、北京时光动力国际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江西聚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发行。电影《一个人的课堂》2013年3月在江西宁都开机拍摄,电影取材于江西本土。它关注现代人的真实命运

  • 2、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

    每本书总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图。

    无论如何,再看看做摘抄的时候把光亮翻坏,还有过去的日记里,都看得出来:这几本书都一定是鼓励和治愈到了这几年的我。既然是陪伴了那么久的作家,所以呀,刘同的书就总会让我觉得很温暖,好像字里行间都会跟你说“大家都会这样,没有关系的,要努力,一切都很好呀……”这一本也不例外。

    《一个人就一个人》,建立且享受自己的世界又用不一样的目光和角度去欣赏外界,书里是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人从应该到可以到就一个人。一个人不是数量上的单独,只是在有了身边一切之后还是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能够很好地度过一个人的时间。好像也正是因为现在的我还没有真正体会那么多,还对即将到来的“远行”有恐惧,所以对这本书更有兴趣,觉得还是能够从中得到鼓励,也可以看到学习到,这样一个厉害的人他是怎样的。

    书里好多章节太容易让人泪目。“从不后悔遇见你”里小琴和lucas奇妙又幸运又像是命中注定的相遇,好期待他们故事的后续;“友谊旅馆”中的妈妈,儿子对她从误解到后来长大理解接纳;写奶奶的情节,其实也像《寻梦环游记》里一样,真正的亲情和爱,没有忘记就永远不会消失,他们都在,一直都是……这些故事都真实动人。现实的故事可能是更能打动自己,从书里可以了解到别人的生活还是很奇妙的事情,诚恳又真挚的文笔更是让距离更近,还是能够从他的书里找到“嗯嗯嗯,是是是”这样的和谐,好像每一句感叹都是自己发出的,好像也是因为这样的和谐,才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力量。“相遇不是幸运更像是注定,相爱不是随意是结伴远行”,想去郴州吃一碗鱼粉,像以前想吃高邮的咸鸭蛋一样,原来文字都还可以那么馋人……好看好看好看!

    书也有好好的心意,有一封“读完全书前请勿打开”的信,手写的字好清秀,这一次也不会再把书翻坏。还有好看的书签啊,哈哈。书里有句话是“只是循着文字,就能回到过往的日子”,这也是我想写下日记,不管是本上还是备忘录里,在未来也都可以再回到现在的某一天,能够看到一步一步。

    接下来的新路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尽量减少日后因偶尔的疏忽而付出更多的代价。

  • 3、 2018年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汇篇,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大全

    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

    许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故事片成为“弱势群体”这一指称本身所预设的“拯救”主题的简单操练;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类对于边远乡村的诗学想象,它们可能会被冠以“苦难诗学”的名义大加鞭挞。这让类似题材的故事片越来越难拍。除非作者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某种本质。我们来看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参展影片《一个人的课堂》。

    在问题戏剧的语境中,没有什么比儿童更能显示教育的本质。从戏剧角度而言,“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供我们反思教育本质的“前现代”的戏剧场景了。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已经不再陌生和惊讶。人们普遍相信,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属于社会机制的改良(譬如横跨城乡、蓬勃开展的“新村”建设),因而只是暂时的。至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则是排在第二位的事情。何况完善的、公式化的城市教育体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答案。在城市教育中,诸多举措的“数据有效性”舒缓了人们的神经:公式化的升学率方案如此稳定可靠,父母和老师的角色都变得模糊和被动,仿佛教育问题已经没有戏剧性的紧迫感可言。当人们开始关注留守儿童时,他们的神经可能早已麻木,这让他们的关注流于水平,并且离问题的本质越来越远。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结尾打出字幕,表明这部电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但影片的主角显然不是儿童,留守儿童问题被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遭遇来展示。不同于新闻报道和纪录片手法的镜头美学策略(失学儿童的“大眼睛”特写),儿童在本片中趋向于沉默,这显示了一种戏剧式的反思品格,也是本片的戏剧性所在。在许多戏剧行动中,儿童的功能都是类似的。戏剧行动中的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沉默”特性,他们的在场往往指向戏剧行动的原因,而他们本身却不需要过多地参与。让儿童创造奇迹,或者让儿童特立独行,这并不适用于严肃的主题。类似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想到宗教上去(如查尔斯·劳顿执导的《猎人之夜》中的小兄妹)。没有什么行动能够比儿童的沉默更能打动人心了。我们将在影片中看到:留守儿童们一个个地消失不见,最终只剩下一个。如果导演不做妥协的话,这仅剩的一个儿童也将缺席。在这一点上,影片富有谐趣的笔调中透着一股冷酷的敏锐,催人反思而不是催人泪下。它讲故事的方式让那些敏感的观众联想到的,可能不是《美丽的大脚》,不是《凤凰琴》,甚至不是《一个都不能少》,而是《童年在瑞金》(黄军,1989)。在以往,“休克体验”对于观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今“休克”对于观

  • 4、 《一个人的村庄》读书心得

    《一个人的村庄》读书心得

    这本书写的是诗化的乡村生活。在如今这样一个工业和城市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里,作者依然固执地把乡村作为他灵魂和文笔的栖息之地。他怀着极大的热情,以史官的姿态记录下他的村庄和生活里琐细的点点滴滴。那样人间烟火的朴素温暖,被包裹在不事雕琢的平实语言里在读者面前流淌开来,不知不觉间已是沉浸其中而不自知。包括这本书在内,作者的所有作品都在构建着一个作为世外桃源的乡村。书中他竭力营建的黄沙梁村并非纯净无瑕的完美乐土,但是其纯朴自然的美却令人心惊。在那里人与其他生物有着奇特的、近乎平等的和谐,每个生命都有机会在阳光里自由地挥洒,即使它们之间照样要有旷日持久的争夺,有对这个贫瘠世界不满足的索求。作者笔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略显原始的干净简单,他并不讳言村庄生活中的阴暗与欲望,然而他的文字2024却让人依然有能力怀抱对温暖的信仰。

    对于自然,作者的视角是谦卑的。他的文字2024仿佛就从中生长出来,还带着阳光和泥土的味道。但是在这些文字2024的平静下掩藏着不着痕迹的悲伤,或许它源自作者内省的态度和安静的孤独。以《一个人的村庄》为题,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孤独弥漫全书,然而正是这样的孤独,注定了这本书的深度。孤独时人们往往耽于思考,同时,进行思考的必要条件就是远离尘嚣的孤独。在如今这个城市化与工业化一往无前的时代,作者的乡村就是这滚滚洪流中的微小孤岛,守候着这种罕见的、空白而清醒的坚持。

    书中的我,即全书的贯穿者和叙述者,一直以一个孤独者的形象出现,试图真正融入自然却从未成功。这也难怪,毕竟每个生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可理解不可抵达的悲喜。全书中我始终是一个闲散的游荡者、村落生活的旁观者,无为而又无奈,无畏而又无聊,淡看生活的无常。我并非通达智慧的哲人,只是时常思考的凡人。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凡人引领起了整本书中对生命、对村庄、对许多哲学本原的终极思考,作者的叙事角度令人玩味。

    我与文中的叙述虽密不可分却始终存在着某种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就像我与自然界之间的疏离感,虽无限接近却始终无法抵达。体现在阅读过程中就是似乎站在云端之上看人间风雨变迁,虽痛可切肤但实际咫尺天涯,不能完全实现读者与文本的融合。这也许是作者旁观者的身份以及洁净而有节制的叙述风格所造成的,却也赋予了本书分外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思考空间,令读者阅读时感觉意犹未尽,掩卷后却又感怀良

  • 5、 一个人的宁静之旅——读《一个人的村庄》有感

    一个人的宁静之旅——读《一个人的村庄》有感

    我是在读《一个人的村庄》的时候想起那个问题的。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某一个读书日,报纸上发起一个讨论:如果让你在大海上漂流一年,只能带一本书,你会选择哪一本?

    回答众说纷纭,当时我的选择早已不记得了。捧着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那个答案突兀地闪现:手上的这一本便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形容读这本书的感受,我会选择“静”。这些朴实得有如黄土的文字里,藏着一股宁静的力量,静到一低头就能看见长长的过往,静到能听见天地之间最清晰的心跳声。

    我惊异于字里行间的灵气,而我得知作者只读过五年书后,我感到了理所当然。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就像他脚下的土地,木讷无言却宽厚温存。那是宁静到极致后具有的深沉的力量,它迫使我心中的喧嚣沉寂,一寸寸压低我的灵魂,直至趴伏在大地上感受风的私语和大地的呼吸。

    刘亮程是村庄的儿子。他写狗。写马。写虫子,他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观察蚂蚁搬家。写人,熟悉的不熟悉的、友好的对头的。写房子,他津津乐道着他曾荒废了不少时光的那些老房子,那些院门、土墙、墙边的树、树旁的烟囱和悠然的炊烟。写烟、写风景、写木老头;写梦、写死亡和新生。从冬天写到下一个冬天,写每一个人每一堵墙、每一块土皮都将归去的岁月,和天空。

    他是整个村庄最闲的人,他也是整个村庄最忙的人。他蹲在田垄上研究风的心情,他为一所房子担忧能否晒到阳光,他听见一朵野花吟吟的笑声像个傻瓜似的一个人在荒野中笑出来, 他觉得屋后的那个榆木疙瘩是村庄的头颅。

    刘亮程以他孩童般的眼光注视着大地的一切,同时他又以先知般的悲怆预言了生命中吹彻的风和一年年累积的冬日。他是一个随性的赤子,任由自己飘荡在每一个司空见惯而不为人知的角落,就像一阵风、一场梦。

    那是他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

    拿起这本书,在浮躁的世界里获得暂时的澄澈 。我愿意带着这个美丽的妄想,一个人在无边的海洋上流浪。

  • 6、 一个人就一个人读后感(优秀范文)

    每本书总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图。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www.dhb100.com

    无论如何,再看看做摘抄的时候把光亮翻坏,还有过去的日记里,都看得出来:这几本书都一定是鼓励和治愈到了这几年的我。既然是陪伴了那么久的作家,所以呀,刘同的书就总会让我觉得很温暖,好像字里行间都会跟你说“大家都会这样,没有关系的,要努力,一切都很好呀……”这一本也不例外。

    《一个人就一个人》,建立且享受自己的世界又用不一样的目光和角度去欣赏外界,书里是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人从应该到可以到就一个人。一个人不是数量上的单独,只是在有了身边一切之后还是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能够很好地度过一个人的时间。好像也正是因为现在的我还没有真正体会那么多,还对即将到来的“远行”有恐惧,所以对这本书更有兴趣,觉得还是能够从中得到鼓励,也可以看到学习到,这样一个厉害的人他是怎样的。

    书里好多章节太容易让人泪目。“从不后悔遇见你”里小琴和lucas奇妙又幸运又像是命中注定的相遇,好期待他们故事的后续;“友谊旅馆”中的妈妈,儿子对她从误解到后来长大理解接纳;写奶奶的情节,其实也像《寻梦环游记》里一样,真正的亲情和爱,没有忘记就永远不会消失,他们都在,一直都是……这些故事都真实动人。现实的故事可能是更能打动自己,从书里可以了解到别人的生活还是很奇妙的事情,诚恳又真挚的文笔更是让距离更近,还是能够从他的书里找到“嗯嗯嗯,是是是”这样的和谐,好像每一句感叹都是自己发出的,好像也是因为这样的和谐,才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力量。“相遇不是幸运更像是注定,相爱不是随意是结伴远行”,想去郴州吃一碗鱼粉,像以前想吃高邮的咸鸭蛋一样,原来文字都还可以那么馋人……好看好看好看!

    书也有好好的心意,有一封“读完全书前请勿打开”的信,手写的字好清秀,这一次也不会再把书翻坏。还有好看的书签啊,哈哈。书里有句话是“只是循着文字,就能回到过往的日子”,这也是我想写下日记,不管是本上还是备忘录里,在未来也都可以再回到现在的某一天,能够看到一步一步。

    接下来的新路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尽量减少日后因偶尔的疏忽而付出更多的代价。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m.dhb100.com/

  • 7、 2018年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4篇

    2016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

    电影以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展现了乡村老师贫困不移、献身基础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

    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艰苦的教学环境没有让他放弃,即便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他依旧“乐此不疲”地做着。可是,落后的教学环境,家长的质疑,让生源逐步流失,最后课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唐明明(片中人物名)。唐明明自幼命运多舛,被亲生母亲抛弃,父亲又不慎从13楼摔下,面对着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年迈的奶奶无钱治病,父亲工资无从讨要,热爱学习的唐明明与老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之间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2016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2)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是一部呼吁全社会关注乡村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之作。

    电影讲述的是一所山区小学只剩下一个学生和一个代课教师的故事,影片将落寞寂寥的乡村中二人喜怒哀乐的生活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能看到一个中国底层知识分子的呐喊和无助,这种冷静的叙事风格更充满着挣扎与哀伤。

    在采访中,李军林诚恳地说到,只愿这部电影能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帮助他们。

    《一个人的课堂》是一部公益电影,于2013年3月26日在宁都开机拍摄,该县安福乡西甲村是主要拍摄场地。影片历经4年的筹备,3个月的拍摄,6个月的后期制作。

    2016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3)

    11月30日,第9届未来影像·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在福州举行颁奖典礼,中国青年新锐导演李军林凭借其处女作、江西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中对留守儿童和代课教师这些弱势群体的温情关注和精彩演绎,毫无悬念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年度亚洲最具影响力最佳新人导演奖。

    这部长片电影由青年导演李军林执导,孙海英、韩三明、王乃训等演员联合主演,是中国首部关注留守儿童和乡村代课教师的公益电影,由共青团江西省委、北京时光动力国际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江西聚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发行。电影《一个人的课堂》2013年3月在江西宁都开机拍摄,电影取材于江西本土。它关注现代人的真实命运,再现乡村生活的原初状态,带领观众找寻人物精神层面的追求。李军林导演表示,自己试图以温情脉脉的方式来叙述一个简单极致的故事,可能有些落寞但也不乏亮色,希望直指观众思考的内心深处。一位名叫吴盈秋的观影人这样评价说,留守儿童和乡村教

  • 8、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观看心得影片情节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在《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用流畅的情节,叙述了一个令人感触良多的故事,我们的世界可能不是一样的,但好作品会让我们找到我们的相似之处,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写《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观看心得影片情节,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观看心得影片情节【篇一】

    一部以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为题材的电影,又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公映,不仅应该跟家国运命的宏大主题联系在一起,而且必须呈现出鼓舞民族士气的励志动机。这是影片本身决定的,也是中国观众期待的。只要达到了这一目标,善良的观众便不会期待得更多。

    作为观众,我选择了5月xx日北京xx国际影城22:25放映的一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此之前,我已经被xx国际影城的排片计划所打动,除了好莱坞的《钢铁侠》、《奇幻精灵历险记》,韩美合拍的《龙之战》与波兰的《盗走达芬奇》之外,影院方面仍以一天4场的频次排上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但我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在接近深夜这样的一个时间段里,到底是什么样的观众,会主动地花费60元票价,走进电影院观看这样一部奥运题材的国产励志电影。

    加上我自己,这一场放映共有7个观众。当镜头定格在主人公刘长春从洛杉矶奥运会的200米预赛跑道上冲出的那一瞬间时,7个人的电影院里响起了掌声。观众是极为可爱的,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善待了这部影片。

    但这部影片还可以更好地善待它的观众。

    我这样表述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成绩。事实上,创作者已在各个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在想,如果影片更好地善待它的观众,这一场放映的票房或许会上升到现在的10倍甚至100倍。这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更加满意的数字。

    在我看来,善待观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始至终都要去了解观众想看的到底是什么。诚然,观众不会拒绝影片的宏大主题和励志动机;相反,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势之下,这样的宏大主题和励志动机更能为观众感同身受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但即便如此,了解观众的心理并根据观众的需要讲述这个故事,仍然比满足其他各个方面的意志重要得多。从根本上看,是观众的数量决定着影片的命运。

    站在善待观众的立场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可以更进一步地

  • 9、 一个人的盛宴作文

    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熟能生巧只要不断地练习我们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读后感大全编辑编辑了这份易懂的“一个人的盛宴作文”。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个人的盛宴作文 篇1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每当看到这句诗,我就想起春天,说到春天,我就想到春天的美食。春天的美食有辣羊角葱、鲜嫩香椿、苦甜茎菜……我最喜欢的当然是春卷了。这不,我们四年级举行了"舌尖上的春天"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包春卷了。

    我们排着秩序井然的队伍来到了食堂。首先家长给桌子铺上桌布,然后给每个同学发一次性手套,最后发春卷皮,准备工作就完成了。同学们的馅也非富多彩,有的是火腿肠,有的是荠菜,还有的是荼干。

    我先把皮子放平,加入适量的馅,接着往前滚一点,再把两边往里折一点,然后继续向前滚,最后,完的时候,蘸上水包紧,就做好一个了。不一会儿,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五个了,就把春卷交给食堂的叔叔阿姨们,等待着春卷出锅。

    终于,等了一节课,春卷出锅了。我们回到教室,香气扑鼻的味道扑面而来,我食欲大增,想大块朵颐,就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清香、淳香、浓香,这就是春天的味道。

    这次活动让我们吃到了美味的春卷,也诉说了春天的到来。这真是一场春天的盛宴!

    一个人的盛宴作文 篇2

    一个晴朗的早晨,小鸡小鸭收到了一封邀请信。它们展开信纸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亲爱的朋友:

    明天早晨10:00左右,我将会在家里举行一次盛宴。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准时赶来参加,谢谢!

    你们的朋友:小狗一家

    20xx年5月8日

    第二天早上,小鸡小鸭便梳妆打扮了一番。10:00左右,小狗家门口就站着两位黄花大闺蜜。它们就是小鸡小鸭。它们按了按门铃,小狗就来开门了。小狗一家穿得很正式,简直就像绅士一般。

    “欢迎,欢迎,欢迎我们的朋友,请进!”小狗一家热情地将小鸡小鸭迎进客厅。

    小鸡小鸭一跨进客厅,就发现整个客厅喜气洋洋,不禁问出声:“你们今天有什么要庆祝的吗?”

    小狗满脸兴奋,说:“是我爸爸回家了,我们一家终于团圆了。”

    “真的!”小鸡小鸭同样高兴地不得了。出门两个月多的狗爸爸终于回家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令人振奋的呢。

    中午了,小狗一家端出许多食物,热情地招待小鸡小鸭。“开动啰!”随着小狗的一声大叫,小狗一家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而那两位黄花大闺蜜却盯着眼前的食物面面相觑。

    小狗一

  • 10、 身边的一个人作文

    写好一篇作文需要什么?作文在语文试卷中是必考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比起文字表达多样化的作文表达方式更加直观生动。写好作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编辑为大家整理了这篇有关“身边的一个人作文”的研究报告,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身边的一个人作文【篇1】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认为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父母,有一个幸福的家,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今年9月26日那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为了我这次生日,爸爸花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生日宴会分为3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来自家人的祝福,这个环节是我事先没有看到。爸爸带着摄影师到每一家去采访,然后制成光盘,现场播放。收到了亲朋好友发自肺腑的祝福,我非常感动。第二个环节是生日感言,我头一次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面对着这么多的人讲话,心里难免会有一点紧张。我对大家说:“12岁,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懂事了,12岁,是人生中新的里程碑,也是我立志向上追求理想的新起点,我要用最优异的成绩,回报所有关心关爱我的人。”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让我惊喜的是第三个环节,随着音乐的响起,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幸福之门,我最喜欢的‘米奇和米妮’推着蛋糕向我走来,直到主持人让他们摘掉帽子,我才知道是爸爸妈妈故意安排这个环节,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紧握爸爸妈妈的手,泪水在我的眼眶里直打。此时,我感觉到了无比的幸福。

    父母为了我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决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我希望能将我的快乐传播,也希望每一个人都像我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永远幸福。

    身边的一个人作文【篇2】

    现在地球真是每况愈下。冰川融化,重金属超标,环境污染,森林覆盖面积减少,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总是充斥于新闻、报纸上。我们看着那些糟糕的数据,时时感到悲哀;清清的河水变得浑浊,空气中灰尘充斥,蓝天也成了灰蒙蒙的一片,这些就在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发生,就在我们身边发生。

    可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节约一度电可以省下至少320克标准煤。夏天,把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吧,冬天则降低一度,每小时就差不多能省下一度电。设想全市、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空调都以这个幅度省电,节约下来的煤、所能减少的发电带来的废气、残渣该多么可观啊!

    在日本,回收四双一次性筷子可以制成一张明信片。虽然中国还没能达到那样的'技术高度,但多用自家的筷子或餐馆消毒了的普通筷子就能省下多少木材啊

  • 2023-06-15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29

  • 2023-06-03

  • 2019-09-23

  • 2023-02-04

  • 2019-10-24

  • 2019-10-09

  • 2019-11-02

  • 2022-06-04

  • 2019-09-21

  • 2023-02-21

  • 2021-07-31

  • 2019-10-17

  • 2019-10-29

  • 2023-06-1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23

  • 2019-11-12

  • 2023-05-18

  • 2022-06-02

  • 2021-07-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1-04-17

  • 2021-06-29

  • 2019-11-12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3-06-25

  • 2019-10-09

  • 2019-11-12

  • 2022-05-27

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2024一个人的课堂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