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000字。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那些思维的火花在观看过程中可能转瞬即逝,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该如何才能将一篇观后感写好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000字,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000字

刘宝丽

非常荣幸,再次近距离地观看了《一个人的课堂》。这是衡阳籍新锐导演执导的一部以留守儿童教育的教资问题的影片,本片曾在2016年与全球91个国家的40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49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

影片中美丽西甲村山清水秀、草木苍翠、炊烟袅袅,乡村的田园唯美、质朴,但教育却是这个村庄可望不可及的遗憾。故事主人翁宋文化是这所小学唯一的一位代课教师,从教36年,现已五十多。因为村落偏僻、交通闭塞、村里的小学最后也只剰下了一个学生唐明明。宋老师克服重重困难、任劳任怨地帮助他完成小学学业,顺利地升入初中,温情中透着些许悲凉!

宋老师是个充满谐趣的乡村知识分子,带点孔乙己和范进的味道。虽然工资少得可怜,但他从没觉得很苦,并乐在其中。他非常看重自己的责任和荣誉,也认为足以配得上此荣誉。他的毕生追求是光荣地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但事与愿违,考场上,他在电脑面前不知所措,基本交了白卷,紧张窘迫地瘫倒在地。他也因此错过了最后一次转正的机会,并在不久后被一名大学生取代,不得不跟着老伴种地维生。最后决定去广州投奔女儿,打工为生,后来大学生受不了条件的艰苦没过多久私自溜了,上级领导又来找他继续代课,他坚辞不就,认为自己荣誉受到了损害,不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是的,宋老师有点"倔",尽管一个学生,他照例一本正经地打铃、一本正经地举行升旗仪式、一本正经地朗读课文……

火车站的检票口,他犹豫了,想起了唐奶奶期昐的眼神、唐明明从此可能就将失学了。最终折了回来,让老伴一个人去了广州!就这样,唐明明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异成绩进入初中,奶奶也在朗朗读书声中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是的,米兰曾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说过:"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天堂里的生活,不像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颂。"确实,无论是宋老师或是唐明明,虽然不能轻易走出困境,或者他们的心中都有无奈和迷茫,但他们是快乐的,是充满憧憬与希冀的,都在创造希望和价值,这或者就是我们感动致敬的所在!你看,上了初中的唐明明经常给宋老师写信汇报最近的学习生活,已经在城市做管道维修工的宋老师收到信时幸福的无以言表。或许这就是爱的力量,它穿越了时间穿越了空间!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人的课堂"最终会消失。感动的同时想起我们曾经看过的《美丽的大脚》、《一个都不能少》、《凤凰琴》,这些质朴镜头下的一张张美丽的面孔,就像我们伟大民族复兴大潮中的一颗颗晶莹的浪花。我也是浪花中的一粒小水珠,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坚守。喜欢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作者简介:阿丽:本名刘宝丽、教育工作者、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子、热爱生活、沉醉文字、感恩美好,点一盏心灯温暖无悔的认真!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2018年一个人的课堂电影观后感


2016《一个人的课堂》电影观后感(1)

中国首部关注留守儿童和乡村代课老师的公益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发布会在北京天健宾馆举行。这部影片由北京时光动力国际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江西世纪风文化传媒联合出品。近日,片方将发起免费请百万师生看电影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

孙海英在影片里饰演一位普通乡村代课教师宋文化,面对着艰苦的教学环境,不断流失的生源,以及高薪工作的诱惑,仍坚持了这个代课教师身份。而童星王乃训饰演了一个父母外出务工,由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他也是电影里西甲小学最后一名学生。据导演李军林介绍电影《一个人的课堂》是他的长片电影处女作,能够邀请到孙海英老师出演宋文化是他这部影片的第一个惊喜。导演介绍,他是通过微博发私信邀请孙海英老师参与演出,孙老师看罢剧本,当即答应自降片酬出演。拍摄时,孙海英对影片倾注了极大热情,片中背着几十斤的黑板在山路上行走,连续几天的拍摄,没有用替身,都是孙海英老师自己背着黑板,尽其所能将执拗但又可敬的乡村代课老师形象展现得感人至深。主演韩三明凭借电影《三峡好人》荣获十四届智利电影节影帝,他的加盟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此次电影发布会上,片方将发起的“免费请百万师生看电影活动”,中国现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受教育问题仍面临诸多困难,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导演李军林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留守儿童现状,关注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在发布会上,李军林导演说:“我们社会应该多多关注留守孩子、留守老人、代课老师,他们不是社会的阴暗面,如果遗忘和抛弃他们,我们的内心才是社会的阴暗面,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社会问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016《一个人的课堂》电影观后感(2)

3月26日,公益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在宁都四中开机拍摄。团省委宣传部部长刘小玲,团市委副书记李志坚,县委副书记谢文才,县领导张爱荣,著名演员孙海英、韩三明及剧组人员,新浪网、中国江西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江南都市报、江西晨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和留守儿童代表参加了开机活动。

宁都县委副书记谢文才对公益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在宁都开机拍摄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年来,文学采风、人文摄影、美术写生、影视摄制等艺术创作团队,纷纷青睐宁都,名家大腕纷至沓来,为宣传宁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影视摄制方面,从《翠岗红旗》、《赣水苍茫》到《宁都兵暴》、《静静的鸡笼山》,再到近两年的《红色行动队》、《少共国际师》,都取材于宁都、取景于宁都、拍摄于宁都,把宁都搬上了银屏,传播了宁都的美名。今天,又有一部公益之作——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在宁都开机拍摄,对于宣传宁都人文、展示宁都风光,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将尽力协助剧组做好拍摄工作。最后,剧组还向宁都县留守儿童捐赠了4000册书籍。

2018年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汇篇,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大全


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

许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故事片成为“弱势群体”这一指称本身所预设的“拯救”主题的简单操练;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类对于边远乡村的诗学想象,它们可能会被冠以“苦难诗学”的名义大加鞭挞。这让类似题材的故事片越来越难拍。除非作者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某种本质。我们来看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参展影片《一个人的课堂》。

在问题戏剧的语境中,没有什么比儿童更能显示教育的本质。从戏剧角度而言,“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供我们反思教育本质的“前现代”的戏剧场景了。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已经不再陌生和惊讶。人们普遍相信,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属于社会机制的改良(譬如横跨城乡、蓬勃开展的“新村”建设),因而只是暂时的。至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则是排在第二位的事情。何况完善的、公式化的城市教育体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答案。在城市教育中,诸多举措的“数据有效性”舒缓了人们的神经:公式化的升学率方案如此稳定可靠,父母和老师的角色都变得模糊和被动,仿佛教育问题已经没有戏剧性的紧迫感可言。当人们开始关注留守儿童时,他们的神经可能早已麻木,这让他们的关注流于水平,并且离问题的本质越来越远。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结尾打出字幕,表明这部电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但影片的主角显然不是儿童,留守儿童问题被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遭遇来展示。不同于新闻报道和纪录片手法的镜头美学策略(失学儿童的“大眼睛”特写),儿童在本片中趋向于沉默,这显示了一种戏剧式的反思品格,也是本片的戏剧性所在。在许多戏剧行动中,儿童的功能都是类似的。戏剧行动中的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沉默”特性,他们的在场往往指向戏剧行动的原因,而他们本身却不需要过多地参与。让儿童创造奇迹,或者让儿童特立独行,这并不适用于严肃的主题。类似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想到宗教上去(如查尔斯·劳顿执导的《猎人之夜》中的小兄妹)。没有什么行动能够比儿童的沉默更能打动人心了。我们将在影片中看到:留守儿童们一个个地消失不见,最终只剩下一个。如果导演不做妥协的话,这仅剩的一个儿童也将缺席。在这一点上,影片富有谐趣的笔调中透着一股冷酷的敏锐,催人反思而不是催人泪下。它讲故事的方式让那些敏感的观众联想到的,可能不是《美丽的大脚》,不是《凤凰琴》,甚至不是《一个都不能少》,而是《童年在瑞金》(黄军,1989)。在以往,“休克体验”对于观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今“休克”对于观影体验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童年在瑞金》那部影片给观众的休克体验可能正是本片导演所要努力避免的,然而我们还是心有余悸。不必追问导演是否因此“降格以求”,总之导演将叙事的重心转向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师资问题,并以此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原生教育环境的衰败和消失。

2018年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范文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范文(1)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是由著名演员孙海英主演的一部乡村教育故事片,优美的旋律,感人朴实的画面,随着故事的进展,影片很快就把我带进了江西那个美丽的小乡村之中。

乡村里的教师宋文化,在山区小学代课20年,艰苦的教学环境没有让他放弃教学,即便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他依旧“乐此不疲”地做着。可是,落后的教学环境,家长的质疑,让生源逐步流失,最后课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唐明明。

一位学生,一位老师,一个人的课堂,又会发生什么样子的故事呢?也促使我和观众一起,被电影深深地吸引。

这部影片和冯小刚导演,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相比,这部影片绝对是小制作。但是,这部小制作的影片,却反映了两个社会大问题:这也就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和乡村代课老师的问题。

当前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乡村里的留守儿童,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导演李军林的描述中,也给我和其他的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唐明明自幼命运多舛,被亲生母亲抛弃,父亲又不慎从13楼摔下,面对着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年迈的奶奶无钱治病,父亲工资无从讨要,热爱学习的唐明明与老师宋文化之间,也在《一个人的课堂》中,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宋文华是一位乡村里的代课老师,代课老师是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特定历史阶段一部分教师群体,无法享受与正式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等,却充满艰辛的默默的为教育事业而奉献。

影片里代课老师宋文华,受到了无数的奖励,但是当领导不让他代课的时候,他依然默默地选择了接受,而当新来的大学毕业生老师,无法承受乡村教书,辞去教师工作的时候。面对需要教育的孩子,宋文华又默默拿起来教鞭。

2018年看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


2016看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

《一个人的课堂》由著名导演李军林执导,于2013年3月在宁都县开机拍摄。电影取材以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面对家长纷纷把学生带走的尴尬,面对突如其来的下岗考验,面对亲友的反对和质疑,面对高薪工作的诱惑,面对最后一个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目光,他最终选择坚守教学岗位,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学业的真实故事。

据了解,在拍摄中,剧组在南昌、赣州及宁都300多名本土群众演员中精选了十多名江西本地演员,分别扮演留守儿童、留守村民、留守老师等角色,他们原汁原味的本色出演给剧情增添了一份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乡土味,纯朴浓郁的乡情带给观众一种别样的亲切感。影片历经3个多月的拍摄,6个月的后期制作,是我国首部倡导全民互动公益,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乡村教师的爱心之作。

2016看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2)

江西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中对留守儿童和代课教师这些弱势群体的温情关注和精彩演绎,毫无悬念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年度亚洲最具影响力最佳新人导演奖。

这部长片电影由青年导演李军林执导,孙海英、韩三明、王乃训等演员联合主演,是中国首部关注留守儿童和乡村代课教师的公益电影,由共青团江西省委、北京时光动力国际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江西聚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发行。电影《一个人的课堂》2013年3月在江西宁都开机拍摄,电影取材于江西本土。它关注现代人的真实命运,再现乡村生活的原初状态,带领观众找寻人物精神层面的追求。李军林导演表示,自己试图以温情脉脉的方式来叙述一个简单极致的故事,可能有些落寞但也不乏亮色,希望直指观众思考的内心深处。一位名叫吴盈秋的观影人这样评价说,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都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当人们静静地看着这个故事时,看到的也不会只是这个故事,而是对这些生活窘迫的群体的关注。据了解,《一个人的课堂》近来捷报频传,陆续应邀参加了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第18届“北京放映”活动和第2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并成功入围第10届中美国际电影节,斩获了一批国内外大奖,很多学者和评委、制片人在看了《一个人的课堂》后,无论从题材上和艺术上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作品。

2018年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4篇


2016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

电影以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展现了乡村老师贫困不移、献身基础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以期引起全社会对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

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艰苦的教学环境没有让他放弃,即便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他依旧“乐此不疲”地做着。可是,落后的教学环境,家长的质疑,让生源逐步流失,最后课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唐明明(片中人物名)。唐明明自幼命运多舛,被亲生母亲抛弃,父亲又不慎从13楼摔下,面对着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年迈的奶奶无钱治病,父亲工资无从讨要,热爱学习的唐明明与老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之间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2016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2)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是一部呼吁全社会关注乡村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之作。

电影讲述的是一所山区小学只剩下一个学生和一个代课教师的故事,影片将落寞寂寥的乡村中二人喜怒哀乐的生活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能看到一个中国底层知识分子的呐喊和无助,这种冷静的叙事风格更充满着挣扎与哀伤。

在采访中,李军林诚恳地说到,只愿这部电影能引起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帮助他们。

《一个人的课堂》是一部公益电影,于2013年3月26日在宁都开机拍摄,该县安福乡西甲村是主要拍摄场地。影片历经4年的筹备,3个月的拍摄,6个月的后期制作。

2016关于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3)

11月30日,第9届未来影像·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在福州举行颁奖典礼,中国青年新锐导演李军林凭借其处女作、江西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中对留守儿童和代课教师这些弱势群体的温情关注和精彩演绎,毫无悬念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年度亚洲最具影响力最佳新人导演奖。

这部长片电影由青年导演李军林执导,孙海英、韩三明、王乃训等演员联合主演,是中国首部关注留守儿童和乡村代课教师的公益电影,由共青团江西省委、北京时光动力国际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江西聚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发行。电影《一个人的课堂》2013年3月在江西宁都开机拍摄,电影取材于江西本土。它关注现代人的真实命运,再现乡村生活的原初状态,带领观众找寻人物精神层面的追求。李军林导演表示,自己试图以温情脉脉的方式来叙述一个简单极致的故事,可能有些落寞但也不乏亮色,希望直指观众思考的内心深处。一位名叫吴盈秋的观影人这样评价说,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都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当人们静静地看着这个故事时,看到的也不会只是这个故事,而是对这些生活窘迫的群体的关注。据了解,《一个人的课堂》近来捷报频传,陆续应邀参加了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第18届“北京放映”活动和第2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并成功入围第10届中美国际电影节,斩获了一批国内外大奖,很多学者和评委、制片人在看了《一个人的课堂》后,无论从题材上和艺术上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作品。

2018年关于公益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


【关于公益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以江西赣州地区宁都四中曾庆平老师为主人公原型,着力刻画宋文化的敬业精神以及与留守儿童唐明明之间的师生之情。有人曾经说过:“生命就是他的追寻过程和创造过程,生命的意义并不在那个最终的结局上面而在生命的过程中,当生命把它所追寻所创造的全部内容都展现出来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实现了。”宋文化老师一直执着于讲台,哪怕只有一个学生都坚守在教学岗位上。当他把知识传递给明明,看着明明走进更好的学校时,他的生命价值便得以体现了。农村代课老师或许是落寞的,可是为了让住在大山里的孩子有书读,一切就变得有价值了。《一个人的课堂》题材充满着温情,虽然乡村教师和留守儿童他们本身的命运是有一些悲凉的,但是他们之间的故事却处处感动着我们。影片淡化了宋文化以及明明的悲苦,而多了一份温暖。

整部影片的镜头是充满诗意的,正如俄罗斯电影人德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所认为的,“诗”是一种对世界的了解,一种叙述现实的特殊方式,反映在电影中便是“一种生命的准确观察”。诗意是电影出彩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质朴的农村在镜头下是唯美、清新的,画面时时展现着诗歌一样的美感。无论是中国的诗歌还是国画都在追寻意境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中国美学委婉的表达。在《一个人的课堂》里导演力求实现自己唯美的审美风格。上天在某些方面一定是公平的。越是经济贫困的山村,或许它的景色却是出人意料得美。电影中并没有炫酷的特效镜头,但每一场画面都是精雕细琢,简洁而洗练的。镜头下的山村风光也是没得如出水芙蓉,天然雕琢。一个自然美丽的山村,雨中显得特别空灵,故事就是在这里缓缓展开的。青翠欲滴的山,整齐的菜畦,黛瓦白墙的房子,蜿蜒的路,一切朴素的镜头都充满浑然天成的灵气。这里的人们虽然不富裕却生活在一曲牧歌里。乡村田园,令人沉醉。绵延不断的绿色遍布大山,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穿过,学校从容不惊地座落在村子里。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这样写道:“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像是对天堂的回忆。天堂里的生活,不像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颂。”确实无论是宋老师的坚守还是明明的阳光,都是在创造希望和价值。现实虽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未来必定是充满憧憬与希冀的。导演朴素地讲述这个故事,并没有刻意地博取观众的怜悯与同情,也没有轻易地给出走出困境的途径,影片结尾的时候,宋文化还是丢掉了老师的身份成为了大城市中的一个小民工,而明明在校门口不舍的眼神中也隐含了一些对未知的不安全感。他们的心中都有无奈和迷茫。但他们的心中是快乐的。

2018年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800字


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艰苦的教学环境没有让他放弃,即便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他依旧“乐此不疲”地做着。可是,落后的教学环境,家长的质疑,让生源逐步流失,最后课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唐明明(片中人物名)。唐明明自幼命运多舛,被亲生母亲抛弃,父亲又不慎从13楼摔下,面对着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年迈的奶奶无钱治病,父亲工资无从讨要,热爱学习的唐明明与老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之间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800字】

许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故事片成为“弱势群体”这一指称本身所预设的“拯救”主题的简单操练;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类对于边远乡村的诗学想象,它们可能会被冠以“苦难诗学”的名义大加鞭挞。这让类似题材的故事片越来越难拍。除非作者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某种本质。我们来看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参展影片《一个人的课堂》。

在问题戏剧的语境中,没有什么比儿童更能显示教育的本质。从戏剧角度而言,“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供我们反思教育本质的“前现代”的戏剧场景了。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已经不再陌生和惊讶。人们普遍相信,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属于社会机制的改良(譬如横跨城乡、蓬勃开展的“新村”建设),因而只是暂时的。至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则是排在第二位的事情。何况完善的、公式化的城市教育体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答案。在城市教育中,诸多举措的“数据有效性”舒缓了人们的神经:公式化的升学率方案如此稳定可靠,父母和老师的角色都变得模糊和被动,仿佛教育问题已经没有戏剧性的紧迫感可言。当人们开始关注留守儿童时,他们的神经可能早已麻木,这让他们的关注流于水平,并且离问题的本质越来越远。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结尾打出字幕,表明这部电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但影片的主角显然不是儿童,留守儿童问题被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遭遇来展示。不同于新闻报道和纪录片手法的镜头美学策略(失学儿童的“大眼睛”特写),儿童在本片中趋向于沉默,这显示了一种戏剧式的反思品格,也是本片的戏剧性所在。在许多戏剧行动中,儿童的功能都是类似的。戏剧行动中的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沉默”特性,他们的在场往往指向戏剧行动的原因,而他们本身却不需要过多地参与。让儿童创造奇迹,或者让儿童特立独行,这并不适用于严肃的主题。类似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想到宗教上去(如查尔斯·劳顿执导的《猎人之夜》中的小兄妹)。没有什么行动能够比儿童的沉默更能打动人心了。我们将在影片中看到:留守儿童们一个个地消失不见,最终只剩下一个。如果导演不做妥协的话,这仅剩的一个儿童也将缺席。在这一点上,影片富有谐趣的笔调中透着一股冷酷的敏锐,催人反思而不是催人泪下。它讲故事的方式让那些敏感的观众联想到的,可能不是《美丽的大脚》,不是《凤凰琴》,甚至不是《一个都不能少》,而是《童年在瑞金》(黄军,1989)。在以往,“休克体验”对于观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今“休克”对于观影体验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童年在瑞金》那部影片给观众的休克体验可能正是本片导演所要努力避免的,然而我们还是心有余悸。不必追问导演是否因此“降格以求”,总之导演将叙事的重心转向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师资问题,并以此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原生教育环境的衰败和消失。

《一个人的武林》观后感1000字


关于本片的观后感,有点怕写,担心写出来跟电影的级别不符合,也就是怕我的观后感误导大家对本片的优质感受。不过,经过一夜后,还是觉得有必要写一写。
作为甄子丹的粉丝之一,每逢甄子丹电影上映,那肯定是必看,自然《一个人的武林》不会落下。
要说对《武林》的期待值,还真不如《冰封侠》,因为从片名来看,《冰》感觉要强些,但可惜《冰》输了,输得原因很多,我想剧本、导演占很大的比重。《武林》的导演是《十月围城》的导演,但我对《十月围城》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可能更多的是对这类题材的喜好不明显。
《武林》的剧情设计也很简单,感觉也有模式化的痕迹,不过看起来很舒服,连一向看着不怎么有好感的王宝强,在本片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而且本片其实真正的男一号是王宝强,也就如甄子丹所说,加入他的电影,会让参与者得到更多的表现,王宝强此番的表现也体现了甄子丹对演员魅力的独特发现,比如对谢霆锋、吴京、景甜等几个在动作戏上的挖掘,都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这也体现了一个优秀的动作导演对角色的挖掘功底是相当重要的。
甄子丹在本片是名义上的男一号,当然戏份也不少,也是本片的隐藏灵魂人物,在没有知道自己功夫在当今武林第一的情况下,到处挑战功夫高手,最终打死人而入狱,在狱中几年,对自己的行为做了反思。在现代的武林中,他是功夫第一,成了练功夫人的偶像和挑战的对象。
年轻的王宝强是一个功夫痴迷者,知道甄子丹是武林第一人,所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功夫技能,然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比武事件。不过他的功夫理念是比武就要死人,因为功夫就是杀人技。
说王宝强是本片真正的男一号,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本片就是为王宝强设计的,由王宝强的角色一路展开篇幅;一是本片也是通过王宝强的角色来反思武林中人的功夫到底是用来干嘛的,是杀人技,还是保护自己,还是对修为提升?
功夫是杀人技,是不是有点像《枪王》中张国荣的理念,枪就是用来杀人的。功夫和枪都是属于武力范畴,都有保护自己和杀人的用途,具体是走向那一方面?都是看使用者的心,从大众来看,心术不正者,那就是恶。心术正,不仅仅是保护自己,保护他人,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修为,也就是说的哲学境界。
《武林》这次也是在场面和对决的地方做了升级,其实在《冰封侠》中甄子丹已经在挑战华语动作片的场面级别,青马大桥一战就让人爽到爆,这次《武林》继续发扬,在公路上对决,还使用了超长版的棍棒,其实真的很像青马大桥的一战,不过这一战更加刺激和紧张。
另外本片也用到了不少以前香港功夫片的片段和骨干人物,说是对功夫片的致敬,其实我想更多的是对功夫片没落的一种悲凉感,暂时的后继无人啊。
功夫片作为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也是相当多的华人喜欢看的片种,甚至也有很多外国人也喜欢。小唐尼还为此给甄子丹打了电话说,他在学习咏春,还说除了华语电影能拍这样的功夫片,其他国家很难拍。甄子丹本人也是有这样的理念,功夫片作为华语电影特色,还是要有人来继承和发扬,现在华语功夫片的代言人也仅有甄子丹了,不过他的年纪不小了,那么问题来了,继承者们你们在哪里?
不过不要担心,因为从《武林》的设计来看,已经嗅到了华语功夫片和武侠片的升级,那就是时装武侠功夫片,也就是把以前的各类什么大侠、门派等,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换代,从现代的角度来演绎,本片中就出现了不少门派,虽然没听到以前的少林、武当、峨嵋等,但是有新的武术门派,比如合一门。所以我反而不觉得悲伤,更多的是欣慰,因为华语的现代武侠片也开始找到出路,也慢慢形成模式,相信不久的将来,华语这类片种也会兴盛起来,也会出现自己的代表新人物,对华语电影走向世界提高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人的西藏》观后感


《一个人的西藏》观后感

中国留美大学生胡田净沙,独步穿行西藏,拍摄制作了这一部《一个人的西藏》。导演怀着一刻赤子之心,运用自己一路跋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私人化的角度,淡化宗教的浓厚色彩,把落脚点放在人,用镜头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西藏和西藏人的状态。

A. 从纪录片构思分析

在纪录片中,结构是叙事的具体化,叙事要通过结构才能流畅的进行。只有确立了结构,才能更好的展开故事的发展。

(1)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纪录片《一个人的西藏》开篇是一段回声绕耳的藏文:你我同为活佛的子民,也同为大地的儿孙。若你欲得智慧之光,便需忘却俗思凡想,导演就是根据这样的一段藏文来探索关于西藏的故事,影片中处处体现了这段藏文中的思想。并且在影片结束的时候,用一个喇嘛的黑白影像再次说出:你我同为活佛的子民这句话,使得整部影片首尾呼应。这样的首尾呼应方法有利于主题的升华,也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像导演自己在影片中所说眼望着雅鲁藏布江与天地之间翻腾,我顿悟喇嘛的禅机,而我们跟随导演的影片了解西藏,从开始对这段藏文的好奇到最后明白导演的用意,甚至有了对这段藏文各自的理解,亦是一种顿悟。

(2)依托于解说词完成对影片结构的完美塑造。每次看记录片之后我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导演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他又是怎样告诉我的?在《一个人的西藏》中,胡田净沙将西藏拍得很美,将西藏人拍得很美,画面内容相当丰富。但是在完成影片结构的塑造上更大程度则依赖于解说词。整部影片的结构其实从解说词中也可窥见一斑,其构思很独特。胡田净沙在整部影片的解说词中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他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我该如何开始我长长的故事,第二个是:我来自世界的朋友们,谁曾期待这个新纪元的到来,又有谁至今仍不愿目睹它,第三个问题是这片天堂如何能在新母亲的怀抱里真正找到自我。这三个问题就构成了整部影片的脉络,也是胡田净沙对西藏的一个递进式的思考,后一个问题总比前一个问题要深刻和沉重的的多。正是借助于这样子的解说词胡田净沙完成他对《一个人的西藏》结构的完美塑造,但同时在结尾也给观众留下了思考对于西藏这片土地,对于这三个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做?

B. 从背景音乐分析

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能大大扩展影片艺术的空间和表现力,渲染情绪气氛,引发观众的联想向更深的审美层次的转化。在《一个的西藏》中没有采用任何的世界名曲,故事片插曲作为背景音乐,而是全部由胡田净沙自己独立创作。影片中的每一段音乐都饱含着胡田净沙自己的感悟,如天籁一般的空灵,仿佛是来自遥远的天堂,这不仅契合了西藏这片神秘土地的自身气质,也让观众仿佛和导演一样置身于西藏,身临其境的感受西藏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在胡田净沙提出活佛真的开眼了吗?这个问题之后,紧接着的那段脚步声和背景音乐的完美结合。在4分08秒时脚步声起,在4分23秒时,背景音乐想起,紧跟脚步的节奏。脚步声节奏鲜明,清晰可闻,每一步都像踩在心上,又像是经过思考后才踏出的,优美动听的音乐能让心灵得到净化,而对于胡田净沙来说行走在西藏,走的地方越多,对西藏的了解就更深刻,心灵得到的感悟也就越多。

C.从纪录片片主题分析

纪录片不是生活本身,他是一个文本创作,是作者通过影像发表的对生活的看法《纪录是一种态度访钟大年教授》。《一个人的西藏》亦是如此。导演跳出了自己独自穿行西藏的故事的框框,而是在更深层次的与我们探讨关于西藏关于生活的主题。在整部影片中,根据导演呈现的画面和解说词。我个人认为他要探讨的主题有两个。

第一、对于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信仰的探讨。西藏是中国唯一一个派军队进驻维稳的地方,西藏问题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热点话题,所以西藏人的生活状态也自然而然的成为所有人关注的重点。一个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民族,对待生活会是怎样的心态?愤怒?不满?还是自暴自弃?这些胡田净沙通过影像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还有他们对未来的期盼,如有一个小男孩在回答导演提出的长大后想干什么的问题时,很羞涩的回答想打篮球。 变卖所有家当朝圣的信徒,面对导演的镜头很欢快的说出扎西德勒等等。所有的这一些都印证了胡田净沙说的我看过了,也听过了,爱,感恩,没有愤怒,没有仇恨。

一望无尽的西藏高原,蔚蓝如海的天空,西藏的景色大气磅礴但又不张扬,内敛沉静。而生活在西藏的人似乎也感染了这样子的气息,淡定从容,接受着血雨腥风,安静的生活,不抱怨,到处弥漫着信仰的味道。而与之相对,远离西藏高原的我们面对生活的纷繁复杂总是会很轻易的就乱了步调,少了安宁。我们习惯于生活的城市是飞速运转的机器,有着整齐划一的标准模式:一早愤怒的摁掉闹钟起床,然后在人潮拥挤的公路上行进,走进办公室皮笑肉不笑地说话如此过着一天一天的生活,每个人都忙的四脚朝天,不明所以,哪儿还能闻到信仰的气息?也许我们也可以看到寺庙,也会偶尔的去寺庙拜拜,但就像央视记者王梦在她的《一脚踏进央视》中写到的:高香烧出的烟尘也盖不住临时抱佛脚的味道。

第二,对西藏未来建设的思考。《一个人的西藏》而是通过反复运用的五星红旗的镜头以及中国政府为西藏开发所做的事,如青藏铁路德竣工,向西藏运送物资,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等等,向世界宣告西藏的政治姿态,并且通过隐喻等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西藏真正的现状。如片中有大量孩子的镜头,孩子是西藏的未来,也是中国的未来。他们眼中的祖国,他们的生活期盼,以及他们纯净的笑容和干净的笑声都隐喻着西藏的以后,隐喻着希望。如胡田净沙在片中把自己形容成为一只藏獒,藏獒是西藏人们眼中的护卫犬和保卫神,是东方神犬,它象征着忠诚和力量。导演通过这一意传达出包括他在内的中国人会守护这样的一片天地的讯息。我们忠诚的是祖国是我们内心最真的声音。还有片中开阔的草原景色,成群结队的牛羊,翩翩起舞的人们,这些都传达出了西藏存在和谐一面的信息。但胡田净沙并就此没有回避掉西藏的问题,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的朋友来自世界各地,逃避掉关于西藏的问题也只是自欺欺人。那么西藏存在哪些问题呢?一是来自寺院的浮躁气息。如片中所说百无聊赖的喇嘛们随意的坐着,胡田净沙说我闻到生锈的经筒和寺院里烦躁不安的空气。二是在街头巡逻的维稳部队。那么这就可以引申出在我们现在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到底该如何去建设西藏的探讨。是武力解决?还是另想他法?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的。

《一个人的西藏》只有短短的9分02秒,表面上看胡田净沙只不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他自己在西藏穿行的故事和感受,但实际上他却做了超越影片本身的思考。神秘代名词的西藏,犹如一本探索不尽的书。我们在面对西藏的事物时,也许不应单线条的看待和处理,而应多角度的思考。

一个人的独舞——《少帅》观后感


一个人的独舞

前几天刚刚看完《少帅》,是部很棒的电视剧,其实这部剧追了一学期,一直没时间看结局,所以才结束,又因为它恰好与这学期的历史有很大关联,所以兴趣很浓。看完之后,总体印象,我觉得像是“一个人的独舞”。
我所说的“独舞”是指政治舞台上的“独舞”,这部影视剧介绍了张学良从幼儿到老年的一生,这似乎又是一百岁的他的回忆录。在刚开始看时,我就被那东北话的幽默以及演员生动的表演所吸引了。慢慢的,我开始熟悉每一个人物,有霸道圆滑又不失狡黠老成的张作霖,有率性大胆的首芳,有知书达礼,贤惠能干的凤至,有聪明善辩的五妈妈,有冰雪聪明的赵四小姐……还有,那个当年莽撞,冲动的张学良。
这部剧里,有人间真情的感动,家仇国恨的悲愤,和平谈判后的欣喜,时代沧桑的巨变。在看到那个小六子因为闯祸而遭父亲毒打时,不由得生出一种悲悯;当看到奉直会战的惨烈时,我又不由得因为那个动荡年代所带来的苦楚而忧思;当看到少帅因为丢失东北而自责时,心里又不免生出一种国殇之感,不免心痛历史所带给中国的一切的一切。
虽然是个人物传记,全剧以张学良为主角,我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在一些地方,会看得落下泪来。比如,在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得知父亲猝然离世的消息后,在房内失声痛哭,之所以是失声,是因为他为大局着想,不想因为自己的个人情感而乱了军心,他哭泣得没有声音,但是此刻无声胜有声,这种强烈的情感旁人怕是无法体会的。张作霖在被炸得遍体鳞伤后,被士兵抬回自家府邸,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依然在念叨着“小六子”(这是张学良的小名),这时的他,完全没有了过往的嚣张气焰与仿佛能睥睨天下的气概,只剩下一个父亲想要见到孩子最后一面的愿望。
我想来想去,认为这不应该只是一部电视剧,也是我学习历史的一个借鉴,关于历史的电视剧切记虚构,这部剧的一切都很真实,无虚构成分的。所以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剧。
不管历史怎么发展下去,我都不会忘记,那个热血青年,那个海滩漫步的老人,那场西安事变,那一个人的政治独舞。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1000字5篇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您也许正在观看,也为相关的情节呈现所赞叹,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1000字5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1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听着这首《过雪山草地》,我的心又一次被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占据了。是啊,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如果说长征是“红色之旅”,那么红军战士们就是一枝枝傲雪的红梅,一片丹心向阳开。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过湘江,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无数战士倒了下去。所以,长征是一曲悲壮的歌,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可是在毛主席的笔下,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淡无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何等的气概呀!今天的我们,若不是爱国人士们慷慨激昂的号召,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恐怕还生活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受资本主义的压迫,永远也翻不了身。

红军战士们历经重重磨难,风欺雪压不低头,就是为了达到革命胜利的目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我只要遇到一点儿挫折,就退缩了,再也不敢迎难而上;学习上,遇到难题,就等着父母或老师讲,从不动脑筋思考。生活给我的机会,我就这样轻易地丢掉了!记得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小雷山玩儿,爬到半山腰上,我累得气喘吁吁,便一噘嘴,说什么也不爬了。现在想想,真惭愧呀!

现在,人民已经解放了,战争的硝烟也从生活中消失了。但长征路却并没有完结。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长征路,我的长征路的目的地就是一所好的大学。我要把长征精神放在学习上,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迎来自己人生中的“尽开颜”!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2

左力老师怀揣着军人的梦想和追念先烈的精神,亲历用脚步丈量大地,决绝迈开重走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从2013年10月10日起,从江西瑞金出发,徒步行走12100公里,耗时374天,读写个人心得374篇,拍摄照片上万,耗时1年09天完成一个人的长征,完成了多少人都不理解的徒步长征路.

一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讲,左力老师用军人的风范、铿锵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向我们诠释了他的英雄情结.从采访开国将军的故事缘起,到某地库尔班大叔执着的感召,带着时代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仰,以令人感动的久违的故事配合照片视频的形式,深刻诠释了他心目中的范文参考网长征精神,博得在场干群如潮的掌声.

长征及长征精神随时间的推移已离我们渐行渐远,打开新闻、报纸、微信,从中央到地方一个又一个老虎被揪出,还有一些官二代富二代拼爹等新生代词语出现.这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艰苦的年代可以共苦,而和平的年代却不能同甘?如今很多人不熟悉长征、不了解长征,甚至也不愿关注长征,认为长征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无关.中国有的太过幸福的孩子对中国的英雄、中国的先贤等历史了解多少?不理解不尊重伟人伟事,甚至还嘲笑怀有敬仰之心的他人.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象征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撒热血,顽强拼搏,视死如归,大公无私,不畏牺牲,英勇奉献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又有何当下的意义?想必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

听完左力老师《一个人的长征》的演讲,思绪如开闸的泄洪一发不可收,满腔沸腾的热血今又重新燃烧起来.是时候该好好拷问心灵好好地做点事了,总得要让人至暮年回忆时不留遗憾.

现代社会,幸福的生活装扮着我们的世界,物质的欲望逐渐改变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战争年代的纯真理想逐渐被和平年代的浮华所取代.范文网在温饱无望、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坚守信仰、不畏艰险、奋斗不屈,创造了唯有中国军人所能承受的体力极限、战斗极限、意志极限,乃至牺牲方式的极限,创造了东方神奇!可是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长征精神却被鲜花和掌声淹没,以至于难以找回那种精神.这就抛出了一个针砭时弊、发人深思的问题:难道长征真的与我们当下无关了吗?

听完左力老师《一个人的长征》的演讲,如今茅塞顿开,终于找到了答案:信仰与历史自觉;巨大的历史自觉,煎熬出一代真人;伟大是煎熬出来的――左力语录.

信仰和追求是无形的引力场.需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并且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这条路上,有远超过想象的荆棘、障碍,甚至绝境.这种坚持,是千磨万击后的坚韧不拔,是百转千回后的气吞山河.战争年代,为了胜利,舍弃一切,就是献出生命,在所不辞.这让我们明白,为什么长征途中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都能完成这一世界壮举,是因为他们信仰纯粹,范文参考网手机版心中激荡着必胜的信念!只有信仰和历史自觉才可以迫使一个人心甘情愿地勇往直前!一个人的长征虽然孤单、煎熬,但左力老师认为这是他受用终身此生最棒的行动与付出.他说:我有太多次想过放弃,大多数行路的时间里没有人和我说话,强烈的孤独感让人窒息.每天步行30多公里,体力不支的时候,脚掌如同失去了肌肉一样,骨头和大地仿佛直接碰撞在了一起,疼痛难忍.但左力老师坚定信念:长征精神最关键的就是坚持!长征的胜利,主要源于对于信仰的坚持!许多人在离成功最后一步的时候停止了,或者拐弯了,那就是前功尽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对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

长征胜利80多年了,能够这样身体力行地体验长征,为长征精神做点事的人寥无几人,沿途小姑娘送给左力辟邪的钱币,沿途大娘特意为左力做的中秋饼,还有大爷动情说的那句话;这是当年红军走的路,你不用怕,大胆往前走.是的,左力老师正是饱尝着军民鱼水情深而坚定地朝这条路走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传递着长征的精神,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当下,我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建设大美上饶的攻坚期,新时代的信州区处在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铁经济核心区的战略机遇期、矛盾凸显期和发展关键期,明确认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把握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增强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和机遇意识,既要发扬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团结拼搏的女排精神、精益求精的入党申请书工匠精神,更要发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决不放弃的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创业前行,将每个人的长征,化为全区人的新长征.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3

9月1日晚,我和妈妈一起坐到电视机前面,准时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觉今天得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跳跃在我眼前。

在战争中,一双双扯着亲人衣襟的手,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一声声哭泣号啕,一次次惨痛失败,都向人们告戒着战争的危险性,战争好象是一包炸药,随时都可以爆发,可战士门义无返顾地冲向沙场,因为,如果战士门退却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将陷入更深的苦难,如果他们退却了,他们的饿同志已经流过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却了,他们刚刚燃烧起的理想将随着生命消失而破灭。

当年长征,条件极其艰苦,爬雪山,过草地,遇沼泽,还有敌人的阻击,都危及着红军战士的生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最后,红军战士终于战胜了难以想象的险阻,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D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民的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是红军战士不屈不饶,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

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体的团结精神!长征故事激励着我,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作为一名21世纪的小学生身处在和平年代,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做到:坚持不懈、学会克服困难。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这样才能不辜负流血牺牲的战士们,不辜负中D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4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革命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以长征中的精神为主线,为物欲横流社会里的我们展现了一堂朴素而又震撼的一课。

贺龙将军的女儿贺捷生,讲述贺龙将军带着出生18天的女儿长征的传奇故事。从贺龙与妻子走散时的慌忙回头寻找,幸运相遇,到揣着闺女在马背上歼击敌人,把闺女甩丢,贺龙将军一直身兼两职——保卫国家,保护自己的孩子。期间担心说:带着婴儿与敌人作战,害怕会全军覆没。贺龙将军说了一句非常有情怀的话:“走在建设新中国的路上,我们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大胜利啊?”是啊,自己的孩子也是生命啊,每个生命,无论他|她是依托哪对父母来到了这个世上,我们都应该尊重、呵护他/活下去的权利。

《开学第一课》让我认识了一位真实的、生动的开国元帅的形象。贺龙将军不仅成功走完了长征,而且还保住了女儿的性命,这不也是给妻子最好的爱吗?多么可爱、可敬的元帅。

由此,我也在想,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是只教好班里的孩子,把一切时间、精力都付给学校,我们也应该分一些时间、耐心给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都不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你有什么能耐教好大家的孩子,你怎样为祖国输送栋梁之才?

耿飚将军的女儿耿莹,虽然年近七旬,却依然给人一种素净,淡雅,知性,而又不失坚毅的魅力女性,她告诉同学们,不论你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坚强。在快节奏戏谑性的生活里,“坚强”几乎都要淡出大家的脑海了,只会机械地、拼命地、麻木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哪还有什么事是需要大家考虑用“坚强”的心态去面对的呢?我们真低下头来思考自己的脚下的路,应该是怎样一种走法更合适,然后去坚强地面对,而不要麻木不仁地一直走。耿莹的“坚强”给了我强大的心胸,我会努力走出小自我,让教育路上的我释放更多的能量。

用一颗强大的心做教育,让自己走得更远,让自己的学生走得更远、更踏实,更幸福,让教育更美丽!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的开学季都会伴随着一个特别的节目——《开学第一课》。而今年《开学第一课》也有一个特别的主题,那就是“先辈的旗帜”。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长征结束80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请来了曾经经历过长征的老战士讲述他们当年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老爷爷说起长征时红军叔叔阿姨们只穿着草鞋,或赤着脚翻越雪山、走过长满荆棘的小路……当老爷爷说到很多人的脚都走得鲜血淋漓时,观众席上的几个孩子忍不住哭了,我的心也刺刺的痛。他们是凭什么毅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奋力前行呢?为什么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呢?

那就是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什么?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灯,指引着人们向前去。那是战士们在粮食用尽、饥寒交迫时的希望──开创新中国,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为了这个理想,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地牺牲自己,又有多少人因条件恶劣患病离开了人世!老战士说了:“他们不是铁人,他们都是血肉之躯!”但身普通人的他们,却在理想的支撑下,化身为了可以连续几天不吃东西长途跋涉的“超人”。

曾经的长征精神是面对困境坚韧不拨的品质,现在的长征精神是在遇到困难时乐观向上的态度。很多现在的孩子喜欢抱怨作业多、题目难……相信在看过《开学第一课》后,在了解到长征的艰辛后,大家都会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简直不算什么。

回到大屏幕上,有些站立不稳的老战士舒展开了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但我觉得他们当年的苦都是值得的,毕竟中国已经这么强大了……”电视机前的我也会心一笑。是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先辈们用血和生命打造了永不磨灭的奇迹,长征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继续谱写传奇!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集锦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看电影,但是在观看作品时我们内心都会有很多感触。 将内心的变化写出来,是留住这份思维变化的极好方式,撰写一份优秀的观后感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作品更深层次的奥妙,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1

历史总是以沉重的脚步向前迈进。历史的时针是艰难与曲折、崎岖与坎坷的“合金”,拨动沉重的历史时针无疑是一曲壮美的凯歌。左立老师怀揣着军人的梦想和追念先烈的精神,亲历用脚步丈量大地,决绝迈开重走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从2013年10月10日起,从江西瑞金出发,徒步行走12100公里,耗时374天,读写个人心得,拍摄照片上万,耗时1年09天完成“一个人的长征”,完成了多少人都不理解的徒步长征路,2017年他又重整行装再出发,探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22个省市历史战场。

左立老师用军人的风范、铿锵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向我们诠释了他的英雄情节。听完左力老师《一个人的长征》的演讲思绪如开闸的泄洪一发不可收拾,满腔沸腾的热血今又重新燃烧起来。是时候该好好拷问心灵好好地做点事了,总得要让人至暮年回忆时不留遗憾。

以上是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精选6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2

9月1日晚,我和妈妈一起坐到电视机前面,准时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觉今天得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跳跃在我眼前。

在战争中,一双双扯着亲人衣襟的手,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一声声哭泣号啕,一次次惨痛失败,都向人们告戒着战争的危险性,战争好象是一包炸药,随时都可以爆发,可战士门义无返顾地冲向沙场,因为,如果战士门退却了,他们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将陷入更深的苦难,如果他们退却了,他们的饿同志已经流过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却了,他们刚刚燃烧起的理想将随着生命消失而破灭。

当年长征,条件极其艰苦,爬雪山,过草地,遇沼泽,还有敌人的阻击,都危及着红军战士的生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最后,红军战士终于战胜了难以想象的险阻,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D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民的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是红军战士不屈不饶,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

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宁可牺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体的团结精神!长征故事激励着我,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我。我作为一名21世纪的小学生身处在和平年代,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做到:坚持不懈、学会克服困难。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这样才能不辜负流血牺牲的战士们,不辜负中D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3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是每个人出生的土地,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国度,不可否认,是国家的强大;给予了我们安定和平的生活,而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

从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此便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理想、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安危,为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一个民族不能把握自己历史的发展规律,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的位置和展望未来的走向。历史是我们民族的根、党的根,也是我们民族的魂、党的魂。它不只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还是指引中国数亿人民建设美好新生活的指路标,它承载着先辈的意志,为现实生活提供着方向,向我们指明未来。

学习党史,是为了更好地拥党、立志和心向党,要把重点放在广大青年人身上。伟大的实践离不开思想的引领,广大青年应静下心来读读原著,在学习中汲取养分,铸造信念,锻造人格,砥砺激情斗志,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立志成才,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担当的新一代。

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作为新一代后备军力量,青年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青春才能折射出光晕。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党、热爱党,永远跟党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青春华章!做个不忘初心的追梦人。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4

左力老师怀揣着军人的梦想和追念先烈的精神,亲历用脚步丈量大地,决绝迈开重走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从2013年10月10日起,从江西瑞金出发,徒步行走12100公里,耗时374天,读写个人心得374篇,拍摄照片上万,耗时1年09天完成一个人的长征,完成了多少人都不理解的徒步长征路.

一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讲,左力老师用军人的风范、铿锵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向我们诠释了他的英雄情结.从采访开国将军的故事缘起,到某地库尔班大叔执着的感召,带着时代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仰,以令人感动的久违的故事配合照片视频的形式,深刻诠释了他心目中的范文参考网长征精神,博得在场干群如潮的掌声.

长征及长征精神随时间的推移已离我们渐行渐远,打开新闻、报纸、微信,从中央到地方一个又一个老虎被揪出,还有一些官二代富二代拼爹等新生代词语出现.这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艰苦的年代可以共苦,而和平的年代却不能同甘?如今很多人不熟悉长征、不了解长征,甚至也不愿关注长征,认为长征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无关.中国有的太过幸福的孩子对中国的英雄、中国的先贤等历史了解多少?不理解不尊重伟人伟事,甚至还嘲笑怀有敬仰之心的他人.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象征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撒热血,顽强拼搏,视死如归,大公无私,不畏牺牲,英勇奉献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又有何当下的意义?想必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

听完左力老师《一个人的长征》的演讲,思绪如开闸的泄洪一发不可收,满腔沸腾的热血今又重新燃烧起来.是时候该好好拷问心灵好好地做点事了,总得要让人至暮年回忆时不留遗憾.

现代社会,幸福的生活装扮着我们的世界,物质的欲望逐渐改变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战争年代的纯真理想逐渐被和平年代的浮华所取代.范文网在温饱无望、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坚守信仰、不畏艰险、奋斗不屈,创造了唯有中国军人所能承受的体力极限、战斗极限、意志极限,乃至牺牲方式的极限,创造了东方神奇!可是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长征精神却被鲜花和掌声淹没,以至于难以找回那种精神.这就抛出了一个针砭时弊、发人深思的问题:难道长征真的与我们当下无关了吗?

听完左力老师《一个人的长征》的演讲,如今茅塞顿开,终于找到了答案:信仰与历史自觉;巨大的历史自觉,煎熬出一代真人;伟大是煎熬出来的――左力语录.

信仰和追求是无形的引力场.需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并且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这条路上,有远超过想象的荆棘、障碍,甚至绝境.这种坚持,是千磨万击后的坚韧不拔,是百转千回后的气吞山河.战争年代,为了胜利,舍弃一切,就是献出生命,在所不辞.这让我们明白,为什么长征途中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都能完成这一世界壮举,是因为他们信仰纯粹,范文参考网手机版心中激荡着必胜的信念!只有信仰和历史自觉才可以迫使一个人心甘情愿地勇往直前!一个人的长征虽然孤单、煎熬,但左力老师认为这是他受用终身此生最棒的行动与付出.他说:我有太多次想过放弃,大多数行路的时间里没有人和我说话,强烈的孤独感让人窒息.每天步行30多公里,体力不支的时候,脚掌如同失去了肌肉一样,骨头和大地仿佛直接碰撞在了一起,疼痛难忍.但左力老师坚定信念:长征精神最关键的就是坚持!长征的胜利,主要源于对于信仰的坚持!许多人在离成功最后一步的时候停止了,或者拐弯了,那就是前功尽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对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

长征胜利80多年了,能够这样身体力行地体验长征,为长征精神做点事的人寥无几人,沿途小姑娘送给左力辟邪的钱币,沿途大娘特意为左力做的中秋饼,还有大爷动情说的那句话;这是当年红军走的路,你不用怕,大胆往前走.是的,左力老师正是饱尝着军民鱼水情深而坚定地朝这条路走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传递着长征的精神,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当下,我市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建设大美上饶的攻坚期,新时代的信州区处在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铁经济核心区的战略机遇期、矛盾凸显期和发展关键期,明确认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把握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增强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和机遇意识,既要发扬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团结拼搏的女排精神、精益求精的入党申请书工匠精神,更要发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决不放弃的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创业前行,将每个人的长征,化为全区人的新长征.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5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听着这首《过雪山草地》,我的心又一次被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占据了。是啊,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史诗,是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傲的。如果说长征是“红色之旅”,那么红军战士们就是一枝枝傲雪的红梅,一片丹心向阳开。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飞跃大渡河,过湘江,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无数战士倒了下去。所以,长征是一曲悲壮的歌,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可是在毛主席的笔下,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淡无奇。“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何等的气概呀!今天的我们,若不是爱国人士们慷慨激昂的号召,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恐怕还生活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受资本主义的压迫,永远也翻不了身。

红军战士们历经重重磨难,风欺雪压不低头,就是为了达到革命胜利的目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我只要遇到一点儿挫折,就退缩了,再也不敢迎难而上;学习上,遇到难题,就等着父母或老师讲,从不动脑筋思考。生活给我的机会,我就这样轻易地丢掉了!记得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小雷山玩儿,爬到半山腰上,我累得气喘吁吁,便一噘嘴,说什么也不爬了。现在想想,真惭愧呀!

现在,人民已经解放了,战争的硝烟也从生活中消失了。但长征路却并没有完结。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长征路,我的长征路的目的地就是一所好的大学。我要把长征精神放在学习上,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迎来自己人生中的“尽开颜”!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6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革命先辈的旗帜为主题,以长征中的精神为主线,为物欲横流社会里的我们展现了一堂朴素而又震撼的一课。

贺龙将军的女儿贺捷生,讲述贺龙将军带着出生18天的女儿长征的传奇故事。从贺龙与妻子走散时的慌忙回头寻找,幸运相遇,到揣着闺女在马背上歼击敌人,把闺女甩丢,贺龙将军一直身兼两职——保卫国家,保护自己的孩子。期间担心说:带着婴儿与敌人作战,害怕会全军覆没。贺龙将军说了一句非常有情怀的话:“走在建设新中国的路上,我们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大胜利啊?”是啊,自己的孩子也是生命啊,每个生命,无论他|她是依托哪对父母来到了这个世上,我们都应该尊重、呵护他/活下去的权利。

《开学第一课》让我认识了一位真实的、生动的开国元帅的形象。贺龙将军不仅成功走完了长征,而且还保住了女儿的性命,这不也是给妻子最好的爱吗?多么可爱、可敬的元帅。

由此,我也在想,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是只教好班里的孩子,把一切时间、精力都付给学校,我们也应该分一些时间、耐心给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都不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你有什么能耐教好大家的孩子,你怎样为祖国输送栋梁之才?

耿飚将军的女儿耿莹,虽然年近七旬,却依然给人一种素净,淡雅,知性,而又不失坚毅的魅力女性,她告诉同学们,不论你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坚强。在快节奏戏谑性的生活里,“坚强”几乎都要淡出大家的脑海了,只会机械地、拼命地、麻木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哪还有什么事是需要大家考虑用“坚强”的心态去面对的呢?我们真低下头来思考自己的脚下的路,应该是怎样一种走法更合适,然后去坚强地面对,而不要麻木不仁地一直走。耿莹的“坚强”给了我强大的心胸,我会努力走出小自我,让教育路上的我释放更多的能量。

用一颗强大的心做教育,让自己走得更远,让自己的学生走得更远、更踏实,更幸福,让教育更美丽!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年的开学季都会伴随着一个特别的节目——《开学第一课》。而今年《开学第一课》也有一个特别的主题,那就是“先辈的旗帜”。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长征结束80周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就请来了曾经经历过长征的老战士讲述他们当年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老爷爷说起长征时红军叔叔阿姨们只穿着草鞋,或赤着脚翻越雪山、走过长满荆棘的小路……当老爷爷说到很多人的脚都走得鲜血淋漓时,观众席上的几个孩子忍不住哭了,我的心也刺刺的痛。他们是凭什么毅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奋力前行呢?为什么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呢?

那就是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什么?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灯,指引着人们向前去。那是战士们在粮食用尽、饥寒交迫时的希望──开创新中国,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为了这个理想,有多少人前仆后继地牺牲自己,又有多少人因条件恶劣患病离开了人世!老战士说了:“他们不是铁人,他们都是血肉之躯!”但身普通人的他们,却在理想的支撑下,化身为了可以连续几天不吃东西长途跋涉的“超人”。

曾经的长征精神是面对困境坚韧不拨的品质,现在的长征精神是在遇到困难时乐观向上的态度。很多现在的孩子喜欢抱怨作业多、题目难……相信在看过《开学第一课》后,在了解到长征的艰辛后,大家都会觉得自己遇到的困难简直不算什么。

回到大屏幕上,有些站立不稳的老战士舒展开了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但我觉得他们当年的苦都是值得的,毕竟中国已经这么强大了……”电视机前的我也会心一笑。是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先辈们用血和生命打造了永不磨灭的奇迹,长征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接过先辈的旗帜,继续谱写传奇!

一个人的长征观后感 篇8

听完左力老师《一个人的长征》的演讲,如今茅塞顿开,终于找到了答案:“信仰与历史自觉;巨大的历史自觉,煎熬出一代真人;伟大是煎熬出来的”——左力语录。

信仰和追求是无形的引力场。需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并且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这条路上,有远超过想象的荆棘、障碍,甚至绝境。这种坚持,是千磨万击后的坚韧不拔,是百转千回后的气吞山河。战争年代,为了胜利,舍弃一切,就是献出生命,在所不辞。这让我们明白,为什么长征途中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都能完成这一世界壮举,是因为他们信仰纯粹,心中激荡着必胜的信念!只有信仰和历史自觉才可以迫使一个人心甘情愿地勇往直前!“一个人的长征”虽然孤单、煎熬,但左力老师认为这是他受用终身此生最棒的行动与付出。他说:“我有太多次想过放弃,大多数行路的时间里没有人和我说话,强烈的孤独感让人窒息。每天步行30多公里,体力不支的时候,脚掌如同失去了肌肉一样,骨头和大地仿佛直接碰撞在了一起,疼痛难忍”。但左力老师坚定信念:长征精神最关键的就是坚持!长征的胜利,主要源于对于信仰的坚持!许多人在离成功最后一步的时候停止了,或者拐弯了,那就是前功尽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对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

长征胜利80多年了,能够这样身体力行地体验“长征”,为“长征”精神“做点事”的人寥无几人,沿途小姑娘送给左力辟邪的钱币,沿途大娘特意为左力做的中秋饼,还有大爷动情说的那句话;这是当年红军走的路,你不用怕,大胆往前走。是的,左力老师正是饱尝着军民鱼水情深而坚定地朝这条路走下去。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传递着长征的精神,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相信《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