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 > 地图 >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2024遥远的绝响读后感范文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相关栏目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热门栏目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推荐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

(共 895 篇)

  • 1、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500字感悟

    看了《天道》这部剧,又开始翻看《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这本书最鲜活的一个人物是芮小丹,她是一个活得简单、死的伟大的女人。丁元英看懂了其他所有的人,但唯独看不懂芮小丹,只因为她活的简单,用剧中的话,她是天国的女儿。丁元英是一位商业鬼才,拥有金钱、地位的同时,干着一份天职。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相爱是必然的,二人灵魂得到了共鸣。他们从对方身上都得到了自己所想,丁元英想要简单,芮小丹想要共鸣,让二位主人公从灵魂深处融为一体。

    本书以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从音响这个商业题材入手,揭示了国内经济市场的冰山一角,在发展音响经济的同时,杀富济贫、平衡贫富差距。

    书中有很多关于人性、理念、文化、物质、爱情、生死的理念,读来很有收获。比如,人的法则,是一颗阴暗的心永远脱不起一个灿烂的脸。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复杂的人心只是天道的一部分,无可厚非。天道恢恢,自有规律;芸芸众生,只能遵循。活着就是在不断的散发人性的光辉。光明而来,磊落而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公司、国家、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2、 《遥远的声音》读后感

    《遥远的声音》读后感

    《遥远的声音》是日本佐佐木赫子的一篇幻想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正彦是个“乖孩子”,乖到事事都听大人安排,乖到事事都要向妈妈请示。当然,正彦之所以是个乖孩子,肯定跟妈妈有关,因为凡事妈妈都早已做好了安排,正彦只是服从即可。

    这不,春假第一天,当别的小朋友都在享受放假的轻松,尽情地钓鱼、打球之时,正彦已经听从妈妈安排乘车一个小时去私塾上课。按照正彦妈妈的说法是,“春假的课非常重要,可不要迟到啊”,一向听话的正彦连日期都没有确定就去了私塾,但私塾当天并没有课。就在正彦即将到家时,正彦想外出玩耍,但,玩什么好呢?正彦犯难了,于是便打电话询问妈妈,就在正彦打电话时,一辆车失控冲了过来,悲剧发生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了。

    但,悲剧并不仅止于此。两个月后的周末,正彦家的电话铃响了,电话是正彦打来的……最初,大家都以为正彦妈妈悲伤过度出现了幻听,但,后来,爸爸也说是正彦打来的。奇怪的是,这电话只在周末上午打来,并且反复询问一句话,以至于正彦爸爸妈妈以为有人放录音搞恶作剧,但后来,周末上午的电话越来越频繁,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来一遍。

    正彦的离开已使家人悲伤不已,现在的电话更让这个家笼罩在了恐怖和懊悔之中,因为他们听到的是正彦说的“去玩好呢”,对于这句话,爸爸妈妈不太懂,是啊,这句话是一个什么样的秘密,在倾诉着正彦怎样未了的心愿?

    一切都是谜,再到后来,当正彦又打来电话时,作为同龄人的“我”拿起了电话,“我”听懂了正彦说的话,正彦正在用微弱的声音问:“我怎么去玩好呢?”听正彦这样问,“我”明白了,一边抽噎一边回答:“去找伙伴……找到伙伴,去玩足球,去玩骑马大战,不管玩什么都行。”从此,电话铃再也没有响过……

    原来,车祸发生前,正彦在电话里只给妈妈提出了问题,还没有听到妈妈的答复,所以,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正彦就一直有疑问:该怎么去玩呢?

    这,当属于正彦离去的悲剧之后的又一场悲剧吧?一个习惯于服从、习惯于听话的“乖孩子”,即使死后,还在等待父母的安排;一个被父母剥夺了所有参与权的孩子,即使死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尽管悲剧没有程度的区分,但后一场悲剧无疑加重了正彦离去的悲剧。

    “我该怎么去玩好呢?”正彦的疑问,是否在质问着我们每个人?当我们只要求孩子“乖”的时候,我们是否忘记了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当我们要求孩子听话要求孩子服从的时候,我们是否忘记了孩子

  • 3、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2024范文800字

    历史是一部长卷,再怎么博大精深也终究要翻过去的;历史是一个故事,多少是是非非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循环往复。我们拦不住它滚滚的潮流,唯有在现实的寂静中,或漠然或虔诚地品味曾有过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记忆。然而,余秋雨的《遥远的绝响》始终在心间震撼。

    翻开历史,在那样的年代,在一个功名利禄争斗的乱世,多少文人名家在漠然中悄逝。没有谁为谁叹息,没有谁为谁停留,就这样,如古井死水沉淀于历史的旧梦中。

    是余秋雨,翻开了这个旧梦,在梦醒的惊悸中,凭着一份对中国文化史的责任感,凭着满腔的激情诉说了魏晋时期的文化名人被历史遮掩的千百年来的哀痛,诉说的是一份衷肠,道出的是一种惋惜,发出的是一声概叹。文末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一种怎样的无可奈何呀!

    才华横溢,孤傲清高的阮籍,曾为人生的末路而哭泣,曾为到处都是为争做英雄而留下的斑斑疮痍而伤怀,他苛求的只是生命中的一点自主和自由。如此德才兼备的才子却隐没于茫茫乱世,岂不悲哉?但真正悲哀的,只能是那个社会;应当负责任的,该是那个时代。无意于险恶的乱世,在一个清冷森林里隐蔽自己,给自己的心灵一份宁静。阮籍像一片风干的带着绿色的树叶,既不属于天空,也不属于大地,默默一生中能够读懂他的只有自己。

    还有龙章凤姿,天使自然的嵇康,生命乐章比阮籍更清晰,更响亮。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人生主张,使他完全不理会种种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官场仕途,将在大树下打铁作为其心的归属。对嵇康来说,能够从心灵深处干扰他的,是朋友。为了逃避官场,把友情看得深重的他毅然与好友山涛绝交。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那封伤心凄切的绝交书足可以证明他心灵深处的那份坦诚和无奈。

    错过的已经错过,失去的终究失去。假如那时嵇康、阮籍走进官场,结局是否会同历史一样,悄然远逝呢?应当说,正是拥有那种洁身自好、孤傲清高的处世观,他们才传响于历史。

    遥远的绝响已追随历史而去,但那串尘世的风铃是否也会轻轻摇响,启迪着人们对那些古老的精神财富多一些在乎?

    我想,至今能够对他们说的只有时下流行的一句熟语:情愿一生追随,只为梦能圆。

  • 4、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3)篇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1)篇

    故事远不像书名那样富有诗意。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真实地展示给我们。在战争中,军队作为国家机器被运转,士兵作为机器的零件或螺丝钉在运转中被损耗,并以死亡人数的数字形式留在历史记录中。

    然而,每一个士兵作为人都是活生生的,他们也像所有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情感,兴趣,爱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战士,他们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勇敢坚强,不畏艰险,不惧死亡,不辱使命。可他们也会感受流血的疼痛,也盼望着早日结束战争回归自然人的正常生活,一个伞兵在出发前特意带上了软底轻便舞鞋,觉得在战斗结束后会派上用场,另一个伞兵甚至在跳伞时随身携带着他的宠物鸡。一会儿他们用枪直指敌人,射出子弹夺取对方的生命,一会儿又对同类产生同情,愿意把仅有的食物让给曾经的敌人,他们为被自己射伤的人包扎伤口,也为射伤自己的人包扎伤口。他们就这样不断地交替着士兵和普通人的身份。

    为天下的所有士兵祈福吧,愿他们所属的机器永不启动,愿每一个士兵能在和平岁月中完成使命,并以自然人的身份而不是数字形式走完他的人生路。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2)篇

    这是科尼利厄斯·瑞恩的二战三部曲之第二部,这是纪实文学,以普通士兵的角度描写二战欧洲战场一次具有卓越价值的战略行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伞降作战行动,最大胆最疯狂的蛙跳突击战术,从计划,到实施,到失败,结果不如人意,但其反映出二战欧洲战场盟军对于迫切结束战争,争取圣诞节前回家的心愿是如此强烈,渴望离开战争阴霾,却又不得不以命相搏,以少数人的牺牲换取大多人的幸福,战争是不人道不道德的,可我们要以人道的牺牲去面对,何其不幸也。 在枪弹和血火之中趟出一条光明大道而不得不于地狱中前行,在苦难于痛楚之中拯救绝望的人而时而让自己陷入绝望,没有愿意为了一块勋章而牺牲自己,更愿意为了回家,回了道义,为了光荣与梦想,为了人道主义,结束那罪恶的法西斯统治,即使我们不得不采取极端而残忍的手段,因为必要的选择和牺牲是值得的,哪怕是自己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也不得不为

    遥远的桥:1944市场花园行动 读后感 第(3)篇

    多次在有关二战历史的书籍中遇到市场花园行动的字眼,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也有提及但是语焉不详,终于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答案。这是二战无数悲剧之一,看到那么多空降精英被屠杀,就不由得对盟军高层贻误战机、

  • 5、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3)篇

    午休时分收尾本书:高屋建瓴 波澜壮阔 润物无声 睥睨众生。《遥远的救世主》:n1、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2、自性本来,无需知道,这是根性的范畴,不是根器、智慧。3、命题有错,只要答就错,只要是需要证明的感情就有错误。投石击水,不起浪花, 也泛涟漪。天下之道论到极至,是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至,是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有招有术的感情,招术里面是什么不去论它了。没招没术的感情,就该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心是什么?心是愿望,神是境界。那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会。4、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又是一条线,这个两者之间就是生存空间,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我们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大,这个市场竞争的确是非常历害,胜负往往就是在毫厘之间,两败俱伤,如果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5、想干成点事就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了,别把自己太当人了。就这点规律而言,天下乌鸦一般黑。6、别拿你的职业去拔高你个人的规格,让人轻看。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势,强焉在?一个弱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是魔是鬼都是个表述,本质是思维逻辑和价值观与普通人不同,所谓的地狱之门也无非是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如果你是觉者,我尊敬你,向你学习;如果你是魔鬼,我鉴别你,弃你而去。即便是价值观不同,就真有那么可怕吗?n7、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根到底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 技术、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8、对于农民,从基础设置就不给他们期待天上掉馅饼得机会。我救不了他们。我能做得就是通过一种方式,让他们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能救他们的只是他们自己。不怕吃苦受累。

    2016年他推荐我看电视剧 天道,那时候还不知道我会来德国,后来机缘巧合,有了来德国学习的机会

  • 6、 《遥远的风铃》读后感

    很久没有被一本书而感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触动很大,那个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故事,悲惨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串串的故事你想知道吗?

    主人公小芽从初中生到高中生,从一只蚕蜕变成一只蝴蝶,她经历过仇杀、革命、爱情。她漂亮,圆圆的脸上时不时就冒出两团红晕,天真的笑容再加上与生俱来的气质让她变与众不同;她坚强,老师的不满和同学的妒忌如同洪水般向她涌来,但她,却用着坚强和善良感化他们;她善良,漂亮的外表下是一颗如水般透明清澈的心,接触到她,就会感觉有一股亲切的味道,她总是那么善良,那么惹人怜爱,那么的,坚强而又脆弱

    她的人生因江心洲的朋友而变得坚强、精彩。小芽的身边总是有许多朋友:花红、贺天宇、温医生、叶飘零他们是小芽熟悉的朋友,总是一副花痴样的花红、干净沉默的贺天宇、温柔和善的温医生、神秘高贵的叶飘零在江心洲,他们各自与小芽上演了不同的悲喜剧,小芽目睹着人世沧桑,目睹了人性沉浮,她朦朦胧胧中成长,在成长中坚强,因为有他们,小芽才会明白这世界。http://

    她的人生因有江心洲而幸福。在那个悲惨的时代,小芽是幸福又幸运的。她生活在江心洲,她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在那里坚强。她总会想起江心洲的美丽景色,还有那神秘的江猪,她与江心洲上演着一部电影,一部属于江心洲的幸福电影

    脑海里浮现着书里的一个个场景,和那遥远的风铃,是谁摇响了那个风铃,又是谁目睹那人世沧桑

  • 7、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范文600字

    遥远的救世主是作家豆豆写的一本小说,后来改编成了电视剧了,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范文600字有兴趣的一起来欣赏一下!

    这是豆豆的一部气势恢宏的小说,里面商业、爱情、人性相互交融,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命运的描写,豆豆把对文化属性最深刻的反思给呈现了出来。

    这是一本读后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的作品,也许正应了那句大悟无言吧。先摘取书中主人公丁元英的一首词作作为()开篇吧。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静,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书中主人公丁元英在经历了私募资金后决定回国归隐,这种归隐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归隐。先看看书中其他人物是怎么评价丁元英的吧。肖亚文,一个典型的职场女白领,浑身透漏着精明、干练。她对书中女主角芮小丹描述丁元英时说:说他是魔、是鬼都可以,但是就不是人。当然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问题,正常人有一套被定义为正常的社会思维方式。就像芮小丹所说丁元英,这社会不缺执着于出人头地的人,但丁元英属于执着于不出人头地的人。

    芮小丹作为故事的女主角,她是一个非常独立自主的女人,因为肖亚文的嘱托和主人公丁元英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天国之恋。开始了一段所谓的神话。

    丁元英为了送给芮小丹一个礼物,就是芮小丹所谓的神话,改变一个贫困村的现状,至此,三个音乐发烧友开始进入故事。从丁元英的商业计划到最后的落实,都无疑步步都在其预料之中,就像丁元英所说,中国股市犹如一个atm机,只要掌握文化密码,就能开箱取钱。

    丁元英在与正天集团总裁韩楚峰对话时就谈及文化属性,丁元英说:咱们的文化属性是救世主文化,黄天在上的文化,这是一种和社会发展及其不符合的文化,是弱势文化。

    故事的最后伴随着芮小丹的自杀而结束,这其中太多曲折、精彩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 8、 遥远的渡桥读后感

    摆渡

    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打开了这本书《遥远的渡桥》。这本书收录了张之路有代表性的《非法智慧》《第三军团》等作品的精彩篇章和《渡桥》等短篇精品。走进作者富于生气和想象力的文字,跟随书中出神入化的奇妙情节,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深切的悲悯情怀。

    读了第一篇短片小说《暗号》,里面的小主人公以我这样的第一人称来描述,使人感觉着就是作者自己,增加了真实感。文中的父母让自己的儿子一个人出来旅游,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呢,现在中国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舍得让他们受一点苦,这也养成了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的原因。这不,你在人才市场会看见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为自己的儿子寻找工作。而国外的孩子不是这样的,他们很小就会赚钱了,比如帮别人带小孩、去饭馆端盘洗碗等等。这让我想起了一篇课文《乌塔》,这是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自己赚钱旅游的故事。在教育方式这一方面,我觉得中国的父母应该向文中的父母和外国的父母亲学习学习。父母应该给孩子一辈子受用的东西,不是物质的,物质上的东西不可能一辈子靠父母,而且世事难料,只有给孩子真正受用的东西才是给他一辈子的幸福。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作文爱,不是溺爱,不是你给他多少物质上的,不是让他吃多好,穿多暖,少吃苦,《暗号》给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看了《第三军团》的节选,我真是感触颇深。里面的作者为了声张正义,却被几个小流氓威胁和侮辱,而周围的群众只是敢怒不敢言,只是在旁边看着,没有上前去帮这位作者一把。到最后有两个英雄救了我,他们堪称武林高手了,对那几个小流氓进行了教育。这个第二天报纸上都没有报道的看似没有价值的事情,却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某种现象一部分人为了不劳而获,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愿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助涨了犯罪分子的气焰;可贵的是而依然有不缺乏富有正义感的人,他们看见不公平的事时会冲上去伸张正义,就像文中的眼镜小胡子和那位司机一样。这个社会需要正义感,需要正能量。人民的安全需要他们,社会的和谐需要他们。而最关键的是,从不同类型的人身上,我们要照出自己的模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遥远的渡桥》,就是完成一次心灵的摆渡,让我们首先在心灵上强大起来,从小学会独立,学会勇敢,拥有正义和智慧,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时代的骄子。

  • 9、 《遥远的岛》读后感范文800字
    《遥远的岛》读后感范文800字

    在《成长的岁月》的《内心的成长》这个分目录里,有篇名叫《遥远的岛》的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孩子内心成长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孩子,他们一心向往着海上的那个神秘而异彩纷呈的小岛。可是当终于有一天,他们真的踏上这个小岛之后,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荒野。他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曾日夜向往的小岛。他们回家之后一直很难过,也从此不再看这个小岛了。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感触很深。从对梦的痴心幻想到逐步认识冰冷的现实,也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每一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是梦的季节。小时侯,我们阅读的,是美妙的童话,画的,是无拘无束的想象画,听的,是欢快的儿歌,做的,是无奇不有一心向往的梦。小时侯,在我们的眼里,周围每个人都是笑着的,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可以画成绿色,狮子,不会吃人……一切都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飞逝,我们长高了,长大了,看到的东西多了,也懂得了不少。其实我们有很多梦想,当我们真的涉足期间,却突然大失所望,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人的想象那么美好。我们总会慢慢发现,不是每个人都是笑着的,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圆满的结局,天空,毕竟还是蓝的,狮子,还是会吃人……

    我想起了以前在作文选上看过的一篇作文。它讲的是作者快小学毕业了,想考上重点中学。一天晚上,作者的妈妈请了重点中学的几位老师到家里来吃饭,并给他们送礼,让他们帮帮忙,让作者“顺利”进入重点中学。作者当时感触很深,也很诧异,重点中学不是只有考好试才能进的吗?为什么有些人学习不好也能进重点中学?大人却对作者说:你是小孩,你不懂。

    的确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毕竟还是小孩,我们还有很多事情不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始终还是会懂的。我们也会发现,我们的梦,也可能像《遥远的岛》这篇文章里的那个小岛一样,只是一片荒野。当热烈的梦想遇到冰冷的现实,我们也会因此而难过,伤心。“成长的感觉,外人看来,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悦;自己体会,则有蛹虫化蝶的痛苦和新鸟破壳的挣扎。”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事情我们不得不去认识,去面对。

    我又想起了,老师曾说过,像我们这种年龄,应该暂时告别童话,多阅读些现实的文学作品。不错,童年的梦,热烈的梦想遇到冰冷的现实,可能会一个个破碎,而我们,正是踩着这些美丽的七彩梦的气泡,一天天成

  • 10、 《她想要月亮》读后感:幸福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幸福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她想要月亮》读后感

    北京分行亮马桥支行 徐敏

    《她想要月亮》

    作 者:(法)拉斐尔·吉奥达诺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时 间:2017年9月1日

    跟读笔记

    休假在家,看到工作群发了一条党群推荐的书籍信息,提到了《她想要月亮》这本书,能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的书一起推荐,想必此书必有过人之处。于是,趁着闲暇时,抱着一丝好奇心和也许读后感能发表的好胜心,在kindle上下载了这本电子书来看。看过之后就发现,着实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书籍整体概况

    本书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卡米耶一次偶然间遇到了"公式化生活综合症疗愈师"克洛德,通过聊天得知原来自己当前这种糟糕的生活状态是患上了"公式化生活综合症"。为了走出当前的阴霾,她决定让克洛德协助她走上蜕变之路。通过克洛德的帮助和她自己的努力,最终卡米耶的生活重拾了激情,儿时的梦想也实现了。可是克洛德最后却告诉她,他并不是疗愈师,他也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摆脱了公式化生活综合症,他希望卡米耶也能找到合适的人将这种方法传下去,最终卡米耶也兑现了她的承诺。

    二、本书的亮点

    初读此书,以为就是一般的小说,后来发现原来它是一部励志鸡汤书,可是它又不像有些鸡汤只是给你喊口号,它不仅给了你价值观,还给了你便于实践的方法论。他并没把成长蜕变的方法硬生生地灌输给读者,而且通过小说中"公式化生活综合症疗愈师"的口中阐述出来,以具体的场景展现来说明改变的方法,通过女主人公的经历也验证其有效性,引导着你轻松读小说的同时又能学到干货。

    另外,书中引用了很多生动的寓言故事,描述的语言比较诙谐,尤其在描述人的时候,形容词很丰富而又生动,让人脑海中画面感很强,仿佛看了一部电视剧

    三、对我的启发

    看此书有如看电视上的养生节目,感觉专家说的症状自己都有,公式化生活综合症貌似自己也有很多症状与之吻合。本书经典的话有很多,教你改变自己寻找幸福的tips也很多,令我最受启发的有以下几点:

    1.每日一小步理论

    "这种理论告诉我们,改变不是需要一鼓作气翻越高山,而是由一系列微小的变化逐步累积的过程。这样一看,改变就不会令人望而却步,而且事实上,你更容易完成任务。"

    根据书中的改变指南,边看书边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纠正,大扫除,正能量笔记本,承诺笔记本……家人惊讶于我突然改变的同时,也感到欣喜,我也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看着承诺本上一件件完成的任务,心中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7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遥远的绝响读后感,2024遥远的绝响读后感,教您怎么写遥远的绝响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