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修行的作文 > 地图 > 修行的作文
修行的作文

(共 4510 篇)

  • 1、 写修行的作文4篇

    提高写作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好作文是非常吸引人心的,那什么样的作文值得参考?发现您关心的内容我们为您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写修行的作文”,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写修行的作文 篇1

    苦难是修行?刚看到时有一点小惊诧,因为我长这么大从未去思考过这个问题,也没曾想去探讨。但是就是这几个字抨击着我的心。

    或许是感同身受吧。从我们出生起一直到现在,或多或少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苦难。也正是这些苦难让我们不得不鞭策自己努力前行。

    人一生下来,就是来接受惩罚的。没有谁的一生是想怎么过就怎么过的。我们就好似一个个演员,生活就是一本剧本。但又和我们真真的剧本有所不同,影视剧中的那些剧本是规定死的,里面的人物是该怎么说怎么做都是设计好的,里面的所有发生的剧情包括结局永远是导演来决定的。他们没有改变结局的能力,没有创造可能性的可能。但是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

    我们的出生,我们的家庭都是上天这个总导演安排的,还有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苦难,甚至连我们的智力,记忆力也是被规定死的。但是我们比那些始终活在剧本中的人物要幸运些,因为我们有可能可以改变结局,可以把一切不好的结局变成我们想要的。但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经历的不是一般的磨难,我们要克服一切的不可能。所以,要想有完美的结局,一切必须要等价交换。

    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我们现在就是在做梦,等我们去世的那一天,我们的梦也就醒了。”我们现在到底是不是在做梦,谁也不知道,或许是又或许不是。人人都想做一个好梦,可是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要给你搞出些幺蛾子来,而你偏偏就上了他的当。就如曾经的我,总是受到考试失利,朋友的背叛……一点一滴的苦积攒起来,甚至让我感觉自己要垮了。那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上天给你布置这么多难题,是想要看你的笑话,越是这种时候,你就越不能气馁,不能让这些“坏蛋”的计谋得逞,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

    我也曾几度绝望过,因为不管我怎么用心的去面对每一件事时,难免都有一些问题出现,我曾经深深的怀疑过上天是不是在跟我作对,为什么不对我好一点。但是,经过内心的叩问,认为遇到点苦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往往出成就的是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磨难的人。也许现在的我离成功就差这几个曾经被我厌恶的苦难吧。

    人生就如一场戏,词唱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唱错后的救场行为,行为正确,你将被人夸奖,解决的不好,你将被人唾弃。

    所以

  • 2、 成长与修行_900字

    成长这个词并不仅仅属于孩子,每个人都在成长,成长是什么呢?我觉得不同的人一定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成长是一场修行。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总会说:“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这里的“长大”也是“成长”,但这只是生理上的;当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上了初中高中之后,才发现成长很痛苦,不论是生理上又或是精神上,来自个方面的压力。时时刻刻都让你的神经紧绷,有时会觉得很累,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什么都不想干,于是我们学会了忍耐和坚韧。这是精神层面上的一次进步和成长。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乍一看。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条路上布满了荆棘和坎坷,等待着我们一步步去跨越,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心智上层面上的丰富和成长。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要成为人才,不是靠说,而是靠做。要去经历,遭受挫折,沉淀和释怀。每一个过程都是那么重要,温室里的花朵只是娇嫩之物,无法经受大自然无情的摧残和洗礼,然而在大风大雨之后仍能存活下来的花朵,在我眼中,那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因为它们的美并不仅仅拘泥于外表,更是它的精神,它的内在。后者可以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可是前者一到新环境下,就变成了霜打的茄子。成长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然,成长并不完全是痛苦的,还有快乐的、幸福的。在校运动会上,班级与班级的拔河比赛,通过同学们顽强合作,团结一心获得胜利的时候,相信当时你的笑容是灿烂的,欣慰的,因为你懂得了一个人是干不成大事的,必须要有一个team,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合作。互帮互助,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当你年少轻狂,不注意身体而发烧在床,是母亲时刻守侯在床边,关注着你的情况,第二天早上,你发现烧已退了,母亲也已离开,你会感激,这时你懂得了什么是爱,懂得了日后要孝顺父母。

    来日方长,我们依旧在大人的眼里是孩子,可是我们在思想上成为一个大人,因为成长会让你看清这个复杂的社会,让你懂得为人处世是那么得不容易。所以,我们依旧在修行,穿过了这条河。还有好几座高山等你去攀登,去征服,你的思想也会逐渐成熟,不再像以前跟父母吵着买玩具,而是会一个人去关注国际大事,充实你自己的大脑,丰富自己的阅历,磨练自己的意志,这才是成长的意义。每一次成长的经历都是今生你的无价之宝。

    成长纵然痛苦,但却乐趣无穷,何不苦中作乐,乐享美好人生。

  • 3、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读后感

    时间如白驹过隙,相信很多人都在叹息,时间都去哪里了:昔日苗条的身材变得臃肿,昔日美丽的容颜有了细纹,昔日成天好友结伴嬉嬉闹闹而今孩子成了心中唯一……是啊,时间确实偷偷地改变了这一切。初荣信时,大家都是小鲜肉、小鲜花,而今我们已为人父、为人母,感受喜悦的同时,还要做好角色的转变。

    不知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初为宝妈时,不知所措,各种信息的就是上网。通过一些育儿师的科学知识或者其他宝妈的经验解决孩子的一些问题。在孩子一岁多时,我买了《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这本书。这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书中介绍了很多实用的方法,确实对我很有帮助。我希望自己尽最大努力做一位好妈妈,感受和体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也尽量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中少走弯路,让孩子和我都能愉快的度过在一起的每一刻。

    孩子是人间最美好的存在,他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福气。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手中宝,总是给孩子寄予很多希望,其实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你是否发现他的小调皮、小可爱、小哭闹、小依赖以及他的小认生、小害怕、小挑食……也许在你眼中不经意或不在乎的一个小举动,实际上都是宝贝在逐渐长大、逐渐进步、逐渐独立的一个过程。可还记得孩子会走路时,你担心他会摔倒便上前扶住,他却把你的手推开坚持自己独立行走;当他慢慢的会用勺子吃饭时就不愿意让你再喂;当他有了自己的审美,出门时会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和帽子,把不喜欢的丢在一边;当他听到喜欢的歌,会跟着哼唱或者手舞足蹈……其实伴随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自己也要修炼好自己,学会观察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表情,学会倾听、学会讲解、学会帮助,这个过程也是我们进步的过程,正所谓: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

    其实在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公司就像慈爱的母亲,我们每一名员工都是她的孩子。她提供给我们就业的机会,提供给我们学习的机会,提供给我们成长的平台。我们在成长的同时,理应感恩母亲的哺育,感恩公司的关怀,为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青春和力量。与荣信同行,我们在路上!

  • 4、 《孩子的成长 妈妈的修行》读后感

    朋友们推荐的《孩子的成长 妈妈的修行》,这两天一气呵成读完了。这真是一本好书,所以我打算写一篇读后感。 这本书有六个章节,分别是:如何倾听年幼的孩子、如何教会年幼的孩子表达自我、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爱、如何给孩子简化生活、浪漫每个妈妈都可以做艺术家、育儿先育己。

    书中涉及到幼儿养育的方方面面,本文仅谈谈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1、冰山理论与真正的倾听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海里的一座冰山,我们看到的行为只是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水面以下隐藏的更多的部分才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不要仅仅停留于行为的表面,而是去发现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内心世界,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书中谈到作者云香的儿子豆豆有一段时间打自己的小妹妹(云香的侄女,得到云香的喜爱、拥抱、亲吻),在妈妈跟他讲道理之后仍然变本加厉的打妹妹。 云香当时生气打了孩子,后来通过p.e.t.父母效能训练、完形心理学、家庭系列排序等培训,才认识到豆豆的所谓不良行为并不能肤浅的以自私来概括。豆豆的打人行为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在水面以下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引起妈妈的关注,以便验证妈妈对他的爱,确定自己是妈妈最重要的孩子。

    还有一次,豆豆把自己的一个心爱的玩具忘在幼儿园没有带回家,晚上哭闹得很厉害,一再要求你陪我一起去把车拿回来。云香试着去倾听他,直到几个小时以后方才明白,豆豆的重点不在把车拿回来,而在你陪我一起。

    原来,豆豆当时正处在刚刚入园的时期,虽然表面看起来适应得很好,但是内心还是有些焦虑。当他因为忘记带回玩具而难过,希望妈妈的陪伴来缓解这种难过;或者说,他就是希望妈妈一直陪着他,包括上幼儿园。

    在书中,云香详细的记录了当时倾听的经过,并且在她最后告诉孩子我在这里陪着你、你要妈妈陪着你的时候,豆豆紧绷的身体一下子柔软了,抽泣着开始入睡。当孩子梦中惊醒要哭时,妈妈告诉她:你要妈妈陪着你,你要和妈妈在一起。然后孩子接着安然入睡。云香说,经过这次深度的倾听,豆豆仿佛一下子释放了入园焦虑,开始真正开心的享受幼儿园生活。

    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理论认为,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是他真正想要表达的问题,前者与后者的关系就好像洋葱皮与洋葱核的关系。要剥开层层的洋葱皮,看到孩子表达的真正的内核,唯有真正的倾听才可以做到。

    真正的倾听必须是不带任何猜测和预设的,不能是我早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但是我要装作来倾听

  • 5、 读《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

    最近读《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些话虽然不是第一次读到,但仍旧有很多共鸣。时而勾勾划划,时而停停想想,时而会心一笑。教师离不开阅读,读什么书很重要。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不上走弯路,但确实存在某个阶段阅读内容缺失现象。常生龙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

    1、人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渠道。朗读既是理解文本的主要方式之一,又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感悟:语言学习的规律都是相同的,不过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规则是后人总结出来的。语言学习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和过程,接受--观察模仿--练习--运用。如果语言学习从学习语法开始的话,将会抹杀很多孩子的语言兴趣的。

    2、当师生融为一体时,教育真的是一种幸福,教育真的会变得简单、轻松而有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感悟:教师的职业倦怠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固然与收入和压力有关,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工作中中丧失了真我,像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天天带着面具生活,在学生们面前装样,那肯定不会快乐幸福。对一个老师来讲,课堂上的自我越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真我,就会越幸福。

    亲爱的老师,你有勇气在课堂上展现真实的自我吗?

    3、将教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的,就是信任!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尚未培养出思想上的韧性,以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克服苦难的精神。----第56号教室的文化场。

    感悟:我们常常将学生成绩的不尽人意归结于学生的无能,事实上,这些孩子并不是智商低,而是情商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目前急功急利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关注与培养。

    4、如果孩子们不能学着好好读书并且喜欢阅读,那么这个孩子在其他方面发现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就很小。....有学困生的困难就是不能顺畅地阅读。-----第56号教室的文化场。

    感悟:严重同意。读写能力不仅仅决定学业能够成功,还决定着未来的生活质量。家长和老师如果携手把孩子培养成了终身热爱阅读的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若想领先于他人,先从学习阅读开始。阅读习惯的培养一定要趁早。

    5、只有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6、语言既能使人文

  • 6、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一)

    王伽鑫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收录了作者对50本书阅读后阐发的感受。作者10年来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十年如一日。本书是在500多本书500多篇读后感中挑选出来的。很多文章当初在作者的博客里曾经阅读过,但打开浸着墨香的新书,发现这些似曾相识而今又经推敲修订过的文字,被作者精心架构的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足见作者的用心。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内在有着严密逻辑联系的教师阅读图谱。书中作者列举的书,也跟着买了不少,但认真阅读引发自己新的思考,不多。近日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时,偶尔还会翻出对应的书籍,愈发感受到常局阅读的思考之深及论述之广。

    作为教师,按理说应该是读书人。但是,倘若没有培养读书习惯,根本就不算是读书人。最近读《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些话虽然不是第一次读到,但仍旧有很多共鸣。正如本书里所说的,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看完本书后,更是同样的感受。现摘录几点感受与心得:

    一、了解是教育的前提。

    没有了解,就没有有效沟通,没有有效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 用柔软的眼睛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即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成人只有放下架子,怀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挡风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二、将教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的,就是信任!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尚未培养出思想上的韧性,以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克服苦难的精神。我们常常将学生成绩的不尽人意归结于学生的无能,事实上,这些孩子并不是智商低,而是情商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然 而,目前急功急利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关注与培养。

    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只有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无论是整个学期的教学,还

  • 7、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梗投射在书桌上,寂静的暖意挑逗着房间的寒气,我触摸着、温暖着、尽情的享受着这“幸福”的周末时光,窗外不是飘来热闹的说笑声,打破这周围的寂静。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寂寞。我独坐在窗台,凝望着手机群中的写作通知发呆。书桌上透过书页,一行小字映入眼帘:“坚持不懈的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的一次次的邂逅。”是啊,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摸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我再次翻开了那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

    打开浸着墨香的书籍,发现这些似曾相识而今又经推敲修订过的文字,在作者亲切的“让我们读书吧”的自序中,浏览了被作者精心架构的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既有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研讨,也有教育名家教育启迪与唤醒,更有世界顶级国家教育成功的秘诀。足见作者的用心。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内在有着严密逻辑联系的教师阅读图谱。每当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时,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给我启迪,让我豁然开朗。现将阅读感受总结如下:

    一、阅读激发了我的教育梦想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应当是我们所有当教师最美的梦想,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告诉我们:当师生融为一体时,教育真的是一种幸福,教育真的会变得简单、轻松而有效。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追求分数至上的现实,微薄的工资收入,高强度的压力,职业倦怠也越来越明显,固然与收入和压力有关,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工作中丧失了真我,像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天天带着面具生活,何言快乐?

    在许多师生共处的日子里,自己也曾在课堂之外,经历过带着学生去野炊、去参观实践园等实践活动,活动后我立即整理拍照文字,记录活动专辑在教室里展示交流。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习作也取得来前所未有的成功。几年的时光过去了,学生们每次提起那段难忘的经历都激动和兴奋好久!

    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也曾有过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在自己或长或短的教学生涯内,有过留给学生串串珍珠版精彩活动的难忘痕迹,也曾有过充当童心未泯教师的幸福体验。教育生活原来可以这么幸福的过,沉淀许久的教育梦想再阅读的体验中再次被点燃!

    二、阅读刷新了我的课堂教育观

    教学是一门充满艺术的创新科学,对教学技术的研究,对教学方法的探讨,

  • 8、 《素颜修行》读后感

    《素颜修行》是年轻作家彭彭在周庄修行一年间写的一系列书信。周庄是有名的古镇,彭彭决定到这里来居住一整年的目的与同行的两个姑娘的并不一样,她们此行有关古镇的电台和咖啡馆,而彭彭是一开始不知道来周庄干什么,只是因为最爱的三毛曾停留在这个神秘的周庄。

    古镇生活犹如一首抒情缓慢的曲子,小桥流水,青石灰瓦,清风明月正好,人的心境也渐渐被这清幽的环境所感染,尘世间的浮躁慢慢沉淀于燕啼烟雨中。彭彭写信的对象是叫明的人,明为何者?无从得知。但是随着信一封封的展作文开,古镇时光的悠悠流逝,明在读者的心目中由一开始像是彭彭的未来恋人、家人朋友,到自己,最后的一封信里彭彭说这些信是给自己二十五岁的生日礼物。明可以是任何人,更可以是过去的自己,也可以是未来的自己。

    彭彭独自一人在周庄修行的日子里,感觉到自由与孤独的苦乐交织。身为年轻作家的她,已经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也一个人旅行过大半个中国。生命如果能按照既定的理想路线进行,这证明自己坚持初心;倘若生命偏移轨道,一切在意料之外也没关系,生命的丰富体验亦充满惊喜。

  • 9、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笔记

    闲暇时阅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打开浸着墨香的书,发现这些似曾相识而今又经推敲修订过的文字,被作者精心架构的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足见作者的用心。

    这是一本教师阅读图谱,师离不开阅读,读什么书很重要。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不上走弯路,但确实存在某个阶段阅读内容缺失现象。《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作者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的为师观,没有说教,道理自然深入人心。

    在这个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一些根本书籍是捷径也是正道。如果有心,认真阅读每一辑的书目,犹如一张阅读图谱,若能按图索骥读上几本,围绕对应主题,思考相关问题,相信一定收获多多。

    这是一本阅读方法指南。看书,人人都行,但是阅读,并不是人人都会。当然,这里除却休闲式的随性阅读。教师阅读专业类书籍,有时因为获取信息比较观点,只需浏览,但更多时候是需要细心阅读的。

    有人说:“每个人总是阅读中找回自己。”能静心每周认真阅读一本纸质书,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方法指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自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很幸运地与《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一书相遇,如在茫茫书海中,看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让我们都捧起书来,汲取越来越多的知识营养,获取越来越多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热爱读书的人,知识不会老化,善于读书的人,才思不会枯竭。

    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扉。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田东东)

  • 10、 [荐]读书是最好的修行读书笔记精选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读后感质量更高呢?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对于这个作品,我们可以写读后感来加深理解,下面是我们为你精心整理的“读书是最好的修行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书是最好的修行读书笔记 篇1

    天气一天天变得凉爽起来,暑假很快要过去了,我的散漫享乐的假期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想起了领导放假时布置的任务:本假期要读一本和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不要读那些和自己工作无关的消遣类的文学书籍。

    说实在的,我是不爱读书的人,最确切的说是根本安不下心读书,内心浮躁的我翻开书籍刚看几页,就想翻翻后面,想想这么多页的书,什么时间才能看完呀,内心有一种恐惧感,其实是自己对于阅读还是没有真正的热爱起来。一想起不爱阅读的人就是精神残疾这句话,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精神残疾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还不从书中寻找答案,怎么能治愈自己的疾病呢?

    对我来说,读完一本书,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书中的一些大致情节,并不能系统的认识整本书的结构,所以很多次翻开书,基本没有完整的耐着性子读完的。但是我的内心却又非常羡慕那些知识渊博的爱读书者,为他们那妙趣横生的语言折服,为他们笔下流淌的精美绝伦的文字而惊叹!看到一篇篇优美动情的文章,仿佛闻到了作者那丰富高贵的灵魂散发出来的香气。我认识到,我的内心还是喜欢文字的!或者说还是应该有内驱力的吧!

    从旧书网上淘到《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选这本书的原因是想了解读书怎么会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因为我听说过《工作是最好的修行》一书,还有作者是一位--人,感觉很亲切。一位漂泊异乡的人能够成为教育局长,一定是一位有思想的教育大咖!

    翻开作者的后记,知道了本书是一位特级教师十年来每周阅读一本书后撰写的500篇读有感中的其中50篇编辑而成的,我霎时就为作者这种阅读精神所感动。每周阅读一本书,撰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整整十年,即使是出差过节,他也从没有懈怠过一次。一位局长,日常事务繁忙,没有整块的读书时间,每一本书都是在旅途、会议间隙、饭前饭后、睡觉之前的琐碎时间见缝插针中完成的,即使是到了深夜里11点钟,他的读书计划没有完成时也不会躺下疲惫的身子休息,他从没有对自己放松过要求一次,这样一做就是十年,读书写作像呼吸一样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了,别说里面的读后感内容了,这后记里的几句话已经足以让常人惊叹!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要是挤总是有的

  • 2019-10-29

  • 2022-03-22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1-11

  • 2019-11-06

  • 2023-03-04

  • 2019-11-08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11

  • 2021-07-30

  • 2019-10-29

  • 2019-09-2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10-14

  • 2019-10-11

  • 2021-12-09

  • 2019-10-23

  • 2019-11-04

  • 2019-10-12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2-01-27

  • 2019-09-30

  • 2021-09-27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0-11

  • 2019-10-29

  • 2021-11-01

  • 2022-06-15

  • 2019-10-24

  • 2019-11-16

  • 2022-05-12

  • 2023-05-12

  • 2021-09-14

修行的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修行的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修行的作文、2024修行的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