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书籍醒来读后感 > 地图 > 书籍醒来读后感,2024书籍醒来读后感范文大全
书籍醒来读后感相关栏目
书籍醒来读后感热门栏目
书籍醒来读后感推荐
书籍醒来读后感

(共 7544 篇)

  • 1、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_600字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600字

    朱生豪的爱不像王小波,同是热烈,但朱的热烈中还透着自卑和敏感。尤其是他身体不好的那段时间,更是把生死挂在嘴上。(原谅我拿小波来做比较,书读的实在有限罢了。)

    在我看来,他的自卑有一部分原因是宋清如迟迟不肯答应。单看朱生豪的信上,可以觉察出宋是更内敛和安静的,或许当时她只是对朱抱有学长的敬畏,所以总是犹豫着。不过朱生豪在爱宋清如这件事儿上,一点也不马虎。死皮赖脸是他,撒泼耍赖是他,最后总算是两厢情愿,结为连理。

    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甜到腻的情话,而是每封信尾的那几句同样的:

    “我愿你好,我待你好。”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婚礼誓词:“你是否愿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你都将毫无保留地爱她,对她忠诚直到永远?”

    显然,朱生豪做到了。他无论经历了什么,都会对宋清如说:我愿你好。哪怕身体抱恙事业受阻,甚至想到了死,依然会告诉清如:

    (说实话。这句话看得我都开始有些嫉妒了)

    写到这里,耳边蚊蝇窸窣的声音传来,想起了朱的那句:

    真是可爱的人呐!

    不知不觉要结尾了。在文章的最后,我只想说:

    我把你放进了我的生命里,

    (这篇没有看过宋清如回信的书评可能过于片面了,还是之前那句话,他们都是顶好顶好的人,拥有的顶好顶好爱情啊。)

  • 2、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_2200字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2200字

    2019.4.7重新编辑

    有一段时间疯狂迷恋莎士比亚,于是了解到朱生豪先生。那时,觉得莎士比亚的头脑竟能想出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算是读的时间最长的。那时,觉得朱先生翻译的莎翁作品,总带有强烈而又奔放的感情,将人物所有的感情都以人物之口说出,这种坦率而又俏皮的笔调深深地吸引了我。无论莎翁写的有多好,要是翻译不到位,或许就是另一番刻板而又无趣,甚至仅仅是肉麻而又露骨的话语。无疑,朱先生翻译得极其成功,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又是为了翻译一句话,竟要冥思苦想几个小时。正因为他的翻译如此美妙,让我对他更加地佩服。

    他与宋清如的爱情也是让我感叹不已,之前曾在某些书上读到过关于《醒来觉得甚是爱你》的经典情话,觉得朱先生就像生活在中国的莎翁笔下的感情充沛,思想活跃的人物。于是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于有天开始读这本书,起初阅读的时候心想着,这本书就像一个糖果罐,不可一次性吃太多,每天拿出一个糖果,每天看一篇。于是一直看到现在,期间,不断地放下,拿起这本书,其实我自觉看书挺快,在今夜,终于看完了本书,仿佛吃了这个糖果罐终于吃完了。

    书中收录了他写给宋清如的一封封信,信中不乏透露着对宋清如女士的深爱,有的人也许会说,深爱难道不应该放在心底,缄默不言吗?不错,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但是,爱一个人,难道又不让她知道吗,不让她时时刻刻感受到你对她此刻的欢喜与深爱吗?人生真的很难,短短几十载,相爱又能有几年呢?不将自己一颗热腾腾的真心捧到爱人的面前,每天都将深深的爱留存在心底,会不会像《飘》中的男主瑞德那样错失斯嘉丽?

    明明是那么深爱着她,却假装毫不在意,若是他在初次见面时候不那么对斯嘉丽,或许他从一开始就能得到斯嘉丽的青睐。若是他在自己要上战场前告诉斯嘉丽,自己有多么深爱她,会不会又是另外一番结局?要是他在斯嘉丽没钱的时候,用尽一切办法,抢在斯嘉丽自己想办法之前,为斯嘉丽解决问题,那又会如何?终于,他在斯嘉丽的第二任丈夫去世之后,以自己的魅力吸引了斯嘉丽,但是,他又将自己的爱藏了起来。在两人的争吵过程中,彼此不肯低头,致使斯嘉丽流产,在斯嘉丽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为自己的行为懊悔万分,却没有陪在斯嘉丽的身边。就这样,彼此之间越走越远,他们曾经是最亲密的人,却因为不肯表露彼此的爱恋而最终分开。当然,最终斯嘉丽醒悟了,而瑞德却被斯嘉丽的顽固而消磨掉

  • 3、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_800字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800字

    “从前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最初看到书名便被深深打动,简单而动人的情话和这本书的结缘是观看节目《朗读者》,当时整个人整颗心都被鲜花夫妇的这份始终如一的浪漫和爱恋融化了…原来真有这么浪漫的爱情,原来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二人朗读的朱生豪情书如此动人,于是后来自己在微信读书上找,找到了这本书,我想,这也是一种缘分吧。(现在阅读巴金先生的散文,其实也有受到《朗读者》的影响,许镜清先生曾朗读过,也感谢朗读者给予我的除了情感上更在阅读上的指引,与更多好书的遇见,与更多大家的相识)

    寒假时便开始阅读,由于开学后都读的纸质书便一直搁置未读,直到这次五一回家才继续读完。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总是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有时甚至会笑出声来,都说恋爱中的女生像诗人,男生又何尝不是呢?“好人”“宋儿”“弟弟”“daring boy”,“朱朱”“朱儿”……书信开头和落笔处一个又一个俏皮可爱的称呼,朱生豪先生是如此的可爱,书信末尾处的“我待你好”“我爱你”“我永远爱你”……快要溢出来的甜蜜与爱恋,有爱人如此,足矣。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1933-1944,朱生豪先生与宋清如二人也是聚少离多,总是看着朱生豪先生撒娇似的埋怨宋清如不回信不去看他,倾诉着他的思念,可怜又可爱。那个年代,书信是主要的通讯工具,虽不及如今网络的方便快捷却也是承载着恋人的深厚情谊,更显珍贵,更让人怀念。想见不能见的思恋之苦只能在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中排遣,虽充满甜蜜,却始终难免苦楚,无可奈何。但也美好

  • 4、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_1200字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1200字

    有些人, 不知道哪里好, 但就是谁也替代不了。 时常会想象,朱先生明明心里已经哭成了泪人儿,脸上却还要装作笑开了花,一幅恬不知耻的痴情模样,特别俏皮可爱,跟再别康桥的徐先生颇有几分相似,用高晓松的话是这么说的:这种人不是流氓,是情种啊! 我们佛说,万事皆有缘,我举双手赞成,有缘无分是情,情深缘浅亦有情,但如果能再多点朱先生这样死缠烂打死磕到底的精神,我就觉得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事特别靠谱。 但回头想想,感情这事吧,一个巴掌拍不响,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你就是把巴巴掌拍烂了,人家清如小姐依然一幅傲娇的女神模样,你恨的牙痒痒,也只能把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谁让你爱她比较多呢。 但无论清如小姐怎么“作”,朱先生也不气馁,这个就很不简单了,在我们现在这个一分钟之内不回微信就要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了的年代,朱先生真可以称作楷模里的精英,颇有些“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的凛然正气,希望我到朱先生那个年纪,也能如他那般,爱得纯粹且热烈。 爱玲小姐说,爱能让人低到尘埃里,再开出花来,用来形容朱先生对清如小姐的爱,是再妥帖不过了。朱先生的爱,有种魔力,就像是他笔下的字能开出花来,活色生香,沁人心脾。原来读书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至少在写情书这件事上,就很有裨益。 要说写情诗,元稹先生可是一把好手,号称中国历史上作情诗最多的诗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他的杰作,我想朱先生也一定在这句诗下加过下划线,然后再备注一条充满爱意的行文,满心期待的抄送给清如小姐,用撒娇般的口吻求转发求点赞。 或者还曾有过如叶芝一般的妄想,“多少人爱过你年轻时的容颜,以虚伪或真情,唯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先生与叶芝也却是极为相似的,这位英国伟大文学家为挚爱坚守27年,却始终求而不得,期间他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为爱而生,这种坚持真的是让人怀念又伤感。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朱先生不知疲倦地爱着清如小姐,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即视感真的是才下眉间又上心头,其间日日盼君不见君的哀戚也只能通过鸿雁传书聊表慰籍,让人不得不谓叹: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谁曾说世间男儿皆薄幸,真的是要为朱先生鸣不平。 这出角色扮演的游戏,朱先生用极尽温柔的辞藻吐露着对清如

  • 5、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_3500字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3500字

    朱生豪,一九一二年二月二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家虽不富但教育甚好,从小朱生豪的学习成绩就很好,但家中突遭变故,在他十岁的时候,母亲病逝,两年后,父亲也病逝,从此,朱生豪失去了来自家庭的温暖和依靠,他和兄弟姐妹只好由姑母照顾。

    一九二九年,朱生豪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去了杭州之江大学学习,享受奖学金,主修中国文学,以英文为副科。在大学期间,他的才华得到施展,老师和同学对他都非常欣赏,比如当时他参加了“ 之江诗社 ”,社长夏承焘老师就评价朱生豪的作品爽利无比,他说道:

    “ 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

    此子前途不可限量,这是妥妥的学霸的节奏。

    一九三三年,朱生豪从之江大学毕业,后来去往上海世界书局英文部担任编辑,主要是干嘛呢,翻译编辑英汉词典写作之类的,但他觉得没什么意思,两年后,朱生豪开始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朱生豪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感和英文功底,把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出极高的艺术水准,这实属难得。

    随着后来抗日战争的爆发,朱生豪在避战的过程中遗失和被烧毁了不少的翻译手稿,甚为可惜,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的翻译热情,在他沉迷于莎士比亚作品的世界里,他的生命中,也迎来了一道光,这光芒,就是宋清如。

    宋清如,一九一一年出生于江苏常熟一户还算富裕的家庭,家境比朱生豪家里要好很多,宋清如从小也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同学,尽管那时候家里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给她定了一门亲事,但宋清如大喊我不要结婚,我要读书,以示抗争。

    她也从小热爱诗歌,才华横溢,她与朱生豪也是因诗歌而有了交集,最终结为秦晋之好,那是在一九三二年的时候,宋清如也来到了之江大学,因为同样热爱文学,于是她就有了与朱生豪碰面的机会。

    在一次“ 之江诗社 ”的活动中,朱生豪第一次见到了宋清如,两人顿时相见恨晚,两颗炽热的心碰撞在一起,交织着,互放光亮,两人很快就开始书信往来,别看朱生豪瘦不禁风,内向腼腆,言语笨拙,但他追起女生写起情书,那叫一个绝,真是你看完情书都没有理由拒绝,现在摘几句供大家参考,前方高能,注意收藏。

    “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两天我很快活,而且骄傲。你这人,有点太不可怕。尤其是,一点也不莫名其妙。”

    “ 我不是诗人,否则一定要做一些可爱的梦,为着你的缘故

  • 6、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读后感书评范文欣赏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是一部由诗人朱生豪著作的情书精选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从朱生豪先生写宋清如的所有情书中精选了100封,展现了朱生豪与宋清如的传奇爱情。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欣赏吧!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首先是被这个名字吸引的,继而被朱生豪与宋清如之间的爱情感动。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与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话但凡爱看一点文艺小说的青年大抵都听过,前者是现代人对心上人爱恋的文艺表达,后者是民国时期文坛翻译巨匠朱生豪写给妻子宋清如的情书。

    情意绵绵,羡煞旁人,时隔几十年读来忍不住脸红,一直甜到心底,丝毫不逊色于现代人。

    沈从文是深情无措的稚子,鲁迅是温情别扭的硬汉,朱湘是温柔委屈的弱书生,徐志摩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小白脸。

    跟朱生豪比起来,他们都差了一个等级啊。

    网友评论朱生豪是世上最会写情话的人。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只是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书信中挑出来的一部分。文坛翻译巨匠,基于这个名号,我以为他的情书必定也字字珠玑。其实不然,书中尽是朱生豪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对宋清如毫不掩饰的爱意和思念。

    他在信中向宋清如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读了什么书、翻译的好句子、欣赏宋清如的诗也指出不足之处信中朱生豪多次写到重复的句子我待你好,我喜欢你这样的直接表达爱意的句子。

    最是平凡质朴的东西愈加闪现着真挚的光芒。

    百度上搜索朱生豪的生平,朋友们都认为朱生豪不爱说话,专心致力于翻译,一天可能十句话都说不满。

    偏偏这样不善言辞的人隔一两天就给宋清如写一封信。他絮絮叨叨,有时候信很短,有时候信有好几页。

    整本书最值得玩味的是朱生豪信开头的昵称和署名,非常有意思。

    平常人最羡慕头发花白的两个老头老太太手拉着手,在街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朱生豪和宋清如的结合也是一段佳话。

    他们相识于大学校园,都喜欢诗。朱生豪爱慕小他三岁的宋清如,十年间给她写了500多封信件,最后终于如愿抱得美人归。

    有人评价朱生豪说他这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翻译莎士比亚的诗集,二是给妻子写的情书。

    这两件事,他无疑都做得很成功。

    他们结婚的贺词写的是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事实也的确如此。

    朱生豪译莎,宋清如烧饭。

    日子本该这样一天天过下去,可惜天妒英才,令人叹惋。

    在没有朱生豪陪伴余下的时光里,宋清如养育儿子,继续丈夫未竟的事业。

    从前的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

  • 7、 《醒来》读后感800字

    《醒来》读后感800字: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三知:致良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我觉得看似是平行关系,其实更是递进关系,一步接一步的,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过去我认为“致良知”的含义就是要讲道德,遵循内心的良知,做一个善良的人。读了《醒来》这本书以后,我对“致良知”又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对世界、人生、万事万物要有正面、正确的思想认知。

    那么正面、正确的思想认知从何而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反思、改正、再反思、领悟。比如在财务工作上,发现自己精神倦怠就应该意识到以这种状态登记账务会加大出错的机率,要尽快调整好状态。发现自己不善或不爱交流,就要去甄别是先天因素,还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造成的?决不能维持负面现状,要变要改。

    我们都说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王阳明提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八字箴言为后人借鉴。箴言里最为重要的是要“立志”。秦朝的陈胜曾经回答别人的话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我觉得他这句话站在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立场来说无可厚非,可对于听者而言有些难为人和狂妄自大了。

    立志要立符合实际之志,不能好大喜功,目空一切,如果人人都想着做大人物,那谁做实事呢?后来的史实也证明秦朝农民起义的失败与陈胜后期的狂妄自大,脱离干部和群众有直接关系。志向越远大越不可能一蹴而就,就越要勤学苦干,越要沉住气。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向和对社会有益的,志向平凡也未尝不可。

    立志了未必能勤学;勤学了未必能改过;改过了未必能责善。要做好这八字箴言首先还在于正心诚意,心不正意不诚则志不纯,学不端,错不改,甚至损人为己,劝勉他人从善更无从谈起。

    在工业社会,成为圣人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却很简单,只要你想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当时的圣人对当时的社会很有用处,未必对当代还那么有用处,时代标准不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与其为万世师表,不如做时代先锋。作者:邓承洋

  • 8、 醒来的森林读后感

    醒来的森林读后感 今年国庆长假,我读了美国自然文学之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醒来的森林》。 这是一本写鸟的书,让我了解了许多奇特的鸟,比如:柳林莺、冠蓝鸦、红头啄木鸟、隐士夜鸫、白头鹰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的百鸟歌唱,欣赏鸟类建筑和鸟类分别吃什么,鸟儿们的生活习性,可以说是鸟类的百科全书。 巴勒斯用拟人的手法来叙说,让我感觉鸟类如同我们人类一样。在巴勒斯的百鸟园里,我最喜欢的是极乐鸟。因为它羽毛鲜艳无比,体态华丽绝美。不过它可是个胆小鬼,只要对手强硬一点儿,它就会投降。天才的建筑师那就是橙腹拟黄鹂了。它们的家是由一种特殊的材料构成的,看起来和亚麻相似,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悬挂的大葫芦。虽然单薄,但是很结实。即便是再大的风雨也不怕。棕林鸫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她对各个音阶运用十分自如,是歌唱冠军 这是一本美妙而生动的书。读的过程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鸟类图景呈现在我的眼前,仿佛身临神秘的鸟类世界,可以从中学到许多鸟类学的知识。 如果你也喜欢鸟类的话,那就赶紧打开《醒来的森林》吧!让我们一起和鸟类做朋友,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 9、 消失后醒来读后感

    消失后醒来读后感

    你听说过交换灵魂的医疗手术吗?当一个人的灵魂被植入另一个人的身体时,一切都变了------读完这本书,就获得了一次荒诞离奇的人生体验。

    书中的主人公徐若瑄的冒险经历真是太紧张、太刺激了。紧张又科幻的情节紧紧地扣着我的心,使我忍不住不断地翻开。

    为了获取钱财,贪婪的上原空医生不惜用手术来换其他人的灵魂。勇敢的徐若瑄为了拯救那些小孩的灵魂与上原空机智地周旋,带领警察逮捕了上原空医生。可是上原空医生太狡猾了,竟然把自己的灵魂藏在徐若瑄的身体里。不过徐若瑄还是识破了她的把戏,终于把上原空逮捕了。

    正义最终还是获得了胜利,徐若瑄如愿以偿地拿回了自己的身体。看到书中的最后一章,徐若瑄妈妈的灵魂附身在白兔身上,仍然认为自己很幸福。我心里是那么的感动。同时,我也懂得:失去才知可贵,能够拥有自己的身体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拥有自己,拥有爱,就是幸福!

    希望有的小朋友来阅读和收藏这本书。

  • 10、 《消失在醒来后》读后感600字

    从始至终,我读过最科幻最神秘的小说就应该归它所属了,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什么叫做惊险。许友彬叔叔的作文可以是穿越时空超越年龄的,不但我们喜欢,大人们也可以借此平静心情,重寻自我。

    故事是从一次旅游开始的,主人公徐若瑄在他十二岁生日的时候他和他的父母去新西兰,不料赶上雪崩被冰冻了三十七年,又被一位黑心博士挖掘到,在冰箱里又冰冻了十年,四十七年后徐若瑄保持了十二岁的容貌,之后他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找到了上空原医生,可是狡猾的上空原一次次的脱逃,但是在他的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终于在冰川找到并抓住了上空原,然后又让助手小王把上空原和徐若瑄的灵魂换回来。

    看着这个故事,感觉好不可思议,在如今的科学时代中,真能变成现实吗?那样奇幻那样神奇。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是醒悟,有些事情到了失去的时候才知可贵的道理。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记忆中爸爸为了帮我锻炼身体总是想办法去参加各种健身班,妈妈为了我的身体健康总是想办法让我吃营养,吃新鲜。冷了,热了,学习成绩下降了,他们总是事无俱细,事事关心……。但是那时的我总是觉得爸爸妈妈太罗嗦,有点多管闲事。我总是认为他们在逼我做我不喜欢做的事情。慢慢地,我长大了现在我才知道,父母都是为了我,其实他们就是我的双翼!

    翻着这本书《消失在醒来后》,感触越来越多,其实,对于现在的我们应该多珍惜现在,珍惜所有,不要到了失去了才知可贵!也许很普通的幸福就是我们真正的幸福。

    勇敢地跨出一步,珍惜拥有,迎接未来!

  • 2019-10-11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1-16

  • 2022-03-30

  • 2019-11-06

  • 2022-08-1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2-10-17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5-02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9

书籍醒来读后感
书籍醒来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书籍醒来读后感,书籍醒来读后感大全,书籍醒来读后感2024,更多书籍醒来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