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谁怕谁读后感 > 地图 > 谁怕谁读后感,2024谁怕谁读后感
谁怕谁读后感相关栏目
谁怕谁读后感热门栏目
谁怕谁读后感推荐
谁怕谁读后感

(共 7694 篇)

  • 1、 读《谁怕谁》有感

    读《谁怕谁》有感

    (康铠 二年级)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谁怕谁》,我觉得很好听。

    你想知道故事是什么内容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一个外国人来找阿凡提斗一斗,结果外国人输了,还被赏了五十大鞭。

    我最喜欢阿凡提,因为他很沉稳,在茶馆,外国人在对话的时候,他在一边布下陷阱。他还很机灵,外国人打他,他躲起来,他更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外国人在攻击他,他喊了起来:"救命啊,这个人要抢我的衣服!"正式这样一个聪明的阿凡提,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获得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动脑筋。

    读《谁怕谁》有感

    (陈隽轩 二年级)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谁怕谁》。

    讲的是一位外地人听说在这里有一位叫阿凡提的人,想要跟他斗一斗。没想到强壮的外地人输了,可是矮小的阿凡提却胜利了。

    阿凡提赢了,是因为他很沉稳和机智,也很会利用别人的心理,阿凡提早已经知道外地人要来攻打他,所以就不慌不忙的布下陷阱。

    我喜欢阿凡提是因为阿凡提非常机灵和聪明,而外地人却很粗暴。我们要学习阿凡提遇到危险动脑筋想办法的精神。

    读《谁怕谁》有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读了一个故事,叫《谁怕谁》,我觉得很好听。

    故事里有阿凡提、外国人和法官。故事讲的是一个外国人来找阿凡提斗一斗,结果他不但输了还被赏了五十大鞭。

    我喜欢阿凡提,因为阿凡提很沉稳和机智,他在茶馆知道别人要来打自己,但是他并不害怕,而是不慌不忙悄悄布下陷阱。在别人打自己的时候,他东躲西藏使自己免受伤害。之前他还在衣服上烧了一个洞,为了让法官宣布自己获胜,所以又在口袋藏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阿凡提要送你两只非常肥的烤全羊。"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哪怕是再强大的对手,我们也不能用蛮力,只能用智慧。

  • 2、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读后感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读后感 看了刘云山同志关于"三谁"的文章、教育片《开天辟地》和《焦裕禄》后,我感触良多,让我想起了父亲,作为为建立新中国贡献了一生的老父亲,想起他在我上学时的叮咛:"新中国的诞生是许多我知道的、不知道的人民群众付出了生命换来的,你要好好读书,建设国家,回报人民";想起他在我走入工作岗位的嘱咐:"你是一名老师,你要对得起这个称号,真正教育出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的学生";想起他在我走上领导岗位的教导:"如今你也走上领导岗位了,别忘了是谁成就了你,别忘了你是谁"。如今他在99岁高龄还要求我写字要横平竖直,做人要堂堂正正。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昨天,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真切的感受到对我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我是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忘公仆之心。有人把我们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成舟和水,有人比喻成鱼和水,这些比喻都很好,风平浪静舟好行,恶浪滔天船也覆,没有水的鱼只能是灭亡。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有长期的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传统,也正是这造就了我们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但在现今纷繁芜杂的社会里,有些党员,有些领导干部迷失了自己,忘了"我是谁",他们不再接地气,不再听呼声,不在意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站在顶端看到了更"美"的风景,却忘了脚下没有了群众基础的他们,已经站在了万丈深渊之上,粉身碎骨在所难免。 为了谁--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因为没去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事,出现了怕面对群众的现象,如果我们把群众的事做了,做好了,我们完全有信心把"怕"字换成"敢"字,就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我们如果更多地把"相信自己"换成"相信群众",也许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是更广阔的天地。 依靠谁--得民心者得天下。1921年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从50多名党员到446.6万党员,用"小米加步枪"和人民的"独轮车"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800万国民党军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人民群众。古语有云: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昨天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打下了江山,今天我们还是得依靠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才能守好我们的江山,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永葆活力的力
  • 3、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读书笔记
    看了刘云山同志关于三谁的文章、教育片《开天辟地》和《焦裕禄》后,我感触良多,让我想起了父亲,作为为建立新中国贡献了一生的老父亲,想起他在我上学时的叮咛:新中国的诞生是许多我知道的、不知道的人民群众付出了生命换来的,你要好好读书,建设国家,回报人民;想起他在我走入工作岗位的嘱咐:你是一名老师,你要对得起这个称号,真正教育出能够成为国家栋梁的学生;想起他在我走上领导岗位的教导:如今你也走上领导岗位了,别忘了是谁成就了你,别忘了你是谁。如今他在99岁高龄还要求我写字要横平竖直,做人要堂堂正正。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昨天,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真切的感受到对我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我是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忘公仆之心。有人把我们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成舟和水,有人比喻成鱼和水,这些比喻都很好,风平浪静舟好行,恶浪滔天船也覆,没有水的鱼只能是灭亡。我们党与人民群众有长期的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传统,也正是这造就了我们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但在现今纷繁芜杂的社会里,有些党员,有些领导干部迷失了自己,忘了我是谁,他们不再接地气,不再听呼声,不在意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站在顶端看到了更美的风景,却忘了脚下没有了群众基础的他们,已经站在了万丈深渊之上,粉身碎骨在所难免。 为了谁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因为没去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做事,出现了怕面对群众的现象,如果我们把群众的事做了,做好了,我们完全有信心把怕字换成敢字,就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我们如果更多地把相信自己換成相信群众,也许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的是更广阔的天地。 依靠谁得民心者得天下。1921年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从50多名党员到446.6万党员,用小米加步枪和人民的独轮车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800万国民党军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人民群众。古语有云: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昨天我们党依靠人民群众打下了江山,今天我们还是得依靠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才能守好我们的江山,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是我们党永葆活力的力量源泉,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赵本山的小品《三鞭子》里有一段话,这条路不修是车陷在里面,能抬出来,这人心要是陷在里面,是啊,没
  • 4、 《谁欠谁的幸福》读后感500字

    传说《谁欠谁的幸福》这篇文章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在读完后我深的是很震撼的!并把文章发表在了自己的空间里。反响也是比较热烈。

    我有很多好奇的地方,我开始猜想,这是男生写的还是女生写的?作者之所以可以把文章写得如此入人心,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历尽沧海桑田?还是纯粹的一个潜力文人?仅仅是读读小说、看看电视剧,就可以务必准确深入的把人物情感分析得如此明了,期间作者自己的陈述和感慨,给人的感觉是那么成熟!

    高考作文啊!!!也就是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吧,在我认为他可以根据一件实事政治,而写出一篇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议论文;他也可以根据一次游历或者一幅风景画,写出一篇沁人心脾的优美散文;他还可以根据意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难忘的刻骨铭心的旧事,而写出一篇生动活泼的记叙文!可是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为什么?。。。。。我在心里默默的感觉,作者是那个女孩子,o(_)o哈哈~没有有力的分析,没有认真的查证,仅仅就是感觉。

    作者提到的主人公中我唯一不知道的就是陈家洛,因为没有看过《书剑恩仇录》其他的那几部都是很熟知的。我不喜欢看到任何有缺憾的结局,我只喜欢看皆大欢喜的故事,所以我拒绝一切的朋友们推荐的或是评价甚高的小说及电视剧,大家都说我没深度、太肤浅,可是我真的没勇气去感受那生离死别痛或咫尺天涯的伤。我接受的最大底线也就是共赴黄泉,那样在我看来起码两个人不必在思念不必再孤单,也算是一种长相思守吧。当张无忌和赵敏逍遥江湖时,当杨过和小龙女神仙眷侣时,我确实也有想起那些孤独无奈的身影,可是英雄美人谁人不爱?人生一定会有那么一些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要是两者总能合二为一该多美好啊~

    感情的事我就没有资格在深入叙述了,待到我也历尽千千结时,再来体会此篇文章吧。

    哎。。。一把年纪了,都不及一个高中生,惭愧兮惭愧~真好奇自己的前路会是怎样。

  • 5、 看《芳华》有感:谁欠谁的幸福

    谁欠谁的幸福

    ——看《芳华》有感

    张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每个人的芳华都会烙上时代的痕迹,也都会在芳华逝去之后无比怀念。

    电影院里,一片抽泣声,眼角的余光看出去,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这种现象如今应该是很罕见了,能感动00后的未必能感动40、50后,能令60、70后泪奔的80、90后或许会嗤之以鼻,然而,在这部电影面前,我看到大家都在抹泪。

    毫无疑问,《芳华》是令人震撼的,里面刻画出的人性美丑、青春的伤与痛、时代的烙印和残酷的战争场面,时不时地就会戳中人的泪点。两个小时的时间似乎一晃而过,编剧严歌苓是大手笔,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如同沧海一粟,卑微渺小犹如一粒尘埃。但每个卑微的生命都曾经有过他们的人生芳华时代,如歌如诗般美好,也藏着那么多凉薄和伤痛。想当英雄有错吗?喜欢一个人有错吗?因为时代的原因,父母子女不能相守,爱恋一个人也难以说出口。青春的彷徨苦闷无奈,被误解被捉弄的心寒和绝望,血肉纷飞的战场似乎实现了凤凰的涅槃。然而,硝烟散尽,看得更令人心痛的是刘峰最后的生活,一个英雄应该怎样被对待?

    看过小说,再看电影,因为结局已经了然于胸,所以没有那么震撼,但是还是被故事打动。只是,走出影院,剧终人散,却不由得想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谁欠谁的幸福?

    黄轩饰演的主人公刘峰,是一个雷锋式的人物。在文工团里,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吃破饺子皮的是他,帮着抓猪的是他,给南方不爱吃饺子的战友煮面条的是他,帮着打杂做道具、帮被人排斥嫌弃的小萍排练、帮要结婚的队友打家具、把上大学的指标让给别的战友……是的,是他是他还是他。他给予了别人那么多的温暖!生活是怎么对待他的呢?他先是被一见钟情又一直暗恋着的独唱演员林丁丁辜负出卖,继而被集体的冷漠伤害,又在战争中差点丧生。甚至到了最后,他被妻子背叛,被联防队员讹诈,又罹患重病。生活对他如此凉薄!可是我们却寻找不到一个泄愤或者质问的对象,如同重拳出击却打在软软的棉花上,终究是被辜负了,终究是有人欠了他一生的幸福。可是这个人是谁?是林丁丁?还是文工团?抑或是那场战争?还是别的什么?

    从小有一个右派父亲的何小萍,随母改嫁后,却因为有着"右派基因"而被新生家庭嫌弃,甚至她的母亲,也只是在她高烧之后,才给予过她可怜的一点温暖。原以为到了部队,一切就会好起来的何小萍,却没想到一到部队就成为了大家的笑柄。浓密的黑发是错,偷穿别人的军装是错,私藏着的爱美之心被

  • 6、 话剧《谁欠谁的幸福》观后感
    话剧《谁欠谁的幸福》观后感 3月29日,公司组织了一场文化之旅!我们一起观看了话剧《谁欠谁的幸福》!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也增长了一些哲理—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虽然有些东西不能动,不能说话,但他们都由有生命的东西转化而来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生命属于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曾记得以前看过许多关于生命的文章,它们都体现了生命的坚强,生命的伟大与脆弱。 在生活中,也许一次小小的车祸都会让人失去生命,但有些人是幸运的,没有失去生命,而失去了双手或双腿或落下终身残疾,使人行动乃至生活与学习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所仅有的唯一的生命,我们要保护好它,不让它受到任何伤害,这是作为人的重中之重。 我想大家一定对最近马航飞机失事的事很有感触吧!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不光是大人,就连小孩也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危险与灾难之时,应该知道如何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生活下去的机会。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有些人在废墟下十几小时乃至几十个小时也能活下去,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生命的宝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在灾难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体力,这就是保护生命的一种方式。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也是唯一的,也是脆弱的。除了自己的生命之外,我们还要尊重与爱护他人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爱护与尊重。所以我们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 生命是伟大的,生命也是宝贵的,而生命又是唯一的,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爱护他人的生命。
  • 7、 谁欠谁的幸福观后感
    谁欠谁幸福观后感 现实中面对爱情有人困惑了,有人觉得自己受了挫折,有人被物质与性欲引诱,有人茫然不前,更有人落魄绝望。 与底层民众的忙于生计却又乐观知足以及上流社会的道貌岸然、冷酷傲慢不同,中产阶级是谦虚的,敏感的,审慎的,善于不断审视和反省自己。男主角小p是一个因理想主义而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男人,女主角天使活在现实中,男朋友小p就是她对于理想的幻化物,然而一切矛盾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物质生活趋势她希望理想概念的化身小p能蜕变为现实的幼虫,然而当小p背弃了理想接纳了物欲的诱惑,也意味着二胡仅存的理想向现实低头,她彻底成为了现实的囚徒,无法接受结果的二人走入了爱情的“无间道“。精神的空虚暴露无遗,真实地展现了这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并且将各种不同的个性揉合进两个主要人物,揭露这个阶层人物的生存真相。每个人的情感敏感点都有所不同,《谁欠谁幸福》的故事也许不是发生在你身上,但是生活中我们要且行且珍惜,工作也好,爱情也罢,都如此吧。 最后还是要感谢我们德家地产所有的领导对我们关心与支持希望我们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 8、 谁才是强者?

    观残疾人艺术团有感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们全校师生聚集在大操场上,观看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 这次的演出非常精彩,有因患病而至残疾的歌手演唱的《隐形的翅膀》,无臂艺术家进行的书法表演,盲人表演的口技,等等。最后我们期待已久的大型舞蹈表演千手观音就要开始了。 随着舞台音乐的响起,最后一个节目千手观音开始了。舞台上二十个人整齐的排成一路纵队,随着音乐的节奏四十只手徐徐展开,高低错落,从正面看形成了一朵金色的莲花,让观众赞不绝口。可你相信吗,台上的舞者全是一群聋哑人! 美妙的音乐他们听不到,想倾诉的话语他们说不出来,命运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不公平,但他们不服输,他们不在命运面前低头,因为他们知道风雨过后总会出彩虹,他们用自己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每一个人。 这次的演出给了我一大震撼,当残疾演员在表演时,我无数次地问自己:他们是残疾人吗?我想他们只是身体残疾而已,他们的心灵却是非常非常完美的。 在此我想说,他们不是弱者,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他们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他们遇到困难能再重新爬起来,勇往直前,勇不低头,所以他们更值得我们去敬佩, 他们刻苦练习,只是为了得到我们的认可吗?不是,他们是想告讼我们,他们不比我们差,他们也是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能做到的它们也能做到。 这次我有幸能跟他们一起合影,在合影的一刹那间,我感到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自强不息!

  • 9、 《谁是谁》读后感

    简单介绍:

    安妮.弗兰克是主人公,她的爸爸妈妈和她的姐姐是副角。他们生活在德国,因为这么多成可怕的战争,他们活的生不如死,所有人似乎觉得犹太人活得不重要,在他们那个年代,我甚至觉得中国的古时候都比他们幸福,尽管他们比较富裕。

    感受:

    我觉得好的领导人能带起来的是好的国家,如果那个领导人不这么做,德国也不会变成那么邪恶,如果你东躲西藏九年你才会知道我们现在如此幸福,他们活得像死人一样,没有任何权力,就连出去坐在公园椅子里都不行。我真痛恨那个领导人,我也同情安妮和那些被战争害死的犹太人。

    本书评价

    这本书很有历史性质,告诉我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故事,原来以为历史很枯燥,但是我现在对历史越来越有兴趣了,这本书不像其他讲名人的书一样,它与众不同,既告诉我们了这个名人的故事,又能把故事背景讲到我们面前,还能了解历史。

    评星级

    五颗星 爱不释手

    我非常推荐大家去看。

  • 10、 谁征服了谁?--《老人与海》读后感300字

    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昔日的英雄圣地亚哥现已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了,但是却仍有一身打渔的好技术。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讲述了老英雄圣地亚哥独自一人乘坐自己的小渔船出海打鱼,遇到了海上的种种危机,都娴熟而勇敢的解决了。最后虽然鱼没有打着,但是平平安安的回到了家。

    在这本书中,感动与钦佩随处可见。老人虽然年迈,捕鱼技术也有所减退,但是老人身边的孩子却依然对他不离不弃,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要跟着老人。老人虽穷,但生活中却充满了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而孩子也尽力照顾老人。一天,老人独自一人出海打鱼,撒下鱼钩,套到一只大马林鱼,可是那鱼却不是那么好办的,老人和大鱼周旋,从清晨到黄昏,老人使出浑身解数,总算战胜了大鱼。但是鱼血的味道引来了鲨鱼,三下两下就把老人好不容易捕到的大鱼吃了个精光。疲惫的老人回到了沙滩上,但是他并没因此打击而变得颓废不堪,而是继续像往常一样生活。

    读完此书,我敬佩于老人的毅力。但也不禁疑问:最终究竟是老人征服了大海,还是大海征服了老人?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1-08

  • 2023-05-25

  • 2019-09-21

  • 2019-09-26

  • 2019-09-21

  • 2023-06-03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1-09-10

  • 2019-10-29

  • 2019-09-26

谁怕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谁怕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谁怕谁读后感、2024谁怕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