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上学路上小学作文 > 地图 > 上学路上小学作文
上学路上小学作文

(共 140 篇)

  • 1、 上学路上小学作文

    我的“上学路上小学作文”充满了创意,期待您能够赏识它。写作作为我们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和思考能力,更是尽情展现心中所想,传递自己的情感和理念的途径。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思考深入,还需要以简洁、精准的语言表述清晰。而一篇好的作文则需要具备醒目的标题、精彩的开头和意义深刻的结尾。在写作中遇到困难时,合理规划时间、积极寻求他人帮助、灵活处理问题都是解决难题的有效方式。

    上学路上小学作文【篇1】

    上学路上550字作文

    “叮!叮!叮!……”一阵急促的闹铃声把我从甜甜的睡梦中惊醒,我迅速穿好衣服,草草刷了刷牙,洗了把脸,然后吃完早饭,上学了。  天才蒙蒙亮,马路上只有几辆汽车行驶,行人也寥若晨星。我坐在爸爸的电瓶车上,路过红旗桥,只见旁边是蜿蜒的流水,四周是葱绿的树木,它们都沉睡在乳白色的薄雾里,周围一片寂静。  过了一会儿,太阳慢慢露出了红通通的头顶,慢慢露出耀眼的眉毛、眼睛和嘴巴,最后露出了整张笑脸。在不知不觉中,汽车行人渐渐多了起来,马路也渐渐拥挤了。这时,耳边突然传来优美动听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我向后看,原来是一辆洒水车,只见它的洒水管把马路通通洒上了水,跟我们相交而过,差点把我们洒湿了。

    这个时候,马路上已挤得水泄不通,繁杂的噪音让人心烦意乱。“又是一个红灯!”一位骑着摩托车的男士气愤地说道。我换了个视角——不远处有一辆电瓶车,车上的一位妇女正用她那苍老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红绿灯,她眉头紧锁,更显现出她那繁密的皱纹,她的'脚不停地踏着地面,看来她非常焦急。绿灯亮了,车子开了,周围的一切又开始动起来,路边的行人有的奔跑着赶路,有的边走边打电话,还有的正低着头看来看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我爱你,忙忙碌碌的人们;我爱你我美丽的家乡。  “儿子,学校到了!”爸爸的一句话把我从沉思中惊醒,我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学校。

    上学路上小学作文【篇2】

    从我家到学校的路很近,步行大约需要十分钟。我已经走过很多很多次了,路上也发生过许多许多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最让我印象深刻。

    我记得这件事发生在,去年冬天的个一早上。那天早上,我早上提前半个小时去学校。走到丰乐路和东风路的时候,从北边过来一个骑着载满了十几箱水果的电动三轮车的叔叔。感觉他很急,但是骑到路口的时候,红绿灯忽然变成了红灯,他一急刹车,车上的两筐小橘子,摔了下来,筐子里的橘子撒了一地。那个

  • 2、 上学路上作文

    完成一篇作文需要不断反复思考和书写,我们写好一篇作文需要注意平时良好的积累,如何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呢?希望这份"上学路上作文"能够解决您所遇到的困境,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上学路上作文【篇1】

    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平平淡淡的早晨,吃完早餐,我照列背起书包去上学。我走在上学路上。

    走在路上,一缕暖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我抬起头一看,朝阳。那金色与太阳本来就发出的明红,相互交织一个明亮的圆环,圆环四周放射出五彩光芒,照亮了大地。望着这似曾相识的景色,我似乎想起了什么:

    三年前的今天,不也是这样一个好天气吗?那时我还小,什么也不懂呢!背着与我身体不相称的书包,上学去。那时的我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有点笨,用一双充满好奇和天真的眼睛看着教室的四周。别人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受到老师批评,不可以哭,要坚强,现在我已经长大啦,那些童年的影子,在今天的我身上还有吗?

    同样的早晨,同样的太阳,却没有同样的我。童年,这珍贵却娇嫩的字眼,已在我身上消失了。

    唉,不好,身上的阳光不见了,却是那讨厌的云彩把这宝贵的云彩盖住了。刚刚在心里升起的那份兴奋喜悦之情破了。可是,云彩却在慢慢移动,终于,那束光又回来了,云飘走了。啊,我明白了,这云彩如生活中的困难一般,你怕,它就厉害;你不怕它,它就败下阵来。我们应该像太阳那样啊!过去的就不用说了,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遇到云彩,一定把它打败。到了校门口,我一抬头,这朝阳正在慢慢向上移动,变了。但照样美丽非凡,那多像现在的我呀!我要珍惜它,不让它童年那样,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

    上学路上作文【篇2】

    早上五点我马上起床,洗刷完,换上衣服,清好书包,就和妈妈出了家门,走到店子里吃过早饭,然后我独自一个走到了车站,准备乘149路车到新河大市场,站在美丽、宽敞的芙蓉北路上,微风吹来,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过了两站路以后,149到了新河大市场,我开始转乘406路车,过了两分钟,406路车来了。我赶紧上车问开车的叔叔还要过几分钟开车,那位叔叔说:“只要五分钟就可以了。”一会儿车子出发了,我开始和车子一道欣赏长沙街头美影。一会儿,车子到了开福寺路口,刘屹峰也来到了车上,我十分的吃惊,也异常的高兴,因为有人跟我一起分享美景。

    十几分钟,车子到了南门口,我们来到了步行街,那里繁华似景,而且里面的治安十分不错,连一辆单车都没有,到处都是卖衣服的地方,那

  • 3、 《走路上学》影评作文
    《走路上学》影评作文

    每天早上我都是坐着爸爸的轿车去上学,晚上又坐着妈妈的轿车回家。但我都觉得这没什么,没有把这当成一种享受。当我看完《走路上学》时,我感觉我的条件太好了。为了教育我,暑假里,妈妈建议我在网上看了《走路上学》这部优秀的国产电影。

    《走路上学》讲了怒江边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溜索上学的感人故事。娜香和瓦娃住在怒江边,娜香的学校在江对岸,没有桥,她每天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溜索上学。而瓦娃还小,妈妈不让他溜,等爸爸打工回来才行。瓦娃整天闷在家里,他是多么渴望去对岸上学啊!于是有一次,他瞒着妈妈,偷偷去对岸看姐姐上学。不料被城里来的老师发现了,并且在一次家访中,无意中暴露了这个小秘密。谁知妈妈一听,气急败坏,瓦娃只好答应妈妈不再溜索。城里来的老师知道学生们生活艰苦,就给每个同学一双鞋,其中也给了瓦娃一双。当时我真为他们高兴。但正高兴时,悲剧又发生了。娜香回家时,瓦娃的鞋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她想去抓,但一翻身,人却从索上摔了下去,我一惊,心立刻沉了下去,娜香就这样离开了。六个月后,政府在怒江上修了一座桥,瓦娃终于可以上学了!但他多么渴望和姐姐一起上学啊!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眼眶都湿润了。那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空调,甚至连路都没有,只靠一根绳索都能坚持上学,而且没有一句怨言。他们一出生就“落在”后面,需要更多的汗水,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挽回一些,这不公平,他们只是生在农村。而我们呢,天天都是“专车接送”,但他们只要有路上学就满足了,她为了一双鞋子丢了性命,我们却在家里怨天尤人,这道菜不好吃啊,那件衣服不好看,等等,更可恶的是,有些人还搞浪费,饭吃到一半就不要了,水龙头打开了却不及时关上,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与《走路上学》里的家庭比起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乡村的人们过着贫苦的生活,他们想得到知识,否则他们的视野只能局限在农村里,只能局限在怒江,就像井底之蛙。他们需要知识,知识可以改善他们的条件,生活就不会那么辛苦。他们也有目标,他们也有梦想。他们的目标不只是怒江对岸,他们的梦想不仅是想去上学,还有很多很多,有梦的孩子总能找到幸福。这需要他们加倍的努力,也需要我们奉献爱心,帮助他们。

    我们有好的条件,更应该好好珍惜。让我们和农村的孩子们一起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

  • 4、 《上学路上》观后感作文
    《上学路上》观后感作文

    【《上学路上》观后感作文第1篇】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部农村,它讲述的是13岁的小主人公王燕,利用暑假时间为自己挣学杂费的故事。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24元8角钱,王燕却挣得很辛苦。要卖鸡蛋,结果鸡蛋被别人踩破,王燕好不容易向踩破鸡蛋的人把钱要回来;卖圆珠笔,笔丢一了,千辛万苦才把笔找回来;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历尽艰难,终于挣够了钱。开学那天,她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汗水打湿的钱拿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

    看了《上学路上》这片电一影让我很感动,贫困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怜悯和同情,王燕身上的闪光点很值得我去思考和学一习一。她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还 有她的勤劳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西北虽然穷,但人活得快乐充满希望。让我们向王燕学一习一,走在上学路上,体会奋斗的失败和成功;走在上学路上,感受童年的希望和一陽一光。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有崭新的书桌,有崭新的课本,有崭新的文具……可她有什么呢?即使她什么都没有,可她上学的决心没有丝毫的动摇。我们这些有好的环境,好的学一习一条件的人却还 有时候不懂珍惜。所以,同学们!抓紧每分每秒,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珍惜我们良好的环境条件,努力学一习一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我们的父母老师,只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上学路上》观后感作文第2篇】

    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电一影,名叫《上学路上》。

    电一影讲的是一个叫王燕的女孩因为没上学的学费,她一妈一妈一不想让她继续上学,还 要她嫁人。说媒的媒婆把对象都领到了她家里,两个不懂事的孩子被关在房间里,他们一会说这个,一会说那个,两个人都不情愿。后来两人竟然谈成一笔生意,男孩子把一支笔卖给王燕,王燕把买来的笔卖给自己的老师,老师知道她很想上学,所以一支价值8一毛一钱的笔老师给了王燕5元钱。想帮她筹齐学杂费,可离二十四元八角的学杂费还 差很远呢!于是,王燕决定去打工,到很远的山上去摘枸杞,摘一斤枸杞可以挣2角钱。一直到暑假结束开学的时候她终于挣到了学费,她可以如愿地继续读书了。

    山区的孩子在那么艰苦条件下都那么认真读书,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一习一,长大做个有用的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上学路上》观后感作文第3篇】

    在我国西部农村

  • 5、 走路上学观后感作文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一场公益性的活动:看走路上学。这部电影在电影院是看不到的,也不是放映来赚钱的,是以一个真实的故事题材改编的一部电影。

    第一节课下课,同学们多少有些兴奋,排队时有些同学还问,“你有没有带纸巾?”。我们吵吵嚷嚷地进了体育馆,坐在了很好的观影位置。等全部同学,家长入场后电影开始放映。

    电影写的是怒江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所发生的事。那里的孩子每天都要溜索道去上学,那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女主角的名叫娜香,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她的弟弟看着她能去上学,能去溜索道,很是羡慕。但是自从他妈妈三年前溜索道时差点掉到怒江里,她就再也没有到过江对面,许多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姐姐去买,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肯让弟弟过索道。但是有一天,弟弟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到屋顶上去,拿了个木架,脱下自己的一件外套,搭在木架上,套好了,又从梯子上“滑”下来,觉得不好,又来回做了几次调整,我觉得他挺机灵。做好调整,拿着溜索道的绳子,大胆地去学校了。在学校,他在墙边踩着高高的泥土,趴着,看着姐姐,学校的其他人打篮球,玩跳皮筋......真是个求学心切的小男孩。后来,学校来了个从深圳来实习的女老师,姓聂。聂老师看着年级的学生每个都穿着拖鞋,很是心疼,就用尺子把每个人的脚的尺寸计量下来,告诉了在深圳的朋友,并叫朋友寄了16双雨靴,通过家访的形式来送给每一位同学鞋子和两双袜子,这段令我很感动。此外,聂老师还送给娜香一双红雨靴,弟弟吵着要,非常喜欢。但第二天上学时,姐姐依旧光着脚,弟弟像箭一样跑到姐姐身旁,替姐姐穿上了鞋子,并说:“今天每个人都穿着新鞋子去上学,姐姐你可不能没有。”我差点留下了眼泪。放学回家后,妈妈坚持要把这双鞋给姐姐,答应给弟弟买一双新鞋。聂老师知道后,跟着姐姐去小卖部买鞋,当问起鞋的价格时,我很吃惊!16.5元一双鞋。在城市,随便都80~90,还有上千的,但是村里的孩子连这一点点钱都付不起,我们呢,随便就可以穿上轻便的运动鞋,凉鞋......有时还嫌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娜香准备溜索道时,装好了鞋子,溜到中途,一只鞋子掉了出来,鞋带还挂在包裹里,她伸手去捡,后来两只手都松掉,去捡那只鞋,勾住绳子的东西一松,整个人丧命了,为了一只鞋子丧命了,她多么珍惜鞋子啊!有些人还骂娜香神经病,我越来越难受了。

  • 6、 《走路上学》影评范文
    《走路上学》影评范文

    每天早上我都是坐着爸爸的轿车去上学,晚上又坐着妈妈的轿车回家。但我都觉得这没什么,没有把这当成一种享受。当我看完《走路上学》时,我感觉我的条件太好了。为了教育我,暑假里,妈妈建议我在网上看了《走路上学》这部优秀的国产电影。

    《走路上学》讲了怒江边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溜索上学的感人故事。娜香和瓦娃住在怒江边,娜香的学校在江对岸,没有桥,她每天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溜索上学。而瓦娃还小,妈妈不让他溜,等爸爸打工回来才行。瓦娃整天闷在家里,他是多么渴望去对岸上学啊!于是有一次,他瞒着妈妈,偷偷去对岸看姐姐上学。不料被城里来的老师发现了,并且在一次家访中,无意中暴露了这个小秘密。谁知妈妈一听,气急败坏,瓦娃只好答应妈妈不再溜索。城里来的老师知道学生们生活艰苦,就给每个同学一双鞋,其中也给了瓦娃一双。当时我真为他们高兴。但正高兴时,悲剧又发生了。娜香回家时,瓦娃的鞋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她想去抓,但一翻身,人却从索上摔了下去,我一惊,心立刻沉了下去,娜香就这样离开了。六个月后,政府在怒江上修了一座桥,瓦娃终于可以上学了!但他多么渴望和姐姐一起上学啊!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一定会加倍努力学习。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眼眶都湿润了。那些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空调,甚至连路都没有,只靠一根绳索都能坚持上学,而且没有一句怨言。他们一出生就“落在”后面,需要更多的汗水,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挽回一些,这不公平,他们只是生在农村。而我们呢,天天都是“专车接送”,但他们只要有路上学就满足了,她为了一双鞋子丢了性命,我们却在家里怨天尤人,这道菜不好吃啊,那件衣服不好看,等等,更可恶的是,有些人还搞浪费,饭吃到一半就不要了,水龙头打开了却不及时关上,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与《走路上学》里的家庭比起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乡村的人们过着贫苦的生活,他们想得到知识,否则他们的视野只能局限在农村里,只能局限在怒江,就像井底之蛙。他们需要知识,知识可以改善他们的条件,生活就不会那么辛苦。他们也有目标,他们也有梦想。他们的目标不只是怒江对岸,他们的梦想不仅是想去上学,还有很多很多,有梦的孩子总能找到幸福。这需要他们加倍的努力,也需要我们奉献爱心,帮助他们。

    我们有好的条件,更应该好好珍惜。让我们和农村的孩子们一起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

  • 7、 上学路上观后感

    上学路上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上学路上》。 《上学路上》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它教导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电影的主角是一个叫王燕的小女孩,她家境贫穷。学杂费需要二十四块八角,小王燕不够钱。为了上学,她只好在暑期赚钱。二十四块八角,在我们的眼里,也许只是一个小数目,可对于小王燕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她在暑期卖鸡蛋、买圆珠笔、卖小羊,历尽艰难,终于赚到了二十四块八角。 《上学路上》这部电影挺让人感动的,它让我们看出了西部孩子们热爱学习。王燕不怕困难,十分勤劳,这一点我需要向她学习。家境虽然贫穷,但王燕仍然不放弃学习,她活得很快乐。 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有着足够的条件学习,家里的家具应有尽有。学校更是美丽,绿树成荫。教室里有干净的课桌,整齐的凳子,洁白的墙壁。有着非常良好的学习环境。王燕呢?她什么都没有,甚至还上不起学。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时间不可以被浪费,我们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学习,珍惜现在的良好环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辜负老师、父母的期望。上学路上,王燕是辛苦的,我们是幸福的,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长大了报效祖国!

  • 8、 观《走路上学》有感

    《走路上学》观后感

    看完电影《走路上学》,我没有像许许多多的饱含同情心的人们一样眼泪乱飞,我也没有觉得主人公的生活有多么的可怜,请读者先不要骂我,静心下来看完再批判也不迟。

    电影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故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傈僳族姐弟俩娜香和瓦娃,姐姐为了到对面去上学,不得不每天溜索过江。弟弟向往上学却因溜索的危险而被呆在家里。后来姐姐溜索弟弟送新鞋,途中鞋子差点跌落江中,姐姐反身抓鞋子失手跌入滔滔的江水中,再也没有回来,弟弟瓦娃从此沉默无语,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中。直到后来在爱心人士的捐助下,政府修建了一座新桥,瓦娃终于可以走路去上学了。

    看完电影,我的心里充满了羡慕,我震撼于怒江两岸绮丽的风光,我震撼于娜香与瓦娃那种可以换命的姐弟情谊。我渴望有一份那样的爱,渴望有一个哥哥姐姐或者一个弟弟妹妹,而不是像现在那么孤单,我渴望在那种淳朴、真挚的生活里纯净着自己灵魂。

    世界是纷繁多姿的,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经历,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精彩。我认为一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一个永远成功的人不会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成功。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娜香和瓦娃值得同情,让人可怜,我不这样认为。至少他们能守候在自己的故乡,守候那些山山水水,守候那一份牵挂和付出。而我们,我们这些移民迁徙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哪里,像一片没有根的浮萍,在人海中漂浮着;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没有了兄弟姐妹,有的没有姨妈舅舅,没有叔叔伯伯,就这样成长着。回到祖居地我们成了外乡人,生活在广东我们成了北方人。我们的父母辈在艰难中奋斗,而我们在无奈中孤单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始的就是最美的。不要苛求世界为你改变,也不要轻易的去改变世界。

    到底谁装典了谁的梦?到底谁同情了谁的眼泪?到底谁羡慕了谁的幸福?到底谁苦了谁的生活?到底谁错过了谁的错?

    如果可以,我宁愿选择出生在大楼山下,那里有着自己的祖先和族类,那里说着先辈们的语言,那里有着鸡犬相闻,你来我往的村落。

    到底谁收留了谁?到底谁爱了谁?到底谁又欠了谁?一个人看着镜子,忍不住问:whocareyou??

  • 9、 《上学路上》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王燕是个13岁的女孩。此电影讲的是王燕挣学杂费的故事。

    散学之前,王老师说下学期的学杂费要24.8元。同学们的家长都嫌贵。想想,现在我们随便拿出几张纸币都已经超过了。比起他们,我们要幸福得多呀!在那重男轻女而又贫穷的时代,妈妈的钱只花费到两个弟弟的书包和学杂费上了。于是,她开始了她的赚钱行动、、、、最后,她终于挣到了24.8元。

    我最欣赏的人是王燕。她吃苦耐劳、又守信,还很好学。更让人敬佩的是,她还很坚强。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她都不放弃。她是个不抛弃、不放弃的人。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有梦想,就得去实现,王燕的梦想是挣到学杂费去上学。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人类因梦想而伟大。有梦想,是不错的。但只有梦想,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实现。一个没有实现的梦想就不是个完整的梦想。

    你有梦想吗?赶快会实现吧!

  • 10、 上学路上读后感

    上学路上读后感(一)

    这个故事发生在西部农村,它讲述的是13岁的小主人公王燕,利用暑假时间为自己挣学杂费的故事。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24元8角钱,王燕却挣得很辛苦。要卖鸡蛋,结果鸡蛋被别人踩破,王燕好不容易向踩破鸡蛋的人把钱要回来;卖圆珠笔,笔丢了,千辛万苦才把笔找回来;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历尽艰难,终于挣够了钱。开学那天,她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汗水打湿的钱拿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

    看了《上学路上》这片电影让我很感动,贫困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怜悯和同情,王燕身上的闪光点很值得我去思考和学习。她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还有她的勤劳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西北虽然穷,但人活得快乐充满希望。让我们向王燕学习,走在上学路上,体会奋斗的失败和成功;走在上学路上,感受童年的希望和阳光。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有崭新的书桌,有崭新的课本,有崭新的文具可她有什么呢?即使她什么都没有,可她上学的决心没有丝毫的动摇。

    所以,同学们!抓紧每分每秒,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珍惜我们良好的环境条件,努力学习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我们的父母老师,只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

    《上学路上》其实是一部很多年前公映的电影了,我在初三便看过了。但它曾多次获得了国内外电影大奖,已经被教育部列为小学生必看的影片之一。这次我有机会又重新看了一遍。一句话,确实感人。它揭示了中国教育的辛酸和苦难。

    在这里,我以文章中的一个线索为题,来表达我的感想,那就是:《二十四块八》:

    宁夏小学生王燕面临着交不上学费而辍学,她不想像好友三花一样早早嫁人,为了24.8元的学杂费,王燕开始了挣钱交学杂费的旅程:她要到几百里远的地方去帮人摘枸杞挣钱,摘一斤枸杞可以有两毛钱的报酬。可是到摘枸杞的地方需要的十元钱路费家里也没有,为了这笔路费,王燕从家里拿出10个鸡蛋,开始了一系列交易:她偷偷卖了家里的鸡蛋,买了因相亲而认识的小男孩的元珠笔,高价卖给了喜欢王燕的老师,然后又租了相亲小男孩的羊羔来养最后王燕终于到了枸杞园,经过努力挣回了学杂费。

    小演员吴旭的表演真实无华,当王燕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摊开手里被汗水浸湿的二十四块八毛钱的时候,全片最后的一句台词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可以说赚尽了观众的掌声和泪水。

    这是一个很沉重很有震撼力的故事,一个孩子的绿色梦想与快乐王国竟然是在如此贫瘠的黄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1-02

  • 2019-10-24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1-02

  • 2023-02-16

  • 2023-05-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2-02-19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2-02-01

  • 2023-04-15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2-14

  • 2023-02-15

  • 2023-04-15

  • 2021-09-06

  • 2023-03-31

  • 2023-02-11

  • 2022-06-22

  • 2019-11-02

  • 2023-02-09

  • 2023-02-09

  • 2022-07-07

  • 2023-02-11

上学路上小学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上学路上小学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上学路上小学作文、2024上学路上小学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