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 > 地图 > 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
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相关栏目
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热门栏目
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推荐
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

(共 4758 篇)

  • 1、 正面抗争压力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精选)

    书是春风,能舒坦发困之心。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对于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写好读后感,让阅读更有意义。那么,哪些读后感写得不错可以借鉴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谷中的谜底》(精选优质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

    “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相信同学们对这句话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吧!没错,这就是《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揭示的道理。

    这是六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的课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刚看到这个标题,我脑袋里就不断冒出了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山谷中怎么会有谜底?到底是什么样的谜底?是谁发现的谜底?是怎么发现的呢?

    好奇心促使我继续往下看: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看到这里,我也跟着作者疑惑了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可当我看到谜底的时候,我才矛塞顿开,心里嘀咕着:噢,原来是这样的!

    对于外界的压力,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能见到这样的事例: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不是畏惧国民党,而是为了保存实力,寻找机会一击必胜;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是向吴国退缩,而是为了记住这个血债,不断壮大兵力,一举歼灭吴国;麦苗在寒冬停止生长,不是害怕寒冷,而是为了来年能更好的拔节……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大家知道《题乌江亭》这首诗吗?没错,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咏怀古迹的诗。诗中前两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的意思是:战争胜败是很难预料的,遇到困难千万别气馁;只有不怕挫折,能经受失败打击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其实这句话也表明了这个道理:在困难面前要学会退让,这样才能得到永远的胜利。而诗的后两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批评项羽失败后羞愤自杀的错误做法,表明失败不能气馁的道理。

    读到这里,再集合课文学到的道理,我也认为项羽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他作出适当的让步,重返江东,相信项梁不但不会怪罪他,反而还会帮助他重整旗鼓,一定能东山再起!

    俗话说的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学校,同学之间的相处也是这样,许多矛盾,也是在互相不谦让之间

  • 2、 暑假读《古典中显现代,柔婉中带刚劲》笔记600字

    读完《古典中显现代,柔婉中带刚劲》一文,我内心无比激动,宛如一块巨石在我心海激起层层浪涛,使人振奋,给予人深深的启示。那一群在疾病中,甚至在鄙视中延喘的老人,居然靠着信仰能笑出勇敢的容颜,成为一群强者,这些总是会让人感动。

    美国诗人维尼曾说: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环视生活的空间,我们身边平凡的人确有不少:

    韶华学子高考落第,自觉羞煞祖宗,于是含恨辞世;妙龄女工身材矮小,容颜欠佳,终因不堪同事的嘲讽而怒服安眠药;痴情男儿面对恋人的不辞而别,竟迷迷糊糊踏上殉情路

    面对挫折和不幸,这些平凡人只是捶胸顿足,感叹命运的不公,继而妄自菲薄,丧失了奋斗的勇气和前往的信心,以致听从命运的摆布,最终成为生活的懦夫,尘世的弃儿。实乃可悲,可叹!

    其实,他们的不幸比之文中的老人,岂不是小巫见大巫吗?他们若是九泉有知的话,也定会汗颜,无地自容的。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凭借睿智的大脑,辛勤的汗水和百折不饶的劲头,去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而文中的老人正是这样的强者。

    个人如此,那一个名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昔日,我们苦难的祖国遭到凌辱,任人宰割,凌弱到了极点。而今,聪慧的华夏子孙正驾驭着祖国之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大航道上破浪前进。伟大的祖国雄踞亚洲,扬威世界这就是强者风范只缘我们英雄的人民主宰了祖国的命运。

    朋友,愿我们都像文中的不幸者那般,做一名生活的强者,成为为新世纪驾驭祖国命运之舟的智勇双全的水手吧!

  • 3、 读《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2024

    无意中在《读者》上看到《山谷中的谜底》这篇美文,不由欣喜连连,这正是我学过的课文呀。此文写的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山谷两侧,西坡长满各种杂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众人不知其中之谜。两个旅行者无意间揭开了谜底:由于特殊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当雪压得雪松承受不住,它便弯下腰,待雪滑落复挺立。如此这般,唯雪松幸存。而其他树木都没有像雪松这样的本领,故被压断树枝,只能长在雪小的西坡。

    旅行者最后的评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这篇文章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很多时候我们信奉的英雄都是宁折不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宁愿自刎于乌江,也不屑去江东苟且偷生,但他却忘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楚汉之争中,暂时失利的他如果避其锋芒,远走江东,或有一日他会东山再起,再与刘邦一争天下。只是骄傲的楚霸王不愿低下他高贵的头,便成了千古绝唱。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越王勾践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实践者。被灭了国的越王低首做了吴王的奴隶,为吴王做牛做马,但暗中联络大臣探听吴国虚实,终骗得吴王放其回国,卧薪尝胆,最后一举灭吴。历史只记得他的成功,而丝毫没有嫌弃他为了复国而俯下身的那一幕。

    《山谷中的谜底》是山谷中的谜底,亦是人生的谜底,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有时柔韧地对抗可以避免正面交锋对自己造成的最大伤害。

    我的脾气有时很火爆,喜欢有话直说,不怕得罪人,因此与同学偶尔相处得不愉快。有时尽管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却从不道歉,总以为自己一认错在同学心中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学过这篇课文后,我对自己的行为认真反思,不再固执己见,有什么事都和同学商量……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辛弃疾这首《卜算子》应该是《山谷中的谜底》最好的印证。如果生命正遭受苦难挫折,那就作出适当的让步,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

    点评:读后感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的一个难点。往往会写成对原文的复述再加上几句口号完事,实在无感想可言。而本篇习作,作者在对原文作一精要评价之后,用项羽宁折不弯而自刎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兴国的两个实例,一反一正,对原文旨意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与深掘,强化了主题;又联系实际进行反思,最后由辛弃疾《卜算子》一词照应开头,构思巧妙,行文自然,说理透彻。

  • 4、 开在沙漠中的玫瑰 (3000字)

    语言是我们的需求,聆听是我们的乐趣,光明是我们的追求可你曾知道,在19至20世纪有一个女子,她度过了87年无声、无息、无光的光阴,可以这样说,她的生命犹如在峭壁上的雪莲花,在沙漠中绽放的玫瑰,在风雪中的梅花。那她是谁呢?哦,她就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在19个月大的时候,因为一场猩红热夺走了她理应享受的权利:语言、听力、视觉,变成了一个犹如出生的婴儿,愚昧无知。这对海伦凯勒,一个仅有1岁半的婴儿是多么的残忍。原以为她会放弃希望,自暴自弃,甚至怨恨他人,怨恨世界可事实说明我错了,海伦凯勒她用生命告诉我们,她没有放弃,也没有埋怨天命的不公,而是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吸收文化知识,用坚强的毅力,热情学习一切她的付出没有白费,终于在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在美国着名大学哈佛大学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让马克吐温称赞: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读到这里,我不禁在座位上沉思,我是一个幸运儿,拥有海伦没有的东西,但我却没有好好的利用它们,更没有让它们得到尽情的发挥;我也没有像海伦那样百折不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也没有朝着梦想去奋斗的精神

    与海伦比起来,我是多么的渺小;与海伦比起来,我的困难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吃的苦没有海伦的多,也没有海伦的艰辛。在她的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也为以前做的事,感到懊悔、惭愧。

    同学们,好好地珍惜你们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不要等到错过了才叹息,把每一天看成是人生的最后一天,让自己不要造成遗憾!

    六年级:王艳

  • 5、 绝望中的希望 (600字)

    这是一本意林励志小说,这里有许多个沉重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

    这本书一共有六个主题:立志砺志、志在四方、勇敢的心、矢志不渝、金石为开、有志竟成。这六个主题里的故事生动而形象的诠释了主题,为读者展示它其中的奥秘。

    这本书不仅内容充实,题目也很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就拿这篇:嘿!我是字条girl!来说吧。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特别的女孩,她叫魏玲。说她特别,是因为她从不在别人面前遮掩自身的残缺,更不掩饰地震带给她心灵上的创伤,反而更加坚强的面对一切。

    地震前,为零时一个处于少女时代的妙龄少女,应该和其他人一样,过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但是那场灾难的降临,把一切都改变了

    那天,魏玲还在上课,地震突然来袭,还没来得及逃出教室的她,被倒下的墙壁压住,顿时失去了知觉。不知多久,她被同桌惊慌的呼喊声惊醒,意志还很模糊的她,一直坚持着和同桌对话,直到被救出后才倒下,因为她怕自己倒下后,同桌也会坚持不住的。当她再次醒来时,双腿早已不再属于她了,又过了几天,伤口感染,还要继续向上高位截肢,在病床虚弱的她,害怕父母担心,便让护士将那温暖的字条带给他的父母,让他们安心。大家都以为,经历了这十几次痛苦的大型手术,她要坚持不住了,她要崩溃了。但当人们看到那张灿烂的笑脸和那一张张温暖的字条时,仿佛就会听见她的心声:我就是我,一个残缺的我,这没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我战胜了地震,我是赢家!

    灾难过后,记得让心灵愈合。心灵愈合了,生活自然就变得完整了!

    六年级:冷雨潇潇

  • 6、 读《困顿中的莉莉》有感 (600字)

    图书馆如同一个藏宝阁,里面有成千上万个宝箱,阅读就是开锁钥匙。阅读使我们忘记烦恼、忘记孤独,阅读让我们乐观自信、让我们变得顽强,阅读是我们增长知识的途径。这是我读了《困顿中的莉莉》所得到的启发。 莉莉因为得罪了大头领,被赶到了没有食物、没有欢乐的黑暗空间图书馆。莉莉在饥肠辘辘,百无聊赖时,拿起了一本书看。莉莉从开始看不懂字母,只翻看插图,到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单词,学会了读句子、一小段文字、甚至一整页,最后竟然读完了整本书。莉莉给朋友们介绍阅读的作用,给它们讲故事听,它享受着读书的乐趣。阅读让莉莉得到了许多的惊喜,让它的伤心事烟消云散,甚至忘记了饥饿和困窘。 我也爱阅读,可我缺少的就是莉莉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的阅读都是毫无目的的流于表面,不能把书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能积极地去体会书中所写的内容,一本书看完了就弃而丢之,置之不理,到头来,一本都没看透。以至于每到写作文时,绞尽脑计,无从下笔。写的作文条理不清,枯燥乏味。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开拓我们的视野,放松我们的心情,陶冶我们的情操。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六年级:juwenrui

  • 7、 读《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

    【第1篇】

    无意中在《读者》上看到《山谷中的谜底》这篇美文,不由欣喜连连,这正是我学过的课文呀。此文写的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山谷两侧,西坡长满各种杂树,而东坡却只有雪松,众人不知其中之谜。两个旅行者无意间揭开了谜底:由于特殊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当雪压得雪松承受不住,它便弯下腰,待雪滑落复挺立。如此这般,唯雪松幸存。而其他树木都没有像雪松这样的本领,故被压断树枝,只能长在雪小的西坡。

    旅行者最后的评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这篇文章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很多时候我们信奉的英雄都是宁折不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宁愿自刎于乌江,也不屑去江东苟且偷生,但他却忘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楚汉之争中,暂时失利的他如果避其锋芒,远走江东,或有一日他会东山再起,再与刘邦一争天下。只是骄傲的楚霸王不愿低下他高贵的头,便成了千古绝唱。

    “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越王勾践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实践者。被灭了国的越王低首做了吴王的奴隶,为吴王做牛做马,但暗中联络大臣探听吴国虚实,终骗得吴王放其回国,卧薪尝胆,最后一举灭吴。历史只记得他的成功,而丝毫没有嫌弃他为了复国而俯下身的那一幕。

    《山谷中的谜底》是山谷中的谜底,亦是人生的谜底,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有时柔韧地对抗可以避免正面交锋对自己造成的最大伤害。

    我的脾气有时很火爆,喜欢有话直说,不怕得罪人,因此与同学偶尔相处得不愉快。有时尽管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却从不道歉,总以为自己一认错在同学心中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学过这篇课文后,我对自己的行为认真反思,不再固执己见,有什么事都和同学商量……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辛弃疾这首《卜算子》应该是《山谷中的谜底》最好的印证。如果生命正遭受苦难挫折,那就作出适当的让步,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

    点评:读后感是小学生习作训练的一个难点。往往会写成对原文的复述再加上几句口号完事,实在无感想可言。而本篇习作,作者在对原文作一精要评价之后,用项羽宁折不弯而自刎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兴国的两个实例,一反一正,对原文旨意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与深掘,强化了主题;又联系实际进行反思,最后由辛弃疾《卜算子》一词照应开头,构思巧妙,行文自然,说理透彻。

  • 8、 读《绝境中的你要做皇帝》有感600字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我们只有在处境里抬起头来,才不会被命运扼杀。

    本篇文章讲了我从小就钟爱于音乐,才学会走路的时候,父亲就在家里摆一大堆物品,让他去抓阄,结果他一手就抓到了一个音乐盒。父亲于是从小着重培养他的音乐特长。

    他十二岁的时候,他师从最著名的舞蹈大师,学习芭蕾舞和民族舞,跟随老师在香港和美国进行了多次演出,他出色的舞技获得了观众的一级好评。17岁的他报名参加了一场选拔大赛,他以全场满分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而就是这样的他带着他的梦想只身来到韩国接受一系列的专业训练。在这样一个国度里,举目无亲,性格内向,不善交流,他受了很多的苦。

    但上天却仍不停的折磨他。三个月后,他的父亲得了一场大病,耗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我的生活费和学费也没有了着落。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是放弃在外面学习的机会,回中国;二是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而他选的是前者,当他的父亲听闻他的儿子要回来时,父亲火了,扔下一句话:你要是回来,从此就不是我的儿子。

    从此,他便奔波于各个舞厅,但在韩国他只不过是一个新人,但也毫不影响他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正当他距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一次演出,他不幸从高空坠下,而他的腿也不能剧烈运动了,可就算是这样,他也毫不放弃,终于在一个月后,他成功了,他拄着拐杖继续参加演出和培训。

    他成功了。凭着成熟而稳重的表现,他所在的团队,囊括了音乐风云榜、腾讯星光大典、第九届cctv--mtv音乐盛典中的内地最佳组合奖,而他也成为地丢掉了拐杖,再一次生龙活虎地站在了舞台中央。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所以我会把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当成一次转机,也唯有这样,我才能成为绝境中的上帝而非甘愿被束缚的奴仆。

  • 9、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2500字通用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老师,通常都需要借助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点明了教学目标,即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那么你知道该如何写好一篇教案吗?根据你的需要,栏目小编精心整理了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的深刻含义。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及课末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积累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谁来读一读?

    出示:大义凛然 义正词严 威武不屈 宁折不弯

    师:你读得很正确。这些词的意思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再指名读,要读出慷慨激昂。

    2、师:这位同学读得豪迈、坚定。从这些词我们感受到面对困难坚强不屈、正面抗争的精神。其实,面对困难还有另一种方式,这就是《山谷中的谜底》所告诉我们的。

    3、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导学感悟,解读“弯曲”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魁北克的山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师板画)在山谷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奇异的景观,我们一起读谜面。

    出示谜面,齐读

    2、那谜底是什么呢?谁来读?

    出示谜底: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3、齐读,思考:形成这一奇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交流:

    (1)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标出“风向”,简略讲解)

    (2)雪松有这样的本领。

    5、师:那么,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的这些雪松到底有什么独特的本领?面对巨大的风雪,其他树木都丧失了生机,可它却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出示读书要求:请大家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仔细琢磨雪松的这种特有的本领究竟是什么?用“-”划出相关语句。)

    6、交流:

    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7、师:有人说雪松在积雪来临时

  • 10、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系列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是由小编特意为您提供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终身的习惯,在认真品味作品之后,我相信我们大家都收获了不少。写读后感时要简化原文部分,着重突出情感与感悟。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 篇1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山谷中的谜底》这一课,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它主要写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个奇怪的山谷,那座山谷的西坡有很多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原来,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大,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积雪就会把树枝压断,而唯有雪松,它当大雪来临时,它便弯下树枝,等雪从树上滑落,它又反弹回来。如此反复,雪松完好无损。

    这篇课文引起了我的沉思:为什么雪松可以在大雪中幸免于难呢?是因为雪松它能屈能伸,懂得让步。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越王勾践,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它忍辱负重,甘愿为吴王做牛做马,受尽了冷嘲热讽,可他却忍下了自己所有的仇恨,暗地里积累实力,回到越国后,他又卧薪尝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终于使越国繁荣起来,打败了吴国。

    的确,有时弯曲和退缩并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一定要与它硬碰硬,要学会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只有这样,你才能打败困难,战胜困难。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让我深有感触,那是因为,雪松有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精神。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座山谷的西坡有很多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屹立在那里。这引起了两个旅行者的好奇,他们就到这里来探究了。他们看着,惊奇的发现,是由于特殊的风向,使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别的小树的枝丫在东坡都被压断了,无法生存;唯有雪松,它不会硬撑着,当大雪压得它承受不了时,它便弯下树枝,待雪滑落后再反弹回来。就这样,反复的积,反复的压,反复的落,反复的弹最后谜底就这样被揭开了。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要逞一时英雄好汉,忍,过后便是风和日丽的晴天,忍一时,赢一世,要以退为进,这样,才能才能更好的生存,更好的发展下去。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山谷中的谜底》,深深的打动了我。

    正文主要讲在加拿大魁北克,一个山谷的西坡有很多杂树,东坡只有雪松。原来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上的雪大,西坡上的雪小,那些杂树的枝条在东坡被压死,无法存活;只有雪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1-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09-26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03

  • 2019-10-04

  • 2022-03-18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6

  • 2021-07-15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6-25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09-20

  • 2019-09-20

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
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2024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教您怎么写山谷中的谜底有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