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如父如子读后感 > 地图 > 如父如子读后感,2024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如父如子读后感大全
如父如子读后感

(共 4085 篇)

  • 如父如子

    《如父如子》是一部由是枝裕和执导,福山雅治、尾野真千子、真木阳子、中川雅也等主演的剧情电影,于2013年9月28日日本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日本安逸的中产家庭突然得知他们6岁孩子出生时在医院被抱错而陷入家庭伦理困境的故事。

    2016年,是枝裕和凭借该片获得第66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和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

    栏目特意为你整理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我们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读后感对于书本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想应该做到相互磨合,要注重叙述的比例,敬请参阅本文!

    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 篇1

    庆多的教育算是典型的精英家庭教育吧,从小被受到各种严格的要求,每天要练习钢琴,垃圾食品和饮料是被禁止的,甚至连每天玩游戏的时间都不能超过30分钟。有时候我就在想,那么小孩的童年就是应该这样的吗?还是大人嘴里的:你现在不明白,但是你以后长大了就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要这样要求你了。这让我想去了去年看过的一本书《优秀的绵羊》。尽管精英教育培育出了无数个在各个行业的精英,可是这些精英们的内心却是无比空虚,孤独和害怕。童年的缺失,少年时的激烈竞争,成年后的持续抗压,精英们就是这样度过一生。那么,你希望你的孩子是这样活着,还是像琉晴一样在一个似乎没有什么“家教”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呢?

    说到琉晴的家庭,其实最一开始,我对他的父亲的各种行为是嗤之以鼻的,贪小便宜,行为举止不够礼貌等。但是越往后看,越发觉得,能有这样一个父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情侣或夫妻之间总是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浪漫,陪伴孩子何尝不是呢。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良多陪伴庆多的时间用两个手就能数出来,而琉晴的爸爸又是陪着露营,放风筝,玩水(似乎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洗澡。从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总是能发现孩子和大人的感情就这样慢慢培养起来。其实我更认为庆多对良多的感情不算是纯粹的父子情,而是长期对于爸爸的威严的一种敬畏和害怕,他很少能从爸爸那获得爱,因为他几乎看不到他的爸爸。

    所以,如果你对比这两个家庭,如果从孩子的心理成长来看,我是更偏向于琉晴的家庭;如果你执意认为,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从小就要学会各项技能,不然长大就会输的很惨,我也不否定。因为,在这世界上,有人被允许优秀,也有人可以被允许平凡啊。

    之前有一个很火的话题“我们穷极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我看到有一个答案是这么说的:为了平静的死去。同样,平凡的活着难道有什么可以被羞耻的呢?

    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 篇2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是枝裕和先生的书,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很有价值去体会。

    抱错孩子确实是一种小概率的事情,然而当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换还是不换,对于大人来讲,要考虑的除了相处六年间的感情,还有对自己亲生骨肉的一种抉择。可是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讲,他们可能没有血缘

  • 2、 如父如子读后感通用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如父如子读后感通用”,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如父如子读后感【篇1】

    花两天时间读完了《如父如子》。“已经分不清谁是谁的儿子,谁又是谁的父亲……”

    如果要我总结这个故事,我会觉得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而其中真正蜕变的,是野野宫良多,这个优秀又强大的父亲。

    凌驾于血缘之上的亲情。虽然预料到了最后的结局,但读来依旧让人动容。

    野野宫良多,精英人士,在前半部分我还觉得这位父亲抚养孩子的做法过于强硬,将对自己的高要求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但在后半部分说到良多的父亲时,我对这位不称职的父亲的责备消减了许多,一切如同我认知的那样:一个家庭不过是另一个家庭的延续。我们没有理由完全怪罪于任何一个人。

    野野宫良多是众人羡慕的精英人士,有着优异的天赋,高薪的工作,超强的工作能力,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然而这样一个优秀自信的人却选择了绿作为伴侣。看到这里我会想,这样一个看起来各方面都完美的男人,究竟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呢?直到他的父亲和继母信子出现的那一刻,我似乎才明白了一点。

    故事里没有提到良多的母亲,我会猜测良多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是像前女友一样强势的人,所以最终父亲和母亲离婚,自己也和前女友分手。或许母亲也和绿一样,所以良多也最终选择了绿作为伴侣。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对于良多来说,绿这样将所有的结果都依靠他的女子至少是一个好的伴侣的标准吧。野野宫良多是一个将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人,而绿也在和他结婚之后从公司辞职,一心一意地照顾庆多,对于良多来说,绿这样的女子作为孩子母亲不正是合格的吗?野野宫良多对自己的要求高,他骨子里的骄傲和自信不容许他的孩子有半分成长路上的差错,于是庆多去上补习班,练习钢琴,在父亲的教导下向着“优秀又强大的人”发展。野野宫良多像对待自己的工作一样,将所有的规则都制定好,让庆多在自己的期望下沿着自己所认为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可是他却忽视了自己在庆多人生中的重要性。

    或许是从小便没有享受过父爱的他,没有得到爱的给予,便也不知道如何将这份爱传递出去,甚至默认这份爱在孩子的心中是不重要的。对

  • 3、 如父如子读后感800字

    书是泥土,能生长万物之精。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写读后感能拓展视野,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值得一品再品的读后感有哪些?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如父如子读后感800字》,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如父如子读后感【篇1】

    一个看到结尾会被感动落泪的故事。

    其实这本书看到一半了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没有什么大的起伏,觉得就只是描述了两家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大雄一家是多么地安于现状幸福美好,而良多一家是多么冰冷无情令人麻木,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庆多在大雄家感受到的新奇和琉晴在良多家是多么无趣时这种感觉更是强烈,我甚至担心琉晴按照这种生活轨迹走下去会变成忤逆父母作践自己的不良分子。除此之外无其他情绪,毕竟没有身为人母,也无法像想法中的母亲们那样感同身受。

    可接近结尾时,我突然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救赎。良多,这个最格格不入冰冷麻木的角色,却是这本书最重要的角色。被迫离开生母,被父亲抽着耳光强迫着叫继母母亲的他已经养成了冷漠的性格,正是这样他才会一直对家庭疏离,做了整个事件里最理性的人。毫不考虑妻子的感受,强行要求换回自己的孩子,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永远交换的离别之时直截了当地要求孩子叫对方爸爸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无情的人,突然看到一个孩子虽然惧怕自己却奋力地保护自己的继母。他冰冷的心突然出现了一丝裂缝,第一次救赎自己出现了,他打电话给了多年来受自己伤害的继母道歉。自此他决心回归家庭不再逃避,他与家人在家露营享受美好时光,这是第二次救赎,是他作为家庭一员的弥补,而这却恰恰引出了最后一次,而又最最重要的一次救赎,他翻看自己照相机里的照片时,看到了庆多在自己没有察觉到的时候所留下的一张张的照片,模糊,没有美感,却满怀爱意。包裹着他心脏的冰块在那一刻破碎融化。他懂得了,最重要的不是血缘,是一起相处的时光,是多年来朝夕相处而生出的爱。

    什么时候一个父亲才能称得上是父亲呢?作者曾在书的开端这么问过。而看完全书,我想,当一个男人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庇护,能够陪伴他,能够教导他引导他,给他做一个好的标榜时,他便是一位好父亲了,而孩子正是时时在提醒着他也教导着他,自己要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父亲。

    如父如子,当是如此。

    如父如子读后感【篇2】

    2019年3月14日,这个浪漫的白色情人节,对我是

  • 4、 [参考]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6篇)

    常言道:“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书,在读完一本书后老师会给学生们布置一篇作文,这样可以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读后感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参考]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6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篇1】

    20xx年,由福山雅治主演的亲子题材电影《如父如子》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电影同名小说由是枝裕和与佐野晶共同创作。作为是枝裕和最擅长的家庭亲子类题材,《如父如子》是他受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多起婴儿错抱事件的启发写下的故事,也令他获得了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最佳导演奖的提名。

    无论是题材还是故事本身,《如父如子》都可以列入我最喜欢的是枝裕和电影。婴儿被抱错的题材并不鲜见,血缘和情感的取舍向来都难以抉择。但比起那部赚足了人们眼泪的韩剧《蓝色生死恋》,《如父如子》则显得克制得多。作为是枝裕和最为驾轻就熟的亲情和儿童题材,剧情的狗血丝毫无法影响他出色的发挥。他没有刻意煽情地将镜头聚焦在因抱错孩子而引发的悲伤及情感折磨上,相反,他瞄准无数生活化的场景细节——聊天、吃饭、睡觉、玩耍、聚会……一笔一画地细细勾勒,不动声色地为每个身在其中的人们积蓄着各自的情感与情绪,记录他们的怀疑、挣扎、思索、成长与醒悟。

    “有些工作只有我才能做”。当良多充满优越感地对雄大解释自己没时间陪伴孩子的原因时说。而雄大微笑着反问:“为人父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不是吗?”表面上看,这是生活在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互怼。但其实,它又是两位父亲以爱为棋子的一次对弈。雄大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足以令良多溃不成军。他一直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骄傲:英俊帅气、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然而在这个出身卑微、外貌平庸的电器店老板雄大面前,他的自卑与烦躁都无处遁形。他第一次意识到,在他人眼中,自己不过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他伟大的事业、自以为是的骄傲、自信又笃定的一切,都只是华而不实的装饰。他在妻子失望的眼神里同样洞悉了这个秘而不宣的真相,这令他充满挫败感,曾经自信的一切轰然倒塌,甚至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在雄大面前,不能陪儿子露营放风筝的自己,不愿陪儿子洗澡的自己,连玩具都修不好的自己,又有何骄傲的资本呢?

    除此之外,想要换回琉晴的心魔也在深深地折磨着他。他无法忘记庆多的善良与温和,也无法放弃琉

  • 5、 《如父如子》读后感_900字

    《如父如子》读后感900字

    儿子对父亲的追逐与挣脱 《如父如子》讲述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父子关系。在很多时候,父子之间好像总是存在着矛盾关系,成长了的儿子渐渐想要拜摆脱父亲留在自己身上的印迹,可是又会被亲情羁绊着。良多厌恶父亲已经到了避免与父亲接触的程度,但是他还是会在自己身上找到父亲的影子,发现自己用父亲的方式来对待妻子,对待儿子。父亲常常用冷漠,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良多也在自己对待庆多的方式上找到了影子。当然,小说的结局是良多幡然醒悟,改变自己,放弃了对职业的追逐,回归家庭。不过父子之间得关系究竟如何,我也不是很懂,不好说啊。 改变到底有多难 小说中的人物改变只需要一句话,而我们的改变却常常要伤筋动骨,日复一日的坚持,甚至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我一向有一种悲观的想法,真正的改变是很难的,不是三言两语的,要把过去的自己揉碎,砸烂,重新捏一个新的我出来,光是想想就已经觉得太难了。习惯可以养成,但是性格,观念这些很难改变。光是形成这样普通浑身缺点的我,就已经花光了所有的力气,还想着能够彻底改变,这……我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啊。可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潜移默化,水滴石穿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我吧。从一点一滴做起,每次只做一点点改变,坚持久一点再久一点,也许就能看到改变的曙光。以前,不是很能理解宗教所说的,人是带着罪恶的,我们一生所做的事情就是在赎罪。现在看来,就算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是我们仍然没有挣脱宗教那一套东西,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用一生的时间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跟用今生来赎罪,不是一样的吗?有人说,自从孔子,苏格拉底等圣人横空出世以来,人类再也没有走出这个框架。可能人类的欲望无穷,不管采用各种方式度过一生,到年老的时候,都会觉得后悔,想想,还真让人有点绝望。 亲子关系 小说最后良多一家三人的相处,最让人泪目,我觉得这是小说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描写家人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总让人感动,庆多回到原生家庭的那天晚上,独自跑到电话亭,想打电话给绿,但是又不敢过去,只能倔强地站在昏暗的街道中间,那情形,真让人心疼。乖巧孩子的坚持更让人心疼。当然,良多一家三口在家里露营,也很让人向往。

  • 6、 《如父如子》读后感_1500字

    《如父如子》读后感1500字

    最深刻的体会: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拼命工作什么的,太可怕了。[机智][机智][机智] 今天看《bones》,booth的爷爷说,“他是你父亲,但他也是我的儿子,我知道他不好,你不喜欢他,你也是一个父亲,你能理解我从此再也见不到我的儿子的难过吗?”所以,如父如子。 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存在呢?应该是,如山,如海,如温暖的风。良多在最后一刻醒悟,在家庭里,情感第一,理智第二。我们常说原生家庭对成长的影响,良多的父亲很不像样,他不喜欢父亲,不想成为如父亲一样的人,所以他努力工作,为家人提供稳定安逸的生活。严父慈母,良多是强势的,固执的认为自己的儿子也该如自己一样努力,“如果你做不好,那就是你不够努力”,可是成功除了勤奋以外,天分和兴趣也同样重要。庆多是个温柔的孩子,尽管不喜欢,也会竭尽所能的去完成父亲布置的任务。所以,这样的孩子和强势的父亲才会相处愉快。 血缘,是交换的原因,确实,性格特质确实会有血缘上的遗传,之前看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有些性格是天注定,所谓胚胎人格,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并且也是人格后续形成的基础。但是,基因通常是和它的好基友——环境,共同奋斗的。所以,一个婴儿也许遗传了父亲的某些性格,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会不断添加新的“人格”进去。就像琉晴,他像良多一样强势、倔强,勇敢,但也大大咧咧,乐观、自信。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更喜欢雄大的家,温馨,热闹,充满人间的烟火气。尽管雄大和由佳里的生活习惯不那么“精英”,但是人类啊,不是完美的神,这对夫妻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的父母了,强势而又温柔细腻的母亲,和孩子打成一片而又知足常乐的妻管严父亲,尤其是雄大,一出场就是一副畏畏缩缩,爱找借口,又贪财的形象,可以说是观感非常不佳了。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雄大越来越可爱了。他对妻子的畏畏缩缩真的是因为爱和尊重。虽然总是把“报销”挂在嘴上,但其实他挺知足常乐的。而且,雄大的心思其实是非常细腻地了,他会在初次见面的时候给庆多拿糖果,也会在庆多入学前一天赶来庆祝。所以,在我看来,他和由佳里是真正的从心底认为“啊,我们多了一个儿子呢”。 良多,在文中无疑不太讨喜,他看似在乎血缘,其实他只是不愿认输罢了。他的童年不幸福,母亲走了,而父亲是个酗酒的赌徒,没有一个父亲的样子。这样的家庭有时候会让孩子封闭自己的内心,即使受到伤害也会理智的分析,做出对自己最有

  • 7、 《如父如子》观后感精选

    好的影片可以促进人们成长。好的电影不仅能陶冶情操,还可以使我们有所启迪,那么在看完之后,就应该写一份观后感来进行记录。关于写作品观后感你有没有自己的思考?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烈火英雄》的观后感记录下来呢?也许"《如父如子》观后感"就是你要找的,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如父如子》观后感 篇1

    虽然,现在我还只是父母的孩子,还在父母的保护下健康的成长。但将来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母亲,设想自己可以做好母亲这个角色吗?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如面对,是选择亲生孩子还是选择自己一手养大但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我想我会迟疑的吧。

    但是这个迟疑不是对孩子的迟疑,而是作为父母对自己的迟疑,为什么要让孩子经历这些,他们的幼小心灵可以接受这些吗?

    我真的很喜欢熊大和由佳里他们的家庭相处模式,虽然没有那么多钱,但你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以及夫妻之间的友好相处。反观绿她们一家,虽然有钱,但是生活毫无烟火气息,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过日子。我觉得对于他们来说这件阴差阳错的报错孩子的事件也许对于他们一家是一个好的转折点。最终,这也确实不是一件坏事。

    最后由衷的希望他们两家人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

    再见

    《如父如子》观后感 篇2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看第一遍的时候和看第二遍的时候隔了大概一个多月。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看书的心境和感受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以前还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很喜欢看一些校园爱情小说,故事主角大都是校草或者校花。

    而这些文章拿到现在看,已经觉得非常幼稚了,甚至会有一种完全看不下去的感觉。

    但事实上,当时在那个青春懵懂的年纪,就是那样的想法,和小说里写的一模一样,有梦幻的感觉。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们了?

    如父如子讲的是两对夫妻的小孩被医院抱错了,一对夫妇是良多和妻子绿,还有一对夫妻是雄大和妻子由佳里。

    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双方父母尝试了交换孩子。可是毕竟一个孩子养了那么多年,肯定是有感情的。

    孩子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而且小孩懂事一点就会认生,所以在离开了养着他们的父母亲和家庭,对小孩来讲,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一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庆多的父亲良多,他自我意识很强,一开始想要把两个孩子都要了,后来没有成功。

    最后的良多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庆多和雄大的儿子玩的开心,两家人已分不清彼此了。

    这即是父爱的力量,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如父如子》观后感 篇3
  • 8、 《如父如子》读后感_1100字

    《如父如子》读后感1100字

    这是我看的是知裕和的第一本书。细腻的讲述手法,润物细无声似的直击人心,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他没有刻意煽情地将镜头聚焦在因抱错孩子而引发的悲伤及情感折磨上,相反,他瞄准无数生活化的场景细节——聊天、吃饭、睡觉、玩耍、聚会……一笔一画地细细勾勒,不动声色地为每个身在其中的人们积蓄着各自的情感与情绪,记录他们的怀疑、挣扎、思索、成长与醒悟。 庆多这个只有六岁却能成熟的察言观色,揣度父亲心理看他脸色行事的样子,真的心疼极了!爸爸妈妈吵架冷战的时候,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他会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拉着爸爸,让他们双手合在一起,并说要相亲相爱。即使被交换到雄大家,他为为了爸爸良多能高兴点,强忍着害怕和恐惧,对自己不停的说这是执行任务,爸爸交给的成长的任务。这只是一个人6岁的孩子吖,那么懂事体贴的庆多,那么真心爱着爸爸妈妈的庆多,那么努力往爸爸希望的方向前进而渴求得到爸爸肯定的庆多。那么可怜的庆多,那么小的庆多。 “有些工作只有我才能做”。当良多充满优越感地对雄大解释自己没时间陪伴孩子的原因时说。而雄大微笑着反问:“为人父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不是吗?”表面上看,这是生活在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互怼。但其实,它又是两位父亲以爱为棋子的一次对弈。雄大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足以令良多溃不成军。他一直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骄傲:英俊帅气、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然而在这个出身卑微、外貌平庸的电器店老板雄大面前,他的自卑与烦躁都无处遁形。他第一次意识到,在他人眼中,自己不过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他伟大的事业、自以为是的骄傲、自信又笃定的一切,都只是华而不实的装饰。他在妻子失望的眼神里同样洞悉了这个秘而不宣的真相,这令他充满挫败感,曾经自信的一切轰然倒塌,甚至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在雄大面前,不能陪儿子露营放风筝的自己,不愿陪儿子洗澡的自己,连玩具都修不好的自己,又有何骄傲的资本呢? 回忆庆多,脑海里都是温柔的往事;而面对充满敌意又叛逆拧巴的琉晴,他又深感无力。这多像生活本身,像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挣脱的那种魔咒:拥有的不懂珍惜,期待的却无法驾驭。 如果说庆多的到来是个错误,那他在这份错误里所收获的成长早已远远超出错误本身。并不是每个父亲都明白“父亲”二字所承载的含义。成长不只意味着变得强大或优秀,也要学会道歉与和解。不仅仅是与世界或他人的和解,比这更重要的,是与自我的和解。说到底,

  • 9、 《如父如子》读后感_1300字

    《如父如子》读后感1300字

    故事讲述两个本无瓜葛的家庭在6年后发现与自己孩子并无血缘关系。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在孩子出生被调包的真相大白之后,家境截然不同的两个家庭发生了地震一般,不再宁静。 良多一家: 丈夫良多算的上是都市精英,事业有成,却性格强势,追求完美(也许正是这一点让他在残酷的职场上取得成就吧),对妻子绿虽彬彬有礼却习惯事后通知,对儿子庆多严厉教育,似乎庆多的人生轨迹尽在他的掌控。他放不下身段,他觉得金钱至上,用冷冰冰的物质和几近苛刻的要求将情感的沟通取代(他对钢琴的喜好施与儿子庆多入学的加分技能)。 虽然良多一直对他的父亲的为人处世嗤之以鼻,甚至愤恨在心。但他的性格、脾气以及观念受其影响最深。他越想摆脱父亲的一切影子,结果是,他这种以“强”制“强”,跟他父亲如出一辙,他活成了他父亲的样子了,这或许就是“血缘相承”。 妻子性格温顺,逆来顺受,唯丈夫良多马首是瞻,更愿意更习惯隐藏自己的想法。她从不与丈夫相争,对于良多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家庭也是默不作声,毫无怨言。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没有再育能力,负罪感缠身,一直以来都是“软弱”的形象,泪水频繁。任何的想法和意见都会藏于心再而消失。儿子庆多成了她精神世界的唯一寄托。她习惯于接受,更接受了顺从。 儿子庆多,严父慈母的混合教育方式下,成绩突出,懂规矩,会察言观色,勤练钢琴只为遵从父命,附和他的期望。,对母亲绿贴心,听话。一切看起来都和“成功的轨道”严丝合缝。这种老成持重是对天性的扼杀,所以也有几分悲剧色彩吧。 斋木一家清贫市井,父亲雄大是个“妻管严”,经营一家电器维修店,生活穷而不苦。妻子由佳里大大咧咧却不失贤妻良母之德。儿子琉晴在父亲雄大乐观随性的生活陪伴下,没有严格的规矩,没有死板的礼节,也没有所以“成功”的目标。一家人没少为生活小事吵吵,却其乐融融,幸福满满。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平淡无奇。 随着故事开展,最终两个孩子互换回至各自“血缘家庭”,然后庆多看到了童年中本该有的无忧无虑和另一种“父亲”的模样。琉晴却有意无意地挑战良多的“愿子如父”,冲击着新母亲绿的软弱心理。故事结局呢,朝夕相处的感情胜于传统意义上的血缘,故事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以上情节、人物、脉络大致这样。 这本书最引我深省的是家庭如何培育孩子的问题。 时间拨回当前2018,大部分的中国家庭: 父亲望子成龙,期盼儿子出人头地,出类拔萃,成就一番

  • 10、 《如父如子》读后感_600字

    《如父如子》读后感600字

    你知道spider-man是蜘蛛吗?

    关于亲情的故事,读完后心里积蓄了满满的心酸,两个经济条件差距很大的家庭因为护士的自私而弄错孩子,他们是选择血缘还是选择时光沉淀的亲情?

    文中有好多戳中泪点的细节:

    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父亲的成长~

    “你是第一次做孩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啊”

    似乎也理解了家长们一些“讨厌”的爱‍‍‍

    书以大片留白的方式,娓娓道来,给人一种平淡感和真实感,让人感同身受。

    亲情,永远是最温暖的话题。

  • 2023-01-17

  • 2019-11-06

  • 2019-11-03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09-28

  • 2023-06-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4

  • 2021-08-21

  • 2023-01-17

  • 2019-10-20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2-1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21-07-31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3-05-23

如父如子读后感
如父如子读后感怎么写?读了这本书相信你也有不少的感触和启发吧,如父如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如父如子读后感、2024如父如子读后感、如父如子读后感范文和如父如子读后感大全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