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鲁迅读后感 > 地图 > 鲁迅读后感,2024鲁迅读后感
鲁迅读后感相关栏目
鲁迅读后感热门栏目
鲁迅读后感推荐
鲁迅读后感

(共 8657 篇)

  • 1、 鲁迅雪读后感作文模板

    作文占语文成绩的比重不小,写一篇好的作文主要注意语言要流畅,情感表达要真挚,值得借鉴的作文是什么样的?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鲁迅雪读后感作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鲁迅雪读后感作文 篇1

    今天我读了鲁迅的《雪》这篇散文,它非常耐人寻味,蕴藏着很深奥的道理。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让我永不忘记,时刻牢记在心。

    这篇文章,我上学时肯定是读过;但同样可以肯定是,我对它已几乎一无所知了,或者应该说我本来就对它一无所知罢。为了编点教学资料,也因为莫名潜滋暗长着一份好奇,我开始反反复复地读它。诗质语言,生动画面,很快征服了我心。可是,众多疑惑竟也一并攫住我神经,让我难以自拔:“暖国雨”、“江南雪”、“朔方雪”,作者把这三个形象放在一起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

    已经多年难得见雪,见雪也至少要到春节前后苏州,竟然下起了纷纷扬扬大雪。一时间心头不由得也迷信起来。眼睛从荧屏移向校园,虽没有看见雪野中有各色花草、蜂蝶,但欢呼雀跃学生却是随处都是,更有一群青年教师,女打着花伞,男举着相机,在已被白雪半遮半掩绿树碧草间照相,那种兴奋直逼进三楼阳台上我心里面来。“明天肯定有人塑雪罗汉了。”我自然地想道。忽然间,我有了一种感觉,这是一幅热闹画面呀!而这热闹,全是因为“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讨人喜欢缘故了。而“朔方雪”不同,它“如粉,如沙”,只因太过冷峻,人们是宁愿居屋烤火也不愿意亲近,于是尽管它“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别有一种“壮美”,但只能面对“无边旷野”、“凛冽天宇”——“是,那是孤独雪。”有一种想法在心中升起:“暖国雨”、“江南雪”、“朔方雪”象征着三种人生——“向来没有变过冰冷坚硬灿烂雪花”,让“博识人们觉得他单调”,自己应该感到“不幸”而又不一定感到不幸人生;“滋润美艳之至”,如小丑般媚俗而受宠,却终究因没有灵魂而成为匆匆“过客”人生,永远独立独行,用“蓬勃地奋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却必须忍受“孤独”人生。

    如此,“是,那是孤独雪,是死掉雨,是雨精魂。”这句话好像也不是太难理解了,同时,作者对三个形象基本态度似乎也与作者用语感情色彩,更与作者人生态度相吻合了。读书偶得,存此一说,以备斧正

    鲁迅的雪读后感篇8

    鲁迅是

  • 2、 鲁迅读后感作文1000字

    我们每个人会要经历学习写作文。好的回忆可以通过写作来永久珍藏,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心主旨,你认为写作文应该从哪些要点入手?考虑到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编辑了“鲁迅读后感作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鲁迅读后感作文 篇1

    我又复习了一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再一次被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精神和热情关心培养青少年成长的品德感动。

    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伯父谈到《水浒传》里的人物时,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笑着说:“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实际上是批评“我”读书不认真。读到这儿,我想到自己也跟作者一样看书囫囵吞枣。比如,有一次,妈妈要我看一篇文章,并做一做后面的作业,我无可奈何地坐在椅子上看起来,不到几分钟我就看完了。妈妈在书上挑了一道问题考我,我半天不知道答案。妈妈说:“你看书不认真,答案就在书后。”从此以后,我读书不再马虎了。

    看到“伯父”关心女佣阿三的时候,我脑海里呈现出了以前姐姐家的保姆形象。那个保姆很胖,叫小燕。以前姐姐不太喜欢她,经常给她制造麻烦,有时东西不见了也叫她赔。可有一天,我们一起出去玩时,小燕为了不让姐姐被车撞到而自己却受了伤,这时我才觉得小燕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讨厌了。后来小燕伤好了,可她不在姐姐家做了,我很伤心,以后我再也不能和她一起玩了。

    读完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受人爱戴,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太少,替别人想得很多,热爱所有的人。我长大一定要做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谈《水浒传》,第二件事是我和伯父谈碰壁,第三件事是爸爸、伯父一起救助一位车夫。这几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让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品质。

    第一件事主要讲了作者读书不认真,看《水浒传》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伯父问作者,她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上伯父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是在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我以前买书只看封面好不好看,再看插图好不好就买下了,回到家一看,结果一点也不好看,读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感到愧疚。

    第二件事是主要讲了“我”和伯父谈起了鼻子,“我”对伯父说“伯父,您跟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伯父问:“哪一点不像呢?”作者说“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呢,又扁又平。”伯父说小的时候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

  • 3、 鲁迅读后感作文精选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鲁迅读后感作文”,敬请浏览。

    写作根本上也算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手段,经常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写作水平。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来写作者的练习,如何让自己的作文眼前一亮呢?为此,读后感大全编辑特意呈上“鲁迅读后感作文”,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鲁迅读后感作文(篇1)

    相对于《呐喊》的开山之功(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文学意义的)和《彷徨》的低吟徘徊(所表现出的解析作者心路历程的文本意义),鲁迅的第三本小说集《故事新编》缩于一隅,似乎被我们遗忘了。而这个集子的创作时段覆盖了前两本小说集,并且远远超出,一直到鲁迅去世的前两年(1935);鲁迅虽是写古书上的事,可也自认为“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故事新编.序言》),于是其中的故事,大致可以让我们窥见鲁迅创作鼎盛时期政局的起伏跌宕、文坛的风云争斗、报刊的唇qiang舌剑。补天的女娲腿间出现古衣冠的小丈夫,射日的后羿暗刺高长虹数回,《理水》中“文化山”上的人等各有所指,如此不一而足。鲁迅自己也不看好的“油滑”缺少拉开距离的幽默,多了过于热心的讽刺,于是《故事新编》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杂文的窠臼。

    这样的看法并无不可,却仍隔靴搔痒。《故事新编》躲在《呐喊》和《彷徨》的影子里--这两个文集的题目就是一种彪炳于世的显性文化姿态;而《新编》让我们看到的却是那个躲在s会馆钞古碑的鲁迅,一个与古人遇合胜过跟今人交流的鲁迅,一个在线装古籍和现代启蒙之间努力挣扎的鲁迅,《新编》在“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的同时还是最大程度地眷恋着那个已然失落的世界,鲁迅在文化急遽震荡时期的微妙心态也于焉浮现。所以,虽然鲁迅早就想让这类故事“算是一个开始,也就是一个收潮,可毕竟没有结束,还共写了八篇单独成集出版。《故事新编》正堪成为“呐喊”和“彷徨”之文化主将内心深处幽曲之所的解读文本。

    本着这样的视角,我们首先来看《铸剑》的故事处理。

    《铸剑》的故事源自古书《列异传》和《搜神记》。鲁迅以白话写文言,把很短的篇幅敷衍成长长的故事,晋人志怪原本的古朴诡谲已经消失,简单的复仇原型中充满对人物个性的阐释和叙事本身的张力。

    原本的故事,父子两代的篇幅是大体均等的。而在《铸剑》中,真正的铸剑者在故事开始的时候业已死去,他的事迹是通过小说主人公眉间尺的母亲之口-交待的:

    “大欢喜的光采,便从你父亲的眼睛里四射出来;他取起剑,拂拭着,拂拭着。然而

  • 4、 鲁迅雪读后感作文通用

    作文是学生开发创造力和表达力的重要途径。经常写作文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深度,反省自身。我们写作文练得越多,自己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写作文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鲁迅雪读后感作文,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鲁迅雪读后感作文【篇1】

    礼拜六,我读了文章《鹞子》,文章说的是鲁迅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鹞子,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固然事隔久远,鲁迅仍是同心专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鹞子,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旧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合法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其实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智慧。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熟悉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旧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触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鹞子,自己也并不以为合法,认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多学习鲁迅先生的长处,从中得到启发,这样人才会有提高。更加要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方法,本文以一分一总的形式来写这篇文章的。

    鲁迅雪读后感作文【篇2】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把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的淋漓尽致。在此,我尚且不谈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只说一下我对文中两个小细节的看法。

    华老栓夫妇为其儿子所做的一切是不是平常父母对于自己子女的“爱”。乍一听,问题好象十分荒谬: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不是伟大的“爱”吗?可在被扭曲的社会现实下,事情往往是难以想象的;正如现在的人们难以理解“套子里”的别里可夫。虽然如此,可文中的一些细节往往使人发出诘问:为这“药”,华老栓倾出了医生的积蓄;为这“要药”,华老栓“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置之度外

  • 5、 推荐:鲁迅先生 800字作文

    莽原上的草,烧不尽,岁月的荣枯磨灭不了它们,一季又一季,它们青葱在漫山遍野,翠绿在石缝边,古道旁,就像先生一样。

    自从先生东渡日本求学,就走上了他人生的坚守之路。

    先生坐在学校一片沉寂的礼堂,前面的幕布上在投放电影,虽然有电影里的人声,可是对于先生来说,是死寂的。幕布上,俄国人在残忍地屠杀中国人,一群国人拖着丑陋的长辫,麻木地观看,拍手……先生的目光凝固了,怎能这样?不,不!应有新的精神和生活!先生坚定了忧国忧民的心,他要把国人从麻木中拯救!

    后来啊,先生坐上了一条没有归路的船。

    月色正浓的夜,潺潺的水在脚底船周流淌。先生不眠,站在宽宽的甲板上,听见了哗哗的水声,船边还泛起白沫,他想,一生与故乡故人,就这么越行越远了,幼时与友人的亲密已鞭长莫及,万恶的封建礼教挖了一条深深的鸿沟,让他们天涯两隔,冥冥中,海边碧绿的沙地,离他越来越远……不,不,面对这一切先生怎能麻木!对,要有新的精神,新的生活,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时光漂流到一个弥漫着白色恐怖的时代。

    国民党在国内大肆围剿“共匪”。那个大雪飘满世界角落的冬天。先生收到一封信和一束文稿,署名方志敏——那是一封凝聚着共产党人鲜血的信,米汤写就的文字上,承载了太多的重量。先生谨慎地将信收在自己身边,承担起了一份重量,没有什么,他担得起。在他的生命垂危,巨星即将陨落的时刻,先生将信交给了共产党。他守住了!

    其实先生并没有必要以近乎生命的代价来坚守,他什么都不缺,他有娇妻爱子,他有富足的生活,但是先生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不只为生活。

    先生坐在伸出两个枝丫下的藤椅上,穿着长衫,留着一字胡,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用一生去坚守这目光的含义:国家不能贫弱,国民不能麻木,要有新的精神与生活!

    先生坚守住了忧国忧民的心与人格。他把部分坚守成了那城墙,那草,在心中最美的地方,灵动而永恒。世界记住了先生的名字——鲁迅!

  • 6、 鲁迅的童年读后感500字

    一直认为,鲁迅也是一副老成而古板的样子,写的文本也是呆板而无味的。大概是受了他某些文的危害罢,自我也成为了“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中的一员了。

    也许是一种微妙的机遇吧,在生日那天,却有人送了一份让我咬牙切齿的礼物,那便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开始是很生气的,什么个周树人,连生日也要呈现!!!出于斗气吧,将书扔到了书桌上,不去理睬。时间久了,某天无聊时偶然了解了一本崭新的书,出于无聊得闷得慌,便翻开了依旧散发着书墨香的书,不经意的动作,却颠覆了一直以来对鲁迅的理解……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流失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原来,呆板的鲁迅,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小孩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小孩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那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群众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来的天真烂漫,。着实让我吓了一跳,不经意间似乎把我也传染了,看来,老师们所说的他所拥有的魔力确乎是存在的吧。他用1个还是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发了我的共鸣。

    pro医师说过:要看1个人是不是会写文本,最首要还是要看他的文本里有没有感情。老是也曾经说过:仅有感情才能把文本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即使平淡朴质,但是炽热的感情却展露无遗。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子啊山水间留恋,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苏浙苏浙,仿佛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1个活力四射的小孩,身上散发人啊这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间,自我也拥有过那样的光辉历史罢:在河岸边数鸭子

  • 7、 鲁迅腊叶读后感800字

    金黄的树叶,随着秋风起舞。从树叶被摘下的那一刻起,它的命运就不在是原本的样子了,不用再去接受风吹雨打的磨练,不会归于树根,那么它还是树叶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鲁迅腊叶读后感800字,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一年前我刚来到绍兴,有一种树的叶子深深的吸引了我,就是那些金黄色的银杏树叶,它的形状跟别的树叶相比,都有它独到的个性,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叶子。当然,我对此也没有特别的上心。过了一年后,又是一个秋季,我又看到了金黄色的银杏叶,于是忍不住摘了一片,拿回家,夹在其中一本《真诚的套路》书上,这件事情也忘记了。

    今天,我重新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诗《腊叶》,这篇文章写的就是鲁迅先生在一年前,看到枫树上面一片有缺陷的叶子,于是把它摘下,夹在一个书本里面收藏起来。一年之后,它重新翻出这本书,看到这片叶子,也忘记了之前为什么会把它夹在这里,于是发出了很多的感叹。看了这篇文章,我才想起来,前几天夹在《真诚的套路》里面的那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子,打开那本书,发现它的金黄色早已褪去,也的水分已经干了,变成()浅绿色的树叶标本。

    不论是我摘下的银杏叶,还是鲁迅先生摘下的枫叶,都是一片腊叶。从被我摘下的那一刻开始,它就是幸运的,因为不需要再去经历任何的风吹雨打,不必跟它的同伴一起,经历各种磨练和挑战,最后在风雨中落下,死亡。然而,如果一片腊叶不在树上,跟同伴一起作战,一起经历风雨,哪怕苟且活着,它还是一片真正的树叶吗?

    很多女生被一句我养你,把自己都搭上了,这就是一个现实版的腊叶!没错,美女被一些土豪看上,确实不用辛苦的工作,嫁入豪门做富婆去了。本来有着自己的事业,哪怕是为这个事业拼到底,也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哪怕只有一丢丢,也还是有;然而,如果被一个土豪养了,那就等于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腊叶,并且夹在自己的书本里面,对社会并没有丝毫的贡献,哪怕对土豪也只是一个鉴赏的素材而已。如果说,美貌就是这片腊叶被摘下的理由,这就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一片腊叶,无论是有缺陷的美,还是缺陷的丑,都还是一片叶子,应该留在树上,或者被风吹打下来,这样活着都是有意义的;如果被人摘下来,无论那时多漂亮,多吸引人,还是会有枯萎的一天,迟早都会被摘下的人忘却。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奋斗,哪怕拼得头破血流,也总比被人藏在温室里面,慢慢的枯萎要强多了。

  • 8、 鲁迅读后感500字2020

    鲁迅读后感500字2020(一)《狂人日记》

    吃人的人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即使我被吃了,可依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今天,我又品味着这令人深思的话语。

    此文通篇读来,总觉些许怪,是除语言外说不出的怪。若非语文老师言:狂人,即疯子,现今我仍予狂人以诸多奇怪可笑之解释。全文从一个疯子的角度下笔,自是不同寻常,其实文中之我并非狂人,乃他人灌此名予我以便吃我。通篇吃人,似原始,如童话,更具虚幻之感。所述之世,若到处充满假、恶、丑,无丝毫真、善、美。我兄欲吃我,见当世亲人间之残忍无情。然我劝兄之言语,竟非出于狂人之口,确是一有先见、良知、正义感之人言之。我之遭遇、思想,正是先生之遭遇、思想,故先生定欲借此文以告世人。

    看终句,没吃过人的孩子们,或有,救救孩子。孩子之心灵纯洁美好,没被世俗所污,故先生寄一切希望于孩子,此乃对未来之美好向往。

    若先生在,观今之社会,千年陋习虽未根除,少不同那时之失望痛心。今非非人间,先生定竭力善之。先生之精神,乃国之精神,若不被后世继承发扬,奈何?先生虽已去,但诸多事吾辈亦可做,虽不及先生,实可做。先生为国献之甚多,吾辈竭力还先生一风清气正国貌新又如何?此举更为国矣!

    鲁迅之前,无一鲁迅,希望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鲁迅读后感500字2020(二)《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考不上科举的穷苦书生,通过作者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写出了孔乙己与别人不同的身份,是个读书人,而且非常贫穷,没钱去坐着喝。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孔乙己》中有好几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色,这些脸色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次 是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这半句话突出了孔乙己的生活状况不佳,甚至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这一动作企图维护读书人的面子另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尔为之。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

  • 9、 鲁迅传记读后感600字2020

    鲁迅传记读后感600字2020(一)

    今天,我读了《鲁迅自传》一文,真是深有感触

    鲁迅于一八八一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一周姓家庭。在幼小的时候,鲁迅家里很富裕,但在十三岁时,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鲁迅被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鲁迅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三年多,死去了。鲁迅十八岁时,便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后,即被派往日本留学。但待到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鲁迅决定要学医了。原因一是不想中国人都像他父亲一样被庸医治死;二是让中国人身体健壮。但有一次,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被斩,其他的中国人在旁边看热闹。因此鲁迅觉得国民现在的问题不是身体健康与否,而是思想不觉悟,没有走出愚昧无知的状态,最需要改变的是他们的精神状态,于是鲁迅弃医从文。

    我的心为之一震:是啊,我们身为中国人,就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的民-主主义思想,表现出对反动当局的轻蔑,鲁迅先生唤醒国民而置个人安危于顾,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鲁迅先生的人,比如周恩来总理,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有在工作上;居里夫人每天都呆在实验室研究镭,最后把研究成果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全人类;化学巨匠诺贝尔在炸药死神的一次次亲吻中,给人类留下一百多项发明及高达3。3亿瑞典币的巨额资金。这些人类的楷模,面对逆境甚至死亡的威胁,他们都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退缩,而是不畏艰难,为国为民。

    我相信,只要中国人都像鲁迅先生一样,爱国爱民,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

    鲁迅传记读后感600字2020(二)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翻开了这本《鲁迅自传》,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当我读到鲁迅先生原本是学医的,为什么最后会成为中国文学家呢?带着这样的问号,我继续往下读。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是20世纪初,学校放映幻灯片,其中有一个中国人被日军砍头,而周围都是一群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观看。读到这时我深受感动,一个精神麻木,没有灵魂的人,无论体魄多么健壮,也是没有出路的。鲁迅先生也许是因为这部科影片改变自己,以文学作为终生事业,拯救中华民族的灵魂。

    我们中华民族新的一次文化转型从20世纪延续到21世纪。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富遗产。鲁迅先生的创作生活就处

  • 10、 《鲁迅经典》读后感优秀作文800字10篇

    读完《鲁迅经典》,深深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经典》读后感优秀作文800字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鲁迅经典》读后感范文一

    【彷徨中的呐喊】

    鲁迅先生的一生以笔代戈,战斗不止,为了改变当时时代人民愚昧无知,先生弃医从文,主张唤醒那个时间的人民,为改变那落后的状况而努力奋斗,通过这些经典,我真切地感受到先生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精神。

    先生的文章思想深邃,形象典型,充满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民族忧患意识,文章大多犀利批评,意味深长,对现实的嘲讽对历史的审视,对人生的思考亦在其中,鲁迅先生多是对人民的麻木不仁有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怀,哀中国多年苦难,怒人民的麻木不争。

    毛主席曾评价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社会人们最伟大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民主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先生的小说多以白描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写在压迫下底层人民的人物性格,他们多麻木不仁,生活艰难,形象鲜明有个性,他们有的沉浸自己世界里猜忌他人,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妄自菲薄,有的愚昧封建这些皆是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性格体现。《狂人日记》是先生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片白话文小说,文章语言平凡朴实,但线索连接紧密,丝丝入扣。在狂人眼中,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吃人的,邻居、哥哥、小孩、甚至母亲都是吃人的,甚至自己也吃过人。文章批判了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社会的压迫,那是一个吃人社会,半夜看书也满是吃人两字,这是先生对封建社会发出的挑战,揭示了封建社会在道德礼教的遮盖下吃人的本质。在文章中,我们看到了狂人心中臆想的世界,恐惧、多疑、讲狂人表现的淋漓尽致,先生以狂人口吻向社会呼喊救救孩子,体现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阿q正传》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小说,在文章中阿q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以中庸进行粉饰,聊以自慰,批判了当时中国人在压迫中逐渐麻木,忘却压迫,无反抗,无斗志,被压迫,被剥削。阿q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任务,在别人家打工,凌弱怕强,最后的描写更是直击读者心脏。可永远记得那双狠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远远地看来穿透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11-04

  • 2021-07-12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19

鲁迅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鲁迅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鲁迅读后感、2024鲁迅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