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历史的读书笔记 > 地图 > 历史的读书笔记,2024历史的读书笔记
历史的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历史的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历史的读书笔记推荐
历史的读书笔记

(共 2359 篇)

  • 1、 希罗多德历史读书笔记

    希罗多德被西塞罗称为历史之父,其著作《历史》是西方认为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主要描述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史,但上卷其实相当杂乱,读起来也很费劲,大致的线索就是波斯帝国的崛起,中间穿插了相当多的传说,据说这也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修昔底得所讪笑。不过这些传说还是相当有趣的,留着以后给孩子讲故事时做素材也不错。

    希罗多德不管城邦大小,都加以叙述,因为他觉得人间的幸福不会长久停留在一个地方,所以城邦的兴衰都是会随时间变化的。

    故事从吕底亚开始。吕底亚的一个国王叫做砍道列斯,他十分宠爱他的妻子,认为她比世界上其他女人都漂亮,他常像他一个最宠爱的臣子巨吉斯称赞他的妻子,有一天,他居然提出要巨吉斯看他妻子的裸体,巨吉斯无法逃避,只好按照国王吩咐躲在他们的卧室,但离开时被他妻子看到了,他妻子当时没有叫出来,但她决定要报复国王,因为对吕底亚人来说,被人看到裸体是一种奇耻大辱。她第二天把巨吉斯叫来,要他选择自杀或者杀了国王,巨吉斯选择了后者,然后他便成了国王。巨吉斯的儿子叫阿尔杜斯,其在位期间攻占了普里耶涅并向米利都进攻,再之后是萨杜阿铁斯,他继续攻取米利都,但每次都不破坏他们房屋,以使他们可以继续播种,然后他每次来都可以有劫取的东西,这样持续了11年,这11年的六年之后,是他的儿子阿律阿铁斯,在12年里,他的军队放火时,起了风,烧掉了被称为阿赛索斯的雅典娜神的神殿,回去之后就病倒了,他于是去问神托,神托说他如果不把神殿重建,就不能得到神托。他于是就派人去米利都建议在重建神殿的时候休战,这时米利都的特拉叙布洛斯提前知道了消息,就叫人把所有的食物拿到市场上来,等吕底亚的使者一来,他们就道市场上大吃大喝,因为吕底亚以为米利都正缺粮,得到这个消息后,吕底亚于是和米利都缔结条约,成了联盟。阿律阿铁斯修了神庙之后,没有死,又统治了57年,之后是他的儿子克洛伊索斯,他开始进攻希腊人以弗所,再之后是伊奥尼亚和爱奥里斯,这样他就成了亚细亚一切希腊人的主人,并迫使他们纳贡。后来,哈律斯河西边除了吕奇亚和奇里启亚外全都被平定了。 这个时候,雅典的梭伦到了这里,梭伦这时候为雅典立了法,雅典人发誓十年间不必须遵守,梭伦于是离开雅典以避免自己被迫取消这些法典。梭伦见到克洛伊索斯后,后者就问他觉得他遇到的人中谁最幸福,他以为他会说他,但梭伦却说泰洛斯人,再问梭伦说还有克列欧比斯和比顿,这些人都是幸福地结束自

  • 2、 希罗多德历史的读书笔记

    书还没读完的时候,就跑到当当上买了一本希罗多德的《历史》。卡普钦斯基这个人的经历呀,之前是一无所知,

    看了介绍后大吃一惊,竟然在旅行中四次被判处死刑,而其中一次是由于刽子手喝的酩酊大醉拔不出枪来才逃过一劫。

    中国人不懂的旅行和旅游的区别,也愤愤不平那些老外为何悠哉悠哉地这里玩上一两个月,那里玩上一两个月。中国人典型的旅游,

    大部分类似有一年跟同事一起去的泰国,急冲冲地赶去看大象,大象看完赶去看海滩,再去看商店,最后去看人妖,那些人妖,

    其实要是没有中国人,泰国早就没人妖了。

    又好比那次我要去越南,朋友同事得知大多疑惑不解:越南比中国还穷,有什么好去的呢?当然那次还算不上真正的旅行,但也不是走马观花了。

    什么是旅行?你别睬我,我只想到处走走,不行么?

    卡普钦斯基,这个人,是旅行到极致,就像那些登山的,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

    但卡普钦斯基还是文坛的重量级人物,六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这本书是卡普钦斯基被翻译到国内的第一本书。

    卡普钦斯基随身携带着去旅行的一本书,就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而希罗多德的《历史》,不是图书馆里翻资料撰写出来的,而是靠脚走出来的。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3、 《历史的选择》读书笔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30年来,历经的苦寒和风霜。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 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气势雄伟,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古朴典雅,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银装素裹,云气缭绕的巍峨泰山。它们让我知道,它们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却绝不仅仅是因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却应该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我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

    中国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夜深人静,长明灯旁,一个虚弱的身影正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他,司马迁,饱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笔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臣著《史记》,史学的天空因为有了你这颗星而更加煜煜闪光,文学的园地也因为有你这颗星而更加灿烂辉煌,我想这些是伟大人物积累而成的文化。

    汩罗江上的一圈涟漪,让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个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臣子,用孤愤的诗行代替了富贵,用楚辞《离骚》洗去了历史的铅华,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语成为后人追求理想的动力,铮铮铁骨的他被后人所景仰。

    《历史的选择》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的英雄人物,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精神,我们要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英雄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轻易放弃,坚持不懈,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 4、 《历史的丰碑》读书笔记

    暑假,我读了《历史的丰碑》这本书,深受启发和教育。 该书追溯了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由于清王朝的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但也唤醒沉睡着的中国大地。从太平天国到戊戌变法,从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一跃而成了主人。而后,思想解放的春雷,响彻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继邓小平英明领导,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导党和人民在纷繁的形势下,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是一本浓缩了中国恢宏的百年巨变的大书,更是一本令人感奋、催人奋起的好书,它不但形象地反映了20世纪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牢记英雄先烈们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读着这本书,我仿佛亲眼目睹了天安门前阅兵式上那整齐的步伐,威武的军人,美丽的女兵,灿烂的笑容,鲜艳的五星红旗看见了在温暖的春风中,对外开放使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又恢复了昔日的光辉。 更多读书笔记推荐: 《旅程》读书笔记 《尖叫旅社》读书笔记 《自定义的幸福》读书笔记

  • 5、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书笔记

    尤其在我读过鲍德里亚《物体系》

    我对作者理论基础深表怀疑。

    作为哲学家而言波普尔可贵在其思想能够有坚实数理基础,

    而不限于空谈或者隐喻的迷宫里。

    我相信在自然科学激动人心的前进时,

    哲学家们能够思考范围在逐渐缩小

    如果不与最前沿的科学保持一致,

    再完美的哲学体系也是空洞的,

    泛自然主义同意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

    反自然主义反对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

    历史决定论它是探讨社会科学一种方法,它假定历史预测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

    并且假定可以通过发现隐藏于历史中的节律或模式,规律或倾向来达到目的。

    波普已经树立一个靶子然后进行他的批判。

    反自然主义观点

    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随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

    社会规律取决于文化差异,取决于特定历史境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社会规律具有历史相对性,大多数物理学方法无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1概括

    自然科学成功可能性在于普遍的齐自然(uniformity of nature)

    在于观察到类似条件下发生类似事情

    而社会科学不具备这点

    例如:人类总是生活在集体中,有些东西供应是有限的,

    有些是无限,比如水,空气,前者具有市场价值和交换价值。

    社会科学用自然主义方法必然导致保守和为现实辩解,甚至是宿命论。

    认为社会齐一随着不同历史时期,而人的活动正是改变它们的力量。

    社会齐一不是自然法则,而是人为的。

    能动主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实验

    物理学方法:人工控制,人工隔离,保证再现条件以产生某种效应。

    人工隔离正好排除了社会科学极其重要的条件

    个人和集体在经济上相互作用而引起。

    社会学的实验不是为了知识的增长,而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而实验改变条件,就不会产生完全条件下的重复。

    3新颖性

    之前由于否认完全相似条件下重复大规模社会实验的可能性,

    第二次试验的条件必然受到之前的影响。它具有历史的记忆力。

    生物学中,被观察的事件重复,相当于观察者产生了新的经验,

    由于重复产生新的习惯因而产生了新的条件。

    社会像有机体一样从经验中学习,只不过缓慢而已,

    历史是会重复的,但不会在同样的水平上,如果说某事件的重要,

    就是说这个事件对社会有持久的影响。

    物理学的新只是排列组合的新,社会的新则和生物学一样是内在的新。

    社会划分为各个时期并有新的情况。

  • 6、 《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历史的忧虑》读书笔记

    美国是当今世界超一流国家,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挑战它的地位。它是世界游戏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 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在影响着世界,也影响着我们。我们很多人常常说美国如何如何的民主,如何如何的自由。而又有一些人说美国如何如何的不好,民-主也是资本主义的民-主,美国的大选是金钱的选举。自由是如何如何的个人主义,如何的罪恶。但究竟美国是怎么样的国家,很多人还没弄清楚就妄作判断。但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一:历史的忧虑》为读者了解美国社会提供了很好的介绍。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美国是个神奇的国家,是个充分尊重个人利益的国家。为了保护个人合法利益,美国严格限制了政府的权力。他们的保障个人自由,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方面很多让人吃惊的地步。例如:美国允许私人持有枪支,私人地方神圣不可侵犯。又如,美国法律的陪审团制度,让一些毫无法律知识的人,有的甚至是文盲当陪审员,罪犯的生杀大权交给这些人来定夺,而法官只有吹哨子的份。再如,美国言论自由表现在新闻出版自由上,它的关键是免预检制度。它的言论自由与言论内容没关,也与言论对与错,是真理还是谬论都无关。还有,为了使个人不受政府公权力的报复,美国的法律规定一个人不能因同一案件受到两次以上的追诉,也就意味着,如果嫌疑犯被起诉后,经审判为无罪,今后即使有新证据证明他有罪,也不能再起诉他,人们只有眼巴巴看着罪犯逍遥法外,这是避免政府代表公权力被滥用,利用不断追诉来侵犯个人权益。这些都是在别的国家无法想象和做到的,但美国就可以。

    美国是当今世界超一流国家,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挑战它的地位。它是世界游戏规则和标准的制定者。它的科技水平,经济总量,以至它在国际事务有绝对优势的影响力。它的科技创新能力远远超过其它国家。我觉得,这些都美国的优越社会制度有关,特别是充分保护个人自由的法理追求有关。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里,宪法是充分保护个人权益和自由的。但同时他们的法律又很严厉而理性的。如果违法,就必须受到追究,不管是什么人。在充分法制保护下,个人自由不受任何人干涉。因此在美国社会,个人是不会受到强权势力的压迫的,个人是没有被压制的恐惧,一方面个人充分的自由,另一方面法律又相当严格并保证程序公正,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又知道自己的义务,使社会松散而又有秩,使人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下,人的创新能力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美国的成功所在。

    当然

  • 7、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笔记一

    请问你相信辛普森杀人了吗?

    我相信人是他杀的。

    如果你是陪审员,你会判他有罪吗?

    不会!因为检察官并没能出示足够的证据。

    你相信这样的逻辑吗?这是这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历史深处的忧虑》上详细记录的一个典型的美国案件。大概是说,著名棒球名星辛普森的前妻被杀,很多的证据可以表明很可能是辛普森杀的,但由于他请的律师实在是太厉害了,所以政府的公诉人检察院也斗不过他们,最后,陪审团宣布辛普森无罪释放。之后,作者问了很多的美国朋友,得出了上面的那段对话。

    也许你和我一样,对于这个案件,是不是也太不公平了。是的,他们也有这个想法,但他们却也很理性地理解了陪审团的决定,因为,原告确实没能出示百分之百令人信服的证据。尽管被告很可能是真正的杀人犯,并且很可能再也不能将他捉拿归案,但是,在法庭上却是公平的。假如仅仅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有罪就判刑,而不管证据如何,那下次很可能就会出现冤案。就如洛彬机政府所宣布的,政府为这个案件花了8051730美元,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法庭上的公平,一个普通人能和强大的政府力量对抗吗?我认为他们这样的想法很有道理,也怪不得我听说美国以司法公正而闻名于世,这下公平,并不是指真正不错杀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而是指,能在法庭上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以前我就知道,任何一个美国人在被告上法庭时,都有权利请律师,如果他没钱请,那法庭会为他指定一个,但我想不明白的是,律师通常是收费的,那他没钱请律师怎么办啊,政府也不能出这份钱吧。他们还真能想:法律规定每一个律师都有一定的义务劳动时间,法庭指定的律师就是这种。

    显然,我这次是介绍一本书,书名是《历史深处的忧虑》,也是林达写的。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你是否理解作者为何用这个书名,我的理解是,有时公平,或者说,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并且,有时这些代价是否值得,也是很值得思考的。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个允许私人枪支的国度,难道他们不知道人人有枪那是很危险的吗?知道,但他们更能理解没有枪也很危险。你也许认为:这叫什么逻辑啊,没有枪更危险?是的,他们的枪当初,或者说传到现在都是为了约束政府。有一个犹太裔美国人说得很有代表性:要是人人有枪,当初希特勒能杀得了这么多犹太人吗?

    也许你也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日本留

  • 8、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读书笔记

    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际,读到了由龙平平、黄亚洲、张强、魏人联合创作的、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图书,不禁喜出望外。读这本近80万字《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直沉浸在感动和震撼之中:一是为书中的主人翁邓小平而感动和震撼,邓小平的确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永远值得崇敬。二是为书中众多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而感动和震撼,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他们亲历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他们和每一个中国人一起共同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创造出这个新时代的辉煌。邓小平影响了他们的人生,也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三是为本书作者的付出和作品形式而感动和震撼。书中展现的大量历史史实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夫和多年的海量积累,那些文采飞扬的描述不仅展示着作者本人的内心感受,更吸引着读者进行一场酣畅的阅读,引导读者把自己的身心也投入到作品之中,让读者的喜怒哀乐也随着伟大的转折时代而跌宕起伏。

    感动和震撼之余,仔细品味,这本厚厚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至少展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思想性体现在这本书站在了当今时代高度,展现了当今时代脉搏。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而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邓小平所开创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透过这本书,我们恰好可以从书中鲜活的人与事中,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策划人杨政先生对本书所总结的三句话说出了本书的思想高度:这是一部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史!一部中华民族的新创业史!一部最接地气的邓小平理论的通俗读本!

    说这本书是一部最接地气的邓小平理论的通俗读本,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这本书的艺术性。它不是理论著作,但分析和解释了邓小平理论;它不是史学著作,但说的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它是文学著作又不是文学著作,它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来纪实,用小说的文笔来构虚,运用文学作品的魅力来吸引着读者忘我阅读。

  • 9、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书笔记

    篇一:历史决定论的贫困读书笔记

    作为哲学家而言波普尔可贵在其思想能够有坚实数理基础,

    而不限于空谈或者隐喻的迷宫里

    尤其在我读过鲍德里亚《物体系》

    我对作者理论基础深表怀疑

    我相信在自然科学激动人心的前进时,

    哲学家们能够思考范围在逐渐缩小

    如果不与最前沿的科学保持一致,

    再完美的哲学体系也是空洞的

    泛自然主义同意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

    反自然主义反对把物理学方法用在研究社会科学

    历史决定论它是探讨社会科学一种方法,它假定历史预测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

    并且假定可以通过发现隐藏于历史中的节律或模式,规律或倾向来达到目的。

    波普已经树立一个靶子然后进行他的批判。

    反自然主义观点

    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随时间,地点不同而不同。

    社会规律取决于文化差异,取决于特定历史境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社会规律具有历史相对性,大多数物理学方法无法应用于社会科学。

    1概括

    自然科学成功可能性在于普遍的齐自然(uniformity of nature)

    在于观察到类似条件下发生类似事情

    而社会科学不具备这点

    例如:人类总是生活在集体中,有些东西供应是有限的,

    有些是无限,比如水,空气,前者具有市场价值和交换价值。

    社会科学用自然主义方法必然导致保守和为现实辩解,甚至是宿命论。

    认为社会齐一随着不同历史时期,而人的活动正是改变它们的力量。

    社会齐一不是自然法则,而是人为的。

    能动主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实验

    物理学方法:人工控制,人工隔离,保证再现条件以产生某种效应。

    人工隔离正好排除了社会科学极其重要的条件

    个人和集体在经济上相互作用而引起。

    社会学的实验不是为了知识的增长,而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而实验改变条件,就不会产生完全条件下的重复。

    3新颖性

    之前由于否认完全相似条件下重复大规模社会实验的可能性,

    第二次试验的条件必然受到之前的影响。它具有历史的记忆力。

    生物学中,被观察的事件重复,相当于观察者产生了新的经验,

    由于重复产生新的习惯因而产生了新的条件。

    社会像有机体一样从经验中学习,只不过缓慢而已,

    历史是会重复的,但不会在同样的水平上,如果说某事件的重要,

    就是说这个事件对社会有持久的影响。

    物理学的新只是排列组合的新,社会的新则和生物学一样是内在的新。

    社会划分为各个时期并有新的情况。

    任何事件我们都可以找到原因结果。

  • 10、 《历史》读书笔记参考500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是什么书啊?《历史》,看它那黄色的衣服,见上它那白色的粗体大字。是那么的稳重、优雅。好像一名绅士。翻开目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黑色的题目。上古时期的《尧庙》、《夏禹治水》、《夏代的历史与夏商之际夏民族的迁徙》、清朝的《努尔哈赤宝剑》、《圆明园的毁灭》等《十五个朝代》、《世界上伟大的皇帝》、看《夏禹治水》,让我对大禹产生敬佩。他为国家为人民管理好了水,让老百姓们安居乐业他是多么的爱国啊!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老百姓们。我们要学习他那爱国的精神和善于思考的精神和品质。

    读《圆明园的毁灭》,让我对清朝政府的腐败而生气.圆明园那么大那么能体现中国历代文化的园林就是因为清朝的腐败而毁于一旦.我们要崛起,要努力学习,要让中国重新振作起来.要让中国重新振作起来.我读了十五个朝代让我知道了中国有十五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特点.看《世界上伟大的黄帝》我觉的当皇帝非常辛苦,要管朝中的大臣,又要管天下黎民的沧苦,正的是万分辛苦.读完了,历史是一部传载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民明历史的精华,也让我明白了许多.看历史让我对中国历代的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喜欢着本书。

    [《历史》读书笔记参考500字]

  • 2019-11-11

  • 2019-11-1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0-11

  • 2019-10-29

历史的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历史的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历史的读书笔记、2024历史的读书笔记,历史的读书笔记摘抄,历史的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